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CFD之Flotran中文讲解说明.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8295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NSYSCFD之Flotran中文讲解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ANSYSCFD之Flotran中文讲解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ANSYSCFD之Flotran中文讲解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ANSYSCFD之Flotran中文讲解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ANSYSCFD之Flotran中文讲解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NSYSCFD之Flotran中文讲解说明.docx

《ANSYSCFD之Flotran中文讲解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NSYSCFD之Flotran中文讲解说明.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NSYSCFD之Flotran中文讲解说明.docx

ANSYSCFD之Flotran中文讲解说明

23设置并执行一个零迭代FLOTRAN分析

命令:

FLOCHECK,Key

功能:

生成第0次代或当前迭代的结果总结,以便于检查边界条件和流体性质的设置

菜单:

MainMenu>Preprocessor>FLOTRANSetUp>Flocheck

MainMenu>Preprocessor>FLOTRANSetUp>Flocheck

其中,Key的值及其含义如下:

0:

不执行零次迭代(但会生成当前迭代的结果总结,此为缺省值)

1:

执行零次迭代(生成第0次代的结果总结)

该命令的菜单形式如下:

第四章FLOTRAN边界条件

1边界条件的类型

· 进口边界/出口边界

· 对称条件

· 固定壁面和移动壁面

· 周期边界

· 恒定温度

· 热流

· 体积热源

· 传热系数

· 辐射

2进口/出口边界条件

· 可以指定分析区域的进口和出口速度

恒值速度

用宏定义的非恒值速度

· 可以沿边界指定压力条件

流体或进或出

局部压力边界条件通常来自于显著的几何变化

· 湍流边界条件

指定所需选项

若无定义,FLOTRAN将使用缺省值

3对称边界条件

· 表示对称面或轴对称的中心轴

· 假定流场特性为对称

· 对称边界法向上的速度分量为零

· 防止通过边界的质量或热传输

· 对称边界必须以总体坐标轴来进行指定

4固定壁面

· 施加无滑移边界条件

所有速度分量都设为零

· 湍流模型的边界条件是自动施加的

壁面律、壁面Log律

· 若壁面未定义热边界条件,则以绝热对待

· 无须定义压力条件

垂直于壁面的压力梯度为零

5 移动壁面

· 移动壁面-稳态条件

分析区域在分析过程中不能改变

· 壁面将“拖拉”流体或随流体一起移动

· 垂直于壁面的速度分量为零

· 定义与壁面相切的速度为壁面速度

· 设置标志以使FLOTRAN知道该壁面不是一个流场的进口

标志为:

将湍流动能设为-1

6 内流

· 由壁面、对称面、进出口边界包围起来的流场为内流

· 可以没有进出口边界

· 可以有未定义边界,但可能会不稳定

7 外流

· 流场边界必须远离流场中的固体区域

· 通常,在流场边界的后半段施加零相对压力边界条件

· 对于超音素问题,通常在流场边界的前半段定义压力和速度边界条件而在后半

段不定义任何边界条件

· 一定要确定任何激波都不能延伸到有确定值的边界上,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则

应将该边界上的边界条件值去掉

· 有时可在整个外边界上定义速度边界条件

· 流场边界与流场中固体区域之间的距离应为该固体区域尺寸的30到100倍

8 周期边界

· 两个边界上对应节点的值虽不确定但却相等

· 两个边界上必须有相同的节点分布

· 每个周期对称节点对的所有自由度都将耦合

· 用peri.mac宏来施加该边界条件

选择边界上的节点

指定边界间的空间偏置量

9 热边界条件

· 指定温度

FLOTRAN自动计算用于保持该温度所需的热传导

· 指定热流

FLOTRAN自动计算与热流相了解的壁面温度和流场条件

· 指定导热系数

指定环境温度,FLOTRAN迭代计算热流和表面温度

· 体积热源

可在流体单元和非流体单元中定义

· 辐射

定义表面辐射系数和环境温度

10边界条件总结

边界类型所需数据

进口定义所有的速度分量或压力

出口定义压力(通常为零)

