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蝙蝠与雷达》知识点及同步练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5925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蝙蝠与雷达》知识点及同步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蝙蝠与雷达》知识点及同步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蝙蝠与雷达》知识点及同步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蝙蝠与雷达》知识点及同步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蝙蝠与雷达》知识点及同步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蝙蝠与雷达》知识点及同步练习.docx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蝙蝠与雷达》知识点及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蝙蝠与雷达》知识点及同步练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蝙蝠与雷达》知识点及同步练习.docx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蝙蝠与雷达》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第6课《蝙蝠与雷达》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知识点

一、多音字

蒙  mēng(蒙蒙亮)

    méng(蒙蒙细雨)

    měng(蒙古族)

二、理解词语

清朗:

凉爽晴朗。

本课指夜空晴朗。

隆隆:

拟声词,形容剧烈震动的声音。

本课指飞机飞行的声音。

启示:

启发提示,使人有所感悟。

本课指蝙蝠的行为启发人们研制出雷达。

敏锐:

(感觉)灵敏;(眼光)尖锐。

本课指人们怀疑蝙蝠的眼睛灵敏。

揭开:

揭露。

本课指科学家揭露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

障碍:

阻挡前进的东西。

本课指阻挡超声波向前的东西。

超声波:

超过人能听到的最高频(20000赫)的声波。

近似做直线传播,在固体和液体内衰减较小,能量容易集中,能够产生许多特殊效应。

广泛应用在各技术部门。

荧光屏:

涂有荧光物质的屏,X射线、紫外线等照在荧光屏上能发出可见光,有的还可以变为图像。

本课指雷达接收无线电波的屏。

横七竖八:

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

形容纵横杂乱。

本课指屋子里拉的绳子多而杂乱。

三、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飞机能安全夜航是因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写经过反复试验和研究,科学家终于揭开了蝙蝠夜里飞行的秘密。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写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了夜间探路的雷达。

四、问题归纳

1.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科学家经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在夜里安全飞行的奥秘,并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雷达安装在飞机上,保证飞机在夜里安全飞行的过程。

2.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

科学家从蝙蝠在黑夜飞行能巧妙避开障碍物这一现象开始思考,经过反复试验,发现蝙蝠是利用超声波用嘴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最后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雷达。

3.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此处问句起什么作用?

由蝙蝠夜间飞行,联想到“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进而产生“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的疑问,引出下文科学家对蝙蝠进行的试验。

4.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

这句话是个过渡句。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紧承上文,“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引起下文。

5.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jiē)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从“反复”“终于”,你体会到什么?

“反复”写出了科学家严谨的工作态度;“终于”可见科学家揭开蝙蝠夜里安全飞行的秘密费了很大功夫。

这句话说明这项结论不是轻而易举得出来的,而是经过反复试验,反复研究得出来的。

6.蝙蝠和雷达有着怎样的联系?

这种联系告诉人们什么?

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嘴巴,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发出的超声波,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耳朵。

科学家就是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

这种联系告诉人们:

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发明创造有所启示。

7.为了揭开蝙蝠夜里安全飞行的秘密,科学家做了几次 试验?

结果如何?

得出了什么结论?

为了揭开蝙蝠夜里安全飞行的秘密,科学家进行了三次试验。

第一次将蝙蝠的眼睛蒙上,它在屋子里飞行没有碰着铃铛;第二、三次分别塞上蝙蝠的耳朵,封住蝙蝠的嘴,它在屋子里飞行将铃铛撞得响个不停。

三次试验证明,蝙蝠夜里安全飞行靠的不是眼睛,是靠嘴巴和耳朵利用超声波配合起来探路的。

8.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

科学家从蝙蝠在黑夜飞行能巧妙避开障碍物这一现象开始思考,经过反复试验,发现蝙蝠是利用超声波用嘴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最后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雷达。

五、课文主题

本文主要讲了科学家经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在夜里安全飞行的奥秘,并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雷达安装在飞机上,保证飞机在夜里安全飞行的过程,告诉我们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发明创造有所启示。

五、课后习题答案

1、分小组整理问题清单,想一想可以从哪些角度提问。

提示:

可以从题目的思考,课文内容的理解,对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事情结果的看法,课文的写作方法,表达技巧等角度提出问题。

2、下面是一个小组的问题清单和对问题的讨论,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我发现这三个问题的提问角度是不一样的,第一个问题是针对课文内容来提问的,第二个问题是从课文的写法上来提问的,第三个问题是从课文中得到启示,联系生活经验提出的。

3、读下面的片段,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同学交流。

马铃薯和藕不是植物的根,而是茎。

它们躲在泥土里变了模样,你不要把它们认错了。

这种变了样的茎,有一个总的名称,叫做变态茎。

变态茎分好几种。

马铃薯和洋姜长得肥肥胖胖,叫作块茎;茡荠、慈姑和芋头长得回得圆头圆脑,叫作球茎;洋葱和大蒜头,长得一瓣一瓣的,好像鳞片一样,叫作鳞茎;藕和马铃薯长得像根一样,就叫作根状茎。

从写法上提问:

介绍变态茎时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从片段中得到启示,结合生活实际提问:

我们见到的变态根还有哪些?

