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兵三连地震灾害紧急救援行动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5429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兵三连地震灾害紧急救援行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民兵三连地震灾害紧急救援行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民兵三连地震灾害紧急救援行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民兵三连地震灾害紧急救援行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民兵三连地震灾害紧急救援行动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兵三连地震灾害紧急救援行动方案.docx

《民兵三连地震灾害紧急救援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兵三连地震灾害紧急救援行动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兵三连地震灾害紧急救援行动方案.docx

民兵三连地震灾害紧急救援行动方案

 

地震灾害救援行动方案

地图1:

5万1979年版

阳曲县

盂县

太原市

寿阳县

太谷县

马坊

地图1:

5万1979年版

为了在破坏性地震预报发布或突发性地震发生后,快速、有序、高效、恰当地进行地震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迎泽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基本预案》和《迎泽区人武部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预案》,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我区发生6.0级以上地震,实施Ⅰ、Ⅱ级地震应急响应,或6.0级以下地震,实施Ⅱ级以下地震应急响应,出现严重人员伤亡时使用。

一、综合分析与判断

太原市地处我国大陆地区地震灾害最多、灾情最重的山西地震带中部,一直被确定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值得注意的地区。

迎泽区是太原政治经济中心,地下断裂错综复杂,各种官网、生命线工程和次生灾害源遍布全区,加之人口集中,建筑物密集,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后果十分严重。

二、基本任务

《迎泽区人武部地震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应急连作为第一梯队力量使用,主要担负迎泽地区地震受灾人员抢救任务。

(一)搜集掌握灾情信息。

迅速准确搜集震源、震级和烈度,以及灾区建筑物类型、人口分布、风土人情、活动规律等相关信息,重点掌握地震波及范围、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道路通行、重点区域等灾情。

(二)抢救被埋压人员。

采取多种方式,快速搜索定位幸存者;扒挖埋压物开辟营救通道,使被埋压人员身体充分暴露;紧急救治护理被埋压人员,维持其生命力;全力救出被埋压人员,及时转移防止救出后死亡。

(三)运送救援人员物资。

组织所属救援人员和物资快速安全机动至灾区;组织后续抢救人员、物资、装备的前送。

(四)指导群众自救互救。

积极协助当地政府临时划定避难场所和安全地带,搭建野战帐篷,开设临时救助站;指导当地群众对埋压较浅容易搜救的人员抢救,及时转移群众和灾民。

三、行动决心与处置原则

坚决贯彻区委、区政府和人武部的决策指示,在区抗震抢险救灾指挥部和人武部的统一指挥下,坚持防范为主、积极应对,人员抢救力量坚持“救人第一、先近后远、先轻后重、先易后难、科学救援、安全救援”的原则,采取“就近用兵、划区负责,联合行动、密切协同,按需调用、持续救援”的方法,坚持梯队编组、混合编成、波次配备、综合运用,力争形成持续救援能力,全面指导群众自救互救,全力搜救被困人员,安全转移受伤群众,运送抢险物资器材,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力量编成与任务区分

(一)兵力编成及任务区分

参加地震救援行动兵力由应急连125人编成。

下设1个先遣组、1个指挥组、1个搜索分队(下设3个搜索组)、2个救援分队(下设6个救援组)、1个保障分队(下设警戒组、救护组、运输组、保障组、通信组)。

先遣组:

副连长任组长,成员由侦通班副班长1人、侦察员1人组成。

主要负责先期赶赴灾区了解情况,受领任务,向上级机关及本级首长汇报灾情情况等。

指挥组:

连长、指导员任组长,成员由副指导员、军械员兼文书、通信员、司机、卫生员组成。

主要负责救援行动的现场组织指挥。

搜索分队:

由步兵1排编成,1排长任分队长,下设3个搜索组。

主要任务是寻找生命迹象,确定人员位置。

第1搜索组:

由1班长任组长,副班长任副组长,成员由1班全体队员组成。

第2搜索组:

由2班长任组长,副班长任副组长,成员由2班全体队员组成。

第3搜索组:

由3班长任组长,副班长任副组长,成员由3班全体队员组成。

第一救援分队:

由步兵2排编成,2排长任分队长,下设3个救援组,主要任务是营救被困人员。

(1)第1救援组:

由4班长任组长,副班长任副组长,成员由4班全体队员组成。

(2)第2救援组:

由5班长任组长,副班长任副组长,成员由5班全体队员组成。

(3)第3救援组:

由6班长任组长,副班长任副组长,成员由6班全体队员组成。

第二救援分队:

由步兵3排编成,3排长任分队长,下设3个救援组,主要任务是营救被困人员。

(4)第4救援组:

由7班长任组长,副班长任副组长,成员由7班全体队员组成。

(5)第5救援组:

由8班长任组长,副班长任副组长,成员由8班全体队员组成。

(6)第6救援组:

由9班长任组长,副班长任副组长,成员由9班全体队员组成。

保障分队:

由勤务排编成,勤务排长任分队长,下设警戒组、救护组、运输组、保障组和通信组,主要负责地震救援行动中的警戒、救护和保障任务。

警戒组:

由侦通班班长任组长,成员为侦通班1名侦察员。

主要任务是占领附近的制高点或有利地形,观察灾区及周边区域的情况,警戒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警戒区,及时通报救援现场情况。

救护组:

由卫生班长任组长,成员医师1人、卫生员3人。

主要负责伤员的急救及后送工作。

通信组:

由报话员4人组成,在队形展开后对各任务分队实施伴随保障。

运输组:

由司机班长任组长,副班长任副组长,成员为司机班全体人员。

主要负责现场各种物资器材的运输保障以及维修工作。

保障组:

由炊事班长任组长,成员为炊事班全体人员。

主要负责给养物资和伙食保障。

(二)器材携带

先遣组:

卫星导航手持机1部、铱星电话1部、对讲机1部、作业箱1套、指北针1个。

指挥组:

卫星导航手持机1部、对讲机1部、作业箱1套、指北针1个。

搜索分队:

对讲机4部、镐8个、镐把7把、撬棍9把、手电5个、钢筋钳2把、队旗、标志旗若干等。

救援分队:

对讲机8部、喊话器1个、千斤顶9个、手动液压钳9把、铁锹19把、镐6把、撬棍9把、救援绳子1盘等。

警戒组:

携带对讲机1部、望远镜2部、口哨5个、警戒带2盘、应急灯7个等。

救护组:

携带对讲机1部、各种担架2个、急救药品。

运输组:

携带对讲机1部、炊事车1台、汽油100升、机油50升及各种车辆维修工具。

通信组:

携带对讲机。

保障组:

携带对讲机1部及炊事用具。

五、机动路线与方式

遂行地震救援任务时,根据地震发生的地点,主要选择便于通行的路线到达事发现场;向地震救援现场机动主要采取摩托化机动和徒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六、指挥协同

利用通信指挥车、铱星电话,接收人武部作战值班室指令,实时上报现场救援情况;通过专用对讲机,加入地方现场指挥部通信网,接收现场指挥部的指挥;本级组建集群对讲网实现本级通联,对各分队进行现场指挥。

七、有关保障

(一)车辆保障:

共动用车辆10台,越野指挥车1台,通信指挥车1台,依维柯运兵车5台,工具车2台,143牵引车1台,除本单位配备车辆外,其余车辆由后勤科负责征用。

(二)物资器材保障:

动用的望远镜、指北针、喊话器、口哨、手电、锹、镐、撬棍、信号手旗、警戒带等物资由民兵应急连自行保障。

(三)通信保障:

组建2个通信网,1号通信网为通信指挥车、铱星电话与人武部视频、音频互通;2号通信网为应急连组建集群对讲网,主要保障现场各分队的信息通联,其中1号通信网由连部通信员负责保障,2号通信网由报话员负责保障。

(四)伙食保障:

执行任务期间,由连队保障3日份给养,后续保障由区武装部后勤科负责。

(五)卫勤保障:

由卫生班负责保障。

八、对各种情况处置的方法措施

情况设想一:

担负转移群众、安置群众任务时

根据国家地震局预告或者间断发生小震,有发生大震的预兆,需要转移群众、安置群众时。

搜索分队:

携带对讲机4部及必要的防护器材。

主要任务是根据指挥组命令,对指定地点的群众进行劝导、疏散。

第一救援分队:

动用工具车1台,携带对讲机4部、喊话器1个以及必要的防护器材。

主要任务是根据指挥组命令,对疏散的群众进行转移,确保安全。

第二救援分队:

携带对讲机4部、铁锹19把、镐6把。

主要任务是根据指挥组命令,在安置点进行帐篷搭设。

保障分队:

携带对讲机6部、望远镜2部、口哨5个。

主要负责安置点现场的警戒及秩序维护。

情况设想二:

担负搜救任务时

已经发生地震灾害,楼房倒塌,群众生命安全受到极大威胁,综合救援队担负搜救被困群众任务时:

搜索分队:

携带对讲机4部、镐8把、撬棍9根、标示旗30个等。

主要任务是寻找生命迹象,确定遇险人员位置并做好标记。

救援分队:

携带对讲机8部、锹19把、镐6把、撬棍9根,救援绳1盘,主要任务是根据搜索组标记位置,营救被困人员。

保障分队:

下设警戒组、救护组、保障组。

警戒组:

携带对讲机1部、望远镜2部、口哨5个,主要任务是占领附近的制高点或有利地形,观察灾区及周边区域的情况,警戒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营救作业区,及时通报救援现场情况。

救护组:

携带对讲机1部、担架2个、急救药品及运送工具,主要负责伤员的急救及后送工作。

保障组:

携带对讲机1部及各种维修工具,主要负责现场各种物资器材的运输保障以及维修工作。

情况设想三:

当地震引发次生地质灾害时

根据发生次生地质灾害的性质,按照预定的方案执行。

情况设想四:

担负清理废墟任务时

救援分队:

携带对讲机4部、液压钳2把、撬棍9把及必要的救护器材。

主要负责废墟清理、装车等任务。

搜索分队:

携带对讲机8部、喊话器1部、铁锹19、镐6把救援。

主要负责垃圾的运输任务。

保障分队:

携带对讲机6部、警戒带2盘、口哨5个。

主要负责对现场维护秩序,防止不法分子趁机破坏、抢夺财物。

附件:

1、《地震应急响应表》

2、《太原市民兵应急营三连地震灾害兵力编成及综合保障表》

附件1

地震应急响应分级表

响应

级别

地震灾害

事件等级

分级标准

震级

预评估结果

人 员

死亡数

社 会

影响度

特别重大

地震灾害

全省发生7.0级以上地震,或太原城区发生6.5级以上地震

300人以上

特别重大社会影响

重大地震灾害

全省发生6.5-6.9级地震,或太原城区发生6.0-6.4级地震

50-300人

重  大

社会影响

较大地震灾害

全省发生6.0-6.4级地震,或太原城区发生5.5-5.9级地震

20-50人

较  大

社会影响

一般地震灾害

全省5.5-5.9级地震

20人以下

一  定

社会影响

附件:

2

太原市民兵应急营三连地震灾害兵力编成及综合保障表

组别

分组

成员

人数

对讲机

乘坐车辆

车辆属性

驾驶员

携带器材

先遣组

副连长

侦通班

3

1

猎豹指挥车

配备

韩晓勇

卫星导航手持机1部,携带指挥作业箱1个(内含迎泽地区地图1份、指挥作业工具1套、指北针1块、望远镜1部),对讲机1部。

指挥组

连部

(欠副连长)

7

2、3

通信指挥车

田源

卫星导航手持机1部,携带作业工具1套,望远镜1部,指北针1块,对讲机1部,喊话器1个。

第一战斗分队

分队长

一排长

1

4

依维柯应急60005

冯小君

对讲机1部、电台1部、常用工具、信号手旗、标识旗等

第1战斗组

一班

9

第2战斗组

二班

9

第3战斗组

三班

9

依维柯应急60006

李旭军

第二战斗分队

分队长

二排长

1

5

第3战斗组

四班

9

第4战斗组

五班

9

依维柯应急60007

苏志强

第5战斗组

六班

9

机动

分队

分队长

三排长

1

6

依维柯应急60008

胡海玉

第1机动支援组

七班

9

第2机动支援组

八班

9

第3机动支援组

九班

9

依维柯应急60009

(不含运输组)

李旭林

保障

分队

分队长

勤务排长

1

7

携带对讲机、望远镜、显示旗、喊话器、口哨、警戒带。

警戒组

侦通班2人

2

8

救护组

卫生班5人

5

9

携带铱星电话、移动数据终端和120无线电台携带对讲机、各种医疗器材、急救药品及运送工具,配属指挥组和各分队。

通信组

报话员4人

4

运输组

司机班12人

12

10

应急60012炊具、解放平台柴应急60010(携带器材)炊事车

李艳军

携带对讲机。

保障组

炊事班7人

7

11

侯文

对讲机1部、炊事用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