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及课堂同步练习试题 全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5131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15 大小:8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及课堂同步练习试题 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及课堂同步练习试题 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及课堂同步练习试题 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及课堂同步练习试题 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及课堂同步练习试题 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及课堂同步练习试题 全册.docx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及课堂同步练习试题 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及课堂同步练习试题 全册.docx(1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及课堂同步练习试题 全册.docx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及课堂同步练习试题全册

八下物理目录

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

一.透镜…………………………………………………3

二.学生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7

三.生活中的透镜…………………………………………………11

四.眼睛和眼镜…………………………………………………15

第七章运动和力

一.力……………………………………………………18

二.弹力 力的测量……………………………………………21

三.重力…………………………………………………………24

四.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27

五.二力平衡………………………………………………………30

六.学生实验: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32

七.牛顿第一定律………………………………………………34

第八章压强与浮力

一.压强………………………………………………… 39

二.液体内部的压强……………………………………………42

三.连通器………………………………………………………45

四.大气压强……………………………………………………47

五.学生实验: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50

六.物体的浮沉条件……………………………………………52

七.飞机为什么能上天…………………………………………55

第九章机械和功

一、杠杆…………………………………………………59

二、滑轮……………………………………………………………61

三、功………………………………………………………………64

四、功率……………………………………………………………66

五、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68

六、测滑轮组机械效率……………………………………………70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

6.1透镜

【学习目标】

1.     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知道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2.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

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其对光的作用。

难点:

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阅读教材2页“透镜”独立思考完成下列问题(2分钟)

1.透镜有     透镜和     透镜两种,透镜是利用光的          规律工作的.

2.中间厚边缘薄的叫______,中间薄边缘厚的叫______。

3.薄透镜的中心叫透镜的______,通常用字母______表示。

4.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叫做______,简称______。

(二)阅读教材2页至4页“透镜对光的作用”“焦点、焦距”独立思考完成下列问题(8分钟)

1、凸透镜对光具有——作用,凹透镜对光具有_____作用。

2、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凸透镜的_____。

通常用字母_____表示。

同一凸透镜有____个焦点。

3、——到——的距离叫焦距,通常用字母____表示。

同一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的。

4、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经凹透镜发散后,其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的点叫做凹透镜的____焦点。

二、合作探究(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10分钟完成)

1.如图所示,现有五种光学元件,对右图的光路图,方框中可放入的元件为 (    )

 A.2或5.   B.1或5.   C.1或3或5.   D.2或3或4.

 

 

 

 

 

2.画出下图中光线经过透镜折射的光线.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光线通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

B.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

  D.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

4.在有阳光的情况下,给你一张纸和一把刻度尺,如何粗略地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三、课堂小结:

 (5分钟)

 

 

 

四、堂清检测(独立完成15分钟)

1、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是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塑料瓶的。

这是因为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 _ 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    的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____

2.要想利用凸透镜使点亮的小灯泡发出的光线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       __________上.

3..如下图,一塑料薄膜组成的顶棚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天雨后,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照射到干草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薄膜上的积水形成一个大凸透镜,如果其焦点恰好在干草处,干草有可能燃烧

B.透镜都是固体物质组成的,液体不能起凸透镜作用

C.起凸透镜作用的应是塑料薄膜

D.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凸透镜作用

4.以下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图中,画出了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

在图(a)、(b)中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

请你根据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完成下面的光路图.

 

 

 

6.完成光路图           

 

 

7.在方框中填上适当透镜   

 

 

 

18. 如图所示,L1为入射

8..完成下列光路图。

 

 

 

9.如下图,题中已画出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请在(a)、(b)方框中分别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

 

 

 

 

10. 如图所示,L1为入射光线,L2为出射光线。

请在图中添加合理的透镜。

(注意所添加的器件位置要正确)

 

 

11在图中的虚线框内填上适当的光学器件,完成光路图.

