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扶贫项目定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88194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0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扶贫项目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科技扶贫项目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科技扶贫项目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科技扶贫项目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科技扶贫项目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技扶贫项目定稿.docx

《科技扶贫项目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扶贫项目定稿.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技扶贫项目定稿.docx

科技扶贫项目定稿

 

宁夏原州区3000亩

马铃薯种薯繁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单位:

固原六盘山薯业有限公司

项目建设地点:

固原市原州区彭堡乡

可研报告编制时间:

二○○九年五月

 

第一章项目概述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1.概况

宁夏固原六盘山薯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0月的民营企业,公司从马铃薯种薯繁育起步,到开展鲜薯运销和小杂粮加工运销为一体。

目前主要经销马铃薯种薯、商品薯和鹰嘴豆、豌豆、荞麦、蚕豆、扁豆、莜麦等小秋杂粮等。

产品远销马来西亚、阿联酋、俄罗斯等国,以及国内沿海地区。

2007年,向全国各地市场及国外市场运销马铃薯30万吨,加工运销小杂粮1万吨。

当年,被固原市评为马铃薯外运龙头企业、扶贫龙头企业。

公司采用“科研+公司+基地+农户”的马铃薯产业化经营模式,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运作机制,实行种薯繁育、种植、销售、技术指导、信息提供等一体化服务,全力实施马铃薯产业化经营,委托固原市农科所、西吉马铃薯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繁育提供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微型薯,公司种植繁育一级以上优质马铃薯种薯,带动广大农民发展集约型、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提升马铃薯产业化水平,不断拓展产品市场。

2.财务状况及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公司拥有固定资产200万元,占地面积38亩,建有大型批发市场2处,占地60亩;拥有仓储窖200孔,库容2万吨;拥有种薯繁育基地3000亩;拥有大型现代化农机具18台(套)。

截至2008年12月31日末单位固定资产总额1,017,210.00元,总负债2,154.295.54元,2008年公司销售收入40,997,674.46元,净利润199,754.25元,流动比率231%、速动比率18.8%、总资产报酬率13.1%、净资产收益率12%。

3.单位法人与职工队伍情况

法人代表,马生科,男,45岁,回族,高级农艺师,从事马铃薯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10余年,创办了以固原市马铃薯(农产品)外运协会下辖的固原六盘山薯业有限公司和固原市福利物资运销中心三家民营企业。

2006年被选为固原市工商联副会长;07年获得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颁发的民营科技贡献奖等多项荣誉。

无破产、银行欠资或其他需要说明的有关社会形象和诚信问题。

公司实行董事长领导下的总经理(法人代表)负责制,设1办(办公室)3科(计划科、财务科、保卫科)3部(生产部、销售部、后勤部)。

公司现有员工50人,其中各类大中专学历员工16人,其中高级农艺师8人、经济师1人、会计师1人、农业技术员10名,采购、营销、后勤、保卫、生产等业务熟练人员20多名,具备一定管理经验。

1.1.2项目建设条件

该项目在固原市原州区彭堡乡实施。

现有种薯繁育基地面积3000亩(反租倒包田),气候条件适宜,有可开采地下水资源,具备发展机井灌溉、喷灌条件。

项目区无工矿企业污染,具有发展绿色产品的立地条件。

村组公路贯穿全镇,村组之间有乡村公路互联,交通条件较为便利,有利于产品的运输;全镇村村通电,属国家电网供电,已开通程控电话和移动通讯。

1.1.3项目建设方案

产品方案:

生产繁殖马铃薯早熟新品种2-3个,繁殖马铃薯原种200吨,一级种4500吨。

建设地点: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彭堡乡,新建1个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

建设规模:

项目总投资831.1万元,新建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3000亩,按照两区轮作倒茬制度,依托当地农科所等科研单位生产购进适销对路的马铃薯微型薯,公司自行种植繁育一级以上优质种薯4700吨。

