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黄河水患与历代睢县城址的变迁.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93359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16.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黄河水患与历代睢县城址的变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文)黄河水患与历代睢县城址的变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文)黄河水患与历代睢县城址的变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文)黄河水患与历代睢县城址的变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文)黄河水患与历代睢县城址的变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文)黄河水患与历代睢县城址的变迁.docx

《(论文)黄河水患与历代睢县城址的变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黄河水患与历代睢县城址的变迁.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文)黄河水患与历代睢县城址的变迁.docx

2012年9月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Sep.,2012

第11卷第3期 JournalofSanmenxiaPolytechnic VoLll,No.3

文史哲专题研究

黄河水患与历县螂的变迁

陈隆文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郑州450001)

摘要:

明清以来黄河频繁决溢,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地理环境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使得许多城市的地址不得不做迁移。

本文利用考古发掘和文献资料,结合实地考察,对睢州古城、旧城与新城的变迁作了系统考察•,分析了黄河水患对睢县城址的选择所造成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

黄河;水患;睢县;城址;变迁

中图分类号:

K928.5 文献标识词:

A 文章编号:

1671-9123(2012)03-0078-07

收稿日期:

2012-08-12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0(11BZS032)

作者简介:

陈隆文(1969-),男,河南开封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历史经济地理、中国货币史和历史环境变迁研究。

睢县位于商丘西部、惠济河中游,处中州之东辅、华夏之心腹。

它东达于徐淮,西连汴洛,南连谯亳,北据黄河,地理位置十分独特。

今之睢县的沿革可追溯到秦襄邑县。

秦襄邑治襄陵,因宋襄公陵墓得名。

金天德三年更名睢州,因城北有睢水而名。

明代罢州为县,称睢县。

由于睢县北靠黄河,故明清以来黄河泛滥多被其害,历史上睢县县城共经历两次迁徙共有三城,是研究豫东地区地理环境变迁的宝贵素材,笔者试对黄河水患与历代睢县城址变迁之一问题作一探索,不当之处敬希指正。

宋元以来,黄河下游分成数股在今黄河以南、淮河以北、贾鲁河以东、大运河以西的黄淮平原上不断泛滥决口改道,成为豫东地区的大害。

以豫东睢县而言,睢县河患始于宋、元,而以明清为最甚。

《宋史》书河决拱州(今睢县)及襄邑者达十次,《元史•五行志》记睢县河决者五次,其中大水者二次。

明清以来河溢豫东的次数更是越来越多,给这一地区地理环境的变迁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清代以后,河决豫东大体如下:

顺治二年(1645),“夏,决考城县之流通口,又决王家园”。

(《清史稿•河渠志》)

顺治五年(1648)“河决兰阳”。

(《清史稿•河渠志》)

顺治十七年(1661)“决陈留郭家埠、虞城罗家口”。

(《清史稿•河渠志》)

康熙二年(1663)“决睢宁武官营及朱家营”。

(《清史稿•河渠志》)

康熙四年(1665)“河决上游,灌虞城、永城、夏邑”。

又“决安东茹良口,庐舍田禾多被淹没”。

(《清史稿•河渠志》)

康熙三十五年(1696)“大水,决(仪封)张家庄”。

(《清史稿•河渠志》)

康熙四十八年(1710)“决兰阳雷家集、仪封洪邵湾及水驿张家庄各堤。

”(《清史稿•河渠志》)

雍正三年(1725)七月十三日,决仪封“南岸大寨大堤,”漫溢“兰阳板厂后大堤”。

(《续行水金鉴》引朱批谕旨)

乾隆元年(1736)四月因彻山毛城铺“河决”,永城亦被灾。

(《清史稿•河渠志》)

乾隆四十三年(1779)'*决祥符,旬日塞之。

闰六月,决仪封十六堡,宽七十余丈,制留湍急,由雎州、宁陵、永城直达亳州之涡河入淮,历时两年堵筑五次方告合龙。

八月上游迭涨,仪封十六堡已塞复决”。

(《清史稿•河渠志》)

乾隆四十五年(1780)六月“决考城、曹县,未几俱塞,十一月,张家油房塞而复开”。

(《清史稿•河渠志》)

乾隆四十六年(1781)“七月决仪封,漫口二十余,北岸水势全注青龙岗”。

“十二月,将塞复塌,大溜全由漫口下注。

”(《清史稿•河渠志》)

乾隆四十九年(1785)“八月,决睢州二堡。

……十一月塞”。

(《清史稿•河渠志》)

乾隆五十二年(1788)“夏,复决睢州张家口,经宁陵、商丘,从涡、肥诸水入淮”。

(《清史稿•河渠志》)

嘉庆三年(1799)“八月溢睢州”,经宁陵、鹿邑注水入洪泽湖。

(《清史稿•河渠志》)

