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作文技法怎样看图写动物作文教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6507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看图作文技法怎样看图写动物作文教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看图作文技法怎样看图写动物作文教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看图作文技法怎样看图写动物作文教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看图作文技法怎样看图写动物作文教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看图作文技法怎样看图写动物作文教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看图作文技法怎样看图写动物作文教学.docx

《看图作文技法怎样看图写动物作文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看图作文技法怎样看图写动物作文教学.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看图作文技法怎样看图写动物作文教学.docx

看图作文技法怎样看图写动物作文教学

【看图作文技法】怎样看图写动物

【看图作文技法】怎样看图写动物

【写作指导】

 小朋友们一定很喜欢观察动物吧。

在那迷人的动物园里,那高高的长颈鹿,矮矮的小松鼠,巍巍的大象,小小的金鱼,多么惹人喜爱。

还有那笨拙的狗熊,凶猛的老虎,憨厚的熊猫,活泼的海豚,都会让你留连忘返。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见彩色的蝴蝶,辛勤的蜜蜂,欢唱的蝈蝈,默默无语的蚂蚁,精心织网的蜘蛛,吸血成性的蚊子,以及我们周围的鸡、鸭、猪、狗、牛、马、兔……它们都是我们观察的好材料。

在我们的看图作文中,写动物的也不少。

动物都是活着的、有生命有感觉的生物。

它们有的在天上飞,有的在地上奔跑,有的在水中遨游,有的在地下躲藏,各有各的特点。

一幅静止的画面是很难把动物的方方面面都绘画出来,因此,观察动物仅仅在图上是不够的,要靠平时生活中处处留心,长期观察,才能了解动物的外形、习性和生长、生活的规律,一旦看到图上的动物,我们就能根据平时积累起来的知识,把画面上的动物写得生动具体。

下面就如何观察和描摹动物,提几个要点。

1.要注意观察外形特征。

 外形,就是动物给我们的最初印象。

写外形,一定要抓住各自的特征。

如猫、兔、鸡的眼睛都是圆的。

那么它们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通过仔细观察,我们将会发现,猫的眼珠是绿的,绿得发亮;兔的眼睛是红的,像两颗红宝石;鸡的眼睛是黑的,天一黑就看不清东西。

即使同是猫的眼睛,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光线下也是不相同的。

譬如黑夜捕鼠时,猫的眼睛睁得又圆又大,而白天在阳光照射下又会眯成一条缝。

就耳朵来说,猫的耳朵是竖着的,狗的耳朵一般是耷拉着的,兔子的耳朵很长,还会转动。

这些都是我们观察时要注意到的。

要抓住外形特征,观察时还要注意它们各自独有的形象。

如猪的眼睛小,而嘴巴又大又凸,显得笨拙;孔雀总是昂首独步,显得傲慢;大象鼻子特别长,腿脚粗壮,像根柱子;长颈鹿腿高,颈子特别长;老鼠则尖嘴大耳,眼睛小而明亮,一副贼相……把这些外形特征看仔细了,写出来就会给人较深的印象。

观察动物的外形,一般可先看它的整体模样,再按一定顺序(如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等)观察它的细部。

如《松鼠》一文是这样描述松鼠的外形的:

“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

它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亮的小眼睛。

一身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过油。

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

”这段话先写松鼠的外形特点:

“小巧玲珑”、“美丽”,然后按照头部→身躯→尾巴的顺序写,极有条理。

 

