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8178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docx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docx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的内涵

学前教育:

是人类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特定年龄的幼年儿童为对象的教育

学前教育的实施及其基本特征:

学前教育的实施有两种形式:

一是学前家庭教育主要由父母或其他照看者在家庭中实施

二是学前公共教育,主要有家庭以外的社会组织机构指派专人实施

学前公共教育:

是指由家庭之外的社会(包括国家、社区、单位、私人)指派专人组织实施的、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活动总和

现代学前教育的特征:

学前家庭教育的特点:

1、家庭教育是幼儿接触最早的教育2、家庭教育伴随终身3、家庭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之中进行的4、家庭教育是个别实施的

学前公共教育特点:

1、群体性,托幼机构教育是面向幼儿群体实施的教育2、计划性,托幼机构教育是有关组织机构根据国家或社会的教育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展开3、专业性,托儿所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专业化机构

学前教育和年龄:

旨在促进入学前儿童(0-6、7岁)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

学前教育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1、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

公有公育2、农业社会的学前教育

3、工业社会早期的学前教育4、现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未来趋势:

1、学前教育事业成为了社会公共事业2、托幼机构教育职能进一步加强3、扩大托幼机构教育规模重视托幼机构教育质量4、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5、重视对处境不利儿童的补偿教育6、关注特殊儿童回归主流实施全纳式教育7、重视多元文化教育,强调课程的文化适宜性8、走向多元化

学前教育的价值与价值取向

价值:

事物在满足人的需要中的有用性

教育价值:

作为客体的教育活动与社会或个人等教育主题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点的关系

学前教育价值:

学前教育与个体及社会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学前教育价值选择在学前教育过程中的运行:

1、学前教育价值选择对学前教育目的建构的影响2、学前教育价值取向制约着对学前教育课程的理解与开发3、学前教育价值取向制约着师幼关系的性质4、学前教育价值取向制约着学前教育评价

学前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

是一个不断选择的历史。

封建社会重视学前教育所具有的伦理价值。

解放到70年代末,履行着服务于政治的功能,是学前教育的政治价值。

70年代后学前教育不仅具有了政治价值,还具有了经济价值。

随着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渐入,学前教育的育人价值被当做学前教育的本体价值

学前教育功能

学前教育功能:

是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

学前教育职能:

是指学前教育必须实现的任务和作用

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

1、客观性2、多样性3、整合性4、方向性

学前教育功能的分类

1、从承受对象分为学前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2、从作用的层次来分分为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

3、从作用的方向来分分为学前教育的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4、从作用的表现形式来分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学前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从今儿童在身体认知社会性情感等方面的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

学前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也叫工具功能。

表现为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影响作用

试述学前教育的价值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1.学前教育价值是指学前教育与幼儿、成人及社会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学前教育价值回答学前教育“应该做什么”、“应该具有什么作用”,体现的是一种期待效应

2.学前教育的功能是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

学前教育功能回答学前教育“具有什么作用”,体现的是一种事实效应

3.学前教育价值与学前教育功能的区别表现为:

首先,学前教育功能是由学前教育结构所决定的,是学前教育内在固有的,学前教育一经产生就具有一定的功能;学前教育价值是学前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

其次,学前教育功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学前教育价值具有主观性,它是从学前教育主体对待满足其需要的学前教育这一客体的关系中产生的。

第三,学前教育功能的发挥在于学前教育自身活动方式的实现,有正负之分;学前教育价值是正向的,能满足学前教育主体需要的而被肯定的学前教育功能才具有价值

4.学前教育价值与学前教育功能的联系表现在:

第一,学前教育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学前教育功能的发挥。

价值不等于功能,只有客体的功能作用于主体时才产生价值。

如果学前教育不具备各种功能,如果其功能无法发挥,也就无价值可言。

第二,学前教育功能发挥如何又决定于人们对学前教育价值的认识。

不同学前教育主体在不同价值取向下会对学前教育活动的属性和功能做出不同选择,从而影响了学前教育功能的发挥

学前教育功能的概念及其与职能价值等之间的关系

学前教育功能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

学前教育本身固有的客观属性。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呈现的实际产生的作用,是一种实际效应。

