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城市粪渣垃圾及资源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4268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江市城市粪渣垃圾及资源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九江市城市粪渣垃圾及资源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九江市城市粪渣垃圾及资源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九江市城市粪渣垃圾及资源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九江市城市粪渣垃圾及资源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江市城市粪渣垃圾及资源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

《九江市城市粪渣垃圾及资源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江市城市粪渣垃圾及资源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江市城市粪渣垃圾及资源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

九江市城市粪渣垃圾及资源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工程咨询单位资格证书

编号:

工咨甲22120070006

 

九江市城市粪渣垃圾处理及资源

利用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武汉理工大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武汉

二O一五年六月

 

九江市城市粪渣垃圾处理及资源

利用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

武汉理工大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资质等级:

工咨甲22120070006

 

院长:

戴绍斌

总工程师:

武永焱

部门负责人:

袁志宇

项目负责人:

张高科

编制人员:

李俊王珺婷郭盛

丰俊田薇薇纪文达

王佩吴丽颖李明梦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城市环境承载压力日益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根据九江市城市发展情况,九江市中心城区现有居住人口约90万人,每天约产生粪便约1225吨,排放的粪便中约含氮16.74吨,含磷约1.57吨,如产生的粪便不经处理,直接排放进入水体,每天可以污染2500万吨水(滇池有水12亿吨,如九江市排放的城市粪便直接排入滇池,48天就可以污染整个滇池)。

由此可见,城市粪便已经成为未来城市环境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处理不好不仅影响市民居住环境、生活质量,以及全市文明城市的创建,因此,建设九江市城市粪渣垃圾处理及资源利用项目,对城市粪便科学化处理及粪渣资源的再利用,已成为九江市未来城市发展及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

受九江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委托,我院承担了《九江市城市粪渣垃圾处理及资源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我院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多次踏勘现场,走访有关单位,广泛收集资料,对九江市城市粪便处理现状、处理规模、工程方案、工程造价、运行费用及投资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和研究。

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本可行性研究报告

经过调研和论证:

本次项目日处理规模为600吨/天;处理工艺采用“粗过滤+除泥脱水+生化处理+资源利用”处理工艺;工程总投资约1443.48万元(注:

前期报告总投资为4000万元)(其中,工程投资为1148.3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13.47万元,工程预备费81.71万元);城市粪便收集、转运及处置费230元/吨(其中,城市粪便收集、转运费为150元/吨、城市粪便处置为80元/吨);经估算,本项目年均收入约为1752万元,年平均所得税约438万,年均营业收入约1314万元,总成本费用1164.34万元,年均净利润约为149.66万元,利润率为10.36%。

在编制本工程的可研工作的过程中,得到了九江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发改委、规划局、环保局等相关部门及领导的大力支持、配合和指导,谨此致以谢意。

 

1概述

1.1项目名称与背景

1.1.1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九江市城市粪渣垃圾处理及资源利用项目

建设地点:

九江市东郊生活垃圾填埋场

1.1.2项目背景

目前,我国城市粪便资源无害化综合治理水平不高,环境污染随着城市建设的裂变及人口的剧增而日益凸显。

以较发达的沿海城市南京、无锡、上海为例,目前的粪渣垃圾处理方式都未能达到无害化处理,不仅造成蚊蝇孳生,还消耗和浪费大量人力、财力及土地。

更为严重的是埋掉(焚烧)粪便垃圾,事实上不仅破坏了维系农业生态系统营养循环结构,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断悄然流失,土地生长潜力持续下降,而且农民不得不依赖施用大量化肥来补充土壤营养。

这样,既加大了生产成本,又由于大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面源污染,进而危及食品和环境安全,危害人类健康。

从资源的优化利用角度看,据权威部门统计分析,每个成年人平均每年粪尿排泄量为790公斤,折合氮素(N)4.4公斤、磷素(P205)1.36公斤、钾素(K20)1.67公斤。

如若以人粪、人尿收集利用率分别为60%和30%计算,我国城市以3亿人口(折合为成年人)估算,那么每年则可积攒人粪尿530多亿公斤,可为农业提供氮素30多万吨、磷素9万多吨、钾素10多万吨(配制高科技含量的生物、复混肥料尚未计算)。

这些宝贵的生态农业资源作为农业大国弃之不用着实可惜。

与此同时,我国城市仍有数以万计的街道用水冲洗公厕和不计其数的民宅抽水马桶,在昼夜不停地冲水、漏水。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而又严重缺水的国家,它不仅浪费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的生活用水,而且污水再去污水,不断扩大恶化,危害自己,祸及子孙!

