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保健知识99问.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9407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保健知识99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老年保健知识99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老年保健知识99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老年保健知识99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老年保健知识99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年保健知识99问.docx

《老年保健知识99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保健知识99问.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年保健知识99问.docx

老年保健知识99问

老年保健知识99问

1、什么是老年期?

 

   关于老年期年龄的规定,世界各国还不统一。

一般发达国家规定为65岁至90岁为老年期。

90岁以上为长寿期;而发展中国家规定年满60岁就算进入老年期。

1980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在亚太地区老年医学学术会议上讨论决定60-89为老年期,90岁以上为长寿期。

有人从预防的观点出发,还强调划分一个老年前期,即45-59岁。

因为很多老年性疾病并不是到老年期才发生,而是在老年前期甚至更早的时期就已潜在地发生病理变化了,故主张老年病的预防和老年心理保键应该提前到老年前期甚至中年期。

 

2、什么样的老年人才算真正健康?

  

   最近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最新的衡量人体健康的10条具体标准: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近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

(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

(6)体重适当,体形匀称、头、臂、臀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

 

   综上所述,老年人在健康长寿的人生旅途中要注意身体健康,也要重视心理健康。

而且心理健康是老年人健康标准中更重要的方面。

只有身体和心理都健康者才能算得上真正健康的老年人。

 

3、为什么说人体健康还包括道德修养?

 

   世界卫生组织新近提出,关于健康的概念又有新的发展,即把道德修养纳入了健康的范畴。

健康不仅涉及人的体能方面,也涉及人的精神方面。

我国许多长寿老人,也都是生命常青修德为先。

 

4、我国《宪法》中有关健康的规定有哪些?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有关维护人民健康的条款主要有:

 

第二十一条 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开展群众性的卫生活动,保护人民健康。

  

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

 

第二十六条 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第四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5、为什么说享有健康是一种基本权利?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0年人人享有健康》的全球战略决策中,贯穿的基本思想是,健康是人类的基本权利,享有卫生保健的机会是公平的、均等的。

 

我国一向重视人民健康,尤其是在卫生工作薄弱的农村地区。

199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是“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将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实现社会公平。

 

因此,卫生服务的对象不能仅限于社会上患病或伤残的少数人,而要为所有人民健康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权利。

 

6、什么是健康行为?

 

  对健康行为的判别包括:

 

(1)个体或团体行为取向能有益于他人、自身的健康; 

(2)个体行为表现的科学性和规律性,如起居、个体健康等; 

(3)外显的表现行为和内在思维动机的协调一致; 

(4)个体行为表现出容忍和适应; 

(5)学习和工作上的创造力表现。

 

就某一个人来说,健康行为可以说是上述任何行为的表现,具体可分为外显健康行为和内在健康行为。

 

外显健康行为,包括饮食定时定量、适当的体育锻炼、不吸烟不酗酒等;内在健康行为可表述为情绪愉快、关系和谐、人格统一、适应环境、有自知之明等。

 

7、什么是初级卫生保健?

 

   初级卫生保健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一项全球性卫生战略措施。

这是一项最基本卫生保健,是由社区通过个人和家庭的积极参与,达到人人能够普遍享受的卫生保健。

  

(1)从居民角度讲,初级卫生保健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人人都能享有和充分参与且能负担得起费用的卫生保健。

 

(2)从技术方法上看,是切实可行,科学可靠的,社区的个人和家庭都乐于接受的卫生保健。

 

(3)从卫生系统角度看,初级卫生保健体现了卫生工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能为全体居民提供最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

 

(4)从政府角度看,初级卫生保健是各级政府的职责,也是基层政权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5)初级卫生保健也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目的之一。

相当于农村、机关、学校、企业和街道居委会的保健站、卫生所,是群众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卫生保健措施保障体系。

 

个人和家庭应积极参与,并从中获益。

 

8、什么是社区服务?

 

   社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区性社会。

我国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规划目标是,到2000年,多数大城市和有条件的中等城市初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卫生服务需求相适应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到2010年,全国城市基本普及社区卫生服务,并提高服务水平,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城市卫生服务网络,使疾病的预防控制得到进一步发展,群众健康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社区卫生服务需要个人和家庭的积极参与,并得到卫生医疗人员提供的卫生服务,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一项有力措施。

  

9、为什么要实行自我保健?

