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医师三基训练16临床各科眼科.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9400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临床医师三基训练16临床各科眼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医临床医师三基训练16临床各科眼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医临床医师三基训练16临床各科眼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医临床医师三基训练16临床各科眼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医临床医师三基训练16临床各科眼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临床医师三基训练16临床各科眼科.docx

《中医临床医师三基训练16临床各科眼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临床医师三基训练16临床各科眼科.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临床医师三基训练16临床各科眼科.docx

中医临床医师三基训练16临床各科眼科

中医临床医师三基训练16

第十六章《中医眼科学》

一、中医眼科学问答

1.何谓眼的五轮学说?

眼的五轮学说:

是将眼部分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分别与内在脏腑相应,并运用脏腑、五行学说,借以说明各轮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以指导诊断与治疗的学说。

2.试述五轮学说的具体内容。

眼的五轮学说具体内容有:

(1)肉轮:

位于胞睑,胞睑在脏属脾,脾主肌肉,故称肉轮。

脾与胃相表里,所以胞睑生理、病变往往与脾胃有关;

(2)血轮:

位于内、外眦部,两眦在脏属心,心主血,故称血轮。

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两眦生理、病变常责之于心和小肠;(3)气轮:

位于白睛,白睛在脏属肺,肺主气,故称气轮。

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白睛生理、病理常与肺和大肠有关;(4)风轮:

位于黑睛,黑睛在脏属肝,肝主风,故称风轮。

肝与胆相表里,所以黑睛生理、病理常与肝胆有关;(5)水轮:

位于瞳神,瞳神在脏属肾,肾主水,故称水轮。

因肾与膀胱相表里,所以水轮生理、病变常与肾、膀胱有关。

因瞳神结构复杂,水轮的生理、病理与其他脏腑也密切相关。

3.六淫导致眼病有何特点?

六淫为害可引起多种目病,尤常见风湿热致病。

(1)风: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眼位居高,易受风邪,许多眼病的发生都与风邪有关。

风邪引起的眼病有发病迅速、变化较快的特点,如暴风客热,天行赤眼;“风者,百病之长也”,作为六淫之首,每先侵袭体表、皮毛或流于肌肉、腠理之间,易与寒、热、湿相合为患。

其常致眼部症状有:

目痒,目涩,羞明,流泪,上胞下垂,胞轮振跳,目割,黑睛生翳,目偏视等。

(2)火:

火性上炎,最易上冲头目,引起眼部肿痛,红赤,灼热,碜涩羞明,眵多,生疮溃脓;热易伤津,神水、神膏、泪液等滋眼之液为之所伤,常见有眼干涩,视物昏花;火易伤脉络,迫血妄行,伤及眼之血络,常可致血灌瞳神,视力受损。

(3)湿:

湿邪犯目,眼症多粘滞不爽,缠绵难愈;湿阻脾阳,运化失司,湿浊泛目,阻遏气机,致眼部气机不畅,从而胞睑湿烂,眵泪胶粘,白睛黄浊,黑睛生翳,灰白混浊,眼内水肿、渗出。

(4)寒: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则目失温养;寒性凝滞、收引,可阻滞目络,引起头目疼痛,目昏冷泪,胞睑紫暗硬胀,紧涩不舒,血脉紫滞或淡红等。

(5)燥:

“燥胜则干”,燥邪为患,伤耗阴津,常致眼部干涩不适,白睛红赤失泽。

(6)暑邪致眼病,在临床较为少见。

4.饮食不节所致眼病有何特点?

饥饱失常、饮食偏嗜及饮食不洁,常可导致眼病。

过饥则摄食不足,气血生化乏源,气血不能上荣于目,可出现眼部虚证;饮食过饱则肠胃积滞,郁而化热,可出现眼部实证;过食生冷,寒湿内生,可致眼虚寒证;偏食辛辣燥热,脾胃积热,可致眼实热证;此外,饮食不洁,肠道虫积可致小儿疳积等病症。

5.劳倦过度所致眼病的特点是什么?

