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水调歌头.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4450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轼 水调歌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苏轼 水调歌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苏轼 水调歌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苏轼 水调歌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苏轼 水调歌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轼 水调歌头.docx

《苏轼 水调歌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 水调歌头.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轼 水调歌头.docx

苏轼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gé),低绮(qǐ)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

《水浒·施恩三人死囚牢武松大闹飞云浦》(上海古籍出版社《水浒传》266页)中曾出现过词曲,下片首句为“高卷珠帘”,其余相同。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

是著名的北宋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

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注释】

  

(1)把酒:

端起酒杯。

  

(2)宫阙:

宫殿。

  (3)今夕是何年:

古代神话传说,天上只三日,世间已千年。

古人认为天上神仙世界年月的编排与人间是不相同的。

所以作者有此一问。

  (4)乘风归去:

驾着风,回到天上去。

作者在这里浪漫地认为自己是下凡的神仙。

  (5)琼楼玉宇:

美玉砌成的楼宇。

指想象中的宫殿。

  (6)不胜:

经受不住。

  (7)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8)何似:

哪里比得上。

  (9)朱阁:

朱红色的楼阁。

  (10)绮户:

刻有纹饰门窗。

  (11)照无眠:

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12)何事:

为什么。

  (13)长向别时圆:

长几位总是,向是在的意思

  (14)婵娟:

美丽的月光,代指月亮。

  另注:

  (15)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

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16)丙辰:

熙宁九年(1076)。

苏辙字子由。

 

  (17)李白《把酒问天》: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 

  (18)牛僧孺《周秦行纪》:

“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 

  (19)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

“月如无恨月长圆。

  (20)[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句"青天明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把,握着

  (21)起舞弄清影:

在月下起舞,身影摇曳.

  (2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照进雕花的窗户,照到不眠的人.绮户,装饰着花纹或图案的窗户.

  (23)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月亮不应对人间有什么遗憾,为什么总是在人离别之时圆呢?

  (2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希望人们都能身体康健,即使相隔千里,也可共同沐浴在同样的月光中.婵娟,指月亮.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

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

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

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

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

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很明显,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

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

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

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

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

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

  上片写中秋赏月,因月而引发出对天上仙境的奇想。

起句奇崛异常,词人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诗意,用一问句把读者引入时间、空间这一带有哲理意味的广阔世界。

词人的提问,似乎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伊始,又好像是在赞叹中秋的美景、造化的巧妙。

其中蕴涵了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作者之所以要化用李白诗意,一是李白的咏月诗流传甚广,二是苏轼经常以李白自比,这里也暗含此意。

李诗语气比较舒缓,苏词改成设问句以后,便显得峭拔突兀。

苏轼将青天作为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豪放的性格与不凡的气魄。

“不知”二句承前设疑,引导读者对宇宙人生这一类大问题进行思考。

“天上宫阙”承“明月”,“今夕是何年”承“几时有”,针线细密。

继续设疑,也将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推进了一层。

设问、思考而又不得其解,于是又产生了“我欲乘风归去”的遐想。

李白被称为“谪仙”,苏轼也被人称之为“坡仙”。

词人至此突发奇想,打算回到“天上”老家,一探这时空千古奥秘。

苏轼生平自视甚高,以“谪仙”自居,所以他当然能御风回家,看看人间“今夕”又是天上的何年?

仙境是否胜过人间?

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

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

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以及《前赤壁赋》描写自己在月下泛舟时那种飘然欲仙的感觉,皆产生于共同的思想基础。

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

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

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

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

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

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

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

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

“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片写望月怀人,即兼怀子由,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

换头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

夜深月移,月光穿过“朱阁”,照近“绮户”,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

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

月圆人不圆是多么令人遗憾啊!

词人便无理埋怨圆月: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

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同时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不幸离人的同情。

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便转而为明月开脱: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

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

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

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

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

故结尾“但愿”便推出了美好的祝愿。

“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突破空间的阻隔,让对明月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

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

张九龄《望月怀远》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秋霁寄远》说:

“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对天下离人的共同美好祝愿。

  全词设景清丽雄阔,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来回驰骋的开阔空间。

将此背景与词人超越一己之喜乐哀愁的豁达胸襟、乐观情调相结合,便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译文】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

(我)端着酒杯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

  (我欲乘风归去,)

  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

  (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月光从朱红色楼阁的一面转到另一面,低低的洒在窗户上,照着不眠之人。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明月不该有什么怨恨,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之时才圆?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离人能平安健康,远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英文翻译】

  "ThinkingofYou"

  Whenwillthemoonbeclearandbright?

  Withacupofwineinmyhand,Iaskthebluesky.

  Idon'tknowwhatseasonitwouldbeintheheavensonthisnight.

  I'dliketoridethewindtoflyhome.

  YetIfearthecrystalandjademansionsaremuchtoohighandcoldforme.

  Dancingwithmymoon-litshadow

  Itdoesnotseemlikethehumanworld

  ThemoonroundstheredmansionStoopstosilk-paddoors

  ShinesuponthesleeplessBearingnogrudge

  Whydoesthemoontendtobefullwhenpeopleareapart?

