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墩台施工监理实施细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9993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墩台施工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桥梁墩台施工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桥梁墩台施工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桥梁墩台施工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桥梁墩台施工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梁墩台施工监理实施细则.docx

《桥梁墩台施工监理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墩台施工监理实施细则.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桥梁墩台施工监理实施细则.docx

桥梁墩台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桥梁墩台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一、监理依据

1.1、《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

1.2、《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铁建设〔2006〕179号);

1.3、《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标准》(TB10503-2005);

1.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1.5、《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

1.6、《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TB10402-2007);

1.7、新建赤峰至京沈高铁喀左站铁路工程设计图纸、技术文件等;

1.8、四川铁科赤峰至喀左客运专线CFJL-1标监理站经批准的监理规划。

二、工程概况

2.1地形、地貌

本监理标段线路自京沈客专喀左站北京端外包京沈正线引出,途径喀左、建平两县。

线路所经地形地貌主要以低中山区为主,地势较高,地形变化大,沟谷发育,多为“U”型谷,局部为山间洼地及小型山间平原,植被覆盖较好,山间洼地及沟谷为耕地,地势较高处多为林地。

2.2地质条件

2.2.1地层岩性

沿线地层为华北地层,基岩主要以陆相碎屑岩类为主,岩浆岩类种类较少的特点,其中元古界、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缺失,沿线第四系地层分布广泛,成因多样,岩性众多。

2.2.2线路位于I级构造单元华北地台(中朝准地台)的北部和内蒙兴安华力西地槽褶皱带南端。

华北地台以赤峰-开源大断裂为界与北部的内蒙兴安华力西地槽褶皱带相邻。

拟建铁路从南至北依次穿行于以下构造单元:

华北地台二级构造单元燕山台褶带东端的辽西台陷、华北地台二级构造单元内蒙古地轴的东端建平台拱、内蒙兴安华力西地槽褶皱带二级构造单元内蒙华力西晚期褶皱带的敖汉复向斜。

2.3水文地质特征

沿线水系属辽河流域,本标段所处位置无较大河流,地下水分布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

经取样化验,地下水对铁路混凝土结构一般不具侵蚀性。

地下水位埋深一般不大于30-40m。

2.4不良地质

危岩落石、崩塌、地震液化、顺层、采空区、人工填土、膨胀土(岩)、湿陷性黄土等不良地质。

2.5气象条件

本标段线路经过区域属于中温带亚干旱季风气候区。

主要特点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降水集中;秋季凉爽;冬季干冷。

按照对铁路工程影响气候分区为寒冷地区。

2.6地震参数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标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地震基本烈度)见表1-1。

表1-1地震峰值加速度(地震基本烈度)

地名

里程段落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地震基本烈度

喀左县

DK0+000~DK20+700

0.05g

建平县

DK20+700~DK29+960

0.10g

 

2.7.建设目标

2.7.1建设总体目标

以“建设中国高速铁路标准化管理的示范工程”为总体目标。

2.7.2质量目标

工程实体质量满足国家和原铁道部有关标准、规范、规定及设计文件要求,其施工过程或实体工程质量满足如下要求:

(1)各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2)试车最高检测速度不低于设计速度1.1倍,开通速度达到设计速度目标值。

(3)在合理使用和正常维护条件下,路基、桥梁、隧道等工程结构的施工质量,满足设计使用寿命内正常运营要求。

(4)杜绝工程质量等级事故。

2.7.3安全生产目标

(1)杜绝较大及以上施工安全事故,遏制一般生产事故。

(2)杜绝较大及以上火灾爆炸事故。

(3)杜绝因建设引起的较大及以上铁路交通事故,遏制因建设引起的一般铁路交通事故。

2.7.4工期目标

48个月。

2.7.5投资控制目标

在保证工程安全、质量、工期、环保、科技创新目标前提下,严格把总投资控制在国家和铁路总公司批准的数额内,取得最佳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2.7.6环境保护目标

沿线水体功能、耕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防止,噪声、振动的环境影响得到有效控制,铁路设施、建筑与沿线城市环境、自然景观和谐相容,做到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铁路。

2.7.7科技创新目标

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铁路‘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目标,从我国铁路实际出发,结合工程特点,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2.7.8职业健康目标

