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原理思考与习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5698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构设计原理思考与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结构设计原理思考与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结构设计原理思考与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结构设计原理思考与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结构设计原理思考与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结构设计原理思考与习题.docx

《结构设计原理思考与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设计原理思考与习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结构设计原理思考与习题.docx

结构设计原理思考与习题

思考与习题

2-1对构件抗震验算时以下考虑何项为错误?

()

A在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中不考虑结构重要性系数;

B框架梁端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混凝土受压高度限制为:

一级抗震等级时χ≤0.25h0,二、三级抗震等级χ≤0.35h0;

C框架梁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应大于2.5%;

D结构构件的截面抗震验算设计应满足S≤R/γRE。

2-2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的房屋中,当各构件均承受恒荷载为主时,其构件合理的安全等级以下何项为正确?

()

A)屋架、托架二级;

B)大偏压柱一级;

C)轴心和小偏压受压柱一级;

D)预制的一般构件二级。

2-3下列情况属于超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情况有()。

A雨棚倾倒;

B现浇双向板楼面在人行走动中振动较大;

C连续梁中间支座产生塑性较。

2-4结构按极限状态设计时应符合条件()。

A)S>R;

B)S≥R;

C)S<R;

D)S≤R。

2-5目前我国钢结构设计,采用()设计方法。

A全部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近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B采用分项系数表达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C除疲劳计算按容许应力幅、应力按弹性状态计算外,其他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近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D部分采用弹性方法,部分采用塑性方法

3-1规范中,混凝土各种强度指标的基本代表值是()

A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B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C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D抗拉强度标准值

3-2同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它的各种力学指标有()的关系。

(A)ƒcu>ƒc>ƒt;

(B)ƒc>ƒcu>ƒt;

(C)ƒcu>ƒt>ƒc;

3-3任何类型的钢筋,其抗压强度设计值()。

3-4线性徐变是指()

A徐变与荷载持续时间t为线性关系

B徐变系数与初应变(力)成线性关系

C瞬时变形与徐变变形之和与初应力成线性关系

3-5下列钢筋中,()种是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

A冷拉钢筋

B热处理钢筋

C碳素钢丝

D钢铰线

3-6对于无明显屈服特点的钢筋,其强度标准值取值的依据是()

A最大应变对应的应力

B极限抗拉强度

C0.9倍的极限强度

D条件屈服强度

3-7梁的基本锚固长度l是指()

a.受拉锚固长度

b.受压锚固长度

c.搭接锚固长度

d.延伸锚固长度

3-8规范规定的纵向钢筋锚固长度la()

a.随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而增加

b.随钢筋等级提高而降低

c.随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而减少,随钢筋等级提高而增大。

d.随混凝土及钢筋等级提高而减小

3-9热轧钢筋经过冷拉之后,其强度和变形性能的变化是()。

(A)抗拉、抗压强度提高,变形性能降低;

(B)抗拉强度提高,抗压强度、变形性能降低;

(C)抗压强度提高,抗拉强度、变形性能降低;

(D)抗拉强度提高,抗压强度、变形性能不变。

3-10当混凝土双向受力时,它的抗压强度随另一方向压应力的增大而()。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3-11使混凝土产生非线性徐变的主要因素是()

a.水泥用量

b.水灰比的大小

c.应力的作用时间

d.持续作用的应力值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比值的大小

3-1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同一混凝土高试块在双向受压状态下所测得的抗压极限强度之比单向受压状态下所测得的抗压极限强度高的主要原因是()

a.说向受压时的外压力比单向受压时多

b.双向受压时混凝土的横向变形受约束

c.双向受压时的纵向压缩变形比单向受压时小

3-13为减小混凝土徐变对结构影响,以下何项正确?

