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三单元第4讲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学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8792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三单元第4讲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三单元第4讲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三单元第4讲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三单元第4讲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三单元第4讲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三单元第4讲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学案.docx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三单元第4讲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三单元第4讲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学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三单元第4讲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学案.docx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三单元第4讲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学案

 

第4讲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知识框架

即时巩固的入场劵

考情分析

引领考试的风向标

考试说明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688年“光荣革命”、《权利法案》

2.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T16(1832年议会改革)

复习建议:

1.围绕一条主线:

代议制的确立、发展、完善;两个趋势:

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三个转移:

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2.从政治文明的角度,整体把握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英国近代议会制、两党制、渐进式变革等都对世界文明贡献巨大  

 

考点导学

 

扬帆启程的导航灯

考点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688年“光荣革命”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1688年,议会邀请玛丽和威廉承袭王位,共同统治英国,这次不流血的宫廷政变,史称“①__________”,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确立:

1689年议会颁

布《权利法案》

发展:

1721年责任

内阁制形成

完善:

1832年议

会改革

内容:

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等权力

作用:

④__________权力日益超过国王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⑤__________”的地位,英国的⑥__________确立起来

形成:

(1)光荣革命后,国王经常召开秘密会议,称为内阁会议

(2)1721年,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⑦__________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位首相

职权:

(1)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⑧__________负责

(2)首相由多数党领袖经国王任命产生,掌握国家的⑨__________大权,又能通过议会掌握⑩__________权。

实际上掌握了国家大权

影响:

为了获得议会多数席位,资产阶级政党间展开了激烈竞争,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原因:

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内容:

重新划分选区;降低财产资格

意义:

(1)⑪__________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

(2)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点,

(1)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

(2)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议会和责任内阁为核心,权力中心在⑫__________,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

(3)保留君主,作为礼仪性的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点题训练】 1832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

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  )

                   

A.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

B.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

C.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

D.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

要点一 英国责任内阁制的涵义、基本原则及特点

1.涵义

是资本主义国家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议会内阁制

2.基本

原则

责任政府对议会负责,不但个别之阁员需对议会负责,内阁整体亦需对议会负责。

如果议会对某位阁员或整体内阁不信任,个别阁员或整体内阁便需要辞职以示负责

3.特点

(1)国家元首是世袭君主,但没有实权,他发布的行政命令须经有关的内阁部长副署才能生效。

国王任命议会中多数党领袖为首相组成内阁政府

(2)英国内阁权力很大,是国家行政权力的核心,领导政府工作

(3)内阁与议会互相牵制,内阁有权提出政府议案,指导议会立法;议会有倒阁权,内阁必须向议会负责,而且一般是实行集体负责,内阁阁员与首相共进退。

内阁须取得议会信任,否则,内阁须集体辞职或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由新选出的议会决定内阁去向

(4)英国内阁与议会关系比较和谐。

原因是内阁政府与议会多数党一致,于是有人称英国是两权分立的国家

  【典例训练】 据金色财经2017年5月3日报道:

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向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提请解散英国议会,并获女王正式同意,随即首相正式宣布解散议会。

按照英国法律,议会解散后,议会下院所有席位自动空缺,但包括首相在内的所有内阁大臣仍保留现职位直至新内阁组建完成。

由此可见,英国(  )

                   

A.君主是实,立宪为虚B.首相有权解散上议院

C.内阁和首相共同进退D.女王有制约首相实权

史料研读

 

通向成功的试金石

史料一 英国政治权力结构图

史料二 “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

……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的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

——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1)史料一信息“形式上任命、汇报工作”“理论上可否决议案”反映了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下院”成为国家权力的核心。

(2)史料二信息“旧制度”指君主立宪制。

“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说明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完善。

(1)根据史料一,分析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

 

(2)根据史料二,推动1832年议会改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这次变革中最大的受益者是谁?

 

随堂验收

 

学以致用的训练营

考点一 “光荣革命”

1.《英国政治制度史》写道,“它遏止了……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这里时“它”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内战的爆发B.光荣革命

C.责任内阁制形成D.议会改革

考点二 《权利法案》

2.史学家钱乘旦认为:

英国《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有独立的行政权,是实实在在的行政首脑,他有权遴选政府大臣,并亲自主掌国务;当时议会对政府并没有控制权,大臣之间不存在横向联系,也不需要协商一致。

这说明在当时的英国(  )

A.议会无法限制国王的权力

B.君主立宪制还有待完善

C.责任制内阁已经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考点三 责任内阁制

3.1841年,维多利亚女王接受了这样的现实:

必须接受反对党政府组阁,必须在政党政治中保持中立,不以个人好恶决定首相和内阁成员的人选,而必须尊重议会选举的结果。

这主要表明英国(  )

A.议会主权的原则开始确立

B.工业资产阶级加紧控制议会

C.责任内阁制的原则得以完善

D.内阁脱离了与国王的政治联系

4.下表为英国政府议案在议会被修正情况统计,材料数据变化表明英国(  )

时间

被修正总数

年平均数

1867—1869年

17项

5.7项

1880—1885年

11项

1.8项

1896—1900年

1项

0.2项

  A.内阁对议会的影响力增强

B.议会上院势力明显衰落

C.分权制衡的原则逐渐丧失

D.统治阶级政策趋于一致

考点四 1832年议会改革

5.1832年,英国改革方案通过,它提出取消一大批衰败选邑的选区资格,把议席重新分配给人口众多的城镇,主要是工业城镇。

它还提出扩大选举权,实行财产资格制,在原有的选民之外,农村增加年收入10镑以上的公薄持有农和50镑以上的租地农;城镇则统一标准,实行10镑房产持有人选择权。

据此,对英国这次改革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贵族的政治权力

B.使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C.工人阶级被排除在改革成果之外

D.选举制度存在财产歧视

 