1.2编制依据和原则

1.2.1编制依据

(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3年)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253号令,1998)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修订版)

(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7)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9)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11)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

(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13)《粪便处理厂设计规范》(CJJ64-2009)

(14)其他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

1.2.2编制原则

(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使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及标准。

(2)在九江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卫生专项规划的指导下,采取全面规划、科学实施的原则,使工程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协调;既保护环境,又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3)整体的一体化和无缝对接技术原则。

(4)管理系统建设部分总体技术原则。

(5)处理中心建设技术原则:

采用高效节能、易于管理、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处理工艺,确保城市粪渣导向型资源化处理效果。

(6)结合行业特性,大量采取现场易用的无线终端;采用合适的自动化技术及监测仪表,提高运行管理水平。

(7)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注重处理厂的环境建设,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8)具有自适应性、扩容性、前瞻性。

1.3编制规范及标准

(1)《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2)《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113-2007)

(4)《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评价标准》(CJJ/T107-2005)

(5)《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要求》(GB/T18772-2002)

(6)《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GB/T18772-2008)

(7)《聚乙烯(PE)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T231-98)

(8)《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290-2014)

(9)《垃圾填埋场用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CJ/T234-2006)

(10)《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93-2003)

(11)《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101号

(1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1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1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14)

(1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修订版)

(1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10)

(17)《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1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19)《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2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21)《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2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25)《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26)《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2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2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29)《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L/T5395-2007)

(30)《建筑边坡工程设计规范》(GB50330-2002)

(3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

(3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3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34)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年版)

(3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36)《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37)《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

(38)《防洪标准》(GB50201-2014)

(3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4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41)《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10)

(42)《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92)(2001年版)

(4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4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45)《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13)

(46)《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31-2007)

(47)《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定》(HG/T20513-2000)

(48)《仪表供电设计规定》(HG/T20509-2014)

(49)《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定》(HG/T20512-2000)

(5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

(5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

(52)《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2008)

(53)《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2008)

(54)《市容环境卫生术语标准》(CJJ/T65-2004)

(55)《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

(56)《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

(57)《粪便处理厂(场)设计规范》(CJJ64-2009)

(58)《城市粪便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CJJ30-2009)

其它有关市政、环卫、水利、给排水、建筑、结构、电气、自控等工程设计的最新技术标准和规范。

1.4九江市基本概况

1.4.1基本情况

九江市是江西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简称“浔”,古称柴桑、江州、浔阳,省域副中心城市,江西省打造的双核城市,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名城。

九江位于长江、京九两大经济开发带交叉点,是长江中游区域中心港口城市,是中国首批5个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之一,有“江西北大门”之称。

九江有“九派浔阳郡,分明似画图”之美称。

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有三分之二的水域面积在九江,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庐山、佛教净土宗发源地东林寺、江西“千岛湖”庐山西海、中部“九寨沟”龙源峡皆位其境内。

九江地处东经113°57'--116°53',北纬28°47'--30°06'。

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南部略高,向北倾斜,平均海拔32米(市区海拔20米),修水九岭山海拔1794米,为九江最高峰,庐山区蛤蟆石附近的鄱阳湖底,海拔9.37米,为全市最低处,九江全境东西长270公里,南北宽140公里,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总面积的11.3%,其中市区规划面积11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8.4平方公里。

九江“途通五岭、势拒三江”,具有“七省通衢”的战略地位。

由于得舟楫之便,加上物产丰富,九江自古就是通都大邑,是人员流和物流中心城市,是长江中游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曾是中国的“四大米市”、“三大茶市”之一。

长江是中国最大、最长的东西向水上大通道,京九铁路是我国最长、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南北向陆上运输大通道,两条大动脉在九江市区交汇,九江成为承东启西、引南接北的金十字交汇点。

现代水陆空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九江港是长江流域十大港口之一,年客、货运量分居长江各港口第二位和第四位。

铁路有京(北京)九、武(武汉)九、合(合肥)九三条铁路相交,铜(铜陵)九铁路正在规划建设中;公路有昌九、九景两条高速公路以及105、316国道穿境而过。

九江机场正在积极运作。

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九江是东部沿海开发向中西部推进的过渡地带,是京九、长江两大经济开发带的交叉点,处于极为重要的位置。

从长江流域的格局看,九江是沪、汉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又是长江段赣、鄂、湘、皖四省结合部;从京九沿线看,九江是唯一的水陆交通枢纽,沟通东西南北;从江西省的发展看,九江是唯一通江达海的外贸港口城市,是联结全省与长江开发带和沿海开放带的“北大门”。

九江市是中国内陆重点开放城市,长江中下游重要城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要城市,自古以来。

