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4300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8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

《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

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2020-2021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1.为探究Ag+与Fe3+氧化性的相关问题,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

相关物质的溶解度(20℃)AgCl:

1.5×10-4gAg2SO4:

0.796g

(1)甲同学的实验如下:

序号

操作

现象

实验Ⅰ

将2mL1mol/LAgNO3溶液加入到1mL1mol/LFeSO4溶液中

产生白色沉淀,随后有黑色固体产生

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

溶液变红

注:

经检验黑色固体为Ag

①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②甲同学得出Ag+氧化了Fe2+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为探究Ag+和Fe2+反应的程度,进行实验Ⅱ。

a.按右图连接装置并加入药品(盐桥中的物质不参与反应),发现电压表指针偏移。

偏移的方向表明:

电子由石墨经导线流向银。

放置一段时间后,指针偏移减小。

b.随后向甲烧杯中逐渐加入浓Fe2(SO4)3溶液,发现电压表指针的变化依次为:

偏移减小→回到零点→逆向偏移。

①a中甲烧杯里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

②b中电压表指针逆向偏移后,银为_________极(填“正”或“负”)。

③由实验得出Ag+和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验证乙同学的结论,丙同学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序号

操作

现象

实验Ⅲ

将2mL2mol/LFe(NO3)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

银镜消失

实验Ⅳ

将2mL1mol/LFe2(SO4)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

银镜减少,未消失

实验Ⅴ

将2mL2mol/LFeCl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

银镜消失

①实验Ⅲ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Fe3+氧化了Ag,理由是_____________。

②用化学反应原理解释实验Ⅳ与Ⅴ的现象有所不同的原因:

_____________。

【答案】Ag2SO4有黑色固体(Ag)生成,加入KSCN溶液后变红Fe2+-e-=Fe3+负Fe2++Ag+

Fe3++Ag不能因为Fe(NO3)3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NO3-也可能氧化Ag溶液中存在平衡:

Fe3++Ag

Fe2++Ag+,且AgCl比Ag2SO4溶解度更小,Cl-比SO42-更有利于降低Ag+浓度,所以实验Ⅴ比实验Ⅳ正向进行的程度更大(或促使平衡正向移动,银镜溶解)。

【解析】

【分析】

【详解】

(1)将2mL1mol/LAgNO3溶液加入到1mL1mol/LFeSO4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会生成硫酸银白色沉淀,银离子具有强氧化性会氧化Fe2+为Fe3+,银离子被还原为黑色固体金属单质银;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有铁离子生成;

①上述分析可知白色沉淀为硫酸银,它的化学式是Ag2SO4,故答案为Ag2SO4;

②甲同学得出Ag+氧化了Fe2+的依据是实验现象中,银离子被还原为黑色固体金属单质银,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有铁离子生成,故答案为有黑色固体(Ag)生成,加入KSCN溶液后变红;

(2)①实验过程中电压表指针偏移,偏移的方向表明:

电子由石墨经导线流向银,依据原电池原理可知银做原电池正极,石墨做原电池负极,负极是甲池溶液中亚铁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铁离子,a中甲烧杯里的电极反应式是Fe2+-e-=Fe3+;故答案为Fe2+-e-=Fe3+;

②随后向甲烧杯中逐渐加入浓Fe2(SO4)3溶液,和乙池组成原电池,发现电压表指针的变化依次为,偏移减小→回到零点→逆向偏移,依据电子流向可知乙池中银做原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为铁离子氧化为银生成亚铁离子;故答案为负;

③由实验现象得出,Ag+和Fe2+反应生成铁离子和金属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2++Ag+

Fe3++Ag;故答案为Fe2++Ag+

Fe3++Ag;

(3)①将2mL2mol/LFe(NO3)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银镜消失,说明银杯氧化,可能是溶液中铁离子的氧化性,也可能是铁离子水解显酸性的溶液中,硝酸根离子在酸溶液中具有了强氧化性,稀硝酸溶解银,所以实验Ⅲ不能证明Fe3+氧化了Ag,故答案为不能;因为Fe(NO3)3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NO3-也可能氧化Ag;

②将2mL1mol/LFe2(SO4)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银镜减少,未消失说明部分溶解,将2mL2mol/LFeCl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银镜消失,说明银溶解完全,依据上述现象可知,溶液中存在平衡:

Fe3++Ag

Fe2++Ag+,且AgCl比Ag2SO4溶解度更小,Cl-比SO42-更有利于降低Ag+浓度,所以实验Ⅴ比实验Ⅳ正向进行的程度更大,故答案为溶液中存在平衡:

Fe3++Ag

Fe2++Ag+,且AgCl比Ag2SO4溶解度更小,Cl-比SO42-更有利于降低Ag+浓度,所以实验Ⅴ比实验Ⅳ正向进行的程度更大。

2.食品加工中常用焦亚硫酸钠(Na2S2O5)作漂白剂、防腐剂和疏松剂。

现实验室欲制备焦亚硫酸钠,其反应依次为:

(ⅰ)2NaOH+SO2=Na2SO3+H2O;

(ⅱ)Na2SO3+H2O+SO2=2NaHSO3;

(ⅲ)2NaHSO3

Na2S2O5+H2O。

查阅资料:

焦亚硫酸钠为黄色结晶粉末,150℃时开始分解,在水溶液或含有结晶水时更易被空气氧化。

实验装置如下:

(1)实验室可用废铝丝与NaOH溶液制取H2,其离子方程式为___。

(2)通氢气一段时间后,以恒定速率通入SO2,开始的一段时间溶液温度迅速升高,随后温度缓慢变化,溶液开始逐渐变黄。

“温度迅速升高”的原因为__。

实验后期须利用水浴使温度保持在约80℃。

(3)反应后的体系中有少量白色亚硫酸钠析出,除去其中亚硫酸钠固体的方法是___;然后获得较纯的无水Na2S2O5,应将溶液冷却到30℃左右过滤,控制“30℃左右”的理由是___。

(4)丙为真空干燥Na2S2O5晶体的装置,通入H2的目的是___。

(5)常用剩余碘量法测定产品中焦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已知:

S2O52-+2I2+3H2O=2SO42-+4I-+6H+;2S2O32-+I2=S4O62-+2I-。

请补充实验步骤(可提供的试剂有:

焦亚硫酸钠样品、标准碘溶液、淀粉溶液、酚酞溶液、标准Na2S2O3溶液及蒸馏水)。

①精确称取产品0.2000g放入碘量瓶(带磨口塞的锥形瓶)中。

②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已知浓度的标准碘溶液(过量)并记录数据,在暗处放置5min,然后加入5mL冰醋酸及适量的蒸馏水。

③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至接近终点。

④___。

⑤重复步骤①~③;根据相关记录数据计算出平均值。

【答案】2Al+2OH-+2H2O=2AlO2-+3H2↑S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趁热过滤此时溶液中Na2SO3不饱和,不析出排出空气,防止焦亚硫酸钠被氧化加入少量淀粉溶液,继续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复色,记录滴定所消耗的体积

【解析】

【分析】

(1)铝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

(2)S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导致溶液温度升高;

(3)根据图知,温度越高Na2S2O5溶解度增大,当接近40℃时亚硫酸钠溶解度减小;控制“30℃左右”时,此时溶液中Na2SO3不饱和;

(4)焦亚硫酸钠能被压强氧化;真空干燥时,干燥室内部的压力低,水分在低温下就能气化;

(5)④碘能使淀粉变蓝色,所以可以用淀粉试液检验滴定终点,继续做实验为:

加入少量淀粉溶液,继续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复现,记录滴定所消耗的体积。

【详解】

(1)铝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2)S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导致溶液温度升高,所以溶液“温度迅速升高”;

(3)根据图知,温度越高Na2S2O5溶解度增大,当接近40℃时亚硫酸钠溶解度减小,所以要趁热过滤;控制“30℃左右”时,此时溶液中Na2SO3不饱和,不析出;

(4)焦亚硫酸钠能被压强氧化,则通入氢气的目的是排出空气,防止焦亚硫酸钠被氧化;

(5)④继续做实验为:

加入少量淀粉溶液,继续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复现,记录滴定所消耗的体积,然后再重复实验,减少实验误差。

3.研究小组进行图所示实验,试剂A为0.2mol·L−1CuSO4溶液,发现铝条表面无明显变化,于是改变实验条件,探究铝和CuSO4溶液、CuCl2溶液反应的影响因素。

用不同的试剂A进行实验1~实验4,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

试剂A

实验现象

1

0.2mol·L−1CuCl2溶液

铝条表面有气泡产生,并有红色固体析出

2

0.2mol·L−1CuSO4溶液,再加入一定质量的NaCl固体

开始铝条表面无明显变化,加NaCl后,铝条表面有气泡产生,并有红色固体析出

3

2mol·L−1CuSO4溶液

铝条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并有少量红色固体

4

2mol·L−1CuCl2溶液

反应非常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变成棕褐色,有红色固体和白色固体生成

(1)实验1中,铝条表面析出红色固体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2)实验2的目的是证明铜盐中的阴离子Cl−是导致实验1中反应迅速发生的原因,实验2中加入NaCl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g。