12.让太阳光垂直射到透镜上,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一张白纸,若能在白纸上得到很小很亮的一个光点或光斑,则这个透镜是   透镜;若能在白纸上只能得到一个比透镜更大的光斑,则这个透镜就是    透镜

13.桌上有凸透镜和凹透镜各一个,你有几种方法可以把它们判断出来?

 

 

五、联系生活讨论:

(5分钟)

一:

透镜及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例:

以下是一些元件的对话记录,这些元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属于凹透镜的是         。

A. 露珠:

我虽只是一滴水,但我也能折射一个世界;

F. 放大镜:

用我也不错,我能让世界放大,照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B. 某透镜:

你能折射一个世界。

不如我,我能向天借火;

G. 显微镜:

要说放大,你还真不如我。

我能让你看得更细,明查秋毫、不差毫厘。

C. 防盗门“猫眼”:

你们吵吧。

我在门内偷偷看你们;

H. 照相机:

你们看到的,我都能留下,我能让画面定格,留住精彩瞬间;

D. 望远镜:

嘿嘿,我是千里眼,我能看得更远,我都看到了;

I. 电影放映机:

你不如我,我能让你定格的画面动起来;

E. 近视眼镜:

能不能看得清哦,让我出马吧,我能让你的世界变得清晰;

J. 眼睛:

别吵了,没有我,你们什么都看不见!

6.2《探究——凸透镜成像》导学案

撰稿人:

崔晓麦(实中)审核:

杨恒伟

学习目标:

1、    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2、    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学习重点:

1、    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2、    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学习难点:

1、             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2、             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规律的实验。

器材准备:

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及光具座若干组,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7页第一、二、三、自然段,独立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在凸透镜成像中,能呈现在屏上的像叫____像,不能呈现在屏幕上的像叫____像。

请同学们做这样一组小实验,你看到什么?

1、用凸透镜近距离的看书上的字;

2、用凸透镜远距离的看屏幕;

实验结果:

用凸透镜近距离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用凸透镜远距离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二、合作探究(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

阅读教材7页至8页“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合作探究完成下列实验

(一)提出猜想

同学们想一想:

凸透镜成像的不同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素有关?

可能猜想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物距有关;与像距有关……当放大镜靠近物体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放大镜远离物体时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为了验证同学们的猜想,我们下面来做实验:

(二)制定实验计划

小组讨论完成实验计划。

1、你打算如何改变物距来研究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

(先把物体放在u>2f处,然后放在2f>u>f处,最后放在u

这样,由远到近,研究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

重点介绍:

光具座,它是专门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仪器。

另外,本次实验凸透镜焦距都是10cm。

2、实验具体步骤:

(1)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到光具座上,并使它们在同一直线、同一高度。

(2)逐次固定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分别满足下列条件:

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以外的位置,

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的位置,

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的位置,

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位置,

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之内的位置,

移动光屏,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记录像距和像的性质。

3、实验完成后熄灭蜡烛并整理仪器。

(三)收集证据。

1、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到光具座上,并使它们在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以外的位置,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倒立、缩小的像。

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3、当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的位置,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是倒立的,像与凸透镜的距离也等于2倍焦距。

 

   4、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的位置时,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倒立放大的像,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

 

   5、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位置时,光屏不成像。

 

   6、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之内,光屏上不成像,像与蜡烛在凸透镜同侧,成正立、放大的像。

(四)、汇报实验结果。

物距与焦距关系

物距u

(cm)

像的性质(f=10cm)

像距v

(cm)

正倒

大小

虚实

u>2f

 

 

 

 

 

U=2f

 

 

 

 

 

2f>u>f

 

 

 

 

 

U=f

 

 

 

 

 

U

 

 

 

 

 

(五)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与总结:

(像距与焦距的关系)

  1、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像逐渐变大,像到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大。

 

   2、像的大小与物距是否有关?

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

像?

在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的像?

 

缩小和放大的分界点是物距在二倍焦距处。

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缩小的像;当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放大的像。

3、像的正倒与物距是否有关?

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正立的像?

在什么情况下成倒立的像?

