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8871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docx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docx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

摘要:

共同富裕理论如同一条红线,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贯穿起来,一脉相承,最终得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高度一致的结论,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经典论述;本质属性;完整内涵

邓小平同志早在1992年的南方讲话中,就曾高度概括过社会主义的本质,他明确地指出: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论”,将“实现共同富裕”明确界定为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经济目标。

今天的中国,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这种空前的变革,在给国家的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一些重大的、根本性的、群体性的矛盾日渐凸现,表明当代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矛盾多发的时期,普惠性的改革已经让位于利益分配的改革。

其中,贫富差距问题和分配机制不合理的问题就显得尤其突出和尖锐。

一、“共同富裕”是全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

创造和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富裕,自古以来就是一切善良的人们的美好愿望,更是一切有识之士和进步力量不懈追求的目标。

人们憧憬在这种“共同富裕”的社会环境里,所有的人都可以享受到人类改造自然后创造出来的共有的充盈和富足;人人享有机会上的平等和经济地位上的尊严,个人的存在需要、关系需要和发展需要均得到充分的满足,人与人之间少一些由于私欲和个人占有带来的尔虞我诈,多一些彼此关爱和温馨;人们不再需要为衣食温饱等较为低级的存在需要而奔劳,可以在充裕的物质基础的支持下为人的全面发展多作考虑。

然而,在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原始社会,多数人由于财富创造能力的不足而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望只是遥不可及的美好梦想。

当人类社会进入了生产力逐步发展提高的阶级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社会制度主张的是私有制“至高无上”的天条和制约于社会体制的质的规定性,必然导致类似“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之类严重的社会两极分化现象。

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描述:

“资本家一极是财富的积累,无产阶级一极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分化”。

[1]

由此可见,在社会主义社会之前的其他一切阶级社会形态的前提下,社会制度造就要么是“共同贫困”,要么是少数人占有社会绝大多数财富事实的社会的必然,因而“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望和追求是根本不可能在这些制度下实现的。

这种“不可能性”首先缘于社会制度“质”的规定性;其次,是在此“质”的规定性指导下国家公共权力对收入分配干预意识和能力的制度的局限性。

而源自英国人莫尔1516年构想的“经济空前繁荣、财产社会共享、人人参与劳动和按需分配”的乌托邦开创了人类社会追求共同富裕的“空想社会主义”时代。

经过19世纪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不断补充和完善,空想社会主义使世界各国民众朦胧地看到了在一个美好的社会制度中实现世代所期望的“共同富裕”的希望曙光。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空想社会主义仅仅将这些美好的构想停留在寄希望于人们自觉地唤醒内心“理性”的基础上,凭空幻想建立一个理性和永恒正义的社会,因而,“共同富裕”的追求在空想社会主义这里必然只能成为永驻善良人们脑海中的一幅永远无法兑现的海市蜃楼。

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

科学社会主义经过理论和实践两次飞跃后,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科学的剖析后,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存在的不可调和矛盾的关系中真正找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途经,将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并进一步变成了现实和多国实践。

同时,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共同富裕”的最终实现终于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制度保障。

尤其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之一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指导思想,使千百年来绝大多数民众对“共同富裕”的美好憧憬和不懈追求变得越来越明朗和清晰了。

(一)社会主义革命导师的早期的理论研究和认识

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对社会主义的公正问题的认真研究,其形成的基本共识是:

未来的社会要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消灭一切不公正的社会现象,追求全人类的解放,实现人类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与公正。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与基本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民众基础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的《经济学手稿》中指出:

“在新的社会制度中,社会生产力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

”恩格斯预言未来社会“通过社会生产,不仅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2]这就是人们追求未来社会的根本目的和动力。

列宁也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分配和生活问题作出以下论述:

“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支配根据科学原则进行的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以便使所有的劳动者过上最美好的、最幸福的生活。

”[3]

(二)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们的研究与认识

毛泽东在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之初的1955年,最早就使用了“共同富裕”的说法。

他说:

“我们还是一个农业国。

在农业国的基础上,是谈不上什么强,也谈不上什么富的。

但是,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

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也包括地主阶级。

”他还强调指出:

“这种共同富裕,是有把握的,不是什么今天不晓得明天的事。

”[4]毛泽东同志这里所说的“有把握”,是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共同富裕的必要前提,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必然结果来阐述的。

邓小平在社会主义运动的特殊时期和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坚持和继承马列主义革命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总结了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提炼,更加简洁明确地作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新概括,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和发展。

邓小平深刻地指出:

“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5]他还告诫人们:

“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

”[5]

此外,邓小平还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侧面和不同的层次精辟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有关问题: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

”[5]

“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5]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

创造的财富,第一归国家,第二归人民,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

”[5]

“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

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5]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号召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题报告中指出了在分配制度改革问题上“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认识;在政府调节职能的问题上提出了“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认识。

他还指出:

“理顺分配关系,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任务,目前分配领域存在突出的问题,一是国民收入过分向个人倾斜,国家所得太少;二是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产生新的分配不公;三是分配秩序混乱,甚至有些单位失去控制。

”“要把调节个人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作为全局性的大事来抓。

要区分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6]“三个代表”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彻底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本质追求。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共同富裕”的目标和任务:

“我国现阶段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全面促进人的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享用的理念”;胡锦涛总书记还提出了效率和公平的原则:

“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问题上做到公平与效率兼顾,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同时还应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使中等收入者占到多数,创造机会公平,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品,缩小生存性消费和发展性消费的差距,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再次强调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

(三)新的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共同富裕目标的新诠释和新实践

温家宝同志在2011年指出:

促进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维持社会和谐的首要任务便是要解决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所出现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因此,需要进一步强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要“围绕坚持开放、深化改革,科学发展的思想,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合理有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在“十二五”规划期间要着力解决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并且明确了社会主义建设及经济发展的方向从过去的规划所追求“国强”向当前计划规划的“民富”转变。

“十二五”规划中“民富”的目标和任务,是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坚持科学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缩小贫富、区域差距的具体体现。

“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理念。

“包容性增长”最早是亚行在2007年8月的一次研讨会上首次提出的概念。

按照亚行的解释,“包容性增长”包括以下一些要素:

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加强中小企业和个人能力建设;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强调投资和贸易自由化,反对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等。

中国共产党对这一理念的认同,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应该从“国富”转向“民富”的新执政理念,我们将着力促进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平衡,这样更加有利于推动中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实现共同富裕。

“包容性增长”这个概念,与中国共产党近年来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是一脉相承的,是将这两个理念和目标更加具体化的表述。

在“包容性增长”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有理由期待公正的收入分配制度能尽快构建并化为现实。

真正解决干多挣少、利益不均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近几年来,这样的议题不仅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共识,且已成为公共政策改革的重点。

结合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包容性增长”是要加强社会建设,促进就业,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社会各面缩小贫富差距带来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贯彻“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具体目标在于,各级政府要履行好责任,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提高劳动者的能力水平,让更多的群众收入提高。

优先开发人力资源,实施充分就业的发展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能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

“包容性增长”同时也是提高人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办法。

“包容性增长”理念具有显著的民本主义发展旨向,体现出更加关注民权民生的新型发展理念,更能满足民众权利发展的制度公平诉求。

创构社会的经济共荣、和谐共生和成果共享。

三、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共同富裕”

内涵的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既然科学社会主义立说之基和所有的马列主义导师和革命领袖们都将“共同富裕”认同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追求目标,并且为今天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者——中国共产党率领全国人民在为此努力奋斗,那么,我们就非常有必要科学而准确地界定“共同富裕”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本文认为,这个内涵和特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富裕”是首要前提和必要条件,也是一个“量”的标准

社会主义之所以最终要代替资本主义,其主要理由是社会主义能够解脱资本主义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最终让新型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使全社会的物质财富极大地充盈,人民生活无论是在“质”或是在“量”上都能比过去任何时代有极大的提高。

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性、优越性及与其他任何形态社会制度的区别性之所在。

“富裕”是指人民已摆脱了温饱需求的初级状态,进入到更高层次的需求,人民生活水平无论是横向纵向比较均更为优越,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社会总财富十分充裕,国家综合实力空前强盛的状态。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的那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真正做到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扩张社会财富的总量,这样,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才会有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共同”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对富裕的“质”的规定性

