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4763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7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复习提纲.docx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复习提纲.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复习提纲.docx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题

●化学的概念: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目前人类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但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

●到了近代,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定义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常见现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吸热、放热、发光等

本质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实质

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变化

联系

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石墨变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指的是物理变化。

【例题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电灯通电后发亮B.从海水中得到食盐C.食物腐败D.电热棒工作时发热

【解析】因为化学变化常伴有放热、发光、放出气体、生成沉淀、颜色改变等现象,这些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是否有化学变化,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生成其他物质。

在A、B、D的变化前后都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因此它们都属于物理变化。

而C的食物腐败是由于食物与空气等发生了反应,变成了其他的物质而不能食用,因此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C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定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实例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燃点、沸点、熔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区别

这种性质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氮气和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

这虽然不包含化学变化,但利用了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性)。

【例题2】阅读下列信息:

铝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质地较软,很容易制成薄片;铝的密度较小(2.7g/m3),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铝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作用,生成致密的保护层——氧化铝;铝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根据上述信息,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铝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铝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化学反应),将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与铝不同的氧化铝,铝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新物质氢气,铝本身也发生改变,这些都属于铝的化学性质;其余则属于它的物理性质。

【答案】

(1)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质地较软、密度较小,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

(2)在常温下可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基础检测

1.下列描述涉及一些物质的变化,其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下列成语描述的变化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甲烷(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极难溶于水

C.乙醇(俗称酒精)可以燃烧D.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铁、铝制作炊具 B.用汞(俗称水银)作体温计的指示液

C.用酒精作燃料   D.用铜制作导线

5.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石蜡受热熔化属于化学变化B.木炭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C.水银的熔点低属于物理性质D.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化学性质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一定同时发生

B.物理变化一定有其他物质生成

C.化学变化一定有其他物质生成

D.化学变化一定有发光、发热、变色、生成沉淀、生成气体的现象

7.下列家庭常用品中,可根据哪些物理性质来区别?

(1)盐和糖_______________;

(2)铜制品和铁制品________________;

(3)酒和醋_______________;(4)瓷勺和塑料勺__________________。

8.①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②木炭能燃烧;③我国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④将木炭粉碎;⑤木炭可制黑火药;⑥取一小块木炭点燃,放入氧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

上述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用途的是________________。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在实验探究中,一要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二要关注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燃烧时是否熔化等;三要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如发光、放热、有气体生成等。

●石蜡不溶于水,石蜡密度小于水。

●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分三层,包括外焰、中焰和内焰。

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发现两端先碳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点燃蜡烛后,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燃烧产生水;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熄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凝固的石蜡蒸气。

●蜡烛燃烧的表达式: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C25H32+33O2

25CO2+16H2O

请将你对蜡烛燃烧的观察与下列描述进行比较。

点燃前:

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的,普通蜡烛为圆柱形固体,乳白色(特殊用途的蜡烛因加入配料而制成不同颜色,不同形状),手感滑腻,有轻微气味,质地较柔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燃烧时:

点燃的蜡烛可以持续燃烧,蜡烛缓慢变短。

燃着的蜡烛顶部受热熔化而形成一个凹槽,熔化后的液态石蜡贮于凹槽中,如果吹动蜡烛或受热不均匀,贮于凹槽中的液体会沿烛体流下,遇冷逐渐凝固附着在烛体上。

蜡烛的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外焰与空气充分接触,温度最高。

蜡烛燃烧时,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取下烧杯,迅速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熄灭后:

蜡烛刚熄灭时,有一缕白烟从烛芯飘出,点燃白烟,火焰会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

【例题1】小明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

他的以下做法中你认为不合适的是(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查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物质是什么

C.因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故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解析】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实验中往往会发生一些意外的现象,千万别轻易忽略这些细节,许多发明和发现都是源自实验中发生的与期望不符合的现象或数据。

历史上很多科学家就是从类似的意外发现中,不断地探究进而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

我们也应该培养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这也是学好化学的前提。

在探究过程中,除了实验和观察外,查找资料、与他人交流等也同样是获得证据的重要方式。

因此A、B、D的做法都是可取的。

【答案】C

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向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分别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均变浑浊,但后者白色浑浊更明显,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更多。

向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分别放入燃着的木条,进行比较,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燃烧更旺,燃烧的时间更长,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的少。

对着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呼气后,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干燥玻璃片相比较,被呼气的玻璃片上有一层水雾,而空气中的没有,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例题2】市场上销售的碳酸饮料中,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打开瓶盖时冒出的气泡中含有二氧化碳。

将实验设计及相关内容填入下表中。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解析】要检验冒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可利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来检验。

【答案】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打开汽水瓶盖,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导管另一端伸入一支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冒出的气泡中含有二氧化碳

 

三、科学探究的方法指导

 科学探究的方法主要包括提出问题、做出猜想或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实验步骤)、收集证据(包括观察到的现象、测定到的数据或其他资料)、分析、解释与结论。

