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忻州一中学年度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docx
《山西忻州一中学年度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忻州一中学年度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忻州一中学年度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
忻州一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命题人崔文智张俊芳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共70分,第Ⅱ卷共80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等填涂在答题卡及试卷上。
2.请把1-6、12-14题答案涂于机读卡上;其余做在试卷上,写在试题上无效。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天宫一号:
中国宫中国梦
千年流淌的弱水河,目睹了中国人飞天梦想的又一次勇敢起航,见证了中华民族航天史上的又一次壮美腾飞。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天宫一号成功发射,浩瀚太空迎来第一座“中国宫”。
东经100度、北纬40度处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酒泉卫星发射场上,一枚乳白色的长征火箭,稳稳托举着中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静静地依偎在高耸的发射塔架上,箭指苍穹。
修长的箭体上,金黄“神箭”两个大字清晰可见;包裹着天宫一号的整流罩上,五星红旗的图案绚烂耀眼。
各种口令和报告声此起彼伏,30多台广测、遥测、雷测设备,一起对准了发射塔架方向,一个个地面航天测控站闻令而动。
“……5、4、3、2、1。
点火!
”
这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147次飞行。
人们仿佛看到:
53年前,中国导弹综合试验靶场的第一任司令员孙继先,这位率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的红军营长,拍着桌子给官兵打气:
“我们就是不信这个邪,他们能造导弹,咱们就搞不出来?
搞!
”53年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47颗卫星和7艘神舟飞船,创造了包括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艘无人飞船、第一艘载人飞船在内的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个第一”,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光辉历程。
53年来,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无怨无悔地来到荒凉的戈壁大漠,献青春、献终身、献子孙,仅东风革命烈士陵园,就长眠着为中国航天事业献身的13位将军、685名官兵和科技人员。
大团的蒸汽和烈焰从火箭底部猛地涌了出来,一束明亮的橘红色火焰喷薄而出,托举着高大的火箭,向着无尽的星空,扶摇而上。
静寂的戈壁滩上响起震天撼地的巨响。
加速上升的火箭,如同一束炫目的火光,划破无边的长空。
渐飞渐远的火箭,如同一颗明亮的星星,汇入墨色的天幕。
“火箭飞行正常!
”
“跟踪正常!
”
“遥测信号正常!
”
此时此刻,千千万万航天人的心,紧紧追随着天宫一号不断延伸的航迹。
紧紧牵挂着天宫一号不断攀登的足迹。
人们不会忘记,50年前,前苏联把宇航员加加林送入太空;40年前,世界上首个载人空间站“礼炮1号”发射。
人们不会忘记,浩瀚宇宙那曲嘹亮的“东方红”,“航天英雄”杨利伟那句“我为祖国感到骄傲”的肺腑之言。
50多年来,直面差距,不惧挑战,中国航天人奋起直追,在太空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属于自己的奇迹。
助推器分离,火箭一二级分离……
整流罩分离。
火箭飞出稠密的大气层,天宫一号在太空中露出自己的真面目——
21时38分,中国载人航天总指挥常万全宣布:
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热烈的掌声中,中国载人航天的又一个第一诞生!
人们期待着一个月后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的完美对接!
