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化学原理218 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4812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2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7化学原理218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07化学原理218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07化学原理218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07化学原理218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07化学原理218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7化学原理218 2.docx

《07化学原理218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7化学原理218 2.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7化学原理218 2.docx

07化学原理2182

《化学原理2》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表征临界状态的三个参变量是临界温度、临界压力和。

2、理想溶液的特点是构成溶液时没有体积变化和。

3、高分子溶液的粘度可以看成由牛顿粘度和粘度组成。

4、纯物质的饱和蒸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或降低)。

5、油包水乳状液滴在水中(可以或不可以)很快分散。

6、根据雷利定律,入射光波长越大,散射光的强度越(强、弱)。

7、根据法扬斯规则,AgI固体从水中吸附I-或K+时,优先吸附。

8、相律的表达式为F=C-P+2,其中C是指。

9、粘附功越大,说明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润湿性越(好或差)

10、砂岩表面通常带有(正电或负电)。

11、油包水型乳化剂的HLB值应(大于或小于)水包油型乳化剂的HLB值。

12、高分子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形式主要是。

13、聚合反应可分加聚反应和反应两类。

14、液体表面的分子因受到力的作用,导致表面分子比液体内部分子能量高。

15、气体分子间吸引力形式有定向力、诱导力和。

16、理想溶液的特点是构成溶液时没有体积的变化和没有的变化。

17、对亲水地层,毛细管现象是水驱油的(动力或阻力)。

18、表面张力产生的根源是。

19、硅胶从苯中吸附甲酸和丁酸,当二者浓度相同时,在硅胶表面吸附量大的脂肪酸为。

20、高分子的溶解总要经过一个吸收溶剂从而使高分子膨胀的过程。

这个过程叫。

21、聚丙烯酰胺是(直链线型、支链线型、网状)结构的高分子。

22、在其中有隔板的容器中分别放有N2、O2、H2三种气体。

这三种气体的温度T、压力P和体积V均相同。

若将隔板同时抽开,使气体混合均匀,则混合后N2的分压力为,分体积为。

23、图1-1为实际气体对理想气体的偏差。

根据压缩因子的定义,可判断出a、c两点的压缩因子分别为:

,。

24、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25℃时将50克乙醇溶于450克水中配成乙醇水溶液。

该溶液中乙醇的摩尔分数为。

25、配制浓度相同的乙酸和丁酸的两种水溶液。

相同温度时,乙酸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大于或小于)丁酸水溶液的表面张力。

26、溶胶通过作用失去流动性形成的体系叫凝胶。

27、泡沫中液膜发生排液的原因是:

和。

28、高分子能在溶剂中溶解,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分别是

(1)必须是线型的高分子;

(2);(3)。

29、表面活性剂C12H25COONa和C12H25SO4Na的名称分别为和。

30、对亲油地层,毛管力是水驱油的(阻力或动力)。

31、理想气体的特征是。

32、25℃时,H2S在水和苯中之分配系数

若已知H2S在水中的亨利常数为5507.1kPa,则H2S在苯中的亨利常数为。

33、二组分构成的理想溶液,液相线方程可表示为。

34、高分子溶液的粘度可看成由牛顿粘度和两部分构成。

35、表面活性剂的定义为。

二、选择题

1、关于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常数R随气体种类不同而变化;

B、压缩因子为1的气体必为理想气体;

C、范德华常数a与分子间的吸引力有关。

2、关于扩散双电层,下面不正确的说法是。

A、双电层中定势离子沿固体表面采取扩散的方式排列;

B、双电层离子可沿滑动面分为吸附层离子和扩散层离子;

C、一切电动现象和动电现象都是由于ζ电位存在而产生。

3、对于有过量KI存在的Agl溶胶。

哪一种电解质的聚沉能力最强_____。

A、K3[Fe(CN)6];B、MgSO4;C、FeCl3;D、NaCl

4、关于贾敏效应,正确的说法是。

A、贾敏效应总是阻力效应;

