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感知觉的发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3363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docx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感知觉的发展.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docx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人生最初的两年,即言语形成之前,儿童主要依靠感知觉认识世界。

  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始祖普莱尔(W,Preyer,1842—1897)所著的《儿童的心理》一书,其英译本题为《幼儿的感觉与意志》。

该书记述了他对自己小孩的系统观察。

他每天观察3次,早上、中午、晚上各一次,从初生到3岁末,作出了“完全的日记”。

该书的主要部分是研究幼小儿童的感觉。

  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初生到两岁称为认知发展的“感知运算阶段”,认为这是认知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依靠从感官得来的信息对环境刺激作出反应。

如果儿童不能用感官接触到某个客体,即不能看到、听到或接触到等等,儿童就不去寻找该客体,即认为它不存在。

  在幼儿的认知活动中,感知觉占据重要地位。

以感知和思维相比,感知在3—6岁儿童的认知活动中仍占优势。

可以说,幼儿是借助于形状、颜色、声音来认识世界,而不是依靠语言交往所获得的知识来认识。

幼儿的思维活动虽然已经有所发展,其思维仍然紧紧依靠感知的形象。

比如,在皮亚杰的守恒实验中,幼儿对物体长短、大小,对液体容量的多少等等的判断,往往根据直接感知的形象,而不是事物的本质。

换句话说,幼儿的思维常常受感知所左右。

  同样,幼儿的记忆,也直接依赖于感知的具体材料。

对直接感知过的形象的记忆,比对语词记忆的效果好。

  此外,幼儿的情绪和意志行为,也常受直接感知的影响而变化。

  幼儿感知的发展是思维发展的基础。

神经生理学的材料也证明了感知觉在幼儿的认识活动中的重要性。

如果幼儿期发生皮层视觉区域的功能障碍,会影响思维活动的发展,而成人的这种障碍,只影响视觉的分析综合活动,不影响较复杂的思维活动。

  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不仅对整个认识活动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控制自己的行动也有一定意义。

感知的反馈,即通过感知的纠正这个中间机制,能够促进有目的的行动的发展。

  

(一)视觉的发展

  1.视觉集中         

  新生儿视觉调节机能较差,视觉的焦点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据一些研究认为,视刺激在2英尺之内,眼睛晶体的功能发挥,视刺激理想的焦点是在距眼睛的8英寸处。

多数研究表明,婴儿要到两个月时才能自己改变焦点,直到四个月时才能象成人那样改变晶体的形状,以看清不同距离上的客体。

  新生儿已能用眼睛追随视刺激。

在新生儿头的上方出示一个4英寸的红环,由头的一边向另一边作水平方向的弧形移动,然后作垂直方向的移动。

结果发现,刚出生的婴儿中有26%能立即用眼睛追随红环,出生后12-48小时的婴儿中有76%能作出同样的反应。

追随水平方向移动的刺激比追随垂直方向移动的刺激容易。

  婴儿视觉集中的时间和距离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3-5周岁的婴儿仅能集中5秒,第3个月已达到7-10分钟;3-5周的婴儿注视距离为1-1.5米左右,3个月时达到4-7米左右,6个月时已能注视远距离的客体。

  婴儿最初注视客体的性质较被动,总是由客体的刺激引起。

3个月左右婴儿开始主动地搜寻视觉刺激物。

  2.视敏度的发展

  所谓视敏度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已有的研究表明,出生几周的婴儿就表现出对不同图形的视觉偏爱,或对新异刺激表现出去习惯化,这表明他们对视觉刺激已具有一定的区分能力。

近年来,又发展了对婴儿的视敏度进行定量研究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是采用间隔排列的黑白等宽条纹(或栅条)图案作为测量工具。

图案上黑白条纹越窄,就越难看出是有条纹的图案。

因此,婴儿能够分辨的图案上的条纹的宽度可以作为衡量他的视敏度高低的指标。

  我国研究材料说明,1-2岁儿童视力为0.5一0.6,3岁时视力可达1.0,4-5岁后视力趋于稳定。

我国眼科研究证明,学龄前是弱视治疗的期,12岁以后疗效较差。

  戴顿和琼斯(1964)等指出,10岁儿童锐敏度有显著增长。

法拉波诺娃(1963)也指出,10岁时视觉调节能力。

一般来说,儿童晶状体的弹性,所以折光和调节能力。

年龄更大一些,则会发生水晶体的弹性降低现象。

儿童能看清距离眼前仅6cm的物体,而老年人看物体的距离要拉长,甚至达40cm之多。

  目前大量研究已证实,5个月的胎儿即已有了视觉反应能力以及相应的生理基础,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视觉能力,获得了基本视觉过程,视敏度达20/200一20/400。