建设配套完善机井6眼,购置喷灌设备2台套,配套电力设备6组,购置德国格里莫公司生产GL34F三点悬挂四行播种机1台套,国产天拖公司制造的迪尔120马力拖拉机配套收获机1台套,装卸叉车、台秤、农运汽车各1台。

引进高产栽培技术2项、示范新品种、技术5项、培训技术人员100人次,培训农民1000人次,引进马铃薯新品种10个、蔬菜新品种5个。

技术来源与可靠、可得性:

马铃薯、蔬菜新品种以自治区新审定的品种为主,鲜薯食用出口专用品种,如:

大西洋(Atlantic)、夏波蒂(Shepody)、费乌瑞它(Favorita)。

此外引进外地和当地科研单位生产的优质微型薯新品种,这些品种属于常规农作物种子、常规繁育技术,可就地就近采购,不仅来源可靠,还易得到技术单位支持、协助,不存在技术专利转让等技术障碍和技术难度较大问题。

运行机制及组织管理方案:

公司设董事会,董事会由5名成员组成,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董事长1人,副董事长1人,董事会负责决定公司重大事宜。

经营管理机构负责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经营管理机构设总经理1人,其职责是执行会议决定,负责组织领导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并设副总经理2人,协助总经理工作,并完成总经理委托分管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董事长可兼任总经理。

公司职能机构设1室5部,即办公室、财务部、计划部、生产部、销售部、采购部,办公室主任、各部部长、部门经理在总经理领导下完成所负责的室、科、部工作。

1.1.4项目建设进度计划

2009年4月-2010年10月。

计划在2009年3月完成前期论证工作;10月前完成基础设施和部分设备采购任务,当年繁育马铃薯种薯3000吨。

2010年10月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并进行竣工验收。

1.1.5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

831.1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入515.1万元,其它投资316万元。

计划申请自治区扶贫专项资金20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531.1万元,申请银行贷款100万元,投资比例分别占24%、64%和12%。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2.1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6年5月在视察宁夏中部干旱带旱灾时的重要指示精神;

1.2.2宁夏自治区政府《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中关于宁夏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的报告;

1.2.3《宁夏马铃薯种薯繁育推广体系规划》和《宁夏马铃薯基地建设规划》;

1.2.4《2008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

1.2.5宁夏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

1.2.6《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

1.2.7《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2008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事宜的通知》(国农办[2007]219号)。

1.3综合评价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宁夏相关产业政策,符合宁夏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要求。

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有利于推进项目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对促进优质高效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建设基础条件好,产业化经营优势突出,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项目建设方案设计合理,措施得力,技术可行,能够保证实现预期建设目标。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马铃薯产量高,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生产适应性强,经济效益好,不仅是我国农业进入历史新阶段实施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我国农业应对加入WTO的挑战,需要着力培育的优势产业。

2001年8月21日,温家宝总理曾深刻指出:

“我国土豆种植面积占世界的五分之一,产量占世界的四分之一。

加快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努力提高土豆的加工转化程度,不断开拓消费市场,我们完全应该而且能够把小土豆办成大产业。

”回良玉副总理指出:

“一定要把薯类当作产业来发展,把产品变成产业,而且要变成优势产业”。

2005年2月就宁夏马铃薯产业发展问题明确批示“宁夏和中国农科院这是个很好的合作共赢方式,在地方和农科院合作开发过程中,既可以有效地促进地方资源的利用和支柱产业的开发,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和农民收入水平,又可以有效地发挥农科院的人才和科技优势,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科技创新。

请农业部给予关注和支持。

”并责成中国农科院对宁夏马铃薯进行专题调研论证,制定了发展战略、规划及政策措施。

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宁夏和中国农科院已正式达成了院地合作协议。

宁夏马铃薯产业正逢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各级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已建立西吉、原州、泾源、望远四个种薯中心,年繁育微型薯1000万粒、原种75万公斤。

在中国农科院的合作指导下,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宁夏绿夏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宁夏农技总站、原州区农技中心等单位实施了科技部“863”科技攻关和农业部“948”育种攻关计划及国际马铃薯中心抗病毒育种项目,筛选出了适合当地种植的淀粉加工型、食品加工型、鲜薯食用型、紫色薯肉四大系列优质专用马铃薯新品种。