2.要了解熟悉动物的生活习性

 生活习性是动物的本质特征。

生活习性包括动物的出生、捕食、吃食、活动以及在不同季节里的变化规律等,还有幼小动物与成年动物之间的区别,雄性雌性之间的区别,我们都要搞清楚。

譬如,猪成天吃了睡,睡了吃,它的特点是懒。

而蚂蚁总是不停地筑窝觅食,它的特点是“勤劳”。

大象吃东西时,用长鼻子卷着送到嘴里,慢吞吞地咀嚼,悠闲自在,吃得不满意时还会打个响鼻。

虾吃食时总是先用钳足试探一下然后连忙后退,试了几次,确认没有危险时才用脚爪辅助着吃。

不同的动物所吃食物也不一样,猫喜欢吃鱼,狗喜欢啃骨头,鸡喜欢吃米,兔子喜欢吃草,各有所好。

又如玩耍,猫喜欢翻滚摔打,狗会摇尾巴向主人表示亲昵,兔子喜欢用前爪“洗脸”,鸡爱在沙坑里“洗澡”。

同是母鸡下蛋后的表现也不一样,本地草鸡下了蛋要“咯咯”地叫一阵,而经过杂交或从国外引进的某些母鸡,悄悄地下蛋,悄悄地离窝,从不发出叫声。

关于动物各种各样不同的习性,我们只有在平时多观察、多了解,才能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有的还可翻阅书报资料,有的可问家长、老师和有经验的饲养员。

如果平时缺少这方面知识,光看图上的动物,看得再仔细也写不出好文章的。

 

3.写出静态,更要写动态。

 静态就是事物在静止状况下的形态。

我们在图上所看到的那个模样就是动物的静态。

写静态就是写出动物的外形特征。

其方法,上文已述,不再重复。

动态是指动物在活动时表现出的各种神情姿态。

图上的动物是不动的,但看图作文时,写出来的动物应该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生命力的。

这就要对静止的动物展开想象,凭借平时所熟悉的动物活动情况加以描绘出来。

动物都是活的,有的飞来飞去,有的游来游去,或者走来走去,或者爬来爬去……我们描摹动物,就得认真写好它们的动作。

请看一位小朋友对鸭子戏水动态的描绘:

鸭子一吃饱就跑到水池里去游水。

它们愉快地在水里游来游去,有的在打水仗,翅膀拍打水面,水花乱溅。

有的把嘴伸进水中找东西吃,光露个大屁股。

有的洗完了,就游到岸边,用嘴梳理羽毛,有的用一只脚站起,另一只脚缩起来,好像在那里闭目养神。

这段话中,作者用“拍打”、“伸进”、“梳理”等动词,把鸭子动作情态写得活灵活现。

可见,要准确写好动作,必须仔细观察,选用恰当的动词。

要全面准确地写好动物的动态,除了写好动作外,还可写动物的叫声。

动物的叫声是各不相同的,虎啸、狮吼、牛哞、马嘶、羊咩、狗吠、鸡啼、蛙鸣……。

描摹声音的时候,可适用象声词,如“嗡嗡”、“叽叽喳喳”、“咕咕”、“嘎嘎”之类。

让我们欣赏《海底世界》里的一段话: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

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

”寥寥几笔,摹画出海底各种动物鸣声的特点,使我们如闻其声。

有位小朋友这样写鹅群的喧闹:

“一只巨大的雄鹅领队前进。

它一路扑着翼,聒噪着,后面的鹅也引颈叫唤,构成一片热闹的喧声,常常周围一两里地都听得到。

”看了这段描写,我们仿佛真的听见了鹅叫的声音,鹅的动态也就更生动、逼真了。

恰当地写出动物的叫声,就能更形象地反映出动物的动态特点。

4.要写出动物惹人喜爱或令人厌恶的地方。

 

写文章总是有一定的目的,写动物也要把这个目的写出来。

动物的生存有它自身的规律,它们和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

有的动物可作运输或耕田的工具,如骆驼、大象、马、牛等;有的可供我们肉食,如猪、鸡、羊、鱼、虾等;有的可供我们观赏,如孔雀、长尾鸡、金鱼;还有不少鸟类,有的是种好庄稼、瓜果的助手,如猫头鹰能捕田鼠,青蛙能吃害虫,蝴蝶、蜜蜂等昆虫能传播花粉……也有的是我们人类的敌害,如苍蝇、蚊子传播疾病,老鼠偷吃粮食,又传播疾病;刺毛虫要吃树叶,危害树木生长,又刺痛人……写动物的时候,要把我们喜爱或厌恶的原因和感情写出来,这样文章才会有明确的中心。

例如,《翠鸟》一课描叙了翠鸟的外形、活动、叼鱼方面的特点后,这样写道: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就把这个愿望告诉了老渔翁。

老渔翁说:

‘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

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

洞口很小,里面又很深,不容易逮啊!