 

  3.颜色视觉的发展

  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也称辨色力。

一般认为,儿童从3、4个月起就能分辨彩色与非彩色。

红颜色特别能引起儿童的兴奋。

4—8个月的婴儿最喜欢波长较长的温暖色,如红、橙、黄色,不喜欢波长较短的冷色,如蓝紫色,喜欢明亮的颜色,不喜欢暗淡的颜色。

  儿童掌握颜色有一定的顺序。

国外曾有人用配色法研究儿童掌握颜色的顺序。

所谓配色法即按直观范例正确选择颜色。

向儿童出示几种基本颜色,然后让儿童拿出相同的颜色与其配对。

如果配得正确就说明儿童已能辨别这种颜色。

用配色法发现2岁儿童有19%能正确配出黄色。

8%能配出黄红两色;3岁儿童史有82%能配出黄色,64%能配出黄色、红色。

51%能配出黄色、红色、蓝色和绿色,21%能配出其余的颜色(紫色、橙色)。

从这一个研究可以看出儿童掌握颜色的顺序为黄-红-绿-蓝-紫-橙。

  大量研究证实,婴儿的颜色视觉的发展有如下几个特点:

①婴儿出生后的3个月中,颜色视觉有很大发展;②婴儿在2个月时已能对某些不同的波长作出区分;③婴儿在3个月时,其颜色视觉的基本功能已接近成人;④3、4个月婴儿的颜色知觉已发展得很好,4个月时已表现出对某种颜色的偏爱,且已具有正确的颜色范畴性知觉。

  

(二)听觉的发展

  自从一百年前,儿童心理学家W.普莱尔提出“一切幼儿刚刚生下来时都是耳聋”的看法以来,关于新生儿何时开始有听觉的问题至尽尚有争论。

但是,新生儿已有良好的听觉能力已为许多实验研究所证实。

  1、胎儿的听觉反应

  许多事实和研究都说明,胎儿对声音有所反应。

因此可以说,胎儿已经有听觉反应。

皮柏尔(Peiper,1925)曾发现,很多胎儿通过运动对大的声响和汽车喇叭声发生反应。

特鲁布(Truby,H)指出,6个月以上的胎儿对母亲的语言有反应,对不同的乐声甚至有不同反应。

比如,“听到”贝多芬的乐曲以及各种摇摆舞曲,胎儿用力踢腿。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者(1948),利用听觉使16名胎儿建立了对振动的踢腿条件反射。

其方法是,在距离母亲几尺外的地方呈现一种很响的声音,随即呈现某种振动。

胎儿有踢腿反应。

后来没有响声,只有振动,胎儿也踢腿。

  克莱门兹将扩大器放到孕妇的腹部,在播送磁带录音时,通过压力传感器,可以测知胎儿的听觉反应,她发现20周的胎儿对声音有反应。

  2、新生儿的听觉发展

  许多研究证明,新生儿对不同的声音,声音的不同音调,纯度,响度,强度,持续时间等等都有不同的反应。

比如,在陈帼眉等的观察中(1984),生后2小时至3天的新生儿,19人中16人对离耳边半尺的铃声和板声有睁眼、眨眼、皱眉等等反应,个别(生后39小时的)向声源转头,但无1人对音叉发生反应。

新生儿的个体差异也导致对不同声音有不同的反应。

例如,克伊尔思雷(Kearsley,1973)发现,新生儿对时间拖得长一些的纯音有反应。

皮克等(Pick等,1970)的研究指出,新生儿对音强在40-70分贝之间的声音发生心律、肌电、呼吸、眨眼的变化反应。

一般人说话的声音,属于这个范围内,对新生儿已经起刺激作用。

对于音高,新生儿能够在600一900次/秒范围内发生反应。

  3、幼儿的听觉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在掌握语言、接触音乐环境的过程中,学前儿童的听觉不断发展。