体力过度,外损筋骨,内伤脏腑,尤易伤脾,造成脏腑功能不足,而致虚性眼病。

脑力过度,暗耗心阴,营血不足,目失所养,可致虚性眼病。

目力过度,使用不当,损伤肝血,最易出现视力疲劳,或假性近视变为真性近视。

房劳过度,肾精暗耗,瞳神失养,可致视物昏朦等内障眼病。

6.试述气血失调导致眼病的机理。

气与眼的关系甚为密切:

(1)气虚气陷:

劳倦伤气,久病失养,先天不足或年老体衰,气机虚微,不能充养五脏,目失濡养,可出现上胞下垂,冷泪常流,不耐久视,目珠混浊,云雾移睛,视衣水肿甚;至脱落;气不摄血,血行络外,可致眼内出血。

(2)气滞气逆:

情志郁结或痰湿停聚,食滞不化,外伤、跌仆以致气行不畅,血脉瘀阻,滞塞不通,则头目疼痛;气逆于上,升降失度,血随气逆,可致血溢络外、青风内障、绿风内障、云雾移睛、络损暴盲等。

《审视瑶函?

开导之后宜补论》曰:

“夫目之有血,为养目之源,充和则有发生长养之功,而目不病,少有亏滞,目病生矣。

”《古今医统?

眼种》指出:

“目得血而能视,故血为目之主,血病则目病,血凝则目胀,血少则目涩,血热则目肿。

”故血之功能失调亦可引起眼病。

(1)血热:

外感邪热或脏腑郁热,入于营血,迫血妄行,或因阴虚内热,虚火上炎,灼伤脉络,血溢络外,引起白睛溢血、眼内出血。

(2)血虚:

失血过多、或生化不足,或久病失养,竭思瞻视,阴血耗伤,目失濡养,则头晕眼花、白睛干涩、黑睛不润、视瞻昏渺、青盲;血虚生风,上扰于目,可见胞轮振跳、目剳。

(3)血瘀:

外伤、出血、久病、寒凝、气滞、热盛灼津、气血亏虚均可致血瘀。

瘀于胞睑,则胞睑青紫;瘀于白睛,则赤脉粗大迂曲;瘀于黑睛,则赤膜下垂,甚至血翳包睛;瘀于视衣,则视衣脉络阻塞,形成缺血或出血,视力骤降;瘀血阻塞,神水淤滞,则眼压增高,头目疼痛,视力剧降。

7.试述经络失调所致眼病的特点。

眼通五脏,气贯五轮,经络起着主要贯通作用,若经络不通,五脏六腑之精气不能上输于目,目窍失养,则眼涩、视朦;另一方面,经络又可能成为邪气内外传注的通路,若邪中经络,正不胜邪或邪气乘虚而入,导致经气不利,气血阻滞,亦可发为眼病。

临床常见胞睑虚肿高起,上胞下垂,胞轮振跳,白睛干涩不爽,晶珠混浊,视瞻昏渺,视物异形,视惑,妄见,目偏视,络阻暴盲。

8.何谓内障、外障?

中医眼科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内障、外障。

(1)外障:

病位在胞睑、两眦、白睛、黑睛;多因六淫、外伤、饮食不节、药物过敏而致;起病快,变化多,有红赤、肿胀、湿烂、生眵、流泪、痂皮、结节、翳膜等外显证候的眼病。

(2)内障:

病位在瞳神、晶珠、神膏、视衣、目系等眼内组织;多因内伤七情、脏腑失调、气血亏虚、经络郁塞、玄府不通所致;症见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变色、眼前黑影、瞳神异常、眼内渗出、水肿、出血的眼病。

9.白睛红赤、抱轮红赤、白睛混赤的区别是什么?

白睛红赤是指白睛浅层(球结膜)红赤,白睛周边明显,色鲜红,血络粗,推之可移动。

即西医学之结膜充血。

抱轮红赤是环绕黑睛周边红赤,色紫红,血络位于深层,推之不移。

即西医学之睫状充血。

白睛混赤则兼有白睛红赤和抱轮红赤两种表现。

即混合充血。

10.何谓翳?

黑睛翳障有哪些?