固定壁面将所有的速度分量都设为零

移动壁面定义所有的速度分量并将湍流动能设为-1

对称边界法向速度分量为零

已知温度指定节点温度值

绝热边界自然边界条件,无须定义

热流在边界节点上定义热流

对流换热系数在边界节点上定义对流换热系数

体积热源定义单元的单位体积热生成率

周期边界指定几何数据以判定周期边界节点

11边界条件的菜单形式

· 在前处理或求解菜单里面

· 只有定义了FLOTRAN单元之后该边界条件菜单才会显示出来

· 定义速度

· 定义压力自由度

 

· 定义其它自由度

 

· 体积热源

 

· 热流

 

· 对流换热

 

· 辐射

 

第五章FLOTRAN层流和湍流分析算例

 

问题描述

该算例是一个二维的导流管分析,先分析一个雷诺数为400的层流情况,然后改变流场参数再重新分析,最后再扩大分析区域来计算其湍流情况。

该算例所用单位制为国际单位制。

分析区域图示如下:

分析方法及假定

用FLUID141单元来作二维分析,本算例作了如下三个分析:

·雷诺数为400的假想流的层流分析

·降低流体粘性后(即增大雷诺数)的假想流的层流分析

·雷诺数约为260000的空气流的湍流分析

分析时假定进口速度均匀,并且垂直于进口流场方向上的流体速度为零。

在所有壁面上施加无滑移边界条件(即所有速度分量都为零);假定流体不可压缩,并且其性质为恒值,在这种情况下,压力就可只考虑相对值,因此在出口处施加的压力边界条件是相对压力为零。

第一次分析时,流场为层流,着可以通过雷诺数来判定,其公式如下:

第二次分析时,将流体粘性降低到原来的十分之一(雷诺数相应增大)后再在第一次分析的基础上重启动分析

对于内流来说,当雷诺数达到2000至3000时,流场即由层流过渡到湍流,故第三次分析(空气流,雷诺数约为260000)时,流场是湍流。

对于湍流分析,上图所示的导流管的后端应加长,以使流场能得到充分发展。

此时,应在该次求解之前改变ANSYS的工作名以防止程序在上一次分析结果的基础上作重启动分析。

几何尺寸及流体性质

进口段长度4m

进口段高度1m

过渡段长度2m

出口段高度2.5m

层流分析时出口段长度6m

湍流分析时出口段长度12m

假设流体密度1Kg/m3

假设流体粘性第一次分析0.01Kg/m-s;第二次分析0.001Kg/m-s

空气密度1.205Kg/m3

空气粘性1.8135*10-5Kg/m-s

进口速度2.0m/s

出口压力0nt/m2

分析过程如下:

第1步:

进入ANSYS

参见ANSYSOperationGuide

第2步:

设置分析选择

1进入MainMenu>Preference

2点取FLOTRANCFD项

3点取OK

第3步:

定义单元类型

1进入MainMenu>Preprocessor>ElementType>Add/Edit/Delete

2点取Add

3在弹出菜单的左框中点取FLOTRANCFD,右框中点取2DFLOTRAN141

4点取OK

5点取Close

第4步:

生成分析区域的几何面

该步定义三个面:

分别表示进口和出口的两个矩形面,以及一个表示过渡段的面。

1生成进口段,进入Main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Areas-

Rectangle>ByDimensions

2在弹出菜单中的相应区域输入以下值:

X1处输入0

X2处输入2

Y1处输入0

Y2处输入1

3点取Apply

4生成出口段,再在上面弹出菜单中输入以下值:

X1处输入6

X2处输入12

Y1处输入0

Y2处输入2.5

5点取OK

6在工具栏(Toolbar)窗口中点取SAVE_DB

7进入Main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Lines>Tanto2Lines

8点取左侧矩形的上面一条线作为第一条切线,再在点取菜单中点取OK

9点取该线的右端点作为第一切点,再在点取菜单中点取OK

10点取右侧矩形的上面一条线作为第二条切线,再在点取菜单中点取OK

11点取该线的左端点作为第二切点,再在点取菜单中点取OK

12在点取菜单中点取Cancel。

所生成的结果线是一条界于两个矩形之间的光滑曲线

13进入Main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Areas-Arbitrary>ThroughKPs

14分别点取界于两个矩形之间的光滑曲线上的两个端点,再点取左侧矩形的右下角

和右侧矩形的左下角

15点取OK

16在工具栏窗口中点取SAVE_DB

第5步:

定义单元形状

1进入MainMenu>Preprocessor>-Meshing->MesherOpts

2将Midsidenodeplacement域改为NoMidsidenodes,点取OK

3在弹出菜单中点取QuadOnly

4点取OK

5进入UtilityMenu>Plot>Lines

6进入MainMenu>Preprocessor>-Meshing->SizeCntrls>-Lines->PickedLines

7点取进口区(左侧矩形面)的上下两条直线

8在点取菜单中点取Apply

9在弹出菜单的No.ofelementdivisions域中输入12

10在弹出菜单的Spacingratio域中输入-2

11点取Apply

12点取过渡区(中间面)的上下两条线,并点取Apply

13在弹出菜单的No.ofelementdivisions域中输入9

14在弹出菜单的Spacingratio域中输入1

15点取Apply

16点取出口区(右侧矩形面)的上面一条直线,并点取Apply

17在弹出菜单的No.ofelementdivisions域中输入13并在Spacingratio域中输入0.4

18点取Apply

19点取出口区(右侧矩形面)的下面一条直线,并点取Apply

20在弹出菜单的Spacingratio域中输入2.5

21点取Apply

22点取剩下的四条垂线,并点取OK

23在弹出菜单的No.ofelementdivisions域中输入10并在Spacingratio域中输入-2

24点取OK

25在工具栏窗口中点取SAVE_DB

第6步:

划分有限元网格

1进入MainMenu>Preprocessor>-Meshing->Mesh>Areas>Free

2在点取菜单中点取PickAll

第7步:

生成并应用新的工具栏按钮

在做类似于该例的分析时,定义一些诸如能“自动选择出与某条线相关的所有节点”、“关闭座标系符号的显示”等的工具栏按钮是非常有助于方便地建立模型的。

这一步的目的就是建立两个分别实现上述功能的工具栏按钮

1进入UtilityMenu>MenuCtrls>EditToolbar

2在弹出菜单中的*ABBR后输入ns1,nsll,,1

3点取Accept

4在弹出菜单中的*ABBR后输入tri,/triad,off

5点取Accept,然后点取Close

6在工具栏中点取刚生成好的TRI按钮,之后进入UtilityMenu>Plot>Replot,此

时,在图形窗口中,原来的座标系符号就会消失了。

第8步:

施加边界条件

在模型的进口处加X方向速度为2、其它方向速度为零的进口速度条件;在所有壁面处加两个方向速度都为零的速度条件,在出口处加零压力边界条件

1进入UtilityMenu>Plot>Nodes

2进入UtilityMenu>Select>Entities

3在弹出菜单中选择“Nodes”和“ByNum/Pick”,并点取OK

4在弹出的选择菜单中选择“Box”

