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事迹材料4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8766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奉献事迹材料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奉献事迹材料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奉献事迹材料4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奉献事迹材料4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奉献事迹材料4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奉献事迹材料4篇.docx

《奉献事迹材料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奉献事迹材料4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奉献事迹材料4篇.docx

奉献事迹材料4篇

奉献事迹材料4篇

奉献事迹材料师德先进事迹材料:

无私奉献爱洒桃李基层气象办主任勤奋奉公奉献为民事迹材料十佳军嫂事迹材料:

于无声处写奉献  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扎根农村奉献青春

  作为一名班主任,他爱洒桃李,厚德载物;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作为一名业务副校长,他精研教育,弘扬正气,凝聚共识。

他,就是现今xx教育界最年轻的校长——xx区六中语文教师沈xx。

  从教十三年来,他埋头潜心学习,努力争创佳绩,倾心服务教师,带头遵纪守法。

十三年,对于一名教师的职业生涯来说很短暂,然而就在这看似短暂的时光里,他却取得了一系列的佳绩甚至成就。

  xx年,担任校刊《xx文学》责任编辑;xx年12月,作为班主任所带的175班被评为常德市优秀班集体;xx、xx年均获得xx区教书育人通令嘉奖,被评为“先进班主任”;xx年3月,荣立三等功;xx年作为班主任所执教的217班当年高考为xx六中这样一所农村普通高中树立了一块新的里程碑:

全班9人考取一类本科、23人考取二类本科、三类本科上线率百分之百;十三年中,还有十余篇教育教研论文获得市、区两级论文评选一等奖,多堂语文课被评为优质课或比武课一等奖。

  一、勤于学习,自觉锤炼

  他,毕业于湖南文理学院。

然而,他并没有止步于完全可以对付农村高中教学任务的已有知识和文凭。

十多年来,他勤学不辍、潜心钻研,牢牢把握一切可以提高自我的学习机会。

业务上,他绝不满足于自己的课堂研究,而是利用一切机会扎进本校老师的课堂,他绝不满足本校这样的教育教学小天地,而是创造一切可能走出去,开拓视野,捧回新的教育教学空气。

专业上,他绝不满足于早已在大学里装好的知识的瓶瓶罐罐,而是广泛阅读、笔耕不断,十多年整理的学习心得、教案多达几百万。

所以,他成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骨干和权威;所以,他成了学者型的教师和班主任。

  二、情系教育,爱洒桃李

  托尔斯泰曾说过:

“如果一个老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美的老师。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寻常的一面,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经过多年的潜心修炼,他练就了一双特别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的慧眼,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对哪个学生,他总能找到合适的理由每天都夸奖几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哪怕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特别的表现,也要给他几句鼓励的话,“你今天真有精神”、“你学习真用功”等等,甚至是一些细微的动作,如:

拍拍高个子学生的肩膀、摸摸矮个子学生的头,学生回答问题时竖一个大拇指,亮一个v等等,他用独有的方式与学生保持亲密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他坚信:

只有捧着一颗爱心,才能干好自己所爱的事业和工作。

不论是班主任,还是一名普通老师,都应当是爱的使者,一句话,一个眼神,都应该洋溢着诚挚无私的爱。

他凭着这种园丁的胸怀,在10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使许多“野马”驯为“佳骏”,“丑小鸭”变成“金凤凰”,“顽石”化为“金玉”,“锈锁”开了“心窍”。

他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和丰厚的育人业绩,向人们展示了一名普通教师的骄人风采。

  三、德高业精,锐意创新

  他热爱教学,为创造乐学氛围,他将音乐、律动、课本剧与阅读课教学巧妙结合,为学生喜闻乐见,让学生愉快地学习;简笔画、动物头饰、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他运用得得心应手;为了撰写教案与学案,他常常是挑灯夜战到深夜。

他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现代教学技术引进课堂,形成了“激情饱满、条理清晰、妙趣横生、开放互动”的教学特色,在本校乃至xx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领域独树一帜。

xx年荣获区优质课大比武活动一等奖第一名的《茶馆》一课,就是他课堂教学风格的完美体现。

  他酷爱教研,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武与教育教学科研评比活动,曾先后若干次获得省、市、区级一、二等奖。