而学前教育职能强调的是学前教育的职责,是从主观意愿出发评判学前教育应当发挥何种作用,是一种期待效应。

学前教育有什么样的功能决定了学前教育会有什么样的价值。

所以学前教育价值可以理解为学前教育功能对于一定主体的意义

试述学前教育个体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之间的关系

学前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是指它可以促进儿童在身体、认知、社会性、情感等方面的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

学前教育的社会功能也称为工具功能,主要表现为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影响作用。

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都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

从功能论的角度分析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

1.学前教育是培养儿童的活动,学前教育的本体功能和价值就是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它必然受到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2.首先,超前学前教育或神童学前教育所依据的关键期理论已经遭到人们的质疑。

,将关键期的作用推至极化,否定了随后阶段教育的作用。

另外,关键期并不适用于所有儿童的固定时间段,对于不同的儿童,关键期的起止时间会有所不同

3.神童方案超前教育等都把教幼儿识字作为主要目标之一,任何学前教育方案都必须是科学的,必须以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为依据。

幼儿期是语言掌握的,但主要是表现的口语运用方面,对书面语的理解与运用是以口语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为前提的,只有个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才会出现。

因为学前期的儿童语言发展任务应以口语为主,而非以书面语为主

4.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为了在短期内取得惊人的效果,采取了单项强化训练的方法。

人为地加速或强化某个方面的发展进程,通常会以牺牲丧失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代价,只有全面和谐的发展才能获得长足的可持续发展,从儿童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无异于杀鸡取卵,揠苗助长

5.通过以上简单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超前教育神童教育都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夸大了学前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学前教育的效益

学前教育效益:

学前教育所产生的结果,以及学前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学前教育效益分为:

个人效益和社会效益

个人效益:

指接受学前教育的个人-即幼儿获得的收益

社会效益:

指接受过学前教育的个体投入社会经济后,引起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国民收入的增长

学前教育内部效益:

某一教育系统用尽量减少浪费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所培养学生的数量

学前教育外部效益:

一般教育同职业教育的关系以及学校同就业机会的关系-学校和教师能为学生将来就业做什么,以及学生在所学只是就业后能否运用。

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

1、适度扩大托幼机构教育规模2、提高托幼机构学前教育质量3、合理调整学前教育结构4、优化托幼机构教育资源配置5、改革托幼机构教育体制和运行

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

我国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1.发展的整体观2.发展的多因素相互作用观3.学习与发展的幼儿主体观4.教育促进和参与发展的教育作用观5.活动是教与学的共同基础的教育途径观

我国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1.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原则2.和谐发展,全面培养的原则3.教育影响协调一致的原则4.寓教育于幼儿活动之中的原则5.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

家庭、托幼机构、社区在学前教育中的角色功能

家庭教育的定义:

家庭教育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

狭义的家庭教育指家庭里由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教育影响

家庭在学前教育中的角色功能:

家庭教育保证了儿童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1、胎儿教育为了孩子的健康出生提供了保障2、婴儿教育为了孩子身体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

家庭教育促进了儿童社会化的进程:

1、有助于孩子了解社会的规则2、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3、有助于孩子养成顽强的意志

家庭教育为儿童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有助于孩子发展水平的提高2、有助于孩子职业取向的选择

幼儿园教育的两大职能:

1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能,即托幼机构教育外在的工具价值

2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的发展的职能,即托幼机构教育的内在价值

幼儿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在学前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托幼机构教育是整个幼教中最能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要求的,具有导向作用

2.托幼机构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幼儿教育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幼儿教育。

托幼机构不仅担负着教育幼儿的责任,还担负着指导家长,与家庭社区交流合作等重任

3.一是辐射作用,即想各种形式的幼儿教育发挥指导示范作用并带动非机构幼儿教育的发展

4.一是促进各种幼儿教育形式互相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社区教育的定义:

把教育置于一定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在地方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地区为依托组织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办好教育的新形势

社区教育的必要性:

社区教育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形式。

从地方教育事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它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制度,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有责任参加关心和支持学前教育事业的管理与建设,改善教育环境与设施,使教育服务于社区满足社区的教育要求

