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中心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7585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7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中心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再中心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再中心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再中心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再中心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再中心化.docx

《再中心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中心化.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再中心化.docx

再中心化

前言

本书不长,所以叫微书。

微微地,读一本书。

似乎有点儿高级。

开篇先上硬菜。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

1、互联网在经历了去中心化浪潮后,已经迎来了再中心化的趋势。

所有能够赚钱的互联网项目,无不是使用再中心化的方式,建立信任,从而完成了自己健康的商业模式。

去中心化创造信息,再中心化创造价值。

2、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信任”。

需求和供给只给交易提供了可能,交易行为要想最终达成,买卖双方心中的“信任”是必要条件。

经济危机是信任缺失危机,一国要想经济发展,世界要想走出经济危机的阴霾,唯一的办法是增加整个社会的信任。

3、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社交活动,社交是人类的最终追求,社交价值是最重要的价值。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在内的人类活动都是社交活动,人类最重要的不是财富,不是文明,甚至不是生命,而是社交。

一切活动都为了社交的目的,一切价值的衡量都要用社交的标准。

4、在以上判断的前提下,分析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许多很难解释的问题找到了合适的答案。

接下来,发些感慨,做些说明。

从小到大,我就是一个爱琢磨的人,而且不知为什么,天生对一些终极问题,有着异乎寻常的兴趣。

我十分享受问题和各种信息在脑海里发酵的过程,享受那种一团乱麻到灵光乍现的感觉。

然而,大部分的所谓灵光,实际是经不起太多检验的,也难怪,世界这么复杂,哪能是说想明白就想明白的。

不过最近,却有一些,让我觉得是真正的灵光了,当然,这就是上面所列本书的主要内容。

以“信任”的角度来理解经济,以“社交”的角度来理解人类,以“去中心化——再中心化”的角度来理解人生和历史,许多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都得到了很好地安顿。

人类对世界和自身的理解,就像摄影,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角度,有些角度适合上个世纪,有些角度适合这个世纪;有些角度适合东方人,有些角度适合西方人;有些角度适合青年人,有些角度适合老年人。

我找到一个角度,也许是适合你的,也许能为你打开一扇窗。

第一章再中心化

在去中心化如火如荼的今天,提出再中心化似乎有些哗众取宠的意味。

去中心化既是一个时髦的词,也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愿望,他更是每个人天生而来的本能之一,特别是当它跟如日中天的互联网联系在一起时,不知道是去中心化成就了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就是去中心化,总之,这一切鼓舞着人们,特别是千千万万的草根们。

然而,中心化的幽灵从来没离开过,它只是在幕布后徘徊,时而悄无声息,时而脚步声起,而现在,它已经掀开幕布,出现在前台,去中心化还未唱罢,再中心化已然粉墨登场。

曾经有一部小众纪录片——《我们到底知道什么(WhatTheBleepDoWeKnow)》,我反复看过好多遍,让我着迷的不仅仅是玛丽·玛特林(MarleeMatlin),这位美丽的好莱坞失聪女星让影片增色颇多,还有影片真正的主题——量子物理,以及其他一些难有定论的神秘现象,其中,量子物理给我的震撼最大。

波粒二象性,一个物质一会儿是波,一会儿是粒子,最为神奇的是,它竟然能感受到人们是否在观察它,当人们观察它时,它就变成粒子,而人们不观察它时,它就是波。

这不是唯心主义吗?

刚刚高中毕业的我,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现在也是),当然那种坚定,是只知皮毛不知血肉的坚定,所以很容易被击垮,毁三观。

物质是媒介,意识是信息,人类的大脑是一个信息处理机,所以,物质和意识之争,远没有想象中那么激烈。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波粒二象性虽然是量子层面的物理性质,但它其实是对万事万物很好的比喻:

在时间的向量上,事物不断发展,我们看到它的轨迹永远是波动的,再高亢的人也有低谷,再狂跌的股票也有反弹,自杀的人不知道,他们的人生其实只不过是波幅比较大的一条曲线,波谷越低,未来的波峰就越高,而他们却在波谷时斩仓了,冬至时人们清楚,一年中日照最短的日子就要过去,太阳已经从南方向北迁徙,然而,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却是接下来的一个月,起跳之前都要下蹲,世界原本就是这个样子。