其中论文《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获得市级一等奖,论文《把情感教育渗透到语文朗读教学中去》获得国家级三等奖,论文《阅读<死水><再别康桥>的绘画美》获得省级一等奖,论文《从心所欲不逾矩》获得市级一等奖……她撰写的论文也曾多次发表在《xx教育》、《常德教育》、《湖南教育》、《xx文学》等书刊杂志上。

  四,搭建平台,共享进步

  xx年,他开始担任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xx年,他兼任学校教科室主任。

繁重的班主任和两个教学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丝毫没有影响他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做出骄人的业绩。

作为教研组长,他带领本组的老师不断地开展教研工作,xx年,仅仅一年的时间语文组就完成了《新课标下语文教改之我见》的课题研究。

通过他精心而严密搭建的平台,极大地促进了语文组年轻教师的进步和成长。

作为教科室主任,他眼界更宽了,思想更阔了,他不再满足于搭建仅供演奏室内音乐的平台,他要着力营建更宽更完美的舞台。

他不断创造机会、利用机会带领学校的老师走出去,去感受区内区外、市内市外好学校的教育教学先进理念和奋进氛围,去听去看优秀教师的先进教育教学方法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他不仅精心构建平台,还亲力亲为地验收每一个在舞台上表演的节目。

他给每一个教师演员的建议不仅是那么中肯和专业,还让每一个演员倍受鼓舞,更加充满工作的激情。

每一位老师都在和他获得共同进步!

  五,一身正气抓教学,两袖和风谋发展

  xx年,他当选xx六中分管教学的副校长。

这一年,他成为xx教育界最年轻的校长。

然而,谁能想到,这么年轻的校长却能稳步老道地推动xx六中教育教学水平快速提升。

他,快速地激发出六中人在教育教学上的危机意识;他,迅速地凝聚起六中人在教育教学上的职业正气;他,快捷地释放出六中学生在学习上的潜在动力。

他,是严肃的校长,更是和蔼的老师,亲切的兄弟。

他抓学校高二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连续三年一次性合格率逾百分之八十,他抓一年一度的高考,xx年高考考出全区农村普通高中最高成绩。

他引领六中人在教育教学上积极推行“师生结对教学法”,积极落实“一周一练习,两周一检测,一月一谈话”的教学模式;他大力倡导落实“课堂学案教学”;他认真抽检每一位老师的教案、笔记;他总能让师生每天在教室、宿舍、走廊、办公室沐浴到他亲切的微笑、领受到他犀利的目光、享用到他温馨的问候。

  他,就是这样一位好老师,好校长。

他用热情、用爱心、用勤勉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在教书育人这块园地忘我耕耘,不知疲倦。

他,就是这样一位俊男帅哥,虽然几乎从未有人听到他唱哪怕是一句最流行最简短的歌曲,但是,每一位六中人分明都听到了他铿锵有力、节奏分明的奉献之歌。

师德先进事迹材料:

无私奉献爱洒桃李奉献事迹材料

(2)  师德先进事迹材料:

无私奉献爱洒桃李

  xx同志,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已整整二十六年。

二十六载春秋风雨,爱洒桃李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爱戴,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同行们的认可。

  一、作为一名班主任,她一直把“爱生乐教”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引领自己前进的方向。

  回眸她从教的历程,坦白说毫无壮举,但她踏踏实实地工作着,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坚守和执着,以“爱生乐教”为己任,捧着一颗真诚的心去护卫着花一样灿烂的生命。

教育教学中,她让每个学生都能从老师的身上感受一种力量,一种期待;校园活动中,她精心组织认真策划,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快乐地成长,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

她用爱心履行一名教师的职责,默默地教书育人。

同行们看到辛勤耕耘的小霞无不感慨地说:

xx真适合当班主任,对学生既有耐心,更有爱心,谁家的孩子交给她,就一百个放心。

有的同事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她说:

“不爱跟你一个年组,因为教学成绩别人很难争上年级组第一,但又爱和你在一起,你善良,乐于助人,有利于提高我的竞争意识和教育教学水平。

”这是大家对她工作的认可和钦佩。

  她对待工作的那份爱和执着令人感动。

还记得在她生孩子的前几天,正是寒风凛冽的冬季,她依然顶风冒雪骑车去十几里外的农村小学上课,她总在宽慰自己:

编筐窝篓全在收口,一定要坚持到孩子们的期末考试。

校长和老师们急了:

生孩子能等吗?