社区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

1、为学前教育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2、可提高全社区居民的素质3、为幼教毕业生提供广阔的从业渠道

家庭、家庭、托幼机构、社区的合作

教育生态学的定义:

依据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概括地说,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

教育生态学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保持个微系统间在教育上的统一性十分必要。

幼儿既在幼儿园中接受教育,同时又在家庭和社区中受到教育,如果三者能保持一致,将对幼儿的成长很有利

家庭托幼机构社区合作是社会发展与托幼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

家庭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家庭托幼机构和社区是影响幼儿发展的三大环境

家庭托幼机构社区合作是社会发展与托幼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

家庭社区对托幼教育的价值:

幼儿园教育固然重要,家庭的环境邻里以及周围社区环境也不可忽视。

现代教育已经扩展到家庭社区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学前教育社会化是当前的必然趋势,是大教育观的体现

托幼机构与家庭合作的方式和内容:

方式:

1、托幼机构组织的活动:

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长学校、咨询接待日、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2、教师的日常工作:

家庭访问、电话联系、随访、家园联系册3、征集意见工作:

家长信箱、意见征询4家园(所)之窗、家园(所)专栏、园(所)刊

内容:

1、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的水平:

帮助家长认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2、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3、组织家长参与,形成教育合力参与园所的教育活动参与幼儿园管理支持和参与园所环境创设等各项活动4、现阶段家庭托幼机构合作的主要问题

托幼机构与家庭合作途径的内涵:

托幼机构和家庭教育有各自的内涵其特点原则方法内容都有所不同,但他们教育的对象是同一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即促使孩子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托幼机构与社区合作的途径:

1、在社区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与协作下开展托幼机构与社区的合作

2、密切联系社区内各种机构组织

3、通过家长的积极参与,推动托幼机构与社区的合作

托幼机构教育与幼儿教师

托幼机构教育的定义:

由托幼机构组织的由专职幼教人员根据社会的要求实施的以促进幼儿

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

托幼机构教育的特点:

社会性、群体性、计划性、专业性

托幼机构教育的原则:

1、保教并重与结合的原则2、面向全体因人施教的原则3、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4、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的原则5、重视幼儿同伴相互作用的原则6、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的原则

幼儿教师的作用和任务:

作用:

1、教师是物质环境的组织者2、教师是幼儿在园生活的组织者

任务:

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制定和执行教育工作假话,完成教育任务2、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3、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4、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5、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其检查和指导。

第一项任务是中心任务

幼儿园的班级结构:

幼儿园班级主要包括人与物两大结构要素:

人员结构:

保教人员与幼儿构成了幼儿园班级的人员结构。

物质结构:

班级活动的场所场地实际面积与幼儿人数比例、场地的利用面积与幼儿人数比例、设备和设施的种类、数量与质量玩具游戏材料图书的种类数量与质量等

幼儿教师的角色

信息时代对幼儿教师的角色提出哪些新的要求:

1.由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学习的引导者

2.由课程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材的研究者

3.由师幼关系的控制着转变为师幼关系的协调者与合作者

4.由知识的权威转变为知识的终身学习者

行为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对于幼儿和幼儿教师的看法有何不同:

行为主义:

首先教师是幼儿学习的管理者。

其次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强化着。

再次幼儿教师的幼儿学习的评估者。

最后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

建构主义:

首先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环境的创设者。

其次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

此外幼儿教师还是幼儿学习的观察者和研究者

幼儿教师在托幼机构教育中扮演哪些角色:

1、幼儿教师是幼儿的养护者2、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的促进者和支持者3、幼儿教师是幼儿行为的辅导者4、幼儿教师是幼儿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5、幼儿教师是幼儿发展的研究者诊断者和评价者

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是如何影响的?

