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应用产业进入高速转折期.docx
《中国卫星应用产业进入高速转折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卫星应用产业进入高速转折期.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卫星应用产业进入高速转折期
中国卫星应用产业进入高速转折期
从通讯导航到天气预报 卫星进入生活方方面面
“中星10号”具有大容量、广覆盖、高可靠、长寿命等技术特点,各项性能优于1998年发射的“中星5B”,将满足我国及亚太地区用户的通信、广播电视、数据传输、数字宽带多媒体等业务的应用需求。
此外,技术复杂、难度极高的卫星导航,也正处于一个发展高潮。
目前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已进入关键时期,已发射的8颗北斗导航卫星,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星座架构,在今年10月将完成全面测试,具备向我国大部分地区提供初始服务的条件,明年可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服务。
卫星研制和发射投入巨大,是卫星产业中重要内容。
而无论是提供通信、直播、遥感功能的单颗卫星,还是需要几十颗卫星组成系统的卫星导航系统,最终的目的是开展应用和服务。
包括卫星运营和地面设备制造等在内的卫星应用产业,目前正进入高速发展的转折期,并在太空经济中成为重点和亮点。
作为中国航天科技(000901)集团公司下属企业和内地唯一的主导卫星运营公司,中国卫通规划到2015年拥有15颗卫星,营业收入能达到160亿元,成为亚洲第一、国际一流的卫星运营公司,提供面向亿万用户的“天地一体”卫星通信广播运营服务。
国内政策助推国际需求增长 卫星应用迎来良好机遇
北斗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说,不管是通讯、气象、遥感还是导航,卫星一方面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一方面是为提高生活质量服务。
人类第一颗卫星上天后,科学家们非常及时地发展卫星的服务,为人类造福。
卫星应用逐步走向产业发展。
同样,在国内,卫星应用作为信息传输、导航定位和地理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已与国民经济各行业相融合,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在卫星通信领域,卫星提供着高效、优质的广播电视、语音、数据多媒体、应急通信、互联网接入、企业专网、远程教育等一站式通信广播服务;在国家“村村通”电话工程、“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神七发射、北京奥运会、玉树地震等重大事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卫星导航领域,国内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迅速,2009年卫星导航产业产值约550亿元,占全球的近10%;国内已经形成了覆盖芯片与终端制造、导航电子地图、系统集成应用、综合信息运营服务等业务的较完整的产业链。
在卫星遥感领域,目前,我国已形成气象、陆地、海洋、环境系列应用卫星。
卫星遥感也在台风、森林大火、汶川地震、太湖蓝藻等灾害监测中大显身手。
专家认为,我国卫星应用产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国家产业政策为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时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产生巨大需求。
国际市场上,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地区对我国通信、遥感卫星和卫星应用系统需求日益增长,伴随整星出口,将带动卫星应用地面设备出口,为卫星应用产业国际化发展提供良好机遇。
预计到“十二五”末期,我国将有近百颗卫星在轨运行,形成较完备的应用卫星体系,为卫星应用发展创造了巨大空间。
天上资源不足地面对接不畅卫星应用需要“天地对接”
卫星应用产业不仅仅靠卫星,还需要“天地对接”。
所谓的天地一体的卫星应用业务体系,由空间段和地面段构成。
通俗地讲,空间段就是卫星的事,包括通信广播卫星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遥感卫星系统组成的空间基础设施;地面段则是要把卫星的能力转化为地面可用的服务发展,比如通信广播、直播卫星运营服务,发展基于北斗的综合信息应用系统。
专家分析,我国目前拥有的空间卫星资源仍然不足,尤其是缺乏连续、稳定的高分辨率遥感卫星资源。
但另一方面,地面往往落后于空间。
孙家栋院士说,人们对天上这部分很关心,确实也很重要。
但拿北斗导航系统来说,卫星导航网络真正发挥作用,不单纯是天上的事,地面还需要有很好的管理系统,管理好卫星,提供好服务。
同时用户对导航服务的二次开放,比如汽车导航系统软硬件设计等,也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不能几百亿的资金投到天上去,却没能创造地面巨大的市场。
卫星空间段运营、地理信息服务、卫星地面运营服务是中国卫通的核心业务,卫星地面运营业务虽然刚刚启航,却是卫通将来发展的重心所在。
卓超说,所谓卫星地面运营业务,主要包括两个业务:
一是卫星数字发行业务;一是卫星地面通信业务。
其中数字发行业务就是通过卫星把电子图书、报纸、杂志、多媒体等各类信息直接传递到终端用户。
专家指出,当前,卫星应用产业已成为全球性的高技术产业,统筹规划好卫星及其应用的发展,构建天地一体的卫星应用业务体系,服务于国家应急减灾、农业、林业、水利等国民经济建设各相关领域,还能辐射、带动信息产业、“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和“低碳经济”发展。
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将进井喷期
