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83587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

阴:

树阴。

急走:

快速奔跑。

  二、理解句子。

  1.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囔囔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用“魔术匣子”比喻“”,“”比喻“孩子”。

这样写更形象地表现出孩子的活泼可爱、勃勃生机。

  2.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用“喷花的飞泉”比喻开满淡红色花的海棠树。

这样写不仅突出海棠花开得旺、艳,而且形象地展示出整棵海棠树盛开的姿态。

  3.写一段话,用上顿号。

  

  三、理解课文填空。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走遍青山碧岭,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这一节在全文中起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的作用,表达了同学们绿化祖国、美化自然的豪情壮志。

  2.山下的河水不再浑浊咆哮,荡漾的碧波轻抚着河畔的小草。

待到金色的秋天,我们把丰收的果园拥抱。

这段话中表现水变化的词语是浑浊咆哮、碧波轻抚。

  3.诗歌第五、六自然段描写的小动物有小鸟、松鼠、小兔和小猴,表现他们心情的词语是抖动、快活、叽叽直叫、再也不怕、开心。

  4.《暖流》课文反映了江主席对古典文学的热爱,表达了他对青年人的关怀。

江主席的风采让我想到的词语有:

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沉稳持重等等。

江主席背诵的《滕王阁序》中的名句是: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5.朋友,春天在哪里?

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为什么就能找到春天呢?

因为儿童多的地方,春光最饱满、最烂漫,儿童多处就是春;

春天在儿童身上,儿童充满活力,朝气蓬勃,他们才是祖国的春天。

  6.这篇课文主要描写儿童,作者又用了许多笔墨描写花儿,这样写的目的是借花喻人,赞美春天力充满旺盛生命力的花儿,实际上赞美儿童就是祖国的春天。

  7.《早》按方位顺序介绍了三味书屋的陈设,文中表示方位的词语是朝西、南墙、东面、正中、四面、东北角、前面,主要陈设有。

  8.迈进后园,蜡梅开得正旺,几乎满树都是花。

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

梅飘香而送暖,梅花开的时候,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

  提示:

从所填的词语体会出梅花的特点:

开的多;

梅花的色泽美丽;

梅花的清香;

梅花的品格。

  9.《早》一课作者写梅花就是为了以花喻人,以梅花开得早衬托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10.课文最后一自然段中“清晨”、“春天”是指生命中最美好的光阴,“东风第一枝”是指梅花,这句话的意思是要珍惜生命中最美好的光阴,像鲁迅先生一样时时早,事事早。

由此,我还能想到一句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1.《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所作,“不值”是没有遇到的意思。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春游访友不遇,表明诗人遗憾、扫兴的心情,后两句写诗人从露出墙头的“一枝红杏”,联想到“春色满园”,心里一下子高兴起来。

这首诗中表现深刻哲理的诗句是: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蕴含的哲理是:

任何新生事物和进步力量都是无法阻挡的,它总是冲破阻力向前发展。

  12.《宿新市徐公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

这首诗描写的是暮春(季节)

【体现在树头花落、菜花两处】乡村田园(地方)的景色,诗中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是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描写儿童活动的句子是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3.在《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中,作者抓住篱笆、小路、树、黄蝶、菜花等景物,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捕蝶图,表达了诗人对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孩子的喜爱。

  三、拓展积累。

  1.背诵默写: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只拣儿童多处行》(第5至第9自然段)《古诗两首》(《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

  2.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朝花乡拾》《阿Q正传》《祝福》等就是他的主要作品。

对敌人、他横眉冷对;

对人民,他满腔热忱。

他笔下的人物:

阿Q、孔乙己、祥林嫂、闰土。

  3.冰心,原名谢婉莹。

她的代表作《寄小读者》,这是她在赴美留学期间,将旅途和国外的见闻及感受,陆续写了二十多封信。

她的主要作品还有:

《春水》《繁星》《小桔灯》……

  4.《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唐宋八大家指:

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5.鲁迅先生的名言: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时间就像海面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鲁迅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6.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培根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

——莎士比亚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6.关于描写春色的诗: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惠崇<

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7.关于描写儿童的诗句:

  《村居》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四时田园杂兴》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2.同音字辨析

  bīn()临两()海()()客()()有礼

  lì

()如举()军()()史鼓()()害

  3.多音字

  划:

huá

(划破)(划船)载zà

i(装载)(下载)(载歌载舞)

  huà

(计划)zǎi(记载)(刊载)

  模mó

(模仿)压yā(压条)

  mú

(一模一样)yà

(压根儿)

  二、句子训练。

  1.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

  

(1)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体会发射前的紧张气氛)

  

(2)“神舟”5号发射成功!

