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docx
《笔记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笔记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笔记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
10道选择题,注意看题
3选2简答题,独特的例子、独特的分析、独特的理解
“理想型”概念
“它(理想型)是通过单方面地提升一个或者一些观点,通过把散乱和不明显的、此处多一些彼处少一些、有些地方不存在的那种符合上述单方面地强调的观点的个别现象,都综合成为一个自身统一的思想图形而获得的。
就其概念上的纯粹性而言,这一思想图形不能经验地在现实中的任何地方发现,它是一个乌托邦,而对于历史工作来说就产生了一个任务,即在个案中确认,它与理想图形的远近……”
“它(理想型)不是“假设”,但它要为假设的形成指明方向;它不是对现实的描述,但它要为描述提供清晰的表达手段。
”
“因为理想型概念形成的目的,就是在任何地方都使人清晰地意识到,它不是合乎类的东西,而恰恰相反,是文化现象的特征。
”——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
资本主义的一般前提
一、私人企业主占有所有物质生产资料;
二、自由劳动力从所有对贸易和劳动力的限制中解放出来,如那些阶级特权垄断和宗教生活方式的限制中解放出来;
三、理性的技术,尤其是那些导致工业机械化的高级计算技术;
四、可计算的法律,它是工业企业裁决营运和管理纠纷的可靠保证;
五、自由的劳动力,这里的自由指那些在法律上是自由的,然而在经济上却是被迫在市场上不受限制地出卖劳动力的人;
六、经济社会的商业化,即用金融工具来代表企业所有权和财产所有权的份额。
理性资本核算把以上六个因素联系起来。
——韦伯《世界经济通史》
韦伯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韦伯在《世界经济通史》中谈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问题。
他认为,出现经济危机的原因在于非理性投机。
这种苦难对于那些失业和贫穷的人造成的影响非常深重。
由于,引发资本主义危机的文明和其他文明不同,在现代资本主义中,人们不再能在发生危机时去向宗教寻求慰藉;相反,这些危机的受害者得出这样的结论:
我们的这个社会出了问题,所以必须要变革这个社会。
在韦伯看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为现代社会主义出现提供了必要条件。
“价值判断无涉”的五个维度
“价值判断无涉”(Werturteilfreiheit)实际上由三个单词组成:
价值(Wert)、判断(Urteil)和无涉(Freiheit),有时候被缩写为Wertfreiheit。
这个词在中文中经常被翻译为“价值中立”。
在英文中就是valuefree。
这个翻译容易造成一些误解:
首先,“无涉”具有不得进行的含义,与“中立”的含义不一样。
前者是方法论意义上的,后者是实质性意义上的平衡,类似于“中立国”中的“中立”含义。
其次,无涉的对象是价值判断,而非价值本身,即不进行价值判断。
“不进行价值判断”和“不涉及价值”的意思不一样。
因为,韦伯在很多地方讲到价值关联(Wertbeziehung)——作为文化人(Kulturmensch),韦伯认为,人不可能摆脱价值而存活,他绝对不是价值虚无主义者。
德国学者Hans-PeterMueller区分了韦伯价值判断无涉的5个维度:
1、大学中教授和学生的关系:
教授是否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其个人的价值、政治立场——这一点主要针对当时德国的讲坛社会主义者——大学体制的维度
2、科学的问题:
科学是否可以涉及价值问题——科学的方法论维度。
3、经济与科学中的应然和实然问题——哲学维度。
4、科学(理论)与实践的问题:
科学存在于社会之中,与社会整体的关系如何——政治维度。
5、科学与生活的问题:
我应当如何生活?
我可以做什么?
