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谈写作梁实秋鲁迅叶圣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3363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家谈写作梁实秋鲁迅叶圣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名家谈写作梁实秋鲁迅叶圣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名家谈写作梁实秋鲁迅叶圣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名家谈写作梁实秋鲁迅叶圣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名家谈写作梁实秋鲁迅叶圣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家谈写作梁实秋鲁迅叶圣陶.docx

《名家谈写作梁实秋鲁迅叶圣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家谈写作梁实秋鲁迅叶圣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家谈写作梁实秋鲁迅叶圣陶.docx

名家谈写作梁实秋鲁迅叶圣陶

名家谈写作--梁实秋

梁实秋(1903-1987)

原名梁治华、梁秋实,字实秋,号均默,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

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杭县(今余杭)。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理论批评家、作家、英国文学史家、文学家、翻译家。

出版过《浪漫的与古典的》和《文学的纪律》两本文艺批评专著。

1930年任国立山东大学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长。

1932年到天津编《文学周刊》。

1934年应聘任北京大学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

1935年秋创办《自由评论。

》1938年抗战开始,梁实秋在重庆主持《中央日报·平明副刊》。

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国民政府教育部小学教科书组主任,国立编译馆翻译委员会主任委员。

抗战后回任北平师大教授。

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后改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后兼系主任,再后又兼文学院长。

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

著有《冬夜草儿评论》《浪漫的与古典的》《骂人的艺术》《文学的纪律》《偏见集》《约翰孙》《雅舍小品》《北平年景》《实秋自选集》《谈徐志摩》《梁实秋选集》《清华八年》《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等著作。

翻译过《阿伯拉与哀绿绮斯的情书》《结婚集》《潘彼得》《西塞罗文录》《职工马南传》《威尼斯商人》《奥赛罗》《哈盂雷特》《暴风雨》《吉尔菲先生之情史》等书目。

(本文选自梁实秋著《雅舍杂文》,武汉出版社,2013.08)

这是散文大家梁实秋谈写作的文章。

作家谈写作,最有参考价值。

老梁告诉我们,写作就像走路。

一开始没有路,要自己开辟路线,这时候当然走得很艰难。

随着开的道路越来越多,路边美景越来越秀丽,这就容易不再择路,被路边的鸟语花香迷住了眼睛。

最后又明白了需要选择路线,选择景观,“删繁就简三秋树”,这时候,就已经斐然成家了。

梁实秋谈的是作文之路,但我却觉得更是人生之路。

作文的三个阶段

梁实秋

第一阶段:

文思枯涩难为继

我们初学为文,一看题目,便觉一片空虚,搔首踟蹰,不知如何落笔。

无论是以“人生于世……”来开始,或以“时代的巨轮……”来开始,都感觉得文思枯涩难以为继,即或搜索枯肠,敷衍成篇,自己也觉得内容贫乏索然寡味。

胡适之先生告诉过我们:

“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

”我们心中不免暗忖:

本来无话可说,要我说些什么?

有人认为这是腹笥太俭之过,疗治之方是多读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固然可以充实学问增广见闻,主要的还是有赖于思想的启发,否则纵然腹笥便便,搜章摘句,也不过是诠释之学,不见得就能作到“文如春华,思若涌泉”的地步。

想象不充,联想不快,分析不精,辞藻不富,这是造成文思不畅的主要原因。

第二阶段:

敝帚自珍文思涌

渡过枯涩的阶段,便又是一种境界。

提起笔来,有个我在,“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对于什么都有意见,而且触类旁通,波澜壮阔,有时一事未竟而枝节横生,有时逸出题外而莫知所届,有时旁征博引而轻重倒置,有时作翻案文章,有时竟至“骂题”,洋洋洒洒,拉拉杂杂,往好听里说是班固所谓的“下笔不能自休”。

也许有人喜欢这种“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式的文章,觉得里面有一股豪放恣肆的气魄。

不过就作文的艺术而论,似乎尚大有改进的余地。

第三阶段:

删繁就简三秋树

作文知道割爱,才是进入第三个阶段的征象。

须知敝帚究竟不值珍视。

不成熟的思想,不稳妥的意见,不切题的材料,不扼要的描写,不恰当的词字,统统要大刀阔斧的加以削删。

芟除枝蔓之后,才能显着整洁而有精神,清楚而有姿态,简单而有力量。

所谓“绚烂之极趋于平淡”,就是这种境界。

评价标准:

文章好坏无常规

文章的好坏,与长短无关。

文章要讲究气势的宽阔、意思的深入,长短并无关系。

长短要求其适度,性质需要长篇大论者不宜过于简略;性质需要简单明了者不宜过于累赘,如是而已。

所以文章之过长过短,不以字数计,应以其内容之需要为准。

常听见人说,近代人的生活忙碌,时间特别宝贵,对于文学作品都喜欢短篇小说、独幕剧之类,也许有人是这样的。

不过我们都知道,长篇小说还是有更多的人看的;多幕剧也有更多的观众。

人很少忙得不能欣赏长篇作品,倒是冗长无谓的文字,哪怕只是一两页,恹恹无生气,也令人难以卒读。

文章的好坏与写作的快慢无关。

顷刻之间成数千言,未必斐然可诵;吟得一个字拈断数根须,亦未必字字珠玑。

我们欣赏的是成品,不是过程。

袁虎倚马草露布,“手不辍笔,俄得七纸”,固然资为美谈,究非常人轨范。

文不加点的人,也许是早有腹稿。

我们为文还是应该刻意求工,千锤百炼,虽不必“掷地作金石声”,总要尽力洗除一切肤泛猥杂的毛病。

文章的好坏与年龄无关。

姜愈老愈辣,但“辣手作文章”的人并不一定即是耆耈。

头脑的成熟,艺术的造诣,与年龄时常不成正比。

不过就一个人的发展过程而言,总要经过上面所说的三个阶段。

(本文选自梁实秋著《雅舍杂文》,武汉出版社,2013.08)

鲁迅(1881-1936),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这一篇,鲁迅先生写了《写作秘诀》。

鲁迅先生从来不会直接了当地说话,一定要这样绕个弯子反讽一下。

他对“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的忧心忡忡,他对“毁坏这铁屋”抱持的一丝希望,不难看出他心里的苦。

一位弃医从文,寄希望于以文救国的作家,自然是希望通过写作唤醒更多的人。

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鲁迅会写出这样的一篇《写作秘诀》。

写作秘诀

鲁迅

现在竟还有人写信来问我作文的秘诀。

我们常常听到:

拳师教徒弟是留一手的,怕他学全了就要打死自己,好让他称雄。

在实际上,这样的事情也并非全没有,逢蒙杀羿就是一个前例。

逢蒙远了,而这种古气是没有消尽的,还加上了后来的“状元瘾”,科举虽然久废,至今总还要争“唯一”,争“最先”。

遇到有“状元瘾”的人们,做教师就危险,拳棒教完,往往免不了被打倒,而这位新拳师来教徒弟时,却以他的先生和自己为前车之鉴,就一定留一手,甚而至于三四手,于是拳术也就“一代不如一代”了。

还有,做医生的有秘方,做厨子的有秘法,开点心铺子的有秘传,为了保全自家的衣食,听说这还只授儿妇,不教女儿,以免流传到别人家里去,“秘”是中国非常普遍的东西,连关于国家大事的会议,也总是“内容非常秘密”,大家不知道。

但是,作文却好像偏偏并无秘诀,假使有,每个作家一定是传给子孙的了,然而祖传的作家很少见。

自然,作家的孩子们,从小看惯书籍纸笔,眼格也许比较的可以大一点罢,不过不见得就会做。

目下的刊物上,虽然常见什么“父子作家”“夫妇作家”“”的名称,仿佛真能从遗嘱或情书中,密授一些什么秘诀一样,其实乃是肉麻当有趣,妄将做官的关系,用到作文上去了。

那么,作文真就毫无秘诀么?

