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成功修德立业的根基第11集清心居主人整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3560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幸福成功修德立业的根基第11集清心居主人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幸福成功修德立业的根基第11集清心居主人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幸福成功修德立业的根基第11集清心居主人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幸福成功修德立业的根基第11集清心居主人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幸福成功修德立业的根基第11集清心居主人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幸福成功修德立业的根基第11集清心居主人整理.docx

《幸福成功修德立业的根基第11集清心居主人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幸福成功修德立业的根基第11集清心居主人整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幸福成功修德立业的根基第11集清心居主人整理.docx

幸福成功修德立业的根基第11集清心居主人整理

幸福成功修德立业的根基—《弟子规》学习心得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十一集)

  “16(92)过不规,道两亏”。

这是讲,与朋友相处的时候,应该互相提升。

见到对方有过失,就应该真诚的规劝。

特别是在圣贤教育道路上携手共进的这些善友们,如果看到对方有过失,而不能够去规劝,眼见他德行堕落,不能帮助他提升,这样既使朋友不能够改过自新,自己在德行上也有了亏欠。

这就是“道两亏”,对人、对己都不好。

真正的朋友就应该真诚,相互帮助使德学有所长进,这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孝经》云,“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

”诤友,就是能够对我直言相劝,让我能够少犯过失的人,这句话讲读书人如果有一个诤友,能够令我的名节不会受污损,那是一个莫大的福分,我们应该对他非常感恩。

朋友的相劝,如果是正确的,我们应该立即改正自己的过失。

如果朋友的规劝不妥当,我们也应该心存感恩,感恩他能有这样的热忱来帮助我提升。

我们身边到底有没有这样的诤友,如果有我们一定进步得很快,这是很值得庆幸的一件事情。

  如果我们身边没有人敢跟我直言规劝,那是不是就怨老天爷,怎么不安排一个诤友给我。

为什么这些人都不能对我直言相劝,在那里怨天尤人。

古人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没有诤友,怨谁?

应该怨自己,检点一下自己是不是一个能听得进规劝的人。

别人劝导我们,我们听到别人说我们的缺点、过失,马上就面红耳赤,与他辩驳,不能接受。

这样的态度,人家最多给你提第一次,绝对不可能提第二次了。

因为知道给你提意见你不能接受,不能接受,还再提就与你结怨了。

所以有智慧的人,懂得察言观色,看见你不能接受意见,他以后再也不会开口,对你都是客客气气,大家没必要结怨嘛。

我们这样的做法就把诤友赶跑了。

  首先,我们要心存纳谏的谦卑态度,对待任何人给我们提的意见,我们都应该欢喜接受。

孔子的弟子,子路闻过则喜。

听到别人讲他的过失,子路都很欢喜,绝对不会批驳对方,要跟对方辩驳,甚至会怨恨对方,这样的人没福。

什么人有福?

能够受谏的人。

因为自己看自己的过失很难,但是别人看我们的过失很清楚。

如果听到别人的规劝,能马上改过来的人就有福。

因此,对待朋友的第一个态度,是应该有谦卑的听得进谏言的心态。

第二个态度,是有过则改。

朋友给我们的规劝,我们听到了应该马上改过。

  孔子的学生颜回,是孔子最赞赏的弟子。

因为颜回能做到“不二过”。

同样的过失,他不犯第二次。

我们如果能真正不二过,过失只犯一次。

善友看到我们能够改过,他会欢喜继续规劝。

如果看到我们听到规劝,虽然也很客气,表现出也很谦卑恭敬的态度,但是就不肯改,提第二次你还不改,第三次他可能就不提了。

知道提了也没用了,何必为难你。

所以真正有修养的人,都进退有度。

人如果一天能够听得进一个过失,改正一个过失。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三年一千日就能改一千个过失,恭喜你,你将是一个真正的圣贤了。

