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小古文精选32篇翻译重点词启示10页双印三张32开下发学生.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5692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小古文精选32篇翻译重点词启示10页双印三张32开下发学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学生小古文精选32篇翻译重点词启示10页双印三张32开下发学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学生小古文精选32篇翻译重点词启示10页双印三张32开下发学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学生小古文精选32篇翻译重点词启示10页双印三张32开下发学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学生小古文精选32篇翻译重点词启示10页双印三张32开下发学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小古文精选32篇翻译重点词启示10页双印三张32开下发学生.docx

《小学生小古文精选32篇翻译重点词启示10页双印三张32开下发学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小古文精选32篇翻译重点词启示10页双印三张32开下发学生.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生小古文精选32篇翻译重点词启示10页双印三张32开下发学生.docx

小学生小古文精选32篇翻译重点词启示10页双印三张32开下发学生

小学生小古文精选

1.龟兔竞走

龟与兔竞走。

兔行速,中道而眠。

龟行迟,努力不息。

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

【注释】速:

快。

迟:

慢。

息:

停止,休息。

及:

等到。

译文:

乌龟跟兔子赛跑,兔子跑得很快,却在中途睡觉,乌龟跑得慢,却总是不停地走,等到兔子醒来,乌龟早就到了终点了。

启示:

坚持不懈,骄傲使人落后。

2.五官争功

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

“我谈古今是非,尔有何能居上我?

”鼻曰:

“饮食非我不能辨。

”眼谓鼻曰:

“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

”又谓眉曰:

“尔有何功居上我?

”眉曰:

“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

无即不成礼仪。

若无眉,成何面目?

注释:

(1)居:

呆在;

(2)唯:

只有;(3)乃:

还;(4)尔:

你;(5)观:

仔细看;(6)当:

担当;(7)居:

处在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8)虽:

虽然。

(9)谓:

对某人说。

译文:

嘴巴和鼻子争上下。

嘴巴说:

“我谈古论今,你有什么能耐待在我上面?

”鼻子说:

“所有的饮料食物没有我就不能分辨。

”眼睛对鼻子说:

“我近可以分辨毫毛尖端(那么细微的事物),远可以观察到天边,只有我当排名最先。

”又对眉毛说:

“你有什么功劳待在我上面?

”眉毛说:

“我虽然没有实际用途,但是如果没有眉毛,那成什么面目了啊?

启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才会把事情做得更好。

3.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

“欲作针。

”白笑其拙。

老妪曰:

“功到自然成耳。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译文: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

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

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

老妇人说:

“把这根铁棒磨成绣花针。

”李白笑老妇人太愚钝了。

老妇人说:

“只要功夫到了没有什么做不了的。

”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

启示:

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4.道边李苦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译文:

诸小儿:

小伙伴们。

多子折枝:

果实很多压弯了树枝。

竞走:

争着奔过去。

信然:

真是这样。

全文翻译:

王戎七岁时曾和众小孩儿一起玩,看见路旁李树上有许多李子,折断树枝,众小孩儿相继跑着抢走李子。

只有王戎站着不动。

别人问他为何如此,他答道:

“李树在路边生长而且结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的李子。

”拿来一个真的是这样。

启示:

告诉我们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要认真分析、思考,那样才不会被事物的表面所蒙蔽。

5.破瓮救友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注释:

【凛然】严肃庄重的样子。

【大指】大意,主要意思。

【自是】自此,从此。

【释】放下。

【瓮】口小腹大的一种容器。

【弃去】逃走。

【迸】涌出。

【退】回家。

【破】打开,打破。

译文:

司马光7岁时,已经像成年一样(古代成年指弱冠20岁,并非如今的18岁)听人讲《左氏春秋》,特别喜欢,了解其大意后回来以后讲给家人听。

从那以后,他对于《左氏春秋》喜欢得爱不释手,甚至忘记饥渴和寒暑。

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玩,不小心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吓得都跑掉了,司马光没有慌,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启示:

表现了司马光勤奋好学、机智聪明、觉着冷静的品质。

 

6.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lěi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注释]①株:

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

②走:

跑,逃跑。

③耒(lěi):

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

④冀:

希望。

⑤而身为宋国笑:

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简译]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

一天,一只跑地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

从此,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

当然,他是没等到兔子,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启示:

这个成语故事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主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

7.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

“今日病矣!