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

(体会因为“神舟”5号发射成功人们兴奋的心情。

  2.写出带点词语的意思

  

(1)当时,太阳系内有无数大大小小的碎片四处游荡,彼此碰撞是家常便饭。

  “家常便饭”本义指很平常、经常发生的意思,联系上下文来看,是说太阳系内无数大大小小四处游荡的碎片,彼此碰撞是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的事,很平常。

  

(2)持续不断的火星气体集体大逃亡,使得火星表面的液态水难以长时间存在。

  “集体大逃亡”是用形象的手法,写出了由于火星引力小,致使火星表面液态水蒸发变成大量气体离开火星的样子。

  3.加标点并理解词语。

  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进行植皮手术能够制造出人的耳朵软骨肝脏和心脏等人体配件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

  “制造”指,“配件”指,“装配”指。

  三、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及方法。

  1.《梦圆飞天》是一篇通讯报道。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安排材料的,前后可分为“送行、发射、问候、梦圆”四大部分。

  2.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

这句话的作用是照应开头,点明题意“梦圆飞天”,使整篇课文浑然一体。

  3.《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是一篇科普题材的课文。

全文围绕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这一中心来安排材料。

“孪生兄弟”本来是指同一胎出生的兄弟俩,课文中的“孪生兄弟”是指火星和地球。

人们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并由此推测,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

  课文中主要提出两个并解答了两个问题:

一是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二是火星上的水为什么不能像地球上的水一样能留住呢?

  4.《神奇的克隆》是一篇介绍克隆的说明文。

为了说明事物,通常采用的说明方法有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作比较和形象描述等。

在本课中为了说明“许多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作者就采用了举例子的方法,列举了柳树、马铃薯、仙人掌等为代表的植物;

再如为了说清楚克隆的含义,运用了下定义的的方法。

  四、拓展积累。

  1.形容高兴的成语:

  2.按要求写表示看的词语:

  一个字的:

瞟瞄瞥

  两个字的:

瞻仰回首环视眺望端详仰望凝视俯视鸟瞰

  四个字的:

高瞻远瞩左顾右盼东张西望左顾右盼

  4.默写描写人的仪表神态的成语。

  5.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

  

(1)我们来到烈士陵园(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

  

(2)我站在轮船甲板上向远处(眺望)。

  (3)老师一再强调,考试时不能(张望)。

  (4)战士躲在树林中,机警地(观察)四周。

  (5)我(注视)着奶奶的遗像很久很久。

  (6)同学们双眼(盯)着黑板,专心听老师讲解难题。

  (7)我(仰望)天空,只见天上繁星点点,格外美丽。

  (8)老师走进教室,双眼(扫视)全班同学。

  (9)人们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欣赏)顶碗少年的精彩表演。

  (10)詹天佑的塑像,吸引了不少游客来这里(瞻仰)。

  (11)宇航员在太空遨游时(俯瞰)地球,发出由衷的感叹。

  (12)升旗仪式上,我们(凝视)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13)爸爸带我去医院(探望)住院的外公。

  (14)翠鸟站在苇杆的顶端(注视)着水面。

  (15)游客来到河南洛阳,尽情(欣赏)盛开的牡丹花。

  6.“神舟”6号载人飞船,于2005年10月12日发射升空,执行任务的宇航员是费俊龙和聂海胜。

“神舟”7号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发射升空,执行任务的宇航员是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2.同音字辨析。

  zà

o()音暴()干()创()炉()

  3.多音字。

  横hè

ng(飞来横祸)强:

jià

ng(倔强)当:

ng(当铺)

  hé

ng(横竖)qiá

ng(强大)dāng(当然)

  先补充完整,再解释带点的字。

  不屈不()扶老()幼

  惊叹不()化险为()

  严阵以()心()诚服

  ()臂一呼惊涛()浪

  ()经风霜静影沉()

  悲()交加走马()花

  飞来()祸

  3.用“倾”字组词填在合适的括号内。

  

(1)狂风大作,一瞬间,暴雨已经()下来。

  

(2)他一件件说起来,几乎()了一切。

  (3)课上,他专心()老师的讲课。

  (4)夜深了,他用纸和笔向母亲()自己的心声

  二、标点训练。

  1.写出下列引号的用法。

  

(1)海伦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

()

  

(2)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3)她用这样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看”到的世界。

  2.用上分号写一段话。

  1.《海伦?