  我们对别人,对朋友规劝过失,也要注意艺术和分寸。

不要看到这一条“过不规,道两亏。

”见到朋友有过失,马上就批评他,甚至当众就把他的过失给说出来,使他很难堪,这种方式不对,这是心不够仁慈。

因为仁慈的人给人留面子,看到朋友有过失,希望他能改过,而不是借助这样的机会去刁难他,或者是借着这个机会,来显示自己眼光很厉害,我一下子把他的过失给看到了,抓住了,这种存心就不良了。

  与朋友交往的关键,是我们有没有真诚仁爱的心态。

这样的存心对朋友规劝的时候,就一定会注重方式,尊重对方。

一定是在两个人的时候,没有别人知道的时候对他讲。

当有其它人在场时绝对不讲,这是尊重对方,这样朋友会感恩你,乐意接受你的规劝,他就能改。

所以,我们规劝的目的,是为了朋友改过,为朋友好。

如果不注意方式,达不到规劝的效果,他不肯改,甚至还会起抵制、逆反的心理,甚至怀恨在心,这样就是适得其反了。

因此,与人交往的分寸、态度非常重要,不可不慎重。

  “17(93)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这是讲,凡是与人交往,都会有互相馈赠礼品的时候。

在互相往来的时候,最好清楚对方给我的礼物是多少,我应该回报他多少。

所以当别人送给我们的礼物,不能很不经意,没把人家的礼物当作一回事。

甚至别人送给我们什么东西都忘掉,这就不好。

哪怕他送给我再小的东西,我都非常郑重地接受。

这是对对方的尊重,礼物大小并不重要,关键是情意、礼轻情意重。

因此当我有机会回馈他的时候,不但不能少,一定还要多一点。

“与宜多,取宜少”给别人的多,向别人索取的要少。

这是中国人的厚道。

古人接受对方的礼,必定是把对方的礼物记录下来,等到有机会回礼的时候,在他礼物的基础上,再多加一点送还给他。

礼尚往来,是厚道的存心。

别人给我们的恩德,我们绝对不能忘记。

要报恩,一定要加倍。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这是讲,要知恩报恩。

人懂得恩义,常常把别人的恩记在心里,念念都要报恩,这是有福之人。

天道好还。

天的道理也是自然之道,要酬偿,要报恩。

懂得报恩,就与天道相应,就是随顺自然。

  “与宜多,取宜少。

”另一层意思,是我们为人处事要懂得,给予别人的多,向别人索取的少。

而且最好是不向人索取,不要求人。

古人讲“登天难,求人更难。

”人情有时候很薄,向人家索取,人家未必会理,你自己就生烦恼了,甚至会丧失了生活的信心。

苦恼怎么来的?

向外攀求就会有苦恼。

一个人真正能做到与人无争,与世无求,就得大自在了。

  古人讲得好“人到无求品自高”。

观察一个人的品格修养,就看他有没有“求”的心,真正君子对世间,淡泊名利,于功名富贵一无所求,所求的是道。

君子忧道不忧贫,谋道不谋食。

所忧的是自己的道德学问不能增长,不能为社会奉献,不能够帮助社会推广圣贤教育,来达到安定和谐。

忧国、忧民、忧道,是君子所忧的。

取的少,欲望很少,没有攀缘的心,品格高尚,因此他就刚强。

古人云“无欲则刚”。

毅力、志气很刚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曲折、困难、诱惑都难不倒他,都不能够阻碍他的志向。

  “与宜多”是我们要向社会,向大众布施的要多。

看到别人有需要了,一定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哪怕是倾家荡产也会帮助别人,所怀的是一片仁爱之心。

正如范仲淹先生身居宰相高位,常常将所得的俸禄都拿去布施,兴办义学、周济贫寒的读书人。

自己儿女上街,连一套像样的衣服都没有。

范公去世的时候,家人连一口好的棺材都买不起。

这是圣贤的风范。

圣贤人心怀爱人、敬人的心,心里没有自己,完全都是为大众着想,大公无私。

所做是“与宜多,取宜少”。

凡人念念都想着自己,聚敛财物不肯布施,财物是自己的吗?