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注释:

1、闵(mǐn):

同"悯",担心,忧虑。

2、长zhǎng):

生长,成长。

3、揠(yà):

拔。

4、芒芒然:

疲倦的样子。

5、其人:

他家里的人。

6、病:

精疲力尽。

7、予:

我,第一人称代词.8、趋:

快走。

9、往:

去,到去。

10、槁(gǎo):

草木干枯。

译文:

古时候的宋国有个人担忧他的禾苗不长高,就拔高了禾苗,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

“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

”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禾苗,然而禾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

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

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启示:

把苗拔起,帮助其生长,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也作"拔苗助长"。

8.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

“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假:

假借,凭借。

求:

寻求,寻找。

子:

你。

无:

不。

长:

同“掌”,掌管。

然:

对的,正确的。

遂:

于是。

走:

逃跑。

畏:

害怕。

备注:

后来人多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带贬义。

译文: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

狐狸说:

“您不敢吃我!

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

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

”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

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

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还以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启示:

告诉我们不能凭借别人的威势欺压人的道理。

9.南辕北辙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

“我欲之楚。

”臣曰:

“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曰:

“吾马良。

”臣曰:

“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

“吾用多。

”臣曰:

“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

“吾御者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注释:

大:

宽大。

行:

道路。

大行:

宽阔的道路。

方:

正在。

北:

面向北方。

持其驾:

驾着他的车。

之:

动词,到,去。

楚:

楚国,在魏国的南面。

将:

又。

奚:

为何。

用:

费用,钱财。

御:

驾驭车马。

者:

……的人。

御者善:

车夫驾车的技术高超。

此数者:

这几个条件。

译文:

今天我来的时候,在路上遇见了一个人,正在面朝北面驾着他的车,他告诉我说:

“我想到楚国去。

”我说:

“您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

”他说:

“我的马很精良。

”我说:

“你的马虽然很精良,可离楚国越来越远。

”他说:

“我的路费很多。

”我说:

“你的路费虽然多,可离楚国越来越远。

”他说:

“我的马夫善于驾车。

”这几个条件越是好,就离楚国越远了。

启示: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10.王冕好学

冕七八岁时,父命牧牛lǒng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zhé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tà挞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注释:

(1)牧:

放牧。

(2)陇:

田埂。

(3)窃:

偷偷地,暗中。

(4)辄:

总是(常常)、就。

(5)挞:

鞭打。

(6)曷:

通“何”,为什么。

(7)(8)去:

到……去。

(9)潜:

暗暗地、悄悄地。

(10)执策:

拿着书卷。

(11)旦:

早晨,天亮。

(12)痴:

痴迷,入迷。

译文:

王冕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地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

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

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父亲非常生气,打了王冕一顿。

事情过后,他仍是这样。

他的母亲说:

“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

”王冕从此以后就离开家,到寺庙里去寄住。

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借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

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

启示:

勤奋好学才能有所作为。

11.宋濂shì嗜学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注释:

1、余:

我。

2、嗜(shì)学:

爱好读书。

3、假借:

借。

4、弗之怠:

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

弗,不。

之,指代抄书。

5、走:

跑,这里意为“赶快”。

6、逾约:

超过约定的期限。

译文:

我小的时候就爱好读书。

家里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

气特别寒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敢放松。

抄写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启示:

只有勤奋刻苦,有恒心,有毅力才能学有所成。

 

12.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于是夫龙闻而下之,窥头于yǒu牖,yì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是叶公非好龙也

注释:

叶公:

春秋时楚国叶县县令沈诸梁,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

子高:

叶公的字。

钩:

衣服上的带钩。

写:

画。

凿:

通“爵”,古代饮酒的器具。

屋室雕纹:

房屋上雕刻的图案、花纹。

“文”通“纹”。

以:

在。

闻:

听说。

下之:

到叶公住所处。

窥(ku):

这里是探望、偷看的意思。

牖(yǒu):

窗户。

施(yì):

延伸,同“拖”。

堂:

厅堂。

还(xuán)走:

转身就跑。

还,通“旋”。

走:

逃跑。

五色无主:

脸色一忽儿白,一忽儿黄。

五色,这里指脸色。

是:

由此看来。

好:

喜欢。

夫:

这,那。

是叶公非好龙也:

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

译文:

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

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

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

启示:

后来,人们用“叶公好龙”这四个字比喻那些表面上喜欢某种事物,其实并不是真的喜欢的人或事。

13.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duó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谓曰:

“吾忘持dù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

”曰:

“宁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

1.欲:

将要,想要。

2.者:

(怎么样)的人。

3.先:

首先,事先。

4.度(duó):

衡量。

5.置:

放,搁在。

6.其:

他的,指郑人的。

7.坐:

通“座”,座位。

8.至:

到……去,前往。

9.操:

拿、携带。

10.已:

已经。

11.得:

得到;拿到。

12.履:

鞋子,革履。

13.乃:

于是(就).14.度(dù):

量好的尺码,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

15.及:

等到。

16.反:

通“返”,返回。

17.市罢:

引申为散了,完结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

18.遂:

于是。

19.宁(nìng):

副词。

宁可,宁愿。

20.自信:

相信自己。

译文:

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测量好自己脚的尺码,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前往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

已经拿到鞋子,却说:

“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

”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后郑国人没能买到鞋子。

有人问他说:

“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呢?

”他说:

“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启示:

它告诉人们,遇事要实事求是,要会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

14.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yù鬻珠也。

注释:

1.缀:

点缀,装饰。

2.辑:

同“缉”连缀。

3.椟:

盒子。

3.还:

退还。

4.谓:

说,认为。

5.善:

擅长,善于。

6.鬻(yù):

卖。

译文:

楚国有个商人,在郑国卖珠宝。

他用名贵的木兰雕了一只装珠的匣子,将盒子用桂椒调制的香料熏制,用珠宝和宝玉点缀,用美玉装饰,用翡翠连缀。

有个郑国人把匣子买了去,却把匣子里面的珠子还给了他,这可以说,这个珠宝商人很善于卖盒子,而不善于卖珠宝吧。

启示:

买椟还珠原意是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

比喻买者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

15.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

”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注释:

鬻(yù):

卖。

誉:

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陷:

刺破,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

利:

锋利。

以:

用。

弗:

不。

应:

回答。

译文:

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盾和矛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

“无论什么东西都无法刺穿它!

”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

“无论什么东西都能将它刺穿。

”市场上的人质问他:

“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将会怎么样?

”那个人无法回答。

众人嘲笑他。

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启示:

比喻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做事说话皆应三思。

16.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lǐn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

mín缗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释:

滥:

失实的,假的。

竽:

一种古代乐器,即大笙;“滥竽”即不会吹竽;充数:

凑数。

使:

让。

必:

一定,必须,总是。

南郭:

复姓。

处士:

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

请:

请求,要求。

为:

给,替。

说:

通“悦”,对……高兴。

廪:

粮食。

食(sì):

供养。

立:

继承了王位。

好∶喜欢。

逃:

逃跑。

译文: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奏。

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用数百人的粮食来供养他。

齐宣王死后,齐闵王继承王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地演奏,南郭处士听后便逃走了。

启示:

告诉我们做人不要弄虚作假,要实事求是,要有真才实学。

17.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jiū)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

其状如乌,文首,白喙(huì),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xiào詨。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注释:

文首:

头上有花纹。

其鸣自詨:

它的叫声是在呼唤自己的名字8、是:

这。

故:

所以。

湮:

填塞。

译文:

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

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

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

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投到大海里,想把东海填平。

启示:

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要不畏艰苦,勤奋不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18.后羿射日

