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管理中老子管理理念的思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4479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管理中老子管理理念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银行管理中老子管理理念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银行管理中老子管理理念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银行管理中老子管理理念的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银行管理中老子管理理念的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银行管理中老子管理理念的思考.docx

《银行管理中老子管理理念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管理中老子管理理念的思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银行管理中老子管理理念的思考.docx

银行管理中老子管理理念的思考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姓名

所在院系

专业

入学时间

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

研究方向

拟定论文

题目

银行管理中老子管理理念的思考

阅读文献

数量

课程学习

情况

计划修课程门学分;已修门学分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1、论文选题目的

随着现代金融服务业的不断深化改造,指导现代银行管理的理念也已经逐步形成,尤其是在长期的银行管理实践中,对原先的“见物不见人”思想的摒弃,形成了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种思想在银行管理之中不断地强化。

虽然说这种思想已经形成一种管理理念被贯彻到银行管理之中,但是“人本管理理念”的实质并没有得到展现,只是单纯地对这种思想的一种表层的了解与运用。

其实“人本管理理念”这种管理理念的先驱是我国的大哲学家老子最先提出的,老子思想中的“无为而治”就是其“人本管理理念”最好的体现。

本文通过对老子管理理念中的“无为而治”进行思考与研究,可以借此来更好地理解和阐释“人本管理理念”的实质内涵。

通过对老子管理思想和现代银行管理实际相结合,思考老子管理思想对现代银行管理的启发,使得“人本管理理念”更加深刻地运用到现代银行管理之中。

2、选题意义

从理论上来讲,本文通过现代银行管理中老子“人本管理理念”的思考,认识都现代银行管理之中“人本管理”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将老子的管理哲学和西方的管理理念做对比,从而实现对现代银行管理“人本管理”的加强和深化。

本选题可以加强现代银行管理中人本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地尊重银行之中个人目标的实现,从而实现银行管理的高效化和科学性,提高其管理水平,增强银行的综合实力。

从实践意义上来讲,银行管理中人本管理理念缺失,会导致银行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受到伤害,对人本管理理念的强调和较深地思考,可以有效地提高银行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调动银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其创新能力,从而可以实现银行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的目的以及意义

1.3本文的创新点

1.3.1对“无为而治”思想的认识

1.3.2银行管理中的人本管理思想实践

1.4论文的主要内容与框架

2.相关理论知识

2.1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2.2西方的人本管理思想

3.西方管理理论在银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人本管理欠佳,激励措施亟待全面恢复和加强

3.2领导不力,自律监管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管理

3.3重检查轻整改

4.老子管理思想对银行管理的启示

4.1“无为而治”增强人本管理

4.1.1银行领导“无代为”--培养独当一面的人才

4.1.2银行发展中“无数为”--培养核心竞争力

4.1.3银行战略“无妄为”--战略制定以客观经济规律为主

4.2对银行管理领导的启示

4.2.1领导主动了解员工

4.2.2领导激励员工学习成长

4.2.3银行领导与员工的关系处理--领导“知人之智”

4.2.4银行员工工作中人际关系处理--员工“学会自知”不断进取

4.3“柔性化管理”增强对银行制度改革

4.3.1银行竞争策略制定--“守柔”的政策

4.3.2结合客观经济规律进行制定

4.3.3结合对竞争对手的态度进行制定

5.总结与展望

5.1总结

5.2展望

3、文献综述

1、银行管理问题现状

2006年,林曦在《管理学的学科属性与学科定位》一文中指出,管理学本就是一门涉及人类学,经济学、哲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而这其中的哲学部分占据着相当的部分,对整个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哲学课程考察事物的本质,特别是价值观和伦理道德。