——存在论维度。
方法论的个人主义(methodologicalindividualism)
“方法论的个人主义”(methodischeIndividualismus)一词是由韦伯的学生约瑟夫·熊彼得在其著作《理论国民经济学的本质和主要内容》(DasWesenundderHauptinhaltdertheoretischenNationalökonomie,1908)中首次使用。
英语中的methodologicalindividualism一词首次出现在熊彼得1909年发表在《经济学季刊》(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的论文《论社会价值概念》(OntheConceptofSocialValue)。
不过,这一学说的提出主要归功于韦伯,熊彼得使用该词来指称韦伯的观点。
在《经济与社会》中,韦伯将方法论的个人主义的主要观点表述如下:
当我们讨论社会现象时,经常会谈到“不同的社会集体,例如国家、协会、公司和基金会,就好像它们是个人一样”。
我们谈到它们拥有计划、实施行为、遭受损失等等。
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学说并不采取这一通常的方法,而是认定,“在社会学研究中这些集体必须被当作特殊个人行为的结果和组织方式,因为仅有个人才能被当作主观上可理解行动过程的行动者。
”
对韦伯而言,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与社会学中的“理解”密切相关。
之所以个人行动在社会学中具有特殊地位,是因为只有行动是主观上“可理解的”(understandable,德语为sinnhaftig,即“为有意义的”)。
韦伯将行动(action)从属于行为(behavior),前者是由语言或者“有意义的”心灵状态所驱动的。
(一般而言:
咳嗽是行为,而之后道歉则是行动)换言之,我们可以说行动的特征是由具有命题内容的心灵状态(即意向状态)所驱动的。
行动之所以对韦伯重要,是因为我们可以解释行动,即去理解行动者的动机。
这就允许社会研究者“达成自然科学中无法实现的东西,即理解个体对行动的主观意义”。
行动的理论解释对社会科学而言十分重要,因为如果我们不理解个人为什么而行动,就不能真正理解他们为什么会进入更大尺度的(社会)现象。
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是一个误导性的词汇,因为其目标并非在社会科学解释中赋予个人高于集体的特权,而是要突出解释的行动-理论层面。
而这种突出也仅仅是方法论意义上的,因为这是由社会科学的理解结构所决定的,其目标是理解社会现象。
之所以行动能够被理解,而其他社会现象不能,仅仅是因为它是有意向状态所驱动的。
而仅个体具有意向状态。
因此重视行动意味着在方法论上重视个体。
因此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中的“个人主义”仅是其理论关注的副产品,而非主导因素。
这也就是为什么该理论的捍卫者会声称,它在政治上和意识形态上是中立的。
选择亲缘性(Wahlverwandtschaft)
韦伯在谈到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时,为了避免造成“单因论”的错觉,往往刻意避免使用因果论述,而用了一个生僻、古怪的词——选择亲缘性(Wahlverwandtschaft)。
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众所周知,歌德有一篇小说叫《亲和力》(DieWahlverwandtschaften,1808/9)。
该小说的名字和“选择亲缘性”是一个词,前者是复数形式而已。
歌德用该词来表示男女感情关系中的移情别恋的状况——在小说中,男女主人公主人公Eduard和Charlotte分别爱上的别人。
歌德的这个词取自化学家TobernBergman"Deattractionibuselectivis"(1775)。
该书标题被HeinTabor翻译成德语Wahlverwandtschaften(1792)。
在化学中,该词用来表示:
原先的物质A-B和C-D,在反应后结成了A-C和B-D。
由于歌德的这篇小说在当时可以说是脍炙人口,所以韦伯使用该词也非常正常。
他选择该词就是为了突出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之间的交互(而非单向的)关系。
近代西方文明的六大特征
1.资本主义:
近代西方的资本主义有别于历史上其他文明中的掠夺性和冒险性资本主义;
2.科学:
以数学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3.艺术:
理性化的音乐、建筑和具备透视法美术;
4.法律:
理性化的法律体系
5.合理化的国家、管理和职业官僚:
6.自由劳动
资本主义”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
需要澄清的是:
韦伯没有提出,资本主义(Kapitalismus)仅仅在近代的西方才出现。
相反,他认为,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在非欧洲文明中均出现过。
他认为资本主义核心是:
“以持续不断的、理性的资本主义‘经营’来追求利得,追求一再增新的利得,也就是追求‘收益性’(Rentabilität)”。
他对资本主义经济行为定义是:
“基于利用交易机会而追求利得的行为,亦即基于(形式上)和平的营利机会。
”(广西师范版中译本,第5页)
不过,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韦伯要讨论的对象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dermoderneokzidentaleKapitalismus)。
而汉语学术界很多人以讹传讹,认为韦伯讨论的是一般的资本主义概念。
施路赫特总结的三种理性主义
由于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并没有系统展开论述“理性主义”(Rationalismus),著名的韦伯研究专家WolfgangSchluchter在RationalismusderWeltbeherrschung中填补了这一空白,总结了三种类型的理性主义。
(1)科学-技术的理性主义:
即把握经验知识的能力,通过计算来掌控事物;
(2)形而上学-伦理的理性主义:
文化人(Kulturmensch)以此来把社会实在理解为一个意义和价值的世界;
(3)实践的理性主义:
即有条理的生活方式,以此来界定特定意义和利益诉求的活动边界。
韦伯著作的五条路径
一、合理性与理性化
二、资本主义
三、政治:
包括权力、统治和利益;现代国家、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
四、科层制与科层组织
五、宗教:
世界的祛魅与生活方式的改变
慕课第一周
导论:
现时代的伦理危机
1.1引言
马克斯韦伯:
1864-1920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1904-1905
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
大问题
专业主义,将生活细化为不同的细小的领域,专家
关乎人生、社会、时代的大问题
1.2何为反思?