互联网也是这样,去中心化越是如火如荼,之后的再中心化就越是来势凶猛,当然,一切都要等待去中心化盛大的晚宴结束之后。

人们很少再提起2000年那场互联网泡沫了,悲惨的历史,总是被轻描淡写地提起,然后毫无压力地忘却,可我却非常奇怪地一直记着一幅画面——《光明日报》一个内版的中间靠下的位置,刊登着一小块儿新闻,内容是搜狐快被纳斯达克摘牌了。

纸媒、内版、短新闻,对比现在传统媒体的窘境,哭着喊着要跟互联网融合发展,世事变化真是到了变幻莫测的地步。

泡沫之所以是泡沫,是因为它破了,那段历史虽然不堪回首,但最受影响的还是那些投资者,普通老百姓却享受着泡沫带来的好处——大规模修建的宽带网络、蜂拥入互联网的精英人才以及轻装再上阵的科技公司们。

那以后,互联网进入了缓慢地增长期,即使所有人都认为互联网是未来,也没有太多人敢把堵住压在这么一个曾经受过伤的行业上,直到最近几年,微博、淘宝、智能手机、微信……一连狂拉几个涨停,互联网的火终于烧起来了。

这次的主题,是电子商务。

2000年时,所有人都在谈未来,现在,所有人都在谈钱。

赚钱,以及有清晰赚钱前景的,才是好互联网公司。

马云成为亚洲首富,虽然很快又被反超,但终究是解除了亚洲人只会卖房子的尴尬。

淘宝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电子商务毫无疑问是这个时代最受宠的宠儿,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是。

怎么赚钱,一直是困扰互联网领域这些工科男们的终极问题,今天的创业者可能会不假思索地说:

电子商务啊!

而如果回到十几年前,用这个问题去问丁磊和张朝阳,他们可能只会用赵本山的台词来抵挡你。

帮助张朝阳们翻身的,是移动彩铃,这可能是最早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了,后来有XX的竞价排名,当当的B2C,盛大的网游,视频网站的广告等等,这些是迄今为止最主要的互联网商业模式。

这其中有什么规律?

下一个互联网商业模式会在哪里喷发?

规律当然是再中心化了,这是本书的题目嘛。

什么是再中心化?

以淘宝举例:

淘宝是典型的C2C平台,千万中小卖家面对亿万败家爷们娘们,这是典型的去中心化组织方式,虽然近年来淘宝使用了以直通车为代表手段引导流量,让少部分卖家渐渐做大,失去了许多去中心化色彩,但至少在淘宝初创时期,这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去中心化平台。

谁还记得易趣?

我的第一次网络购物是在当当,第二次就是在易趣。

记忆犹新啊。

当时我小心翼翼地咨询一个卖家,问她能不能验过货之后再付款,结果被人家当头棒喝地教训了一顿:

“我给你发了货你不给钱怎么办?

我们的风险很大的!

后来我放弃了,而淘宝把广告贴满了北京的地铁站,扔出的杀手锏是免费开店,虽然易趣在这样的攻势下很快就溃不成军,但我依旧不怎么愿意在淘宝上购物。

因为当时没有支付宝。

后来有了支付宝,天就蓝了。

没有支付宝就没有淘宝,这句话想来不会有人反驳。

支付宝就是再中心化。

用一个中心化的支付宝,解决去中心化的淘宝上买家和卖家之间缺乏信任的问题。

只有中心化,才能解决信任问题,而在本书的第2章,你会看到,被传统经济学慢待的信任,其实是产生交易的决定性因素,如果用信任的角度来观察经济,什么金融危机之类的都能很简单地解决。

去中心化是用来产生需求和供给的,因为它能让最广泛的人群参与进来;而再中心化是解决信任的,因为它能促成交易的发生,最终产生价值。

用粗糙的话讲,只有再中心化才能找见负责的人,去中心化出了问题找谁去?

淘宝的例子很容易理解,那其它呢?