就是舟车辐辏,商贾云集的通都大邑。

九江地处赣、鄂、湘、皖四省交界处,襟江带湖,背倚庐山,山拥千嶂,江环九派,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条件,九江很早就开始成为轻工业城市,并发展成为临江工业城市,如今,它的汽车、钢铁、家具、玻璃等工业非常发达。

九江是在金融、文化、情报通讯、教育研究及交通等方面取得飞跃发展的充满活力的城市。

1.4.2社会经济

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56.4亿元,同比增长13.2%。

财政总收入161.8亿元,增长38.6%,超额完成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确定的“财政收入三年翻番”目标;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提高1.6个百分点,达到12.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1亿元,增长42.2%;县级财政收入135.1亿元,占全市83.5%。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9.7亿元,增长18.1%。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55亿元,增长15.4%;贷款余额804亿元,增长24.1%,增幅全省第一。

完成进出口总额37.9亿美元,增长109%,其中出口总额26.3亿美元,三年增长9倍,增幅全省第一,总量首次位居全省第二;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150个,实际进资307.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7亿美元,开放型经济工作综合考评连续三年全省第一。

民营企业户数2.3万户,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市经济中“三分天下有其二”。

2012年工业实力进一步壮大。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增长,增长率达50.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1亿元,增长18.3%。

通过龙头引领、延链配套,引导企业抱团扎堆,主导产业加速集聚。

通过政策扶持、调度推进,鼓励企业技改扩能,骨干企业加速壮大;九江石化、九江钢厂突破200亿元。

通过加大投入、加强配套,工业平台加速拓展,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2012年,坚持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实施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76个,其中10亿元以上22个。

5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1006.5亿元,增长39.4%,总量全省第二,增幅全省第一。

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快速推进,投资80亿元的星火有机硅一体化、80亿元的旭阳雷迪三期、50亿元的江铜铅锌冶炼、50亿元的攀森多元金属镍粒、30亿元的龙达粘胶纤维、30亿元的中粮植物油、30亿元的赛翡蓝宝石、25亿元的九钢技术改造等项目投产,投资100亿元的九江石化油品质量升级、100亿元的理文造纸、100亿元的恒生大化纤、50亿元的天然气储备及利用工程、45亿元的九电四期、26亿元的亚泥五六期等项目开工建设。

1.4.3农业经济

九江农业生产具有优势。

农业的主要种植作物有水稻、棉花、大豆、玉米、花生、油菜籽、芝麻、茶叶、苎麻等二十多大类别。

水稻、棉花、油菜、苎麻、茶叶属江西省的重要产区之一,其中棉花产量占全省三分之二。

林、牧、副、渔业生产在全省也占有相当位置。

1949年以来,九江的农田基本建设成就显著;农业机械拥有量迅速增长;农业科学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向前发展。

九十年代初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永修、修水、都昌、德安四县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彭泽县为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湖口为全省油菜生产基地。

农垦事业是九江一大特色,在全省农垦战线占有重要位置。

它集农、工、商、运、建、旅游、服务业于一体,全面开发,综合经营。

2013年九江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66万公顷,增长0.2%;粮食产量160.80万吨,增长1.6%。

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3.31万公顷,增长2.2%;油料产量21.70万吨,增长3.8%。

棉花播种面积6.28万公顷,增长0.6%;棉花产量9.14万吨,下降15.0%。

2013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57万公顷,零星植树1564万株;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43.86万公顷,成林抚育面积5.78万公顷。

2013年全年肉类总产量21.20万吨,比上年增长2.8%。

生猪出栏215.72万头,增长3.5%;生猪存栏129.45万头,增长0.6%。

全年水产品产量40.57万吨,增长2.1%,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14.25万吨,增长2.8%。

截止至2013年底,九江市规模以上农业企业425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79家,市级龙头企业221家。

实现销售收入699.3亿元,同比增长23.6%;其中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94亿元,同比增长26%。

培育了博莱、嘉盛粮油、仙客来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划建设了8个农产品加工园区,新增农产品江西著名商标21个,江西名牌3个,绿色有机食品22个,无公害农产品46个。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990家,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户121.5万户(次),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户均增收2460元。

1.4.4气象条件

九江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区,年平均气温16-17℃,年降雨量1300-1600毫米,其中40%以上集中在第二季度;年无霜期239-266天,年平均雾日在16天以下。

1.5九江市城市粪渣垃圾处理现状

九江市粪便基本上都是管网式处理法。

即:

通过小区及公厕管道直接流入化粪池,汇入市政管网,再由污水处理厂将固体沉淀,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而粪便沉淀物送至垃圾场填埋。

管网式粪便处理法似乎优越于传统的自然坐落式的点源处理(一坑一处理)模式。

但这种雨水与污水同一下水道的做法,下雨时粪便则可能直排河道造成大面积污染;而粪便沉淀物填埋不仅对地表水、地下水形成二次污染,还白白浪费了粪便这一宝贵的有机质肥源。