伦理道德直接涉及组织的存在以及什么行为对一个组织是适当的命题。

西方学者对管理学的研究开始较早,诞生在西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

例如,约翰.卡尔文的新教伦理鼓励个人努力工作获得成功;亚当.斯密的市场伦理认为市场和竞争而不是政府才应该是经济活动的惟一调节者。

这些伦理塑造了今天的组织,为其合法权威提供了基础,将绩效与报酬联系起来,以及证明了例如银行等企业和公司这种组织形态。

2007年,何自云在《“银行管理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一文中指出,银行管理学就需要学会透过错综复杂的管理实践的表象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诸多管理理论中科学地汲取其合理内核,并能权变地加以利用,这就需要哲学的智慧。

哲学智慧能给人以辩证思维和超常思维能力。

透过现象抓本质,从有限中觅得无限,从统一中把握对立,从对立中把握统一,如果说银行管理学是帮助管理者如何更有效率和更有效果地做事,那么哲学就是帮助银行管理者实现这一过程的有力工具。

2012年,夏奕奕在《从三国中的东方管理哲学看在华外资银行的应对策略——以渣打银行为例》,以独特的视觉分析指出:

从哲学的角度看, 银行的一切技术经济活动和管理活动都是动态的。

它总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总是适应生产技术条件的不同、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而变化, 总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外界环境改变而变革。

 在实践中, 银行的全部活动都是动态的, 总是充满着矛盾, 是个矛盾运动过程。

它同世界上一切事物一样, 都是在自身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

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 也是银行成长的动力。

银行管理者就是在对银行内外无时无刻不存在的矛盾的管理过程中履行自己的使命的。

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法则)和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动力的原理, 是以银行生命具有存续性、可持续成长为研究主题的矛盾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基础。

1993年,张光军在《应用管理哲学方法,推进专业银行改革》一文中指出:

人类社会在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必然会导致管理思想上的巨大变革。

现代商业银行管理思想发展的新变革主要体现在四个层面:

由过程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变、由内向管理向外向管理转变、由产品管理向价值管理转变、由行为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

风险就是损失的不可确定性。

风险是影响金融行为的基础要素。

银行风险就指由于几个明确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利益损失。

在银行业,风险是个多维立方体, 主要包括:

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汇率风险;主权风险,通常还有法律风险。

相对银行而言,信用风险是由交易对手违约所造成的既有损失,也是最古老,最重要的银行风险之一。

信用风险取决于交易对手,取决于宏观经济波动。

相对于现有的技术而言,信用的评级、度量和对冲仍然是金融界商讨的热点。

银行管理最主要的就是风险管理。

对商业银行而言,资本金充足率低,负债率高,同时对外发放巨量资产,使用巨大的杠杆率经营风险是极为平常的业务操作。

经营银行就是经营风险。

建立风险识别、检测、度量控制的体系,调整改变银行的风险和收益是银行安生立命的根本。

在数学金融和金融工程迅速发展的当代,借助计算机技术的协助,信用风险的度量,尤其是衍生产品金融风险度量和专业管理受益匪浅。

相对而言,金融风险的控制也可以使用结构化的三个步骤进行总结:

建模、评估与对冲。

2012年,涂晓兵在《金融脱媒下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一文中指出: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和各种类型“金融脱媒”的到来,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银行管理业务为正在进行的银行转型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随着中国持续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社会财富分配结构的持续变化,国民财富也在不断累积,银行的管理业务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然而,在外部来看,在“大资管”时代,银行的管理业务既面临着来自证券、基金、保险以及互联网金融等各种金融业态的强大竞争,也要及时适应监管政策的不断变化;从内部来看,银行管理业务既要受到传统银行思维和机制的种种制约,也面临着高端路线(私人银行)与“普惠金融”的艰难选择。

2005年,曾宏华在《商业银行个人客户关系管理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研究》一文中指出:

银行管理的重要一环就是进行必要的客户分层,并据此确定不同的定位和打法。

他以2013年民生银行(600016,股吧)与麦肯锡合作为例,分析出了商业银行对其客户的需求和分布做了一次完整的调研。

客户分层管理对商业银行发展财富管理业务而言意义重大,伴随财富管理业务客户数量的增长,财富等级大量扩容,客户需求逐渐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

面对差异化的客户需求,金融机构应当提供产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产品供给、流程模式设计等,都要进行差异化的处理。