嘉庆十八年(1814)**九月,决睢州及睢南薛家楼,桃北丁家庄”。

(《清史稿•河渠志》)

嘉庆二十三年(1818)“六月,溢虞城”。

(《清史稿•河渠志》)

嘉庆二十四年(1819)“七月,河溢仪封及兰阳”。

经杞县由涡入淮。

(《清史稿•河渠志》)

嘉庆二十五年(1821)“三月,马营口塞,……是月仪封又漫塌”。

(《清史稿•河渠志》)

道光二十一年(1842)六月河决祥符三十一堡,环护城堡,大水围城八个月,街市水深数尺或丈许。

城墙塌坏一百余丈。

大溜汇向苏村口,分南北二股入淮。

祥符、陈留、通许、杞县、太康、鹿邑、睢州、柘城、淮宁及安徽之太和、凤阳等,共五府三十三州县受灾。

道光二十三年(1844)六月,特大洪水,河决中牟,大溜趋朱仙镇,历通许,扶沟、太康入涡会淮。

朱仙镇受灾严重。

咸丰五年(1856)六月河决兰仪之铜瓦厢。

同治二年(1864)水由兰阳下注,考城、长垣被淹。

光绪十三年(1888)六月决开封大辛庄。

八月、郑州十堡漫决,口门五百四十七丈,夺溜由贾鲁河入淮,清廷迟迟不塞,黄流漫溢、中牟、祥符、尉氏、扶沟、鄢陵、通许,太康、西华、淮宁,沈丘、鹿邑多被淹没,水深四、五尺至一、二丈W(见图l)o

图1 金以后黄河南徙河道

从以上统计资料来看,黄河在豫东地区河溢的次数是很多的。

黄河的决溢给整个豫东地区的古代城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睢县城池的变迁就是一例。

睢县自秦设县至今,因受黄河水患,经历两次迁徙共有三城。

睢县县城分古城、旧城、新城(见图2)。

古城为方形,在旧城西一里许。

此古城为秦时所筑,最早称襄邑。

清光绪《续修睢州治•建置》载:

“秦分天下为郡县,始皇欲城承匡,以其地卑湿,移县襄陵,因名襄邑,属砺郡。

三国、晋、宋、后魏、东魏更属不一,襄邑之名则相沿也”。

《太平寰宇记》载:

“(襄邑县)东京东一百四十五里,七乡。

春秋时宋襄公地也,宋襄公葬焉,故曰襄陵。

今墓在县西北(一作东)。

秦始皇以承匡卑湿,遂徙县于襄陵,改为襄邑县”。

很显然,最早的睢县城应该就是秦时的襄邑。

襄邑的废弃是因被黄河河水所冲没,至于此城毁于何时,于文献无载,但基本上应该肯定襄邑城的废弃应在北宋崇宁年以前。

故明嘉靖《睢州志》曰“古城,睢旧城也,在今城西,河水冲没,乃改筑”。

清光绪十八年(1892)《续修睢州志》记载:

“古城为邑旧治,在今城(旧城)西一里许,避黄河而迁者也。

”旧城遗址仍存,由此为坐标我们可推断古城的大体位置及其之西范围所在。

《续修睢州志》又载:

“张公台,城北三里,即张思德清香馆旧址。

”旧志中所谓的张公台,至今仍称其名。

张公是时人对

图2睢县城池变迁

张去华、张思德父子双状元(张去华、张思德系北宋哲宗时人,笔者注)的敬称,该村昔有高台,清香馆坐其上,村以台名。

张公台在(睢县)旧城西北,因此,“城北”应指古城而言,看来,古城清代中后期时还是存在的,据此可以推断古城北界应在张公台南三里。

建国前后在豆府元村(在今睢县城湖西20-30米左右,笔者注)曾发掘出一通界碑,碑文既有土地的四邻和主人,又指出此地位居古城南门外,由此可以推断古城的南界。

古代城池一般是方形的,现在已确定了它的三条边界,则大致可以推断出古城的确切位置了。

在其北部曾多次发现过秦砖、汉瓦和陶器等,不但可以证实古城的年代,而且也证实这一推断大体上是正确的。

由此我们可以基本上确定睢县古城的范围和地理位置了。

北宋以后黄河河道开始南摆,对豫东地区的影响逐渐加强。

睢州县治之所从古城迁到旧城,完全是“避黄河而迁者也”。

旧城始建于宋代崇宁年间(1102—U06)o周十里三百步。

金、元以来,兵燹相仍,旧城城垣日就圮坏。

洪武二十二年(1389)指挥吴仲对旧城进行了修葺,“建城楼四,角楼四,巡铺四十二”。

正统十年(1445)水浸城郭,漕运参将汤节奉命督理河道,从生员黄琦策环城筑堤。

成化十三年(1477)黄河在河南境内决溢,据《明实录》载:

“今岁首黄河水溢,淹没民居,jig漫田野,不得播种”。

这次洪水直接影响了襄邑旧城。

明嘉靖《睢州志•建置•城池》载:

“成化十三年(1477)河决杞县过睢,冲入城垣,官廨、民居、学官、庙刹荡析无遗。

水退城中淤淀,军民营室居之”。

正德二年,睢州知州宋景又修城筑四门,南门正治门,北门通镇门,东门永安门,西门通汴门。

嘉靖十三年(1534)以后,睢县旧城又遭黄水冲击,为保全城郭,知府胡瑞增修城墙,“高阔三丈余,十四年河决逼堤,知府吴江昼夜筑补,城赖保全。

二十二年河复冲西北隅,啮堤将溃,知府王佐取柳枝编堤,以受冲突,谓之’柳堤',葱郁成林,后巡抚章公焕因作新城”。

明嘉靖《睢州志》对此记载亦十分清楚,“(嘉靖)十四年河决,汹涌逼堤,知府吴江巡视筑补,城赖保全。

二十二年,河复冲西北一隅,护堤将溃,知府王佐…取柳枝编北堤一面,以受冲突,谓之'柳堤’,今葱郁成林。

堤内北门官道两旁有吴公二台,嘉靖二卜四年(1545)夏,御史吴悌筑,为睢人避水之所”。

为避黄水,睢人在旧城城北不得不筑一道长堤以自保,护城堤防的存在使城池多幸免其害。

可是每次黄河水过后,城外淤积搞高,城内地势相对降低。

年复一年,城内外地面逐年增高,所以每当狂水南奔,旧城更亦难安。

崇祯十五年(1642)黄水再次冲入旧城,这时新城虽建成不久,但新城、旧城一片汪洋,旧城遂废而成为湖泊,自此睢阳旧城湖水满腹,州治不得不迁至新城南关(今睢县县城)。

旧城即今城湖。

这就是今天睢县城湖形成的原因所在。

旧城虽废,但四岸高地则为旧城墙,另有几处遗迹还可以探寻。

襄台,在旧城东北隅,为城湖中一小岛,相传春秋时为宋襄公所筑望母台,台上是宋襄公的行宫。

后宋襄公寰此更名为宋襄公陵,地名因此名襄陵,秦置襄邑县也由此而来。

今为睢县貂场所在地。

其他还有驼岗、金锁岭、乾明寺、濯锦池又名凤凰台等等,其中濯锦池环北关之南、西、北三面。

《续修睢州志》记载:

“盖邑之善织锦者,环池而居故名。

”据《陈留风俗传》记这里所织的锦缎是供皇帝制作服装用的,所以,《魏都赋》称为“锦绣襄邑”。

《汉书•地理志》中明确记有“襄邑有服官”,说明历史上此地的纺织业是相当发达的。

就微观地形而言,雎州旧城大体是北高而南低。

明嘉靖《雎州志•山川》载:

“金锁岭控州治,其形隆然而高,当年避水患者,多筑居于此,今为州之正街”。

金锁岭即今旧城北关,以形似得名,雎州旧城的北墙就建在其上,明代睢州州治就坐落在金锁岭之阳,故《雎州志•公署》载:

“(睢州州治)在城内正北,地形颇高阜,即金锁岭之脊也。

洪武初知州杨时敏建。

正统五年(1440)知州仲广重加修葺。

成化间(1465-1487)知州王南、弘治二年(1489)知州徐镒亦尝修理。

嘉靖三卜四年(1555)知州于文征重加修理整齐。

(有)正厅五间,过厅五间,幕厅三间一在厅事东,仪仗库三间一在厅事西,帑藏一在过厅东。

六房一左,吏、户、礼、承发司;右,兵、刑、工、架阁库。

大门三间,仪门三间,,疽2吨说明当时睢人对旧城的地势是有相当准确的认识的,所以他们将睢州州治一类的行政公署机构放在全城地势最高之处。

可今天,旧城黄水成湖周长十里又三百步有奇,面积1.67平方公里,最大水深3米,水中植蒲养鱼,年产鱼3万公斤。

1976年,惠济河夏楼阐修成后,回水由通惠渠,经西关灌入湖中,湖水更加充盈。

2008年4月我们再去考察,这里已辟为水上游乐园了。

豫东地区古今城市变迁之巨,由此可见一斑。

明嘉靖三十七年至三十八年(1558—1559)因水患又建今城,即睢县新城。

新城建好以后,新、旧两城相连,旧城呈正方形,新城为椭圆形,新长旧狭,形如凸字,俗称之凤凰城。

坐落在原旧城南关外的一块东西向的长形高地上。

这条高阜有东西二岭,东曰凤凰岭,西曰鞍子岭。

旧城的南城墙是新城的北城墙,两城因而相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