中医眼科将眼之黑睛和晶珠的病变统称为翳。

黑睛翳障又有新翳和宿翳两类:

(1)新翳:

病初,黑睛混浊,表面污浊,边缘模糊,基底不净,荧光素着色阳性,具有发展趋势。

(2)宿翳:

黑睛混浊,表面光滑,边缘清楚,基底干净,荧光素染色阴性,病变处于静止状况。

包括有冰瑕翳、云翳、厚翳、斑脂翳四种,分别相当于西医学的云翳、斑翳、角膜白斑和粘连性角膜白斑。

11.什么是膜,如何进行辨证?

自白睛或黑白之际起障一片,或白或赤,渐渐向黑睛中央蔓延者,称为膜。

若膜上有赤丝密布者,为赤膜,属肝肺风热壅盛,脉络瘀滞;赤丝细疏,红赤不显者,为白膜,属肺阴不足,虚火上炎。

凡膜薄色淡,尚未掩及瞳神者,病情较轻;膜厚色赤,掩及瞳神者,病情较重。

12.简述角膜的生理特点。

角膜是眼球壁外层组织,位于眼球前极的中央,呈前凸后凹的圆片状,横径为11.5~12mm,垂直径为10.5~1lmm,周边厚约lmm,中心厚约0.5~0.55mm。

角膜从外至内分为5层:

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

其中,上皮层和后弹力层具有良好的修复能力,基质层占角膜总厚度的90%,为角膜组织最厚的一层。

角膜富含三叉神经末梢,感觉敏锐。

无血管,其营养主要来源于角膜缘血管网、房水和泪液,透明。

它是眼球重要的屈光介质之一。

13.简述色素膜生理特点。

色素膜位于眼球壁中层,从前而后可分为三个部分:

(1)虹膜,在角膜后方,晶状体的前方,居眼球壁中层之前部,虹膜根部与睫状体相连,表面高低不平而呈辐射状隆起的条纹,形成虹膜纹理和隐窝。

中央为一圆形小孔,称瞳孔,直径为2.5~4mm左右,当接受强光刺激时,瞳孔缩小,此称为瞳孔对光反射。

虹膜具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纤维,感觉敏锐。

(2)睫状体,在巩膜内面,前接虹膜根部,后与脉络膜相连,前l/3肥厚,富含血管,有70~80个纵行放射状突起,称睫状突,可分泌房水,以供给眼球内组织的营养,维持眼内压。

后2/3薄而扁平,称睫状体扁平部。

睫状体由睫状肌和睫状上皮细胞组成,睫状肌的舒缩对晶状体起调节作用和房水外流作用。

(3)脉络膜,前接睫状体,向后止于视盘周围,介于巩膜与视网膜之间。

富含色素,有遮光的作用,使眼球形成暗箱,确保成像清晰。

不含感觉神经纤维,炎症时无疼痛感。

其主要由血管组成,为眼球血管最丰富的组织,具有营养视网膜外层组织和玻璃体的作用。

14.简述视网膜的生理特点。

视网膜位于脉络膜与玻璃体之间,除色素上皮外,为透明的薄膜,具有感光和传导神经冲动的作用。

由外向内分为10层:

色素上皮层、视细胞层、外界膜层、外颗粒层、外网状层、内颗粒层、内丛状层、神经节细胞层、神经纤维层、内界膜层。

在视网膜后极部有视乳头,呈圆形或椭圆形,色淡红,直径约1.5mm,其中央稍偏颞侧凹陷而称生理凹陷,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由此通过。

位于视网膜正后极,离乳头约3~4mm处,有一椭圆形区域,称黄斑,此处无血管,约1~3mm大小,正中为中心凹,中心凹有一反光亮点,称中心凹反光,是视力最敏锐之处。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发出的神经纤维向视盘汇集,形成视神经。

视网膜的血管为视网膜中央动脉和中央静脉,由视乳头处通行,分为颞上支、颞下支、鼻上支和鼻下支,分布在网膜上。

视网膜有两种感光细胞:

圆椎细胞和杆体细胞。

圆椎细胞有感受明光和辨别颜色的作用,主要分布在黄斑部;杆状细胞具有感受暗光的作用,主要分布在视网膜周围,越近黄斑越少,在中心凹没有这种细胞。

15.眼球内容物和眼的屈光系统包括哪些?