从古到今多少大富大贵的人,哪一个人临命终时能把他的财物带走?

真的是“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

”两手一摊还是赤条条地走。

能带走的是他放不下的苦恼。

而且越有财富的人就越放不下,反而不如一个贫贱的人。

贫贱的人走的时候能做到安然、自在,因为他没东西,所以能放得下。

他的走反而是一种解脱。

富贵的人,被荣华富贵所牵连,走的时候,反而最苦恼。

  古人讲,人是不是真有福,还要看他最后临命终时。

民间讲五福,五福是“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终”。

善终是一福。

什么人真正得善终?

放得下的人,得善终。

走的时候放得下,必定是平时把财物就看得开,一定是好善乐施的人。

因为他懂得种福,布施是种福。

福,如同银行里的存款,越积越多。

享福,就把钱给用了,只享福不种福,如同银行里的存款越用越少,用到最后福没了,何来善终。

有智慧的人,勇于布施。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有一些大富之人,也懂这个道理。

例如,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他是Microsoft的创建人、总裁,也是乐于布施的人。

他曾说,在有生之年,将百分之九十五的财产,全部捐献给社会。

他主要捐献的项目,是少儿的医疗以及教育。

他已经捐助了三百亿美元以上的财物,大约是他财富的百分之四十,离他的目标还有一段路程,但是他有这样的计划已经很难得。

他说,绝对不给自己的儿女留下很多财富,要把百分之九十五的财产都布施出去,换句话说,只留给儿女百分之五。

这种人是智慧的人。

司马光说,“积财富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

”给儿女留下财产,他如果没有福分享用,财产很快就败光了。

或者天灾人祸给消耗掉,或者儿女没有德行是败家子,财产再多都给你败完。

又说“积书给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以遗子孙。

”积阴德给子孙,这才是真正替子孙着想。

如何积阴德?

就是“与宜多”。

多奉献他人,多回馈社会。

当今社会,人们最需要的就是心灵的回归,帮助人最好的做法,就是弘扬圣贤教育。

因为现在社会动乱已经是全球的问题,每一个国家,都面临着伦理道德衰微的景象。

原因就是,没有圣贤教育。

圣贤教育,是仁慈博爱的教育。

大家接受了这种教育之后,才懂得自爱,才懂得爱人。

社会才能够安定、和谐。

如果能够在这方面帮助社会,功德最大。

一个人的财富,布施出去了,是不是就没有了?

不是的。

谚语讲得好“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你命里真正有财富,你把它布施出去,它还会再来。

就像把钱存到银行里,到时候还有利息,来得更多。

中国人想要发财,民间都拜财神。

但是要明了财神是谁,他为什么会发财,了解这个,拜才不是迷信。

财神就是,春秋战国时代的范蠡。

越王勾践,他的越国被吴国灭了。

勾践卧薪尝胆三年,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灭了吴国,雪恨了,越国得到复兴。

辅助勾践的两位大臣,一位是文种,一位是范蠡,俩人是好朋友。

一同辅助勾践灭了吴国。

范蠡知道勾践这个人,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富贵,于是就劝文种一起逃离越国。

范蠡告诉文种“狡兔死,猎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我们已经辅佐勾践,帮他成就了这个事业,现在赶紧走,不走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结果,文种没有听范蠡的劝告,范蠡只好一个人离开了越国。