学校离家这么远,冰天雪地,万一孩子生在半路怎么办?

她这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学校回家待产。

  二、默默耕耘,献身教育。

  xx,首先作为一个女人,她有自己的孩子要照顾,有父母、公婆要赡养;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还有一群孩子需要她的呵护!

然而当忠孝不能两全时,她选择了学生。

自己孩子高考期间,她没耽误一节学生们的课程;父亲家住昌图,在父亲病重期间,她同样坚守自己的岗位,只有在节假日里亲自侍奉在病床前,略尽女儿的孝心。

当周天要赶回学校上课时,父亲眼巴巴地看着小霞,希望她能留下来陪陪自己,小霞握着父亲的手说:

“不能耽误孩子们的课,周五晚上我回来陪你。

”没等他赶回去,就传来了父亲去世的消息,没能看到父亲最后一眼的遗憾成了她心中永远的痛。

但她深受当了一辈子老师的父亲的教诲。

父亲曾教导她:

“要干一行,爱一行。

当班主任,别误人子弟,别为私事耽误教学工作。

”她做到了,也在逐步践行着父亲的心愿,履行着教师的天职。

  她是一名尽职尽责的老师,却不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妈妈。

她一心扑在工作上,心中装的全是学生,总是担心哪个学生哪个知识点没有学会,明天应该怎样辅导……可女儿高考前几天生了病,她都没有陪女儿去医院,请求女儿的叔叔婶婶去医院照看女儿。

校长关切地对她说:

女儿快高考了,又生病了,去医院照顾照顾孩子吧。

学校安排代班教师。

听了这话,她觉得校长这样关心她,理解她,就更不能请假了,为此一天假也没请,女儿一直很埋怨她。

  她是一名尽职尽责的老师,却不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女儿。

母亲几次得病,几次昏迷,几次住院,她都不在身边,家里人都很理解她,很少打扰她,事后她都只能用哭来化解心中的难过……

  她是一名尽职尽责的老师,却不是一个尽情理的人。

她的亲外甥、亲侄子结婚,她都是给了贺礼,因为上班没能亲临现场。

哥哥、姐姐都埋怨她不近人情,不长心,心疼地质问她:

累坏了身体谁来管你?

她却无奈地笑笑。

是呀,她的心都给了孩子们,她爱学生,爱这份充满了良心的事业。

  三、潜心工作,爱洒桃李。

  “爱是教育唯一的秘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教育培桃育李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挚的爱,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他们才会主动、愉快地接受教育。

  从爱出发,严格要求,加强班级管理。

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必须热爱学生。

有句名言说的好:

“如果你讨厌你的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工作中她把“爱”和“严”有机地结合起来。

  首先,对班级干部要求“严”。

这也是她工作中取得有效管理班级的方法。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选出得力的班级干部,集中时间对他们培训,教给他们任职的责任,教给他们工作的方法,分工明确,老师随时监督。

班长的职责是老师不在时管理整个班级的纪律、卫生、留作业等,领排上厕所的干部负责让学生把排站齐,走路慢步轻声,不许跑跳、打闹、不许说话。

老师随时站在窗前监督,发现优点及时表扬,缺点及时指正。

对于不听管的学生,老师协助指导,树立班干部的威信。

这样班级就规范了。

  其次,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里的要求,编了一套儿歌,因为低年级的学生认少,所以把《规范》简单化,便于记忆,让学生每天按照儿歌里说的要求去做。

[例如:

早晨步入校园要做到:

衣帽整洁进校园,见到老师问个好,同学相遇把手招。

走进教室记住“静”,认真学习不打闹。

课堂上做到:

铃声响了进教室,等待老师书放正,全神贯注听讲课,当堂作业当堂写。

课间做到:

慢步轻声走楼梯,来到操场做游戏,不打闹、不玩土,文明游戏很快乐。

放学做到:

铃声响,快静齐,整理衣帽和文具,排队离校守秩序,交通规则别忘记。

]通过对学生常规的训练,孩子们变得讲文明,懂礼貌,自觉遵守纪律了。

  爱,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客观情境。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第二个家,班主任是这个家环境的营造者。