1.幼儿教师是幼儿的养护者--了解幼儿的生理特点和发展需要,为幼儿提供安全的环境,进而满足他们在生理和情感上的需要;用爱心、耐心照顾幼儿,保护幼儿的生理健康,促进其健康成长

2.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的促进者和支持者--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为他们创设良好的、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环境,并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来支持和促进他们的学习

3.幼儿教师是幼儿行为的辅导者--使幼儿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重要人物,也是幼儿自发的模仿者。

所以,他们应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细致观察幼儿的行为、情感,利用各种事宜的策略来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4.幼儿教师是幼儿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来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来确定教学的内容和范围,帮助幼儿丰富和扩展经验

5.幼儿教师是幼儿发展的研究者、诊断者和评价者--通过观察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情况来改进教学,研究出更适宜的教学计划。

对幼儿的行为和思想做出有利于他们发展的判断和评价,并对其不良行为和想法加以矫正

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

儿童观和教育观的定义及其内容:

儿童观:

是人们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的总和。

主要涉及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质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与原因

教育观:

在一定儿童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为什么要教育幼儿要把幼儿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幼儿等方面的一些基本观点

内容:

1儿童权利和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在教育上教师应民主平等对待幼儿应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和基本权利2儿童特质观和适宜教育观。

避免从成人的角度去看待幼儿,应充分利用幼儿自身的热点和发展规律去教育他们。

3幼儿在自身发展中的作用观和幼儿教育的方法观尽可能利用活动和游戏让幼儿在活动和游戏中直接感知探索事物,直接与他人交往

专业化的幼儿教师具有哪些特征:

1.他们是反思型的非冲动型的教师2.他们是幼儿的研究者

幼儿教师应该如何对幼儿的行为作出反应:

1、判断情境潜在的意义2、做出一些临床诊断3、把这一件事以及对它的思考作为课程设计和班级管理的依据

幼儿教师应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

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

幼儿生理、心理和教育方面的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和艺术知识

幼儿教师的能力结构:

观察和了解儿童的能力、设计教育活动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幼儿行为辅导能力、与幼儿沟通的能力、与家长沟通的能力、独立思维和创造的能力、适应新情况的能力、反思能力

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阶段:

1、顺应阶段。

如何尽快进入角色克服目前的困难,摆脱混乱的局面

2、适应阶段。

有了初步的了解,可以判断与处理幼儿的一般问题,开始能够掌握和控制局面

3、发展阶段。

渴望新鲜刺激,开始关注幼儿教育的新趋势,新观点以及新方法同时收集研究新的教学内容和教材以调整更新和充实自己改革和发展课程

4、专业化阶段。

不仅能在实践中对理论运用自如,而且有足够的动力支持他去探讨更深层次的问题,探索更好的教育方法

隐观念:

是教师头脑中已有的,来自于日常生活经验、社会传统观点和过去工作经验所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

显概念:

是教师从学校里学习到的、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提出的教育理论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如何解决?

主要矛盾:

就是把自己的教育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矛盾,而这一矛盾又突出地表现为教师的“显观念”和“隐观念”之间的冲突

解决:

教师不仅要不断地用“显观念”来改造和战胜“隐观念”,是书本上的、理论上的、科学的教育观念转化为真正能够指导我们实际教育行为的观念;而且还应不断的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和能力,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这样才能逐渐地使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育实践符合科学的要求,才能将自己掌握的教育观念有效地转化为科学的教育行为和教育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工作水平

幼儿教师如何从一名新手教师发展成为一位专业化的教师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2、微型教学3、教育活动决策训练4、通过反思来提高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环境创设的原理

环境:

一般是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条件的总和

各角度对环境的分类:

无机环境有机环境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规范环境物质环境精神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

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

幼儿园物质环境的作用: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是幼儿园整个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没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质量是无法保证的。

反之,优越的物质环境有利于获得优质的教育

幼儿园教育环境:

在以幼儿为中心的特点教育机构---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全部条件,即幼儿园的教育环境

幼儿园物质环境对幼儿身心有哪些主要影响

1、对幼儿身体健康发展有直接影响

2、对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影响颇大

3、对幼儿的情感与人格的发展影响深远

4、幼儿园的教育目的、功能、内容、形态与方法,无一不受物质环境的作用和影响

行为主义、成熟论以及认知发展理论理解幼儿园物质环境的重要作用

行为主义:

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对环境刺激做出的反应。

环境的质量决定了人的质量这一行为主义的核心观点。

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几乎都决定于所处的环境,行为主义对环境作用的重视和强调到了无可复加的程度