  Peoplemayhavesorroworjoy,benearorfarapart

  Themoonmaybedimorbright,waxorwane

  Thishasbeengoingonsincethebeginningoftime

  MayIalldbeblessedwithlongevityThoughfarapart,wearestillabletosharethebeautyofthemoontogether.

  另根据这首诗改为一首歌,叫《水调歌头》

编辑本段

赏析A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

是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

一零七六年苏轼贬官密州,时年四十一岁的他政治上很不得志,时值中秋佳节,非常想念自己的弟弟子由内心颇感忧郁,情绪低沉,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词。

其立意,构思,奇逸飘妙,以超现实的遥想,以虚无飘渺的幻想世界,表现非常现实而具体的人之常情。

在这里,词人通过对月宫仙境的想象,在一种极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现自己的思想矛盾与波折,人生体验与认识。

这种表现不仅超凡脱俗,也构成了本篇的浪漫主义色调和超旷飘逸的风格。

  上片一开始“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这两句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脱化而来的。

“举着酒杯询问青天,天上的月亮是何时有的”?

此句充分显露出作者率真的性情,也隐藏着内心对人生的痛惜和伤悲。

接下来两句: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问的内容,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

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

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

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他想乘风回到月宫,又怕那里的凄凉,受不住那儿的寒冷,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这里表达了词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情。

“乘风归去”说明词人对世间不满,“归”字有神仙自喻的味道,好像他本来住在月宫里只是暂住人间罢了。

一“欲”一“恐”显露了词人千思万虑的思想矛盾。

真可谓“奇逸之笔”。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与上紧密相接,写词人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影子也在随人舞动,天上虽有琼楼玉宇也难比人间的幸福美好。

这里由脱尘入圣一下子转为喜欢人间生活,起伏跌宕,写的出神入化。

  词人最初幻想仙境,要到月宫里去,脱离曾让他无限烦恼的人间,但是词人终究是现实的,对人生是热爱的,因此,亲手抹去了这种虚无的画景。

  下片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

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

“无眠”是泛指那些和自己相同的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

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

于是诗人埋怨明月说: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

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达了对于不幸分离的人们的同情。

词人思想是豁达的,他需要自我解脱,所以他一质问的语气发泄佳节思亲的情感。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世间总有悲、欢、离、合,象天上的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这些自古以来都是难以周全圆满的。

此句流露出了词人悟透人生的洒脱和旷达的性格,也是对人生无奈的一种感叹,这里以大开大合之笔从人生写到自然,将各种生活加以提炼和概括,包含了无数的痛苦、欢乐的人生经验。

结束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只希望人们能够永远健康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中秋之夜共同欣赏天上的明月。

这里是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也是一种祝福。

  全词情感放纵奔腾,跌宕有致,结构严谨,脉络分明,情景交融,紧紧围绕“月”字展开,忽上忽小,一会离尘,一会入世,语句精练自然,显示了词人高超的语言能力及浪漫洒脱超逸的词风。

  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受到人们的推崇。

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说: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认为这是写中秋最好的一首词,此说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

既有理性,又有情趣,很是耐人寻味。

它的意境光阔,胸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一种美好的享受。

编辑本段

赏析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亮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原型之一,中国古代诗人对月亮的歌吟单从数量而言也是无与伦比的。

然而天地间总是“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真正能使观者感受到生命与自然相交融的那么一种和谐之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就像美丽的梦一样。

苏轼在另一首词中说过:

“对花逢酒不饮待何时”,而月亮不正是一朵高悬天际的岩石之花吗?

据有关典籍记载,东坡并不是一个能饮很多酒的人,但他喜欢与别人一起饮酒,尤其是看别人饮酒,别人的快乐也就是他的快乐,他心胸豁达,气质清明,在如梦浮生里,他处在醉与醒之间,既不像屈原那样遗世而独立,也不跟有些文人似的和其泥而扬其尘。

他是他自己,没有比他自己更接近于他自己的了。

“问青天”,李白登峨眉山顶说过:

“恨不得挟谢眺惊人诗来,搔首问青天耳!

”屈原《问天》是一部充满幻想的作品,共有一百多问。

东坡这首词也是对青天提出了他的疑问。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今夕何年”也就是《诗经》中所说的“今夕何夕”。

刘向《说苑》中有一首“越人歌”,用越语写成,译成当时通行的隶书,最后一句就是“不知今夕何夕”。

不同之处在于:

《诗经》及《鄂君歌》中说的是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感到疑惑,仿佛把自己遗忘了一样,不知道这个夜晚是那个夜晚了。

而在东坡的词中,则是对上天的宫阙存在着疑惑。

在古代,有着“天上一日,人间一年”的说法,因此,东坡以为,天上与人间必然有着不同的计算时间的方法。

人间的光阴如白驹之过隙,而天上的则是缓慢的,这里暗寓一种对时间催人老这一自然现象的无可奈何的悲哀。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此句是上面那种悲哀心情的很自然地转换。

因为对人世间的时间是无可奈何的,因此想“乘风归去”。

这里用了一个“归”字,是很有深意。

李白被贺知章誉为“谪仙人”,而东坡也隐然以“谪仙人”自任。

他到天上,不是附骥之尾,而是再回到他所来的地方。

然而,他在想入非非中,又渐渐产生了新的忧虑。

“高处不胜寒”是担心自己再也忍受不了那种纯净的寒冷。

李商隐诗“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婵娟”乃“美好貌”。

青女素娥是耐得住寒冷的,因之能够在月中霜里比赛谁更美好。

但诗人会怎样呢?