(3)实验3的目的是_________。

(4)经检验知,实验4中白色固体为CuCl。

甲同学认为产生白色固体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Cu+CuCl2

2CuCl的反应,他设计了右图所示实验证明该反应能够发生。

①A极的电极材料是_________。

②能证明该反应发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5)为探究实验4中溶液呈现棕褐色的原因,分别取白色CuCl固体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i

加入浓NaCl溶液

沉淀溶解,形成无色溶液

ii

加入饱和AlCl3溶液

沉淀溶解,形成褐色溶液

iii

向i所得溶液中加入2mol·L-1CuCl2溶液

溶液由无色变为褐色

查阅资料知:

CuCl难溶于水,能溶解在Cl-浓度较大的溶液中,生成[CuCl2]-络离子,用水稀释含[CuCl2]-的溶液时会重新析出CuCl沉淀。

①由上述实验及资料可推断,实验4中溶液呈棕褐色的原因可能是[CuCl2]-与_________作用的结果。

②为确证实验4所得的棕褐色溶液中含有[CuCl2]-,应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_。

(6)上述实验说明,铝和CuSO4溶液、CuCl2溶液的反应现象与_________有关。

【答案】3Cu2++2Al

2Al3++3Cu0.117证明增大CuSO4溶液的浓度能够使Al和CuSO4的反应发生金属铜电流计指针偏转,两极均有白色沉淀生成Al3+、Cu2+取适量实验4的棕褐色溶液,加水稀释,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沉淀铜盐中阴离子的种类、铜盐溶液的浓度等

【解析】

(1)实验1中,铝与氯化铜反应置换出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2++2Al=2Al3++3Cu,故答案为3Cu2++2Al=2Al3++3Cu;

(2)实验1中n(Cl-)=0.005L×0.2mol·L-1×2=0.002mol,实验2的目的是证明铜盐中的阴离子Cl-是导致实验1中反应迅速发生的原因,实验2中加入NaCl固体的质量为0.002mol×58.5g/mol=0.117g,故答案为0.117;

(3)实验3与原实验相比,增大了硫酸铜溶液的浓度,铝条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并有少量红色固体,说明增大CuSO4溶液的浓度能够使Al和CuSO4的反应发生,故答案为证明增大CuSO4溶液的浓度能够使Al和CuSO4的反应发生;

(4)①Cu+CuCl2=2CuCl反应中铜被氧化,铜应该做负极,CuCl2被还原,在正极放电,因此A极为负极,选用铜作负极,故答案为铜;

②构成原电池后,铜溶解进入溶液,与溶液中的氯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正极铜离子被还原,也生成白色沉淀,电流计指针偏转,故答案为电流计指针偏转,两极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5)①由上述实验ii及资料可推断,实验4中溶液呈棕褐色的原因可能是[CuCl2]-与Al3+、Cu2+作用的结果,故答案为Al3+、Cu2+;

②根据信息知,取适量实验4的棕褐色溶液,加水稀释,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沉淀可以确证实验4所得的棕褐色溶液中含有[CuCl2]-,故答案为取适量实验4的棕褐色溶液,加水稀释,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沉淀;

(6)根据实验1和2、2和3、1和4中所用试剂的种类和浓度以及实验现象可知,铝和CuSO4溶液、CuCl2溶液的反应现象与铜盐中阴离子的种类、铜盐溶液的浓度等有关,故答案为铜盐中阴离子的种类、铜盐溶液的浓度等。

4.纳米TiO2是一种重要的光催化剂。

以钛酸酯Ti(OR)4为原料制备纳米TiO2的步骤如下:

①组装装置如图所示,保持温度约为65℃,先将30mL钛酸四丁酯[Ti(OC4H9)4]加入盛有无水乙醇的三颈烧瓶,再加入3mL乙酰丙酮,充分搅拌;

②将含水20%的乙醇溶液缓慢滴入三颈烧瓶中,得到二氧化钛溶胶;

③将二氧化钛溶胶干燥得到二氧化钛凝胶,灼烧凝胶得到纳米TiO2。

已知:

钛酸四丁酯能溶于除酮类物质以外的大部分有机溶剂,遇水剧烈水解;Ti(OH)4不稳定,易脱水生成TiO2。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冷凝管的作用是__。