在日前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表示,一旦相关技术成熟应用,中国卫星导航产业将进入井喷期,预计2020年中国卫星导航产业年产值将达4000亿元人民币。
"卫星导航已列入国家七大战略性新产业的一部分,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好机遇。
"
全球看2020年产值将达4000亿元
"实际上,4000亿元还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估计,是根据年均15%-20%的增速计算得出,而最近几年中国卫星导航产业增速高达30%-50%。
从全球看,到2020年,卫星导航产业的产值将达4000亿至5000亿美元。
"冉承其说。
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起步于2002年,2003年的市场规模不过40亿元。
近几年,随着我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化"重大工程项目实施,消费市场的基数大增,全国卫星导航应用市场规模以每两年翻一番的速度快速增长。
到目前已快速增长至500多亿,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
2011年4月,中国成功发射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计划与应用推广由此迈出重要一步,使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3个具备自主无源卫星导航定位能力的国家。
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2012年前具备亚太地区区域服务能力,2020年左右,建成由30多颗卫星、地面段和各类用户终端构成的、覆盖全球的大型航天系统。
抓好核心技术产业化
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卫星导航用户设备市场化的条件日趋成熟,批量化用户群体正在逐步形成,已进入产业高速发展期。
然而,也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
"从产业化角度看,我们与先进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特别是在核心部件和品牌产品方面,我们几乎是空白,清一色都是国外产品。
在卫星定位技术上也都是跟在国外后面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技术的很少。
卫星导航产品国产化占有率很低。
"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杨东凯说。
那么,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
"要抓好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的产业化,必须坚持不懈地走自主创新道路,突破核心技术壁垒,发展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接收机芯片和接收机板等基础设备。
"杨东凯说,"在卫星定位产品产业化上,其核心技术是卫星定位关键芯片,如射频芯片、基带芯片、数据处理芯片等。
长期以来,我国对于GPS导航仪芯片都是采取国外购买的方式。
但是,今后多星座接收机特别是与中国GNSS兼容的接收机芯片肯定无法从国外引进,所以兼容机芯片及OEM板的研制和产业化已经迫在眉睫,国家及有关行业应集中突破这一难关。
我国当前应把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兼容接收机芯片列为核心技术突破的重中之重。
"
北斗卫星将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中国有关部门负责人十四日在此间表示,在未来几年里,中国将陆续发射系列北斗导航卫星,计划二○○八年左右满足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对卫星导航系统的需求,并进行系统组网和试验,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当天凌晨,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
而两个月前,中国已在西昌成功发射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
中国这个要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北斗导航系统(COMPASS),将主要用于国家经济建设,为中国的交通运输、气象、石油、海洋、森林防火、灾害预报、通信、公安以及其他特殊行业提供高效的导航定位服务。
据悉,建设中的中国北斗导航系统(COMPASS)空间段计划由五颗静止轨道卫星和三十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提供两种服务方式,即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
卫星导航系统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自主研制生产卫星导航系统,正在运行的有美国的GPS系统和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欧洲的伽利略全球卫星定位计划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
国金证券(600109):
数字中国点燃十二五北斗地图本土化狂潮(荐股)
事件
6月22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印发《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建成“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和信息化测绘体系、实现本土化产品关键领域替代、建立基础地理信息在线服务、地理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等目标。
