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单元检测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12517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单元检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单元检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单元检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单元检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单元检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单元检测题.docx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单元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单元检测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单元检测题.docx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单元检测题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单元检测题

第1单元检测题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

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一、选择题

1.2019年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通过良渚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

以下能作为直接证据的考古发现是()

A.城中发现20多万公斤的炭化稻堆积

B.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

C.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

D.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

2.《左传》记载: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荀子》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反映出西周实行()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3.《左传》记载桓公五年:

“(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

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部将)射王中肩。

”这一事件反映了()

A.武王克商B.平王东迁C.王室衰微D.诸侯争霸

4.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

下列对各国变法目的表述正确的是()

A.巩固卿大夫掌握的实权B.希望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

C.促进工商业的繁荣发展D.试图恢复西周初年的分封制

5.《史记·商君列传》中说“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商鞅这项变法措施的积极意义在于()

A.承认土地私有B.打击旧的贵族

C.革除陈规陋习D.强化社会控制

6.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有()

①“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②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③民间的学术活动逐渐兴起④士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以下关于秦统一六国的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②实行发展经济、招揽人才的政策

③“远交近攻”的战略部署④打击匈奴势力,形成稳固的后方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8.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A.秦朝B.隋朝C.宋朝D.明朝

9.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史称“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汉朝采取的不同于秦朝的制度是()

A.设置郡县B.三公九卿C.皇帝制度D.休养生息

10.《汉书》记载:

“武帝施主父偃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

”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恩泽贵族B.削弱王国势力

C.增加税收D.实现民族交融

11.《汉书·叙传上》记载:

“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

”这表明在西汉()

A.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B.宗法制度趋于瓦解

C.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D.官僚制度未能建立

12.秦朝实行严格的上计制度。

每年地方向中央报告情况,其中包括人口、垦田、刑狱、赋役等数字。

由此可知,上计的作用是()

①加强基层控制②监督农业生产③平抑地方物价④保证赋役征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

这反映了当时()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14.针对“百家异说”的局面,《荀子·解蔽》中认为,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主观武断,原因是人们往往“蔽于一曲”,认识片面,主张力避“私(偏爱)其所积(已掌握的知识),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

其观点旨在表达()

A.倡导独立思考精神B.不同学派应相互竞争

C.吸收各家思想精华D.理论认识应格物致知

15.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

中央官学的建立()

A.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B.打破了依靠血缘垄断官职的局面

C.有利于学生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D.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进一步发展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半个世纪的田野工作,在这里(二里头遗址)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最早的宫城,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宫殿建筑群,最早的封闭式官营手工业作坊区,最早的青铜礼乐器群、兵器群以及青铜器铸造作坊,最早的绿松石器作坊,最早的使用双轮车的证据,等等。

这样的规模和内涵在当时的东亚大陆都是独一无二的,可以说,这里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早的具有明确城市规划的大型都邑。

——许宏《二里头:

华夏王朝文明的开端》

(1)结合材料一,运用二里头遗址的文明成果作为证据,说说你对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认识。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事末(从事工商)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妻子收为官家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2)概括材料二中商鞅变法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影响。

材料三 (汉高祖)认为秦亡的原因之一是不分封子弟,孤立无援,故而又重新分封了自己的若干兄弟子侄为同姓王。

……诸侯王在自己王国内拥有较大权力,可自行任命大部分官员并征收赋税,大者地跨数郡,其总地盘超出汉朝廷直辖郡县。

汉武帝用主父偃之策,于元朔二年(前127年)颁布“推恩令”,允许并鼓励诸侯王“推私恩”将王国土地再行分封给子弟为列侯。

此举没有像削藩那样招致反抗,效果异曲同工,“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

此后,又颁行“左官律”“附益法”,规定王国官为“左官”以示歧视,又限制士人与诸王“附益”交游。

——摘编自张帆著《中国古代简史》

(3)西汉时,中央政府面临怎样的威胁?