(2)加入的乙酰丙酮可以减慢水解反应的速率,其原理可能是__(填字母)。

A.增加反应的焓变

B.增大反应的活化能

C.减小反应的焓变

D.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制备过程中,减慢水解反应速率的措施还有_。

(3)步骤②中制备二氧化钛溶胶的化学方程式为__。

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中,可用于灼烧二氧化钛凝胶的是__(填字母)。

(4)测定样品中TiO2纯度的方法是:

精确称取0.2000g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硫酸和硫酸铵的混合溶液,加强热使其溶解。

冷却后,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得到含TiO2+的溶液。

加入金属铝,将TiO2+全部转化为Ti3+。

待过量的金属铝完全溶解并冷却后,加入指示剂,用0.1000mol·L-1NH4Fe(SO4)2溶液滴定至终点。

重复操作2次,消耗0.1000mol·L-1NH4Fe(SO4)2溶液的平均值为20.00mL(已知:

Ti3++Fe3++H2O=TiO2++Fe2++2H+)。

①加入金属铝的作用除了还原TiO2+外,另一个作用是__。

②滴定时所用的指示剂为__(填字母)。

a.酚酞溶液b.KSCN溶液c.KMnO4溶液d.淀粉溶液

③样品中TiO2的质量分数为__%。

(Ti相对分子质量为48)

【答案】温度计冷凝回流B用含水20%的乙醇溶液代替水,缓慢滴加Ti(OC4H9)4+2H2O=TiO2+4C4H9OHa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形成氢气氛围,防止Ti3+在空气中被氧化b80

【解析】

【分析】

以钛酸四丁酯[Ti(OC4H9)4]为原料,在三颈烧瓶中反应可得到二氧化钛溶胶,再经过干燥、灼烧即可得纳米TiO2。

【详解】

(1)由装置图可知,仪器a为温度计;冷凝管可起到冷凝回流的作用;

故答案为:

温度计:

冷凝回流;

(2)加入催化剂,不能改变焓变(只与反应的始末状态有关),可降低或增大活化能,而该处减缓反应速率,则增加活化能的作用,导致反应速率减小;另外为减慢水解反应速率,还可用含有20%的乙醇溶液代替水,缓慢滴加;

故答案为:

B;用含水20%的乙醇溶液代替水,缓慢滴加;

(3)Ti(OC4H9)4发生水解生成TiO2和丁醇,方程式为Ti(OC4H9)4+2H2O=TiO2+4C4H9OH;灼烧二氧化钛凝胶,应在坩埚中进行;

故答案为:

Ti(OC4H9)4+2H2O=TiO2+4C4H9OH;a;

(4)①加入铝,可与TiO2+反应生成Ti3+,与酸反应生成氢气,避免Ti3+被氧化;

②用NH4Fe(SO4)2溶液滴定,含有铁离子,可用KSCN做指示剂,滴定终点溶液颜色变为红色;

③根据方程式可得关系式TiO2~Ti3+~Fe3+~NH4Fe(SO4)2,n(NH4Fe(SO4)2)=0.1000mol•L-l×0.02L=0.002mol,则n(TiO2)=0.00200mol,m(TiO2)=0.00200mol×80g/mol=0.16g00,则质量分数为

故答案为:

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形成氢气氛围,防止Ti3+在空气中被氧化;b;80。

5.黄铜矿是工业炼铜的主要原料,其主要成分为CuFeS2,现有一种天然黄铜矿(含少量脉石),为了测定该黄铜矿的纯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现称取研细的黄铜矿样品1.150g,在空气存在下进行煅烧,生成Cu、Fe3O4和SO2气体,实验后取d中溶液的

置于锥形瓶中,用0.05mol/L标准碘溶液进行滴定,初读数为0.00mL,终读数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称量样品所用的仪器为_____,将样品研细后再反应,其目的是_______。

(2)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

a.有利于空气中氧气充分反应b.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

c.有利于气体混合d.有利于观察空气流速

(3)上述反应结束后,仍需通一段时间的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

(4)滴定时,标准碘溶液所耗体积为_________mL。

判断滴定已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

通过计算可知,该黄铜矿的纯度为________。

(5)若用右图装置替代上述实验装置d,同样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

(填编号)

(6)若将原装置d中的试液改为Ba(OH)2,测得的黄铜矿纯度误差为+1%,假设实验操作均正确,可能的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电子天平使原料充分反应、加快反应速率b、d使反应生成的SO2全部进入d装置中,使结果精确20.10mL溶液恰好由无色变成浅蓝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80.4%②空气中的CO2与Ba(OH)2反应生成BaCO3沉淀;BaSO3被氧化成BaSO4