5按住鼠标左键,在模型左侧进口边的所有节点周围拉出一个方框

6点取OK

7进入MainMenu>Preprocessor>-Loads->-Loads->Apply>-Fluid/CFD->Velocity>

OnNodes

8点取PickAll

9在弹出菜单的VX域输入2,VY域输入0

10点取OK

11进入UtilityMenu>Plot>Lines

12进入UtilityMenu>Select>Entities

13在弹出菜单中选择“Lines”和“ByNum/Pick”,之后点取OK

14在图形窗口中点取表示上下六个壁面的六条线,之后点取选择菜单中的OK

15在工具栏菜单中点取NSL按钮,以选取上面六条线上的全部节点

16进入UtilityMenu>Plot>Nodes

17进入MainMenu>Preprocessor>-Loads->-Loads->Apply>-Fluid/CFD->Velocity>

OnNodes

18点取PickAll

19在弹出菜单的VX域和VY域都输入0

20点取OK

21进入UtilityMenu>Select>Everything,然后再进入UtilityMenu>Plot>Nodes

22进入MainMenu>Preprocessor>-Loads->-Loads->Apply>-Fluid/CFD->

PressureDOF>OnNodes

23在弹出的选择菜单中选择“Box”,按住鼠标左键,在模型右侧出口边的所有节

点周围拉出一个方框

24在弹出菜单中将压力值设为零

25点取OK

26进入UtilityMenu>Select>Everything

27在工具栏中点取SAVE-DB

第9步:

求解层流

该步首先建立流体性质,然后设置执行控制,并开始求解

1进入MainMenu>Solution>FLOTRANSetUp>FluidProperties

2将弹出菜单的“Density”域设为“Constant”,点取OK

3将恒值密度设为1.0,恒值粘性设为0.01

4点取OK

5进入MainMenu>Solution>FLOTRANSetUp>ExecutionControl

6在弹出菜单的“Globaliterations”域输入20

7点取OK

8进入MainMenu>Solution>RunFLOTRAN,开始进行求解

第10步:

观察层流分析的结果

1进入MainMenu>GeneralPostproc>-ReadResults->LastSet

2进入MainMenu>GeneralPostproc>PlotResults>VectorPlot>Predifined

3在弹出菜单中选择“DOFsolution”和“VelocityV”

4点取OK

5进入UtilityMenu>PlotCtrls>DeviceOptions

6将向量模式(vectormode(wireframe))设为“ON”,之后点取OK

7进入UtilityMenu>PlotCtrls>Style>EdgeOptions

8在弹出菜单的“Edgetoleranceangle”域输入1

9将“ElementOutlinefornon-contour/contourplots”域设为“EdgeOnly/All”

10将“ReplotuponOK/Apply”域设为“Replot”

11点取OK

第11步:

确定流体粘性如何影响流场特性

诸如空气和水等常见流体的粘性都低于上例中的假想流体粘性。

将该粘性缩小10倍将响应增大雷诺数。

在本步中,返回FLOTRAN的输入步,改变粘性值,重新求解。

分析将从上面结束处重新开始,并执行附加的20次总体迭代。

1进入MainMenu>Solution>FLOTRANSetUp>FluidProperties

2点取OK

3将粘性值改为0.001

4点取OK

5进入MainMenu>Solution>RunFLOTRAN,开始进行求解

6可进行与上面第10步类似的结果观察

第12步:

进行湍流分析

从低粘性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回流区已延伸到出口边界之后,若希望流体在出口之前得到充分发展,则必须给其更多的空间,对于空气则尤其更应如此,因其粘性比上面的0.001还低。

下面所进行的本算例的第二部分,就是紧接着上面的层流分析来作一个空气的湍流分析,此时要延长问题的求解区域并对延长部分重新划分网格、重新施加边界条件、并激活湍流模型。

在求解之前,还必须改变工作名(Jobname)。

1删除压力边界条件,进入:

MainMenu>Preprocessor>-Loads->-Loads->Delete>

Fluid/CFD>PressureDOF>OnNodes,并在弹出菜单中选择“PickAll”

2进入Main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Areas->Rectangle>By

Dimensions

3输入下面的座标值:

X1处输入12

X2处输入24

Y1处输入0

Y2处输入2.5

4点取OK

5融合关键点,进入MainMenu>Preprocessor>NumberingCtrls>MergeItems

6将弹出菜单的“Typeofitemtomerge”域设为“All”,然后点取OK,忽略随

后弹出的警告信息

7进入UtilityMenu>Plot>Lines

第13步:

对新的出口区划分网格

1进入MainMenu>Preprocessor>-Meshing->SizeCntrls>-Lines->PickedLines

2点取新的出口区的最右侧的一条垂线,并点取OK

3在弹出菜单的No.ofelementdivisions域中输入10

4在弹出菜单的Spacingratio域中输入-2

5点取Apply

6点取新出口区的上下两条线

7点取OK

8在弹出菜单的No.ofelementdivisions域中输入20并在Spacingratio域中输入1

9点取OK,并在工具栏中点取SAVE-DB

10进入MainMenu>Preprocessor>-Meshing->Mesh>Areas>Free

11点取新的出口区,并点取OK

12进入UtilityMenu>Plot>Nodes,图形显示节点

第14步:

施加湍流分析的载荷

1进入MainMenu>Preprocessor>-Loads->-Loads->Apply>-Fluid/CFD->Velocity>

OnNodes

2在弹出的选择菜单中选择“Box”

3按住鼠标左键,在还未施加边界条件的上壁面节点周围拉出一个矩形框,然后在

还未施加边界条件的下壁面节点周围拉出一个矩形框

4点取OK

5在弹出菜单的VX域和VY域都输入0

6点取OK

7进入MainMenu>Preprocessor>-Loads->-Loads->Apply>-Fluid/CFD->

PressureDOF>OnNodes

8在弹出的选择菜单中选择“Box”

9在新的模型右侧出口边的所有节点周围拉出一个方框

10点取OK

11在弹出菜单中将压力值设为零

12点取OK

第15步:

改变FLOTRAN分析选项和流体性质

1进入MainMenu>Solution>FLOTRANSetUp>SolutionOptions

2将弹出菜单的“Laminarorturbulent”域设为“Turbulent”

3点取OK

4进入MainMenu>Solution>FLOTRANSetUp>ExecutionControl

5在弹出菜单的“Globaliterations”域输入60

6点取OK

7进入MainMenu>Solution>FLOTRANSetUp>FluidProperties

8将弹出菜单的“Density”域设为“AIR”

9点取OK

10确认所用的流体性质是AIR,并点取OK

第16步:

进行求解

1进入UtilityMenu>File>ChangJobname

2在弹出的警告信息菜单中点取Close

3在弹出的修改工作名的菜单中输入“turb”作为新的工作名

4点取OK

5进入MainMenu>Solution>RunFLOTRAN,开始进行求解

第17步:

将流体速度结果以向量图和路径图的方式进行显示

1进入MainMenu>GeneralPostproc>-ReadResults->LastSet

2进入MainMenu>GeneralPostproc>PlotResults>VectorPlot>Predifined

3在弹出菜单中选择“DOFsolution”和“VelocityV”

4点取OK

5进入UtilityMenu>Plot>Nodes,图形显示节点

6进入MainMenu>GeneralPostproc>PathOperations>DefinePath>ByNodes

7在图形窗口中,分别点取出口边的下面和上面两个节点

8点取OK,在弹出菜单的“DefinePathName”域中输入“path1”作为该路径

的名字,点取OK,并关闭随后弹出的信息菜单

9进入MainMenu>GeneralPostproc>PathOperations>MapOntoPath

10在弹出菜单的“Lable”域输入“Velocity”

11在“Itemtobemapped”域选择“DOFsolution”和“VelocityVX”

12点取OK

13进入MainMenu>GeneralPostproc>PathOperations>-PlotPathItem->

OnGraph

14选择“Velocity”标号

15点取OK,该路径图显示出流场还是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18绘制压力等值线图

1进入UtilityMenu>PlotCtrls>Style>Contours>UniformContours

2将“Numberofcontours”域设为25

3点取OK

4进入MainMenu>GeneralPostproc>PlotResults>-ContourPlot->NodalSolu

5在弹出菜单中,选择“DOFsolution”和“PressurePRES”

6点取OK,ANSYS将显示出压力等值线图

19退出ANSYS

1点取工具栏中的“QUIT”按钮,在弹出菜单中随意点取一项

2点取O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