 

   已经证实,在影响人们健康长寿的疾病中,有许多常见病、多发病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是人们某些不良的卫生习惯、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带来的。

比如高血压、冠心病、某些癌症,以及早衰、早逝等。

 

   世界卫生组织提醒人们,在遗传、医疗条件、社会与自然环境、个人生活方式等健康与长寿因素中,60%的因素将取决于个人。

这就是说,这60%的因素不是医院和医生所能解决的,是要靠自己来负责的,因此要实行自我保健。

 

10、应该怎样实行自我保健?

 

(1)自我负责:

就是自己对自身的健康负责,因为个人的健康和寿命60%取决于自己,有了这种认识才是实行自我保健的基础。

 

(2)自我观察:

通过视觉、听觉、感觉、触觉来观察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异常或危险信号。

要观察食欲、食量、体重有无变化,睡眠多少面色如何,皮肤有无肿物,四肢关节有无肿胀疼痛,有无便血、尿血或阴道异常出血等。

 

(3)自我诊断:

可自备简易器械,测量血压、体温、尿糖等项,并作记录,一旦发现指标不正常,可作出发烧、糖尿、高血压等初步诊断,再配合医生诊断指导。

 

(4)自我护理:

做到起居有常、生活有规律、保持个人和家庭卫生、调节室内温湿度、注意室内通风换气、避免传染而实行消毒隔离等等。

 

(5)自我治疗:

对感冒初发、表皮小外伤、肠胃不适等可备药自疗,往往还需要医生的检查指导。

抗生素、激素、精神用药等还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6)自我预防:

合理膳食、坚持运动、控制体重,以及定期体格检查和按规定接种疫苗等,预防疾病的发生。

 

11、人的一生可划分为几个时期?

有什么意义?

 

   人的年龄增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结构与功能不断发展变化。

总的来说,人在儿童、青壮年时期以生长过程为主,其后逐渐出现衰退现象。

但是,这个过程的发展速度不是匀衡的,而且人体各个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衰退也不是同步的。

况且,在人与人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很大差别。

  

   一般可根据其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将人的一生划分为几个时期:

 

(1)幼年期,从出生到7岁; 

(2)童年期,从7岁以上到12岁; 

(3)青春发育期,从12岁以上到18岁; 

(4)青年期,从18岁以上到25岁; 

(5)壮年期,从25岁以上到45岁; 

(6)初老期,从45岁以上到59岁; 

(7)老年期,从60岁到89岁; 

(8)90岁以上进入长寿期。

 

这样的划分主要是以人在一生中生理与心理所发生的变化作为依据。

人体在每个发展时期都具有一定的特征,应确保在各个时期中人群的身心健康,满足不同的卫生保健和防治疾病的要求,也使各个时期的人们善待自身,适时保健。

 

12、你了解人体生物钟吗?

 

   人类在生活过程中,有许多生理现象都要受到自身存在的一种与时间因素有关的物质所控制。

这种物质与日常的钟表有着类似的作用,被称为“生物钟”。

 

自有生物以来,太阳升落所因起的光照变化,和生物体内的生命活动建立了同步关系,长期的进化,生物就按太阳出没的规律形成了体内的活动规律,由生物钟来控制。

人体生物钟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由松果体来“指挥”。

松果体是脑内一个碗豆大的腺体,分泌的激素叫松果体素(也叫褪黑激素)。

  

已经发现,一个人的体温在清晨2-6时最低,下午5-6时偏高。

癌细胞生长也是有规律的,在生长速度最快的时候做放射治疗,最容易杀死癌细胞。

此外,血糖含量、基础代谢率、经络电势等等,也都随着昼夜更替而出现有规律的变化,随着生物钟运转。

 

生物钟紊乱,松果体素极度减少和丧失正常节律,将牵动体内许多生理功能的紊乱,出现睡眠障碍、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下降,损害健康甚至发生疾病。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遵循昼夜规律、季节规律,力求避免或减少对生物钟的干扰。

生活起居有规律,按工作劳动时间作息,定时合理饮食,克服自身干扰生物钟正常运转的不健康行为习惯,顺乎自然保持健康。

 

13、“生物钟养生法”有哪些内容?