具备了基地建设和技术开发的资源条件。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宁夏南部山区是宁夏马铃薯主要产区,常年栽培面积为210多万亩,占全宁夏总栽培面积70%;总产量200多万吨,马铃薯已由单纯的粮菜作物上升为重要的产业经济作物。

目前生产上所用品种绝大部分是用于鲜薯食用、菜用、淀粉加工兼用的芽眼深、薯型不规则的通用型品种,缺乏薯条、薯片、全粉、薯泥等加工等消费的专用品种。

近年来虽曾引进了一些食品加工和鲜薯食用出口专用品种。

但这些品种抗病性差、单产低,栽培风险大,难以适应和满足多样化的种植业生产条件需求,从外观品质、内在品质都与国际马铃薯主流市场和细分市场存在很大差距,产品基本上属低端类型,只能够满足低端市场消费。

对于食品加工、淀粉加工、出口市场、特色品种细分市场、削皮切割真空包装配送、清洗包装超市营销模式市场等高端市场,难以满足。

原州区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区)。

马铃薯产业是该区的支柱产业,每户农民获得的马铃薯销售收入占农户全部收入的1/4以上,是当地农民解决温饱、增加收入、摆脱贫困的重要产业。

但由于品种结构老化、单一,大部分品种也都是与国际市场商品薯需求、世界种薯发展水平脱节的老品种,芽眼深、薯形差、品质不优,失去了核心竞争力;淀粉加工企业所用的品种,淀粉含量低,商品品质不优,产品售价低,影响了农民的生活和收入进一步的提高。

针对上述问题,从2003年开始,宁夏通过执行“948”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引进国际优良特色专用品种和国际先进的种薯生产质量控制、贮存技术及种薯科技产业化技术经验,构建现代专用特色马铃薯品种库,更新换代现有品种,与国际市场主流品种接轨,以位居我国中部的六盘山高海拔冷凉区为基地,构建宁夏专用型马铃薯产业链和种薯科技产业,建设六盘山专用特色马铃薯品种繁育生产基地,为宁夏和我国出口薯及特色专用型马铃薯商品基地建设,提供种薯和技术支持,扩大出口和进口替代,促进该地区马铃薯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脱贫致富。

第三章项目区概况

3.1地理位置及面积构成

项目区位于清水河西岸,银-武高速公路南侧17.5公里处,涉及彭堡、闫堡2个行政村16个村民小组,区域总面积1.4万亩。

3.2总人口及劳动力及贫困状况

项目区总户数920户,农业人口4320人,劳动力2970人。

固原市原州区近年来采取各种增加财政收入的措施,2008年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2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50元。

项目区农民人均耕地4.8亩,人均有粮316Kg,人均纯收入1868元。

过去由于农业种植管理和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生产的粗放经营,使农业生态系统现到严重破坏。

近年,该区通过土地规划,兴修农田水利骨干工程,结合打井节水灌区配套,使得该地区,土壤结构有了显著的改观。

但该区60%的农户生活水平仍维持在贫困线以下,耕种土地取得的收入,只能维持日常生产、生活必需品的支出,扩大再生产的能力较弱。

因此,拟通过国家投资和企业投入资金,发展节水灌溉,兴修农田水利设施,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马铃薯种植及第二、三产业来增加农户的收入,提高生产、生活水平。

3.3资源条件

水文气象条件:

项目区属中温带半干旱区,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陆性气候显著,主要特点为光热资源丰富、干旱少雨、蒸发强烈、风大沙多。

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18小时,年均气温6.2~7.8。

C,无霜期平均120~160天,年平均风速2.8m/s,风向多为西北风。

年平均降水量380~430mm,年均蒸发量1365mm,干旱指数2.3。

降水稀少,气候干旱,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秋季七至九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2%左右,且以阵雨形式出现,春季降水量相对少,与常规农作物需水量很不适应,较适合小秋杂粮及马铃薯的播种生长。