过去我们对贵宾客户、高净值客户、超高净值客户分层是模糊的,对他们的行为认知是简单的,对其服务是随着其数量的提升反而满足率是下降的。

下阶段要改变这一状况,分门别类个性化处理。

比如我们对超高净值客户,可能更多地提供财富传承和财富保护的服务。

创新财富管理业务组织方式。

作为国内财富管理业务的“拓荒者”,产品和业务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是必要的。

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与其他业务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就要求有不同的业务组织方式。

当然,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组织方式会存在差异,比如有实行独立事业部制的,有实行矩阵式事业部制的,有实行职能部门制的,有实行私银零售一体化制的,金融机构应当在坚持差异化的发展路径中,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运营模式。

综上可知,银行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在建立健康的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不仅要遵从管理学的要求,还更要符合国内实际需求,所以银行的管理过程,需要的是全新的理念的支持,其中老子代表的道家理念的引入,是古代哲学体系与现代银行管理体系的创新性联系与融合。

2、企业管理中的现代管理哲学

2008年,陈春干在《古典管理理论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一文中指出:

古典管理理论作为一种在世纪初出现的企业管理理论是社会、经济和学科发展的产物,理论有其科学性、实践性,对当代企业发展仍有借鉴意义。

当今中国社会环境与古典管理理论诞生的环境有相似之处,加之中国的企业尤其是广大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管理和发展还相对落后,还没有完成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就应该完成的管理任务,所以学习和应用管理理论还有其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应用的管理,对推进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进步方可起到切实作用。

2015年,陈韵妃在《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一文中提到:

20世纪以来,科学管理理论在美国和欧洲大受欢迎,直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不仅如此,当前我国企业管理也能从中获得很多有益的借鉴。

文章从三个方面,对泰勒科学管理理论进行解读分析,试图将所学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企业管理工作中,促使企业与员工有更好地发展。

2015年,刘倩倩在《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一文中指出:

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为了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要求企业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因此找寻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文章通过介绍激励理论概述(激励的内涵、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意义,对强化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有效运用的策略展开探讨研究,旨在为相关人员基于激励理论概述、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意义的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研究适用提供一定的思路。

 更多还原

3、企业管理中的老子管理哲学

2013年,陈欣在《先秦人本管理思想及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一文中指出: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需要人才作为强有力的支撑。

只有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才能帮助企业构建起优质高效的人才队伍,形成企业人力资源核心竞争能力,推动企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而先秦时期,作为我国思想大解放、文化大发展的时代,儒家、道家、墨家的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本管理思想,我们可以进行系统地梳理和归纳,并借鉴到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来,做到古为今用,以提升当前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有效性。

基于此,运用历史分析、比较分析、系统分析和规范分析的研究方法,探析先秦儒家、道家和墨家的人本管理思想,并通过与西方人本管理思想的比较,总结出先秦人本管理思想的核心要义。

在此基础上借鉴先秦人本管理思想的精髓,探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改善的具体路径。

本文共包括五大部分:

绪论部分简要阐释选题的背景、意义,界定核心概念,进行文献综述,阐明研究目的和方法,并对文章结构布局和创新做出简要交代;第一个主体部分为先秦人本管理思想探析,对先秦儒家、道家和墨家的人本管理思想进行深入探究;第二个主体部分为比较归纳研究,将先秦人本管理思想与西方管理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归纳出先秦人本管理思想的核心要义;第三个主体部分为应用研究,基于先秦人本管理思想的有益经验,构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并探讨具体的应用领域和应用策略;最后为结论部分,在前四部分的基础上,对先秦人本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提出前瞻性见解。

2011年,刘海玲、毕宏捷在《浅议老子思想在企业管理中应用》一文中指出:

《老子》一书作为哲学著作,是老子在对古代帝王统治经验的总结和对古代优秀思想文化的继承,同时,又根据自己对人类社会变迁,自然万物繁衍及宇宙星辰发展变化的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而提出的系统的劝戒领导者"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系列理论。

