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业化赶超英法的主要经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8613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国工业化赶超英法的主要经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德国工业化赶超英法的主要经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德国工业化赶超英法的主要经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德国工业化赶超英法的主要经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德国工业化赶超英法的主要经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国工业化赶超英法的主要经验.docx

《德国工业化赶超英法的主要经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国工业化赶超英法的主要经验.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德国工业化赶超英法的主要经验.docx

德国工业化赶超英法的主要经验

德国工业化赶超英法的主要经验

内容摘要:

德国曾是一个后进型工业化国家,也是一个成功追赶型国家。

从工业化初期起,“赶超”便成为德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任务。

从19世纪50年代起,德国经济迅速起飞,并在一战前夕超越法、英等老牌工业化国家,实现了赶超目标。

本文从生产函数(增长核算)的角度出发,分析资本、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在德国工业化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介绍德国为加快经济赶超建立的体制机制和采取的政策措施,提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早在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时,德国(普鲁士)还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业国。

19世纪30年代,德国开始进行工业革命时,英国工业革命已接近完成。

虽然德国工业革命起步较晚,但速度快,成效大。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经济总量已超过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强国。

整个德国工业化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830-1850年的工业化起步期、1850-1870年的工业化加速期和1871-1914年的工业化跨越发展期。

本文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19世纪70年代至一战前德国实现跨越发展的内外因素。

一、德国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主要特点

1、工业化起步较晚,但迅速超越法、英等国

德国工业化之初,法、英等较早进行工业化的国家,其技术水平已经相当成熟,积累的工业资本开始寻找海外市场。

这为德国大规模投资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和资金基础。

德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后,正是充分利用这一后发优势,大力引进英、法、美等国的先进技术和装备,从而使其工业革命从一开始就建立在大规模投入和产出的基础之上,并直接获取了规模经济效益。

1860年,德国工业生产能力还落后于英、法、美三国,但在1870年,德国工业生产能力和GDP总量首次超过法国,进入到资本主义国家三甲行列(参见表1)。

1913年超过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强国。

从19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末的半个多世纪里,德国基本完成了工业化道路,由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先进的工业国。

表1典型工业化国家主要经济指标(单位:

百万国际元,%)

1820年

1850年

1870年

1913年

GDP总量

人均

GDP

GDP占

世界

比重

GDP总量

人均

GDP

GDP占

世界

比重

GDP

总量

人均

GDP

GDP占

世界

比重

GDP

总量

人均

GDP

GDP占

世界

比重

英国

36232

1706

5.2

63342

2330

--

100180

3190

9.0

224618

4921

8.2

法国

35468

1135

5.1

58039

1597

--

72100

1876

6.5

144489

3485

5.3

德国

26819

1077

3.9

48178

1428

--

72149

1839

6.5

237332

3648

8.7

美国

12548

1257

1.8

42583

1806

--

98374

2445

8.8

517383

5301

18.9

资料来源:

根据《世界经济千年史》的数据整理。

注:

本文采用1990年国际元作为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对比的指标,并利用《世界经济千年史》(2003年)提供的以国际元表示的可比数据,作为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对比的基础。

2、重工业发展迅速,并在短时间内上升为主导产业

英、法、美等国的工业化路径,是从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纺织业开始的,之后经历轻工业的发展,再扩散到重工业和现代制造业等部门。

与之不同,德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却从纺织业迅速转向以铁路建设为中心的重工业。

1870-1913年,德国煤炭开采量从3400万吨增至2.77亿吨,钢产量从17万吨增至1832万吨,铁产量从139万吨增至1931万吨。

除原材料工业外,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机器制造业开始快速发展。

1895-1910年间,电机制造业产值由7800万马克增至3.68亿马克。

从1850年到1913年,德国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一直快于轻工业。

1861-1870年间,生活消费品仅增加9%,生产资料则增加23%。

此后,生产资料生产继续快速扩张。

到一战前夕,德国已建立起完善的工业体系,重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3、技术和产业快速创新,成为新产业革命的重要发源地

作为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德国在引进英法美等国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基础上,大力进行技术创新,并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除钢铁这一传统工业部门延续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增长势头外,德国尤其重视开拓电气、化学等新兴工业部门,并进一步确立了在全球的优势地位。

