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论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36425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景教学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情景教学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情景教学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情景教学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情景教学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情景教学论文.docx

《情景教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景教学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情景教学论文.docx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摘要:

情境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教学模式,它是依据教育学、认识论、心理学和教学论原则,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在认知活动中充分开发非智力因素,从而实现愉快教学。

关键词:

创设情境乐趣策略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依据教育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

从教和学需要出发,师生利用、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达到最佳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以生活展现的情境、以实物演示的情境、以图画再现的情境、以音乐渲染的情境、以表演体会的情境、以语言描绘的情境,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来创设出课堂教学情境,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

因此,“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确有独到之处。

情境教学体现在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已经被老师们作为激发学生、深化教学、活跃课堂、创造思维等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之一。

一、引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诱发学习动机

创设某种情境,造成一种悬念、一种氛围,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和参与兴趣,从而促使他们思考、想象和联想。

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直观的,对于新奇、直观的事物比对常见、抽象的事物更容易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所以,如能创设合适的情境,便很容易诱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是创造性教学的第一步。

而兴趣、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创造性教学模式十分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这就为儿童创新动机的激发提供了契机。

因为儿童的学习动机更多地被感情驱使,所以情境教学强调在连续动态的情境中不断地维持、强化儿童的学习动机,促进学习动机与情境之间良性的互动。

如讲解古诗《枫桥夜泊》时,教师可以在布置学生集体朗诵时,配上课前选择的音乐,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朗诵,不但体会到了音乐的美,还体会到了古诗中美的境界,如身临其境,二者合一,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和感受,使学生进入诗的意境,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对诗的理解更加全面。

这样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富有激情的话语,将学生带入情境中,增强了主体感受,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

又从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出发,先让学生试读、领读,然后教师再重点指导轻声的读法,引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诱发学习动机。

二、融入情境,在体验的乐趣中陶冶情感

情境教学是一种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培养团队意识、合作精神、交往能力,为学习语文提供了良好的情感氛围的教学方式。

如我教学一年级语文课《小小的船》。

这四句短短的韵文,前两句写“我”在地上看天上的月亮“弯弯的”、“两头尖尖的”像只“小船”,后两句写“我”已经坐上月亮,在月亮上看见蓝天和星星。

作者把月亮比作“小船”,就是作者想象作用下及其生动的比喻,巧妙地流露出“我”想飞上天,坐上月亮的奇想。

在课堂上教师创设的“看月亮”、“坐上月亮”的情境是诗中情境的再现,教师启发儿童展开思维进入情境,是完全顺应了诗人的思路和情感的起伏。

三.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热情的重要手段。

情境具有客观性,真实性、虚拟性、典型性、情意性等特点。

在对情境的作用达到共识的今天,创设有效的情境便成了广大教师追求的目标。

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呢?

1.从教材出发;

2.运用直观的手段,让情境的强度逐步加深;

3.让教师的语言描绘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且使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4.在情境中始终注意教材语言文字的落实,即对教材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5.创设真实性的、客观的教学情境,使语文学习融进学生的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这就要求教师将语文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的结合起来,创设真实、自然、生动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的解决问题。

6.创设导语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7.创设问题性的教学情境,开发学生思维。

8.教学情境必须以教材、以学生生活实际为蓝本,必须为教学服务。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注重真实性、客观性、问题性。

教师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创设教学环境,运用情境,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探索语文知识的兴趣。

学生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中,经历语文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形成过程,培养了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与学生的实际相符合,突出教学实质,不能喧宾夺主,或画蛇添足。

四.注重情境教学规律,循序渐进

采用“情景教学”,一般说来,可以通过“感知——理解——深化”三个教学阶段来进行。

1、感知——创设画面,引入情景,形成表象。

2、理解——深入情景,理解课文,领会感情。

3、深化——再现情境,丰富想象,深化感情。

采用情景教学,注重情境教学规律,运用的得当,更有利于进行字、行、句、篇的教学和听、说、读、写的训练,特别是在古典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收效尤甚,关键在于教师精心设计画面,备好情景教学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五.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情境更直观

多媒体教学走进课堂,使语文教学更接近真实。

但虚拟的情境,有时也会产生虚幻。

我们也发现,有些教师费尽心机创设情境,声、光、电、形一齐上阵,表面看热热闹闹,效果却很不理想。

究其原因,是教师在情景创设中走入了误区。

在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效、高效的今天,我们不能不对教学情境的有效性进行认真思考,还情境教学以本来面目,使情境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最佳环境,使教学情境更直观、实效。

六.情境教学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

情境教学在各科教学中应有各科的特色。

在语文教学中,自然应遵循语文教学的有关规律。

首先,情境概念应该还原为语境,使情境教学真正能成为以提高言语能力为宗旨的教学流派。

当情境概念还原为语境后,情境就和学生生活语言相适应,学生的言语能力的形成就能和真实、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相一致起来。

其次,正如我们指出的那样,虚拟情境实质上是与思想教育相适应的一种教学手段,和言语能力的形成没有直接的联系,也不是学生学习语言必需的环境。

可以运用语境理论来改造虚拟情境,使其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一种需要。

其创设的情境就必须考虑在特定情境下的交际目标、交际对象、交际关系、交际场合等语境因素,使学生在虚拟情境中的活动成为一种现实的需求。

再次是在不同的语文知识教学中创设不同的情境教学:

1.运用于识字教学。

(1)利用汉字造字原理创设情境,使独体字形象化;

(2)利用汉字结构创设情境,认识形象字的构字特点;

(3)凭借情境丰富语汇,在整体中认读运用。

2.运用于阅读教学。

(1)初读──创设情境抓全篇,重在激发动机;

(2)细读──强化情境,理解关键词、句、段;

(3)精读课文──凭借情境品尝语感,欣赏课文精华。

3.运用于作文教学。

(1)观察情境,提供源泉;

(2)进入情境,激发动机;

(3)拓宽情境,打开思路;

(4)范文引路,教给方法;

(5)提早起步,螺旋上升。

此外,语境理论指导下的虚拟情境也不再仅仅是执教者一人创设,而是要师生双方共同创设的了,并且在互动中促进对语言的学习和深化。

由此可见,在情境教学中,情境概念有必要重新定位,而且也有可能这种重新定位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使学生从生活实际、生活情境中感知新知识,从动手实践中探究新问题,从师生互动中加深对知识及问题认同与巩固,使学生高效获得知识与技能。

只要教师运用得当,寓理于情,寓教于乐,将给小学语文课堂带来勃勃生机,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

2、《新课程标准》

3、《新课标,新教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