对于互联网广告来说,必须有XX、优酷这样中心化的平台,才能真正产生投放,XX和优酷用他们的产品积累信任,然后利用这种信任赚取广告费。

对于微博来说,它的发展是大V们带动起来的,我是最早的一批微博用户,我用了一段就觉得兴味索然,因为总是自说自话,一片散沙,你说的没人听,别人说的你也觉得没意思。

直到有了大V之后,中心化效应很快显现,微博也就飞速发展起来。

对于微信来说,它的中心化比较隐秘,不仔细辨认还很难发现。

微信乍一看其实就是QQ的简陋手机版,确实想不出任何使用它的理由,我作为最早的微信用户,总是装了删,删了装,一直找不到同道中人。

直到一群中老年人杀将进来(以前真是低估了这群人的数量),他们因为在QQ时代没有深度涉足互联网,而手机把他们带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所以以手机号为依托的微信就火爆了起来。

微信天生担任了手机和移动互联网之间的融合剂,它直接继承了手机号的现实社交圈,微信中的社交关系其实是现实社交关系的映射,而每个人在自己的现实社交关系中早已建立了信任,微信将这种信任直接拿来使用,真是不亦快哉。

随后衍生出朋友圈,其实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圈,另外,公众号也是一种中心化的形式,类似微博大V,所以我们看到,微信的商业价值主要来自于朋友圈和公众号。

从互联网创立至今,每一次用户规模的扩展,都是去中心化带来的,而每一次商业浪潮,无一不是再中心化孕育的。

比如B2C,亚马逊、当当就是中心化的平台,人们是因为信任它们才付款购物;比如移动彩铃,新浪、搜狐是依附在中国移动这个中心化的平台上才能收一点点保命钱,人们不是冲着网站来的,而是被中国移动逼的;比如网游,小孩子们甘愿省出早饭钱买点卡,是因为他们信任盛大、网易给他们搭建一个公平的服务器,让他们能跟千千万万的玩家同场竞技,而私服就不是这样,最终只能被边缘化;比如Q币,腾讯也是被逼得没办法,去中心化的QQ很难赚钱,只有强化QQ客户端和腾讯网站这两个中心化的平台,然后让人们在这个平台上玩各种大的小的游戏来收费。

正在以及将要上演的互联网大戏,也一定会按照这个模式。

要想在互联网上掘金,就去寻找再中心化的机会,要想在互联网上收费,就要制造中心化的模式。

互联网的发展,当然也是波浪前进的,一段时间的主题是去中心化,这时互联网会在广度上扩张版图,也是外表看来繁荣的时期,就像现在,而另一段时间的主题是再中心化,这时互联网的发展看上去停滞了,实际上是在进行深刻地变革,它让互联网在深度上升级换代。

事实上,波浪式前进是一种草率的描述,所谓的波浪,并不如正弦曲线般规则,而是一种具有波粒二象性特征的曲线。

仔细回想你过去的经历,是不是会感觉到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突然降临的,而在起起落落之间,每一天都过得枯燥乏味?

对于互联网来说,这种波粒二象性的发展曲线,就是再中心化是粒子性的,确定性的,经常是突然到来的,而去中心化是波动性的,不确定性的,它占据了发展的大部分时间,在这些时间里,如果是上升期,你就会觉得空气中充斥着繁荣(就像现在),每个人都在创业,虽然真正成功的寥寥无几,人们却并不在乎失败,依旧前赴后继地投身进去,情绪越来越乐观,出手越来越大方;如果是下降期,那就难熬了,哀嚎遍野,每天都有公司倒掉,坚持着的也是苟延残喘,大部分人认为互联网的赚钱机会已经被挖掘光了,再无希望,一些有能力和胆量的人开始割肉离开。

而每一次再中心化,都是上升期的突然跌落,一夜之间,公司竞相倒闭,投资像商量好似的大规模撤离,而在下降期,则是突然涨停的节奏,之前感觉到星星点点的复苏,都以为是回光返照,昙花一现,没想到一下子就热闹起来,到处洋溢着希望的喜悦,所有人都疯狂起来,这一切都是一下子到来的,根本不给你任何准备时间。

再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一样,也是互联网带给我们的财富之一。

似乎,人们天生就喜欢去中心化,排斥中心化,然而,当世界一片混乱时,人们就能体会到中心化带来的好处,去中心化是伸张个性,再中心化是发挥团结的力量,两者不能偏废,也不可能偏废,因为它们是互相孕育的。

今天的互联网,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商业奇迹,这正是去中心化和再中心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在这一张一弛之间,互联网飞速地向前发展着。

当然,我们关心的不仅仅是互联网,而是万事万物中那些困惑着我们的现象,让我们就从经济,这个似乎永恒无解的话题说起。

第二章经济的本质

曾经非常喜欢经济学,尤其喜欢曼昆的《经济学原理》。

大师级的翻译(感谢梁小民先生),言简意赅的表述,贴近生活的举例(特别是科比那个例子,让我这篮球迷兴奋不已),这些都给人带来一种阅读畅销书的感觉。

最重要的是,书中每一句话都让人觉得那么实在,那么可信,至少,他营造了一种实在可信的氛围。

一般的学科,都是看教科书把你搞晕,听老师讲课你才恍然大悟。

而曼昆仅仅靠写书,就可以把一门课程条分缕析地呈现在世人面前,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在他的字里行间都轻松愉快地解释掉了,真的大师,想必应该就是这个样子吧。