观察主要指用眼看、鼻闻、耳听、手感等方式或借助仪器了解实验现象。

在学习中,观察的内容主要有实验仪器和装置(仪器安装的顺序和方法)、所用药品(颜色、状态、气味等)、实验操作(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及注意事项)、实验现象(实验过程中、实验结束时)。

【例题3】镁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它可以在空气中点燃。

取一段用砂纸打磨过的镁带用坩埚钳夹住,在酒精灯上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氧化镁是一种白色的固体粉末。

根据上述有关镁的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由___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___(填物质的颜色、状态),该过程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镁带燃烧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镁带燃烧前是银白色金属,燃烧后生成的氧化镁是白色固体粉末,所以该过程生成了其他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2)注意:

不要将实验现象的描述与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测、结论等相混淆。

例如,描述实验现象时,不应直接指明生成物的名称。

本题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是实验结论,而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粉末才是实验现象。

【答案】

(1)银白色金属白色固体粉末化学变化

(2)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粉末

 基础检测

 1.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是由铁制成的。

在讨论时,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

“拿磁铁来吸一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做结论

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

 A.空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氧气

3.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 )

A.食盐水 B.澄清石灰 水C.纯净水 D.蔗糖水

4.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 )

 A.水 B.二氧化碳 C.水和二氧化碳 D.灰烬

5.不属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的是( )

 A.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亮B.熄灭后有白烟产生

 C.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白雾

6.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右图所示的a、b两个集气瓶中,出现的现象是( )

 

A.a熄灭、b变旺  B.a变旺、b熄灭C.a、b都变旺   D.a、b都熄灭

7.通过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实验,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

A.吸入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C.呼出的气体极易溶于水  D.呼出的气体里含有较多水蒸气

8.请完成下列空白。

(1)金属铜是__________色,水是__________色,空气是___________色;

(2)描述下列物质在通常状况下的状态:

食盐________,二氧化碳__________,汽油___________;

(3)生活中有很多物质具有气味,试举两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豆油浮在水面上,说明豆油的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的密度;

(5)请按下列要求各举两例能燃烧的物质:

 固体_________________;液体________________;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

9.把某种金属用铁制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放出热量,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浮在水面上。

根据以上叙述,推断该金属的性质有:

(1)硬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

(2)熔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较高”或“较低”);(3)密度比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4)颜色。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托盘天平的使用

1.托盘天平的精确度是0.1g,即用天平测量出的物体质量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托盘天平由托盘、指针、游码、标尺、分度盘和平衡螺母组成。

3.物理使用方法(给物体测质量):

a)将天平水平放置,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将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砝码必须用镊子夹取(防止砝码生锈造成称量的误差),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为止。

c)记录所加砝码和游码的质量。

d)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0处。

4.化学使用方法(给质量取物体):

a)将天平水平放置,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如果药品是粉末,在天平左右盘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

如果药品易潮解或具有腐蚀性,在天平上放玻璃器皿。

(可以先放后调平衡,这样就不用记录它们的质量)

c)用镊子夹取砝码并放在右盘,移动游码,使天平的读数等于要称量的药品的质量。

d)在左盘上添加药品,使天平平衡。

如果天平不平衡,只能在左盘添加或减少药品,不能动砝码或游码。

e)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0处。

5.“左物右码”时,物质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示数;“左码右物”,物质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示数。

“左码右物”的做法虽然也能称出物质的质量,但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6.称量干燥的固体物品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二、仪器的连接

1.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

先把要插入塞子的玻璃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它插入。

2.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

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3.在容器口塞橡皮塞:

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

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

4.需要用力的事情都要由右手来做。

三、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

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注意节约药品。

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1~2mL)取用液体。

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四、固体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

2.固体粉末一般用药匙或纸槽取用。

操作时先使试管倾斜,把药匙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

(“一倾、二送、三直立”)

3.块状药品一般用镊子夹取。

操作时先横放容器,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一横、二放、三慢竖”)

4.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

五、液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中。

广口瓶、细口瓶等都经过磨砂处理,目的是增大容器的气密性。

1.取用不定量(较多)液体——直接倾倒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括号内为操作的目的):

a.细口瓶的瓶塞必须倒放在桌面上【防止药品腐蚀实验台或污染药品】;

b.瓶口必须紧挨试管口,并且缓缓地倒【防止药液损失】;

c.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必须朝向手心处【防止药液洒出腐蚀标签】;

d.倒完液体后,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标签朝向外面【防止药品潮解、变质】。

2.取用不定量(较少)液体——使用胶头滴管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括号内为操作的目的):

a.应在容器的正上方垂直滴入;胶头滴管不要接触容器壁【防止沾污试管或污染试剂】;

b.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

c.用过的试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但滴瓶上的滴管不能用水冲洗,也不能交叉使用。

3.取用一定量的液体——使用量筒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a.当向量筒中倾倒液体接近所需刻度时,停止倾倒,余下部分用胶头滴管滴加药液至所需刻度线;

b.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时若仰视,则读数偏低;读数时若俯视,则读数偏高——倒液体时仰视,则量取的液体偏多;倒液体时俯视,则量取的液体偏少】。

