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四节一环保.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94852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施工四节一环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绿色施工四节一环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绿色施工四节一环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绿色施工四节一环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绿色施工四节一环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色施工四节一环保.doc

《绿色施工四节一环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施工四节一环保.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绿色施工四节一环保.doc

绿色施工四节一环保

1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节约材料(包括周转材料)一直是施工企业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之一,每个工程项目都根据各自的不同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节约材料。

1材料的选择

施工应选用获得环保认证、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符合国家相关要求的材料;办公设施、生活区设施,采用活动板房,周转使用。

利用粉煤灰、矿渣、外加剂等新材料,来降低混凝土及砂浆中的水泥用量。

2材料节约

1)钢筋优化设计。

钢筋通过检验,下料监督、检验、精加工,减少损耗;采用机械连接,用高强度钢筋代替低强度钢筋;合理利用废钢筋,尽量减少作为废品处理等一系列措施,可以节省钢筋用料。

2)面材、块材镶贴,做到预先总体排版。

3)采取相应措施提高钢筋、混凝土、木材及安装工程等材料的利用率。

4)精确估计混凝土用量,对混凝土余料进行有效利用。

5)合理使用木方、方管和摸板,并减少随意切锯。

6)对于安装工程材料应合理规划使用。

2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措施

众所周知,地球上的水资源是有限的,作为用水大户的建筑施工场地,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的利用就尤为重要。

施工现场一般要求生产、生活用水分开计量,生活用水设施均为节水型器具,并制定每人每月定额用量,以确保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1节约用水

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使用收集的雨水或中水系统等。

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

如地下室的防渗施工中采用在混凝土中加入防渗剂;混凝土养护用水可采用中水,且采取覆盖措施,竖向构件喷涂养护液。

2水资源再利用

1)在雨水充沛地区,建立雨水收集装置。

可用作进出车辆的清洗,道路洒水、降尘,混凝土养护等。

2)冲洗现场机具、设备、车辆用水,应设立循环用水装置。

3节能与能源利用措施

施工现场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电能和汽油、柴油等。

加强生产、生活、办公及主要耗能机械的节能指标管理,选择节能型设备,并对主要耗能设备进行耗能计量核算。

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合理利用太阳能或其他可再生能源。

如某项目将太阳能热水用于办公区和生活区用水。

主要耗能设备包括焊机、电梯、塔吊、水泵、切割机、卷扬机等,应对其节能指标进行控制。

1临时用电设施

对临时用电,如果条件许可首先应该考虑变压器的负荷,同时采用节电设备以减少系统的电耗。

其次,合理规划配电线路,合理选择线缆,减少线损。

再次,要考虑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用电器。

最后,加强用电器的管理及使用。

照明设计满足基本照度的规定,不得超过-10%~+5%。

采用自动控制的电流控制箱,对生活区用电和照明等设备进行自动控制。

照明采用声控、光控等自动照明控制。

2机械设备

选择配置施工机械设备时,应考虑机械设备能源利用率。

施工现场设备能源利用率包括机械本身的工作效率和负荷工作下的能源消耗情况。

3临时设施

施工临时设施结合日照和风向等自然条件,合理采用自然采光、通风和外窗遮阳设施。

使用热功性能达标的复合墙体(注意防火问题)和屋面板,顶棚采用吊顶。

4材料运输与施工

工程施工使用的自行选购材料的采购和运输,应因地制宜并遵照就地取材的原则。

施工中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采用能耗少的施工工艺。

4节地与土地源利用措施

施工单位主要是对红线内的土地实施保护性使用,根据施工规模、周期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临时设施用地,如加工厂、作业棚、材料堆场、办公区、生活区的合理布置,并按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装修及设备安装工程等3个阶段的平面布置,实施动态管理。

1节约用地

合理布置场地,尽量减少施工用地。

根据场地情况合理布置道路,对有较大场地的施工现场,场内交通道路布置宜与原有及永久道路相结合,双车道宽度不大于6m,单车道不大于3.5m,转弯半径不大于15m,尽量形成环形通道;对于特殊施工需要的,可适当增加道路宽度。

对于狭小的施工场地,在满足消防要求的前提下,合理设计道路宽度。

充分利用和保护原有建筑物、构筑物等;临时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多层轻钢活动板房、钢骨架多层水泥活动板房等可重复使用的装配式结构。

2保护用地

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保护用地。

基坑开挖的工地,对开挖的土方采取保护措施。

如土方集中堆放处理、裸露土进行遮盖等,以防止水土流失。

对大型基坑开挖,应采取合理开挖方案,用开挖的土方进行回填,合理利用地下资源。

钢筋尽量采用工厂化制作,减少对场地的占用。

5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包括资源保护、职业健康环境、扬尘控制、废气排放控制、固体废弃物排放控制及有毒有害物品的处理、光污染控制、噪音控制和生活废弃物的控制等。