当时的我,觉得经济学好简单,世界好容易理解。

特别是书中那些所谓的数学:

供给需求曲线、可能性边界,还有凯恩斯原理的那几条曲线,都让我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即使我这种讨厌数学的人,依然被其中的简单和完美深深地折服。

我甚至突发奇想,把那些2D的曲线再添加一个维度,变成3D曲线,从而可以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我兴奋地把这个“发现”写成文章,还画了示意图,发表在当时相当火爆的博客上。

当然,除了几位朋友礼节性捧场之外,这篇文章纯粹是孤芳自赏,那时我还不明白媒介即信息的道理。

故事写到这里,如果结束,是最美好的结局。

可惜,我是个既喜欢理论又喜欢实践的物种,这个物种经常会面对理论和实践的矛盾,我们经常想用理论指导实践,却亲手用实践废掉理论,如果就这么循环的话,这个物种注定是悲情的代名词。

当我把经济学理论应用到现实生活时,发现这些看上去头头是道的理论,实际上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说得这么绝对是不严谨的,但我确实想不出经济学在什么时候能够指导现实。

我们往天上扔一块儿石头,牛顿力学可以百分之百肯定地说,这块儿石头会落下来,而且还会给出落下来的时间地点以及空中运动曲线,这才是我们想要的科学。

而经济学呢?

在预测方面,它几乎是毫无用处的,最多最多,它能给出一个似是而非的概率,让决策者有些心理安慰。

但真正好的决策者,首先考虑的肯定不是经济学原理,而是现实的情况,因为他们清楚,按那些理论做出的决定,十有八九会把经济引上歧途。

要想做出恰当的决定,只有依靠信息、常识和个人判断力。

开决策会议的时候,你会发现请一个经济学家来,他能说得头头是道,请两个经济学家来,两个人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却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这跟辩论有什么区别?

大部分时候,我们把这些都当作笑话段子来讲,但实际情况其实就是如此,当你想依靠经济学家做一些严肃事情时,你发现,他们的表现还是笑话。

经济学似乎更擅长解释历史而不是预测未来,就像一位股票培训师看着一条股价曲线来解释涨跌一样,即使说得再天花乱坠,依然毫无实际意义,历史会不会重复只有未来知道,而我们唯一感兴趣的恰恰就是未来。

讯飞语音输入法是个好东西,因为它帮助我想清楚了经济究竟是怎么回事。

经过是这样的。

我是个不爱运动的人,又身在北京,窗外经常是雾霾的世界,我就更有了不运动的理由——运动有害健康,而要想没有雾霾,只有等大风天,那风太大,就更不能运动了,呵呵。

讯飞语音输入法的识别率很高,所以我就想,脑袋里的这些奇思怪想我何不说出来呢?

用讯飞记下来也是件好事啊。

没想到,这么一干,产生了一个副作用,那就是当我说话的时候,又源源不断地产生新想法,于是越说想法越多,停不下了。

好消息是,这些新想法的质量很高,普遍高于仅仅是通过沉默思考得到的。

我对经济学的看透,就来自于一个突然涌现的念头:

现有的经济学的研究是片面的,他们只研究供给和需求,而这并没有囊括经济活动的全部。

实际的经济活动是由供给需求开始,而其最终产生交易,关键的其实是实实在在的交易行为,而促成交易的,或者说左右交易行为是否发生的,是交易一刹那,交易双方的信任。

这听起来很简单,但经济学家们似乎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解释过经济。

是不是因为身为中国人,经常被各种假冒伪劣产品困扰,或者说是被买到假冒伪劣的恐惧所困扰,才把信任放在如此重要的地位吧。

当我去购买一件东西时,需求问题是在购买之前就解决了的,购买过程中很大的精力都放在寻找可信的交易者上,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每一次交易都放心。