【解析】

【分析】

(1)根据称量黄铜矿样品1.150g,选择精确度较高的仪器;将样品研细,增大了接触面积;

(2)浓硫酸可以将水除去,还可以根据冒出气泡的速率来调节空气流速;

(3)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应该尽可能的被d装置吸收;

(4)根据滴定管的读数方法读出消耗碘溶液的体积,根据反应结束时的颜色变化判断滴定终点;先找出黄铜矿和二氧化硫及碘单质的关系式CuFeS2~2SO2~2I2,再根据题中数据进行计算;

(5)图2中的②中通入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可以根据硫酸钡的质量计算二氧化硫的量;

(6)Ba(OH)2溶液能吸收空气的CO2,另外BaSO3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这些原因均能引起测定误差。

【详解】

(1)由于称量黄铜矿样品1.150g,精确度达到了千分之一,应该选用电子天平进行称量,把黄铜矿样品研细,可以增大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反应速率,并且使黄铜矿充分反应;

(2)装置a中的浓硫酸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防止水蒸气进入反应装置b中发生危险,同时根据冒出的气泡的快慢来控制气体的通入量,故答案为bd;

(3)黄铜矿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硫等一系列产物,分解完毕后仍然需要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可以将b、d装置中的二氧化硫全部排出去,使结果更加精确;

(4)根据滴定管的示数是上方小,下方大,可以读出滴定管示数是20.10mL,当达到滴定终点时,二氧化硫已经被碘单质消耗完毕,再滴入一滴碘单质,遇到淀粉会变蓝;根据硫原子守恒和电子守恒找出关系式:

CuFeS2~2SO2~2I2,消耗掉0.05mol/L标准碘溶液20.10mL时,即消耗的碘单质的量为:

0.05mol/L×0.0201L=0.00105mol,所以黄铜矿的质量是:

0.5×0.00105mol×184g/mol×10=0.9246g,所以其纯度是:

×100%=80.4%;

(5)由于图2中,②硝酸钡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能够生成硫酸钡沉淀,过滤干燥后,根据硫酸钡的质量计算出二氧化硫的质量,故答案为②;

(6)将原装置d中的试液改为Ba(OH)2,测得的黄铜矿纯度误差为+1%,在实验操作均正确的前提下,引起误差的可能原因主要有空气中的CO2与Ba(OH)2反应生成BaCO3沉淀或BaSO3被氧化成BaSO4。

6.某实验小组对FeCl3分别与Na2SO3、NaHSO3的反应进行探究。

(甲同学的实验)

装置

编号

试剂X

实验现象

I

Na2SO3溶液(pH≈9)

闭合开关后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II

NaHSO3溶液(pH≈5)

闭合开关后灵敏电流计指针未发生偏转

(1)怎样配制FeCl3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探究实验I的电极产物。

①取少量Na2SO3溶液电极附近的混合液,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白色沉淀,证明产生了SO42-。

②该同学又设计实验探究另一电极的产物,其实验方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I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进一步探究FeCl3溶液与NaHSO3溶液能否发生反应,设计、完成实验并记录如下:

装置

编号

反应时间

实验现象

III

0~1min

产生红色沉淀,有刺激性气味气体逸出

1~30min

沉淀迅速溶解形成红色溶液,随后溶液逐渐变为橙色,之后几乎无色

30min后

与空气接触部分的上层溶液又变为浅红色,随后逐渐变为浅橙色

(4)乙同学认为刺激性气味气体的产生原因有两种可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②的可能原因。

①Fe3++3HSO3-

Fe(OH)3+3SO2;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查阅资料:

溶液中Fe3+、SO32-、OH-三种微粒会形成红色配合物并存在如下转化:

从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两个角度解释1~30min的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6)分别对比I和II、II和III,FeCl3能否与Na2SO3或NaHS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写出两条)。

【答案】将FeCl3溶于浓盐酸,再稀释至指定浓度足量盐酸和BaCl2溶液取少量FeCl3溶液电极附近的混合液,加入铁氰化钾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证明产生了Fe2+3SO32--2e-+H2O=SO42-+2HSO3-H++HSO3-=H2O+SO2↑生成红色配合物的反应速率快,红色配合物生成橙色配合物的速率较慢;在O2的作用下,橙色的HOFeOSO2浓度下降,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