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高三地理一轮复习222城市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9963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探究高三地理一轮复习222城市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优化探究高三地理一轮复习222城市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优化探究高三地理一轮复习222城市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优化探究高三地理一轮复习222城市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优化探究高三地理一轮复习222城市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化探究高三地理一轮复习222城市化.docx

《优化探究高三地理一轮复习222城市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探究高三地理一轮复习222城市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优化探究高三地理一轮复习222城市化.docx

优化探究高三地理一轮复习222城市化

读我国甲、乙两城市不同区域人口变化(%)统计图,完成1~3题。

1.两城市发展进入(  )

A.城市化阶段     B.郊区城市化阶段

C.逆城市化阶段D.再城市化阶段

2.甲城市发展水平比乙城市(  )

A.高B.低

C.相同D.不确定

3.导致两城市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实施

B.城市中心区危旧房改造与郊区新住宅建设的加快

C.城市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

D.城市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可知,两城市中心区人口都在减少,而近郊区人口增加迅速,可推断此时两城市进入郊区城市化阶段。

第2题,比较甲、乙两城市统计数据可以发现,甲城市中心区和远郊区人口都在减少,近郊区人口虽然增加,但整体上甲城市人口增长缓慢;但乙城市近郊区和远郊区人口增加幅度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表明甲城市化水平较高,发展速度较慢,而乙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速度较快。

第3题,我国城市化速度加快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但近年来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是根本原因。

答案:

1.B 2.A 3.D

(2013年济南质检)2011年夏季北京市连续遭遇几次严重的城市内涝。

据此回答4~5题。

4.近年来,城市内涝在我国一些大城市相继出现,下列有关城市内涝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城市地表硬化面积过大导致地表径流量增大 ②城市化带来的“雨岛”易导致降水强度增大 ③城市建设导致市区蒸发量减小 ④城市管网不完善,城市规划赶不上城市化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5.下列措施对减轻北京市中心区内涝作用较小的是(  )

A.植树种草,建设绿地

B.提倡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C.路面硬化多用渗水方砖增加下渗

D.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

解析:

第4题,城市内涝与城市地面硬化、城市“雨岛效应”和城市排水管网系统落后有关。

第5题,植树种草、建设绿地、路面硬化多用渗水方砖都可以增加地表下渗;天然的池塘、河道有利于减轻城市内涝;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对减轻北京市中心区内涝作用不大。

答案:

4.B 5.B

6.(2012年高考山东文综)下图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

读图回答问题。

(1)自1990年至2010年,两省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何不同?

(2)指出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

解析:

(1)题,主要考查城市化。

注意仔细看图,从城市化速度、城市化水平两方面回答。

(2)题,主要考查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区位因素,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从江苏省的地理位置、地形、交通、经济基础、受上海的影响等方面回答。

答案:

(1)江苏省城市化速度比贵州省的快;江苏省城市化水平比贵州省的高。

(2)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地处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受上海市的辐射带动;工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水平高。

一、选择题

下图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国际上有两类城市化扩容模式:

一类是“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内涵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若图中的B-E阶段,“内涵式”为其城市化扩容的主要模式,则该国家可能是(  )

A.美国、日本、德国B.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

C.日本、韩国、新加坡D.加拿大、俄罗斯、巴西

2.图中E-F阶段反映的是(  )

A.城市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

B.城市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城乡差距扩大

解析:

第1题,B-E阶段,该国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如果此阶段该国城市化采取的是“内涵式”扩容模式,那么该国一定是面积较小、人口较为稠密的国家,故可能是日本、韩国、新加坡。

第2题,E-F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降低,说明这段时间有部分人口往小城镇和农村迁移,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答案:

1.C 2.C

下图为广州市不同年份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

读图回答3~4题。

3.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农村人口逐年下降

B.2001年前城市人口增加主要源于当地农村人口的转化

C.2001年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加快

D.广州未来的城市化速度将不断加快

4.近年来引起广州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户籍政策的调整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D.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解析:

第3题,从图上可以看出,广州市的城市人口逐年增加,而农村人口在1983~1995年数量变化不大,2001年略微增加,之后迅速减少,受我国人口政策影响,2001年之前,内地人口大量涌向珠江三角洲等东南沿海,造成广州市城市人口迅速膨胀,2001年以后,该地区农村人口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当地城市化速度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移动加快,2007年,广州市农村人口数量比原来小得多,其城市化速度将变慢。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年来广州市城市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而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可能会导致逆城市化现象。

答案:

3.C 4.B

(2013年杭州模拟)下图为“中国城市和城市规模增长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示时期,对中国城市发展判断正确的是(  )

A.1996年之前,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了中小城市

B.1997年之后,城市发展以郊区城市化为主

C.1996年之前,推动城市发展的动力主要是产业大规模集聚

D.1997年之后,建成区的平均绿地面积在减少

6.近年来,关于大、小城市孰优孰劣的争议很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低,利用率高

B.小城市布局分散,能有效发挥集聚效应

C.大城市资金雄厚,环境质量好

D.大城市产业活动密集,土地利用率高

解析:

第5题,图中显示1997年以后,城市数目没有增加,但平均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较快,说明平均每个城市面积增大了,则城市发展主要体现为郊区城市化。

第6题,一般而言,大城市产业密集而土地利用率高,能有效发挥集聚效应,但环境质量较差;而小城市产业活动较分散,人口较少,基础设施利用率较低,但环境质量较好。

答案:

5.B 6.D

下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活动小组根据收集的数据资料绘制的当地城市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气温、降水和地下水水位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指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活动小组绘制上图时出现的一处错误是(  )

A.降水总量B.气温柱状图

C.地下水水位变化D.降水柱状图

8.关于该城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不正确的是(  )

A.加大地下水的开采量

B.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

C.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系统

D.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解析:

第7题,随着总降水量减小和气温的升高,该地的总水量减小,而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量增大,故2000~2010年地下水水位应呈下降趋势。

第8题,大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面下沉,不可取。

答案:

7.C 8.A

读“上海各圈层市内跨区(县)人口迁移分布模式图”,完成9~10题。

9.据图判断,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城区边缘部迁出人口主要选择圈内迁移和迁向近郊区,以迁向近郊区人口最多

B.近郊区和远郊区迁出人口主要选择迁向城区边缘部及近郊区

C.近郊区和远郊区同圈内的横向迁移人口比重都很高

D.都心部迁出人口主要选择迁向城区边缘部和近郊区,以迁向近郊区人口最多

10.图中人口迁移主要是迁向(  )

A.近郊区B.远郊区

C.都心部D.城区边缘部

解析:

第9题,比较图中数据可知,近郊区和远郊区同圈内的横向迁移人口比重都很低。

第10题,由图可知,迁向近郊区的人口数量最多。

因此,图中人口迁移主要是迁向近郊区。

答案:

9.C 10.A

(2013年苏州调研)读“城市化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完成11~12题。

11.关于图中各个时段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M时段,城市化发展较快

B.在P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

C.在N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

D.在N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

12.孟加拉国、中国和英国处于图中的时段依次是(  )

A.M、P、NB.M、N、P

C.M、M、ND.P、P、N

解析:

第11题,根据城市化发展速度变化,结合图可知M、P、N分别对应城市化的初期阶段、加速阶段和后期阶段,故N阶段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

第12题,孟加拉国、中国和英国分别处于城市化的初期阶段(M),加速阶段(P)和后期阶段(N)。

答案:

11.C 12.A

(2013年盐城模拟)下图是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

据此回答13~14题。

13.图中有关城市热岛强度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晴天日平均值约1.7℃,最大值约3.7℃

B.阴天日平均值约0.9℃,最大值约2.4℃

C.热岛强度与天气形势有关,云量少,风速小,热岛效应微弱

D.阴天时热岛效应显著

14.若图示热岛强度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密切,其依据是(  )

①城市人口密度高于农村 ②臭氧层空洞不断扩大 ③海陆热力环流显著 ④峰值时刻与人流、车流高峰期吻合

A.①③      B.①④

C.②④D.①②

解析:

第13题,由图可知,阴天时城市热岛强度最大值约为1.6℃。

晴天时比阴天时热岛强度大,热岛效应显著。

云量少,风速小时,多为晴天,热岛效应显著。

第14题,城市人口集中,工业生产、交通工具等排放的废热多,形成热岛效应。

图中热岛强度峰值时刻为8:

00前后,正值上班高峰期。

答案:

13.A 14.B

二、综合题

15.(2013年北京西城测试)下图为某大城市1968年、1990年和2000年同比例尺平面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描述该城市的发展变化。

(2)分析工业区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

(3)说明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方面应该关注的问题。

解析:

(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

1968~1990年城市用地扩大,且出现了商业区,1990~2000年郊区出现绿化带,建立了高速公路,工业区外迁,商业区增加。

(2)题,工业区外迁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郊区交通便利、地价低有关。

第(3)题,在发展中要节约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答案:

(1)1968~1990年: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出现了商业区。

1990~2000年:

郊区新建绿化带;修建了高速公路;工业区由少到多,且外迁;商业区增多。

(2)城市环境保护需要;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或市场扩大);郊区地价低(城区地价高)。

(3)盲目乱占耕地,土地资源利用率低。

16.(2012年高考上海卷)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乐清市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2010年常住人口约138.9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占82.6%。

据2009年统计,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为16.31万人,比1999年减少了约25%。

材料二 2009年以来,乐清市实现了电话、有线电视家家通;自来水受益村数达到858个,比重为94%;垃圾集中处理村数达811个,比重为89%;村级全民健身苑达715个,篮球场506个。

“十一五”期间,该市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享受率达到100%。

(1)归纳乐清市城市化过程中劳动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

(2)在城市化进程中,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方式起到了显著作用。

分析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3)乐清市农村就地式城市化进程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有什么意义?

解析:

(1)题,由材料一可知乐清市劳动力人口结构的变化,由图可知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

注意从时间变化角度去说明问题。

(2)题,由图可知乐清市调整了产业结构,提高了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由材料二可知乐清市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环境质量、建立了社会服务体系(全民健身苑、篮球场、养老金等)。

第(3)题,明确“就地式城市化”的概念,与传统的城市化的弊端做比较,可知就地式城市化是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的一条新路,劳动力就地转化,既加快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又避免了城市过度膨胀带来的问题。

答案:

(1)从劳动人口结构变化看:

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2009年比1999年减少了约四分之一,表明农业劳动人口数量急剧下降。

从产业结构变化看:

2010年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显著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均明显上升。

(2)建设现代化生活、文化娱乐和信息等基础设施;积极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加强环境建设,提高环境质量;建立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使农民享受城市人口一样的教育和养老服务,又保持乡村的特色生活方式。

(任答三点即可)

(3)为我国广大农村城市化建设探索了一条新路;就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缩小城乡差别;可以避免城市过度膨胀所带来的“城市病”(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

(任答两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