到汉武帝时,这一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载,在周公摄政时就分封了71国,其中大部分都是周的同姓子弟。

分封时要举行隆重的册封仪式,天子“授民授疆土”,将某地区的土地连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封赐给诸侯,由他们去建立国家。

诸侯要对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屏藩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发兵从征等义务。

周朝的分封则主要是由统治部族对被征服地区主动进行的武装拓展,大大加强了王室对全国疆域的控制,巩固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即所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摘编自张帆著《中国古代简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周建立分封制度的内容与影响。

材料二 《史记˙商君列传》所说的: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此举体现了国野制度崩溃,国人与野人界线泯灭的变化。

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

事在孝公十二年(前350年)。

户籍相伍与集乡聚为县两事,是秦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转折点。

县既由基层的乡聚组成,乡聚以下又有什伍之组织,这样一来,就将过去血缘关系的氏族组织,改造成为从户开始经什伍到乡聚再到县的严密的地缘关系组织,形成了完成意义上的基层地方行政组织体系。

从秦统一天下后将县的幅员定为“大率方百里”的原则看来,在商鞅集小乡聚为县时,必然也已有某种分划的原则。

同时每一县都由国君任命的县令担任长官,也标志着官僚制的完善。

——摘编自周振鹤著《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2)秦国地方行政制度有何重大变化?

对秦国加强统治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

良渚古城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典型代表,反映了父系氏族社会形成了较大规模的部落或部落联盟。

题目要求用考古发现的证据来说明观点,考查证据运用与解释推导的逻辑,要求较高。

炭化稻堆积,说明当时大量种植水稻,且有大量富余,但它是私有还是部落共有,无法判断。

城市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反映了当时人们营建聚落的观念,古城遗址建筑规模宏大,水利工程系统规模大,说明有较强的社会组织能力,虽然有学者认为这是早期部族邦国产生的标志,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据。

公元前3000年,即距今五千年,进一步证实了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墓葬中随葬品出现差异,少数墓葬中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说明当时出现贵族,也能证明财产私有。

因此,正确答案为B项。

2.B

解析:

本题以文本材料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分封制的理解。

材料中记录的时间为周代,阅读文本材料可以发现,其中记载了实行分封制度的目的、分封的诸侯国数量以及诸侯王与周天子的亲缘关系。

依据所学习的周代政治制度内容,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禅让制是夏朝建立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制度。

郡县制在战国时期产生,秦统一后在全国实行。

行省制度是元朝统一后实行的。

这三项制度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

3.C

解析:

作为诸侯的郑庄公僭越犯上,和周王作战,甚至“射王中肩”,这本身就是王室衰微的表现。

A、B、D三项都与材料无关,直接排除。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东周时期时代特征的理解,需要阅读和理解第一手史料,并与教材的基础知识建立关联。

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4.B

解析:

各国变法是在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进行的。

铁农具、牛耕的广泛应用,水利工程的大量兴修,使得生产力取得重大进步,要求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各国变法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

战国时期诸侯国间的兼并战争比春秋时期更加激烈。

为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各国希望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

因此,正确答案为B项。

卿大夫掌握诸侯国实权,是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的事情,表现为诸侯国内部的权力转移。

各国都重视农业生产发展,改革国家赋税征收制度。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发展。

C是客观结果,不是主观目的。

各国改革都加强了诸侯国君主的统治,因此排除D。

5.B

解析:

本题考查材料阅读能力和对商鞅变法内容的理解。

材料引文强调按军功授予爵位,贵族宗室没有军功就不能授予爵位,打击了贵族的特权。

概括材料信息,并对应教材所学内容,正确选项为B项。

承认土地私有对应的是废除井田制度;革除陋习包括禁止私斗等;强化社会控制包括实行什伍连坐、实行县制等。

6.D

解析:

本题考查对战国时期历史阶段特征的理解。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是当时社会大变革、阶级关系变化、贵族等级体系瓦解等在思想领域的反映。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打破了贵族阶层垄断教育的局面;私学的发展,促进了士阶层队伍的扩大。

而各诸侯国君出于加强统治和争霸战争的需要,广泛招揽人才。

士人游历各国,对政治统治、社会秩序和宇宙万物提出各自的观点,并相互辩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

7.A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的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为秦统一六国准备了物质条件和制度保障。

历代秦王励精图治,重用人才,吏治清明,为统一提供了组织保障。

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策略,各个击破诸侯国,最终完成统一。

秦朝统一后,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统治。

这是秦统一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因此要排除。

正确答案为A项。

这中间涉及“秦国”“秦朝”两个重要概念的时间内涵的理解。

8.A

解析:

本题以图示法考查秦朝的政治制度。

图示中呈现的是秦朝建立皇帝制度,在中央任命“三公”加强统治。

隋朝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度。

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度。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

9.D

解析:

汉朝继承秦朝的制度包括很多方面,例如行政、官制、兵种、舆服制度,还有礼仪、道德风俗、历法、疆域、陵寝等等。

汉朝皇帝制度、中央三公九卿制度、地方郡县制度等都沿用秦朝的统治办法。

但秦朝统治带来的弊端,是汉初统治者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例如法律过于严苛、赋税沉重,导致人民生活困苦、阶级矛盾尖锐。

因此,汉高祖入咸阳即“约法三章”。

西汉建立后又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以恢复经济。

地方实行郡县制度同时,分封同姓诸侯王,最终酿成王国问题,威胁中央政府的统治。

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

10.B

解析:

西汉初年,面临着恢复经济、解除王国对中央政府的威胁、解除北方匈奴对边境安宁的威胁等问题。

王国问题产生是由于西汉建立后,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诸侯王势力不断发展,威胁中央政府的统治。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表面上是“恩泽贵族”,其真实目的是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故正确答案为B项。

AC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也不符合“推恩令”的内容,故应排除。

11.C

解析:

材料明确提出了汉朝实行郡县制度的作用,从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到解除王国对中央政府的威胁,都是为了加强皇权。

汉初分封同姓诸侯王,是分封制、宗法制的沿续。

从战国起官僚制度建立,取代了世卿世禄制度,打击了血缘贵族特权。

秦朝建立郡县制度,皇帝直接任命郡守和县令,汉朝继续这一制度。

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

12.B

解析:

上计制度是秦朝中央政府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和考核制度。

秦朝中央政府据此控制地方人口、垦田、赋役等,有利于劝课农桑,也保证了政府赋役征调。

平抑地方物价,是西汉武帝实行均输平准令的内容,汉武帝以此增加政府收入。

因此,正确答案为B项。

上计制度教材没有提及,本题重在考查材料信息提取及陌生情境下运用信息的能力。

另外需注意,上计制度并非从秦朝开始建立。

战国时期赵、魏等国就已经实行这一制度。

秦国也实行上计制:

每年,地方官吏事先把赋税收入的预算写在木“劵”上,送交朝廷。

年终时,地方官吏必须把实际情况(收入、开支、损耗等)向朝廷报告,这就是“上计”。

秦国中央政府就通过这种办法考核地方官吏的成绩,掌握各地情况,控制全国的财政收入。

13.C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引文,可知当时形成了富裕的人群,这些人通过农业、牧业、矿业、手工业和商业致富,说明当时经济生产的许多部门都得到恢复和发展,故正确答案为C项。

义利观是一种经济伦理思想,指人们看待道义与物质利益的关系,包括重利轻义或重义轻利。

材料直接告诉了西汉时期很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而没有提到当时人义利观的变化,也没有说明两者的关系,因此排除A项。

西汉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材料也没有涉及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问题,排除B项。

材料反映地方富裕人群从事的职业和取得财富的途径,没有说明这些富人是不是豪强地主,也没有涉及是否控制了地方郡县,因此排除D项。

14.C

解析:

本题考查材料阅读与信息处理的能力。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百家争鸣”现象出现。

材料观点极其明确,要力避的现象是固执己见、不包容其他学派,没有涉及独立思考精神的话题。

学术派别间出现竞争是正常现象,观点主张要相互借鉴与融合。

材料并不是要强调各学派相互竞争,也没有涉及到学术发展的方法与路径。

格物致知是宋明理学的认识论。

因此“独立思考”“鼓励竞争”“格物致知”都与材料中所列观点不吻合。

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

15.A

解析: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学,并在中央设立官学,推动了儒学的发展,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官僚制度逐渐取代世卿世禄制度,就已经打破了依靠血缘垄断官职的局面。

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传播儒学学说,掌握儒学的人才能入仕为官,是为了统一思想,而主要不是鼓励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更不是鼓励百家学术的发展。

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

二、非选择题

16.

(1)言之成理即可。

提示:

注意提取材料中的相关信息,紧扣“早期国家”的特点,注意证据运用与自己结论的逻辑关联。

如有兴趣进一步探讨,可以查找相关考古材料进行拓展阅读。

(2)措施:

按军功授予爵位,以农业为本,鼓励农业生产。

影响:

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3)威胁:

诸侯国控制了全国较大的地盘,自己任命官吏,收取赋税,自己编定法律,在政治、经济、官吏任免和法律制定等方面威胁着汉朝皇帝的统治地位。

解决: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实力。

颁布法律,歧视王国的官吏,并限制读书人与王国的交往。

还在地方设置刺史监察郡国,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

(1)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国家通过“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加深了人们对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认识。

中华文明有其独特性,不能简单套用某个学术流派的观点或认识方法来认识。

早期国家的诞生是考古及学术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2)商鞅变法在战国时期的各国变法中,效果最显著,为秦朝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这道题的古文阅读有些难度,阅读本题提取有效信息要与教材中学到的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关联起来,这样就能认识变法是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变法顺应了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促进了社会转型与发展。

解答这类试题,既要提升阅读能力和运用材料信息的能力,更要打牢对教材内容深入理解这个重要基础,还要从国家富强的角度来评价变法的历史作用。

(3)题目材料提供了西汉王国为什么建立和汉武帝如何解除王国对中央政府的威胁两方面的重要信息。

阅读时要准确提取这些信息,并适当概括。

认识威胁解除的过程,需要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分析问题,前提是准确理解“中央集权”这个核心概念。

题目能力要求较高,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认识历史发展的境界。

17.

(1)内容:

以分封同姓诸侯为主;分封要举行仪式,天子对诸侯“授土授民”;诸侯要对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屏藩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发兵从征等义务。

影响:

加强了对全国疆域的控制,巩固了周天子的统治地位(巩固了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地位);确立了分封制的程序和等级制度。

(2)变化:

在地方建立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基层实行什伍连坐,打破了国野制度;确立了划分县的原则。

意义:

秦国建立了基层地方行政体系,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地方官吏由国君任命,加强了君主的统治,完善了官僚制度。

解析:

(1)西周分封制度与商代的内外服制度相比,天子与诸侯的政治文化联系更紧密,诸侯对周天子承担的义务比商代的方国更具体,也用制度把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等各阶层等级明确规定下来。

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权力分配和土地财产分配更具体,确立了周天子为天下共主的地位。

分封制度从字面上看是等级和控制区域的“分”,理解时要注意体现其中“合”的内涵:

按等级服务于周天子,政治、经济义务联系更紧密等。

(2)秦朝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为巩固统治,秦朝沿用了战国时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很多措施,也开创了很多新的制度和统治策略。

学习时要注意理解每项措施的内涵,理解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巩固统治的意义。

本题重点考查秦朝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要求能准确概括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国野制度可能较陌生,指西周国家建立时,居住在城邑中的人称为“国”人,居住在“国”之外广大地区的人称为野人。