逮(dài)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猰(yà)貐(yǔ)、凿齿、九婴、大风、封希(xī)、修蛇,皆为民害。

尧乃使后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九日而下杀猰貐,斩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

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注释:

逮:

等到。

杀:

晒死。

使:

派。

诛:

杀。

缴:

系着丝绳的箭,这里意谓用箭射。

断:

斩断。

洞庭:

即洞庭湖。

置:

推举。

禽:

通“擒”,擒获。

译文:

等到了尧统治的时候,有十个太阳一同出来。

灼热的阳光晒焦了庄稼,花草树木枯死,老百姓连吃的东西也没有。

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都来祸害人民。

于是尧派后羿去为民除害,在南方的泽地荒野杀死凿齿,在北方的凶水杀灭九婴,在东方的大湖青邱用系着丝绳的箭来射大风,射太阳,接着又杀死猰貐,在洞庭湖砍断修蛇,民众都非常欢喜,并推举尧为天子。

在中原一带桑林擒获封豨。

启示:

胸怀天下苍生,有一颗博爱之心,忠贞,耐苦耐劳,不达目标永不罢休。

告诉我们以天下事为己任,要有一颗博爱众生的心,凡事都要坚持和坚强。

19.北人不识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

“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

“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

“北土亦有此物否?

”答曰:

“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

北人:

北方人。

菱:

即菱角,水生植物的果实,鲜嫩时可作水果吃。

仕(于):

(在)官,做官。

啖(dàn):

吃。

或:

有的人。

并壳:

连同壳。

去:

去掉。

夫(fú):

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提示下文。

此坐:

这是因为。

强:

硬要。

译文:

有个从出生以来就没有见过菱角的北方人。

在南方做官,在酒席上吃菱角,连壳一起放到嘴里吃。

有人说:

“吃菱角要去壳。

”他想掩盖自己的错误,于是说:

“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为了清热呀!

”问的人又问:

“北方也有菱角吗?

”他说:

“前山、后山上,哪里没有呢?

”菱角明明是生长在水中的,那个北方人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启示:

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

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

知识是无穷尽的,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贻笑大方。

20.虎与刺猬

有一大虫,欲向野中觅食,见一刺猬仰卧,谓是肉脔,欲衔之。

忽被猥卷着鼻,惊走,不知休也,直至山中,困乏而眠。

刺猬乃放鼻而走。

大虫醒,甚欢喜,走至橡树下,低头见橡斗,乃侧身语云:

“旦来遭见贤尊,愿郎君且避道!

注释:

①大虫:

老虎。

②脔(luán):

切成小块的肉。

③橡斗:

带壳的橡实。

④旦:

早上。

⑤遭:

遇见,碰见。

⑥贤尊:

对他人父亲的敬称。

译文:

有一只老虎,想到野地里寻找食物,看见一只仰卧的刺猬,认为是肉丸子,准备咬它。

猛的被刺猬卷住了鼻子,惊吓得狂奔,不敢休息,一直跑到山里。

老虎又困又累,不知不觉昏昏睡着了,刺猬便放了老虎的鼻子跑了。

老虎忽然醒来(发现刺猬没了)非常高兴,来到橡树下,低头看见橡树的树果,就侧过身体在一旁对它说:

“今天早上遇见了令尊大人,希望公子暂且给我让让路!

告诉我们遇事要分析研究,弄清情况,三思而行。

 

21.卧薪尝胆

吴既赦(shè)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

“女(rǔ)忘会(kuài)稽之耻邪?

”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chóng)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注释

苦:

劳累置:

放置食:

饭;食物

吊:

悼念赦:

赦免坐:

座位

译文:

吴王已经赦免了越王,(让他回了越国,)越王勾践时时刻刻想着如何复国,于是就每天劳累地思索着,还把一个苦胆挂在座位上面,每天坐下休息、躺下睡觉之前,都要仰起头尝尝苦胆的滋味,吃饭喝水之前也要先尝尝苦胆。

他常常对自己说:

“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受的耻辱了么?