它们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眼球内容物包括有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三者均为透明体。

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连同角膜一并构成眼的屈光间质,又称屈光系统。

屈光系统各器官均有屈光作用,是光线进入眼内并到达视网膜的通路。

此外,房水还具有营养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维持眼内压的功能;晶状体与睫状肌共同完成眼的调节作用;玻璃体占眼球内容积的4/5,位于视网膜前方,有着维持眼球形状和对视网膜和眼球壁起着支撑作用。

16.视路包括哪些部位?

视路是视觉传导的通路。

自视网膜起,经过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大脑枕叶皮质视中枢六个部位。

17.眼的附属器官有哪些,各有何功能?

眼的附属器官包括有眼眶、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五部分。

眼眶可容纳眼球、视神经、眼外肌、泪腺、血管、神经、筋膜及眶脂肪。

筋膜及脂肪共同形成软垫,可缓冲运动对眼球的震动。

眼睑有保护眼球的作用,通过瞬目,泪液润湿眼球,以保持结膜、角膜的润泽,同时还可清除眼球表面的灰尘及细菌。

结膜是一层薄而光滑透明的黏膜,其中杯状细胞和副泪腺可分泌黏液和泪液,滋润眼组织,减少摩擦,并杀菌和预防感染,对角膜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泪器分泌和排泄泪液,能润泽、营养和保护眼球。

眼外肌支配眼球各方向的运动,两眼共十二条眼外肌,其共同协调的运动,使眼能达到双眼单视的作用。

18.试述眼球的血液供应情况。

眼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眼动脉,由眼动脉发出分支:

视网膜中央动脉营养视网膜内五层;睫状后短动脉营养脉络膜和视网膜外五层;睫状后长动脉营养虹膜、睫状体和前部脉络膜:

肌支营养眼外肌;睫状前动脉营养虹膜、睫状体、角膜和前部球结膜;眶上动脉营养上睑及额部皮肤;额动脉营养额部皮肤;结膜后动脉营养泪腺、泪囊、眼睑。

视网膜中央静脉、涡静脉、睫状前静脉收集眼静脉血,通过眼上、下静脉由眶上裂进入海绵窦。

19.何谓眼的调节?

睫状体的环行肌纤维收缩,晶状体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借本身的弹性变凸,屈光力增加,以达到视近的目的,这一作用称为调节。

20.什么是眼的集合?

双眼注视远处目标时,调节处于松弛状态,注视近处目标时则需调节,同时为保持双眼单视,双眼还需要内转,称为集合。

21.何谓眼的屈光?

眼的屈光功能与何相关?

外界物体发出或反射出来的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产生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缩小的倒像,这种生理功能称为眼的屈光。

眼的屈光系统相当于一组复合透镜,它的状态与各屈光面(角膜、晶状体前后面)的曲率半径,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的屈光指数及各屈光间质彼此间的位置有关。

22.何谓针眼?

针眼是指胞睑边缘生疖,形如麦粒,红肿痒痛,易成脓溃破的眼病。

23.针眼与胞生痰核的临床区别是什么?

两病鉴别见表17一l:

表17—1针眼与胞生痰核的鉴别

针眼胞生痰核

发病部位

症状

 

发病特点睑缘

胞睑红肿疼痛,疖肿压痛,推之不移,可化脓,脓溃后局限性灰蓝色或紫红色隆起。

起病急,病程短。

胞睑深部

睑皮肤正常,硬核凸起,压之不痛可推移,与皮肤不粘连,睑内面呈局即愈

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24.何谓睑弦赤烂?

睑弦赤烂是以睑弦红赤、溃烂、刺痒为临床特征的眼病。

25.何谓上胞下垂,其病因病机是什么?

上胞下垂是指上胞乏力不能升举,以致睑裂变窄,掩盖部分或全部瞳神而影响视瞻的眼病。

归纳上胞下垂的病因病机有:

(1)先天禀赋不足,命门火衰,脾阳不足,睑肌发育不全,胞睑乏力而不能升举。

(2)脾虚中气不足,清阳不升,睑肌失养,上胞无力提举。

(3)脾虚聚湿生痰,风邪客睑,风痰阻络,胞睑筋脉迟缓不用而下垂。

26.何谓椒疮,有何临床表现?