它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对今天的企业管理者适应当今世界经济激烈的竞争有指导作用,是企业管理者所应遵循的领导学。

 更多还原

2010年,赵桂英、郑锦阳在《浅析老子思想在企业发展中的运用》一文中指出:

老子是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定义"哲学"的就是他。

其主要思想集中反映在《道德经》一书,其思想在企业发展中运用总的说来是以有无关系作为指导企业经营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以无为而治为其实现企业管理的根本实现途径,以《道德经》中具体的实践性语句为其具体实现方法。

2004年,张宏宇在《老子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一文中指出: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奠基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

它不仅是一部美妙的哲学诗篇,而且也是一部深刻的管理典籍,是中国管理思想遗产的珍品。

《老子》中所包含的"自然无为"的管理艺术、"柔弱胜刚强"的辩证管理方式及"言下""容""慈""以身后之"的领导素养和领导艺术对现代企业管理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004年,贾贵松在《老子的“无为”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一文中指出:

从老子《道德经》一书中挖掘出“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联系实际分析了它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主张管理者应进入一种自然、圆通、超脱而又灵巧的管理境界。

文章主要阐明了四大观点:

一、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二、顺其自然;三、柔化自我;四、驾驭矛盾。

4、可能的创新点

1.选题新颖

目前为止,对管理学以及哲学的研究,都是单纯地宏观地研究对企业管理的运用,并没有具体到银行管理。

虽然说银行管理还是不够微观,但是本文将剖析银行管理中的老子思想的运用,这是对老子思想的一个新的研究和认识,之前并未有其他学者对此展开研究。

银行的人本管理实践过程,就是商业银行“以人为木”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

银行作为员工主导型的金融服务企业,通过贯彻以人为木的人木管理理念,使各级主要管理者充分认识到,银行要成为最具价值创造力的银行、客户最满意的银行,需要依靠全体员工的科学管理实践。

在不断形成核心竞争优势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整合物质资源、组织资源和人力资源。

其中“以人为木”,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是银行需要长期坚持并不断实践发展的科学的人木管理理念。

与“见物不见人”的管理不同的是,物化管理强调的是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以人为木”强调的是更高、更深层次的管理哲学理念。

人没有活力,企业就没有生命力和竞争力。

2、老子“无为而治”引申出的“人本管理理念”

“无为”是道家的核心思想,它并不是指的什么都不做,它的内涵和实质是在遵循大千世界各种规律的前提下,以人为本,有所为有所不为。

然而在本文之中,我欲将“无为”分成三大部分,首先是“无代为”,银行的高层领导应该放手让员工去做,大胆创新,这样也能够很好地培养出独当一面的人才,为银行提供源源不断地人才支撑,保持政策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其次是“无数为”,许多失败的例子证明,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

顺丰嘿客失败了,虽然说顺丰没失败但是至少嘿客这个项目是失败的,这是高层决策的失败。

顺丰的核心是快递,不想着如何去增强核心竞争力,这对企业的发展及其不利。

对于银行来言,也是如此,现如今许多银行跨界电商,虽然说电商公司跨界分了自己的蛋糕,其实这也是银行没有把自己的核心业务能力增强的结果。

最后是“无妄为”,这一点创新之处并不明显,其实就是“无为而治”强调的要以客观经济规律为前提,无妄为强调以客观经济规律为核心,把握当前现状分析经济形势,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指导理论。

企业管理多是使用西方的管理理论,缺少人本管理,少有激励措施,管理体制僵化等这些弊端都是西方管理理论之下出现的。

这些理论大都诞生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对人文关怀欠缺,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之中,对企业管理产生不利影响。

老子的思想引入银行管理,加强银行人本管理,全面恢复和加强激励措施。

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对银行员工实行人性化管理,帮助员工规划职业生涯,引导员工成长,降低银行员工的离职率。

银行管理是一个庞大的体系,老子学说可以在宏观上为银行管理提供一个大方向的指导理论,宏观的指导思想可以为银行战略领导层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思想指引,实现管理学的哲学意义和价值。