注重职工的职业健康,保证文明施工,保障劳动保护,杜绝职业病发生;加强卫生监控,确保无大的疫情,无传染病流行。

2.8标段工程情况

本监理标段起点里程DK0+000,终点里程DK29+960,管段实际线路长度为29.96km。

全线共设特大桥5座,大桥6座,中桥2座。

桥梁桩基工程采取分段平行、多开工作面的方法组织施工。

对于大跨度连续梁桥,在开工后将其下部结构施工作为整个桥梁工程的重点安排优先施工,以保证上部结构按时开工及完工,确保总工期不变。

三、技术标准

⑴正线

①铁路等级:

高速铁路

②正线数目:

双线

③设计速度:

250km/h

④最小曲线半径:

一般4000m,困难3500m,引入枢纽、地区及接轨站两端减、加速地段按设计速度确定

⑤最大坡度:

一般20‰,困难地段不大于30‰

⑥牵引种类:

电力

⑦列车类型:

动车组

⑧到发线有效长度:

650m

⑨列车运行控制方式:

自动控制

⑩行车指挥方式:

综合调度集中

⑪建筑限界:

执行《高速铁路设计规范》。

⑵北京方向联络线

①铁路等级:

高速铁路

②正线数目:

单线

③设计速度:

160km/h

④最小曲线半径:

1400m

⑤其它标准同正线标准。

⑶相关既有线改建

相关既有线改建维持原线路技术标准。

四、专业工程特点及其技术质量标准

4.1专业工程特点

4.1.1高风险作业多

桥墩施工涉及的高风险作业有:

(1)模板安装、拆除的起重吊装作业。

(2)高处作业有发生高处坠落的安全隐患。

(3)机械伤害。

(4)支架失稳,突出问题是脚手架基础不稳定,连接不牢固。

4.1.2.对测量要求高

桥墩中心线定位、跨度、支承垫石高程要求严格。

4.1.3.混凝土质量控制难度大

混凝土灌注体积大,混凝土养护难度较大。

4.2技术质量标准

技术质量标准满足验标要求;满足设计要求;满足承包合同要求。

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率100%。

监理工作满足监理规范和监理委托合同要求。

五、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

5.1监理工作范围

监理工作范围包括四川铁科赤峰至喀左客运专线DK0+000至DK29+960段CFJL-1标范围内所有高桥墩台(模板加固)施工准备阶段及施工阶段全过程的监理,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过程的监理工作:

施工准备阶段:

审核图纸丶审核报告丶审核原材料丶机具丶设备手续丶证明丶施工单位分包情况等。

施工阶段:

审核测量放样丶模板安装和加固丶钢筋水泥砂石料等原材料控制丶钢筋制安丶砼配合比丶浇筑砼丶检测丶安全丶环保等内容,以及特殊丶突发情况处理汇报等。

5.2监理工作重点丶难点

一.施工安全,特别是特种作业、模板及支架的安装和拆除。

二.工程质量的控制:

1测量放线的监控,熟悉设计文件。

包括桥梁跨距、墩中心位置坐标、支承垫石工程。

2墩身混凝土分段浇筑的接头处理,主要体现在凿毛、模板拼接的错台控制,新旧混凝土温差控制。

3原材料,包括胶凝材料、粗细骨料、钢筋原材料、加工、连接和安装的检验、焊接及预留位置的检验,综合接地的位置丶焊接丶钢筋连接的控制。

4混凝土施工质量,包括强度、耐久性、观感质量、配合比设计和施工的检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

5高墩模板工程(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平方,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撑系统)丶起重吊装工程专项方案是否经过专家审查。

6模板试拼装丶支撑丶加固检查。

7钢筋加工丶钢筋连接的质量丶钢筋保护层材料与厚度的控制。

8满足耐久性要求的高性能砼配合比的检验。

9砼浇筑工艺审查,旁站砼浇筑。

六、工作流程

6.1监理工作流程

6.2施工工艺流程

 

七、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和目标及手段

7.1模板及支架安装、拆除的安全风险

7.1.1.模板及支架的安全隐患控制要点

(1)高风险作业主要有:

a.整体钢模的起重吊装;

b.支架搭设和拆除;

c.高处作业;

d.施工用电。

(2)主要伤害有:

a.起重伤害;

b.支架垮塌;

c.高处坠落;

d.物体打击;

e.触电。

7.1.2.模板的制作和安装的质量控制

(1)模板的设计要保证混凝土结构和构建各部分设计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正确。

施工应在制作模板前,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模板的施工详图,必要时提交包括构件强度、刚度、稳定等内容的计算书,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查。