地形、地貌及土壤:

地形、地貌:

以清水河冲积平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并由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海拔高度约1500~1680m,地面平均坡度南北约1/180,东西约1/100。

水土流失较严重,垂直于清水河流向的山洪沟道较为发育。

清水河冲积平原包括河床、河漫滩和阶地等地貌单元。

项目区土壤为湘黄土、沙壤土及耕种缃黄土,地块平整,土壤肥力好,有机质含量较高,是典型的农业种植区。

土壤、植被:

成土母质为分布深厚的第四纪黄土,土壤质地为中壤,土壤类型以主要有黄绵土和侵蚀黑垆土,其成土母质主要是黄土母质,长期的水土流失,局部沟坡出现裸露红土。

由于黄土土质疏松,土层覆盖厚度数米至数百米,土壤垂直节理较发育,孔隙度大,富含碳酸盐类物质,遇水宜湿陷,土壤抗蚀性能差,有机质含量一般小于1%。

自然植被属干旱草原类型。

其主要植被类型以长芒草、茭蒿、百里香、铁杆蒿等群系为主。

天然植被覆盖度低,天然草场严重退化。

水资源:

项目区地下水埋藏较浅,在60~200m以内,易开发利用。

该灌区地表水资源量少,但地下水资源量相对较丰富。

水源地总面积10km2,属孔隙水类中等复杂的中型水源地。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海拔高程为1663~1606m,地貌部位处于半封闭盆地之山前倾斜平原区。

据水文地质部门1996年在该井灌区勘探资料:

彭堡井灌区主要含水层埋藏在200m以内,含水层为第四系砂砾石,泥一般在6~38m,单井涌水量300m3/d;邻近有冬至河水库常年蓄水,地下水补给量充足,水质矿化度小于1.0g/L,适宜农田灌溉及生活用水。

自然灾害:

项目区自然灾害主要有旱灾、雹灾、霜冻、风沙、干热风及农作物病、虫害。

干旱发生频率70—80%,冰雹发生期5—10月,早霜冻多出现在9月中旬,晚霜冻出现在4月下旬;大风日数15天以上,对于秋季作物和马铃薯的种植影响不大。

农业生产水平:

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在原州区属中等水平,农作物小麦单产200kg/亩左右,地膜玉米单产400kg/亩左右。

农业产值以种植业为主,占60%以上,畜牧业以养牛、羊为主,畜牧业产值比重近几年增长较快,占30%以上;林业产值比重很低。

劳务和副业收入提高幅度较大,已成为支柱产业。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现状:

项目乡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现有农、林、水、机等服务组织,可直接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人员30余人。

另外,当地马铃薯科研单位(如市农科所、西吉马铃薯研究所)通过多年的科研积累已掌握和繁育了部分适销对路的优质马铃薯种薯,急待大面积繁育推广。

第四章项目目标与建设内容

4.1项目总体目标

项目的建设项目建成后,每年可生产一级种薯4500余吨,原种200吨,通过示范推广,不断提高全市马铃薯种薯生产量和储备量,有效推动我市马铃薯优良品种更新换代步伐。

项目实施3年实现生产马铃薯一级种薯10000余吨,原原种500吨,能够为推广种植面积10万亩优质马铃薯,提供有效种源保证。

项目区使用大型喷灌设施进行节水灌溉,采用全程机械化耕种、收获,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试验研究等现代农业种植模式,邀请科研单位及雇佣项目区周边农户参与基地种植生产管理,切实发挥良好的马铃薯现代农业种植示范效应,为我市今后马铃薯产业现代化发展起到积极地示范带动作用,帮助项目区及周边地区贫困农户,摆脱贫穷面貌,达到脱贫致富、增强扩大再生产能力的目标。