椒疮是指胞睑内面颗粒累累,色红而坚,状若花椒的眼病。

其临床表现有:

轻者自觉睑内痒涩,重者赤痒灼热,羞明流泪,沙涩难睁,视物模糊。

局部检查可见:

睑内红赤,脉络模糊,有细小色红而坚的颗粒和色黄而软如粟米样颗粒,白睛红赤,赤脉下垂,黑睛星点翳膜,病久则在睑内面形成灰白色条状或网状瘢痕。

27.椒疮的并发症与后遗症有哪些?

(1)睑弦内翻及倒睫拳毛;

(2)赤膜下垂;(3)黑睛星翳;(4)睥肉粘轮;(5)流泪症与漏睛;(6)眼珠干燥;(7)上胞下垂。

28.沙眼如何进行临床分期?

根据我国制定的沙眼分期法:

I期(进行期):

上穹窿部和上睑结膜有活动性病变(血管模糊、乳头增生、滤泡形成);II期(退行期):

有活动性病变,同时出现瘢痕;III期(完全结瘢期):

仅有瘢痕而无活动性病变。

29.何谓漏睛?

漏睛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漏睛是以内眦部常有黏液或脓液自泪窍沁出为临床特征的眼病。

相当于西医学之慢性泪囊炎。

其临床发病特征是:

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病情顽固,因病症常有粘脓附于泪窍而成为病灶危害眼珠。

主要临床表现有:

自觉患眼隐涩不舒,不时泪下,试之又生,常有粘泪或粘脓自泪窍沁出。

内眦部白睛微赤,泪窍周围皮肤隆起,按之有粘泪或脓汁返流。

30.漏睛与漏睛疮的区别是什么?

两病均是泪窍部病变,前症以泪窍长期流泪流脓,但无红肿疼痛为特点;后者大多由前症转化而来,病势急骤,患处红肿疼痛,甚至化脓成疮。

31.何谓暴风客热?

其发病临床特征是什么?

暴风客热是指外感风热,猝然发病,以白睛红赤、眵多粘稠、痒痛交作为主要特征的眼病。

其发于夏秋季,起病急,常双眼同时或先后患病,具有传染性。

32.何谓天行赤眼?

其发病主要临床特征是什么?

天行赤眼是指外感疫疠之气,白睛暴发红赤、点片状溢血,常累及双眼,能迅速传染并引起广泛流行的眼病。

好发于夏秋季,起病急剧,病势重,有传染性,可引起广泛流行,常双眼同时或先后患病。

33.何谓金疳?

其发病机理是什么?

金疳是指白晴表层生玉粒样小泡,周围绕以赤脉的眼病。

类似与西医学之泡性结膜炎。

金疳的发病机理:

(1)中医:

①肺经燥热,宣发失职,肺火偏盛,上攻于目,气血郁滞。

②肺阴不足,虚火上炎。

③脾胃失调,土不生金,肺金失养,肺气不利。

(2)西医:

是由多种微生物蛋白质如结核杆菌引发的迟发性变态反应。

维生素A缺乏常见,体弱、营养不良、环境卫生差、嗜食糖果、淀粉者易患。

34.金疳有何临床特征?

金疳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眼部碜涩不适;白睛浅层可见灰白色或玉粒状小泡,大多只1个,大小不一,压之不痛,小泡周围有赤脉环绕,小泡破溃后可以自愈,愈后不留痕迹;部分患者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35.何谓胬肉攀睛?

胬肉攀睛是指眼眦部长有赤膜,其状如昆虫之翼,横贯白睛,攀侵黑睛,甚至遮盖瞳神的眼病。

相当于现代医学之翼状胬肉。

36.何谓时复目痒?

试述其主要临床表现。

时复目痒是指发病时目痒难忍,白睛红赤,至期而发,呈周期性反复发作的眼病。

类似西医学之春季结膜炎,属变态反应性疾病。

多见于青少年男性,常双眼发病,病程长,常随年龄增长逐渐减轻或痊愈。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

眼部奇痒难忍;胞睑内面有状若卵石样扁平颗粒,附有白色粘丝样分泌物,白睛呈污红色;或可见黑睛边缘有黄白色胶样结节;结膜刮片检查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或嗜酸性颗粒。

37.何谓火疳?