(2)模板及支(拱)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所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荷载;保证结构尺寸的正确,并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地基承载力、施工设备和材料等条件进行施工工艺设计并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其弹性压缩、预拱度和沉降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3)模板安装必须稳固牢靠,接缝严密,不得漏浆。

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浇筑混凝土前,模型内的积水和杂物应清理干净。

(4)模板及支架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墩台模板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前后、左右距中心线尺寸

±10

测量检查每边不少于2处

2

表面平整度

3

1m靠尺检查不少于5处

3

相邻模板错台

1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4

空心墩壁厚

±3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5

同一梁端两垫石高差

2

测量检查

6

墩台支承垫石顶面高程

0,-5

7

预埋铁件和预留孔位置

5

7.2钢筋的制作安装控制要点

7.2.1钢筋原材进场监控:

(1)进场钢筋的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和《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等的规定。

(2)钢筋的牌号、级别、强度等级、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需要代换时,应经设计单位同意。

(3)钢筋进场时应先进行质量证明书及外观检查,钢筋属甲控材料,首先应为合同内厂家,质量证明书应符合要求,并盖有供应商的印章;外观检查:

钢筋表面应平直、表面无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绣、不应有消弱钢筋截面的伤痕。

(4)钢筋在运输、存储过程中,应防止锈蚀、污染和避免压弯。

装卸钢筋时不得从高处抛掷。

堆置时应按厂名、级别、规格分批架空放置,并分类设立标牌。

(5)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对进场钢筋进行试验,同时监理应按不低于10%的频率进行平行试验,不低于10%的见证试验,试验合格后才允许使用。

7.2.2钢筋加工过程的监控

(1)钢筋在加工弯制前应调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均应清除干净。

B.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折曲。

C.加工后的钢筋,表面不应有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

D.当利用冷拉方法矫直钢筋时,钢筋的矫直伸长率为:

Ⅰ级钢筋不得大于2%;Ⅱ级、Ⅲ级钢筋不得大于1%。

(2)钢筋的加工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受拉热轧光圆钢筋的末端应做180°弯钩,其弯曲直径dm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钩端应留有不小于钢筋直径3倍的直线段(图钢-1)。

B.受拉热轧光圆和带肋钢筋的末端,当设计要求采用直角形弯钩时,其弯曲直径dm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钩端应留有不小于钢筋直径3倍的直线段(图钢-2)。

C.弯起钢筋应弯成平滑的曲线,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光圆钢筋)或12倍(带肋钢筋)(图钢-3)。

 

(3)用光圆钢筋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应有弯钩(半圆形、直角形或斜弯钩)(图钢-4);弯钩的弯曲内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一般为:

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4)钢筋宜在常温状态下加工,不宜加热(梁体横隔板锚固钢筋若采用Ⅱ级钢筋,应采用热弯工艺)。

弯制钢筋宜从中部开始,逐步弯向两端,弯钩应一次弯成。

(5)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序号

名称

允许偏差(mm)

L≤5000

L>5000

1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的全长

±10

±20

2

弯起钢筋的弯起位置

±20

注:

L为钢筋长度(mm)。

7.2.3.钢筋焊接接头的控制

(1)检查从事焊接的工人必须持证上岗,钢筋正式焊接前,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焊接。

(2)钢筋焊接接头的焊接工艺、参数、质量以及操作人员的培训、考试等要求,应符合TZ210-200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有关规定。

钢筋冷挤压套筒连接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的有关规定。

(3)钢筋接头应设置在钢筋承受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置。

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的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A.闪光对焊的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得超过50%;在轴心受拉构件中不得超过25%;在受压区可不受限制。

B.电弧焊接的接头可不受限制,但也应错开。

C.绑扎接头在构件的受拉区不得超过25%;在受压区不得超过50%。

D.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不应小于10d。

注:

1两钢筋接头相距在30d以内,或两焊接接头相距在50cm以内,或两绑扎接头的中距在绑扎长度以内,均视为同一截面,并不得小于50cm;

2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

“同一截面”内同一根钢筋上接头不得超过1个。

(4)搭接焊接头的长度应符合如下规定:

A.双面焊焊缝长度5d。

B.单面焊焊缝长度10d。

C.接头钢筋的端部应预弯,搭接钢筋的轴线应位于同一直线上。

D.焊缝高度h应等于或大于0.3d,并不得小于4mm,焊缝宽度b应等于或大于0.7d,并不得小于8mm

E.电弧焊接用的焊条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F.焊接地线应与钢筋接触良好,不得因接触不良而烧伤主筋。

G.搭接焊时,应采用2点固定。

H.焊接时,应在帮条或搭接钢筋的一端引弧,并应在搭接钢筋端头上收弧,弧坑应填满。

I.每次改变钢筋级别、直径、焊条型号或调换焊工时,应预先由焊工用相同材料、相同焊接条件和参数制作焊接工艺试件,待试验结果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J.采用电弧搭接焊、帮条焊的接头,应逐个进行外观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用小锤敲击接头时,钢筋发出与基本钢材同样的清脆声。

b.电弧焊接接头的焊缝表面应平顺,无缺口、裂纹和较大的金属焊瘤,其缺陷及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电弧焊接钢筋接头的缺陷和尺寸偏差允许值

序号

名称

单位

允许偏差值

1

帮条对焊接头中心的纵向偏移

mm

0.5d

2

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弯折

4

3

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

mm

0.10d

mm

3

4

焊缝高度

mm

5

焊缝宽度

mm

6

焊缝长度

mm

-0.50d

7

咬肉深度

mm

0.05d

mm

0.5

8

在长2d的焊缝表面上,焊缝气孔及夹渣的数量和大小

2

mm2

6

注:

1d为钢筋的直径(mm);

2当表中的允许偏差在同一项目内有2个值时,应按误差小的数值进行控制。

K.采用电弧搭接焊,经外观检查合格后,应取样进行拉伸试验:

在同条件下(指钢筋生产厂、批号、级别、直径、焊工、焊接工艺和焊机等均相同)的焊接接头,以200个作为一批(不足200个,也按一批计),从中切取3个试件作拉伸试验。

监理现场取样不少于施工单位试样的10%进行平行试验,见证不少于施工单位试验的10%。

试验报告均合格后才可允许使用于工程上。

7.2.4钢筋绑扎接头的控制

(1)受拉区内的Ⅰ级光圆钢筋末端应作成彼此相对的弯钩(图钢-5),Ⅱ级带肋钢筋应做成彼此相对的直角弯钩。

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由两钩端部切线算起)应符合表下表的规定。

在钢筋搭接部分的中心及两端共三处,应采用铁丝绑扎结实。

钢筋绑扎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

序号

钢筋级别

受拉区

受压区

1

Ⅰ级钢筋

30d

20d

2

Ⅱ级钢筋

35d

25d

注:

1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除应符合本表规定外,在受拉区不得小于250mm,在受压区不得小于200mm;

2d为钢筋直径(mm)。

(2)受压光圆钢筋的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纵向钢筋末端,可不作弯钩,但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d。

5.钢筋安装

(1)监理工程师要全部检查安装的钢筋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钢筋骨架的几何尺寸、连接位置、钢筋间距、弯起钢筋位置、绑扎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钢筋与模板之间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用的垫块强度不应低于设计的混凝土强度,且垫块应互相错开,呈梅花状布置,并不得横贯保护层的全部截面。

钢筋保护层垫块的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侧面和地面的垫块数量不应少于4个/m2。

(3)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除设计和相关专业验收标准有特殊规定外,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名称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受力钢筋排距

±5

尺量两端、中间各一处

2

同一排中受

力钢筋间距

基础、板、墙

±20

柱、梁

±10

3

分布钢筋间距

±20

尺量连续3处

4

箍筋间距

绑扎骨架

±20

焊接骨架

±10

5

弯起点位置(加工偏差±20mm包括在内)

30

尺量

6

钢筋保护层厚度c

C≥35mm

+10

-5

尺量两端、中间各2处

25<c<35mm

+5

-2

c≤25mm

+3

-1

注:

表中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实测偏差不得超出允许偏差范围。

6.综合接地

综合接地钢筋连接、焊接符合设计要求,单面焊焊缝长度大于20㎝,双面焊焊缝长度大于10㎝。

综合接地电阻测试单墩小于1欧。

接地端子预留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7.3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