1.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与《别了,“不列颠尼亚号”》相同的是:
在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从而增加了作品的厚重感。
B.本文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相同的是:
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架,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感情。
C.本文与《飞向太空的航程》不同的是:
《飞向太空的航程》用了很大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不像新闻,而本文则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及时性,航天史只是背景材料。
D.本文与《包身工》不同的是:
虽然都表现了作者的社会责任感,但《包身工》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本文则表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2.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千千万万航天人的心,紧紧追随着天宫一号不断延伸的航迹。
紧紧牵挂着天宫一号不断攀登的足迹”是一语双关。
B.“天宫一号在太空中露出自己的真面目”指的是“整流罩分离”,“火箭飞出稠密的大气层”。
C.“热烈的掌声中,中国载人航天的又一个第一诞生”指的是“浩瀚太空迎来第一座‘中国宫’”。
D.“中国宫,中国梦”指的就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147次飞行”。
3.对本文的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
A.本文导语部分是1、2段,点明这篇新闻想要传达的最主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即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天宫一号成功发射。
B.本文主要交代了天宫一号发射成功的事实,也赞颂了祖国航天事业的飞跃;所以,中间部分写“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无怨无悔地来到荒凉的戈壁大漠,献青春、献终身、献子孙”有离题之嫌。
C.“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
本文字里行间充满了这种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
D.一个月后,我国将发射神舟八号飞船,完成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
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
游京师,献书于平章②不忽木,大奇之,辟为礼部令史,乃荐入御史台。
一日病,不忽木亲至其家问疾,四顾壁立,叹曰:
“此真台掾也。
”及为丞相掾,选授堂邑县尹。
人言官舍不利,居无免者,竟居之。
首毁淫祠③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
“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众盗感泣,互相戒曰:
“毋负张公。
”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
道经华山,祷雨于岳祠,泣拜不能起,天忽阴翳,一雨二日。
及到官,复祷于社坛,大雨如注,水三尺乃止,禾黍自生,秦人大喜。
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
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
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
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
每一念至,即抚膺痛苦,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
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节选自《元史·列传六十二۰张养浩传》)
【注】①楮(chǔ)币:
元代发行的一种纸币。
②平章:
元代官职,职权类似宰相。
③淫祠:
在正神(谷神、土神等)以外滥设的神祠,如供奉“狐仙”“蛇妖”等的祠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水三尺乃止乃:
才
B.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去:
离开
C.悉以印记其背悉:
全,都
D.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诸:
各种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张养浩“为官能为民着想”的一组是(3分)
①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②人言官舍不利,居无免者,竟居之③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④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⑤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⑥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
A.③⑤⑥B.①③④C.②④⑤D.①②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养浩从小就讲道义,不忽木来看望他,他和家人直直地站立,恭敬地迎接;做县尹时,官舍不好也不计较;对做过盗贼的人和李虎这样的暴戾之人都能用宽容去感化他们。
B.张养浩把钱财看得很淡,做御史台时两袖清风;调任陕西时,把家里的所有东西都送给了乡里贫困的人;还常拿自己的钱赈济百姓。
C.张养浩往陕西赴任的途中,到华山祷雨,结果“一雨二日”,到官后又求雨,结果大雨如注。
这些事虽带有迷信色彩,但可见他心里装着老百姓。
D.张养浩为官清廉,心系百姓,也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戴,他调离堂邑十年之后,当地群众仍为他竖碑颂德;他去世以后,百姓悲哀得如失去父母。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5分)