试述火疳的诊断依据。

火疳是指邪毒上攻白睛,无从宣泄,致白睛里层呈紫红色改变,多伴有局限性结节样隆起,且疼痛拒按的眼病。

类似于西医学之巩膜炎。

火疳的诊断依据:

(1)患眼疼痛,畏光流泪;

(2)白睛里层向外隆起紫红色结节,推之不移,疼痛拒按。

38.火疳与金疳的鉴别要点是什么?

本病与金疳的鉴别,见表17-2:

表17—2火疳与金疳的鉴别

金疳火疳

病位小泡位于自睛表层

小泡呈灰白色泡状,无压痛,周围赤脉鲜红

较短

较好,一般不波及瞳神,愈后无痕迹结节位于白睛里层

结节较大,呈现圆形隆起,界限不清,周围赤脉紫红

较长

较差,常波及瞳神,愈后有痕迹

症状

病程

预后

39.白涩症的主要临床特点是什么?

白涩症是指白睛不赤不肿而自觉眼内干涩不舒的眼病,多为双眼发病,与年龄、季节无关,药物治疗难取速效。

本病类似于西医之慢性结膜炎、浅层点状角膜炎。

40.何谓聚星障?

有何临床发病特点?

聚星障是指黑睛骤生多个细小星翳,其形或联缀或团聚,伴有碜涩疼痛、羞明流泪的眼病。

本病多在感冒后发生,起病慢,病程长,无化脓,极少有穿孔,常单眼为患,亦可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生,易反复发作。

41.聚星障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本病的诊断依据:

(1)常有感冒病史,或在劳累后发病;

(2)有不同程度视力下降,患眼沙涩疼痛,畏光流泪;(3)抱轮红赤,黑睛可见星点状或树枝状、地图状混浊,荧光素染色呈阳性;或黑睛深层混浊,状如圆盘,病变区知觉减退。

42.何谓凝脂翳?

有何临床特征?

导致其发病的病因病机是什么?

凝脂翳是指黑睛生翳,状如凝脂,多伴有黄液上冲的急重眼病。

该病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多有黑睛外伤史,常可致黑睛化脓和穿孔,预后差,无复发现象。

归纳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是因黑睛外伤或漏睛症患者,外感风热,邪毒乘虚犯目,灼伤黑睛,凝滞气血,化腐成脓。

西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因角膜外伤或慢性泪囊炎患者,感染细菌,从而导致角膜化脓、穿孔等临床表现。

43.何谓混睛障,其临床诊断依据是什么?

混睛障是指黑睛深层呈圆盘状灰白色混浊翳障,障碍视力的眼病。

本病的诊断依据是:

(1)患眼疼痛,羞明流泪,视力下降;

(2)黑睛深层呈圆盘状灰白色混浊、肿胀,荧光素染色阴性;(3)梅毒血清学检查、OT试验、胸透等检查有助诊断。

44.何谓瞳神紧小,有哪些主要临床表现?

瞳神紧小是指黄仁受邪,以瞳神持续缩小,展缩不灵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眼病。

主要临床表现有:

突发眼胀痛,眉棱骨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抱轮红赤或白睛混赤,黑睛后壁可见粉尘状沉着,神水混浊,或有黄液上冲,黄仁肿胀,纹理不清,瞳神缩小,展缩不灵。

瞳神与晶珠粘着,则瞳神失却正圆,呈梅花状,或可见晶珠混浊。

结合实验室检查血沉、类风湿因子、胸片、梅毒抗体等或可现异常。

45.瞳神紧小症治疗的关健是什么?

本病治疗的关健在于抗炎和扩瞳。

46.试述瞳神紧小症的散瞳方法。

散瞳是治疗瞳神紧小症的关健,临床常用I%~2%阿托品眼水(或膏),2~3次/日,以防治黄仁后方粘连。

若点用阿托品眼水无效,则采用混合散瞳剂(1%阿托品注射液、1%可卡因注射液、0.1%。

肾上腺素注射液各0.3m1)作结膜下注射。

对于病症轻或阿托品过敏者可用2%后马托品眼水(或膏)。

在恢复期可用0.5%~1%托品酰胺眼水散瞳,1~2次/日。

同时必须注意,点用散瞳眼水,应压按泪囊3~5分钟,以免药物中毒。

47.绿风内障的临床诊断依据是什么?