’我们失望了,只好在翠鸟飞来的时候,远远地看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杆上多停一会儿。

”作者因为爱鸟而产生了捉鸟的愿望,因翠鸟特殊而失望,失望之余又产生多看几眼这一无可奈何的希望。

在作者感情变化的过程中,更加突出了作者喜爱翠鸟的感情,文章的中心就自然地表现出来了。

【例文与评析】

我家的小雄鸡

 “喔喔喔!

喔喔喔!

”每天早晨五点钟左右,我家的小雄鸡就高声地啼了起来。

小雄鸡的啼声好像是“起床号”,只要它一啼,我们全家便迅速起床。

我家的小雄鸡生得很漂亮,你看,它全身的羽毛又红又亮,远看好像一团火,又像一朵美丽的鲜花,特别是它尾巴上那几根翘得高高的鸡毛,一半是红色,一半是暗红色,漂亮极了!

平时,小雄鸡总是把头抬得高高的,头上那朵鸡冠很像扎在我辫子上的蝴蝶结;脚长得很长,走起路来一摇一摆,真神气!

我们全家都很喜爱这只可爱的小雄鸡。

每次吃饭前,外婆总是拿着饲料寻找它,如果一时寻不着,外婆连吃饭的心思都没有了,嘴里会唠唠叨叨地埋怨:

“这只该死的小雄鸡,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一天晚上,临睡的时候,外婆拿着手电筒向鸡笼一照,发现没有小雄鸡。

这时是晚上八点半,外面漆黑一团,大家焦急得不得了。

会不会让黄鼠狼吃了?

大家分头寻找,一直找到十点钟,小雄鸡还是不见,我难过得差点掉下眼泪来。

那一晚,我做了一夜的恶梦,一会儿梦见一只凶恶的大黄狗向小雄鸡扑来,一会儿又梦见一只凶恶的黄鼠狼向它扑来,一会儿看见小雄鸡一摇一摆地走了回来。

“喔喔喔,喔喔喔!

”小雄鸡站在一块石头上,把脖子伸得老长、老长,抖抖金黄色的羽毛,高声地啼了起来,……醒来一看,屋子里还是漆黑一团,原来是个梦,我难过极了。

突然,“喔喔喔,喔喔喔!

”响亮的啼声果然响了起来,听声音,我知道一定是我家的小雄鸡,我连忙扭亮电灯,走出大门,只见灯光下小雄鸡一下子扑了进来,我高兴地喊道:

“外婆,小雄鸡回来了!

”一家人立刻起床了,大家感到很高兴。

我家的小雄鸡真可爱,我们全家人都喜爱它,但最喜爱它的当然是我?

【评析】

本文写出了自己所喜爱的事物与其他事物不同的地方,也就是写出了动物的特点。

小作者抓住小雄鸡善于报晓,生得“很漂亮”及走起路来“真神气”,走失后又能自己“回来”这些特点,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写出了小雄鸡独有的特点。

而图上只有小雄鸡的外形特点,其他一些特点都是小作者根据图上看到的事物,引出的联想,这是平时观察和生活经验所得。

看图作文,只看图不联想,写出的文章必定是干瘪而枯燥的,只有通过丰富的想象,才能使所写事物变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

文中其他地方的联想也随此可见,如从小雄鸡的啼鸣,联想到“起床号”;从羽毛“又红又亮”,联想到“远看好像一团火”,“又像一朵美丽的鲜花”;从头上那朵鸡冠,联想到自己头上的“蝴蝶结”。

这些联想与比喻的手法,使小雄鸡形象显得十分可爱,有利于表达文章的中心。

小作者在文中还插叙了小雄鸡走失和自己的夜梦,于是出现了一段幻想描写,这个幻想进一步表现了“我”及全家人对小雄鸡的关切和喜爱之情。

全文按“观鸡――找鸡――想鸡――见鸡”的顺序写,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文章有情有趣,构思新颖,感情丰富,是篇佳作。

我喜爱的小刺猬

“爸爸带来小刺猬!

爸爸带来小刺猬!