二十六年来,无论严寒酷暑,还是风霜雨雪,每天坚持早早到校,冬天为学生生好炉子,夏天为学生开窗通风,打扫教室,给学生创造舒适温馨的学习环境。

每个寒暑假后,她都把教室布置一新,微笑着站在班级门口迎接每一位学生的到来,一句欣赏地问候,带给学生们一天的好心情。

班上哪位同学有个头疼脑热,她都问寒问暖,带到诊所看病,打针吃药。

家长们信任她,因为他们知道,孩子身边有个比他们还爱孩子的老师妈妈。

  爱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架起了桥梁。

她会时常倾听孩子们的心声,接纳孩子们的不同观点,欣赏、肯定孩子们的点滴进步,敞开自己,真真正正地去尊重每一个学生,严中有爱。

  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她总是做到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教学中她善于挖掘教材,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运用灵活、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每一节课都生动有趣。

有时她还亲自做一些简单实用的教具,有时甚至买一些实物,比如讲到《我爱故乡的杨梅》、《画杨桃》课文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她就买来杨梅、杨桃让他们看看,尝尝……

  一位哲人说过“教师的爱能使犯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

”在她的工作中,最大的事就是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虽然有时也会因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他们的违纪而失态,虽然有时也感到很累,很烦,但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我是老师,我要给这些寻梦的孩子引路。

这强烈的意识不断激励她以真诚去拥抱每一个学生。

与孩子朝夕相处,她始终想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使她对学生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

她时常挂在嘴边的话“教师的活是良心的活”家长把天真烂漫、聪明伶俐的孩子交给我们培养,这是对我们的极大信任,我又怎能不全身心地去爱他们呢?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她的事业是常青的。

虽然年龄已接近半百,但她还将在这三尺讲台上阅历春秋,苦苦耕耘,还自主给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之中获取新知;以严治学,严中有爱,爱心永驻,用爱去照亮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成人和成才。

基层气象办主任勤奋奉公奉献为民事迹材料奉献事迹材料(3)  磁铁有吸引力,因为它有磁性,共产党员处处能率先垂范,因为他有党性。

**在藏北基层站工作了十几年,谈起他的成长经历和工作业绩,他的坚毅、耐劳、勤奋、敬业和对党的气象事业的一往情深,让人领略到一种始终积极的、向上的力量。

  漫漫求知路

  **现在是一位地面气象测报工程师,具有相当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

而谈起他艰难的求学历程,他的心中充满了感慨,也充满了自豪。

**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儿时因家庭贫穷而无法上学,家里没法为他置办一套像样的衣服,光着身子的小**一年又一年地推迟了进入学堂时间。

直到11岁那年,他才光着脚板迈进了公社民办小学的校门。

  在半工半读的公社民办小学,为了弥补在学校学习时间的不足,清晨的青稞地旁,深夜的煤油灯下,小格桑勤奋学习,从不懈怠。

2年后他考上了乡(区)完小,才算开始了正规的学习。

由于学校离家很远,学校又无法解决学生的伙食问题,小格桑要来回走20多公里的路,回家取自己吃的糌粑。

就在许多同学因受不了这种折腾而退学的时候,格桑却以他的聪明好学,仅用两年的时间就学完了小学的全部课程,考上了县中学。

  学校离家更远了,知识在格桑心里也更加诱人了。

凭着他从小练就的那双铁脚板和他强烈的求知欲,格桑在极为艰苦的条件再次坚持了下来。

并在读完初一时就参加了中专考试,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兰州气象学校。

  从小养成的求知好学和从不向困难低头的性格,迈过一次次坎坷的格桑在3年的中专学习中,顺利完成了他的学业。

工作后,随着阅历和知识的增长,使格桑对学习新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十几年的工作经历中,格桑从未离开过书本,无论怎样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从未放弃过对新知识的追求。

他还在基层气象站工作时,就已花费了比别人多十倍的代价自学了计算机程序语言,可那时他还没有见过真正的微机。

而现在,他已能熟练地使用电脑,他编制的地面报表统计程序已广泛使用于基层县气象站,使用效果相当好。

  基层站的“工作狂”