反思:
NachdenkenReflection
抽身而出【不同立场出发】
反观自身
提出问题
追问意义
什么是意义?
【人生的意义,文化的意义】
模式化的生活
算计VS.反思
工具理性VS.价值理性
【马克斯韦伯的书引发社会对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区分】
纪录片《浩劫》Shoah(1985)导演是Lanzmann,讲的是二战期间德国纳粹试验集中营;德意志的理性传统,理性思考的民族为何犯下滔天大罪?
他们设计出效率最高的杀人机器,毒气——工具理性,人的价值理性的缺失,人的良知遭到挑战。
【补充】
所谓“工具理性”【结果】,就是通过实践的途径确认工具(手段)的有用性,从而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为人的某种功利的实现服务。
工具理性是通过精确计算功利的方法最有效达至目的的理性,是一种以工具崇拜和技术主义为生存目标的价值观,所以“工具理性”又叫“功效理性”或者说“效率理性”
工具理性(InstrumentalReason)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最直接、最重要的渊源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Weber)所提出的“合理性”(rationality)概念。
韦伯将合理性分为两种,即价值(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
价值理性【目的】相信的是一定行为的无条件的价值,强调的是动机的纯正和选择正确的手段去实现自己意欲达到的目的,而不管其结果如何。
而工具理性是指行动只由追求功利的动机所驱使,行动借助理性达到自己需要的预期目的,行动者纯粹从效果最大化的角度考虑,而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
【人本质上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在价值理性视野中,人是终极目的,人是各种努力的终极关怀。
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合理性需要,都是为了维护、发展、实现人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都是为了推护人的尊严、提升人的价值、凸现人存在的意义,促进人更好地生存、发展和完善,趋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TheProtestantEthicandtheSpiritofCapitalism)中指出,新教伦理强调勤俭和刻苦等职业道德,通过世俗工作的成功来荣耀上帝,以获得上帝的救赎。
这一点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使得工具理性获得了充足的发展。
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宗教的动力开始丧失,物质和金钱成为了人们追求的直接目的,于是工具理性走向了极端化,手段成为了目的,成了套在人们身上的铁的牢笼。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关系:
一、价值理性是工具理性的精神动力。
工具理性的有效运行,以主体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为基础。
而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却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
因为,首先,自然界的奥妙是无穷无尽的,人类自身活动的规律性也在历史地变化着。
其次,在认识、掌握、驾驭事物及自身规律的过程中,有着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因此,对事物本质的认知体现为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再次,在当代,科技飞速发展,为提高工具手段的知识含量,就必须增强现代人的主体性和科学技术力量。
而要克服这些困难,把握客观规律,人们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这主要来自价值理性对工具理性提供的精神支持。
二、工具理性是价值理性的现实支撑。
没有工具理性的存在,价值理性也难以实现。
工具理性体现了主体对思维客体规律性的认知和驾驭,由此逐渐形成的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等,则构成人类文明的积淀和促进其发展的基础。
在实践中,人们一方面依靠工具理性,实现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另一方面,又在意识的更深层面体味着人生价值,为价值理性的升华提供契机。
当人们依赖工具理性和深化了实践的范围和过程、实现了更大的目的并看到了不断发展的广阔前景时,人们对自身全面和自由发展的需求也就有了由低级到高级不断上升的期盼。
工具理性的不断深化使得价值理性从自发状态走向自觉状态再到自由状态的现实展开成为可能。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有着互相作用、互相转化、互相提升的内在联系。
工具理性的存在,通过阶段性的实现人对自身生活环境的开拓,不断促使价值理性确立新的人生终极意义与目标,为实现价值理性的升华提供着现实支撑。
三、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统一于人类的社会实践。
M·谢勒认为:
“每次理性认识活动之前,都有一个评价的情感活动。
因为只有注意到对象的价值,对象才表现为值得研究和有意义的东西。
”人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有了一定的目的,才会引发人们对相应工具的需求。
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对某种认知对象和操作对象的选择,是具体的工具手段存在和实现的前提条件。
价值理性解决主体“做什么”的问题,而“如何做”的问题只能由工具理性来解决。
工具理性的存在,通过对具体实践和环境的算计,使人能够在自身智能和体能的基础上达成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物化。
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互为根据,相互支持。
两者的有机统一,提供着“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动力,促进着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不断打造出新的生活境界。
工具理性所把握的是一个形下的、有限的、相对的经验世界,而在价值理性的视野中,人们借助想象和直觉,直接透入那个形上的、无限的、绝对的超验世界。
两种理性分别作用于不同层面,本无冲突,然而随着科技进步及其广泛应用,工具理性占了主导地位,价值理性日益失落,两者系的疏离和扭曲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中各种危机的根源。
1.3为何反思?
