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综合检测试题A卷 附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7381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综合检测试题A卷 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综合检测试题A卷 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综合检测试题A卷 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综合检测试题A卷 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综合检测试题A卷 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综合检测试题A卷 附答案.docx

《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综合检测试题A卷 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综合检测试题A卷 附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综合检测试题A卷 附答案.docx

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综合检测试题A卷附答案

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综合检测试题A卷附答案

姓名:

______班级:

______学号:

______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

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______需要和______需要。

2、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把握的注意对象的数量即注意的____,又称注意的____。

3、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最重要的两种感觉是______和______。

4、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是______因素和______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5、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______的______特征。

6、认识过程是指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联系与关系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感觉、知觉、______和______想象。

7、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______需要和______需要。

8、有意后注意是在______基础上产生并与目的任务相联系,但又不需要______的注意。

9、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罗杰斯属于______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

10、凯尔曼认为,态度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______认同和______。

二、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心理辅导员把来访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再反馈给来访者的技术是()

A.简述语意技术

B.澄清

C.提问

D.具体化

2、“活泼好动”是下列哪种表现?

()

A.能力

B.兴趣

C.气质

D.性格

3、在家庭诸因素中,对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作用的是()

A.家庭结构

B.出生顺序

C.家庭的贫富程度

D.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

4、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马斯洛

B.勒温

C.默里

D.罗杰斯

5、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电图等检查资料确诊病患,这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

A.间接性

B.概括性

C.预见性

D.抽象性

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

A.教学设计能力

B.教学组织能力

C.教学决策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7、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A.讲授法

B.发现法

C.掌握学习法

D.头脑风暴法

8、实验表明,学习材料的中间部分记忆效果较差,原因是受到()影响。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干扰抑制

D.双重抑制

9、属于人的心理发展特点的是()

A.集中性与分散性

B.连续性与阶段性

C.平衡性与差异性

D.方向性与可逆性

10、学生能做到“一题多解”的思维活动是()

A.再现思维

B.集中思维

C.发散思维

D.抽象思维

11、在学习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干扰因素时,努力地把自己的注意维持在学习内容上,这时的注意是()

A.随意后注意

B.有意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12、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

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B.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C.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

D.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13、能力是一种()

A.认识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识过程

D.个性心理特征

14、社会刺激和个体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

A.社会心理

B.社会知觉

C.社会态度

D.社会归因

15、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事物加以处理并作出解释或判断的组织加工过程是()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16、智力分布呈常态分布就是指()

A.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没有明显的个别差异

B.智力中等的人占多数

C.智力超常的人占多数

D.智力低常的人占多数

17、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是()

A.感觉

B.知觉

C.需要

D.能力

18、把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是指()

A.注意的广度

B.广义注意稳定性

C.狭义注意稳定性

D.注意的转移

19、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20、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B.环境和教育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C.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是心理发展的关键因素

D.人的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三、名词解释(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1、社会刻板效应:

2、特殊能力:

3、情景记忆:

4、心理学的三大流派:

5、形象记忆:

6、自我意识:

7、注意的分配:

8、B型人格:

四、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斯坦福-比纳智力测验量表所用的智商是离差智商。

2、()所谓“潜移默化”,就是指影响通过有意识记而接受。

3、()复杂意志行动中,决策阶段是其关键阶段。

4、()气质具有天赋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因此,气质是不能改变的。

5、()“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明的是气质的稳定性特征。

6、()指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注意特征是注意的分散现象。

7、()“谈梅生津”是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

8、()想象的基本材料是表象。

9、()潜移默化是指有意识记的结果。

10、()相比较而言,多血质的人比抑郁质的人要聪明。

五、简答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1、动机有哪些分类?

什么是生理性动机?

什么是社会性动机?

 

2、简述注意的稳定性及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3、试分析说明气质在实践活动的作用。

 

4、马斯洛是怎样划分需要层次的?

 

5、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6、简述耶克斯—多德逊定律。

 

六、论述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

1、什么是问题解决,举例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物质精神

2、广度范围

3、视觉听觉

4、遗传环境

5、稳定动力

6、记忆思维

7、生理需要社会需要

8、有意注意意志努力

9、人本主义

10、服从内化

二、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A

2、C

3、D

4、A

5、A

6、D

7、B

8、D

9、B

10、C

11、B

12、B

13、D

14、A

15、C

16、B

17、C

18、B

19、D

20、D

三、名词解释(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1、社会刻板效应:

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2、特殊能力:

是指为完成某种专门活动所必须的能力。

它是在特殊的专门领域内必须的能力。

3、情景记忆:

是指个人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或情景为内容的记忆。

4、心理学的三大流派:

格式塔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学说

5、形象记忆:

是指个人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6、自我意识:

是指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与客观环境关系的觉察与认识。

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活动能动性的体现,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本质特征表现。

7、注意的分配:

是指注意同时指向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注意特征。

8、B型人格:

系一种典型的中庸性格。

其特点是:

不争强好胜,不贪图名利;不前不后,甘居中游;血液中儿茶酚胺含量较低,不易患高血压、冠心病等。

此种性格者有的接近A型或C型性格,经过环境影响或自我信念改变亦可发生一定程度的性格改变。

四、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错

2、错

3、错

4、错

5、对

6、错

7、对

8、对

9、错

10、错

五、简答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1、根据与动机相关的需要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根据动机的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的时间长短,可以将动机分为长远的概括的动机和暂时的具体的动机。

生理性动机起源与生理性需要,它以有机体的生理需要为基础,是一种比较低级的动机。

社会性动机又称心理性动机,它起源于社会性需要,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是比较高级的动机。

2、注意的稳定性:

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

其标志是在某一段时间内注意的高度集中,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

注意的稳定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

指注意维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

人在感受同一事物时,注意很难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

广义:

指注意维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

虽然人接触的对象或行动有所变化,但人对整个活动的注意却保持不变。

如完成做作业的任务活动。

影响因素:

(1)和对象本身的特点有关:

内容丰富,复杂多变――易稳定;内容贫乏,单调静止――难维持稳定(如看照片与看电影)。

(2)和活动的内容及活动的方式有关:

复杂而持续时间长的活动――适当变化流动的内容和方式。

初中生的功课安排问题:

性质不同的文理科,难易不同的内容适当隔开。

(3)和主体状况有关:

意志强,善于控制,有积极态度,兴趣,目的任务明确――易保持;生病,失眠,疲劳,心境不佳――难保持。

3、气质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了解个体的气质特征和气质类型对于人才和选拔人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①气质对智力的影响。

人类气质与整个人的身体组织有关,但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主要的生理基础。

巴甫洛夫认为,4种高级神经活动可能具有不同的气质;相同气质的人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智力水平。

气质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发展确有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

气质与5种思维品质(思维的深刻性、独创性、灵活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的相互关系中发现,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在这5种思维品质上存在差异,这表明气质与思维品质有密切联系。

另外,气质还影响着个体智力活动的特点和方式一。

②气质对教育工作的意义。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和气质特征,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气质特征,找到适合于学生气质特点的最佳策略和方法。

例如,对多血质的学生不能放松对他们的要求,要使他们在多种有意义的活动中培养踏实、专一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对黏液质的学生要热情,不能操之过急,要允许他们有充分时间考虑问题和作出反应,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发展他们的灵活性和积极性。

由于胆汁质和抑郁质的学生都具有情绪不稳定的特征,应该是教师特别关怀和注意的对象。

教师要使具有胆汁质特征的学生多得到工作与休息交替的机会;使具有抑郁质特征的学生在集体中获得友谊和生活乐趣。

教师要培养这两种气质类型的学生的情绪稳定性。

③气质类型对职业选择的意义。

气质类型和气质特征是职业选择的依据之一,某些气质特征为一个人从事某种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般地说,要求持久、细致的工作对黏液质和抑郁质的人较为合适,对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不太合适;要求迅速灵活反应的工作对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较为合适,对黏液质和抑郁质的人则较难适应。

在一般实践活动中,由于气质各种特征之间可以互相补偿,因此对活动效率影响不大,但在一些特殊职业,如飞行员则具有一定作用。

了解气质类型特点对于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4、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2)社交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

(2)马斯洛的动机理论基础是需要层次理论。

①需要的五种层次:

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②各层次的关系及作用:

a.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

b.当低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些需要便成为支配个体的主导动机。

一旦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

5、

(1)动机强度。

在一定的限度内,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

在解决问题中,中等水平的动机是最佳状态。

(2)知识容量与结构。

只有依据一定的知识,才能为问题的解决确定方向、途径和方法。

这里的知识既指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经验的数量,也是其所拥有的知识经验的质量及结构。

(3)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是指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作了特定加工方式的准备,它使人倾向于以一定特定的方式进行认知操作。

(4)酝酿效应。

当人们反复致力于某一问题的解决而又不得其解时,如果把问题暂时搁置一段时间,然后再回过头来解决,这时往往能很快找到解决的方法。

(5)思维策略。

思维策略指的是个体在信息加工过程中采用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它是影响问题解决过程的最直接的因素。

(6)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个体面临的问题呈现模式与其已有的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

若两者之间差异越小,问题越易解决。

6、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面临容易或简单的任务时增强动机有利于提高活动效率,在执行困难或复杂的任务时则动机的最佳水平应低些。

六、论述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

1、问题解决指一系列有目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

运用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叫创造性问题解决;运用现有方法解决问题的叫常规性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过程一般经历四个阶段: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知觉情境,知觉情境越简单、明显,有关条件越容易感知,问题越容易解决;情境较复杂、隐匿时,问题就不易解决;定势这种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它突出地表现在“功能固着”上;动机和情绪状态,耶克斯~多得逊定律表明,问题解决者应保持适中的动机激奋水平;个性差异,如性格特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