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德国工业开始了电气化过程。

1894年电站装机容量为3.9万千瓦,1913年高达360万千瓦,年均增长26.9%。

与此同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酸、碱等基本化学品的产量已占世界首位。

新的工业革命兴起,大大提高了德国经济增长速度和生产力水平。

1870-1913年,德国GDP年均增长率、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和人均单位小时GDP年均增长率(人均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均高于同一时期的英、法两国(参见表2)。

表21870--1913年典型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的情况(单位:

%)

GDP年均增长率

人均GDP年均增长率

单位小时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

英国

1.9

1.0

1.2

法国

1.7

1.5

1.8

德国

2.8

1.6

1.9

美国

4.1

2.0

2.0

资料来源和说明:

A.麦迪逊《资本主义发展的诸阶段》,牛津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增长率均系复合增长率。

4、独特的资金来源满足了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资金需求

德国没有经历英、法等国较长时间的资本积累阶段,工业化的“启动资金”是通过对内财富积累、对外财富掠夺获取的。

其主要途径:

一是在“普鲁士式农业发展道路”的农奴制改革中向被解放的农奴索取巨额赎金;二是1870-1871年普法战争作为战胜国得到了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并获得了阿尔萨斯省和洛林省的大部分矿产资源。

这两个地方后来成了德国发展重工业的重要基地,两地煤矿和铁矿资源的开发,吸引了英、法、荷及比利时等国资本的大量进入。

三是通过建立投资银行和股份公司等渠道吸引社会游资。

二、德国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原因分析

德国早期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数据较难获得,这给定量计算经济增长动力来源带来困难。

因此,这里只进行较粗略的比较分析,把德国工业化过程中资本、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标与英法美等典型工业化国家进行比较,从中发现德国相对于其他先行工业化国家所具有的优势,进而考察德国经济增长的源泉。

1、较高的投资率

从19世纪70年代到一战前夕,德国的投资率都明显高于英国,一些年份甚至也高于美国(参见表3)。

这期间,德国投资率保持在20%左右,是英国的2倍多。

表3典型工业化国家早期投资率比较

国家

年份

投资率(投资/GDP)

英国

1800-1830年

7%

1895-1914年

10%

美国

1840年左右

14%

1890年左右

22%

德国

1851-1870年

13%

1871-1890年

18%

1891-1913年

23%

数据来源:

摘自Kuznets(1961)。

为简明计,合并了一些年份,并省略了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及其中间的数据。

德国的投资在两大领域非常活跃:

一是直接引进先行工业化国家的技术,并且购置大量机器设备;二是大量投资于铁路等基础设施领域。

以铁路建设为例,德国从1835年修筑第一条铁路开始,在铁路方面的投资就呈上升趋势,年净投资额从1841年的2250万马克猛增至1875年的81670万马克,34年间增长了35倍。

铁路长度从1840年时的340英里,猛增到1860年时的7180英里,1880年跃升至20200英里,1920年进一步增至35850英里。

铁路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从1850年的2.8%提高到1870年的10.4%。

德国政府之所以加大对铁路的投入,不仅因为铁路建设可以更好地整合各地的经济资源,而且以铁路为龙头可以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带动采矿、冶金、钢铁、煤炭和机器制造业等重工业部门的发展。

2、快速增长的劳动力

从19世纪30年代中期到一战前夕,德国人口高速增长,并从农业区向工业区大规模转移(即快速城市化过程,参见表4)。

1870年-1913年间,德国人口增长不仅明显快于此前的50年,而且也明显快于同期的英、法两国。

1820年时德国比法国人口少600多万人,但到1913年,竟比法国多2300多万人,比英国多近2000万人。

人口增长,对德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内部市场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外,除本地居民外,从19世纪中后期(尤其是90年代)开始,德国入境移民数量就不断上升,并逐渐取代了出境移民数量,成为劳动力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

据统计,德国外来人口数量从1871年约20.7万增至1880年的30万,1890年、1900年和1920年分别达到43.3万、近80万和126万。

20世纪初,德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劳动力净流入国,从而满足了经济快速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

相比之下,这一时期英法两国大量向美国移民,相当数量熟练技术人员流失,导致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减弱。

表4典型工业化国家国内人口情况(单位:

千人,年中值/%)

1820年

1830年

1850年

1870年

1913年

1820-1870年

人口增长率(%)