7.3.1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和施工的检验必须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的规定。

7.3.2混凝土浇筑

墩台混凝土宜连续浇筑。

当分段浇筑时,混凝土与混凝土之间接缝,周边应预埋直径不小于16mm的钢筋或其它铁件,埋入与露出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0倍,间距不应大于直径的20倍。

7.3.3新旧混混凝土接缝处理

在混凝土施工缝处接续浇注新混凝土时,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

(1)凿除处理层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但凿除时,处理层混凝土必须达到下列强度:

用水冲洗凿毛时,需达到0.5Mpa;用人工凿除时,须达到2.5Mpa;用风动机凿毛时,须达到10Mpa。

(2)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应用水冲洗干净,但不得存有积水。

在浇注新混凝土前,对垂直施工缝宜在旧混凝土面上刷一层水泥浆,对水平施工缝宜在旧混凝土面上铺一层厚10-20mm,水胶比比混凝土略小的1:

2水泥砂浆,或铺一层厚约30cm的混凝土,其粗骨料宜比新浇注混凝土减少10%。

(3)施工缝处理后,须待处理层达到1.2Mpa后才能继续浇注混凝土,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时,处理层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2.5Mpa。

混凝土到达强度的时间宜通过试验确定。

(4)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

(5)浇注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的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6)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按要求及时测试混凝土的坍落度、含气量、入模温度等拌合物性能,在浇筑地点取样制作试件,留置足够数量的混凝土试件,按规定进行同条件养护或标准养护,及时填写施工记录。

眼见在拌合站取样制作试件。

7.4模板拆除控制要点

7.4.1混凝土拆模时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拆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

(2)芯模(内模)或预留孔洞的内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和孔洞表面不发生塌陷和裂缝时,方可拆除。

(3)混凝土的拆模时间除需考虑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以上规定外,还应考虑拆模时混凝土的温度(由水泥水化热引起)不能过高,以免混凝土接触空气时降温过快而开裂,更不能在此时浇注凉水养护。

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以前以及混凝土内部温度最高时不得拆模。

一般情况下,结构或构件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之间的温差、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大于20℃时不宜拆模。

大风或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拆模。

在寒冷季节,若环境温度低于0℃时不宜拆模。

在炎热和大风干燥季节,应采取逐段拆模、边拆边盖的拆模工艺。

7.4.2拆模宜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并减少模板破损。

当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后,方可拆卸、吊运模板。

7.4.3拆除临时埋设于混凝土中的木塞和其它预埋部件时,不得损伤混凝土。

7.4.4拆除模板时,不得影响或中断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7.4.5拆模后的混凝土结构应在混凝土达到100%的设计强度后,方可承受全部设计荷载。

7.4.6拆模后的模板应摆放有序、及时清理,防止模板的变形、锈蚀和缺口损坏。

7.5混凝土养护控制要点

未拆模之前(带模养护)墩身砼采用塑料薄膜包裹养护,顶面放置水箱渗水或洒水养护,养护最短时间根据气温及环境湿度确定。

保持芯部温度不高于50度。

在进行洒水养护的过程中,控制水温与混凝土表面温差不大于15度。

洒水养护结束,进入自然养护时,为了保持环境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的平缓过渡,避免混凝土表面裂纹的形成,在塑料包裹薄膜拆除时,在气温较高时,晚上拆除;气温较低时,在中午拆除。

7.6混凝土观感质量

7.6.1表面裂纹宽度控制

混凝土结构表面的非受力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

7.6.2结构外形尺寸

偏差和检验方法除相关专业技术条件、验收标准有特殊规定外,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结构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置

基础

20mm

每边尺量不少于2处

梁、柱、板、墙

10mm

2

表面平整度

8mm

2m靠尺、塞尺测量不少于3处

3

高程

基础

±30mm

测量不少于2处

梁、柱、板、墙

±10mm

4

垂直度

1/1000

吊线尺量

5

截面尺寸

+20,0mm

尺量不少于3处

6

梁、桁架的拱度

+5,-2mm

拉线尺量

7

预留孔洞

中心位置

15mm

尺量

尺寸

+10,0mm

8

预埋件中心位置

5mm

尺量

7.7安全生产的监管

1.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施工前,施工单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

2.高处作业所需的安全防护用品及防护设施、标志、工具、仪表、电器设施,必须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