二、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论述题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情况(一大至七大)

会议

时间

地点

介绍

一大

1921年

上海

嘉兴

建党;通过党纲、宣言;强调与第三国际的联系。

二大

1922年

上海

制定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大

1923年

广州

讨论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

四大

1925年

上海

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五大

1927年

武汉

批评了陈独秀错误,但对无产阶级如何争取领导权,如何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及建立革命武装未能作出回答。

六大

1928年

莫斯科

认真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

解决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与革命性质问题,提出了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

七大

1945年

延安

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数据库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综合分析建国前中国共产党的历次会议,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要求:

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答案】观点:

会议地点的变化反映了革命历程的曲折

论述:

1、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

上海是近代中国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前两次大会都在上海举行。

2、由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随着北伐胜利进军,革命中心转移到广州、上海和武汉。

3、国共合作破裂后,情况危急,六大在莫斯科举行。

4、随着长征的胜利,延安成为革命中心;5、解放战争胜利后,建立新中国,北京成为首都,故八大以后均在北京举行。

6、历次全国大会地点的变化反映了革命的艰难和曲折历程。

观点: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灵魂

论述:

中国共产党注重实事求是。

1、一大提出要打倒资产阶级,但二大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团结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2、建党初期以城市工人运动为重心,遭受重大挫折,中共四大、五大及时调整,提出了建立工农联盟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主张。

从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出发,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和建设伟大成果的法宝。

【解析】

【详解】

首先,分析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提取部分或者整体相互关联的信息确定一个主题,本题可从历次代表大会得出会议地点的变化反映了革命历程的曲折,其次,根据论题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按照逻辑论证论题,最后,论证表述成文并总结。

阐述时注意题目要求:

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严格意义上的留学生运动,是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而出现的历史现象。

近150年来,留学生作为一支学贯中西的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直接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中国先进文化的构建。

高潮时期

主要方向

方式

规模及代表人物

清末

同治时期

留学美国

官费

1872-1875年间120名(广东84名,江苏20名,浙江9名,福建4名,安徽2名,山东1名)。

代表人物有詹天佑,唐绍仪等

清末光绪年间

留学日本

官费自费各半

1896年到1912年期间近3万人赴日留学。

黄兴、宋教仁、秋瑾、鲁迅等。

民初五四前后

留美、留法、留苏

庚子赔款赴美,留法,留苏基本民间社团组织

代表人物有梅贻琦、胡适、竺可桢等赴美,蔡元培、周恩来、邓小平等赴法国勤工俭学,刘少奇、刘伯承、蒋经国等赴苏。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全方位,欧美发达国家居多

初期公费为主,进入21世纪后,自费留学占主流。

从1978年到2015年底,走出国门的留学生累计达404.21万人;2015年,有来自202个国家和地区的397635人来华留学。

代表人物有李彦宏,张朝阳等。

——李喜所《中国留学生的发展历程及其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

评述近现代中国留学教育这一现象。

【答案】

阶段

信息

分析

 

第一阶段

官费,留学美国,主要是学习军事和工艺技术、自然科学。

留学生多来自沿海家庭。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西学的传播,新思潮的萌发,洋务运动的兴起。

影响:

成为近代民族工业和海军的中坚力量。

促进了工业,科技与国防的现代化。

 

第二阶段

留学日本,主要是学习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

自费留学人数大增。

留学逐渐成为风尚。

背景。

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强盛。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加剧。

清末新政。

科举制度被废除,民间求学风气转变。

距离日本近,费用低,文化风俗习惯相似。

影响。

成为民主革命运动的骨干,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

 

第三阶段

主要是到美国,法国,俄国留学。

留学资金来源多样化,浓厚政治色彩(学习马克思主义,探索救国救民道路。

背景:

新文化运动提升民众的民主,科学意识。

十月革命。

五四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

美国返还部分庚子赔款。

影响,促进中国科学文化的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