(A)提早对结构进行加荷载;

(B)采用强度等级高的水泥,增加水泥用量;

(C)加大水灰比,并选用弹性模量小的骨料;

(D)减少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密头度和养护湿度。

3-14钢材的设计强度是根据()确定的。

A比例极限

B弹性极限

C屈服点

D抗拉强度

3-15四种厚度不等的钢板,其中()钢板的设计强度最高。

A16mm

B20mm

C25mm

D30mm

3-16钢材的疲劳破坏属于()破坏。

A弹性

B塑性

C脆性

D低周高应变

3-17对钢材的疲劳强度影响不显著的是()

A应力幅

B应力比

C钢种

D应力循环次数

4-1焊接残余应力对构件的()无影响。

A变形

B静力强度

C疲劳强度

D整体稳定

4-2在弹性阶段,侧面角焊缝应力沿长度方向分布为()。

A均匀分布

B一端大,一端小

C两端大,中间小

D两端小,中间大

4-3在钢梁底面设有吊杆,其拉力设计值为650Kn(静载),吊杆通过节点板将荷载传给钢梁,节点板采用双面角焊缝焊于梁下翼缘。

,则每面焊缝长度为()。

A240mm

B250mm

C260mm

D270mm

5-1钢筋混凝土适筋梁正截面破坏的第三阶段的表现是()。

(A)拉区钢筋先屈服,随后压区混凝土压碎;

(B)拉区钢筋未屈服,压区混凝土压碎;

(C)拉区钢筋和压区混凝土的压力均不定。

5-2除界限破坏的梁之外,单筋截面适筋梁正截面弯曲破坏时,其主要特征一般是()。

(A)压区后半天先被压碎,然后受拉纵筋屈服。

(B)受拉纵筋被拉断,而压区后混凝土还未被压碎。

(C)受拉纵筋先达到屈服,而后压区混凝土被压碎。

(D)受拉纵筋屈服,同时压区混凝土被压碎。

5-3受弯构件适筋梁破坏时,受拉钢筋应变和受压区边缘混凝土应变为()

(A)εS>εY,εC=εCU

(B)εS<εY,εC=εCU

(C)εS<εY,εC<εCU

(D)εS>εY,εC<εCU

5-4梁中配置受压纵筋后()

(A)既能提高正截面受弯构件承载力,又可减少构件混凝土徐变;

(B)加大构件混凝土徐变;

(C)不影响构件混凝土徐变;

(D)只能提高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5-5在钢筋混凝土双筋梁、大偏心受拉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要求受压区高度x≥2as是为了()。

(A)保证受压钢筋在破坏时能达到其抗压强度设计值;

(B)防止受压钢筋压屈;

(C)避免保护层剥落;

(D)保证受压钢筋在构件破坏时能达到极限抗压强度。

5-6在T形梁正截面强度计算中,认为在受压区翼缘计算宽度内()。

(A)压应力均匀分布;

(B)压应力按抛物线作均匀分布;

(C)随着梁高不等,压应力有时均匀分布,有时则非均匀分布。

5-7一受弯构件按规范进行正截面和斜截面计算刚好满足,则一旦破坏()。

(A)正截面、斜截面同时破坏;

(B)发生正截面破坏的可能性较大;

(C)发生斜截面破坏的可能性较大;(D)二者的可能性相同。

5-8只要按受剪承载力公式计算并配置梁内箍筋后()。

(A)肯定不会发生剪切破坏;

(B)斜裂缝宽度能满足要求;

(C)不发生纵筋锚固破坏;

(D)只可能发生受弯破坏。

5-9适筋梁在逐渐加载过程中,当受拉钢筋刚好屈服后,则()

a.该梁达到最大承载力而立即破坏

b.该梁达到最大承载力,一直维持到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而破坏

c.该梁达到最大承载力,随后承载力缓慢下降,直至破坏

d.该两承载力略有提高,单很快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承载力急剧下降而破坏

5-10当构件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等级相同时,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受能力Mu与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百分比率ρ的关系是()

a.ρ越大,Mu亦越大

b.ρ越大,Mu亦按照线性关系增大

c.当ρmax>=ρ>=ρmin时,Mu随ρ增大按线性关系增大

d.当ρmax>=ρ>=ρmin时,Mu随ρ增大按非线性关系增大

6-1计算梁的()时应选用净截面的几何参数

A正应力

B剪应力

C整体稳定

D局部稳定

6-2钢结构梁计算公式

中()