译文:
(2)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
(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辛弃疾的词,完成8-9题。
(序)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
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
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
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
看爽气朝来三数峰。
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
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
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雨蒙蒙。
8.填空(6分)
这首词的词牌应是①。
(2分)这首词主要是为②作的赋。
上阕中写远景的句子有③;写近景的句子有④;用以表达作者不满意投闲置散的愤慨心情的句子是⑤。
9.明代词评家杨慎赞许本词表现艺术说:
“说松(应为‘山’)而及谢家、相如、太史公,自非脱落故常者,未易闯其堂奥。
”请就本词的“脱落故常”进行赏析。
(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为下列句子补充上句或下句
(1),,谁主沉浮?
(2)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
(3),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4)惨象,;流言,。
三、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巴金自传:
文学生活五十年
(1)我是一个不善于讲话的人,唯其不善于讲话,有思想表达不出,有感情无法倾吐,我才不得不求助于纸笔,让在我心里燃烧的火喷出来,于是我写了小说。
(2)我不是文学家,但是我写作了五十多年。
每个人会从不同的道路接近文学,我从小就喜欢读小说,有时甚至废寝忘食,但不是为了学习,而是拿它们消遣,我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小说家,我开始写小说,只是为了找寻出路。
(3)我出身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的大家庭,在二三十个所谓“上等人”和二三十个所谓“下等人”中间度过了我的童年,在富裕的环境里我接触了听差、轿夫们的悲惨生活,在伪善、自私的长辈们的压力下,我听到年轻生命的痛苦呻吟。
(4)我感觉到我们的社会出了毛病,我却说不清楚病在什么地方,又怎样医治,我把这个大家庭当作专制的王国,我坐在旧礼教的监牢里,眼看着许多亲近的人在那里挣扎,受苦,没有青春,没有幸福,终于惨痛地死亡。
他们都是被腐朽的封建道德、传统观念和两三个人一时的任性杀死的。
我离开旧家庭就像甩掉一个可怕的黑影。
我二十三岁从上海跑到人地生疏的巴黎,想找寻一条救人、救世,也救自己的路。
说救人救世,未免有些夸大,说救自己,倒是真话。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
我有感情无法倾吐,有爱憎无处宣泄,好像落在无边的苦海中找不到岸,一颗心无处安放,倘使不能使我的心平静,我就活不下去。
(5)一九二七年春天我住在巴黎拉丁区一家小公寓的五层楼上,一间充满煤气和洋葱味的小屋子里,我寂寞,我痛苦,在阳光难照到的房间里,我想念祖国,想念亲人。
在我的祖国正进行着一场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人民正在遭受屠杀。
在巴黎掀起了援救两个意大利工人的运动,他们是沙柯(N.Sacco)和樊宰底(B.Vanzetti),他们被诬告为盗窃杀人犯,在美国麻省波士顿的死囚牢中关了六年,在我经常走过的街上到处张贴着为援救他们举行的“演讲会”、“抗议会”的海报。
我读到所谓“犯人”之一的樊宰底的“自传”,里面有这样的话:
“我希望每个家庭都有住宅,每个人都有面包,每个心灵都受到教育,每个人的智慧都有机会发展。
”我非常激动,樊宰底讲了我心里的话。
(6)我的住处就在先贤祠(Pantheon)旁边,我每天都要经过先贤祠,在阴雨的黄昏,我站在卢梭的铜像前,对这位“梦想消灭压迫和不平等”的“日内瓦公民”诉说我的绝望和痛苦。
回到寂寞冷静的屋子里,我坐下来求救似地给美国监狱中的死刑囚写信。
回信后来终于来了,樊宰底在信中写道:
“青年是人类的希望。
”几个月以后,他给处死在电椅上,五十年后他们两人的冤案才得到昭雪,我在第一本小说《灭亡》的序上称樊宰底做我的先生。
就是在这种气氛、这种心情中我听着巴黎圣母院报告时刻的沉重的钟声,开始写下一些类似小说的场面(这是看小说看多了的好处,不然我连类似小说的场面也写不出),让我的痛苦,我的寂寞,我的热情化成一行一行的字留在纸上。
(7)我过去的爱和恨,悲哀和欢乐,受苦和同情,希望和挣扎,一齐来到我的笔端,我写得快,我心里燃烧着的火渐渐地灭了,我才能够平静地闭上眼睛,心上的疙瘩给解开了,我得到了拯救。
(8)这以后我一有空就借纸笔倾吐我的感情,安慰我这颗年轻的孤寂的心。
第二年我的处女作完成了,八月里我从法国一座小城沙多—吉里把它寄回中国,给一个在上海开明书店工作的朋友,征求他的意见,我打算设法自己印出来(当时印费不贵,我准备翻译一本小说卖给书店,拿到稿费来印这本书),给我的大哥看。
等到这年年底我回到上海,朋友告诉我,我的小说将在《小说月报》上连载,说是这份杂志的代理主编叶圣陶先生看到了它决定把它介绍给读者。
《小说月报》是当时的一种权威杂志,它给我开了路,让我这个不懂文学的人顺利地进入了文坛。
(节选自《巴金自传》)
(1)下列对文章信息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作者出生在富裕家庭,亲眼看到了老百姓的生活境况,看到了社会的黑暗,萌发了救人、救世、救自己的思想。
B.巴金坐监牢的经历,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底层,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
C.先贤祠旁边的生活经历,激发了作者写作的热情,写出了第一部小说《灭亡》。
D.叶圣陶慧眼识才,对巴金顺利走上文坛给予了帮助。
E.巴金从小就喜欢小说,写了五十年后,最终才成为小说家。
(2)文中对1927年巴黎拉丁区居住环境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6分)
答:
(3)作者说:
“心上的疙瘩给解开了,我得到了拯救。
”“心上的疙瘩”指第(4)段中的哪句话?
后来是怎样解开的?