  在辨别声音细微差别方面,前苏联的研究材料指出,大班幼儿比小班幼儿强得多。

小班幼儿往往由于不能区别发音上的细微区别.而不能学会正确发音。

根据英多维茨卡娅的研究,幼儿的音高差别感受性逐渐提高。

前苏联阿尔金的研究还指出,5—6岁儿童平均能在55—65厘米距离外听到表的摆动声,6一8岁儿童则在100一110厘米之外就能听到,说明从6岁到8岁,听觉感受性可提高一倍。

皮克(Pick,1970)等对5一14岁儿童听觉的研究,发现在12-13岁以前,听觉感受性一直在增长。

  儿童听觉的个别差异很大。

廖德爱等的研究(1983)说明,新生儿的听觉反应强度和形式有较大的个别差异。

他们把生后24小时内新生儿的听觉反应强度分为5等。

微弱而明显的表现为眨眼或嘴动一下;稍大的反应有睁开眼、蹙皱面孔(皱鼻、皱额头等),稍强的反应是头扭动一下,或面部带有哭相,较强的反应是眼珠转动、头、眼有寻声运动;很强的反应则是扭头张望或哭闹。

上述英多维茨卡娅的研究指出,幼儿音高的差别阈限,5一6岁年龄组从低到高为9一25赫之间,6—7岁年龄组是8—20赫之间,看来,个别差异有随年龄增长而缩小的趋势。

  (三)嗅觉的发展

  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顶端一个很小的部位。

不少实验研究证明,新生儿已能区分好几种气味。

如有个研究把婴儿放在一个记录活动水平的稳定性测量器上。

腹部围有测量呼吸随呼吸描记器,然后用棉花签蘸上有气味的物质放在婴儿鼻下10分钟。

新生儿闻到一种气味,呼吸就会加快,动作也会增多。

该研究表明新生儿已能分辨四种气味。

还有一些研究告诉我们,新生儿对气味的空间定位也相当敏感,他们回避令人不愉快的气味的次数要多于朝向这种气味的次数。

另外有个研究表明,出生才1周的婴儿已能辨别母亲的气味和其它人的气味。

实验者把两个喂奶母亲用过的胸垫分开放在婴儿头的上方,结果发现婴儿转过头来注视他们母亲用过的胸垫的次数多于陌生母亲用过的胸垫。

这就是说,在出生后短短的几天内,婴儿已会认识自己母亲的气味。

灵敏的嗅觉有其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它可以保护婴儿免受有害物质的伤害。

同时早期发达的嗅觉还可以指导儿童了解周围的人和东西。

嗅觉的发展相当稳定。

一个人在6岁-94岁之间嗅觉保持了相送高的一致性。

很少有嗅觉下降的证据。

  (四)味觉的发展

  早在1932年,詹森(Jensen,K)就利用吸吮反应的变化研究新生儿的味觉。

发现他们对水、葡萄糖和各种盐溶液的吸吮反应跟对牛奶的反应并不相同,而且,他们的吸吮还会随盐溶液浓度的变化而变化,近来有些心理学家进一步确定新生儿还能区分不同浓度的糖溶液,他们为了尝尝甜的味道甚至还放慢吸吮的频率。

婴儿在出生最初几天就存在味觉的性别差异,女婴比男婴更喜欢甜味。

  (五)肤觉的发展

  肤觉包括触觉、温度觉和痛觉。

这三种感觉对维持个体的生命具有直接的生物学意义。

  新生儿触觉已很发达,身体不同部位受刺激就会作出不同反应。

其中对触觉刺激最为敏感胸部位有嘴唇、手掌、脚掌、前额和眼睑。

如用刺激物接触嘴唇时就会产生觅食反射和吸吮反射,抓新生儿的脚掌时就会引起巴宾斯基反射。

新生儿对皮肤刺激的敏感性已与成人相差无几。

在胎内,胎儿生活的环境温度相对说来是恒定的,对温度反应迟钝。

生前两个月身体内长出一层脂肪层,以帮助胎儿出生后调节体温。

不少早产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缺乏这层保护层,无法适应体外环境温度的变异。

新生儿体温比成人高,对冷热已相当敏感。

  新生儿对痛觉刺激的感受性早有表现,但与其他感受能力相比,对痛觉刺激的反应能力要差些。

肤觉的感受性有性别差异,女孩较敏感。

这在新生儿那里与在成人那里都是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