评论
完善数据库、数据服务中心及国情监测系统:
数据是地理信息产业的中心环节,因此国家提出在未来五年建立覆盖全球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乃至月球的数据库,保证我国未来在世界范围内竞争的优势和安全。
建立数据库,并以此分析地形地貌、地表覆盖、水系流域、交通境界、居民地等要素,并为决策作出帮助。
这为地图引擎及平台应用厂商带来机会。
力推天地图系统、鼓励数据采集及加工服务外包:
天地图作为国家力推的互联网内容服务的中国自主品牌,未来应用将逐步扩展,范围将扩展到涉密版和政务版,承担基础地理信息服务方式向在线服务的转变的重要角色;鼓励数据采集、加工外包服务以应对世界产业转移潮流,保证自身数据安全。
数字城市建设持续推进:
十二五期间将数字城市建设扩展到全部地级城市和有条件的县级市,并基于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实现数字城市的互通互联,开展数字省区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推广和普及。
这将又为数字城市建设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十二五规划中最为重要的是强调国土安全,未来国产替代进程将大大加快,本土企业将极大收益:
公共地理信息平台未来将成为国家重要信息汇聚点,同时也是信息服务的战略高地,当前在核心系统的GPS以及地图平台中主要为外资公司所主导,在敏感时期将成为信息泄露的突出领域,十二五规划将通过重点项目重点行业的优先扶持以及通过政策倾斜下的”走出去”,扶持一大批有技术实力的本土北斗地图产业公司。
十二五规划使得国内地理信息产业黄金五年可期:
十二五规划为产业指明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并且整个地理信息产业驱动因素明显:
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路径指引、动态交通信息服务等;GIS向大众化及更多领域普及,企业及个人的消费需求将超过政府需求,银行、医疗等其它行业的应用;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推动整个地理信息产业进入新的技术层级,并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以及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即将迎来新的黄金五年。
关于受益于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上市公司:
我们认为此次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北斗星通(002151)、国腾电子(300101)受益北斗带来的国产化浪潮,平台应用提供商超图软件(300036)受益国情系统建设,以及军民应用产业化能力最强的华力创通(300045)、天地图数据提供商四维图新(002405)、拥有数据采集和数字城市业务的数字政通(300075)也将受益。
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北斗以及地理板块“增持”评级,投资组合为:
超图软件、北斗星通、四维图新、以及国腾电子、华力创通、数字政通。
(国金证券研究所)
民生证券:
构建数字中国,发展壮大GIS产业(荐股)
报告摘要:
国家测绘局近日印发《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
纲要形成了“构建数字中国、监测地理国情,发展壮大产业、建设测绘强国”的24字总体战略,并提出争取把地理信息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
纲要主要内容有:
(1)提高测绘技术和装备的国产化率。
(2)强化基础测绘地位。
(3)加强地理国情监测。
(4)丰富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内容。
(5)加快地理信息社会化应用,促进地理信息产业繁荣。
(6)加快测绘科技创新,大力提高现代测绘技术装备的自主创新水平。
l发展基础测绘,构建“数字中国”
规划旨在发展基础测绘,推动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和集成整合,通过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加快实施国家重大测绘工程,加快建设“数字省区”“数字城市”“数字乡镇”,形成全国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内部纵向互联互通、协同服务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体系。
“十二五”期间,国家测绘局将在全国全面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力争完成全部333个地级市和部分有条件的县级市的数字城市建设。
从这个角度看,四维图新作为基础测绘数据提供商、数字政通作为数字城市的建设者将有所受益。
壮大地理产业发展,重点布局位置服务产业化
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要积极促进地理信息应用社会化,大力发展卫星导航、位置服务、现代测绘装备制造、网上地图服务以及经营性测绘等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大地理信息技术和位置服务产品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智能交通、现代物流等方面的应用;开发基于地理信息的电子游戏产品、地理信息电视频道以及基于物联网的位置服务产品等。
因此启明信息(002232)、天泽信息(300209)等基于地理位置提供交通和物流信息服务的公司也有望迎来发展良机。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国产化率