4.2主要技术方案和措施

生产基地总体布局按照轮作制布设,严格坚持布局合理、分区管理、主次分明、结构紧凑、功能突出的布局原则,科学实施。

1.种薯基地采用大型喷灌圈节水灌溉作业(基地建设节水喷灌圈2套,每套控制有效灌溉面积500亩)。

2.全程机械化耕种、采收、管理。

3.马铃薯种薯繁育,实行轮作倒茬模式设计。

4.机井、电力设施按照节水喷灌圈需要设计安排。

5.品种引进、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生产的适销对路的早、中、晚熟品种,实行测土配肥繁育耕种。

6.基地园区设置林网隔离带,进行分区管理。

4.3建设标准

1.灌溉设计标准:

灌溉保证率按作物生育期内设计需水量得到充分满足的年份占总年数的百分数确定。

根据《灌溉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灌溉设计保证率取75%,作为灌区灌溉设计标准。

设计典型年:

灌溉制度采用典型年法确定,设计典型年按日历年的降水保证率降水频率P=75%年降水量为430mm,有效降雨量129.7mm。

管道工程等别及其级别均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0-99)按设计流量确定。

2.马铃薯种薯繁育执行技术标准

①种薯质量执行GB4406—1984国家标准;

②马铃薯种薯种薯繁育执行DB64/T263—2003宁夏地方标准;

③马铃薯种薯栽培执行DB64/T264-2003宁夏地方标准;

④马铃薯病毒检测执行DB64/T188—1997宁夏地方标准;

⑤马铃薯种薯产地检疫执行GB7331—2003国家标准;

⑥马铃薯产品标准,执行马铃薯NY5221—2004,马铃薯粉丝NY51881—2002。

3.蔬菜生产执行技术标准

①无公害蔬菜产品安全标准,以农业部颁发的检测标准为依据,如甘蓝类蔬菜NY5008—2001,速冻甘蓝类NY5193—2002,双孢蘑菇NY5097—2002等等。

②农业部无公害蔬菜产地条件(NY5010—2001)标准。

4.4项目建设内容

1.基础设施建设:

田间工程建设:

新建日光温棚建设3840㎡,网室建设3840㎡,隔离区道路3100㎡。

项目将利用地下水资源,打机井6眼,(保证种薯基地农业灌溉用水),投入资金72万元。

建设大型喷灌设施2台套,(每台设备可管理喷灌500亩土地),投入资金60万元,(包括铺设地下水管网3000米)。

电力建设:

架设大型变压器一座,(供机井,喷灌设施用)。

铺设地埋电缆3000米,投入资金30万元。

2.种植品种设计:

根据2008年公司基地试种测试结果,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生产的适销对路品种进行繁育种植。

早中熟品种有:

荷兰十五、费乌瑞它、夏波蒂。

中晚熟品种有:

新冀张薯8号、陇薯3号等品种。

3.设备购置方案:

计划购置喷灌设备2台套,配套电力设备6组,购置德国格里莫公司生产GL34F三点悬挂四行播种机1台套,国产天拖公司制造的迪尔120马力拖拉机配套收获机1台套,装卸叉车、台秤、农运汽车各1台。

4.项目其它建设内容:

引进高产栽培技术2项、示范新品种、技术5项、培训技术人员100人次,培训农民1000人次,引进马铃薯新品种10个、蔬菜新品种5个。

第五章项目技术方案与流程

5.1技术方案

本项目技术方案为:

引进马铃薯优良品种→扩繁马铃薯原原种→原种生产→种薯贮藏窖贮藏→出售马铃薯种薯原种→繁种基地生产马铃薯一级种→配套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进行保护性耕作和机械化作业→基地化生产淀粉加工原料薯和鲜食外销商品薯。

5.2工艺技术路线及流程

建立原种、一级种薯生产基地,经培训后的科技人员分片实行科技承包,每人承包一个村,严格按照种薯马铃薯生产规程,严格隔离,科学管理,确保种薯质量。

收获后的原种由种薯繁育中心统一收购,统一贮藏,统一供给,以防止品种混级、混杂。

配套相应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良种良法。

加工原料薯和鲜食商品薯实行“订单”化种植,采用“企业牵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运行模式,农户“订单”种植,企业优价收购。