本病的诊断依据是:

(1)头眼胀痛,目珠胀硬,眼压升高明显;

(2)视力下降;(3)抱轮红赤或白睛混赤肿胀;(4)黑睛雾状水肿,前房极浅;(5)瞳神中等度散大,展缩不灵。

48.绿风内障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

缩瞳、降眼压、及时选择适当手术。

49.何谓圆翳内障?

其临床特征是什么?

圆翳内障是指随年龄增长而晶珠逐渐混浊,视力缓慢下降,终致失明的眼病。

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病程长,常双眼先后发病。

患眼视力呈进行性减退,或有眼前阴影,不同程度晶珠混浊,瞳神展缩正常。

50.何谓云雾移睛?

与圆翳内障的鉴别是什么?

云雾移睛是指患眼外观端好,自觉眼前有蚊蝇蛛丝或云雾样飘浮物的眼病。

本病与圆翳内障均可出现眼前黑影遮挡,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病位在玻璃体,眼前阴影随眼球转动而在眼前各处飘移;后者病位在晶状体,眼前阴影不随眼球转动而飘移。

51.何谓暴盲?

试述络损暴盲的临床诊断依据。

暴盲是指眼外观端好,猝然一眼或双眼视力急剧下降的眼病。

络损暴盲的诊断依据:

(1)中老年发病者常有高血压等病史,青年发病者常有反复发作的眼前黑影及视力障碍史;

(2)视网膜静脉阻塞者,眼底可见视网膜静脉粗大迂曲,网膜火焰状出血,重者视乳头充血、水肿,网膜有黄白色渗出、絮状水肿。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者,可见周边小血管出血及新生血管,静脉旁白鞘或机化膜。

眼底出血量多者,出血流入玻璃体,眼底窥不进。

(3)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对本病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52.络阻暴盲的诊断依据及急救措施是什么?

络阻暴盲相当于西医学视网膜动脉阻塞。

其诊断依据有:

(1)突然视力下降或丧失;

(2)视网膜动脉极细,血柱呈现节段状;(3)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时,后极部广泛性灰白水肿混浊,黄斑部樱桃红色;(4)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有助于诊断。

本病为眼科急重症,抢救应尽早、尽快,具体措施有:

(1)亚硝酸异戊酯0.2ml吸入,1次/l~2小时,连用2~3次。

舌下含化三硝酸甘油片,0.3~0.6mg/次,2~3次/日。

(2)球后注射妥拉苏林12.5mg或阿托品lmg。

(3)间歇性按摩眼球,以降低眼压。

(4)吸氧治疗:

吸入95%氧及5%二氧化碳混合气体。

53.何谓视瞻有色?

试述视瞻有色的诊断依据。

视瞻有色是指外眼无异常,唯视物昏朦不清,中心有灰暗或棕黄色阴影遮挡,或视物变形的内障眼病。

类似于西医学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本病的诊断依据:

(1)眼前灰黄色暗影,视物变色、变形;

(2)视力下降,但常不低于0.2;(3)视网膜黄斑部水肿呈圆形反光轮,有黄白色点状渗出,中心凹反光消失;(4)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54.试述视衣脱离的主要临床表现和主要治疗方法。

该病在临床的主要表现为发病前常有眼前黑影或闪光感,视物变形、弯曲,视力突然下降;视野缺损,玻璃体混浊或液化,视网膜呈灰白色隆起,血管起伏呈爬行状,部分可查见网膜裂孔;超声波检查显示网膜脱离光带;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有助本病的具体诊断。

55.何谓视瞻昏渺?

视瞻昏渺是指眼外观无异常,视物昏朦,随年龄增长而视力减退日渐加重,终致失明的眼病。

类似于西医学的老年性黄斑变性。

56.何谓高风内障?

主要临床特征是什么?

高风内障是以夜盲和视野逐渐缩窄为特征的眼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之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本病特征是多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发病,为双眼罹患,早期主要有夜盲,久之则视野缩小,呈进行性视功能损害和伴有眼底色素变化。

57.何谓青盲?

临床诊断依据是什么?

青盲是指眼外观正常,视盘色淡,视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