1870-1913年

人口增长率(%)

英国

21239

24139

27181

31400

45649

0.79

0.87

法国

31250

33300

36350

38440

41463

0.42

0.18

德国

24905

28045

33746

39231

65058

0.91

1.18

美国

9981

13240

23580

40241

97606

2.83

2.08

资料来源:

根据《世界经济千年史》2003版的数据整理。

3、不断提高的全要素生产率

德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劳动力素质提高、资源向高效部门再配置、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等方式实现的。

首先,德国高度重视通过增加教育投入来提高劳动力素质。

德国政府把服兵役和受教育视为公民的基本义务。

从1820年起,德国开始实行强制性的初等教育制度,1860年已基本普及了初等教育。

1871年德国统一后,进一步增加了对教育的投入。

1880年,教育经费占GDP的1.6%,1900年提高至1.9%。

居民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为德国发起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

其次,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加快了内部市场的统一,密切了相关地区的经济联系。

早在工业化初期,德国政府就重视以铁路为中心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从而加速了物资流通速度、降低了运输成本,促进各地区、各产业和各部门的协调发展。

第三,城市化快速发展,改善了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了劳动生产率。

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既是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也是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

城市化率从1861年的30.7%上升到1910年的60.0%,年均提高0.6个百分点。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人口从低效率的农业部门转向高效率的工业部门,生产率由此得到了提高。

反映在产业结构上,1867-1913年间,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就业人数和生产率的增幅均超过总体水平:

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867年的27%上升至1913年的45%,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则从42%降至23%;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从1867年的27%升至1913年的41%,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则从51%降至37%(参见表5)。

表51867-1913年德国三大产业领域生产发展状况

1867年

1913年

1867-1913年平均增长

国民经济

总况

价值创造(百万马克)

13318

48480

2.85

就业人数(百万)

16.2

28.8

1.26

生产率(马克/人)

822.1

1683.3

1.57

第一产业

价值创造(百万马克)

5544

11270

1.55

就业人数(百万)

8.3

10.7

0.55

生产率(马克/人)

668

1053.2

0.99

第二产业

价值创造(百万马克)

3613

21806

3.91

就业人数(百万)

4.4

11.7

2.09

生产率(马克/人)

821.1

1863.7

1.80

第三产业

价值创造(百万马克)

3717

12968

2.04

就业人数(百万)

3.4

8.6

0.70

生产率(马克/人)

1093.2

1507.9

2.85

资料来源:

邢来顺《略论德意志帝国时期工业主导型经济的确立》,高等函授学报2001(08)。

最后,德国作为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引领者,新产业革命带动了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这期间,无论是重大科学技术成就的数量还是诺贝尔自然科学获奖人数,德国都遥遥领先于英、法、美等其他工业化国家(参见表6)。

同一时期世界杰出的科学家人数编年曲线也表明,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德国杰出科学家的比例最高,接近40%。

显然,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发生,是德国工业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

表61851-1900年典型工业化国家科学技术力量的比较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重大科学技术成就数量

106

75

202

33

诺贝尔自然科学获奖人数

8

11

20

2

资料来源:

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第二卷第36页,经济科学出版社。

三、对德国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进一步解释

为进一步了解德国经济增长的原因,我们进一步分析导致资本、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等要素投入增加的政策和体制层面的原因:

1、国家干预的工业化模式更有利于追赶型经济

作为一个后进型工业化国家,德国工业化选择的是国家干预条件下的工业化模式,由国家政权强有力地干预经济,主导工业化进程。

一是德国统一后,国家实施了重工业优先政策。

强大的中央集权体制迫使大量资金集中于重工业。

铁路业的迅猛发展就是德国政府直接干预的结果。

二是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德国政府通过高关税来保护(或推动)幼稚产业发展。

19世纪70年代后期,容克地主与制造业资本家结成了“麦与铁”的同盟,共同要求实行高关税政策,以免英、法、美等国产品大量进入对本国产业带来冲击,从而在国际竞争中保护了本国工业的成长。

2、银行业与重化工业部门国有化、垄断化程度迅速提高

大规模铁路建设带来了银行业的繁荣。

德意志银行等一些综合性银行最初就是为了向铁路等重化工业部门融资而产生和发展壮大的。

这些银行将分散在投资者手中的资金集中于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和商业投机上,并且具有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信托机构等多重职能。