 

   近年来,世界上盛行的最佳养生法是“生物钟养生法”。

该养生法认为,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有规律的预定时刻表,这就是由生物钟所控制的。

人的各种活动如果能顺应生物钟的规律要求,就可以达到健、寿、智、乐、美的境界。

否则,人体必将受到某些损害,表现为疲劳、低智、寡欢、早衰和疾病。

  

   因此,我们按生物钟的规律办事,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比如:

 

按时作息,有劳有逸; 

按时就餐,不暴饮暴食; 

适应四季,顺应自然; 

戒除不良嗜好,不伤人体功能。

 

如果一但违背了生物钟的规律,出现不适,应立即用微调法来弥补、纠正,防止继续发展,酿成疾病。

比如:

 

眼球血丝——熬夜太多,可用睡眠来调节; 

眼圈昏暗——疲劳过度,可用休息来调节; 

舌苔发白——胃部不适,可用饮食来调节; 

精神紧张——心理失衡,可用缓解心理压力来解决,等等。

 

诸如此类,这就是自己爱护自己,重视自我养生,靠自我保健、自我医疗来实现。

  

14、生活要有规律是指哪些内容?

 

  生活要有规律是人体保健的基本要求。

其主要内容有:

 

(1)每天起床和入睡的时间,应有规律,成年人保证每天6-8个小时睡眠。

 

(2)工作、劳动、学习的是限应有规律。

 

(3)饮食,一日三餐要定时;不偏食,不多食,讲究饮食卫生;每天饮水6-8杯。

 

每顿饭的饭量,可掌握在临近下顿饭时腹中略有饥饿感为宜。

 

(4)不强求午睡,但应平躺一会儿,常此坚持有利于减轻心脏负担。

 

(5)每天大致定时排便(有些老年人隔日排便),以减轻残渣和毒性物质对大肠的刺激,保持腹内舒适。

 

(6)早晨或晚间或早晚坚持健身活动。

 

(7)每天有放松和娱乐的时间,消除疲劳,增进文化情趣。

 

(8)保持情绪相对稳定,少波动,不暴躁,不抑郁,乐观向上。

 

(9)安排好双休日的休闲时间,从事社会联谊活动和健身活动。

 

(10)夫妻间的性生活,也应有一定的规律。

 

生活的规律应与人体内的生理过程和物质代谢的规律相适应,与人体生物钟的规律相适应。

 

生活的规律是一张一弛。

张弛相协调,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人在新的环境可形成新的生活规律。

 

15、为什麽说生活规律是保健之首?

 

人体内的生理功能过程和物质代谢活动,都有一定的规律性。

比如,人总是习惯于白天工作或劳动,此时神经兴奋度升高,肌肉有力,心跳和呼吸也比较快。

把这些生理活动的规律称为生物钟,更说明人体具有规律性。

 

每个人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长期重复就养成了各自的工作和生活习惯。

比如每天大致定时醒来,大致定时排便,都是形成规律的表现。

 

一日三餐也是体内消耗和按时补充的需要,应该大致定时、定量安排。

工作劳动、健身锻炼、文化娱乐、休闲睡眠也应有大致固定的安排,形成个人规律。

 

缺乏这些规律性的生活,就会干扰体内生理过程和代谢活动,破坏了生物钟的规律运转,久而久之,体内功能失调,加速衰老,甚至发生疾病。

 

16、什么是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简单地说就是怎样生活。

作为科学范畴的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具有一定价值观的,为满足人们生活活动的形式,并具有稳定性和典型特征。

 

生活方式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与消费活动方式、精神文化活动方式、家庭生活方式、交往活动方式、闲暇活动方式、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规范。

 

社会形态、经济基础、民族传统、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因素对生活方式产生的重要影响。

比如,中国人喜欢喝茶,美国喜欢喝咖啡;中国人吃饭时喜欢喝点热汤,美国人在吃饭时常常有一杯加了冰块的饮料或水。

 

生活方式受着诸多社会与自然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与人们的生活长期相伴,对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引导人们采取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

 

17、怎样才算正确刷牙?