他显然是忍耐不了,他的天堂在人间。

在这里,苏轼赋予这首词以非常丰富的意义。

他对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是有些厌倦的,他也渴望上升到一个更纯净的高度,然而他却忍受不了这种寒冷。

他就是这样处在一个矛盾的情境之中。

从句面的意思看,似乎是琼楼玉宇乃耐不住高处的寒冷,而作者的真正关注的还是自己。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是作者的猜度之词,杜甫诗“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桂树在月轮中留下阴影,斫却此桂,清光应该更多。

据古代姮娥奔月的传说,月中还有吴刚,坐在那里斫桂。

故毛泽东有《虞美人》“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云云。

  转至下片。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连用三个动词,来描述月亮的运动。

月亮升起来,转过朱阁,慢慢降落,月光延伸进窗户,照到床上无眠的人。

“照无眠”有两种解释,月光照在人身上,而人还处在无眠状态。

也可能是月光照到床上,却发现并无人在此睡觉。

那人在何处呢?

李白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是写人在床上却无眠的;另一首“却下水精廉,玲珑望秋月”,则写人并没有躺在床上,却坐在窗前默默地望着月亮。

词人在这里把月亮拟人化了。

仿佛月亮也是一个与他“心有灵犀”的朋友。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何事”俗本多作“何时”,一句之中有两个“时”字,是不太妥切的,同时也与理不通。

因为上面已经把月亮当作自己的朋友,因此要跟她谈谈心,要向她表示最为亲切的问候,这句的意思是:

月亮啊,你这高处也能胜寒的“别有天地非人间”的造物,难道还如我们这些渺小而可悲的人类一样有着什么遗恨吗?

不,你是完美无缺的,不应该有遗恨的;但你又是因为什么缘故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

难道你就不能在人们团圆的时候团圆,离别的时候残缺吗?

你为什么总是要跟我们不一致呢?

我们人类离别的悲哀难道就一点也赢不到你的怜悯吗?

  由上片的“把酒问青天”到此处的问月,诗人的感情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他逐渐领悟到了什么,也可以说他听到了天外之音。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一句可以看成作者的领悟,也可以看成月亮的回答:

月亮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她也有着自己固有的悲痛,同人有“悲欢离合”一样,她也有着“阴晴圆缺”,这世界本身就不是完美的,每一件事物都处在自己固有的缺憾之中。

明白了这一点,再怨天尤人有什么意思呢?

  最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就是“隔千里兮共明月”的意思。

这个结局是自然而然地达到的,作者最终自然会达到这一高度。

但这一高度却并不寒冷,它还是我们常人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

苏轼的思想境界并不如朱熹那样的理学家高远,他比较地有人情味,他的旷达是一种生活化了的心境,他在人间,在自己的生活之中。

这首词之所以广为流传,脍炙人口,其原因就在于此。

我们并没有把苏轼当成一个膜拜的偶像,我们把他看做自己的朋友,确实,在中国文人中,你找不到比他更适合做朋友的人了。

编辑本段

赏析C

  上片写中秋赏月,因月而引发出对天上仙境的奇想。

起句奇崛异常,词人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诗意,用一问句把读者引入时间、空间这一带有哲理意味的广阔世界。

词人的提问,似乎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伊始,又好像是在赞叹中秋的美景、造化的巧妙。

其中蕴涵了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作者之所以要化用李白诗意,一是李白的咏月诗流传甚广,二是苏轼经常以李白自比,这里也暗含此意。

李诗语气比较舒缓,苏词改成设问句以后,便显得峭拔突兀。

苏轼将青天作为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豪放的性格与不凡的气魄。

“不知”二句承前设疑,引导读者对宇宙人生这一类大问题进行思考。

“天上宫阙”承“明月”,“今夕是何年”承“几时有”,针线细密。

继续设疑,也将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推进了一层。

设问、思考而又不得其解,于是又产生了“我欲乘风归去”的遐想。

李白被称为“谪仙”,苏轼也被人称之为“坡仙”。

词人至此突发奇想,打算回到“天上”老家,一探这时空千古奥秘。

苏轼生平自视甚高,以“谪仙”自居,所以他当然能御风回家,看看人间“今夕”又是天上的何年?

仙境是否胜过人间?

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

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

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以及《前赤壁赋》描写自己在月下泛舟时那种飘然欲仙的感觉,皆产生于共同的思想基础。

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

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

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

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

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

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

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

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

“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片写望月怀人,即兼怀子由,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

换头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

夜深月移,月光穿过“朱阁”,照近“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