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养殖示范场建设项目.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4164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养殖示范场建设项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科技养殖示范场建设项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科技养殖示范场建设项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科技养殖示范场建设项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科技养殖示范场建设项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技养殖示范场建设项目.docx

《科技养殖示范场建设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养殖示范场建设项目.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技养殖示范场建设项目.docx

科技养殖示范场建设项目

生态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建设

项目建议书

 

 

申报单位:

西秀区大西桥镇马场村养殖协会

二0一一年四月二十四日

 

一、项目概要

(一)项目名称:

大西桥镇马场村生态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建设项目

(二)项目申报单位:

西秀区大西桥镇马场村养殖协会

(四)项目建设地点:

西秀区大西桥镇马场村

(五)项目负责人:

邱信文

(六)项目总投资:

41.3万元,其中:

自筹资金26.3万元,申请科技三项费15万元。

(七)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

新建标准化猪舍1300平方米;新建产床10套;新建保育栏100平方;新建单体限位栏50套;新建管理用房30平方米;新建库房50平方米;新建净化池20立方米;新建干粪池20立方米;安装水管500米;架通电路500米;修建道路300米;养殖场的饲料加工设备。

新增外二元母猪80头;引进杜洛克种公猪1头。

二、项目背景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得以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这标志着我国己全面进入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安顺市近几年来的畜牧业生产出现了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但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畜产品占有量仍然比较低。

饲养技术落后,不成规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市畜牧业的发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夕卜市场对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生产出高蛋白、低脂肪、安全、无公害的畜产品才能赢得国内外市场。

因此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作出了把我市建设成为生态畜牧业强市的决定,把畜牧业的发展定位在以生态养殖为支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路线上。

为了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安顺市、区人民政府大力支持,使全市发展畜牧业的热潮空前高涨,而在畜牧业结构中,养猪业占有重要的位值。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瘦肉型猪的市场将越来越好。

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将大大提高我区生猪饲养水平和饲养规模,增强市场竟争力,生产出优质的猪肉食品,满足市场的需求。

近几年,随着生态畜牧大省、强市、强区的推进,大西桥镇把发展生态畜牧业作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产业来抓,畜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养猪业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农户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技术逐步提高,规模养殖户不断涌现。

2008年出栏优质肉猪2.6万头,属全省优质商品猪生产基地乡镇

马场村位于大西桥镇的中心,关州公路旁,距大西桥镇政府3公里,村境内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信息灵通。

耕地面积600亩,总人口1041人。

村民勤劳善良,敢于探索,经济发展的方法多、路子广。

2007年以来,生猪价格一直走俏,生猪养殖的综合效益不断显露,农民发展生猪养殖的积极性也随之高涨,2008年全村生猪存栏1800余头,出栏生猪3000余头。

项目建成后,将为打造大西桥镇的畜牧大镇夯实基础,促进全区畜牧业的发展,带动农民发展科学生猪养殖,增加农民收入,平仰市场物价具有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的建设是大力推广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项目建设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食品的生产客观上要求与国际接轨,必须生产出高蛋白、低脂肪、安全、无公害的猪肉食品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赢得国内外市场。

项目建设的目的就是以高科技含量、高起点、高投入,以市场化运作、标准化生产出优质、安全的猪肉食品,满足市场需求,加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项目建设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安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使该市具有典型传统农业的特点,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粮食为主的产业结构,虽然基本解决了全市城乡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但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曰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从数量型向质量营养保健型转变,通过项目的建设,实行粮草畜结合、畜沼粮结合、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构成一个较为稳定的畜牧农业生产系统,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3、项目建设是改善人民膳食结构,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

多年来,我国人民的食物结构仍然是以粮食为主,动物性蛋白供应不足,为改善人民的膳食结构,提高生活质量,必须大力发展养殖业,养猪业是畜牧业的主导产业,通过项目的建设,可以促进优质三元杂交商品猪生产的发展,满足城乡人民的生活需要。

4、增加项目区农民收入的需要

大西桥镇是西秀区优质肉猪生产基地,畜牧业特别是养猪业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肉食品的需求从数量的需求向质量的需求方向转变,传统养殖的畜产品将失去市场竞争力,很难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此,抓住建设生态畜牧业大省、强市、强区的机遇,建设优质肉猪科技养殖生产基地,是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内容,也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实施本项目,可以引导项目区及周边村寨农户大力发展优质、安全、高效的无公害三元杂交瘦肉型商品猪生产,使养猪业向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方面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养猪业的经济效益,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具有较大的示范带动作用。

3、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贵州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省份,也是一个农业弱省,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使得贵州具有典型的传统农业的特点。

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粮为主的产业结构,虽然基本解决了全省城乡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但却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从数量型向质量营养保健型转变。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在项目区实行畜--沼-粮配套养殖模式,可以使种植业与养殖业互相促进协调发展,逐步构成一个较为稳定的高效农业生产体系,建立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及可行性

1、较好的政策环境

近几年,随着我市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重组,农业从以种植业为主转变为种植业和林牧业同步发展,畜牧业的发展提到了议事日程,在中共贵州省、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中指出:

畜牧业要将提高产量与品种改良并重,积极稳妥地发展养猪业,在《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了我省畜牧业发展的方向,制定了促进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特别是优质猪基地的建设,在用地、税收、资金扶持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保障。

2、优越的自然环境

我市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有畜牧业发展较好的自然环境。

同时,我市工业不发达,空气水质较好,有发展优质、安全产品得天独厚的条件。

3、丰富的资源优势

安顺市是典型的农业市,粮食作物主要是玉米、小麦和稻谷。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主要用于猪饲料原料,这就为我市养猪业提供了饲料保障。

丰富的饲料资源决定了我市县养猪业的前景较好,也决定了兴建万头猪场项目切实可行。

4、市场前景好

猪肉是中国肉食消费的主体和出口创汇的传统产品。

近几年来,中国每年出口猪肉约30多万吨,其中一半为供应香港、澳门地区的活猪,每年200—300万头;一半为冷冻猪肉,以俄罗斯(占中国出口总量的60%左右)和中国香港为主。

加入世贸组织后,生产要素的低成本和饲料价格的降低,有利于增强中国养猪业的竞争力;在国内市场方面,随着城乡人民群众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猪肉的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项目生产品质好、无公害的优质瘦肉猪,产品适销对路。

五、市场分析

项目区生产的主要产品是优质肉猪

1、国际市场:

目前我国猪肉产品主要以出口俄罗斯市场为主的格局不会改变,具有吸引力的是东南亚地区,因而只要在卫生、品质方面增强竞争力,就能扩大俄罗斯市场,开辟东南市场,最终进入欧美市场。

2、国内市场:

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的肉食品消费仍以猪肉为主,在长时间不会改变,只要不断提高品质,生产优质、安全的猪肉产品,就能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农村市场:

近年来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猪肉的消费增加。

4、项目区市场:

项目建成年可生产优质肉猪1000头,主要销往贵阳、广东、上海等市场,小部分本地屠宰及农户自食。

六、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1、养猪场选址位于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禁养区以外,通风良好,给排水相对方便。

2、距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距离满足防疫要求,有供电稳定的电源。

3、在总体布局上做到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净道污道分开,正常猪与病猪分开,种猪与商品猪分开。

4、养殖场(小区)实行人畜分离、集中饲养、封闭管理。

5、养猪场污水和粪便应进行处理,排粪沟采用暗沟。

6、养殖场产生的粪污集中处理,猪场粪污无害化处理工艺根据养殖规模、清粪方式和当地自然条件建立净化池与干粪间,选择三级沉淀处理,处理后的水质要求达标排放,实现饲养标准化。

七、建设地点

西秀区大西桥镇马场村信文科技养殖示范场

八、建设内容及规模

新建标准化猪舍1300平方米;新建产床10套;新建保育栏100平方;新建单体限位栏50套;新建管理用房30平方米;新建库房50平方米;新建净化池20立方米;新建干粪池20立方米;安装水管500米;架通电路500米;修建道路300米;养殖场的饲料加工设备。

新增外二元母猪80头;引进杜洛克种公猪1头。

九、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48万元,其中:

1、新建标准化猪舍1000平方米×200元/平方米=20万元;

2、新建产床10套×3500元/套=3.5万元;

3、新建保育栏100平方×160元/平方=1.6万元;

4、新建单体限位栏50套×280元/套=1.4万元;

5、新建管理用房30平方米×250元/平方米=0.75万元;

6、新建库房50平方米×250元/平方米=1.25万元;

7、新建净化池20立方米×250元/立方米=0.5万元;

8、新建干粪池20立方米×250元/立方米=0.5万元;

9、安装水管500米×6元/米=0.3万元;

10、架通电路500米×10元/米=0.5万元;

11、修建道路300米×50元=1.5万元;

12、新增外二元母猪80头×1000元/头=8万元;

13、引进杜洛克种公猪1头×5000元/头=0.5万元;

14、养殖场的饲料加工设备1万元。

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48万元,其中:

自筹资金38万元,申请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15万元。

十、项目建设年限

建设年限一个月(2011年)

十一、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①项目建成后,年出栏优质肉猪1600余头。

②二元母猪年产仔2.2窝,产仔存活数20头。

③商品猪165日龄体重达到110公斤以上。

十二、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每年向社会提供1600头优质瘦肉型商品猪,产值达224万元,年利润48万元,带动周边地区农户大力发展优质、安全、高效的无公害三元杂交瘦肉型商品猪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养猪业的经济效益,达到增加项目区农民收入的目的,带动农户发展生猪生产100余户,发展饲养二元母猪500余头。

(二)社会效益

项目的建成可辐射带动周边村及其他乡镇生态养猪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三)生态效益

项目推广生态养殖模式,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粪、尿和污水排入沼气池,进行无公害化处理,产生的沼气可作为能源使用,处理后的粪尿又是优质有机肥,施于人工饲草料基地,不但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还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三、结论与建议

该项目符合国家当前的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投资规模适宜,结构合理,条件具备,效益明显;建议上级科技部门尽早给予立项实施为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