认知发展:

离开了作用的对象-客体环境离开了主体的积极的活动发展就无从谈起。

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程度性质范围方式等直接决定个体发展方式程度性质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9条原则

1、适合性原则:

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适合幼儿的个性特点。

童趣化体现幼儿的年龄差异小班环境要结构简单色彩鲜艳富有感官刺激等特点中班要突出操作性大班突出探索性和实验材料的丰富性

2、挑战性原则:

所提供视觉材料操作材料以及各种信息都要适当超越幼儿现实发展水平

3、启发性原则:

展现感官刺激物时要同时提出问题,并鼓励幼儿自己寻找答案,鼓励有多种解释

4、丰富性原则:

提供多层次多侧面多感官的知识信息操作材料实验探索材料

5、平衡性原则:

创设既有利于生理发展,又有利于心理发展,既有利于治理的发展又有利于非智力品质的发展。

既有利于幼儿获取百科知识,又有利于他们提高各种能力的平衡和谐的环境

6、系统性原则:

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不能盲目或随意

7、动态性原则:

环境布置的内容应随季节节日教学任务幼儿兴趣爱好需要和能力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让幼儿每天都有新收获

8、主体性原则:

突出幼儿的主体性,从设计到布置再到评价全过程让幼儿参与环境布置的内容要充分考虑幼儿的需要,保证幼儿对环境的支配自由

9、效用性原则:

讲求投资效益,力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多的产出

为什么坚持9条原则?

如何贯彻?

适宜的物质环境使幼儿获取物理知识经验、逻辑数学经验以及其他各类经验的源泉,是激发和表现幼儿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要素的工具和场所

首先要强调安全和卫生,其次要做到:

儿童化、教育化、绿化和美化

户外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户外环境的构成要素:

自然生态环境活动场地大型玩具及其他体育器材园艺区种植区动物区等

每种要素对幼儿身心的具体影响:

1、促进幼儿各种感觉运动能力及身体素质的发展

2、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3、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帮助幼儿积累科学与数学经验,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4、促进幼儿创造想象与审美能力的发展

5、促进幼儿自信心独立性的发展

6、增强幼儿之间的合作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户内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户内环境的构成要素:

园舍的内部建筑设计活动室的规划模式即活动室的空间规划活动区的材料与布置活动室的设备活动室的墙饰活动室陈设的变更方式与变更频率

每种户内环境要素对幼儿身心的具体影响:

色彩的功能。

色彩具有美育功能影响情绪情感的功能调整环境的功能

光线的功能保护视力

声音的功能使幼儿注意力集中减轻精神压力和疲劳

通风的功能直接影响户内温度湿度空气流通空气清新度

户内空间使幼儿感到舒适宽敞整齐且干扰小活动方便学习效率高幼儿之间冲突少

幼关系的本质及其意义

师幼关系的性质:

1、师幼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2、师幼关系是一种我与你的人际交往关系

师幼关系的意义:

师幼关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1、幼儿从与教师的关系中获得关爱2、幼儿获得来自教师的安全感3、教师的榜样作用来自一定的师幼关系中4、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教师对幼儿给与更多的理解与关注5、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教师帮助幼儿建立幼儿之间的同伴关系

师幼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的基本体现

师幼关系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因素

师幼关系的历史发展与现代特征

对师幼关系认识的发展历程:

“主—客关系”的认识、“主导—主体关系”的认识、“双主体关系”的认识、“互主体关系”的认识

当前师幼关系单向度的表现:

1、教师-儿童代言人,儿童-教师的应声虫2、教师-抛球者,儿童-接球者3、教师-规则的维护者儿童-规则的执行者4、儿童-教师的玩具,教师-玩具的操纵者

现代师幼关系特征

互动性:

人们用互动或相互作用和交往表示教师与幼儿之间关系的“相互性”和“双向性”

民主性:

现代优质师幼关系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在幼儿与教师的相互关系中,常常能够使儿童感受到教师的民主作风

互主体性:

优质师幼关系应体现主体间性或互主体性

分享性:

良好的师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