文种果然被勾践赐死,范蠡逃到了齐国。

隐姓埋名经营一个小生意维持生计。

因为他有智慧,所以很快就赚到很多钱。

当时有的国家仰慕他的贤能,请他去做宰相。

范蠡淡薄名利,他知道家里富贵,而且身居高位不是好事情。

古人都懂求缺。

富贵到了极点,往往有不祥出现。

就像月亮到了满月之后,就开始亏损。

同样的道理。

他又辞别了齐国,把财产全部布施给贫穷人,自己又到了另外一个叫陶的地方,来到陶之后,他又改姓朱了。

然后又白手起家,开始经营生意,很快又变成大富,然后又布施出去。

他一生三聚三散,他善发财,更懂得散财。

知道财散得越多,来得越多。

后人称他陶朱公,尊为财神。

神,意思是有智慧,有能力的人。

我们说某某人都神了,意思就是说他非常有智慧、有能力。

范蠡能赚会花,一点不执著,执著就被财所转,就不是人赚钱,是钱转人了。

称范蠡为财神很有道理,教导我们如何发财,“与宜多”。

多奉献就发财,天道好还。

《大学》说,“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对于聚敛财富不肯布施的人,他一定不得民心,会招人深恶痛绝。

因为这种人为富不仁,只知道自己聚敛财富,对他人有难视而不见,终究会引起民怨。

如果有一天,他家里着了大火了,百姓都不会帮他救,一定会在旁边看热闹说,“烧得好,就该烧他家。

”因此,真正有智慧的人,用财富来帮助民众,一定会受到民众的爱戴。

战国时代有一位孟尝君,家中养了三千食客,这个人很重视人才,其中有一位食客,来了以后,什么事都没做,但孟尝君依然很厚待他。

这位食客姓冯,名谖(xuan)。

冯谖有见识,有智慧,只是没有机会显露自己的才华。

孟尝君因为家里养了很多食客,开支也很大。

他把家中的田地都租给了百姓,靠收田租,来维持家业。

有一年,孟尝君找人去收租,有人推荐冯谖,于是冯谖就领命去收租。

临走之前,就问孟尝君,“我现在代您去收租,您想要我从乡里买些什么东西回来?

”孟尝君当时没想到要买什么,就说“你看我们家缺什么,就买什么吧。

”冯谖来到孟尝君的家乡之后,大摆宴席,把所有的佃户全部招来,然后一一检查佃户们的租金和他们偿还的能力。

佃户们来吃饭也很高兴,饭桌上冯谖就说,“凡是穷户,没有能力缴租的人,全部免租,有能力偿还的就偿还。

”说完之后就把这些佃户分成贫富两类。

把穷户们的租契、契约全部当众烧掉了,此举令当地老百姓欢呼、感恩。

冯谖回到孟尝君那里,孟尝君问“你这次去给我买了什么?

”冯谖就告诉他“我把所有的穷佃户的契约都烧掉了。

”孟尝君一听,非常生气。

“什么?

你怎么可以把我的这些契约烧掉,我家里养了这么多食客,支出从何而来?

”冯谖就告诉他,“这些穷佃户,他交不起田租,你必要他还,可能逼得他背景离乡,你也会因此落得一个为富不仁的恶名。

我现在把这些田租的契约烧掉,就是给你买回一个“义”字,买回了民心。

”孟尝君一听,觉得有道理,尽管心里还不能完全服气,想想也就只能算了。

后来孟尝君因为国家政治的变故,离开了国都,回到了家乡。

结果,发现家乡的老百姓,拖男带女走到很远的城外,去迎接孟尝君。

此时的孟尝君点头说,“我这个时候才知道,民心的宝贵。

”所以“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大学》说,“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臣,是部署,员工,国家的政府官员。