九江市目前的粪便基本上也未经过净化处理直接流入城市地下排水管网,再顺流而下污染河道和地下水体,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和危害。

九江市由于农民对粪便污泥的处理意识和观念不成熟,只有极少部分的粪便被周边农户拉走直接使用,而未经处理的粪便其有机物无法得到高效利用,成为传播细菌、传染病的温床,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而粪便污泥由于具有数量分布广、污染快、治理难、危害大等特点,日积月累会危及到人们群众的正常生活。

1.6结论及主要经济指标

针对九江市城市粪渣垃圾处理及环境改善问题,该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战略方针,项目同时符合《九江市城市总体规划》,对支持九江市居民安稳致富,保护市区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该项目作为改善九江市城区人文居住环境,促进废物资源化利用的生态工程,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改善九江市市区的生态环境,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改善该地区的环境,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项目。

该项目建设具有节能环保、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工程设施运行费低以及易于管理等特点。

本项目实施后,可改善九江市市区的城市整体环境,解决粪渣垃圾处理问题,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本项目建设总投资约1443.48万元,其中工程投资为1148.30万元,工程建设及其他费用213.47万元,预备费为81.71万元。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2.1九江市城市粪渣垃圾污染现状

一直以来,粪便都作为农田、鱼塘的广泛使用的有机肥料,近年来,因为大量清洗厕所用的清洁剂、洁厕剂等化学物品与粪便混合,粪便出路已经从原来的农业、渔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料逐渐转移,这些粪便不处理或处理不当易污染环境,孳生蚊、蝇,传播疾病,成为有害垃圾;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的要求是灭杀粪便中的病原体(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完全灭杀苍蝇的幼虫并有效控制苍蝇滋生和繁殖,从而使粪便达到无害化、稳定化。

2.2九江市粪渣垃圾处理设施现状

目前,九江市尚未建设规范化的粪便无害化处理及再生利用中心,化粪池和城市公厕粪便的清运和管理基本是无序的,粪便基本上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

根据《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标准》的要求,建立完善的粪便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完善粪便无害化处理体系对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粪便的污染问题,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市容环境水平,急需建设九江市粪便无害化处理的设施。

2.3智能分类型粪渣资源化必要性

(1)溯源分类的意义

人粪作为受到各类化工添加影响最小的生物资源,是最优质的生态有机肥原料之一。

与此同时,城市粪渣构成随市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已经更为复杂,例如:

医院酒店等场所大量使用消毒液,所产生的粪渣用作有机肥可能导致物种变异和疾病扩散。

传统的城市粪渣处理工艺采取无区分的粪、渣、泥和水的分离,导致所分离出的粪肥的肥效和生态意义急剧降低,深度地弱化了人粪的价值。

溯源智能筛分所产出的粪肥,在当前这个以绿色生态为主旋律的社会环境下,因其稀缺和可溯源而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2)导向溯源的意义

中国建设了一大批粪便处理厂,现在普遍处于闲置状态,根源在于对粪源无法控制。

采用导向溯源方式,既保证了分类的准确,同时又为政府约束粪渣指向性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3)粪便无害化处理的必要性

1)是提高环境水平、巩固和创建各项国家级城市的需要

目前,九江市尚未建设规范化的粪便无害化处理及再生利用中心,化粪池和城市公厕粪便的清运和管理基本是无序的,粪便基本上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

根据《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标准》的要求,建立完善的粪便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完善粪便无害化处理体系对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粪便的污染问题,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市容环境水平,急需建设九江市粪便无害化处理的设施。

2)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城市粪便主要污染物是高浓度有机物、固体残渣、恶臭气体、病原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

由于含有传染性病原体,而且具备大量繁殖的有利条件,若管理不严或处置不当,极易成为疾病传播的源头,并通过水体和孳生的苍蝇、蚊子、老鼠及蟑螂等有害动物传播和流行。

有大量事例及相关研究成果表明:

粪便及粪便管理不善、处置不当导致环境卫生状况恶化,与之相关的疾病严重危害着人们健康。

据统计,这些疾病主要有霍乱、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蛔虫病、钩虫病等肠道传染病和鼠疫、炭疽、黑热病、流行性乙型脑炎、血吸虫病等媒介生物性疾病等。

粪便如果乱丢乱放,甚至可能导致疫情扩散。

媒介生物在传染病发生中起了难以估量的作用,也是引发许许多多新传染病的“元凶”。

粪便中有害病菌、病毒在媒介生物作用下,必然加剧对城乡人民身体健康的威胁,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3)是粪便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需要

粪便是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