考点五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6.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提出:

“1689年,英王威廉接受了《权利法案》。

这一法案规定,国王不能中止法律;除非经国会同意,不得提高税收或保持军队;若没有法律手续,不可逮捕和拘留臣民。

虽然这些规定并不意味着英国已成为一个民主国家——直到19世纪后期确立普选制时,才实现这一目标。

”这体现了英国民主进程的(  )

A.革命性B.和平性C.渐进性D.妥协性

7.1832年议会改革是19世纪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的第一步,它是英国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行的争取同土地贵族重新分配政治统治权及扩大选举权的改良运动。

阅读有关“英国议会改革”的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英国议会改革”大事记

1832年,英国第一次进行议会改革:

取消一些“衰败选区”,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新兴工业城市获得较多议席。

同时,选民人数大大增加,工业资产阶级和富裕农民得到选举权。

到1832年英国大约有16%的成年男子获得了选举权。

1867年,第二次议会改革,46个“衰败选区”被取消,贵族地主势力进一步降低;1/2的成年男子获得了选举权。

1884年,第三次议会改革,许多农民获得选举权,男子普选权基本实现。

1885年通过法案,重新划定选区,基本实现平等代表制。

1911年,议会又进行了两项改革,一是将议会期限由七年缩短为五年;二是下院议员实行薪金制。

通过上述一系列改革,下院已具有一定程度的民主性。

但是上院仍是保守力量的堡垒,成为英国政治进步的主要障碍。

1911年,阿斯奎斯法案获得通过,上院否决权被极大削弱。

1918年,第四次议会改革,30岁以上已婚的有自己独立财产的女性获得选举权。

1928年,第五次议会改革,21岁以上不分种族、性别、社会地位、职业,所有成年公民普选权实现。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议会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果以及体现的发展趋势。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

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4讲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主干知识梳理】

①光荣革命 ②立法权 ③财政权

④议会 ⑤统而不治 ⑥君主立宪制 ⑦沃波尔 ⑧议会 ⑨行政 ⑩立法 ⑪工业资产阶级 ⑫议会

【点题训练】

C 【解析】 本题考查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

材料“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说明在最终表决时,保守派(反对派)做出了让步,C项正确。

此时的英国已是“统而不治”,A项错误;英国上院掌握司法权,在议会中没有实权,B项错误;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的标志是《权利法案》的颁布,D项错误。

【典例训练】

C 【解析】 本题考查英国责任内阁制。

据材料“议会解散后,议会下院所有席位自动空缺,但包括首相在内的所有内阁大臣仍保留现职位直至新内阁组建完成”可见内阁与首相共进退,C正确;首相名义上对君主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君主是虚,立宪为实,A、D与史实不符,错误;首相有权解散下议院,B错误。

【读史用史】

(1)特点:

权力制衡、君主“统而不治”、以议会为权力中心、集体负责制等特点。

(2)主要因素:

工业革命。

最大受益者:

工业资产阶级。

【随堂验收】

1.B 【解析】 本题考查对光荣革命的理解。

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结束君主专制,但是保留了国王,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内战爆发没有遏止专制主义,A项错误;责任内阁制形成于18世纪初,此时应该早就遏止了专制主义,C项错误;1832年议会改革主要是使代议制完善不是遏止君主专制,D项错误。

2.B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权利法案》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理解。

根据材料“国王有独立的行政权,是实实在在的行政首脑”“当时议会对政府并没有控制权,大臣之间不存在横向联系,也不需要协商一致”可知,此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还有待完善,故B项正确。

A、C、D三项明显不符合史实。

3.C 【解析】 本题考查对责任内阁制的理解。

维多利亚女王接受的现实是只要这个政党在议会下院大选中获胜就应该由该政党领袖组阁,国王无权干涉,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说明此时英国进一步完善了由议会选举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责任内阁制的原则,故C项正确;英国议会主权的原则开始确立是在光荣革命之后,议会颁布《权利法案》(1689年),与题目中的1841年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题目中并没有提到工业资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加紧控制议会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内阁首相经议会选举产生之后还要经过国王形式上的任命,并没有脱离与国王的政治联系,故D项错误。

4.A 【解析】 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根据题意,从1867年到1900年,政府议案被议会修正的总数不断减少,年平均数不断减少,显示了内阁对议会的影响力增强,内阁逐渐成为议会的“第三院”,故A项正确;题目显示的是政府和议会的关系,并非议会内部上院和下院的关系,故B项错误;根据题意,议会对政府议案修正的量减少,但并未消失,故C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D项错误。

5.B 【解析】 本题考查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属于逆向型选择题,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增加了议会席位,参与了政权,不是掌握政权,故B选项错误,符合题意;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把议席重新分配给人口众多的城镇,主要是工业城镇,这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贵族的政治权力,故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工人阶级由于贫穷的原因,被财产资格制排除在改革之外,故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扩大选举权,实行财产资格制,说明选举制度存在财产歧视,故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6.C 【解析】 本题考查英国《权利法案》与英国民主进程的特点。

“直到19世纪后期确立普选制时,才实现这一目标”,可见英国民主确立经历了相当长时间,体现出渐进性,C项正确;材料中英国民主进程是削弱而非彻底废除国王的权力,没有体现出革命性,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英国民主确立进程中削弱国王权力的方式,没有体现出和平性,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英国民主进程是否有各派利益的妥协,D项错误。

7.

(1)内容:

降低选举资格,扩大选民范围;调整选区划分和议席分配;限制并削弱上议院的权力。

特点:

适时而变,和平渐进。

(2)成果:

逐渐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基本实现了平等代表制原则。

趋势:

英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不断深入,代议制不断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