B、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时,直径大的气泡总是比直径小的气泡贾敏效应大;

C、气泡通过孔喉时产生的贾敏效应大小与表面张力无关。

5、下面物质中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

A、聚丙烯酰胺;B、酚醛树脂;C、石油磺酸盐;D、聚氧乙烯烷基苯酚醚。

6、对于物质在气液界面的吸附,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面活性物质总是发生正吸附;

B、表面活性物质可以在气液界面发生定向排列;

C、由吉布斯吸附等温式可知,物质发生正吸附时,表面张力随浓度的变化率大于0。

7、下列属于动电现象的是。

A、电泳;B、电渗;C、布朗运动;D、沉降电位。

8、溶胶的基本特性之一是。

A、热力学和动力学上皆属不稳定系统;

B、热力学上为不稳定系统,动力学上为稳定系统;

C、热力学上为稳定系统,动力学上为不稳定系统;

D、热力学上与动力学上皆属稳定系统。

9、根据极性相近原则,判别下面高分子中那种是水溶性的。

A、

B、

C、

.

10、将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水中,当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大于临界胶束后,关于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存在状态,说法正确的是。

以胶束存在;

以单个表面活性剂存在;

在水的表面定向排列。

A、

;B、

;C、

11、已知哪些物理量,可由压缩因子图查得压缩因子?

A、Tc和Pc;B、Tr和Pr;C、Tr和Pc;D、TC和Pr

12、二氧化碳的临界温度为31.0℃。

下面正确的的说法是。

A、高于31.0℃,无论施加多大压力,二氧化碳不会液化;

B、低于31.0℃,无论施加多大压力,二氧化碳不会液化;

C、在31.0℃时,使二氧化碳液化的最高压力,称为二氧化碳的临界压力。

13、下图为两个组分构成的理想溶液p-xy相图。

关于图中A、B、C、D点(以

表示),说法正确的是。

图理想溶液p-xy相图

A、A点的自由度数为1;

B、B点的相数为1;

C、B、C、D的总组成是相同的。

14、用三角坐标来表示三组分系统时,若某系统的组成在平行于底边BC的直线上变动,则该系统的特点是。

A、B的组成不发生变化;

B、A的组成不发生变化;

C、C的组成不发生变化;

D、B和C的组成不发生变化。

15、影响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粘度的因素有。

水溶液中聚丙烯酰胺的质量分数;

测定溶液时的剪切速率;

测定溶液时的温度;

聚丙烯酰胺水解的程度。

A、

B、

C、

16、将AgNO3滴加到过量的KI中制成AgI溶胶。

对该溶胶,哪一种电解质的聚沉能力最强。

A、K3[Fe(CN)6];B、MgSO4;C、FeCl3;D、NaCl

17、关于表面活性剂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情况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高浓度下同时混合使用;

B、含氟表面活性剂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

C、HLB值越低,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性越好;

三、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代号可写作HPAM。

()

2、十二烷基磺酸钠的分子式为。

()

3、聚氧乙烯十八醇醚-5的分子式为。

(()

4、C14H29—OSO3K的命名为十四烷基磺酸钾。

()

5、在干净的玻璃毛细管中,水柱上升;而在玻璃毛细管内涂一层蜡,则水柱下降。

()

6、纯液体的表面张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

7、当CO2所处温度高于其临界温度时,无论施加多大压力也不能使其液化。

()

8、C17H35—COONH4命名为十八酸铵。

()

9、根据雷利定律,入射光波长越大,散射光的强度越强。

()

10、压缩因子为1的气体必为理想气体。

()

11、聚氧乙烯十八醇醚-10的分子式为

()

四、名词解释

1、表面活性剂

2、润湿反转

3、吸附

4、高分子

5、胶束

6、贾敏效应

7、临界胶束浓度

五、简答题

1、有五种固体,它们在液面的平衡位置如下图所示。

试分别找出液体在固体润湿性最好和最差的图。

2、根据表1和表2内容,回答问题。

表1一些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表面活性剂

cmc×102/(mol.L-1)

