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4957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教案

1.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选择的场景,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办法、曲折的过程写具体,并能尽量将心理的变化融入其中。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观看探险短视频)同学们都看过有关探险的书籍或者电影吧?

(看过)

里面有哪些有趣的情节?

你觉得有趣在哪里?

(学生各抒己见)

没错,里面的情节能抓住读者的心,有一定的险情,而在最关键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聪明的人带着大家脱险,配上独特的画风和夸张的情节,让我们觉得惊险又有趣。

2.你想不想去探险呢?

今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去探险。

(板书:

神奇的探险之旅)

二、启发思路。

1.各位探险爱好者们,探险需要组队一起的哦,那么,你们想跟什么样的人成为队友呢?

读图表及要求,理解题意,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参考:

探险无小事,如果几个人都是不专业的,都是没有相关经验的小孩子,在发生危险之时,很可能难以脱身;如果其他人都是探险专业户,只有一个小孩子,怕没有人可以交谈,大人们甚至可能会帮忙挡掉所有的危险,那就达不到探险的目的。

2.探险的团队十分重要,从两列人物中各选一位,和你组成一个探险小队。

你选择的是哪两位?

为什么?

(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说出自己想要结伴而行的伙伴是谁,原因又是什么。

3.确定探险小队的成员后,我们来讨论一下去哪儿探险。

是茫茫大漠、热带雨林、海中荒岛、幽深洞穴,还是南极冰川……(引导学生讨论探险的相关地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4.选择你想要去的探险地点,思考可能遇到的险情有什么?

(遭遇猛兽、暴雨来袭、断水断粮、落石雪崩、突发疾病……)

5.了解这些之后,你还有决心继续探险吗?

(有)那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交流)

三、习作指导。

(一)在整个想象的过程中,可播放背景音乐,营造气氛。

1.经过漫长的奔波,我们终于来到了魂牵梦绕的探险之地。

(板书:

入险地)

2.想要遇到更有趣的事物,探寻没有人知道的秘密,需要走到险地的深处,小队走进了……突然……(板书:

遇险情)

3.探险小队的某个人说出了某个点子,全队齐心协力、互帮互助,脱离了险境。

(板书:

脱险境)

多媒体呈现:

怎样写探险内容的作文?

(1)把探险过程写完整。

到哪里去探险?

和谁去探险?

探险的过程是怎样的?

结果如何?

这些内容都要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要完整。

(2)要写出具体内容。

把探险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

每个人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变化等,都要写出来,这样文章的内容才会具体。

(3)写出感受。

探险的过程往往是神秘而紧张的,要把这种特点表现出来,就需要时时关注人物的内心感受以及心理变化。

这样,人物心理的变化,也印证了探险过程的紧张气氛。

(二)开始写作。

听起来咱们的探险之旅非常有意思啊!

下面我们就拿起笔,一起记录探险过程中难忘的时光吧。

写的时候要把过程写具体,结合人物的心理描写。

四、习作点评。

选出两三篇比较优秀的作文,在全班进行点评。

习作的重点在于讲清楚探险的过程,能使读者身临其境,语言通顺恰当等。

五、小结。

学生由自己感兴趣的探险活动开始想象,到达探险之处,接着发生险情,最后脱险。

文章由此三部分组成,把事写具体,也注意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六、延伸。

提议全班同学相互交换作文,哪些写得不具体的,把它补充具体,哪些可以写得更有吸引力的,可以运用修辞手法的,再改一改。

把全班同学的作文集成一本书叫《神奇的探险之旅》或《探险日记》等。

神奇的探险之旅

入险地

遇险情

脱险境

1.通过这次习作,让学生懂得了写作文是十分有趣的事情,把自己喜欢的、想象的事情具体地写下来,再进行修改,修改成能吸引人的文章,就算完成了。

通过这节课的点评,同学们受益匪浅。

2.我也发现学生们对探险很感兴趣,也看过相关电影、漫画,但读文学作品的较少,应注重对学生读文学作品的培养,进而使其积累优美的词语、句子、段落。

 

二、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深山含笑

   我以前见过的含笑花都是庭院种植的,叶细花小,象牙色的花蕊吐着幽香,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

含笑不(以 已)艳丽著称,妙的是一缕沁香。

   在井冈山深处,我被另一种含笑花(佩 折)服!