 

正确地刷牙方法是竖刷:

上牙由上向下刷,下牙由下向上刷,要把牙齿的里面、外面都刷到,对牙的咀嚼面要来回刷。

这样不仅能把牙缝、牙窝刷干净,而且可以起到按摩牙龈的作用,能促进牙龈的血液循环,增进牙齿、牙周组织的健康。

 

18、老年人牙齿缺失,还有必要镶牙吗?

 

人的正常牙列象一道扎得很紧的栅栏,相邻的牙和相对咬的牙相互支持又相互限制。

而一旦缺少了一颗或几颗牙又没有及时镶复时,就会像抽去几根桩的栅栏一样,逐渐松垮、倒塌。

观察一下,拔牙后长期来镶复的牙列,会看到邻近缺隙的牙歪斜,与缺牙对咬的牙过长,这种咬合混乱的状态不仅有碍美观及咀嚼,影响发音功能,也会连累到有关的肌肉和关节,使其功能发生紊乱。

因此,拔牙后要适时镶假牙,以维护整个咀嚼系统的完整和健康。

 

19、患高血压、心脏病的人能拔牙吗?

 

一般讲,患高血压、心脏病的人是可以拔牙的。

只是在拔牙前一定要了解病人血压高低和心脏病的性质及病史。

血压如超过180/100mm汞柱,就应先进行降压治疗。

凡是年龄大、常年患高血压的病人,这个限度可以适当放宽。

但在施行拔牙前,要首先对病人做好思想工作。

解除顾虑,安定情绪,然后再拔牙。

 

对有心脏病的人,应确定其心脏病的性质,是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还是老年性冠心病等。

特别是心肌炎患者,因拔牙可能引起暂进性菌血症,故在拔牙前2-3天就应注射抗菌素,以防止诱发细菌性心内膜炎。

给有心绞痛、心肌梗死病史的病人拔牙,应该慎拔。

拔牙前给服用扩张血管的药物,拔牙时也要预备好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

给这种病人拔牙时麻醉药中不能加用肾上腺素,为安全起见,最好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高血压病人拔牙后容易出血,手术时应尽量减少创伤。

拔牙后应注意压迫止血和应用降压止血药物。

另外,如果高血压患者已有心、脑、肾等脏器病变或心脏病已出现心力衰竭的,都不能拔牙。

  

20、眼前有黑点飘动是病吗?

 

健康人有时在眼前会出现小黑点慢慢飘动,往往在注视明亮背景时更容易出现。

这属于生理性的,不会影响视力,也不必紧张。

 

如果眼前的黑点飘动像蚊子飞动那样,用手抓也抓不着,而且有时明显影响了视力,这就有可能是由于眼球内玻璃体变性而引起的应就诊检查。

  

21、晨起保健要点有哪些?

 

早晨起来是新一天的开始,晨起保健是为一天的工作、生活做准备打基础。

 

(1)按时醒来,不偎窝,不恋床。

 

(2)温水洗脸,彻底刷牙。

 

(3)喝杯温白开水,促进血液循环。

 

(4)坚持一项健身活动,使一夜滞涩的关节灵便,使松弛的肌肉紧张舒展,增加心跳次数。

 

(5)定时排便,早晨大致定时排便是人的生活规律和机体生理功能良好的标志,早晨大致定时排便,使得一天舒适。

有的人习惯晚间排便,也属于大致定时。

 

(6)吃好早餐,早餐应有蛋白质、谷物食品,争取有些蔬菜和水果。

经常不吃早餐易伤身,又导致午餐过饱容易增肥长胖。

 

(7)同是,听听电台广播(因电视屏幕牵动视线,不能顾及上述各项),了解国内外新闻大事,接收信息,联系社会,增强适应能力。

 

22、预防心脏病的6条生活准则是什么?

