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八章 第39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556727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1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八章 第39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八章 第39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八章 第39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八章 第39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八章 第39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八章 第39讲.docx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八章 第39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八章 第39讲.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八章 第39讲.docx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八章第39讲

第39讲 中国人文地理概况

 2016高考导航

考纲解读

1.掌握我国人口的增长、分布特点。

2.掌握我国农业、工业、交通运输方式的分布特点。

3.学会运用区位理论分析我国农业区、工业区的区位条件。

重难提示

1.我国的人口增长、分布和人口问题。

(重点)

2.我国主要农业区、工业区的区位条件。

(重难点)

3.我国主要铁路线的分布。

(重点)

考点一 我国的农业生产

1.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2.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其影响条件

主要农作物

主要分布区及商品农业基地

主要影响条件

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水稻、谷物

太湖、洞庭湖、江汉平原、鄱阳湖、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区

原有基础好、自然条件优越,但人均耕地少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地广人稀、土壤肥沃、机械化程度高,但热量条件不足,复种指数低

经济作物

棉花

五大基地:

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中下游滨海沿江平原,黄淮地区,南疆地区

光照时间长、土质疏松、水源充足

油料作物

花生

山东丘陵

沙质土壤、排水好

油菜

长江流域,并有北迁南移趋向

水热丰富的亚热带气候、地形平坦

大豆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地形平坦、雨热同期

其他

西北内陆的胡麻、河南的芝麻

光照好,作物耐旱

糖料作物

甜菜

东北平原、河套平原、北疆

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

甘蔗

台、闽、粤、桂、滇、川

喜高温、需水量大、生长期长

水果

苹果

北方地区的丘陵区

暖温带气候

柑橘

南方地区的丘陵区

亚热带气候

花卉

西南

四季如春的气候

  【思考探究】

影响我国东部季风区农业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提示:

纬度(热量)。

影响我国农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提示:

气候、地形。

九大商品粮基地

我国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特别是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的商品率很高,九大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及发展的区位条件具体分析如下:

商品粮基地

优势

劣势

三江平原(A)、松嫩平原(B)

土地广阔,耕地面积广,人均耕地多,商品率高,肥沃的黑土、黑钙土

热量不足,农作物一年一熟

成都平原(C)、江汉平原(D)、洞庭湖平原(E)、鄱阳湖平原(F)、江淮地区(G)、太湖平原(H)

水热资源充足,地形平坦,农作物一年两熟,劳动力丰富,传统经验丰富,交通便利

人均耕地少,旱涝灾害频繁

珠江三角洲(I)

水热充足,地形平坦,农作物一年三熟,劳动力丰富,传统经验丰富,交通便利

人均耕地少,受市场影响,粮食种植面积减少,洪涝灾害较频繁

(2015·福州一模)下图是我国某两个省级行政区甘蔗种植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的M、N曲线分别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

A.闽、赣       B.粤、桂

C.川、鄂     D.苏、琼

2.影响M省级行政区甘蔗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自然灾害 ②工业化、城市化

③生态退耕 ④种植结构的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第1题,我国甘蔗主要种植区为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福建、台湾等省区,据此可确定答案为B。

第2题,图中显示M省甘蔗种植面积逐年减小,结合广东经济发展较快,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可判断答案。

答案:

1.B 2.D

(2015·安徽六校联考一模)耕地利用集约度是指在考虑耕地生态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在一定时间内投入到单位面积耕地上的劳动力、资金、物质、技术等的密集程度及产出效益。

读“四川省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图”,回答3~4题。

3.从1999~2007年,该省耕地利用集约度呈现出的总体趋势是(  )

A.波动上升的趋势

B.一直上升

C.时而上升,时而下降

D.上升趋势不明显

4.该省今后要继续提高耕地利用集约度,可采取的合理性措施是(  )

A.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

B.大量退耕还林还草

C.兴修农田水利工程

D.禁止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

解析:

第3题,1999~2007年,该省耕地利用集约度总趋势是上升,但是在2001年下降明显,因此A正确。

第4题,提高耕地利用集约度,要考虑生态环境质量。

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A错;大量退耕还林还草与四川人口众多的省情矛盾,B错;兴修农田水利工程,有利于农业的高产和稳产,C正确;禁止劳动力外出务工,显然与当前经济发展相违背,D错。