A与材料强度有关

B是极限弯矩与边缘屈服弯矩之比

C表示截面进入塑性

D与梁所受荷载有关

6-3梁的最小高度是由()控制的。

A强度

B建筑要求

C刚度

D整体稳定

6-4单向受弯梁失去整体稳定时是()形式的失稳。

A弯曲

B扭转

C弯扭

D双向弯曲

6-5为了提高梁的整体稳定性,()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A增大截面

B增加侧向支撑点,减少L1

C设置横向加劲肋

D改变荷载作用的位置

6-6当梁上有固定较大集中荷载作用时,其作用点处应()

A设置纵向加劲肋

B设置横向加劲肋

C减少腹板宽度

D增加翼缘厚度

6-7焊接组合梁腹板,布置横向加劲肋对防止()引起的局部失稳最有效

A剪应力

B弯曲应力

C复合应力

D局部压应力

6-8确定梁的经济高度的原则是()

A制造时间最短

B用钢量最省

C最便于施工

D免于变截面的麻烦

6-9当梁整体稳定系数

主要是因为()

A梁的局部稳定有影响

B梁已进入弹塑性阶段

C梁发生了弯扭变形

D梁的强度降低了

6-10分析焊接工字型钢梁腹板局部稳定时,腹板与翼缘相接处可简化为( )

A自由边

B简支边

C固定边

D有转动约束的支承边

7-1实腹式轴心受拉构件计算的内容为()

A强度

B强度和整体稳定性

C强度、局部稳定和整体稳定

D强度、刚度(长细比)

7-2对有孔眼等削弱的轴心拉杆承载力,《钢结构设计规范》采用的准则为净截面()。

A最大应力达到钢材屈服点

B平均应力达到钢材屈服点

C最大应力达到钢材抗拉强度

D平均应力达到钢材抗拉强度

7-3一宽度为B,厚度为t的钢板上有一直径为的孔,则钢板的净截面面积为()。

7-4轴心受压构件计算的内容为()

A强度、刚度(长细比)

B强度、整体稳定性、刚度(长细比)

C强度、局部稳定和整体稳定

D强度、局部稳定、整体稳定和刚度(长细比)

7-5轴心压杆的强度和稳定,应分别满足()。

 

式中:

A—杆件毛截面面积,An---净截面面积。

7-6A类截面的轴心压杆稳定系数值最高是由于()。

A截面是轧制截面

B截面的刚度最大

C初弯曲的影响最小

D残余应力的影响最小

7-7格构式压弯构件缀材的设计剪力()。

A取构件实际剪力设计值

B由公式

计算得到

C 取构件实际剪力设计值和

二者中的较大值。

D 取

的计算值 

7-8工字形截面受压构件腹板高厚比不能满足按全腹板进行计算时的要求时,()。

A可在计算时将腹板截面仅考虑计算高度两边缘的

的范围。

B必须加厚腹板

C必须设置纵向加劲肋

D必须设置横向加劲肋

7-9提高轴心受压构件局部稳定性常用的合理方法是()。

A增加板件宽厚比

B增加板件厚度

C增加板件宽度

D设置横向加劲肋

8-1一圆形截面螺旋箍筋柱,若按普通钢筋混凝土柱计算,其承载力为300kN,若按螺旋箍筋柱计算,其承载力为500kN,则该柱的承载力应视为():

(A)400kN;

(B)300kiN;

(C)500kN;

(D)450kN。

8-2某矩形截面短柱,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钢筋用钢筋用Ⅱ级,对称配筋,在下列四组不利内力组合中,以()为最不利组合。