 

(1)了解自己的性格和行为模式,采取乐观的处世态度,保持心情舒畅。

 

(2)避免精神紧张,消除疲劳因素,平时可以动静结合,调气养心。

 

(3)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不要超负荷工作。

即使做家务事,也应放慢节奏。

  

(4)平时与家属、亲友保持联系,建立温馨和谐的生活氛围。

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与朋友谈谈心,以宣泄心中的烦恼。

 

(5)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利用节假日与家人一起外出旅游,共度美好时光。

 

(6)注意心脏病的先兆,当出现失眠、头晕、胃痛等不适时,应引起警惕。

 

23、为什么说要向大自然争取健康?

 

人是自然界的精灵,人类的生存发展首先行得适应大自然,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进而把握自然、改造自然。

 

因此,人应该锻炼对大自然的适应能力。

应该适当的经风沐雨、熬霜傲雪,对烈日酷暑、凛冽寒冬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

人的这种适应耐受能力,来自在大自然中的潇洒,产生与人体对自然生活环境的良性效应。

  

比如,在冬——春、夏——秋节气变换时,寒流、热风气候异常时,不易患伤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改变生活环境、迁徒旅游时,不易出现肠胃道水土不服,不易出现对新自然因素的过敏反应,这就是对自然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的表现。

不必穿戴过厚而越冬,不致大汗淋漓而度夏,都是对大自然具有相当耐受力的表现。

这样,将调动身体抗寒、御暑的潜在能力。

自然因素通过皮肤、粘膜的刺激,增强体内的免疫功能,从而增进健康,进而减少多种疾病的发生。

 

24、预防高血压的健康行为有哪些?

 

凡能减少疾病发生危险,增进健康,减少或减轻疾病,促进疾病康复的行为都有是健康行为。

预防高血压的健康行为有:

 

(1)养成少吃咸的习惯,注意避免吃含钠盐多的食物,包括用碱的食物(馒头、挂面)。

 

(2)合理膳食,少吃高热量、高脂肪食物;适当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3)不饮酒或少量适度饮酒。

 

(4)注意劳逸结合,提高应付紧张压力的能力。

 

25、临界高血压是否要治疗?

 

临界高血压,也就是收缩压在18.67——21.3千帕(140——160毫米汞柱)和舒张压为12千帕(90毫米汞柱)或更高者。

由于血压是非常容易变动的,又有精神因素的影响(在家量血压就比在医院量来的低),因此在确定高血压和决定采取用药治疗之前,一般需要3——6个月的时间做随访观察。

 

在随访观察和考虑应用降压药物之前,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稳定情绪,降低体重,不吸烟不饮酒或减少饮酒;合理安排饮食,减少盐摄入,限制高脂肪和高热量饮食,多吃新鲜蔬菜、豆制品和鱼;增加体力活动,尤其是中国传统的养生锻炼方法,如太极拳等活动。

这些生活调整,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也有助于降血压。

 

如果血压确实明显升高,在临界高血压水平以上,且有症状表现,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降压治疗。

  

26、为什么每天应平躺一会儿?

 

日常,人们大部分时间处于站立或坐位状态,这样躯干及下肢、腰椎,乃至胯关节、膝关节等部位负荷均较重;内脏器官也因重力影响有些下垂。

久而久之,就容易造成肌肉和关节劳损,甚至出现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等疾病。

 

同时,心脏要把血液“泵”到比心脏高得多的头部和上肢,心脏和大血管也承受着相当大的负荷,必须使劲工作。

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心脏功能的损害。

 

如果在一天的站立或坐位工作之中,有条件的话每隔二三小时,至少应在中午仰卧平躺10——20分钟,以缓解全身各部位尤其是内脏器官及腰膝关节的负荷,使全身放松,有利消除疲劳。

并有预防心脏下垂、下肢静脉曲张、痔疮、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腰椎间盘突出及下肢关节疾患。

对患有腹股松弛的老年人,尤为有益。

 

每天平躺一会儿,指的不是卧床睡眠。

 

27、为什么花草树木能提高生活环境质量?