答案:

3.A 4.C

(2015·泰安期末)读中国四个省(市)粮食总产量、人均粮食和人均耕地比较表,完成5~6题。

项目

地区  

粮食产量(百万吨)

人均粮食(吨/人)

人均耕地(公顷/人)

水稻

小麦

玉米

4

0.2

15

0.8

0.18

18

7

2.5

0.5

0.06

3.5

23

13

0.5

0.08

13

0.1

0.7

0.2

0.04

全国

0.4

0.03

5.与表中甲、乙、丙对应的省(市)分别是(  )

A.江苏、山东、广东

B.北京、吉林、江苏

C.吉林、江苏、山东

D.广东、北京、吉林

6.与全国相比,丁地区的人均粮食和人均耕地的关系有特殊性,其主要原因是(  )

A.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大

B.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大

C.耕地面积逐渐减少

D.人口增长较快

解析:

第5题,读表格,甲省人均粮食、人均耕地较高,说明地广人稀,应在东北地区;粮食中玉米产量最高,是我国的吉林省。

乙省水稻产量最高,人均粮食、耕地较少,应位于我国江淮地区,可能是江苏省。

丙省小麦产量最高,玉米产量较高,应位于北方暖温带地区,对应省是山东省。

第6题,读表格,丁地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粮食却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只能是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大,导致粮食播种面积小、产量低,A对、B错。

表中数据不能显示耕地面积减少和人口增长情况,C、D错。

答案:

5.C 6.A

考点二 我国的工业生产

四大工业基地

四大工业基地因各自发展条件不同,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也不同,呈现的发展问题也有所不同。

具体如下表所示:

工业基地

发展条件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辽中南工业基地 

①丰富的煤、铁和石油资源;②便利的海陆交通运输;③雄厚的工业基础

①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严重;②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工业产品类型单一、技术落后

①加大科技投入,更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②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高科技工业

京津唐工业基地 

①丰富的煤、铁、石油、海盐等资源;②统一的电网;③便利的海陆交通;④紧靠山西能源基地,并有输油管道连接东北、华北的油田

①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严重;②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

①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增加产品类型,加强技术改造;②重点放在钢铁、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电子、高档精纺和精细化工方面

沪宁杭工业基地

①工业基础雄厚;②技术力量雄厚;③统一的电网;④发达的水、陆、空交通运输

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继续使结构轻型化。

实行内联外引,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开拓国际市场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①毗邻港澳,邻近东南亚,多侨乡,可利用外资发展工业;②水、陆、空运输便利

能源和矿产资源不足

①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②加强区内各城市的分工与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③加强规划与管理

【思考探究】

四大工业基地中矿产资源丰富的是哪些工业基地?

提示:

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

四大工业基地中以轻工业为主的是哪个工业基地?

提示: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我国的工业分布特点

工业分布不均,东部稠密,西部稀疏,呈现出沿海、沿河、沿铁路分布的特点,基本形成了东部沿海、长江沿岸和陇海—兰新线三大工业地带。

读我国某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示意图,完成1~2题。

1.从图中可知,该地(  )

A.城市化水平高

B.工业发达

C.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

D.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

2.为促进该地经济的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有(  )

A.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二、三产业

B.发展农业科技,增大第一产业的比重

C.以旅游业为主导,增加就业机会

D.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大第二产业的比重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该地第一产业的比重为24%,而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为58%,这说明该地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该地大量的劳动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则城市化水平较低,工业也不太发达。

第2题,由图可知,该地大量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今后应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将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答案:

1.C 2.A

3.(2015·福建六校联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主要石化企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近年来,中国石化工业呈现出由内陆地区向临港(包括海港和沿江港口)城市布局的演化态势,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茂名等临港城市正逐步取代大庆、吉林、兰州等内陆城市成为中国石化工业新的空间格局下的中心城市。

材料三 石化工业园区已成为世界石化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中国石化企业发展的新模式。

近十年来,中国石化工业园区发展迅速,上海(曹泾)化学工业园区、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山东青岛石化工业园区等60余家省级以上石化工业园区,成为带动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1)简述我国石化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