几株两三丈高的乔木体如游龙,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这就是野生的深山含笑。

   多么突兀的秀色啊!

她简直像一个绝世独立的北方佳人,(竟 竞)然在大山深处隐藏了如此潇洒、如此豪放的春光。

和庭院含笑相比,倒(像 向)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笑得那么爽朗、欢畅。

那是一种胜利的喜悦,似乎天上的白云都是从她的胸中笑出来的。

   从小路那边走过来两个拎着简单行李的年轻人。

他们是那个边远的、还没通车的村子里的老师、跟着他们,我们也进了村。

目睹孩子们围着老师的亲切嬉闹,我忽然感觉另有一株高大的深山含笑在我心中晃动起来……

(1)选择文中括号里合适的字。

含笑不________(以 已)    (佩 折)________服

(竟 竞)________然         倒(像 向)________是

(2)庭院中的含笑与野生的含笑有什么不同?

(3)在文中用曲线画出两个比喻句。

(4)注意划线词语,结合题目写出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答案】

(1)以;折;竟;像

(2)庭院中的含笑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野生的含笑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

野生含笑与庭院含笑相比,倒像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

(3)深山含笑散发着弥天的清香气息,像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

(4)深山含笑像一个绝世佳人,像一个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令我赞叹,但我更敬仰和佩服在边远山区默默作贡献的知识青年。

【解析】【分析】

(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能力。

音同,形、意不同,组词不同。

解答时要依据字义注意比较。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4)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要特别注意,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问词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

 

故答案为:

(1)以、折、竟、像

(2)庭院中的含笑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野生的含笑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

野生含笑与庭院含笑相比,倒像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

(3)深山含笑散发着弥天的清香气息,像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

(4)深山含笑像一个绝世佳人,像一个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令我赞叹,但我更敬仰和佩服在边远山区默默作贡献的知识青年。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结构、字义两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选词填空。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安妮的一生

   安妮·弗兰克,1929年6月12日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一个犹太人家庭,自幼备受父母的宠爱,上学后又深得老师的喜爱。

1942年7月,为了躲避纳粹党的迫害全家躲进普林森河畔小屋,藏身阁楼密室25个月。

这位13岁犹太少女在日记中记下了她的孤独和恐惧,对生的追求和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

后被人告发,1944年8月被捕,1945年3月死于集中营,年仅16岁。

(二)《安妮日记》一则

   最亲爱的吉蒂:

   阳光普照,天空深蓝,和风轻佛,我渴望着,真的渴望着一切:

交谈、自由、朋友、独处。

我渴望……哭一场!

我觉得我仿佛要爆炸。

我知道哭会有帮助,可是我不能哭。

我浮躁不安。

我从一个房间踱到另一个房间,从窗框的细缝呼吸,感觉到心在跳着,好像在说:

“终于,满足我的渴望吧……”

   我想,春天已经在我内心里。

我感觉到春天在苏醒,我在我整个身体和灵魂里感觉到它。

(1944年2月2日 星期六)

(1)辨字组词。

宠________                         期________                        孤________

庞________                         斯________                        狐________

(2)写出下面词语的同义词。

孤独——________

期盼——________

祝愿——________

渴望——________

(3)安妮渴望得到哪些东西?

(4)是什么使安妮无法得到她渴望的东西?

(5)读过这两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你对安妮说些什么?

【答案】

(1)宠爱

;期待

;孤独

;庞大

;斯文

;狐狸

(2)孤单

;期望

;祝福

;盼望

(3)她渴望着一切:

交谈、自由、朋友、独处。

更渴望和平。

(4)战争,为争夺不正当利益而掀起的战争。

(5)略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

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有的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如:

宠爱、庞大;期待、斯文;孤独、狐狸。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辨析情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文。

先理解词义再写近义词。

其中注意:

孤独:

独自一个人。

所以“孤独”的近义词是“孤单”。

期盼:

期待;盼望。

所以“期盼”的近义词是“期望”。

(3)、(4)考查筛选相关信息。

解答时细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从中找出答案即可。

(5)谈自己的看法,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主旨和哲理,合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4)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正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4.