反思的必要性
时代的伦理危机
后现代——碎片化、琐碎、庸俗的时代
“时代精神”(Zeitgeist)?
——对金钱利益的追求是不是时代精神的全部?
【韦伯也提出这个问题】
韦伯提出的观点:
伦理【第一位的核心关键词】
伦理Ethicvs.伦理学Ethics
伦理学,道德哲学
韦伯对伦理的看法:
人们在日常中使用,缺乏必要反思
书中的伦理同义词:
Ethos/mentality:
精神、气质、心智;Lebensfuhrung:
生活方式、生活导引、“过日子”——韦伯认为伦理是人选择哪种生活方式。
金融危机背后的伦理危机:
金融海啸,多人的命运掌握在少数人手上,丘吉尔
食品危机背后的伦理危机:
毒奶粉?
为了挣钱而无所不为
生态危机背后的伦理危机:
职业危机背后的伦理危机:
高度分化的社会。
对群体的依赖。
警察、法官、教师、医生
职业vs.生计
不务正业或是一种生计手段,以金钱为导向
I’mlovingit.【职业问题——马克斯韦伯的核心问题】
这个时代最难的问题——直面本心、无法逃遁
1.4如何反思
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德尔斐神谕
自知和自识
(1)以他人为镜.差异个体,异质性
(2)以文化、文明为鉴——诸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
传统和现代的张力,被传统和现代撕裂:
服饰、语言等
“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我们”
慕课测验不清楚的题:
1、在书中“伦理”一词的近义词:
精神、气质、心智、生活方式
2、书初次面世时间1904-1905
3、德语词汇“Nachdenken”的意思是——反思
4、“意义”指向——人生的意义、文化的意义
5、“认识你自己”——德尔斐神谕
6、“未经反思的生活不值得过”——苏格拉底
0921
政府应当禁止“布基尼”吗?
世俗原则
理据
逻辑
主体;政府——法治
【上课】
“知识考古学”
问题:
为何PE成为韦伯著作中最耳熟能详的著作?
大师的“诞生”
“面对他留下的遗作,我们只看到很多个别的文章,但实际上这些都是零星片段。
”——雅斯贝斯
著作的迷宫:
如何通达核心?
韦伯作品的全貌:
编号系统:
1975-77HelmutFogt开始整理韦伯作品;
1979DirkKäsler,EinführungindasStudiumMaxWebers,München:
C.H.Beck1979.加入了新发现的文本。
80年代开始编纂韦伯全集:
WolfgangSchluchter,EinführungindieMaxWeberGesamtausgabe.ProspektderMWG,Tübingen:
J.C.B.Mohr(PaulSiebeck),1981.最初的编号没有被改动,新发现的文本加罗马数字表示。
分三部分(按年份顺序编排):
出版的原版1889-1920;未出版的作品;死后出版的作品以及选集。
共226个文本。
马克斯·韦伯全集(DieMaxWeber-Gesamtausgabe,MWG)Mohr-Siebeck
[前身是PaulSeibeck出版社,曾经向韦伯约稿:
《经济与社会》]
第一部分:
作品和演讲(24卷);第二部分:
信件(11卷);第三部分:
讲课与讲课底稿(7卷);马克斯·韦伯考证版MaxWeber-Studienausgabe(MWS)
韦伯思想演进的过程(生前/生后出版的作品)
PE在韦伯思想体系中的位置
宗教社会学第一卷是韦伯生前唯一一本经过多次整理的文集。
•转折:
经济史、社会状况研究-宗教伦理研究
•过渡:
方法论思考+历史案例研究
•枢纽:
《新教伦理》-《诸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宗教社会学、音乐社会学等
[诸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的写作顺序:
儒教与道教;印度教与佛教;古犹太教;中间考察(Zwischenbetrachtung);导言(Vorbemerkung)]
大师的“重生”:
韦伯的发现和接受史:
“借此著述,韦伯和他的朋友桑巴特和特洛尔奇一起,成了宗教社会学的创始者……不过长期以来,韦伯的宗教社会学学科体系化的努力,还没有任何实际的专门继承者。
”——约阿欣·瓦哈(JoachimWach)《社会学袖珍词典》1931
二战之前的韦伯研究:
30年代德国社会学的分化——德国社会内部分裂的体现
卡尔·洛维特(KarlLöwith):
《马克斯·韦伯与卡尔·马克思》(1932)发表于韦伯主编的《社会科学与社会政策文库》
帕森斯译介:
1925年访学海德堡-MarianneWeber