(2)简要分析华东地区发展石化工业的优势条件。

(3)分别阐述中国石化企业临港布局和向专业园区集聚的主要原因。

解析:

(1)题,由材料一中的图分析可得。

(2)题,华东地区发展石化工业的优势条件主要有资金、市场、交通等。

第(3)题,石化企业临港布局主要是交通便利;向专业园区集聚可发挥集聚优势,共用基础设施,加强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中间产品运输费用。

答案:

(1)沿海(东部)地区较稠密,内陆(中西部)地区较稀疏;北部地区较稠密,南部地区较稀疏。

(2)华东地区经济发达,发展石化工业的资金雄厚;市场需求量大;港口众多,对外联系便捷。

(3)临港布局的原因:

石化企业运输量大;港口对外联系便利,利于原油的输入,也有利于各种石化产品的输出。

向专业园区集聚的原因:

石化工业园区各种基础设施完善,节约生产建设投资;可加强各企业间的信息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费和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利用各种中间产品,实现生产一体化、集约化。

考点三 中国的交通运输

1.交通运输网密度:

东部大,西部小。

2.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铁路。

3.填写图中铁路线名称

a兰新线,b青藏线,c成昆线,d南昆线,e京哈线,f京广线,g京沪线,h浙赣线;i京九线。

1.中国主要铁路干线及其意义

(1)南北铁路干线(五纵)

走向

意义

加强西南和西北地区联系,促进西部大开发;有利于民族团结

改善铁路布局,提高晋煤南运的能力,分流京广线的运量

沟通了华北、华中与华南,是我国铁路网的中轴线,运量最大的南北大动脉

缓解京广线、京沪线的运输压力,加速老区脱贫致富,维持港澳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沟通了东北、华北和华东的联系,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南北大动脉

(2)东西铁路干线(三横)

走向

意义

促进华北与西北的联系,分担陇海线的运量,建设少数民族地区,巩固边防

沟通东部和西部,促进西北、青藏地区的发展,巩固边防,横贯亚欧第二条大陆桥,加速沿线工业的发展

横贯江南的东西干线,加强华中、中南、西南之间的联系,与长江航线相辅相成

  2.我国主要的内河航道

航道

沿岸港口

特点

长江航道

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①我国内河航运的大动脉,运量占全国内河航运总量的70%;

②通航里程最长;

③江海联运,促进沿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京杭运河航道

济宁、扬州、苏州、无锡

①沟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②从济宁到江南段的航运,因向南运煤、向北运输工业品而日益发展;

③货运量仅次于长江,居内河航运第二位

珠江航道

广州、梧州

①通航里程仅次于长江;

②主干是西江,它对沟通广东、广西各地与沿海地区的物资交流起着重要作用

松花江航道

哈尔滨

东北地区的主要水运干线

读“京津唐工业基地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a、b、c、d四条铁路干线中,将京津唐三城市串联在一起且字母与名称组合正确的是(  )

A.a-京广线     B.b-京沪线

C.c-京哈线     D.d-大秦线

2.在武汉(e)、包头(f)、重庆(g)、太原(h)的每两个城市之间,除空运外,不用转换运输方式和线路,可直接到达的是(  )

A.e与g之间,长江水运     B.f与h之间,黄河水运

C.e与h之间,川藏公路     D.f与g之间,京九铁路

解析:

第1题,京哈线联系了北京、天津和唐山。

第2题,武汉到重庆可直接通过长江航运来联系在一起。

答案:

1.C 2.A

(2015·厦门质检)厦深铁路一改以往铁路的“翻山越岭”,紧贴海岸线,经过谷饶等工业小镇,连接3个经济特区。

据此回答3~4题。

厦深铁路在建示意图

3.影响厦深铁路选线的主导因素是(  )

A.城市分布     B.地形影响

C.气候影响     D.河流影响

4.谷饶镇是“中国针织内衣名镇”,厦深铁路的建成对其有利影响是(  )

A.针织内衣的设计水平会得到很快提升

B.世界知名内衣品牌厂家将在谷饶安家落户

C.针织内衣的售后服务水平将得到很大的提升

D.针织内衣的销售市场将得到扩大

解析:

由图文材料可以看出,城市是厦深铁路选线的主导因素。

厦深铁路开通,可以加强谷饶与外部的联系,有利于扩大针织内衣的销售范围。

答案:

3.A 4.D

中国工业区分布图的判读

【图表特征】 此类图在高考中命题,多以区域图为载体,结合资源、交通市场等因素来考查我国的工业分布、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图1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图2为江苏省简图

图3天津滨海地区工业地域示意图

以我国造纸工业分布图为例

我国造纸工业分布图

1.读图名

一般的工业分布图下面有图名,如上图为“我国造纸工业分布图”。

若图下没有名称,往往题干部分会加以说明,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阅读,从中提取已知条件。

2.看图例

一般的工业分布图中都有图例,只有先阅读图例,才会提高读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如上图中的图例反映了造纸工业的生产规模。

3.找规律

结合图例,总结出图中工业类型分布的总趋势,然后进一步找出哪些区域密集,哪些区域稀疏,如由图可知,造纸工业在我国东部地区分布稠密,在西部地区分布相对稀疏;造纸工业多沿河分布。

4.析原因

结合图中工业集中分布地区的地理特征,分析说明原因,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稠密,消费市场广阔,造纸工业发达。

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2)分析图示资料,以某城市或某区域为例,说明其吸引制造业企业总部的优势条件。

[思维流程]

1.问题探究

比较京津唐、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吸引制造企业总部优势条件的异同点。

提示:

(1)相同点:

①都位于沿海地区;②海陆交通便利;③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发达;④基础设施都较完善,信息交流畅通。

(2)不同点:

①珠三角地区临近港澳和东南亚,有许多侨乡,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②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浦东新区的开发,沿江经济带的发展;③京津唐是我国首都所在地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众多等。

2.信息解读

[标准答案]

(1)分布不均衡。

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

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2)举例。

优势条件。

(说明:

所述优势条件应与所举城市或区域相符,具体包括地理位置特点、经济水平、工业基础、基础设施、信息交流、科技水平、交通运输等方面)

考向 中国人文地理

(2014·高考北京卷)下图示意不同类型餐馆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分布状况。

读图,回答1~2题。

1.①②③④依次示意(  )

A.川菜馆、湘菜馆、粤菜馆、西餐馆

B.粤菜馆、西餐馆、川菜馆、湘菜馆

C.西餐馆、川菜馆、湘菜馆、粤菜馆

D.湘菜馆、粤菜馆、西餐馆、川菜馆

2.各类餐馆如此分布,能够(  )

A.降低餐馆原料的运输成本

B.加速农业地域类型转变

C.促进城市服务范围的扩大

D.体现出地域文化的扩散

解析:

第1题,餐馆是地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地域文化的一种体现,在其源地一定会广泛分布,结合选项信息可知,川菜馆在四川、湘菜馆在湖南、粤菜馆在广东数量众多,故①②③分别为川菜馆、湘菜馆和粤菜馆。

西餐是舶来品,在我国应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且开发较早的地区,故A正确。

第2题,川菜馆、湘菜馆和粤菜馆除在发源地分布普遍且数量较多以外,在其他地区也有数量众多的分布,特别是人口密集且经济发达、人口流动量大的京津唐及长三角地区,这体现了地域文化由其源地向其他地域的扩散。

餐馆的如此分布不仅不会降低原料的运输成本,相反还会增加其运输成本;单纯的餐馆的扩散分布,并不会加速农业地域类型的转变,也不会促进城市服务范围的扩大,故A、B、C错误。

答案:

1.A 2.D

3.(2014·高考广东卷)下图为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得出的我国1980~2010年水稻产量重心移动方向图。

若下列地区的水稻产量均有增加,则对图示水稻产量重心移动趋势贡献最大的地区是(  )

A.西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南地区     D.西北地区

解析:

选B。

读图可知,我国1980~2010年水稻产量重心移动方向是由西南移向东北,这就说明,在选项所列四个地区的水稻产量均有增加的条件下,对图示水稻产量重心移动趋势贡献最大的是东北地区。

故选B,不选A、C、D。

(2014·高考山东卷)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

读图,完成4~5题。

4.上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

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A.粤、豫、黔、沪     B.豫、粤、黔、沪

C.粤、豫、沪、黔     D.豫、粤、沪、黔

5.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

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

C.湖南流向长三角地区

D.广西流向珠三角地区

解析:

图中通过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比较来说明人口的迁入与迁出情况。

第4题,我们虽然不能清楚记忆不同省级行政区的常住人口数,但是我们可以大致根据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比较,使用排除法解题。

①的常住人口大于户籍人口,且常住人口大于1亿,说明是人口迁入区,豫为迁出区,所以可以排除B、D;②的户籍人口超过1亿,且大于常住人口,说明是人口迁出区;③的户籍人口大于常住人口,也是人口迁出区;④的人口大于京、津,且常住人口大于户籍人口,是人口迁入区,黔是迁出区,可以排除C。

故选A。

第5题,可用直选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由农村到城市、由山区到平原、由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

河北主要流向京津,安徽主要流向长三角,湖南、广西主要流向珠三角,主要以就近迁移为主。

故选D。

答案:

4.A 5.D

6.(2012·高考上海卷)阅读下列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战略性先导产业。

经济地理学中的重心理论是借鉴物理学的重心概念发展起来的、研究经济空间格局演进的一种重要方法。

高新技术产业重心是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空间中的某一点,它可以反映一定区域内各个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该点所处于的平衡状态。

一般来说,某个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高,重心就偏向那个方向。

经济重心亦然。

(1)1995年至2009年期间,在东西和南北方向上,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移动分别呈现什么趋向?

(2)概括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的基本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

(3)简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的基本特征形成的区位条件。

(4)研究发现,2005年至2007年经济重心总体向西移动,高新技术产业重心在其后2007年至2009年总体也呈现出向西移动;2006年至2008年高新技术产业重心先向北后向南移动,经济重心在其后的2007年至2009年也出现先向北后向南移动。

根据这两个事实分别说明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牵引关系。

(5)近十年来,经济重心与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空间移动特点与我国推出的重大区域开发战略相关。

列举一项我国重大区域开发战略。

解析:

(1)由图1可以看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移动分别呈现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的趋势。

(2)由图1可知,从1995年到2009年,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的移动经度不超过1度,故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3)根据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以及我国东部地区的区位条件,从经济条件、劳动力、交通、环境等方面回答。

注意高新技术产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较高。

(4)材料中第一句话说明经济重心的移动带动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的移动,第二句话说明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的移动带动经济重心的移动,围绕这两个方面回答问题即可。

(5)解答此题需要了解我国的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战略决策。

答案:

(1)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由西向东移动,由北向南移动。

(2)基本特征: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于东部。

判断依据:

总体而言,自1995年至2009年重心虽有移动,但移动的经度不到1度,重心偏于我国的东部。

(3)我国东部经济基础雄厚;人才众多;交通便捷;环境较好。

(4)经济重心以西区域的经济发展,在其后一、两年可以带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而导致高新技术产业重心西移;同理,高新技术产业重心以南或以北区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其后一、两年可以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从而导致经济重心向南或向北移动。

(5)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

(2015·北京东城一模)2014年11月25日上午11时左右,随着湖南娄底吉星220千伏变电站带电成功,沪昆高铁湖南段电源全线投产送电,为沪昆高铁湖南段12月底正式开通运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下图为“沪昆高铁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铁路干线,纵向与沪昆高铁干线交会的是(  )

A.陇海线     B.湘黔线

C.京九线     D.浙赣线

2.沪昆高铁干线(  )

A.途经昆明、武汉等省级行政中心

B.横跨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

C.跨越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D.沿线地区多泥石流、洪涝等灾害

解析:

第1题,读图,沪昆高铁是东西向铁路,纵向与之相交的干线是南北走向铁路。

陇海线、湘黔线、浙赣线都是东西向的干线,A、B、D错。

京九线是南北向的铁路线,且与沪昆线相交,C对。

第2题,读图,根据省区轮廓可以判断,沪昆高铁干线位于长江以南,不经过武汉,A错。

没有到达青藏高原,只是跨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没有第一级阶梯,B错。

没有跨热带地区,C错。

所经地区降水多,山地丘陵地形分布广,多泥石流、洪涝灾害,D对。

答案:

1.C 2.D

(2015·湖北武汉调考)读我国甲、乙两省农业种植结构图,回答3~4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