规划要求开展高精度测绘基准建设、航空航天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在重要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降低关键领域技术对外依存度。
通过设置相关示范推广和产业化推进项目等,对地理信息领域的品牌培育、技术创新、产学研平台搭建、成果转化等进行重点支持,努力实现重大测绘工程中国产装备使用比例超过50%。
我们认为,超图软件作为国产GIS平台提供商,将极大受益于产业国产化率的提升。
综上,综我们推荐的公司依次是:
超图软件(国产GIS平台软件)、数字政通(数字城管和数字城市的实践者)、四维图新(基础测绘数据提供商和车载导航)、启明信息(车载导航)、天泽信息(车辆物流管理)。
(民生证券)
东北证券(000686):
2020年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将达4000亿
6月2日消息,在今日举行的中国卫星导航行业投资策略会上,东北证券分析师梅剑锋认为,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催化了产业的发展,各行业应用均对北斗产品提出大量市场需求。
预计到2020年,产业规模将达4000亿元。
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信息咨询服务中心主任曹冲预计,今年和明年的卫星导航市场规模目标是1000亿,2015有望超过2000亿,以目前行业的成长性看,2020年4000亿的规模并不难达到。
他同时透露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的真正用户数在5000万左右,今年则可能达到1亿规模。
梅剑锋认为今年四月第8颗卫星发射升空,标志着北斗二代“3+3”基本系统已经组建成功,2012年底前还将发射约8颗卫星并建成区域系统,意味着北斗二代系统的建设已经进入加速期。
目前市场对于卫星导航的需求也已经由军事领域快速渗透到林业、渔业、交通运输业、减灾救灾、气象、水利等各大行业,未来各类型的行业应用均对北斗产品提出大量市场需求。
此前交通运输部规定从2012年起“两客一危”(长途客车、客运包车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车辆必须安装卫星定位装置。
2010年国内公路危化品车辆、大型客车以及其他类型的专用货车、普通货车、中小型客车,规模则达1133万辆。
农林部渔业局的“十二五”规划细则指出要为90%以上渔船配备必要的安全通信、避碰设备,各地政府提供70%-90%的补贴采购北斗接收机。
2010年全国海洋大中型捕捞渔船数量为9.08万艘,对应北斗接收机市场规模约11.8亿元。
在行业投资策略上,东北证券认为短期重点关注在专业市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接收机生产商和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
长期看好具有北斗关键元器件自主研发能力、掌握定位核心算法、具有多技术融合能力、能提供整体行业解决方案的企业。
(王霄发自上海)
安信证券:
我国成功发射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点评
报告关键点:
本次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系统建设完成
北斗卫星商业应用将进入加速期
对北斗导航相关上市公司构成利好
我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进入新阶段。
本次成功发射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将与2007、2009年发射的2颗以及2010年发射的5颗导航卫星共同组成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系统,经一段时间在轨验证和系统联调后,将覆盖神州大地,具备向我国大部分地区提供初始服务条件,具体包括,在中国境内初步可以提供20米以内的定位精度,对时间的定位精度则可以达到50纳秒。
北斗卫星应用进入加速期。
据我们了解,"十二五"期间,与北斗卫星应用
相关的重大项目有:
国家电网规划投资上万亿元用于建设包含北斗系统的"国家电网智能电网工程";国家民政局减灾委规划投入上百亿建设可容纳50万减灾人员的"北斗减灾信息系统";国家交通部计划投资数亿建设基于北斗系统的"重点运输过程监控管理服务示范系统";以及国家水利部的"北斗水文监测系统"、国家通信部门的"北斗授时系统"、国家海洋局的"北斗海洋灾害应急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均已通过立项并开始筹建。
北斗卫星首重商用。
全球作战的美国相比,美国对导航定位的军事需求非常大,中国对于导航定位的军事需求则相对较少。
中国花费巨资研发北斗系统(北斗卫星的平均造价达上亿美元),除了军事上的战略意义,其商业用途更为国家所重视。
因此,我们认为,为加快推广北斗系统的商业应用,政府部门会有一系列举措,例如,我们猜测,对初期投放市场的终端产品价格,会根据市场接受能力做出合理的战略性的筹划和考量。
北斗概念股:
短期利好,长期受益。
短期来看,受利好消息的影响,受益北斗导航系统建设的相关股票将会有较好表现,如国腾电子、中国卫星、航天电子(600879)、北斗星通、合众思壮(002383)、华力创通、中海达(300177)等。
长期来看,北斗产业链上游的芯片制造商以及下游的终端设备提供商将更为受益,包括国腾电子、中国卫星、北斗星通、华力创通、中海达,建议长期关注。
国信证券:
高精度GNSS技术成熟,四大趋势促进产业发展
我国GNSS市场:
十年5000亿容量的GNSS产业圈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目前主要应用于高精度测绘、位臵搜索、车载导航、移动目标监控、智能通信等诸多专业、消费领域。
我国GNSS产业,作为十二五重点规划的战略性新型产业,近年来实现了超过40%的年复合增长率(2006-2009)。