40℃

60℃

80℃

癸烷基磺酸钠

4.02

4.31

5.82

十二烷基磺酸钠

1.10

1.21

1.40

十四烷基磺酸钠

0.250

0.330

0.450

表2一些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表面活性剂

cmc×102/(mol.L-1)

40℃

60℃

80℃

聚氧乙烯癸醇醚-5

0.164

0.156

0.104

聚氧乙烯癸醇醚-10

0.267

0.160

0.142

聚氧乙烯癸醇醚-15

0.342

0.176

0.146

聚氧乙烯癸醇醚-20

0.576

0.278

0.182

聚氧乙烯癸醇醚-30

0.830

0.450

0.340

(1)什么叫表面活性剂?

(2)什么叫临界胶束浓度?

(3)总结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与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的关系。

(4)为什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3、请说出表面活性剂的3项作用。

4、请说出鉴别乳状液类型的3种方法。

四、计算题

在25℃时,水中的气泡(半径为0.05cm)通过半径不等的两根毛细管(大毛细管的半径为0.001cm,小毛细管半径为0.0005cm)。

试计算使气泡通过这两毛细管所必须克服的毛细管阻力(以Pa表示)。

接触角参考下图。

 

《化学原理2》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表征临界状态的三个参变量是临界温度、临界压力和临界摩尔体积。

2、理想溶液的特点是构成溶液时没有体积变化和构成溶液时没有热量变化。

3、高分子溶液的粘度可以看成由牛顿粘度和结构粘度组成。

4、纯物质的饱和蒸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升高或降低)。

5、油包水乳状液滴在水中不可以(可以或不可以)很快分散。

6、根据雷利定律,入射光波长越大,散射光的强度越弱(强、弱)。

7、根据法扬斯规则,AgI固体从水中吸附I-或K+时,优先吸附I-。

8、相律的表达式为F=C-P+2,其中C是指组份数。

9、粘附功越大,说明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润湿性越好(好或差)

10、砂岩表面通常带有负电(正电或负电)。

11、油包水型乳化剂的HLB值应小于(大于或小于)水包油型乳化剂的HLB值。

12、高分子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形式主要是范德华力。

13、聚合反应可分为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反应两类。

14、液体表面的分子因受到净吸引力的作用,导致表面分子比液体内部分子能量高。

15、气体分子间吸引力形式有定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

16、理想溶液的特点是构成溶液时没有体积的变化和没有没有热量的变化的变化。

17、对亲水地层,毛细管现象是水驱油的动力(动力或阻力)。

18、表面张力产生的根源是表面的分子受到净吸引力的作用。

19、硅胶从苯中吸附甲酸和丁酸,当二者浓度相同时,在硅胶表面吸附量大的脂肪酸为甲酸。

20、高分子的溶解总要经过一个吸收溶剂从而使高分子膨胀的过程。

这个过程叫溶胀。

21、聚丙烯酰胺是直链线型(直链线型、支链线型、网状)结构的高分子。

22、在其中有隔板的容器中分别放有N2、O2、H2三种气体。

这三种气体的温度T、压力P和体积V均相同。

若将隔板同时抽开,使气体混合均匀,则混合后N2的分压力为1/3P,分体积为V。

23、图1-1为实际气体对理想气体的偏差。

根据压缩因子的定义,可判断出a、c两点的压缩因子分别为:

1,1。

24、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25℃时将50克乙醇溶于450克水中配成乙醇水溶液。

该溶液中乙醇的摩尔分数为0.04167。

25、配制浓度相同的乙酸和丁酸的两种水溶液。

相同温度时,乙酸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小于(大于或小于)丁酸水溶液的表面张力。

26、溶胶通过胶凝作用失去流动性形成的体系叫凝胶。

27、泡沫中液膜发生排液的原因是:

重力作用引起的排液和由于曲界面两侧的压力差所引起的排液。

28、高分子能在溶剂中溶解,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分别是

(1)必须是线型的高分子;