 

花草树木绿色植物可以说是制造氧气的工厂,人一刻不停地呼吸活动,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花草树木与人为友,一公顷绿地每天能吸收1000公斤二氧化碳,制造放出730公斤氧气。

在城市中,花草树木维持着气体交换平衡,保持着空气的清新。

 

花草树木增加了植被面积,有防尘、防风的清洁作用。

炎热的夏季,树木可以吸收太阳光的辐射线,蒸发出大量的水分,降低气温调节环境气候。

 

许多花卉能分泌一种杀菌素,可以减少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减少对人的感染。

 

花草树木还有防止噪音的作用,并能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情趣,有益身心。

 

28、书法绘画为何有利于养生?

 

书法、绘画时,都与人的呼吸运动节奏相配合,有些劳动量,也有思维活动,运笔与运气相响应,丹田与臂腕相表里,这种状态有如“书画气功”,然而又优于气功,具有精神上的磨练和陶冶。

 

写字、作画时,抒情展意,如饮醇酒,使人沉浸在一片悠然自得的境界之中,澄清世虑,减少许多烦恼杂念,自主、自意、自赏,最适于养生之道。

 

经常看看书法、绘画展览,欣赏书法、绘画艺术,仿佛进入一种清新、超脱、秀美的意境,使人得到日常生活之外的精神享受和乐趣。

书法、绘画,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养生益寿。

 

29、为什么遮光避日反遭光害?

 

在一些宾馆饭店和装修高档的家庭,往往门窗封密,又挂上宽厚窗帘,室内日夜以各种光线灯光照明,似乎成为一种时尚。

 

殊不知,由此阻挡了自然光线的射入,久而久之,就会干扰人体的生物钟。

它使人产生昼夜颠倒的感觉,出现头晕、失眠,或思睡、胸闷憋气、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视力下降等不适。

对于儿童和老年人尤为不利,会导致佝偻和骨折,这是由于失去了自然光,缺乏阳光中紫外线照射的缘故,从而成为一种光害。

 

人们应该设法避免光害,正确使用自然光和照明灯来工作、学习和生活,白天尽量采用自然光,缩短灯光照射时间。

 

30、你知道家庭里的污染吗?

 

家庭中的污染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来自煤、液化气、木材、柴草等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

通风不良时浓度增高,可引起头晕、胸闷或中毒昏迷。

 

在烧饭做菜的厨间,还可产生二氧化硫和苯并芘,长期吸入导致气管炎、肺癌。

 

二是来自房间装修时产生的甲醛气体,或广泛使用塑料制品产生的有毒物质,可致头痛、头晕、咳嗽、失眠、皮炎、湿疹、疲乏无力,甚至可收起鼻咽癌。

 

三是来自工业废渣制成的砖瓦、水泥,含有放射性核元素等等。

 

因此,厨房应与居室分开,并安装抽油烟设施;新装修的房屋不要马上进住;同时还应避免居室周围环境的污染;居室定时开窗通风。

 

31、什么是噪声,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不协调的声音、人们感到吵闹的声音或不需要的声音,都是噪声。

噪声包括影响别人工作、休息、睡眠的琴声、歌声、音乐声,以及车辆声、飞机声、机械撞击振动声、马达声、邻室高声谈笑声、厕所水箱冲水声、楼梯走廊、菜场的脚步声、说话声等等。

 

如果噪声长期连续地作用于人体,可造成听力损失,影响正常休息和睡眠,还会出现烦躁、头痛、头晕、易疲劳、失眠等不适和疾病,并影响到心脏、消化等生理功能。

 

32、初老期、老年期保健要点有哪些?

 

人体一般从45岁开始出现衰老,进入初老期和后老年期。

此时的突出问题是心理变化明显和退行性疾病侵身。

 

(1)每年进行体格检查,或重点疾病检查,早期发现疾病危害,进行合理治疗减少并发症; 

(2)坚持自我保健事项,注意饮食营养,保证蛋白质、钙和微量元素的饮食摄取; 

(3)坚持适宜自身的运动锻炼,退休以后仍应从事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和家务劳动,有利于保持肌肉张力和关节灵活; 

(4)心绪平和,避免大喜大悲适应环境变化,宽容多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