1930年翻译PE——早于德语版的出版;1947年翻译WuG
帕森斯对韦伯的翻译不是很忠于原著,第二译者
误译举例:
sinnhaft-subjective;译者序言
战后德国的韦伯“再发现”与争论:
“出口转内销”的韦伯
1964价值中立之争:
帕森斯vs.霍克海默、马尔库塞、哈贝马斯
去帕森斯化(de-ParsonizingWeber):
1972年美国社会学年会《韦伯在美国社会学中的帕森斯化》;1975J.Cohen,L.E.Hazelrigg,W.Pope联名在《美国社会学刊》上发表《去帕森斯化韦伯:
对帕森斯就韦伯社会学之诠释的批评》、《关于韦伯和涂尔干的差别:
对帕森斯之融合说的批评》
结构功能主义vs韦伯
阐释韦伯的总命题
•现代化(Modernization):
贝拉《德川宗教》1957;艾森斯塔特《新教伦理与现代化》1968;
•理性化(Rationalization)-“祛魅”(disenchantment):
田布洛克《韦伯的作品》1975;施路赫特:
理性化的吊诡;
•行为理论:
帕森斯;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
交往理性;方法论:
价值无涉、理想型;“西方”的起源:
文化意义
汉语学术圈的“韦伯热”:
80年代的时代氛围
汉译韦伯的问题;中译本《新教伦理》的结构问题
第五讲文本的冒险(3月25日)
【课堂笔记】
韦伯
雅斯贝斯——轴心时代——“面对他留下的遗作,我们只看到个别的文章,但事假上这些都是零星片段”——老师认为是错的
著作的迷宫
韦伯著述的全貌
1980年代,施路赫特:
马克斯·韦伯全集
226个文本
迪尔克·克斯勒
韦伯全集的编辑出版:
mohrsiebeck出版社,主编施路赫特——马克斯韦伯研究的教皇
韦伯思路的发展
1889-1896年——聚焦经济问题——砍柴
1903-1904年——方法论——磨刀
1904-1910——新教伦理——韦伯问题,为什么在近代欧洲出现如此这般理性资本主义问题;1904-1914新教伦理问题研究时期
姐妹篇《新教教派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反过来影响宗教【考试】
1913-1914:
方法论研究
1916-1920:
宗教伦理
1920年去世,《宗教社会学论集I》自己编辑
《新教伦理》的位置
转折:
经济史、社会状况研究转向宗教伦理研究
过渡:
方法论思考+历史案例研究
枢纽:
《新教伦理》——《诸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
儒教与道教、印度教与佛教、古犹太教、中间考察——宗教社会学——音乐社会学等
韦伯著作的四部分:
经济史、宗教社会学、一般社会学、方法论
“我是欧洲文明之子”——韦伯
阐释重心一:
《宗教社会学》1-3卷
阐释重心二:
《经济与社会》
大师的重生:
韦伯的发展与接受史
二战之前的韦伯研究
30年代德国社会学界的分裂——关于社会学是否应该价值中立
资产阶级社会学:
社会学应该价值中立VS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认为社会学应该服务社会生活
卡尔·洛维特《马克斯·韦伯与卡尔马克斯》(1932年)马克斯韦伯的祛魅概念和马克思的雾化概念,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转世重生:
短暂的学术生涯
无子嗣
没学生
重生:
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
累层的解释:
去帕森斯化
战后的韦伯“再发现”与争论
1964海德堡韦伯百年诞辰研讨会“价值中立”问题之争
帕森斯VS.霍克海默,哈贝马斯
现代社会价值多元状况
卡尔马克斯+马尔斯韦伯+涂尔干是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
四个阐释韦伯的总命题:
现代化问题:
贝拉《德川宗教》1957;艾森斯塔特《新教伦理与现代化》1968
理性化(rationalization)-祛魅(disenchantment):
行为理论:
帕森斯;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
交往理性(除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外的一种理性)
方法论:
价值无涉、理想型
共同的点:
“西方”的起源:
文化意义(作为镜子反观中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