背后那双眼

①那一年,我读中二。

②清楚地记得:

当时《南洋商报》有个服务版,每周都拨出一定的版位,让读者免费刊登“征求笔友启事。

③我是个终日把自己因禁于文字的女孩——既爱读,也爱写。

握在手中的那管笔,仿佛藏了千军万马,老是呼啸着想冲出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却是个木讷口拙而又孤僻离群的人,因此,以笔交友,对于社交生活一片空白的我来说,充满了一种难以抵挡的诱惑力。

④一日,我鼓起勇气,以“漪佩”为笔名,拟了一则“征友启事”。

⑤两周以后的一个早上,才踏出房间,使听到爸爸喊道:

⑥“过来。

⑦指着报上的那则征友启事,问道:

⑧“这漪佩,是你吗?

⑨爸爸那张好像“发霉面包”的脸,使我本能地起了战栗性的惧怕,以细若蚊子的声音应道:

①“是。

①接下来的那一周,信件惊人地多—不是一封一封地飞来,而是一叠一叠地涌来,信箱几乎都撑破了。

①爸爸坐在身边,拆信、读信。

然后,成堆地用橡皮筋子捆起来,表情肃穆地嘱我拿去丢掉。

我很强地忍着眼泪,照他的指示做厖信从十多层楼上往垃圾桶扔下去时,发出了闷闷的声音,我明显地感觉到悲哀像一阵黑黑的风,冷冷地掠过我挂了一块铁的心。

以后,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件事一直是我心里很大的一个疙瘩。

它连同生命里许多快乐与不快乐的事儿深深地埋葬在我记忆的底层里。

①事隔30年,在接受资深记者黄丽萍小姐的访问时,爸爸忽然提起了这件尘封已久的往事,说:

“我怕地误交损友,所以,不让她回信。

①听到这话,眼前立刻浮起一个瘦小的背影。

她站在垃圾桶前,把信一捆一捆地往下丢,长长的脸,满满地都是怨;细细的眼,湿湿的都是泪。

可是,这女孩,没有想到,她的背后,有一双充满关怀的眼睛,如同。

⑦等意识到背后有这样一双温暖的眼睛时,这女孩,已为人妻,为人母了;而且,她也正以同样的目光,注视着她自己的孩子哪!

1.用一句话概括这件往事。

2.理解文中下列词语的含义。

(1)第⑨段中“发霉面包”:

(2)第11段中“撑破”:

(3)第13段中“疙瘩”:

3.时隔30年,爸爸依旧记得“这件尘封已久的往事”,说明了什么?

4.文章16段的空白处,应填一个比喻句,请根据上下文将它写出来。

5.当“我”将信一捆一捆地往垃圾桶里丢的时候,你认为“爸爸”会想些什么?

请写下来。

1.回忆父亲不让“我”交笔友的事。

2.

(1)爸爸生气后的脸色难看。

(2)说明信很多。

(3)比喻很重的心事。

3.从侧面衬托出爸爸对“我”的关心爱护

4.如同照明灯一样,为她照亮前面的道路。

5.示例:

女儿,不要怪爸爸,虽然我也希望你能开朗一些,交到好朋友,但我更怕年幼的你不小心交友不慎,那会害了你一生的。

你以后一定能理解爸爸的良苦用心的。

 

5.

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程怡

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

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

“上?

”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

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

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

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

“疆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

“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

”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

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

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

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

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

“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

”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

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

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

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

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⑦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

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

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

“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

”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

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

1.第④段画线句子,爸爸为什么高兴地流泪?

2.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

(1)

(2)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

(3)

3.通读全文,文中的“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概括他的形象。

4.谈谈你对第③段画线句的理解。

5.文中的“爸爸”喜欢念中国诗,还让作者从小培养了念诗的兴趣。

那么,你喜欢中国诗吗?

请写一句你最喜欢的诗句,并简单说明原因。

 

1.因为还未上学的我居然懂得了陆游诗的意思。

2.

(1)孩提时,爸爸以自己奇特的吟啸叫我记住了陆游的诗(3)上学后,爸爸教“我”理解杜甫诗中思念亲人的感情

3.爸爸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也是一个深爱孩子,懂得教育的慈父。

4.爸爸教“我”的诗永生难忘,这些诗蕴含的精神情怀(爸爸的人格魅力)影响我的一生,表达了“我”对爸爸的感谢与怀念。

5.略

 

6.