倒立和正立的分界点是物距在一倍焦距处。

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立的像;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的像。

4、像的虚实与物距是否有关?

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虚像?

在什么情况下成实像?

有没有正立的实像?

有没有倒立的虚像?

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物距在一倍焦距处。

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实像;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虚像。

三、堂清检测

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间,首先要调整_______和______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

实验时先固定______的位置,然后调整_______的位置,最后移动___________,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

2、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条件是物距应满足:

( )

A、   小于2倍焦距;    B、大于2倍焦距; 

C、   等于焦距;        D、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3、有一物体在凸透镜5倍焦距以外的地方,沿着主光轴逐渐移到1.5倍焦距处,像的变化是:

( )

A、从小变大;       B、从大变小;        

C、不变;           D、从小变大,又从大变小;

4、在凸透镜的成像现象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凡是实像必是倒立的; B、凡是虚像必是正立的;

C、凡是放大的像必是虚像 D、 凡是缩小的像必是实像。

5、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7厘米,物体在凸透镜前11厘米处,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 、正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6、如果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那么这时的物距u和焦距f的关系是(    )

A、u>f;   B、u>2f; C、uu>f

7、一个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另一侧光屏上成像,若将透镜下半部分用纸遮住,物体的像将(        )

A、在屏上只被接受到物体上半部分的像;                   

B、能得到物体不清晰的完整的像;

C、能得到物体完整的像,但亮度却减弱了;               

D、能得到物体下半部分的实像。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像和虚像都能显示在光屏上    B.实像和虚像都不能显示在光屏上     

  C.虚像能用眼睛看到但不能显示在光屏上D.实像能用眼睛看到但不能显示在光屏上  

9.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当蜡烛到透镜焦点的距离是lO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放大的像,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该透镜的焦距大于lOcm     B.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10cm时,可成一放大的像 

  C.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20cm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D.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8cm时,在光屏上得不到烛焰的像

10.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在屏上已成一缩小的像,今要使屏上所成的像再大一些,并保持清晰,则应   (   )

  A.将烛焰向凸透镜适当移近,适当减少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

  B.将烛焰适当向凸透镜移近,其它不动    C.使屏远离凸透镜,其它不动

  D.将烛焰向凸透镜适当移近,适当增大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

11.物体沿凸透镜的主轴,从远处逐渐移向焦点过程中,像的位置和大小的变化将是(   )

  A.像逐渐靠近凸透镜,并逐渐变大.  B.像逐渐靠进凸透镜,并逐渐变小.

  C.像逐渐远离凸透镜,并逐渐变小.  D.像逐渐远离凸透镜,并逐渐变大.

1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屏上得到了烛焰的像,恰有一小虫飞落在透镜的中间部分,那么在屏上所成的像(   )

  A.变成了小虫的像.   B.像的中间没有了.

  C.大小不变,亮度比原来暗了.   D.大小和亮度与原来一样.

13.有一凸透镜f=15cm,若物体放在焦点外5cm,则像一定是      (   )

   A.正立放大虚像.   B.倒立放大虚像.

   C.倒立缩小实像.   D.倒立放大实像.

14.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有一个步骤是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

点燃蜡烛应在这个步骤之_____(填“前”或“后”)。

若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各点,分别调节光屏的位置。

①烛焰放在______点时,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②烛焰放在______点时,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③烛焰放在______点时,屏上出现最清晰像时,屏距凸透镜最远;

④烛焰放在______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屏上都得不到烛焰的像;

14答案前、1c、2a、3c、4d

15. 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 (如上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若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6.3生活中的透镜

撰稿人:

崔晓麦(实中)审核:

杨恒伟

学习目标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的性质及工作原理。

学习重点:

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的性质。

学习难点:

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等生活中的透镜的使用。

学习过程

【学点一】投影仪

  请先仔细观察投影仪,着重观察镜头,再自学课本10-11页“幻灯机和投影仪”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透镜;