这是说,与其有懂得聚敛钱财,懂得搞经济,增加税收,充实国库的人。

不如有盗臣。

这话说得很厉害。

盗臣是偷盗国家财产的人。

因为国家应该有的是贤臣。

贤臣是以爱民为己任,心里有老百姓,把老百姓当作自己的家人、儿女这样去爱护,这种人称为贤臣。

首先想的是如何帮助百姓。

因为国以民为本。

不管老百姓死活,光是为了充实国库,充实自己单位的财库,这种人是聚敛之臣,称之为小人。

他这么做,很可能是为了得到上级的欢心,用业绩来表现他的能干,而没有把百姓看成是自己的亲人,这种人真的不如盗臣。

因为他有盗心,他用自己的职权,来表现所谓的能干,来让自己的仕途顺利,将来能够升官发达,这种盗心,称之为不仁。

一个有智慧的国家领导人,要识别这两种人,用贤臣,就是真心真意为人民服务的,而不用聚敛钱财之盗臣。

两种人不同的是,一个为公,一个为私。

身为国家领导人,不要以聚敛财物,充实国库为目标,应该以民生为目标。

真正为百姓服务,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是仁君。

有仁慈的领导人,必定就会用贤臣。

不仁之君,必定是用小人,用聚敛之臣。

国家如是,企业也如是。

企业的领导人要处处关怀自己的员工,部门经理要用何等人呢?

真正爱护员工的贤臣。

不能只图企业增加经济效益,令员工有很多怨言,这样的企业不能长久。

因此,治国也好,管理企业也好,不外乎就两桩事情,一个是用人,一个是理财。

人用好了,财也就理好了,这个团体,这个国家必定能治理好。

《四书•大学》云: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君子先要修德,为什么要修德?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这是告诉我们,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或者治理好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家庭,都是先以德为本,有德行自然有人,人家就服你,就愿意跟你干事情,你就有忠臣,有良将。

“有人此有土”,“土”是指你的资产,因为资产是人创造的。

有资产就有财,就是现在所说的有资金。

有现金流量了,你才能够有所用,来达到你的目标。

企业应以什么为目标?

应以服务社会为目标,不应该以赚钱为目标。

以服务社会为目标,这就是有德,有德就有财。

就像一棵大树,地下树根很牢固,树就高,枝叶就茂盛,那个根就是德。

财富就是枝叶,必定先有德才有财。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君子慎乎德。

“德”之根本在于孝道。

“孝,德之本也。

”世间很多富贵之人都是孝子。

如华人首富李嘉诚,读他的传记,知道他也出身贫寒。

他们家是潮州人,抗战期间从潮州流亡到了香港,他的父亲过世时,李嘉诚还有弟弟、妹妹。

十四岁的李嘉诚就出去谋生,担负起养家糊口的责任。

尽管生活很艰难,但是他有孝心,一心一意为了母亲,为了弟弟、妹妹,他工作非常努力,因此激发出智慧。

人的才华能力都是激发出来的。

慢慢的企业越来越大,发达起来了,成为了华人的首富。

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根本还是因为有孝德,德者本也。

要知道枝叶必定有根,没有根的枝叶,不能长久。

前段时间,中国有一位富商,因为操纵证券市场而锒铛入狱。

所以,如果没有德行,只注重钱财而不注重道义,无视法规,这样的富贵不能长久。

还有不少大富大贵的人,都没有到老就离世了,这是因为他的德不够厚。

“凡取与,贵分晓”,这里面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告诉我们经营要有正道。

凡是不义之财就不能取,得到财富,要看来路正不正,得到的方式合不合法,不合乎道义的财富,我们绝对不能要,这是护我们的德。

一个真正有道德之人,自然有一种长久的眼光。

他不会谋不义之财,不会搞短期行为,所以他能够经营长久。

搞短期行为的人,最后只会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亦如美国第七大能源公司安然公司。

多少年的基业毁于一旦,而且就毁在公司的CEO总裁那几个人的手里。

那些总裁为了谋取自己的利益,干出一系列的诈骗行为。

而他们的下场,有的自杀,有的被判二百多年的终身监禁。

其中一个主犯面临着二百七十五年的监禁。

这一辈子坐不完的牢,下一辈子,再下辈子还要继续坐。

因此《大学》告诫我们,“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治国、治企业、治家,在用人和理财两个方面要有好德。