对于我来说,如果没有信任,任何交易都不会发生。

这么说起来,信任问题似乎是在中国这样的市场上特有的,在一个监管严格,产品信息真实性有保障的市场,似乎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中国不是特例,信任问题在所有市场都存在的,这其中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即使监管再严格的市场,都难以百分之百地确保市场能让人放心,总是会有质量问题、监管问题之类的破坏市场信誉的事情出现,这样的问题隔三差五就会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发生,有时候是无良商人主观原因造成的问题,比如地沟油,有的是天灾,比如禽流感,有的是无心之失,比如汽车召回,可惜,质量问题的特点是,一起事故就足以造成百分之百的怀疑,要想消除影响,只有靠时间让人们慢慢淡忘。

另一个是,需求只有在交易发生的一瞬间才能被固定下来。

凡是买过东西的人都知道,购买一瞬间的心情有多纠结,各种信息在大脑中碰撞,以前没考虑过的因素忽然涌入大脑,以前觉得不重要的突然变得重要了,以前觉得理所当然的突然犹豫了,要摆脱这种混乱,只有依靠真实的交易行为,当你付钱的一刹那,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当我们倒回去想,左右我们购买决策的,其实是交易时我们对自己决策的信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交易的前提,依然是信任,只不过这种信任,是对自己的。

当然,对于一些男人来说,决定买什么似乎是很简单的事情,但无论简单复杂,无论是早是晚,决策总是要做的,而只要做出决策,就一定是自信的。

又当然,也有不自信的人,也有很多东西是被逼迫购买的,但不自信的人通常是对自己整个人的不自信,而不是对某一次交易行为的不自信,但凡交易完成,大部分人都会合理化自己的行为,被逼购买的情况也一样,人们会抱怨垄断企业逼迫自己接受高价,却不会认为自己的某一次交易行为是错误的。

以上的推断都是适用于整个人群,也就是适用于占绝大多数的正常人,而少数异类是无法影响群体结果的。

对于消费者来说,需求并不能解释其行为的全部,谁都知道自己的需求有多少(天文数字),谁也都知道大部分的需求都是没有被满足的。

现实的情况是,需求产生之后,还需要寻找一个可信任的方式,并对自己的决定产生足够的信任来最终达成交易;对于生产者来说,供给也不是故事的全部,供给产生之后,还需要一个可以信任的平台来把商品销售出去,并且在销售的一刹那信任自己的销售决定。

由此看来,交易行为既需要交易双方对外部环境的信任,又需要交易双方对自己决策的信任,只有这两个信任同时具备,交易才会产生,而每一个交易行为就是构成经济的元因子。

这就像拍照,用以往的经济学来观察经济,总是感觉被一根粗壮的柱子挡着,看不到背后的真相,而当引入信任的概念后,我们就转了一个角度,柱子背后的一切一丝不挂地呈现在眼前,让你对经济的了解一下子清晰起来,当然,即使是一丝不挂,也有看不到的后背,我不敢说用“信任”两个字就彻底解决了经济问题,人类认识世界的道路还漫漫其修远。

不如,我们随便拿几个例子来试一试“信任”这把刀?

就拿最近一次经济危机来说吧。

这场始于2007年的危机,到现在都没有完全结束,刚开始叫次贷危机,后来叫金融危机,最后,连输不起的政治家们都不得不承认,这是彻头彻尾的经济危机了。

谁都知道,起因是华尔街的次级贷款引起的,也许是华尔街的销售员太天真了,他们像小孩子一样相信了那些其实没能力还钱的人,把钱贷给了他们,哈哈。

我这么说,是因为追究一场全球范围的经济危机的责任,其本身就是一件不负责任的事情。

这个世界是你的也是我的,别人出了毛病,你敢说没有责任?

你即使推脱责任,也推脱不掉与这些被认为有责任的人继续共同生活下去的命运。

我们只看结果,结果就是信用破产造成了连锁反应,最终引发全球范围的经济危机。

最奇妙的是,危机发生之后全世界的反应:

按说在信息如此透明的今天,既然危机产生的原因如此清晰,而放任经济萧条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那为什么聪明的各国领导人还不当机立断,迅速协商解决危机呢?

再者,如果从供给需求的角度来看,危机之后,没有任何人谈论过什么商品生产多了消费不了了,或者什么商品生产少了不够消费了,也没有人提到有什么结构性的供需矛盾,可是,供给和需求没有严重问题,为什么还会发生如此严重的经济危机呢?