我在第三根树下等你

陈柏清

①记得中考那年,学校要求上晚自习,爸爸每天晚上9点就到校门口来接我。

我到家他会给我加餐,有次他问我吃什么,我说要吃手擀面,我去洗漱的时候,他已经把一碗面条摆在我面前。

我接过汤碗时,没想到那么热,手一抖,碗落地上了,他有点生气。

我手正疼得难过,气恼地喊:

“我又不是故意的!

”然后一下把筷子拍在桌上,气呼呼地回了房间。

②第二天我放学,看见他在校门口等着我,我趁着夜色,混在同学中走过去。

虽然走进胡同时,黑暗和恐惧使我的心砰砰乱跳,可我还是想让他着急,让他知道我多么重要。

果然,我到家没多久,他急匆匆跑回来,我隔着房门听见他上气不接下气地问妈妈:

“女儿回来没?

”妈妈说:

“回来一会儿了,你怎么还没接着?

”他如释重负地说:

“人太多了,没看清。

③后来,顺着门缝飘进一张字条:

“爸爸今晚在第三棵树下等你。

”连个道歉也没有,倒像是约会,我把字条扔在桌子上。

放学了,我缩在人群中,看见爸爸果然站在校门口的第三棵小杨树旁边,正死死地盯着校门口看,我一低头,又走了过去。

快到路口的时候,我回头望望,他还在那儿身躯前探,我想他一定是在努力辨认自己的女儿。

④人流在减少,他依然一动不动地往前看。

终于学生都走完了,只剩几个老师稀稀拉拉地走出来。

爸爸赶上前去,跟他们说着什么,然后又迅速地往这边跑来,他在昏暗的路灯下追上了我,喘着粗气,隔着夜色我也能感觉到他眼中冒出火焰。

他跟在我身后,一边走一边说:

“你一个女孩子,自己走夜路,出了事儿可怎么办?

”我自顾自地走,心里却不以为然。

⑤再大一点,我的所谓懂事就是学会小心翼翼地与爸爸保持和谐的距离,看人家父女拉着手走在路上,其乐融融,无话不谈,我与他却从没有过。

直到上高中,我和爸爸都拧着,我要学文科,他要我学理科。

我们就这样同在一个屋桃下小心翼翼又疙疙瘩瘩。

⑥毕业了,果然如爸爸所言,我的专业遇冷。

妈妈打电话让我回家,说爸爸给我联系好了工作。

他为了我的工作甚至坐了两夜火车!

⑦爸爸的爱伤害了我的自尊,可我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因为他挑落我内心的遮羞布,让我那么自卑地蜷在角落里忧伤地感受他高大的父爱。

⑧好在他有妈妈陪伴,我可以堂而皇之继续躲藏。

有一天妈妈给我打电话,说爸爸一天没回来。

我急忙到他常去的地方找,给亲戚打电话,从我哆嗦的语音、颤抖的双腿,我终于明白我多么害怕失去他。

@一夜未睡,第二天要报警时,他回来了,我问他去了哪里。

他却有些懵懂,想了想说迷路了,在公共汽车站待了一晚。

带他去医院检查,医生悄悄告诉我们这是怕金森综合征的早期反应。

⑩他变得时而明白时而糊涂。

面对他的病,我觉得自己的倔强和自尊一文不值。

其实我和爸爸之间既没有隔着一堵墙,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是一缕风,在彼此的爱中无足轻重的风。

我难过但也感到幸运,相对那些失去后痛哭流沸的人,毕竟我还有机会挽回。

这就像一幅画,从那第三棵树开始涂回去,涂上更综纷的颜色。

(有删改)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如释重负()蜷在角落()

2.第④段中画线语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何作用?

3.从“其实我和爸爸之间既没有隔着一堵墙,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是一缕风,在彼此的爱中无足轻重的风。

”一句中,你读懂了什么?

4.文中的“我”是因为什么事开始意识到父亲在“我”心中的重要的?