(2)分子量不能太大;(3)与溶剂极性相近。

29、表面活性剂C12H25COONa和C12H25SO4Na的名称分别为十三酸钠

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十二醇硫酸酯钠盐)。

30、对亲油地层,毛管力是水驱油的阻力(阻力或动力)。

31、理想气体的特征是分子间没有作用力、分子本身没有体积。

32、25℃时,H2S在水和苯中之分配系数

若已知H2S在水中的亨利常数为5507.1kPa,则H2S在苯中的亨利常数为6553.4kPa。

33、二组分A、B构成的理想溶液,液相线方程可表示为:

34、高分子溶液的粘度可看成由牛顿粘度和结构粘度两部分构成。

35、表面活性剂的定义为加入少量即可大大降低表面张力的物质。

二、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C

A

D

C

D

B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A

D

B

A

A

C

B

二、判断对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三、名词解释

1、表面活性剂:

指加入少量即能大大降低表(界)面张力的物质。

2、润湿反转:

指在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下,固体表面由亲水性反转为亲油性或由亲油性反转为亲水性。

3、吸附:

指物质在相表面和相内部浓度不同的界面现象。

4、高分子:

指相对分子质量从几千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化合物。

5、胶束:

指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形成的有规则的聚集体。

6、贾敏效应:

指起泡或液珠对通过喉孔的流体所产生的阻力效应。

7、临界胶束浓度:

指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开始明显形成胶束时表面活性剂的浓度。

三、简答题

1、有五种固体,它们在液面的平衡位置如下图所示。

试分别找出液体在固体润湿性最好和最差的图。

答:

出液体在固体润湿性最好的图是第5个图,最差的则是第一个图。

2、根据表1和2内容,回答问题。

表1一些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表面活性剂

cmc×102/(mol.L-1)

40℃

60℃

80℃

癸烷基磺酸钠

4.02

4.31

5.82

十二烷基磺酸钠

1.10

1.21

1.40

十四烷基磺酸钠

0.250

0.330

0.450

表2一些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表面活性剂

cmc×102/(mol.L-1)

40℃

60℃

80℃

聚氧乙烯癸醇醚-5

0.164

0.156

0.104

聚氧乙烯癸醇醚-10

0.267

0.160

0.142

聚氧乙烯癸醇醚-15

0.342

0.176

0.146

聚氧乙烯癸醇醚-20

0.576

0.278

0.182

聚氧乙烯癸醇醚-30

0.830

0.450

0.340

(1)什么叫表面活性剂?

答:

加入少量即能大大降低表面张力的物质。

(2)什么叫临界胶束浓度?

答:

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开始明显生成胶束的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

(3)总结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与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的关系。

答:

当亲水基一定时,亲油基越大,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越小;

当亲油基一定时,亲水基越大,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越大。

(4)为什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答:

(1)亲水基团可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导致表面活性剂在水中溶解;

(2)温度升高,氢键破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性降低,表面活性剂亲水能力降低,形成胶束推动力增大。

3、请说出表面活性剂的3项作用。

答:

(1)降低界面(表面)张力;

(2)乳化作用;(3)起泡作用;(4)增溶作用;(5)润湿作用。

4、请说出鉴别乳状液类型的3种方法。

答:

(1)染色法;

(2)稀释法;(3)导电法;(4)滤纸法。

四、计算题

在25℃时,水中的气泡(半径为0.05cm)通过半径不等的两根毛细管(大毛细管的半径为0.001cm,小毛细管半径为0.0005cm)。

试计算使气泡通过这两毛细管所必须克服的毛细管阻力(以Pa表示)。

接触角参考下图。

在25℃时,水中的气泡(半径为0.05cm)通过半径不等的两根毛细管(大毛细管的半径为0.001cm,小毛细管半径为0.0005cm)。

试计算使气泡通过这两毛细管所必须克服的毛细管阻力(以Pa表示)。

接触角参考下图。

答:

由公式

得:

进入大毛细管的阻力

进入小毛细管的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