【例题1】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剩余的药品倒入下水道B.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

C.可以用品尝的方法区别实验室中的蔗糖和食盐

D.量筒只能用来量取液体的体积,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解析】实验剩下的药品应该放在指定的容器中,而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会污染别的试剂;蔗糖和食盐作为厨房里的调味品可以食用,但作为实验室里的化学药品却不能品尝。

【答案】D

六、物质的加热

1.使用酒精灯时的注意事项(括号内为操作的目的)

a.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防止失火】;

b.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应该用火柴点燃【防止失火】;

c.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以免引起灯内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d.如果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e.酒精灯内酒精含量不能少于酒精灯容量的1/4,也不能多于酒精灯容量的2/3。

2.用于加热的仪器

液体:

试管、蒸发皿、锥形瓶、烧杯、烧瓶(使用后三者加热时需要石棉网)。

固体:

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3.给试管加热的注意事项(括号内为操作的目的)

a.试管外壁不能有水【防止试管炸裂】;

b.加热时要有试管夹。

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握住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c.如果加热固体,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如果加热液体,试管口要向上倾斜,与桌面成45°角。

d.如果加热液体,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沸腾时溅出伤人】;

e.加热时先预热,使试管在火焰上移动,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再将火焰固定在盛放药品的部位加热【防止试管炸裂】。

f.试管底部不能和酒精灯的灯芯接触【防止试管炸裂】;

g.烧得很热的试管不能用冷水立即冲洗【防止试管炸裂】;

h.加热时试管不要对着有人的方向【防止液体沸腾时溅出伤人】。

i.加热完毕时要将试管夹从试管口取出;

【例题2】小明同学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实验后发现试管破裂了,请你帮他分析可能导致试管破裂的错误操作。

 【解析】用酒精等给物质加热,一定要掌握酒精灯使用的常识和注意事项,要严格按照实验要求操作。

实验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将会导致试管破裂,这主要是由于试管受热不均匀或骤冷骤热引起的。

 【答案】加热前试管外壁水滴没有擦干;没有预热;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实验后将热的试管立即放入冷水中冲洗等。

七、洗涤仪器

1.洗涤方法:

先将试管内的废液倒入废液缸中,再注入试管容积的1/2的水,振荡后把水倒掉,这样连洗几次。

如果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试管刷刷洗。

2.试管刷:

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试管损坏。

3.仪器洗干净的标准:

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4.仪器洗干净后,不能乱放,要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

5.特殊情况

⏹如果玻璃仪器中附有油脂,先用热的纯碱溶液或洗衣粉洗涤,再用水冲洗。

⏹如果玻璃仪器中附有难溶于水的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先用稀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

 【例题3】下列叙述中表示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是( )

 A.光亮透明B.内壁上的水成股流C.内壁上有水珠D.内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解析】玻璃仪器是否洗净,是根据其内壁附着的水来判断,如果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是均匀分布形成一层水膜,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答案】D

八、闻气体的方法:

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九、几种药品的存放

1.白磷放在水中。

有人说因为有水,所以白磷要放在细口瓶中,这是错误的说法。

2.浓硫酸、浓盐酸用磨口瓶盖严。

浓硝酸用棕色磨口瓶盖严。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浓硝酸具有挥发性,浓硝酸见光易分解。

3.硝酸银溶液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硝酸银溶液见光易分解。

4.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应密封于干燥容器中,并用橡胶塞密封,不能用玻璃塞。

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具有吸水性,容易潮解。

碱能与玻璃反应,使带有玻璃塞的瓶子难以打开。

5.金属钾、钠、钙存放在煤油中。

(金属钾、钠、钙非常活泼,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一十、意外事故的处理

1.失火:

用湿抹布或沙子盖灭。

2.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衣服或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稀硫酸沾到衣服或皮肤上也要处理,否则稀硫酸的水分蒸发,会变成浓硫酸。

3.如果不慎将碱液滴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硼酸溶液。

4.生石灰沾在皮肤上,要先用布擦去,再用大量水冲洗。

一十一、留心实验的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

考试总有这样一道题:

给出几个实验操作的图片,然后辨别正误。

  基础检测

 1.把碳酸钠粉末装入试管中,正确的操作是( )

 A.用镊子B.用玻璃棒C.用药匙或纸槽送入 D.直接倒入

 2.下列仪器中不可直接加热的是( )

 A.试管 B.烧杯 C.燃烧匙 D.蒸发皿

 3.实验时,不宜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仪器是( )

 A.量筒 B.集气瓶 C.试管 D.烧杯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时,固体、液体都可以取任意量

B.使用试管夹时,将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中上部

 C.实验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瓶,以免浪费药品

D.实验室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固体可用镊子

 5.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B.加热结束后,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

 C.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液体时,试管口可随意朝向D.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6.要准确量取8mL的液体,需选用的量筒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