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只拣儿童多处行》的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7088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0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只拣儿童多处行》的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只拣儿童多处行》的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只拣儿童多处行》的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只拣儿童多处行》的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只拣儿童多处行》的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只拣儿童多处行》的教案.docx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只拣儿童多处行》的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只拣儿童多处行》的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只拣儿童多处行》的教案.docx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只拣儿童多处行》的教案

苏教版五下

3.只拣儿童多处行

教学设计:

枣庄逸夫小学高淑兰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4个字只识不写,正确认读多音字“解”。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

“成千盈百、座无隙地、涌流、解数”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至9自然段。

3.体会本课比喻句的含义及其作用。

4.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会找到春天,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5.通过品词析句、想象阅读、探究体验等方法感受春光无限、儿童的活泼生机和冰心对儿童的喜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感悟课文的语言,体会儿童和春天的花儿一样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感受冰心奶奶对充满活力的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所寄托的希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难点:

  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画、讨论、交流、分角色读、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

3.借助分段、概括课文大意、复述课文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4.借助拓展小练笔,并且写下来:

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四、教学准备:

学生:

完成预习单。

(见后附件1)

教师:

1.教学课件、自制幻灯片、MTV《让我们荡起双桨》、散文《春的消息》打印稿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诗歌导入,巧设悬念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首诗,是我们感受到长满绿树,开满了鲜花的大地是多么的令人神往。

现在老师想让大家欣赏一首赞美春天的歌,想听吗?

(课件播放《春天在哪里》)

2.听歌谈感受。

(你从歌曲的旋律和歌词中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

3.你还知道有哪些诗赞美了生机盎然的春天呢?

《春晓》《春日》《春夜喜雨》……

(1)指名几位学生背古诗交流。

(2)今天老师引导大家学习一句跟“春”有关的诗句“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

①提示“拣”字的写法。

②指名读

③谁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老师指点:

“解”是明白、知道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儿童不知道春天在什么地方,但是却知道拣游人多的地方去游览。

4.作者冰心奶奶认为这句诗也可以反过来说:

“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这又是什么意思?

5.了解作者。

(课件出示作家卡片)

6.读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是谁“只拣儿童多处行”?

“只拣儿童多处行”干什么?

7.过渡:

读了课文,相信大家一定会知道答案的。

(二)学生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明确要求:

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指名读词语   

饱满烂漫忸怩浑身解数

旺盛倚着栏杆成千盈百

 

3.学生质疑。

     

联系上下文理解:

座无隙地 忸怩 烂漫     

查字典理解:

成千盈百 儿童不解春何在 使出浑身解数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分段读文,思考:

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

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

2.交流画出的词语。

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边 玉澜堂   

3.按照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

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

    

第二段(3-4):

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第三段(5-8):

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

  

第四段(9--):

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4.练习有感情朗读。

  

(四)课堂练习   

  拣——陈旺——目王

  (学生临写,强调写字姿势)

  1.写字指导,拣——陈旺——目王

2.学生描红,临写,强调写字姿势。

 。

3.抄写词语。

板书设计:

  儿童多

  3.只拣儿童多处行生机勃勃(爱)

  春烂漫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五)复习导入。

 出示屏幕(课题、作者)。

 过渡: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只拣儿童多处行》这篇文章,“只拣儿童多处行”是冰心奶奶根据一个有趣的情景想起了两句诗改编的,还记得是个什么有趣的情景吗?

(六)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画出表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出示句子。

    

3.说一说这句话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在下面画上记号。

     

成千盈百闹嚷嚷挤飞涌出小天使 

4.指名读,然后齐读。

   

5.完成课后练习5第一小题:

这句话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

“小天使”比喻谁?

这样写你觉得怎样?

     

学生回答。

师小结   

6.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七)学习第二段   

1.这一段与第二段一样,也是写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呢?

2.学生按照上述步骤自学课文。

    

(1)自由读,画出表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画出的句子,并说说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

       

出示句子:

       

 

(3)反复朗读这些句子,读中感悟。

    

(4)学生畅谈体会。

  

(八)小结    

刚才,我们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颐和园寻找春天,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情景呢?

(颐和园门口儿童多,知春亭畔儿童多,湖面儿童多,湖边儿童多)可能是儿童欢快活泼的身影把春天遮住了吧,我们暂时还没有找到春天。

春天到底在哪里呢?

让我们到玉澜堂去看看。

  

(九)学习第三﹑第四段。

1.自由读第5自然段,提问:

你们找到春天了吗?

春天在哪里?

   

2.指名回答:

春天在玉澜堂的院落里,在玉澜堂庭院的几棵大海棠树上。

 

春天是什么样子?

     

出示句子,学生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3.完成课文后的练习5

(2):

这句话中用“喷花的飞泉”比喻什么?

这使你觉得怎么样?

   

4.学生交流。

   

5.教师范读第6自然段。

    

学生圈出关键词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6.指名尝试背诵。

   

7.指名读第7自然段。

分角色读。

   

8.教师范读第8自然段。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9.提问:

“朋友,春天在哪里呢?