如果我们尝试从信任缺失的角度来解释问题,一切就简单多了。

次贷危机爆发之后,金融领域被隐藏很久的问题曝光在全世界人面前——原来他们一直在拿着别人的钱肆意挥霍,把钱借给没有信用的人,再把报表搞得晦涩难懂以掩饰自己的失败,这些人就是彻头彻尾的无赖,更令人可气的是,他们还能利用各种手段逃脱法律的惩罚。

真是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啊。

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还是政府,所有人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对整个金融体系失去了信任。

很可惜,这种信任的缺失是无法用任何办法在短期内解决的。

邻居阿二每天偷你家一颗鸡蛋,连续偷了几年之后,终于被你发现了,你想把阿二扭送公安,可惜村里唯一的派出所只有一位警察,而警察恰巧就是阿二。

于是大吵一顿之后,你跟阿二开始冷战。

冷战了一段时间之后,你们双方都觉得村子本来就小,日子还得继续往下过,谁离开谁也不是个事儿,于是你们决定坐下来把问题解决掉。

可是,谈判的艰难程度超过了你们的想象。

阿二说要赔你鸡蛋,你一听就火了:

“我是在乎那几个鸡蛋吗?

我是在乎咱们之间的信任!

我以前是多么相信你啊,可是你竟然对我做出这种事情!

你现在无论做什么,我都觉得无法相信了!

“那您看怎么解决呢?

我错了我知道,您随便提条件,只要能让您消气,我都照办。

”阿二的态度其实挺好的。

“我也不知道,你要有诚意,自然能想出来恢复自己名誉的办法。

”你其实心里也不知道该怎么惩罚阿二才是合适的。

“好吧,那这样,我吃了你家三年鸡蛋,我都折成钱如数奉还,你看怎么样?

”阿二咬咬牙说。

“什么!

”你一下就跳起来了,“鸡蛋当然要还!

这还用说吗?

这是天经地义的,难道这就是你的诚意?

”你没想到阿二这么没诚意,赔鸡蛋是你的底线,而他却觉得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

“三年的鸡蛋也不是个小数目呢,我一下拿出这么多钱来,我家就得节衣缩食了。

何况我按现在的市价赔给你,现在的鸡蛋多少钱一斤,那哪是三年前能比的?

”阿二也诧异了,觉得自己已经做出很大牺牲了,为啥还不能获得你的原谅呢?

于是一拍两散,继续冷战。

最终你们会发现,无论阿二做什么,都很难修复你们俩之间的信任伤疤,信任这个东西,要想用物质来修复,对比它造成的损失,那就是相当大的代价。

修复信任最好的办法是时间,我们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冷战,在某个破涕为笑的下午,你和阿二又搂着肩膀一起去喝酒了,至于赔偿嘛,以后的日子还长,人情先欠着慢慢还嘛。

这次经济危机的解决,最终依靠的是两个手段,一个是时间,人们会慢慢淡忘,慢慢回到银行,慢慢再开始存钱贷款,金融机构用时间来重新积累起信用;另一个是政府救助,政府用自己的信用为金融机构背书,再加上对金融机构提出各种要求,这是政府用自己的信用来换金融机构的信用,是一场被逼的买卖,也是一场危险的买卖。

再来回想更早的经济危机。

第一次经济危机是以物价下跌为特点的,第二次经济危机是以物价上涨为特点的,最终都导致了经济停滞,甚至倒退,但这两次经济危机在本质上其实是相同的,那就是供给者试图通过降价或者涨价的方式来获取超额利润,而无论是哪一种方式,打击的都是消费者的购买力,于是虽然是相反的措施,却导致了相同的结果——经济危机。

在那个年代,资本家普遍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劳动者是纯粹的成本,所以,在做出降价决定时,他们想到的是用克扣工资来降低成本,殊不知这样会导致劳动者的消费能力降低,减少需求,需求都无法产生,交易更不可能发生,那就更谈不上信任了,交易少了,也是一种信任的减少,于是整个社会的信用就减少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爆发经济危机。

同理,涨价导致购买力降低,同样抑制了需求,产生了跟降价一样的效果,消费者消费行为减少,社会信用减少,积累到一定程度就爆发经济危机。

这两种经济危机都是因为减少了交易行为而减少了信用,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凯恩斯的办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增加了交易,增加了整个社会的信用。

当然,走出两次危机,都少不了时间的功劳。

说到这里,读过经济学的人可能会想起拉弗曲线来,那条著名的曲线其实就是一条抛物线,当年拉弗先生在白宫的宴会上将其画在桌子上给决策者们看,从而促成了里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