1资源保护

资源保护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水资源的保护,二是土地资源的保护。

水资源保护主要是保护场地四周原有的地下水形态,在基坑施工中,尽量减少抽取地下水。

土地资源保护主要是指施工中使用的危险品、化学品存放处污染地面,以及污物排放的过程中污染土地。

一般情况是加强工人的环保意识,对其进行有毒、害物品如何处理的教育,对废弃油罐、废弃机油等采取专门处理。

2人员健康

施工现场是一个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尤其是在施工高峰期,人员健康也是工程顺利进行的保障,采取以下措施:

1)施工作业区和生活办公区分开设置,生活区设在上风口,并远离有毒有害物质。

2)生活区应达到2m2/人,夏季室内设风扇,冬季能取暖,并应尽量集中提供热水。

3)从事有毒、有害、有刺激性气味和强光、强噪音施工的人员,应佩戴护目镜、面罩等防护器具。

电焊人员应佩戴护目镜。

电焊烟气成分因焊接材料不同,非常复杂,有很多是致癌物质,现场不具备测量的条件,主要是通过规定严格的操作规程,来控制有毒有害成分对人体的影响;在高空、危险处作业应佩戴安全带;涂漆人员应有防护措施等。

在深井、密闭环境、防水和室内装修施工时,要有自然通风或临时通风设施。

4)现场危险设备地段、有毒物品存放地设置醒目安全标志,施工采取有效防毒、防污、防尘、防潮、通风等措施;现场配电箱、塔吊等危险设备及油罐、材料堆放等处设安全标志;在安全作业方面定期进行教育,如某项目在安全通道两边挂漫画式安全教育图片等,时刻起到警示的作用。

5)厕所、卫生设施、排水沟及阴暗潮湿地带,定期喷洒药水消毒;食堂各类器具清洁,个人卫生、操作行为规范。

3扬尘控制

扬尘是施工现场主要的环境影响指标,不仅对场地内造成危害,还会对场地外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时将引起投诉,损害企业形象。

1)现场可以采取洒水清扫措施,但应尽量不使用自来水,不能因为控制扬尘而造成水资源浪费;易飞扬和细颗粒建筑材料封闭存放,余料要及时回收;在拆除混凝土临时支撑作业时,应采取降尘措施。

2)对裸露的土方进行集中堆放,并采取覆盖措施;对裸露地面,可种容易生长的花草;对运送土方、渣土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采取封闭或遮盖措施;施工现场进出口设冲洗池,以保证进出现场车辆的清洁。

4废气排放控制

为保证城市的空气质量,项目施工中应尽量减少废气的排放。

现场使用的车辆及机械设备的废气排放应符合国家要求,总包单位应对项目分包、设备租赁等所有的机械设备、车辆进行控制;在城市中的施工现场,生活不用煤燃料,也不用现场木材下脚料取火。

现场电焊烟气的排放指标很难进行测量,尽管地下室等密闭结构做了排风设施,但是否能有效地减少空气中金属粉尘、锰等关键有毒害物质指标不好测量。

在一些工业企业中,采用专门的除尘设备,能减少90%的有害粉尘,效果很好,对一些特殊的工程项目可借鉴使用。

5固体废弃物处置

每个项目施工中都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直接运输到城市周边的垃圾场,这一座座的建筑垃圾场将城市包围。

因此,如何处理固体废弃物就成了施工企业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固体废弃物应分类收集,集中堆放;对施工中的开挖土方尽量回填利用;碎石和土石方类废弃物,可用作地基和路基填埋材料;对废电池设置专门的回收装置;废墨盒等有毒有害的废弃物单独回收。

6污水排放控制

现场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周边设排水沟,并定期清理,保持通畅;现场厕、洗间设置化粪池;工地厨房设隔油池。

施工现场设沉淀池,工程污水和试验室养护用水经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7光污染控制

工地设置大型照明灯具时,对照射的方向、角度有严格的规定,以防止强光外泄。

对照明设备照射角度控制,在照明灯外加上灯罩,设置固定式弧光防护罩。

夜间实施对焊和电焊作业以及钢结构焊接加工,应有遮光措施或设置遮光棚。

8噪音控制

现场除设置隔音设施外,还应设噪声监测点,实施动态监测,发现超标情况,立即查找原因,及时采取措施。

合理地规划施工作业时间,使夜间施工噪音符合国家规定;优先采用先进机械、低噪音设备进行施工,并定期保养维护;产生噪声的机械设备,尽量远离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和周边住宅区;混凝土输送泵有吸音降噪屏罩,混凝土浇筑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和钢摸板;木工房等有降噪措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