说说它们属于变态根的哪一种。

 

《蝙蝠和雷达》同步习题

一、看拼音,字词语。

 fēié  línɡdānɡ  sāizhù   

 (  )  (      )   (    ) 

  jiē kāi   yínɡ pínɡ   duǒ  bì

 (     )  (      )   (     )

  biānfú  zhànɡài

  (     )  (    )

二、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扁_____(  )我_____(  )

   _____(  )    _____(  )

当_____(  )曷_____ (  )

  _____(  )   _____(  )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模仿——(  )   启示——(  )  

敏锐——(  )    灵巧——(  )    

显示——(  )    研究——(  )

四、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  不仅……还……  

不是……而是…… 即使……也……

1、蝙蝠(  )能在夜里飞行,(  )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2、(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地避开。

3、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  )眼睛,(  )嘴和耳朵。

4、(  )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中,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  )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五、判断下列句子,意思对的打“√”,错的打“×”。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

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这是一个反问句。

        (  )

2、“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这是一个设问句。

(  )

3、“你知道蝙蝠在夜里飞行是怎样用嘴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吗?

”这是一个疑问句。

(  )

六、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

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  )

2、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

  (  )

3、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  )

 

《蝙蝠和雷达》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字词语。

fēi é   línɡdānɡ   sāizhù   jiē kāi

(飞蛾)  (铃 铛 )  (塞 住)  (揭 开 )

yínɡ pínɡ  duǒ bì   biānfú  zhànɡài

(荧 屏 ) (躲 避) (蝙 蝠 )  ( 障 碍 )

二、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扁 偏 (偏旁)我 鹅 (白鹅)

   编 (编辑)   饿 (饥饿)

当 档 (档案) 曷 渴 (口渴)

   铛 (铃铛)   喝 (喝水)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模仿——(效仿)   启示——(启发)  

敏锐——(敏捷 )    灵巧——(灵活)     

显示——(显现)    研究——(钻研 )

四、成语积累。

1、使加点字互为反义词。

例:

横七竖八

前呼后拥、东倒西歪、前倨后恭、

南辕北辙、左顾右盼、大材小用、

有口无心、南腔北调、声东击西

2、加点字是数字。

例:

一干二净

一心一意、三心二意、四面八方、

四通八达、五光十色、五颜六色、

七零八落、七上八下、五花八门、

半斤八两、九牛一毛、九死一生

五、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  不仅……还……  

不是……而是…… 即使……也……

1、蝙蝠(不仅)能在夜里飞行,(还 )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2、(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也 )能灵巧地避开。

3、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 不是 )眼睛,(而是 )嘴和耳朵。

4、(因为)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中,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 )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六、判断下列句子,意思对的打“√”,错的打“×”。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

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这是一个反问句。

( ×  )

2、“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这是一个设问句。

( ×  )

3、“你知道蝙蝠在夜里飞行是怎样用嘴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吗?

”这是一个疑问句。

( √ )

第一课时同步练习

一、读拼音,写词语。

éziwényínɡjíshǐkēxué

()()()()

shénɡzijìshànɡzhènɡmínɡyánjiū

()()()()

hénɡqīshùbājiàshǐ

()()

二、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开()我()黄()加()

斗()史()文()证()

三、判断下列句子,意思对的打“√”,错的打“×”。

1.“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所以它能灵巧地避开。

”这句话使用的关联词是正确的。

()

2.“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意思是蝙蝠的眼睛在夜里能看清所有的东西。

()

3.“你知道蝙蝠在夜里飞行是怎样用嘴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吗?

”这是一个疑问句。

()

四、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

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

2.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

()

3.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

五、连线题。

蝙蝠电子鼻(检查煤气管是否漏气)

鸟儿雷达

海豚飞机

狗潜水艇

六、蝙蝠在夜里是怎样飞行的?

 

答案

一、蛾子蚊蝇即使科学横七竖八绳子系上证明研究驾驶

二、研究蛾子横线驾车科学驶入蚊子证明

三、1.X2.×3.√

四、1.设问比喻比喻

五、蝙蝠----雷达鸟儿----飞机海豚----潜水艇狗----电子鼻(检查煤气管是否漏气)

六、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第二课时同步练习

一、读拼音,写生字。

1.叔叔yán()发的软件获得了国家颁发的专利zhèng()书。

2.“wén()子是怎样产卵的?

”“飞é()扑火”jiū()竟是怎么回事?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查阅kē()普书籍。

二、选字组词。

蝇绳苍()()索竖坚()强横()

驾架()驶笔()既即()将()然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仿写比喻句)

2.蝙蝠能在夜里飞行。

蝙蝠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四、课内片段阅读。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

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的看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文中的“秘密”指的是什么?

用“”画出来。

2.从“反复”“终于”等词语让我们体会到。

3.读选文,写出下面几个事物之间的联系。

雷达的天线像是蝙蝠的;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像是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是蝙蝠的。

五、写第一次实验时,作者先写实验的方法,然后写实验的结论。

按照这样的写法,写一写你亲自做过的一次有趣的实验吧。

 

6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答案

一、1.研证2.蚊蛾究科

二、蝇绳坚竖驾架即既

三、1.示例:

风就像顽皮的孩子似的忽左忽右,刮得小树东摇西晃。

2.蝙蝠不但能在夜里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四、1.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2.科学家发现蝙蝠飞行的秘密很不容易。

3.嘴超声波耳朵

五、示例:

今天,我看到一个实验——纸杯烧水。

我想:

这怎么可能呢?

纸杯不会被烧坏吗?

带着疑问,我开始进行实验。

我先把烧烤架子放在燃气灶上,再把一个装满水的杯子放在架子上,打开燃气灶,调整好火力。

我急切的盼望着结果,一会儿看看水,一会儿看看杯底,过了两三分钟,纸杯仍然结结实实,而水呢?

变热了,上面还冒着小泡泡。

原来纸杯真的可以烧水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