”他亲自到田间种地,他的夫人穿自己织的布做成的衣服。

他吃的每顿饭里几乎没有肉菜,穿的衣服没有鲜艳的颜色。

他降低身份对待下面有贤能的人,对宾客厚礼相赠,扶助贫困的人,哀悼死难的人,和百姓们一同劳苦工作。

启示:

告诉了我们:

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艰苦的环境却能磨练人的意志

22.曾参(shēn)教子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

“女(rǔ)还,顾反为女杀彘(zhì)。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

“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注释:

1.曾子(前505~前432):

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

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

2.彘(zhì):

猪。

3.适:

到……去4.特:

只。

5.非与戏:

不可同……开玩笑。

6.子:

你,对对方的尊称。

7.而:

则,就。

8.非所以成教也:

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

9.烹(pēng):

杀。

10.女:

通“汝”,第二人称。

你,你们。

11.反:

通“返”,返回。

12.止:

制止。

译文:

曾参的妻子到市集上去,她的儿子跟在后面哭。

他的母亲就说;回去吧,等我回来以后,给你宰一头猪吃。

”妻子从市集上回来了,曾子想要捉一头猪来杀了。

他妻子马上阻止说:

“我不过跟孩子开个玩笑罢了!

”“你曾子说:

“可不能跟小孩开玩笑啊。

孩子小,把父母当作老师向他们学习,听父母的教育。

现在你欺骗他,这就是教孩子撒谎。

做母亲的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母亲,以后就难以教导他了。

就杀猪做菜了。

启示:

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言而有信,言出必行。

23.狐与葡萄

昔有一狐,见葡萄满架,万紫千红,累累可爱,垂涎久之。

奈无猿升之技,不能大快朵颐。

望则生怨,怨则生怒,怒则生诽,无所不至。

乃口是心非,自慰曰:

“似此葡萄绝非贵重之品,罕见之物。

况其味酸涩,吾从不下咽。

彼庸夫俗子方以之为食也。

此如世间卑鄙之辈,见人才德出众,自顾万不能到此地步,反诋毁交加,假意清高。

噫!

是谓拂人之性,违心之谈也。

译文:

从前有一只狐狸,看见葡萄长满了藤架,万紫千红,一串串的十分可爱,看了很久,口水都流了出来,但无奈没有像猿猴那样的上树的技术,不能吃到它。

望了很久就生出怨气来,有了怨气就生出恼怒,恼怒起来就生出诽谤的心思,没有它责怪不到的地方。

于是口是心非,自己安慰自己说:

“像这样的葡萄肯定不是贵重的东西,不是什么罕见的东西。

何况它的味道又酸又涩,我从来不吃这样的东西。

你们这些庸俗的人才以它为食呢。

”像世上这般卑鄙的人,看见别人文才德行都很出众,自己考虑到不能达到这样高的地步,反而诋毁交加,自己假装清高。

唉,这就是所谓的违背人的本性,违背自己内心的说法啊。

启示:

我们要实事求是,不要因为利益的损失而欺骗自己。

24.鸦狐

鸦本不善鸣。

一日,口衔食物,稳栖树上。

适有饿狐见之,欲夺其食,无以为法,乃心生一计,曰:

“闻先生有霓(ní)裳羽衣之妙,特来一聆仙曲,以清俗耳。

幸勿见却!

”鸦信为然,喜不自胜,遂开声张口,其食物已脱落矣。

狐则拾之,谓鸦曰:

“将来有羡先生唱者,切勿信之,必有故也。

”俗云:

甜言须防是饵。

译文:

乌鸦本来就不善于鸣叫。

一天,嘴里叼着食物在树上稳稳地休息。

正好被一只饥饿的狐狸看见了,想要夺走乌鸦的食物,却没有办法。

于是心生一计,对着乌鸦说:

听说乌鸦先生的歌声像霓裳羽衣曲一样美妙,特地来听听您唱一支仙曲,来清洁我俗不可耐的耳朵,希望你不要推辞。

乌鸦信以为真,十分开心,于是张口就唱。

他的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