相对于英、法、美等国,德国银行业的垄断化速度更快、国有化程度更高。

1873-1906年间,德意志银行先后吞并32家银行,控股87家银行,控制了30亿马克的资本。

1909年,柏林9大银行已占全国银行总资本的80%以上。

在大银行的支持下,重化工业的国有化也在进一步发展。

一战前,德国政府占有全国最大的44个矿山、12个钢铁企业、24%的发电设备和20%的食盐生产,经营着80%的铁路,还拥有许多公私联营企业的股份。

而银行业和重化工业部门国有化、垄断化程度迅速提高,既是国家干预工业化模式的结果,同时也使德国企业在与英法美等企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3、双轨制职业教育提供了高素质劳动力

德国政府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双轨制职业教育体制为全社会培养了各种层次人才。

年轻人一方面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在企业中锻炼操作能力。

同时,工业化过程对劳动力知识技能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

为此,德国政府通过开展工作岗位培训、手工业学徒培训等职业教育形式,对农村劳动力进行系统培训,为工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保障。

此外,德国行业协会也推动农村劳动力积极参与相关职业培训,以适应进城后的职业转换。

克虏伯等大型企业则建立起自己的工厂职业学校。

据统计,1910年全国已有约135.6万人接受职业培训,工业占39%、商业占6.4%、农业占6%,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

4、“官-产-学”的科技创新体制有利于创新

重视科学研究,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是德国赶超英法的有力保证。

由于资源贫乏,德国政府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入,先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而后较好地吸收和鼓励创新。

德国统一不久,政府就掌控了科研主导权,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一套科学研究体系。

同时,政府还创办了大量的科技院校,培养了一大批工程师和科学家。

德国政府不仅注重技术研究,也重视技术应用,并将国内的科研机构、大学研究所和企业研发中心紧密结合,形成了“以科研指导生产,生产促进科研”的机制,将科研成果及时应用于工业生产。

5、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

德国统一初期,为了解决正在凸显的社会矛盾,缓解各种利益集团的相互纷争,德国政府在世界上最早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

德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颁布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

这些做法被视为“社会福利市场经济”。

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德国建立了包括医疗、工伤、养老和失业等主要方面的社会保险制度,1873年成立了社会政策协会,1883年颁布了《医疗保险法》,1884年颁布了《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行了《养老和伤残保险法》等,社会福利制度不断补充和完善,有效缓解了阶级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提高了生产效率,不仅促进了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还对德国成为经济强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四、对我国的启示

尽管我国经济规模已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远未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仍未完成,追赶工业化国家的目标尚未完全实现。

作为后起工业化国家的成功典型,德国工业化进程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在强调尊重市场规律的同时,国家有意识地对宏观经济加以适度的干预和调节。

这一体制对我国顺利实现工业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当前,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仍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

其一,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社会成本,又要努力克服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弊病,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和重大发展战略加强产业引导,推动工业化。

其二,应通过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发挥好国企在创新和竞争中的骨干作用。

其三,应制订有关法律,建立并逐步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和谐,激发劳动力的生产和创造潜能。

2、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在工业化过程中,德国通过引进英法等国的先进技术和坚持自主创新,成功赶超了英法等国。

说明在追赶发达国家过程中,引进先进技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是一条捷径,但随着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逐渐缩小,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更趋严格,这需要将技术进步的基点放在自主创新上。

借鉴德国的经验,应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在重大技术进步方面实现自主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还应借鉴德国“官-产-学”结合的科技创新体制,将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3、增加人力资本投入,不断提升劳动者素质

对于后工业化国家而言,要缩短与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发展教育事业是重要途径之一。

德国通过增加教育支出,尤其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了劳动者文化知识与技能,促进了经济迅速增长。

当前,我国人口红利在逐渐下降,未来经济增长将越来越依靠劳动力素质提高。

为此,我国既要增加教育投入,提高义务教育年限,也要调整教育结构,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遍高等教育同步发展,扩大职业技术培训,注重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知识与技能。

4、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带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借鉴德国将铁路建设作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的经验,加快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完善公路、铁路、内河航运、海运、空运、管道运输合理配合的综合运输体系,搞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保证资源在各区域间和各城市间的合理配置,促进资源的最有效利用和环境的最有效保护,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

(经济预测部张晓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