”我望着爸爸网兜中的小刺猬,惊喜地呼唤着,同楼住的小朋友都围过来观看,都指指点点小声议论着,直到我把小刺猬放到铁笼里,小朋友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一天,我做完功课,小心翼翼地走到铁笼前,小刺猬正静悄悄地张望着什么。

瞧,它的嘴上长满了黑、白、灰等颜色相间的硬刺,胖乎乎的简直像个大刺球。

它的脑袋长得特别怪,就像一个横着的圆椎体,两侧长着一双绿豆大的眼睛,闪闪发光。

圆椎体的尖端顶着一个小黑球,那原来是它的鼻子。

仔细看,那鼻子总是湿漉漉的,据说这样能保持灵敏的嗅觉。

小刺猬就靠它闻出气味,能及时做好准备,对付在地上的天敌的侵害。

小刺猬不时地发出用舌头舔嘴唇的声音,我仔细看,才看到原来它的嘴长在圆椎体的底部,还不容易看到哩。

小刺猬吃东西也很有意思。

刚开始时,我把一个洗得干干净净的桃子放进笼里,只见它走过来闻了闻,又舔了舔,转身走开了。

我想:

“这么好的东西都不吃,你要吃什么?

”我赶忙用小棍把桃子捅到它嘴边,这回它连闻都没闻,还用屁股对着食物,真气人呀!

晚上,问了爸爸才知,刺猖是吃小昆虫的。

第二天,放学后我捉来一些小昆虫,把小昆虫扔进笼子里。

这时小刺猾的鼻子发出“咝咝”的声音,接着在笼子里搜索起来,当它发现小昆虫后,迅速跑过去,叨起来,躲在角落里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看它吃得那么香,我高兴极了。

每当做完功课后,我总喜欢看着它,看到它总呆在笼子里,多难受。

于是我想让它散散步,便用一条又软又细的绳子捆住它的一条腿,让它先学下楼梯,只见它先探出头向下看了看,又嗅了嗅,然后横卧在台阶的边缘,小心翼翼地把悬在半空中的左前肢,左后肢慢慢地向下一级台阶摸去,使劲一撑,身体横着转了半圈,“扑通”一声,就掉到下一级台阶上……就这样,我们终于从三楼下到一楼。

“小刺猬会下台阶了!

”我高兴地嚷着,同楼的小朋友都围拢过来笑着、跳着,看它精彩的表演。

“小红,你再让它上台阶,看它会不会!

”“行,试一试!

”我回答说。

我把小刺猬放在台阶下,我站在上面用绳子拉一拉,它好像明白了我的意思,只见它把前肢抬起,搭在上层台阶上,然后右腿从旁边抬上去,左腿马上跃了上去,迅速翻了个身,就上去了。

就这样抬腿――翻身,抬腿――翻身,上了一阶又一阶。

小朋友们看着它滑稽的表演发出了欢笑声。

我的小刺猬真棒,除了能上下台阶,还会翻跟头,学老头咳嗽,……就像经过马戏团训练出来的一样,每次表演都引来许多观众,都给我们带来无限乐趣。

它是多么可爱呀!

【评析】

本文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根据生活实践,从刺猬的外形、吃食和活动三个方面写出了刺猬的特点。

先写外形。

整体看“胖乎乎的简直像个大刺球”。

再部分地看,“脑袋就像一个横着的圆锥体”;眼睛绿豆般大,长在圆锥体的两侧;鼻子长在“圆锥体尖顶端”,像个“小黑球”;“嘴长在圆锥体的底部。

”这里还着重写出鼻子的特点“总是湿漉漉的,据说这样能保持灵敏的嗅觉”。

小刺猬靠鼻子“闻出气味,能及时做好准备,对付在地上天敌的侵害”。

因它的鼻子有特殊的功能,因此,作者介绍得也就较详细。

次写吃食。

小作者用桃子喂食,可小刺猬根本不吃,后来从爸爸那里了解到原来它是吃小昆虫的。

这是一种生物知识,没喂过刺猬的人是不知道的。

再写刺猬的活动。

小作者通过亲自实践,小刺猬能上下台阶,还会翻跟头,学老头咳嗽,其中上下台阶的动作写得特别详细、具体,读来特别感到有趣。

小作者通过对小刺猬 形、吃食和活动情况的记述,感到“它是多么可爱呀”,表达了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讨人喜欢的小花猫

 

我家有只小花猫,长得可讨人喜爱啦!