加强信息和销售方面的服务,搞好流通,逐步形成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新格局。

图2-1种薯繁育技术流程图

马铃薯种薯引进、繁育、示范推广体系

图2-2

网室生产原原种

5.3工艺技术来源的可靠性和可得性

项目采用的技术由中国花卉蔬菜研究所、固原市农科所负责研制,并无偿提供,这些技术已经多年示范应用和熟化,先进适用,可操作性强。

技术来源可靠、可得。

5.4设备方案

项目主要购置设备有进口喷灌设备2台套,每台套设计控制灌溉面积500亩。

机井配套电力设备6台套主要有潜水泵、变压器、高低压线路。

5.5原料和燃料供应方案

项目生产所需肥料、地膜等原辅材料主要由农户向当地市场采购,这些生产原料属于常规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供应充足。

生产所需水源主要依靠地下水供应,水源充足,可满足生产需要。

生产所需电力资源由原州区电力局按照农业用电标准供应,由330KWA电网供应可满足生产用电。

第六章项目实施方案

6.1项目实施条件

1.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

水利骨干工程现状:

项目区水位埋深较深,通过历年建设现有机井10眼,个别配套低压管道,机井井深一般在120—150m之间,井距500m左右,单井出水量60T/h。

灌溉渠道大部分为土渠,渠道水分损失严重,利用率低。

有灌水渠道8km。

交通与电力:

项目区交通便利,村主干道为乡村砂石路,生产作业道路不畅,配套不齐。

电力设施经过农村高低压电力改造,输电线路、变压器等设备配套完善。

能常年保证农灌、农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

项目乡设置有农机管理站,有个体户开设农机维修站,能够开展农机管理和小型维修服务。

管理服务以手扶拖拉机、四轮机、铡草机、农用三轮车为主。

2.项目实施单位条件

固原六盘山薯业有限公司是成立于2007年2月的,从马铃薯种薯繁育起步,到开展鲜薯运销和小杂粮加工运销为一体的民营企业。

目前主要经销“无公害马铃薯”和鹰嘴豆、豌豆、荞麦、蚕豆、扁豆、莜麦等小秋杂粮等。

产品远销马来西亚、阿联酋、俄罗斯等国,以及国内沿海地区。

2008年,向全国各地市场及国外市场运销马铃薯30万吨,加工运销小杂粮1万吨。

当年,被固原市评为马铃薯外运龙头企业、扶贫龙头企业。

公司采用“科研+公司+基地+农户”的马铃薯产业化经营模式,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运作机制,实行种薯繁育、种植、销售、技术指导、信息提供等一体化服务,全力实施马铃薯产业化经营,委托固原市农科所、西吉县马研所等科研单位,为繁育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微型薯提供技术、质检支持。

公司集中种植繁育一级以上优质马铃薯种薯,带动广大农民发展集约型、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提升马铃薯产业化水平,不断拓展产品市场。

3.政策、资源、市场、科技、环境条件等。

政策扶持力度大。

固原市确定马铃薯产业按照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目标和“建基地、强龙头、活流通、创机制、促科技、兴产业”的发展思路,以农民增收、扩大规模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以马铃薯产业的“六化”(品种专用化、种薯种薯化、种植区域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经营产业化)开发和企业的机制创新整合重组、技术改造为重点。

突出扩大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优化结构、改善品质,提高档次,做大作强我市马铃薯产业,实现我市马铃薯产业的优化升级,努力把我市建成全国马铃薯优质高淀粉、优质菜用型专用薯生产强区和强势集散地及全国重要的种薯生产基地。

在具体运行方式上坚持以下措施:

(1)实施好政府采购项目和良种补贴政策。

继续坚持和完善马铃薯种薯原原种(微型薯)政府采购和“四位一体”一步到位推广机制。

(2)加大储藏窖建设力度。

贮藏窖采取以奖代补的政策,实行“先启动、后补助”和整村推进的办法。

(3)其他扶持项目对组建马铃薯产业协会、合作组织等,采取先启动后补助的办法;龙头企业技改扩建贷款贴息。

(4)对建立高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