《弟子规》“凡取与,贵分晓。

与宜多,取宜少”。

就是告诉我们懂得如何理财,方式就是以德为本。

“18(94)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这是待人之道,这是世界上所有的宗教,所有的传统文化,都认同的一个原则,因此称为黄金法则。

你要加在别人头上,先问问自己愿不愿意接受,不愿意别人加给我,我也不能够把它加给别人。

所以黄金法则英文叫,Goldenrule:

Treatothersasyouwouldliketobetreated.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世界所有宗教乃至联合国都承认的。

中国几千年前,孔子提倡“仁”,仁道、仁爱。

“仁”,人字边一个二,是代表两个人,两个人为一体。

一个是自己,一个是代表所有的人,自他一体,是“仁”。

如果自己与别人还有分别,甚至还会起利益上的冲突,起摩擦、对立就没有仁了。

仁没有了,一体就被破坏了。

仁,代表了宇宙的真相,宇宙本来是一体的。

这是“道”。

道本来是没有形象的。

用这个“仁”字作为代表。

因此真正懂得仁,懂得自他一体,自他不二,这样的人必然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在《论语》里至少三次讲到“仁”。

第一次,“仲弓问仁”,仲弓是孔子的学生,问仁的意思。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

这是指出外。

无论是做事还是会客,亦或出差,都要有至诚恭敬的态度,如同会见重要的客人一样。

使用民众,例如老板在企业里雇用的员工,要“如承大祭”。

对待员工如同在做一个大祭祀的典礼那样的郑重,这是对人的恭敬。

对人、事的恭敬心是一样的是平等的。

做事恭敬,对员工也是同样的恭敬,这样,员工对老板必定忠诚。

人人都希望被人恭敬,希望自己被人恭敬,就要用同样的恭敬心对待别人。

不希望别人不恭敬我,我也不可以不恭敬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样方能做到“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在邦”是指在政府、在机关团体、在企业,替社会服务;或者是在家里工作,为家人服务,都没有怨恨。

因为你恭敬人,绝对不会轻贱别人。

仲弓听到这句话马上说,“雍虽不敏”,“雍”是他自称。

仲弓名“冉雍”。

他说,虽然自己并不聪明,但是愿意努力落实夫子的教诲。

这是真正求学的态度,儒家的学问不是用来谈,不是挂在嘴皮上,而是真正落实要去做的。

仲弓的态度是真正在学儒,不是在搞儒学。

搞儒学的人写论文可以,讲课滔滔不绝,但是圣贤人的教诲,没有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那样的学问得不到圣贤之乐。

因此一定要学习仲弓“请事斯语矣”。

北京有一个大公司的老板,带领员工一同学习《弟子规》,他对员工很仁慈,把员工当作儿女一样看待,不仅提供他们好的待遇,而且教导他们如何做人。

这样,员工的父母都很感动,为儿女能在这个公司上班感到高兴,知道这是个好老板。

公司有一位员工的老父亲生了病,是癌症。

因为当时他们没上医疗保险,因此医药费都要自己出,致使家庭负担很重。

这位员工很忠诚于老板,家里有事情不忍说出来,怕说出来之后,老板一定会慷慨解囊,他不忍心让老板承担这个负担。

结果这位员工的父亲瞒着自己的儿子,给老板写了信,倾诉了家里的困难。

老板知道以后马上拨出钱,派人送到他们家,帮他们解决了医药费,这是真正好的老板,“使民如承大祭”,对员工使用都非常爱惜。

不愿意自己家里人有困难,他也不忍心看到员工家里有困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他在企业无怨。

不仅是无怨,大家上下一心。

他的这个企业做得很好。

因为老板有德。

《大学》云,“有德此有人”,你有德行,大家就会死心塌地为你工作,忠心耿耿。

即使是公司出现了低潮、困难,员工也不会背弃老板,这是管理方面的高境界,所用就是一个“仁”字。

古人云,“君仁则臣忠”,君就是领导。

领导仁慈,对下属仁爱,下属对老板,对领导自然就忠诚。

有什么因,就得什么果。

英文讲得好,Whatgoesaroundcomesaround。

“种如是因,就得如是果。

”种善因,就得善果。

种不善之因,必定得恶果。

《尚书》云,“做善降之百祥,做不善降之百殃”。

一个人行善好施,就很吉祥,很有福气,这是自然的召感。

行不善,自然有灾殃,这是天道。

《论语》中第二次“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贡是孔子的学生。

他问:

“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让我们能够终身奉行?