(A)M=30kN·m,N=200kN;

(B)M=50kN·m,N=400kN;

(C)M=30kN·m,N=205kN;

(D)M=50kN·m,N=405kN;

8-3有一种偏压构件(不对称配筋),计算得As=-462mm2,则()

(A)As按462mm2配置;

(B)As按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配置;

(C)As按受压钢筋最小配筋率配置;

8-4在矩形截面大偏心受压构件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当x<2a’时,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S的求法是()

(A)对受压钢筋As’的形心取距求得,即按x=2a’,求得;

(B)要进行两种计算:

一是按上述A的方法求出As,另一是按As’=0,x为未知,而求出As,然后取这两个As值中的大值;

(C)同上述B,但最后是取这两个As值中的小值。

8-5一大偏心受压柱,如果分别作用两组荷载,一致M12,N1>N2,N1、M1作用石柱将破坏,那么N2、M2作用时()

a.柱破坏

b.柱有可能破坏

c.柱不破坏

8-6有两个配有螺旋钢箍的柱截面,一个直径大,一个直径小,单螺旋箍筋的品种、直径和螺距都是相同的,则螺旋箍筋对那一个住的承载能力提高大些(值相对于该柱本身)?

a.对直径大的

b.对直径小的

c.两者相同

8-7只配螺旋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柱体试件的抗压强度高于混凝土抗压强度是因为()

a.ρ大的构件σs小

b.ρ小的构件σs大

c.两个构件σs相同

8-8受压构件中,对受拉纵筋达到屈服强度,受压区边缘混凝土也同时达到极限压应变的情况,称为()。

(A)适筋破坏;

(B)超筋破坏;

(C)少筋破坏;

(D)界限破坏。

8-9轴拉构件配有两种不同面积和不同等级的钢筋,混凝土开裂后,钢筋应力增量Δσs的变化是()

a.强度大的钢筋Δσs大

b.梁中钢筋相Δσs等

c.As大的钢筋Δσs大

d.As小的钢筋Δσs大

8-10轴力受压短柱加载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塑性变形的发展,在受压钢筋屈服以前,混凝土与钢筋应力的变化情况是()。

(A)混凝土应力增长变慢,钢筋应力增长变快;

(B)混凝土应力增长变快,钢筋应力增长变慢;

(C)混凝土应力保持不变,钢筋应力不断增加;

(D)混凝土应力不断增加,钢筋应力保持不变。

11-1进行抗裂和裂缝宽度验算时()

a.荷载用设计值,材料强度用标准值

b.荷载用标准值,材料强度用设计值

c.荷载和材料强度均用标准值

d.荷载和材料强度均用设计值

11-2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变形钢筋的钢筋表面处的裂缝宽度比构件表面处的裂缝宽度()

a.小得多

b.大得多

c.相等

11-3钢筋混凝土梁截面抗弯刚度B随荷载的增加以及持续时间增加而()

a.逐渐增加

b.逐渐减少

c.保持不变

d.先增加后减少

11-4下列表达()为错误。

(A)规范验算的裂缝宽度是指钢筋水平处构件侧表面的裂缝宽度;

(B)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愈大,表明混凝土参加工作程度愈小;

(C)钢筋混凝土梁采用高等级混凝土时,承载力提高有限,对裂缝宽度和刚度的影响也很有限;

(D)钢筋混凝土等截面受弯构件,其截面刚度不随荷载变化,但沿构件长度变化。

11-5控制混凝土构件因碳化引起的沿钢筋走向的裂缝的最有效措施是

(A)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B)减小钢筋直径;

(C)增加钢筋截面面积;

(D)选用足够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11-6在公路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裂缝宽度验算中,关于受拉钢筋应力σs的计算条件,以下何项正确?

(A)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应力;

(B)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受拉钢筋在使用荷载下的应力;

(C)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应力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受拉钢筋在使用荷载下的应力的加权平均值。

(D)不必验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