2.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________的镜头,用投影仪观看投影片时的图案(物体)时,物体离投影仪镜头比较______(填“远”或“近”),像是_________(填“缩小”或“放大”)、___________的(填“倒立”或“正立”)

3.投影仪成_____、_____的实像。

实际像的正、倒与透明胶片(物)的方位____(填“有”或“没有”)关系。

4.放映幻灯时,银幕出现的画面是幻灯片上画面的()

    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D.等大倒立的实像

【学点二】照相机

  阅读课本12页“照相机”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_____、______的像。

2.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镜头比较______(填“远”或“近”),像是_______(填“缩小”或“放大”)、____________的(填“倒立”或“正立”)。

3.用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在胶卷上形成()

    A、缩小的倒立实像B、放大的正立实像

    C、缩小的正立实像D、缩小的倒立虚像

4.用照相机拍照时,要想使被拍的景物成的像大一些,照相机与被拍景物之间应      一些;底片跟镜头间的距离(暗箱)应        些.

【学点三】放大镜

1..用放大镜看物体时,放大镜离物体要很________(填“远”或“近”),放大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像。

2.用放大镜观察邮票,邮票应放在        以内;看到的像是      、     、      ;并且邮票和像在放大镜的         侧。

(填“同一”或“两”)

【学点四】望远镜、显微镜

阅读课本12—13页“望远镜、显微镜”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望远镜主要由____个____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____。

2.显微镜由____组镜片构成,每组镜片相当于一个_____。

物镜的焦距很____,目镜的焦距叫_____。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与目镜放大倍数的_____。

 

堂清检测:

一、填空题:

1.小强在使用放大镜时,看到的却是倒立缩小的字的实像,显然他的错误是         

                                          .

2.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与一个           镜,为了使观众看到的像是正立的,幻灯片要      插在架上,并且幻灯片要放在镜头前                                的          位置上,在银幕上才能得到一个          像,若使镜头远离银幕,银幕上的像将变得模糊,这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可移动幻灯片,应使它          透镜(填“远离”或“靠近”)

3.普通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透镜,一架普通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40cm,当被拍照的人到镜头的距离大于_________cm时,底片上会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__________像(选填:

实或虚)。

4.毕业班的同学在照毕业照时发现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为了使全班同学都进入镜头,应使照相机 _______学生,并调节镜头使镜头_______胶片;在使用投影仪要使银幕上的像比原来大一些,应使投影仪_________银幕,并调节镜头使镜头_______投影片。

(“远离”或“靠近”)

5.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透镜,人眼通过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看到的是放大的     像(选填“虚”或“实”)。

6.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照相时在底片上形成一个像。

为了使远近不同的景物在底片上形成清晰的像,需要旋转镜头上的_________(选填“光圈”、“快门”或“旋钮”),调节镜头到底片的距离;拍摄远处的景物时,需要将镜头到底片的距离调_________(选填“近”或“远”)一些。

7. 天文爱好者可以使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当被观察的物体在物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时,物体成一个______的      _______像(选填“放大”或“缩小”、“实”或“虚”),这个物体位于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物体通过目镜成一个_____的________像(选填“放大”或“缩小”、“实”或“虚”),观察者就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这就是望远镜的原理。

8. 数码相机是一种新兴的照相器材,它与普通照相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底片,而是通过一个特殊的感光层CCD,将图像的光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保存起来。

已知某数码相机镜头的焦距为30cm,请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说明,感光层与镜头的距离要满足什么条件:

_________。

若要成像,被拍摄的物体与镜头的距离要满足什么条件:

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

A.凸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凹镜

2.李明同学和妈妈到公园游玩,他想为妈妈拍一张清晰的照片,妈妈应站在镜头的( )

A.一倍焦距以内                      B.一倍与两倍焦距之间 

C.焦点位置上                        D.二倍焦距之外

3.给顾客拍照,照完全身以后在照一张半身像,顾客保持不动,则(   )

A. 照相机应离人近一些,同时暗箱拉长一些

B. 照相机应离人近一些,同时暗箱缩短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