我们认为我国GNSS产业已经进入了持续高速成长的上升通道,预计我国GNSS产业在未来5-10年内将保持至少20-30%的复合增长,在2020年形成一个超过5000亿元的GNSS产业圈。
高精度GNSS(毫米级定位)技术成熟,促进专业应用发展
消费应用市场整体规模约是专业应用市场的4倍,且成长强劲,但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盈利压力较大。
高精度专业领域由于其高技术及市场壁垒更容易寻找具有长期稳定快速成长投资价值的规模企业,如具有技术、渠道优势的专业领域厂商如合众思壮、中海达等。
关注受益于GNSS发展四大趋势带来的领跑企业
我们认为GNSS产业未来5-10年的成长将蕴含于把握住以下四大核心趋势的企业中:
单一GPS系统向多系统转变(北斗产业链公司如北斗星通、国腾电子)、GNSS与GIS加速相互促进融合(超图软件),GNSS与移动通信、互联网、汽车的结合(启明信息、四维图新、XX),以及产品应用向服务的转变(如合众思壮、中海达)。
给予GNSS产业公司"谨慎推荐"的投资评级。
综合考虑GNSS产业的巨大成长空间,和产业内公司目前普遍较高的估值水平,我们给予行业谨慎推荐评级。
国腾电子:
厚积薄发、终将守得山花烂漫时
投资要点:
公司构建了“元器件-终端-系统”北斗导航产业链。
目前终端是公司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
在2010年公司主营收入和毛利结构中,终端分别占了66%和70%的比重;其次是设计服务,占了主营收入的25.6%、毛利的22.4%;元器件由于主要提供给终端使用,外销不多。
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即将建成、行业处于高增长临界点。
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1994年启动试验系统建设、2000年形成区域有源服务能力,2004年启动北斗系统建设、2012年形成区域无源服务能力,2020年建成北斗系统、形成全球无源服务能力。
今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除部分卫星用于系统试验验证和信号测试外,中国北斗现已构成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加上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基本系统,经在轨测试后,即将具备向中国大部分地区提供初始服务的条件。
这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备自主无源卫星导航定位能力的国家,今明两年我国还将陆续发射多颗组网卫星,实现对亚太地区的覆盖。
一季度差强人意的业绩无碍公司的长期成长性。
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698万、增长5%,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均为938万、均降低27%,净利润749万、增长14.5%。
一季度毛利率的降低成为营业利润大幅下滑的直接原因,同时少数股东损益大幅减少促使净利润最终实现增长。
终端领域表现不佳是影响公司一季度业绩的重要原因,目前是北斗一号系统向北斗二号系统的过渡时期,一季度北斗终端实现销售2805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1.3%。
但我们认为以目前公司在北斗领域的强大研发实力,在北斗二号时代,公司有望进入加速成长期。
募投项目进一步强化公司的竞争和成长基础。
公司去年IPO募集资金主要投资北斗终端关键元器件、北斗导航应用服务中心、视频图像处理芯片、高性能频率合成器、北斗/贯导组合导航五个项目。
随着这些项目在今明两年建成,公司研发和应用服务能力将获得显著提高。
首次给予“推荐”评级,目标价格42.6元。
我们预测公司2011-2013年净利润分别为7525万、9896万和1.35亿,年均增长33.9%,全面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0.54、0.71和0.97元。
首次给予“推荐”评级,6-12个月目标价42.6元/股,对应2012年60倍PE。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激烈、销售对象集中、技术更新换代、核心人员流失
(中投证券) 中国卫星:
卫星出口获零突破,市场拓展辟新天地
公司动态:
新华社5月26日报道:
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长城工业总公司26日与委内瑞拉科技和工业部签署了《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一号(VRSS-1)项目合同》。
根据合同,长城工业总公司作为项目总承包商将以“在轨交付”形式,会同卫星、运载火箭、发射测控系统、地面应用系统等分包商,完成项目合同规定的工作。
VRSS-1采用公司研制的CAST2000卫星平台,预计于2012年10月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负责发射测控工作。
地面遥感数据和图像接收处理系统也将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
主要观点:
小卫星整星出口实现零突破
我国卫星产品出口始于2004年。
航天科技集团中标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项目,首次实现国产卫星产品的整星出口。
从那以后,迄今我国已与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巴基斯坦、玻利维亚、老挝等国家成功签订了六颗商业通信卫星的整星出口合同,并已完成两颗卫星的在轨交付。
此次,公司向委内瑞拉出口VRSS-1是继大型通信卫星之后我国小型遥感卫星整星出口零的突破。
产品竞争力弱,以差异化优势拓展市场
从拓展国际市场业务的角度来评估公司小卫星产品的竞争力,我们发现无论是整星的性能还是产品的性价比都不具备竞争优势。
限于当时的研制水平,与SSTL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