背上松黄松黄的软毛间,夹着一条条雪白的斑纹,毛茸茸的神气十足的脸蛋上,两只绿宝石般的眼睛不时调皮地眨着,闪闪发亮。

小花猫是很好动的。

有时,它会跟一只苍蝇寻开心,东蹦西跳;有时,它会跟一只蚂蚁到处走,鼻子离地很近很近……

我常用抖动着的绳子来逗它玩。

有一回,我乘它在套间外正吃得香的时候,悄悄躲到阳台上,用细绳绑住一只搓得圆圆的小纸球,故意在地上弄出“簌簌簌”的声响来。

不一会儿,只见小花猫匍匐着贴近墙根,桌角,探头探脑地摸进房来。

它小心翼翼地东闻闻,西嗅嗅,然后在离纸球两米多远的地方伏下身子,将肚皮紧贴着地面,伸长脖子向着纸球偷偷挪动着,那专注的目光随着小球的跳动也一上一下地移动。

啊,越来越近了,忽然,小花猫露出一副令人发笑的神气,举起两只胖乎乎、毛茸茸的小前爪,似乎就要扑杀过来。

我顺手将绳子向上一提,纸球一下蹦得老高,小花猫飞一样地扑上去,抓断了绳子,叼着纸球一溜烟地跑了。

那高高翘起的尾巴,傲慢地摇来摇去,似乎在向人们炫耀自己的本事。

我家的小花猫常爱跟主人撒娇。

家里的人一回来,它就会不知从哪儿钻出来,亲热地叫唤着,摇着尾巴一个劲地跟在主人身后,在主人的裤边擦来擦去,有趣极了。

每到中午,小花猫总爱躺在阳台上晒太阳。

你瞧,它的两只前脚抱着脑袋,鼻尖钻在雪白的肚皮下,身子蜷缩成一团,直打呼噜,肚皮一起一伏。

可是,唯有它的一只耳朵却竖得高高地显露在肚皮外,那憨态真是可爱极了。

这时,你若在一旁发出细小的声响,它的耳朵立刻就会警觉地转向声音的来处,非常灵敏。

当我轻轻地抚摸它时,它就会舒适地将四肢展开,颇为得意地甩着尾巴,亲昵地“咪呜、咪呜”轻叫两声哩。

我常望着甜甜入睡的小花猫,心想:

“这是只多么聪明可爱的小生灵啊!

 

【评析】

画面上有猫,还有一个小孩,那亲热的劲儿让人看了动心。

于是小作者把这篇看图作文定名为“讨人喜欢的小花猫”是很恰当的。

文章开头简略介绍了小花猫的颜色和形态外,重点介绍小花猫的活动情况。

在平时,小花猫会跟“苍蝇寻开心”,会跟蚂蚁到处走。

作者花很大的功夫写了一次叼纸球的情景。

当小花猫发现纸球后,小作者写它的动作神态写得妙极了:

“小花猫匍匐着贴近墙根,桌角,探头探脑地摸进房来。

它小心翼翼地东闻闻,西嗅嗅。

……伏下身子,将肚皮紧贴着地面,伸长脖子向着纸球偷偷挪动着……”这一连串的动作,准确地写出了小花猫准备叼纸球的状态。

再写到叼纸球时的情景,也是十分逼真的:

小花猫“举起两只胖乎乎、毛茸茸的小前爪,似乎就要扑杀过来”,接着“小花猫飞一样地扑上去,抓断了绳子,叼着纸球一溜烟地跑了”。

作者这样详细地描写小花猫抓纸球的过程,说明了它的聪明、敏捷,突出了它的可爱之处。

写小花猫跟主人撒娇和它的睡态,同样突出了它的可爱。

本文从小花猫的外形和活动情况,我们会感觉到这小花猫真聪明,真可爱!

所以小作者在结尾时这样写:

“这是只多么聪明可爱的小生灵啊!

”这既总结了全文,又点明了中心,喜爱小花猫的感情洋溢在字里行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