  格桑1984年从兰州气象学校毕业后,没有回到他的故乡**,而是自愿来到**最艰苦的那曲工作,又到了海拔4700米、基层条件最艰苦的班戈县气象站。

从此,从班戈到索县、嘉黎县有了一个有名的拼命三郎、一个工作狂。

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热爱气象工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的气象事业做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是他终身的追求,他要像无数个高原气象工作者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留下脚踏实地的烙印。

他说了,并且做到了。

  在索县工作期间,他已成为气象站的业务骨干和业务负责人。

当时,站里的业务力量非常薄弱,为保证获取准确的气象资料和发送及时正确的气象电报,他经常半夜起床,查看值班情况。

尤其是在1988年1月至6月的半年时间里,站里人手极度紧缺,他每天除了完成自己的值班任务以外,还要在其他三个同志的班内校对地面观测、小球测风原始记录及气象电码的编报。

无论是白天、黑夜、刮风下雪,他从未间断过,因为他知道,气象观测的时次是严肃的。

那时,格桑每天夜里要从睡梦中起床3次,每天到值班室去9次。

在这近半年的时间内,他先后挽救了十几次的迟测、缺测等严重事故及无数个气象电码错情。

他每天平均睡眠时间只有4个小时,生活更是毫无规律,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去做一顿可口的饭菜,饿了吃点糌粑就倒头便睡,睡一、两个小时又得起床校对气象电报。

有时他就干脆在值班室的椅子上打个盹。

到了月底,他就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因为,还有各类报表的制作、初算、复算、审核都在等着他去做。

  这样玩命地工作,就是铁打的身体也受不了。

格桑黑了,瘦了,因为过度的劳累和睡眠不足、营养不良等原因,他患上了严重的贫血及低血糖症,经常晕倒在地。

  由于他的认真负责,站上的各项工作质量均达到优秀,没有出现一条错情,没有出现一次责任性事故。

报表的制作、审核都做到准确、及时,达到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

  对待工作,格桑一贯是认真负责的。

1994年仪器大撤换后第一天,他就发现所撤换的仪器中有很多带有故障,尤其是风向风速仪器感应部分,风向偏差竟达180度,拿出备份仪器,却与使用的仪器有相同的问题,经检查后发现是仪器本身的内部安装问题。

如果送到地区重新更换仪器,则将会造成至少7天以上气象记录无法弥补的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他凭着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经验,自己动手及时修复了感应部分的故障,并重新进行了安装,保证了气象记录的完整。

该故障的及时发现和修复,使气象资料免受了重大损失,对此自治区气象局领导给予了高度评价。

  地面测报观测作为他的主要技术岗位,格桑不但在其中游刃有余,做出了成绩,而且他还想方设法,为直接以气象服务于地方,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他发现,准确的天气预报对当地的农牧业生产及经济建设更具有现实意义。

  尽管上级业务部门对各基层县都发布了相对固定的长期天气预报,但当时还没有短期的天气预报,而且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和地方性气候的影响与制约,在多数情况下,时效和准确性都不是那么尽如人意。

因此,从没有学过天气预报的格桑在这一方面进行了长时间的钻研,以十几年测报经验为基础,以观察和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为突破口,收集了大量气象资料,对上级业务部门的长期天气预报进行了仔细研究,结合当地的地理和气候特点,主动及时地向当地有关部门发布解释性天气预报和更正预报,为当地政府指挥农牧业生产和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他的许多工作,加强了气象局和当地政府的联系,使气象工作得到了地方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重视。

  后勤部长

  格桑在基层,不但自己充分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老**精神,他还以对气象事业的无限热爱、顽强的毅力和执着的敬业精神,影响和带领基层气象工作者创造了一项又一项的优秀工作业绩。

每到一地,他自觉自愿地作站里的“后勤部长”,有两回为筹集燃料的“自讨苦吃”,在基层被传为佳话。

  1989年,一场特大雪灾使整个藏北草原被皑皑白雪覆盖,藏北最基本的生存保障--燃料牛粪立即紧张起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燃料断绝的威胁也一天天迫近,单位上的多数同志已经无心工作,更谈不上保证测报质量。

作为副站长的格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明白,要稳定人心,维持工作,事实上也就是要找到牛粪。