(6分)
答:
(4)作者在第(4)段中说“想找寻一条救人、救世,也救自己的路”,接着又说“说救人救世,未免有些夸大,说救自己,倒是真话”,但事实上巴金的文学创作不仅拯救了自己,也确实起到了“救人救世”的作用。
结合巴金的经历,谈谈你对“救自己”与“救世界”的关系理解。
(8分)
答:
第Ⅱ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初春的校园,大家都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在唱着,有的在跳着,有的在谈着,……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B.联想集团以雄厚的科技实力和先进的经营理念为依托,亦步亦趋紧跟世界电子产业发展潮流,创下了骄人的业绩。
C.本届议会选举是在美国新政府上台、巴以和谈进展甚微、全球金融危机、以色列认为伊朗核威胁如日中天的背景下进行的。
D.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竭泽而渔式的发展。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所谓“皮革奶”,就是将已经废弃的动物皮革制品、动物毛发水解为皮革水解蛋白后,混入到牛奶中,以提高产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B.在备受关注的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决赛中,中国金花李娜直落两盘,击败意大利老将斯齐亚沃尼,成为第一个夺取网球大满贯赛单打冠军的亚洲选手。
C.每年9月到10月的米亚罗,气候宜人,撩人情思的红叶、古尔沟的温泉、使人留恋的藏羌风情,是旅游的黄金季节。
D.特别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把具体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转化为民族精神,变成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1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这样的世界,显然不适合于人类居住
②它不能帮助人解决人生问题,它的存在,只是“一个梦、一则幻想”而已
③诚如台湾作家张大春所说,文学带给人的往往是“一片非常轻盈的迷惑”
④一个语言无味的世界,必定是一个坚硬、僵死的世界
⑤因为人心所需要的温暖、柔软和美好,并不会从这个世界里生产出来
⑥这个时候,就不由得让人想念起文学来了——文学的重要功能之一正是软化人心、创造梦想
A.③②①④⑤⑥B.④⑤①②③⑥
C.④①⑤⑥③②D.③④①⑥⑤②
15.仿照下列“古诗词之最”的写法,写出两句。
(6分)
最孤独的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最寂寞的时候: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最长的头发: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最值钱的书信: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1)
(2)
16.王某平日挥霍无度,过年时缺柴少米,在门上贴副对联:
行节俭事,过淡泊年。
邻居在上下联各添一字:
行节俭事,过淡泊年。
观者为之捧腹。
请补出邻居添加的两个字:
(5分)
五、写作(60分)
17.根据下面的材料,以“后悔”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夜深了,一位巴格达商人走在漆黑的山路上,突然有个神秘的声音传来:
“弯下腰,请多拣些小石子,明天会有用的!
”商人决定执行这一指令,便弯腰拣起几块石子。
到了第二天,当商人从口袋里掏出石子看时,才发现哪些石子原来是一块块亮晶晶的宝石!
自然,也正是这些宝石使他变得后悔不迭:
天哪,昨晚怎么就没多拣些呢!
要求:
(1)自选文体;
(2)自拟题目;(3)不少于700字。
忻州一中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C2.D3.B
4.D(诸:
兼词“之于”)
5.A(①表现他少年时的高尚品德,②表现他对生活条件不计较,④表现百姓对他的铭记感恩。
)
6.A(“四顾壁立”是指他家贫如洗,没有多余的财产;对李虎这样的为害百姓的土匪头子依法惩办,并不宽容;文中无“家人恭敬地迎接”意。
)
7.(10分,每句5分)
(1)既然已经处罚过了,现在仍旧把他们看成强盗,这是断绝他们悔过自新的道路啊!
(2)晚上便向上天祈祷,白天就出外救济灾民,一天到晚没有丝毫的懈怠。
8.沁园春灵山齐庵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
9.下片写山时连用的三个绝妙比喻,虽迭用故实,而益见新意。
一般写诗作文,都习惯于用自然山水之物去比拟形容人的形貌、性格、气度,以及文艺作品的风格意象等。
辛弃疾却反将过来,用人的衣冠服饰、气度仪容甚至文章风格来比拟自然山水,突出群山雄伟、深邃、秀雅、刚健的特点,独创一格。
(从手法、表达效果等方面给分。
)10.略
11.