凯勒》以感人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与命运抗争的英雄——海伦?

凯勒是如何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盲文、说话、写作等本领,表现了她不屈不饶的奋斗精神和生活态度。

  2.郑和第一次远航按“扬帆启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顺序来写。

  3.《郑和下西洋》一文生动地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远航的情况,并点明了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我国古代出色的航海技术。

  4.《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讲述了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受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费13年写成巨著《史记》的事,赞扬了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遗志矢志不渝的精神。

我们熟悉的《卧薪尝胆》、《负荆请罪》、《完璧归赵》的故事,在他这部著作中都有生动的记载。

  5.“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

”这句话的原文是:

“,,。

”如何理解这句话:

“有的重于泰山”指有的人的死有价值,在有生之年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有的轻于鸿毛”指有的人的死,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没有价值,没有意义就比鸿毛还轻。

  1.默写《二泉映月》(第4、第5自然段)。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2.《二泉映月》是民间艺人阿炳创作的二胡名曲。

阿炳的代表作还有《听松》、《寒春风曲》、《大浪淘沙》等。

  3.赞扬海伦?

凯勒的成语

  不屈不挠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坚强不屈矢志不渝

  4.表示勤奋学习的成语:

  发愤忘食废寝忘食悬梁刺股引锥刺股凿壁偷光

  5.出自《史记》的成语

  退避三舍约法三章夜郎自大破釜沉舟四面楚歌

  后来居上指鹿为马论功行赏背水一战围魏救赵

  6.出自《史记》的名言、警句:

  项公舞剑,意在沛公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7.古代著名书法家:

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苏轼、黄庭坚、米芾等。

  8.写出与郑和远航相关的成语。

  9.海伦?

凯勒是一个生活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她一生写了14部著作,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她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也许我们的心灵之光将由此被点燃。

像这海伦这样自强不息、身残志坚的人还有很多,如阿炳、张海迪、桑兰等,我也会常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等名言警句来激励自己与困难作斗争。

  10.《上下五千年》中的历史故事大禹治水、郑和七下西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刘备三顾茅庐。

  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2.多音字组词

  乘shè

ng战车千乘和hé

和谐翘qià

o翘起干gà

n干练

  ché

ng乘车huò

掺和qiá

o翘首gān干涉

  hè

应和

  3.把词语补充完整,再解释所填的字。

  ()世无双所向披()

  昂()挺胸神态自()

  ()有所思惟妙惟()

  跃跃()试绝无()有

  ()天大厦()然屹立

  星()棋布战车千()

  金()辉煌

  二、理解课文内容。

  1.《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2.秦兵马俑的类型及特点

  将军俑(久经沙场)(肩负重任)武士俑(威武凝重)

  骑兵俑(英勇善战)车兵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马俑(形体健壮)(跃跃欲试)弓弩手(神情专注)(张弓搭箭)

  3.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

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

这里是用了列数字、作比较和举例子三种说明方法。

  4.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这段话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5.《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

因为轮廓有点像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

课文着重介绍了埃及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方法,赞美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

文章介绍胡夫金字塔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语言描述。

  6.体会说明方法的效果。

  

(1)最大的胡夫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这句话写了金字塔很雄伟,加点的句子写法可以更生动形象地展现出金字塔雄伟壮观的特点。

  

(2)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这句话写了金字塔很精巧,加点的句子写法的好处是:

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精巧结构,也能体现出埃及人民的智慧。

  7.《音乐之都维也纳》是一篇散文,作者用优美的笔触描写了维也纳独特的城市风貌,讲述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渊源,表达了作者对“音乐之都”的赞美和向往。

  8.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原因:

①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②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③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④维也纳的国家歌剧院与“金色大厅”都具有世界影响。

  9.