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关系较封建社会的进步性而能在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内快速发展,也会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而实现富裕。

然而,这种富裕是少数人剥削大多数人的劳动成果,聚敛社会财富的“少数人的富裕”。

因其将市场机制作为绝对的主导机制而必然导致收入分配和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现象不可避免,且还会不断延伸,其结果必然导致绝大多数人相比较而言的相对贫困和极大的社会不满情绪。

当两极分化和社会不满由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社会承受”临界点”时,必然会引发质变,人民会以“革命性”的手段终结这种由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带来的收入分配的不合理的状态,以寻求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方式最终促成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

(三)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过程是一个“自觉”的过程

列宁说过:

“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支配根据科学原则进行的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以便使所有的劳动者过上最美好的、最幸福的生活。

”[5]

毛泽东同志也讲过:

“这种共同富裕,是有把握的……”[4]这种“有把握”的承担主体及我们前面谈到的“兼顾公平”的调控主体必然地和唯一地须由社会主义的国家政府来担当。

当社会财富的拥有差距和收入差距加大到危及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甚至危及到社会的稳定之时,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就理所应当地站出来运用一切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来加以协调和控制。

事实上,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应该是一个“强政府”,社会主义的一切国家机器都应在促成“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作用上发挥各自的机能,一切调控都是应有前瞻性、方向性、计划性和目的性的事前调控。

否则,就谈不上社会主义在政治制度上的质的差异及优越性的所在,更无法实现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标——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四)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

首先要明确的是,共同富裕并不等于社会财富绝对的平均,而且它也有其阶段的、地区的、行为主体的发展的局部不平衡性。

现代经济理论和社会理论的研究表明,“公平与效率”永远是处在一种相悖的自然状态。

一个社会寄希望于财富占有均等、收入水平相当,那么这个社会就将失去创造财富、提升社会生产力的动力源泉。

“对个人财富的不懈追求是商品社会得以繁荣发展永恒的动力”这一社会经济规律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市场机制自身无法克服的这一局限将永无止境地拉大利益主体之间收入及财富的差距,阻碍社会公平的实现。

财富积累的自然化差距将可能从量变引发质变,导致社会革命的爆发来寻求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方式。

因此,“效率和公平”这两个目标就必须由两个以上的操控主体和方法来进行分别的操控,以实现其相对稳定的均衡态势,促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今天我们倡导用“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来左右微观效率,并将其置于优先地位;用“看得见的手”——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兼顾社会公平。

而社会生产力不均衡性,区域资源分布、社会文化的发育程度等等各方面客观存在历史、自然、人文的差异性,因此,各经济利益主体的财富拥有和收入水平必然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或不同类型行业之间是存在量上的差异的。

也就是说,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

由此可见,邓小平关于“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

(五)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是一个由执政党主导的缩小贫富差距的过程

邓小平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已经指出:

尤其对于我国而言,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目标是要达到共同富裕。

然而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不会自动实现。

世界历史证明了实现国家在经济上的共同富裕,必须首先达到社会进步,社会和谐。

因此,通过市场经济之路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达到共同富裕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任务和目标。

而社会主义制度则不同,其在立说之初和实践之时,始终将社会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富裕置于全体社会成员均能享有的“共同”的平台之上,即追求一种“大同”目标,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

富裕在短时期内,局部区域内出现的暂时不平衡性的矛盾也是“良性”的和在制度范围内可以自觉调控、最终解决的,这一特点是由社会制度本身的属性所决定的。

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富裕,首先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四、结语

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实质,是社会经济利益的各个主体以及他们所归属的国家如何分享生产力发展的成果的问题。

它既体现了人们对新增财富的贡献情况和获取权力,也充分体现了主权国家和执政党在分享新增社会财富问题上的态度和追求。

作为以“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先进文化的代表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倡导的“科学发展观”为指针的中国共产党及其以追求“和谐社会”与“包容性增长”的国家政府而言,在这一重大问题上应该、必须、也能够有所作为,最终带领全中国人民奔向马列主义导师和革命领袖们都孜孜以求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5.

[2]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3]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6]江泽民.江泽民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专题摘编)[c].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十一届四次会议全国两会工作报告[r].2011-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