”把这个字做好,成圣成贤都有份。

孔子说,“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说“恕”,宽恕、饶恕的恕。

上面一个如,下面一个心,如其心。

意思是别人心里想什么,你与他想的一样,这是如其心。

“恕”的意思与“仁”的意思是一样的。

整个人类都如一心。

“仁”是自他同体。

“恕”是自他同心。

同一个心性,没有二心,同一心源。

这个心我们称它灵知心,也称为良心,也就是《三字经》里讲的本性。

世界,宇宙如何来的?

都是同一个心性所变现的。

佛法讲“万法唯心所现”。

万法就是宇宙一切的现象,都是同一个心源变现出来的,所以一切众生就是同一个心。

如果我们能够如其心,以众生之心为心,这就是圣贤。

范仲淹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虽然他讲得没有佛法深,已经有点意思。

佛教讲,佛菩萨能够应众生心现所知量。

众生喜欢什么,他就变现什么,来帮助众生,佛教称之为慈悲,这是如其心,是恕”,是“仁”。

这是夫子教给子贡的心要,这种境界是圣贤的境界。

孔子说“尧舜犹病诸”。

尧舜是圣贤,他都在为自己没有达到究竟圆满的仁道而忧患。

所以这是圣贤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什么?

自他一体。

就是证入众生同一的心源,佛法叫做明心见性,见性就成佛了。

佛是最高的,成佛是什么?

就是见性了。

就是明心了,彻悟了,本源了。

这是《论语》第二句讲。

第三次还是子贡问“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吾亦欲无加诸人”,子贡很好学。

夫子讲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就真正去奉行。

这句话是他的学习心得报告,他说,“我不希望别人加诸我,我也不能够把我不愿意的加给别人。

孔子听了子贡的话说,“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孔子说得非常不客气。

“赐”是子贡的名-端木赐。

孔子说,端木赐,这种境界你还没达到,这不是你能够达得到的。

这种境界就是仁的境界,是恕的境界,也就是圣贤自他一体,宇宙万物与我一体的境界。

我们学习的最高目标,能够真正进入了一体的境界,那就是圣贤。

“19(95)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

这是讲,别人的恩我们要常常记在心里,要常常想着报恩。

别人如果对不起我,怨恨不可以记在心里,要把它忘掉。

抱怨的时间短,报恩的时间长。

短和长推到极处,就是不能够抱怨,应该报恩。

滴水之恩,都要以涌泉相报。

心里面只有恩义,没有怨恨,这种心境是大自在,海阔天空的境界。

一个不知道恩义的人真的是禽兽。

而报恩,要知道谁对我们的恩最大?

是我们的父母。

父母的恩都不报,还能报谁的恩?

新闻报道里讲到警察学校的一位同学。

他的母亲患了尿毒症,而且要换肾。

因为家里很穷困,这位二十二岁警校的学员,要把自己的肾捐出一个给他母亲。

但是手术的费用也很大,家里依然付不起。

于是,这位同学就在报纸上登了一个卖身的广告。

如果有人能够为他的母亲负担医药费,他愿意为他打十年工,为他服务十年。

大家看了这则广告之后,都非常感动,纷纷伸出援手帮助这位警校的学员。

贫困家庭的人懂得父母恩德,懂得知恩报恩。

富贵家庭的人更应该懂得对父母的恩德。

在四川省成都市,曾经报道了一则消息。

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