  三、积累拓展。

  1.表示有名的成语:

  举世闻名鼎鼎有名赫赫有名远近驰名

  显赫一时家喻户晓名满天下名闻遐迩

  2.表示数量多的成语:

  不计其数数不胜数成千上万琳琅满目

  成千上万不胜枚举不计其数浩如烟海

  3.表示建筑物的成语:

  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古色古香

  别有洞天鳞次栉比金碧辉煌玉宇琼楼

  4.写出著名的音乐家:

  贝多芬被称为“乐圣”、莫扎特被称为“音乐神童”、舒伯特被称为“歌曲之父”

  海顿被称为“交响乐之父”、施特劳斯被称为“圆舞曲之父”

  5.世界上的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的雅号:

  对称的古都——北京世界佛教之都——曼谷

  “狮城”——新加坡圣城——耶路撒冷

  水都——威尼斯花都——巴黎

  雾都——伦敦立体都市——东京

  绿色首都——莫斯科沙漠古都——开罗

  音乐之城——维也纳

  6.世界十大奇迹

  埃及金字塔宙斯神像罗得斯岛巨像

  马比伦空中花园阿提密斯神殿毛索洛斯墓庙

  法洛斯灯塔法洛斯灯塔外传:

亚历山卓港

  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

  第五单元复习提纲

  一、字词

  2.多音字。

  落luò

混hú

n蒙mēng奔bēn

  là

ohù

nmé

ngbè

n

měng

  咽yà

n(吞咽)差:

chā(差别)chāi(出差)正:

zhè

ng(一本正经)

  yān(咽喉)chà

(差劲)cī(参差)zhēng(正月)

  yè

(呜咽)

  3.把词语补充完整,解释带点的字。

  莫名()妙平淡无()

  出言不()()口开河

  理()气壮无()之谈

  蹑手蹑()()然开朗一本正()头头是()

  高深莫()衣()不整一()糊涂彬彬有()

  海()天空无()不谈拾人牙()老生()谈

  4.用“静”组词填空。

(每小题的词语不能重复使用)

  

(1)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我是为了(),才搬到这个偏僻的小村庄。

  这里太()了,真有点儿不习惯呢!

  天色渐渐暗下来,周围一片()。

  我和妈妈一起漫步在()的林荫小道。

  一丝风也没有,湖面()得像一面镜子。

  

(2)()的早晨()的脸上()的夜晚

  ()的教室()的房间()的头脑

  ()的语气()的姑娘()的山林

  5.用“立”字组词并填空。

  学校操场四周()着很多高大的树木

  中国像巨人一样()在世界的东方

  人民英雄纪念碑高高地()在天安门广场的南侧

  金字塔()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

  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杨利伟,面对五星红旗肃然()。

  6.写出带点词语的意思,体会表达效果。

  

(1)我见从妈妈口中掏不出什么秘密。

(问)

  

(2)我赶忙把“这也叫爱”这句话咽了回去。

(收回)

  (3)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

(渗透)

  “掏”“咽”“钻”三个词都是指具体的动作,而“秘密”“话”“幽香”又都是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掏”,不能“咽”,也不能“钻”的,似乎有了矛盾。

其实这是通过隐喻,使抽象的事物仿佛可以看见、可以触摸,因而也就使语句更生动形象了。

  

(2)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

(生产、产生)

  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这里用“芳香”形容“母亲甜甜的嗓音”,突出了这种“音韵”给孩子的心灵感受。

  二、理解课文。

  1.第17课《爱如茉莉》这篇课文以生动传情的笔触,描写了父母之间的相互关爱,有如茉莉花一样平淡无奇却芳香怡人。

  2.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

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中。

  从“探”体会出:

  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

  3.本文是一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

“启蒙”是使初学者得到基本的入门知识的意思。

文中的母亲对“我”进行启蒙教育的方式有、、等。

  4.第18课以《月光启蒙》为题的原因:

①母亲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多是在夏夜月光下进行的;

②这种“启蒙教育”是充满着母爱和诗意的,给孩子留下美好的记忆。

而“月光”往往能够营造美好的已经,以此为题目,与全文的情境相吻合;

③月光朦胧,给人很多想象的空间,激发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所以,月光本身对孩子也有启蒙作用。

  5.本文选自萧红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通过对“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院子里劳动情景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农家园子的风景画,又勾画了祖父的和一个的农家小姑娘形象,表达了

  。

  6.作者萧红,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张乃莹。

她的作品还有《跋涉》《生死场》等。

著名作家茅盾说萧红的作品是“一篇,一幅,一串

  ”。

  7.本文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通过三个小故事,告诉我们:

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这三个小故事分别是:

  、。

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学会,恰当地,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生活。

  1.关于礼貌的名言

  A、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到人家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孟德斯鸠

  B、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

——爱默生

  C、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