但在当时的那种处境中要找到牛粪那真是太困难了,连出生在当地的干部都无法买到牛粪,更何况一个从外地来的人生地不熟的他。

但光是着急、等待是不行的,格桑绞尽脑汁,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从地窖里挖出了准备过年用的苹果、食品,带着一个当地出生的职工,踏上了寻找牛粪的路程。

他和同事走遍了附近所有的村庄,还是没有买到牛粪,最后又到了巴青县。

他们把所带的在藏北基层来讲是极为珍贵的苹果等食品赠送给当地牧民,然后恳求他们卖牛粪。

挨了不少的白眼,受了无数的罪,他们挨家挨户地走,一麻袋、半麻袋地凑,整整走了近半个月。

在一次过河运牛粪途中,汽车陷在冰窟里,他们在寒冷刺骨的冰水里整整泡了五个多小时才把车子弄出来,手脚都冻得没有了知觉。

就这样,总算解决了站上的燃眉之急,同时稳定了职工情绪,保证了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1991年,格桑在嘉黎县气象站又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没有燃料,业务人员的心稳定不下来,无法开展工作。

该县的燃料来源主要是木材,由县政府发放燃料票以后雇人到离县城80多公里的地方去砍,并且燃料票当年年底作废。

当时在站里工作的所有业务人员都是从外地来的,而且大多数是女同志,着急的是一方面燃料票要到了作废的期限,一方面却找不到人去砍。

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就意味着一年的燃料都得不到保证。

业务工作要维持,职工需要燃料,怎么办?

从不向困难低头的格桑毅然做出了一个令人无法理解的决定:

自己去砍。

就这样,格桑带着站上的一名工人和一名业务人员,走进了离县城70余公里的砍柴地点。

这次,他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要砍的树都长在悬崖峭壁上。

格桑从未干过这类活儿,斧子都不会拿,有力不会使,砍一阵子以后,树没有被砍倒,自己的手却开始磨起了血泡,痛得抬不起来,手指已无法合拢。

当时确实有点绝望。

但是,职工们在期待着我们的燃料,既然已经来到这个地方,就绝不能空手回站,只有继续忍痛坚持。

“格桑给其它两位同志做思想工作,自己又首先带头去砍。

到后来,他和两位同事手上的血泡起了一个又一个,血泡又被磨破,开始不停地流血,斧头手把也被鲜血染成了红色。

在寒冷刺骨的冰天雪地里光着膀子整整砍了一个多月,伤痛渐渐忘记。

由于过度的体力消耗,一天吃六顿糌粑仍然感觉饿得慌。

那历经艰辛,克服了无数让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的一个多月,使格桑终生难忘。

当他们砍下了十四车燃料,运回到气象站的时候,站里的同志们好半天才认出他们,因为他们的模样,已经很像从原始森林中出来的野人。

看到他们的样子,站里的同志们全都被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格桑就是这样,甘当基层县站的”后勤部长“,甘愿吃尽苦头,其目的是明确的,那就是在极端艰苦的环境当中稳定人心,维持基础气象业务工作。

  无私传教

  格桑工作的基层,大多存在着业务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加上新技术、新设备在气象领域不断应用,使那些本来就素质较差的同志更有应付不过来之感。

格桑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所以他的业务水平在哪儿也是拔尖的。

但他认为,一个测报人员自身的业务工作质量再优秀,技术水平再好,如果不让周围的同志受益,共同进步,搞个人技术垄断,那么他就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测报工作人员。

尤其当他开始作为一级领导,更是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

  谦虚的格桑在作为一名普通测报人员的时候,就十分乐意将自己工作学习中的心得和经验与同事交流,在索县负责业务工作时,他就着手制定和实施全面提高业务人员整体素质的方案和计划。

1992年,他在嘉黎站组织业务学习,自己亲自授课,针对地面报表制作、预审方面的薄弱环节,对全体业务人员进行了培训。

同时对业务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和特殊情况做了及时讲解、正确处理。

而后,针对基层县站微机应用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格桑把他自己刻苦自学得到的pc-1500计算机的操作及basic语言编程知识,无私传授给全站业务人员,先后累计教学近500课时,使全站业务人员都能够修改和排除地面测报程序的故障,并能熟练地编制一些简单的basic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