”你有没有新的发现?

     

指名回答:

春天在儿童多的地方!

春天在儿童身上!

     

教师引读课文。

  

10.齐读第四段。

    

(1)进行句式变换,理解句意。

 

(2)出示句子:

       

当你春游时,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愿意吗?

       

学生练习,并且读句子.   

11.完成课后练习5(3):

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12.学生讨论交流。

   

13.练习背诵第5——9自然段。

  

(十)学法迁移,语段训练。

1:

小结学法,理清文脉。

刚才你们都读了自己喜欢的地方,并讲了自己喜欢的原因,非常好,从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冰心奶奶的心中春天最美丽的景色就是天真,可爱,充满朝气的儿童啊,在她心里:

(出示,引读:

儿童就是小天使,就是太阳,就是花朵,就是春天,儿童就是最美好的人间春光。

 2:

课外延伸,语段训练。

(1)再现音像图文:

 走近冰心--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深情诵读)"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两旁,随时播种,随时收获。

是的,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这便是冰心奶奶一生的写照。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就是我们的冰心奶奶,她曾说过:

儿童是世界上最美的,除了宇宙之外,就是儿童。

冰心奶奶爱儿童,爱一切美好的事物,她将她毕生的爱用一篇篇优美的文字展现给了小读者,《雨后》、《纸船》、《繁星》、《再寄小读者》等等都是冰心奶奶的代表作,希望同学们有更多的时间多读一读冰心的书,学会冰心奶奶的人格,学会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今天读了这篇课文,我想:

你现在一定有很多的话想对这位老人说了?

请敞开你的心扉,大胆地向老人表白吧,你可以告诉她很多很多……

(2)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

(十一)总结全课

冰心奶奶告诉我:

"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一定会找到春天的",在老人家的带领下我朝着你们走来,感谢冰心奶奶给了我机会,感谢你们带给了我明媚的春天,在你们的祝福声中,我也要向你们说再见了,谢谢各位同学,请你们也向全体听课的老师说声:

"再见"吧,同时别忘了对他们说声:

朋友,春天在哪里?

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十二)拓展延伸

1.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课后搜集阅读以下作品。

《小橘灯》、《再寄小读者》、《繁星》

作品一:

《纸船》——体现爱母亲

作品二:

《片段》——体现爱大海

作品三:

《小橘灯》、《再寄小读者》、《繁星》

(十三)板书设计:

3、只拣儿童多处行

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面湖边 儿童多处就是春

玉澜堂

(花儿——儿童)

 

附:

预习单

班级:

姓名:

认真完成预习任务,并自我评价。

完成以后,可以在相应的评价栏里打“√”。

一、我会识

认读生字并描红仿写。

在教材上描红,然后在下面的田字格里仿写一个,看谁能做到正确、规范。

 

纠正写错的字:

把不满意的字再写一个:

二、我会读

1.自由朗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流利。

读不好的地方可要多读几遍哟。

2.摘抄你认为值得积累的词语并读一读。

3.如果课文中有不理解的词语要联系课文或查字(词)典尝试理解;自己不能解决的还可以和同伴交流。

三、我会思考

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这篇课文是冰心写的一篇散文,课文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生机勃勃的“赶春”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的花儿。

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生机,令人感到十分快乐。

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文字理解花儿和儿童一样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的。

难点是理解“为什么作者说‘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为了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我细细研读了教材、教学参考书、备课手册、《语文课程标准》,还上网了解了冰心,阅读了一些冰心老人的作品。

教学完本课后,觉得有几点教学是成功的。

一、抓住主线,理清思路,掌握内容。

在学生读通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待学生说出是按游览顺序来写的之后,就追问:

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

默读课文,画出表示作者行踪的词语。

然后交流板书:

颐和园门口、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

接着让学生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及板书提示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以作者的游览路线为抓手引导学生分段,便于学生很好地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为全文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抓住突破口,落实重点,分散难点。

 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后,我就紧抓课文的题目展开深入的教学——“找找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儿童多”。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重点学习第1自然段,通过圈画一些关键词体会颐和园门口的儿童多。

再理解这个比喻句中的“大魔术匣子”指什么?

“小天使”又比喻什么?

在此基础上,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突出了孩子的活泼可爱、朝气蓬勃。

最后进行赏读品味。

2.出示自学要求,按照同样的学习方法自学第2—4自然段,可同桌交流。

3.集体交流。

围绕“你找到了哪些描写儿童多的句子?

课文中的‘儿童’是一群怎样的儿童呢?

”两个问题展开。

逐一出示表现儿童多的句子,理解、品悟、朗读。

4.重点学习第5、6自然段,引导学生欣赏海棠花的美,理解“喷花的飞泉”比喻“密密层层的海棠花”的妙。

再结合第8自然段作者的感叹,找出花儿和儿童的共同点。

5.回归全文,理解“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天?

 以“作者为什么说‘只拣儿童多处行’?