老子思想在银行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最多体现在对人文关怀和制度改革之上,对于员工需以“无为”思维对待,对于制度改革之上加强对竞争对手和规律掌握之上。

这是本文的另外一个创新之处。

五、撰写时间和进度安排

序号

项目

内容和要求

起止时间

1

银行实习

通过交行实习获得实践真知

2014.6-2014.9

2

阅读文献

通过阅读文献确定研究内容

2015.3-2015.8

3

开题报告

根据研究内容填写开题报告

2018.-2015.9

4

撰写论文初稿

文章撰写

2015.10-2015.11

5

撰写论文二稿

根据导师反馈意见修改论文初稿确定

2015.11-2015.12

6

撰写论文三稿

毕业论文的预定稿进一步修改论文

2016.1-2016.3

7

修改论文、论文答辩

硕士论文预答辩和最终答辩

2016.3-2016.5

六、参考文献

[1] 杨家友.论《老子》中的自然意蕴[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10(5). 

[2] 陈红太.从老子的认知方式解读老子“道德”的含义[J].清华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3〕寇颖丹.浅析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J).法制与社会, 2008:

160

[4]马广泽.管理学生要靠似水的智慧[J] 上海教育. 2006 第19期    

[5]吴照云 刘振群著.老子管理思想在中国式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C] .《管理学发展及其方法论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会议论文)2005年   

[6] 黄紫华、粟莉.美国思想道德教育的经验及启示[J] .精神文明导刊2007年02期 [5] 刘振群 《老子管理思想研究》  天津古籍出版社 

[7]王宇主编《老子的智慧》  陕西人民出版社 [7]罗安宪  《老子 管理哲学》  北京高教音像出版社

[8]陈鼓应  《老子评传》  南京大学出版社  

[9] 谭超,IRB法在我国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金融视线 

[10] 徐永红,徐鹏,基于Credit Metrics 模型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应用研究,现

代金融2oo9年第4期总第314期 

[11] 朱学峰,基于DELTA—EVT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超额损失的VAR度量,价值工

程, 2009年11期 

[12] 胡新华,结构性衍生产品的定价和风险管理技术,金融论坛,2008年第9期 

[13] 欧阳资生,商业银行信用组合风险管理模型比较研究,湖南商学院学报,第16卷3期

[14] Thomas C. Wilson, Portfolio Credit Risk, 1998 

[15] Robert A. Jarrow; Stuart M. Turnbull, Pricing Derivatives on Financial Securities 

Subject to Credit Risk, 1995 

[16] Kenneth A. Froot; David S. Scharfstein; Jeremy C. Stein, Risk Management:

 

Coordinating Corporate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Policies, 1993

[17] 温蒙蒙,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与收益的最大化,2009 

[18] 张靖靖,基于 BP-KMV 模型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研究,2009 [49] 刘郁菲,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2009 

[19] 汪颖,基于压力测试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实证研究, 2009 [51] 刘铁牛,商业银行贷款违约模型研究综述,2009 [52] 杨敏,银行风险防范再认识,2004 

[20] 冯学平,陆隽,论商业银行内部评级在授信客户价值管理中的运用,2008 

本人签名:

年月日

 

签名:

年月日

评审小组

要求由所在二级学科内的专家组成

姓名

职称

现从事专业及学术专长

(出席者)签名

备注

组长

考核评审组意见:

(要求有文字叙述)

□通过,可以进入学位论文阶段;

□年月日前通过全部课程;□建议终止学业(请在以下具体说明原因)

□年月日前重作选题报告;□其它(请具体说明)

 

评审考核组组长:

年月日

院、系(所)意见:

 

负责人签章:

(公章)

年月日

研究生处意见:

 

签章

年月日

注:

本表第一页和第二页除“本人签名”和“填写日期”项须由本人用黑色钢笔亲笔填写外,其余内容可用计算机录入并打印。

报告正文内容多可附页。

第三页须用黑色钢笔填写。

可正反双面打印,按顺序装订,一式两份,存系、研究生处各一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