(1)BE(答对一项2分,全对5分)
(2)运用了烘托(或衬托)手法,以冷清、寂寞的环境描写烘托内心的寂寞,表现巴金当时的绝望和痛苦。
(从环境特点、手法及效果等方面给分。
)
(3)“心上的疙瘩”指上文中的“我有感情无法倾吐,有爱憎无处宣泄,好像落在无边的苦海中找不到岸,一颗心无处安放,倘使不能使我的心平静,我就活不下去。
”(2分)
巴黎援救意大利工人的运动进一步唤起了巴金斗争的愿望与热情;而樊宰底说出了巴金心理的话,让巴金看到了斗争方向;他的回信直接促使巴金开始写作。
(4分)
(4)示例1:
只有拯救自己才能拯救世界:
巴金走出了富裕的家庭,走向了寻求拯救自我灵魂的道路,使得自己不断思考、不断改变,理性地用自己的激情完善了自我,成就了自我;在“救自己”的过程,巴金也用文学唤醒了一批又一批中国民众,让他们认识到了封建思想的毒害和压迫。
示例2:
有拯救世界的理想才能有拯救自己的具体行为:
巴金正是因为有拯救长期被封建礼教戕害的中国民众的宏伟志向,才有了走出富裕家庭、走出国门的实际行动,去寻求自身的革新;而在实现“救世界”理想的过程中,巴金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完成了自我灵魂的拯救。
(观点明确,结合文本,言之成理即可。
)
12.D13.B(A项,成分残缺,在最后加上“而生产出来的乳制品”。
C项,搭配不当。
D项,不合逻辑,应为“把民族精神转化为具体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
)
14.C.(注意话题的一致性和代词的提示作用。
①④⑤都以“世界”为话题,应放在一起;②③⑥以都“文学”为话题,应放在一起。
)
15.示例:
最知心的朋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最快的船: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最深厚的友谊: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最大的孝顺: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遊子吟》)
写得正确合理即可,但必须是有出处的诗词名句,不可自己编撰。
16.早不(能反映王某特点,能产生幽默或劝谏作用的都可视为正确。
)
17.作文(60分)
一般在42—50分之间。
一等文:
54分左右浮动。
感情真挚,主题深刻,构思精巧;观点鲜明健康,论证有理有据;叙事清晰,故事性强,形象富有特征。
二等文:
48分左右浮动。
真实可信,主题比较深刻,结构严谨;观点明确健康,有论证过程,材料稍陈旧;叙事完整,有一定的故事性。
三等文:
42分左右。
基本真实,主题成立,比较完整;堆砌材料,不能很好论证观点,论据单一空洞。
四等文:
36分以下。
其中言辞偏激者,0分;只写标题者,3分;只写一二百字者,只有开头,或因潦草难以辨认的文章,18—24分;字数接近要求,可是文章语句不够通顺等情况,或抄袭文,可给28—32分。
跑题文章有优点者,36分。
诗词鉴赏
此词约作于庆元二年(1196)辛弃疾闲居瓢泉期间。
绍熙五年(1194),辛弃疾再度罢官从福建回到江西后不久,其带湖住宅不幸失火烧毁,于是他举家迁徙到铅山县瓢泉。
他在瓢泉的闲居生活,和之前在带湖大致相同,时时游山玩水、赏花饮酒、赋诗填词。
灵山,位于江西上饶境内,古人有“九华五老虚揽胜,不及灵山秀色多”之说,足见其山色秀美。
词序表明,这首词是在灵山的齐庵所作,当时新筑之偃湖尚未落成。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
重重叠叠的群山如万马奔腾,急驰向西,突又盘旋回转,掉头向东而去。
山如万马奔腾,这样新奇的想象在辛弃疾笔下早已有之。
远在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他的一篇《菩萨蛮》即写道: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
”不过,本词后来居上,想象更为丰富,笔下群山也显得更加勇猛豪迈:
西驰中猛然回旋,其奔腾跳跃、盘旋凌空之态,栩栩如生。
灵山之险峻,由此可见。
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山的雄壮必有水的轻灵来衬托,于是词人接下来写水:
正看见飞流直下,惊天动地,水珠跳起,四处飞溅;流泉之上,小桥横跨,宛如新月初生。
与写山的壮美不同,雄放的风格到此一变而为清新疏朗。
“正”字总领其后四个四字句,前二句写水,飞泉瀑布,急流奔泻,水珠迸溅,极见动态;后二句写桥,如一弯弓形新月横跨溪流之上,静境毕现。
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
老了本应当过闲散的生活,偏又老天爷多事,却教“我”来管理这十万株高大的青松。
不说徜徉山林,不说观赏风景,却说“检校长身十万松”。
这样的话语,只能出自于一个曾经号令千军万马的英雄人物之口。
闲居的英雄安慰自己“老合投闲”,实际是牢骚之言。
他的内心,并不愿意过这样的闲散生活,因为他还有壮志未酬、国仇未报。
他的闲居,完全是无可奈何,自然会有抑郁苦闷之情需要发泄。
但这种发泄不是本篇主旨,只是涉笔成趣,自然流露而已。
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写了远景的山,近景的水,又凝集到眼前的一点──灵山齐庵。
这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