”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自由读书感悟,既落实了教学重点,又为下文攻克难点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通过找出关键的词语或者句子让学生感悟,学生在交流的过程就能有根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特别是“课文中的儿童是一群怎样的儿童?

”这个问题能引导学生在文字的背后挖掘文本的深刻内涵。

如“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让学生体会游春儿童的多和快乐之外,结合“小天使”来深入挖掘,这些儿童还是怎样的儿童呢?

(天使般的儿童、春天般的儿童、鲜花般的儿童……)学生对儿童就有了新的认识——这是一群儿可爱、纯真、快乐、活泼,充满朝气的儿童。

下面的句子我同样抓了“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两个“匆匆”等一些最能体现儿童特点的词句,通过朗读、想象等感悟儿童像春天一样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四、拓宽阅读,走近作者,感悟真情。

在第三课时的教学中,我安排了一个教学环节:

请学生上台交流朗读课外读的冰心奶奶的作品选段或阅读感受。

(课后推荐阅读《小橘灯》、《再寄小读者》、《繁星》等)

不足之处:

1.在教师自己充分解读文本,找到了教学的切入口之后,如何引领学生来正确的学习文本感悟教材,是一个值得共同探讨的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的牵引比较明显,问题有点琐碎。

感悟儿童的可爱也好,还是感悟烂漫的春光也好,学生的理解比较概念化。

一般就是说孩子身上充满活力,精力充沛;写话中也表现出这样的问题,缺乏了一份童真。

冰心奶奶虽然六十多岁了,但还是保留着可爱的童心。

写话时学生的角色没有转换过来,连着两个学生都这么说:

冰心奶奶肯定感受到了……想到了……而不是“我想……我觉得……”,说明学生还没有真正入情入境。

2.学生的朗读很流利,但如何要用朗读来表达情感,体悟语言之美,还有欠缺。

教学建议:

教学时可否这样:

1.对春光美的感悟

可以紧紧抓住“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引导学生读课文,读出这是一棵怎样的树?

为什么这海棠树像喷花的飞泉?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

这海棠不同于平常的是高大、密密层层、从树枝到树梢……教师再进行引读,师读前面的见闻,生读“像几座喷花的飞泉”,既可以更好地感受春光之美,也可以区别见闻和联想,这是本单元的重点。

2.感悟儿童的活力

知春亭畔这段话是全文的重点,应该浓墨重彩。

当学生说到这里的孩子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之时,可以让他或老师来读读这段话,让其余的学生闭眼想象:

刚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在什么地方,什么人在干什么?

可以说书上的,也可以自己来补充文中的空白的。

说的时候注意适当地指导学生的语言。

之后再进行写话,就水到渠成了。

写话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角色的换位体验:

假设你现在是六七十岁的老人,某一天你一个人或与几个伙伴相约去颐和园春游,看到此情此景,你们之间会聊些什么,想些什么?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自己的爷爷奶奶对孩子怜爱的神情言行等表现。

这时,学生一定会尽力想象,一个老人见到此情此景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他们会千方百计地走进作品,走进冰心奶奶的内心世界。

补充课外资料:

一、冰心简介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原名谢婉莹。

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

童年在山东烟台度过。

1913年全家迁至北京。

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

1923年8月赴美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读书,不久因病住疗养院七个月。

这时期代表作有《悟》、《寄小读者》等。

1926年得文学硕士学位后返国,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平女子文理学院。

1931年的小说《分》、1934年的《冬儿姑娘》等作品中都表现出对于“爱的哲学”的深化和突破。

1946年,与丈夫吴文藻同往日本,应邀在东京大学教课。

l951年秋回国。

解放以来相继出版散文、小说、诗歌集《小桔灯》、《樱花赞》、《再寄小读者》等。

自1954年以爱的哲学”,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

1920年开来,当选为历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

现为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冰心除创作外,还翻译过一些外国文学作品。

二、国际儿童节

1.简介

国际儿童节(又称儿童节,InternationalChildren'sDay),它是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为了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的节日。

大多数国家通常定为每年的6月1日。

目前,各国政府普遍关注儿童的未来,保护儿童的权益。

联合国1990年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我国是参与制定国和签约国之一。

在批准《儿童权利公约》的同一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这对维护少年儿童的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由来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的主人翁,因此,如何提供儿童一个良好的家庭、社会或是学习环境,乃是世界各国致力的目标。

1925年8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关于儿童福利的国际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国际儿童节”的概念。

这次大会有54个国家的爱护儿童代表,聚集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儿童幸福国际大会”,通过《日内瓦保障儿童宣言》。

宣言中,对于儿童精神上应有的享受、贫苦儿童的救济、儿童危险工作的避免、儿童谋生机会的获得,以及怎样救养儿童等问题,均有热烈讨论。

自此次大会后,一方面藉以鼓舞儿童,让儿童感到幸福、快乐,另一方面也为引起社会重视与爱护,各国政府都先后制定“儿童节”。

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

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1951年4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苏联莫斯科开会,决定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