古人说: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请你结合本文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1.shiquan

2.动作描写。

“赶”“跑”“追”“喘”等动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了父亲为找到女儿的急切不安和对女儿故意躲避的愤怒,突显出父爱的真挚。

3.示例:

每个人与父母之间不应该有感情的隔膜,我们要学会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要学会主动地去关心父母,去爱父母。

4.父亲一夜未归,并在回来后查出了帕金森综合征早期,由此我才意识到我多么害怕失去父亲。

正如古人所说,我们总是在失去之后才会懂得珍惜,就像文中的作者,在父亲生病后才意识到他们之间的父女情,而庆幸的是她还有机会换回。

在生活中我们也应对家人多加理解关爱、不要等到失去之后再来后悔。

 

7.

1.没有任何征兆厖三头野牛来不及防备,已和狮子相遇,没有地方可让。

2.这三个词生动地写出了野牛的勇猛和力量,将野牛的威猛和狮子的狼狈刻画得十分传神。

3.①与标题相照应;②强调牛狮之战时间之短;③突出牛狮之战给“我”的震撼之大。

4.作者认为有些个体看似软弱,可它们一旦团结起来,就能形成强大的力量,击败强悍的对手。

示例:

我支持他的看法。

团结是一种力量,俗话说“蚁多咬死象”“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要学会团结,就能克服困难,战胜强大的敌人。

 

8.

不落别处

在盛夏的信义路上,常常会看到一位流浪的老人。

他土头土脸,相貌丑陋,怪怪地穿一件很厚的褪了色的中山装,中山装里还有一件破旧的毛衣。

平常他就蹲坐在街角,歪着脖子,看来往的行人,也不说话,只是轻轻地摇动手里的奖券(juànquàn)。

他很少会站起来走动。

当他站起,我才发现他的椅子绑在皮带上,走的时候,椅子摇过来,又摇过去。

他脚上穿着一双老式的大皮鞋,摇摇晃晃像陆上的河马。

如果是中午,他就走到卖自助餐摊子的前面,想买一些东西来吃,摊贩看到他,通常会盛(chéngshèng)一盒便当送给他。

他就把吊在臀部的椅子对准臀部,然后坐下去。

吃完饭,他就地睡午觉,仍是歪着脖子,嘴巴微张。

到夜晚,他会找一块干净挡风的走廊睡觉,把椅子解下来当枕头,和衣而睡。

我(观察观看)流浪汉很久了,他全部的家当都带在身上,几乎终日不说一句话,可能他整年都不洗澡的。

从他的相貌看来,应该是北方人,流落到这南方的街头,连最炽(chìzhì)热的夏天都穿着家乡的厚衣。

对于街头的这位老人,大部分人都会投以厌恶与(怀疑疑惑)的眼光,小部分人则投以同情。

我每次经过那里,总会向老人买两张奖券,虽然我知道,即使每天买两张奖券,对他也不能有什么帮助,但买奖券使我感到心安。

记得第一次向他买奖券那一幕,他的手、他的奖券和他的衣服同样的油腻污秽,他缓缓地把奖券撕下,然后在衣袋中摸索着,摸索半天掏出一个小小的红色塑胶套。

这套子竟是崭新的,和他并不相配。

老人小心地把奖券装进红色塑胶套,由于手的笨拙,做这个简单的动作也十分艰难。

“不用装套子了。

”我说。

“不行的,讨个喜气,祝你中奖!

”老人终于笑了,露出有空缺的几颗牙,说出充满乡音的话。

他终于装好了,慎重地把红套子交给我,红套子上写着八个字“一券在手,希望无穷”。

后来我才知道,不管是谁买奖券,他总会努力地把奖券装进红套子里。

慢慢我理解了,小红套原来是老人对买他奖券的人一种感激的表达。

每次,我总是沉默着耐心等待,看他把心情装进红封套,温暖四处流动着。

和老人逐渐认识后,有一年冬天黄昏,我向他买奖券,他还没有拿奖券给我,先看见我穿了单衣,最上面的两个扣子没有扣。

老人说:

“你这样会冷吧!

”然后,他把奖券夹在腋下,伸出那双油污的手,要来帮我扣扣子,我迟疑了一下,但没有退避。

老人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我的扣子扣好,那时我真正感觉到人(纯洁纯净)的善意,在老人为我扣扣子的那一刻,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鼻子因而发酸。

老人依然是街头的流浪汉,我依然是我,向他买着无关紧要的奖券。

但在我们之间,有一些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