却也并不。

我曾经讲过几句做古文的秘诀,是要通篇都有来历,而非古人的成文;也就是通篇是自己做的,而又全非自己所做,个人其实并没有说什么;也就是“事出有因”,而又“查无实据”。

到这样,便“庶几乎免于大过也矣”了。

简而言之,实不过要做得“今天天气,哈哈哈……”而已。

这是说内容。

至于修辞,也有一点秘诀:

一要蒙胧,二要难懂。

那方法,是:

缩短句子,多用难字。

譬如罢,作文论秦朝事,写一句“秦始皇乃始烧书”,是不算好文章的,必须翻译一下,使它不容易一目了然才好。

这时就用得着《尔雅》,《文选》了,其实是只要不给别人知道,查查《康熙字典》也不妨的。

动手来改,成为“始皇始焚书”,就有些“古”起来,到得改成“政俶燔典”,那就简直有了班马气,虽然跟着也令人不大看得懂。

但是这样的做成一篇以至一部,是可以被称为“学者”的,我想了半天,只做得一句,所以只配在杂志上投稿。

我们的古之文学大师,就常常玩着这一手。

班固先生的“紫色蛙声,余分闰位”,就将四句长句,缩成八字的;扬雄先生的“蠢迪检柙”,就将“动由规矩”这四个平常字,翻成难字的。

《绿野仙踪》记塾师咏“花”,有句云:

“媳钗俏矣儿书废,哥罐闻焉嫂棒伤。

”自说意思,是儿妇折花为钗,虽然俏丽,但恐儿子因而废读;下联较费解,是他的哥哥折了花来,没有花瓶,就插在瓦罐里,以嗅花香,他嫂嫂为防微杜渐起见,竟用棒子连花和罐一起打坏了。

这算是对于冬烘先生的嘲笑。

然而他的作法,其实是和扬班并无不合的,错只在他不用古典而用新典。

这一个所谓“错”,就使《文选》之类在遗老遗少们的心眼里保住了威灵。

做得蒙胧,这便是所谓“好”么?

答曰:

也不尽然,其实是不过掩了丑。

但是,“知耻近乎勇”,掩了丑,也就仿佛近乎好了。

摩登女郎披下头发,中年妇人罩上面纱,就都是蒙胧术。

人类学家解释衣服的起源有三说:

一说是因为男女知道了性的羞耻心,用这来遮羞;一说却以为倒是用这来刺激;还有一种是说因为老弱男女,身体衰瘦,露着不好看,盖上一些东西,借此掩掩丑的。

从修辞学的立场上看起来,我赞成后一说。

现在还常有骈四俪六,典丽堂皇的祭文,挽联,宣言,通电,我们倘去查字典,翻类书,剥去它外面的装饰,翻成白话文,试看那剩下的是怎样的东西呵?

不懂当然也好的。

好在那里呢?

即好在“不懂”中。

但所虑的是好到令人不能说好丑,所以还不如做得它“难懂”:

有一点懂,而下一番苦功之后,所懂的也比较的多起来。

我们是向来很有崇拜“难”的脾气的,每餐吃三碗饭,谁也不以为奇,有人每餐要吃十八碗,就郑重其事的写在笔记上;用手穿针没有人看,用脚穿针就可以搭帐篷卖钱;一幅画片,平淡无奇,装在匣子里,挖一个洞,化为西洋镜,人们就张着嘴热心的要看了。

况且同是一事,费了苦功而达到的,也比并不费力而达到的的可贵。

譬如到什么庙里去烧香罢,到山上的,比到平地上的可贵;三步一拜才到庙里的庙,和坐了轿子一径抬到的庙,即使同是这庙,在到达者的心里的可贵的程度是大有高下的。

作文之贵乎难懂,就是要使读者三步一拜,这才能够达到一点目的的妙法。

写到这里,成了所讲的不但只是做古文的秘诀,而且是做骗人的古文的秘诀了。

但我想,做白话文也没有什么大两样,因为它也可以夹些僻字,加上蒙胧或难懂,来施展那变戏法的障眼的手巾的。

倘要反一调,就是“白描”。

“白描”却并没有秘诀。

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

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

十一月十日。

(选自《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01)

这一篇里,鲁迅先生对某些现象做了讽刺:

1.“父子作家”“夫妇作家”的名称……其实乃是肉麻当有趣,妄将做官的关系,用到作文上去了。

这一段可以看出,鲁迅是非常不屑与家人联合署名的作家。

这一点,即使到现在,也是同样道理。

2.做古文的秘诀,是要通篇都有来历,而非古人的成文;也就是通篇是自己做的,而又全非自己所做,个人其实并没有说什么;也就是“事出有因”,而又“查无实据”。

3.至于修辞,也有一点秘诀:

一要蒙胧,二要难懂。

2和3,在这里其实就是反讽了。

因为后文加了一句:

到这样,便“庶几乎免于大过也矣”了。

简而言之,实不过要做得“今天天气,哈哈哈……”而已。

写到后面,鲁迅大概是害怕真的有人没看出来,所以特意澄清,“写到这里,成了所讲的不但只是做古文的秘诀,而且是做骗人的古文的秘诀了。

对于写的“朦胧”,鲁迅在这里用衣服做了一个特别好的比喻,“因为老弱男女,身体衰瘦,露着不好看,盖上一些东西,借此掩掩丑的。

”修辞之朦胧,语言之华丽,莫过于那些“骈四俪六,典丽堂皇的祭文,挽联,宣言,通电,”可是这些文章在鲁迅看了,也不过是假大空罢了。

写文章并不是为了“免于大过”,不是为了写“今天天气,哈哈哈”,不是为了用生僻难懂来故弄玄虚,也不是为了用朦胧华丽的修辞来掩盖内容的空洞无物。

尤其对于鲁迅来说,写文章是为了“铁肩担道义”。

鲁迅认为写作应当讲究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这对于我们今天的写作,也是值得借鉴的。

最后用鲁迅先生的话做一下总结,写文章一定要:

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仅此自勉。

叶圣陶 (1894~1988)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

原名绍钧,字圣陶,主要笔名有叶陶、圣陶、桂山等。

江苏苏州人。

代表作有小说《倪焕之》《潘先生在难中》《夜》《多收了三五斗》,散文集有《脚步集》《未厌居习作》《西川集》《小记十篇》等,童话集《稻草人》。

叶先生不但是著作等身的的作家,还是著名的语文教育家。

他从1921年起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中学和大学任教。

在主编《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等多种重要刊物的过程中,发现、培养和举荐过巴金、丁玲、戴望舒等作家,并编辑过几十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

在写作教学方面,他更是建树颇丰,主要观点都收录在《怎样写作》一书中。

在写作教学上,叶圣陶先生认为:

(文章)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明,一种享受。

惟有生活才是作文的源泉: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就会作成什么样的文字。

因而只有“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发抒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

怎样写作

叶圣陶

这一次讲的题目是《怎样写作》。

怎样写作,现在有好些作文法一类的书,讲得很详细。

不过写作的时候,如果要临时翻查这些书,一一按照书里说的做去,那就像一手拿着烹饪讲义一手做菜一样,未免是个笑话了。

这些书大半从现成文章里归纳出一些法则来,告诉人家怎样怎样写作是合乎法则的,也附带说明怎样怎样写作是不合乎法则的。

我们有了这些知识,去看一般文章就有了一枝量尺,不但知道某一篇文章好,还说得出好在什么地方,不但知道某一篇文章不好,还说得出不好在什么地方。

自然,这些知识也能影响到我们的写作习惯,可是这种影响只在有意无意之间。

写文章,往往会在某些地方写得不合法则,有了作文法的知识,就会觉察到那些不合法则的地方。

于是特地留心,要把它改变过来。

这特地留心未必马上就有成效,或许在三次里头,两次是改变过来了,一次却依然犯了老毛病。

必须从特地留心成为不待经意的习惯,才能每一次都合乎法则。

所以作文法一类书对于增强我们看文章的眼力有些直接的帮助,对于增强我们写文章的腕力只有间接的帮助。

所以光看看这一类书未必就能把文章写好。

如果临到作文而去翻查这些书,那更是毫无实益的傻事。

诸位现在都写语体文。

语体文的最高的境界就是文章同说话一样。

写在纸上的一句句的文章,念起来就是口头的一句句的语言,教人家念了听了,不但完全明白文章的意思,还能够领会到那种声调和神气,仿佛当面听那作文的人亲口说话一般。

要达到这个境界,不能专在文字方面做工夫,最要紧的还在锻炼语言习惯。

因为语言好比物体的本身,文章好比给物体留下一个影像的照片,物体本身完整而有式样,拍成的照片当然完整而有式样。

语言周妥而没有毛病,按照语言写下来的文章当然也周妥而没有毛病了。

所以锻炼语言习惯是寻到根源去的办法。

不过有一句应当声明,语言习惯是本来要锻炼的。

一个人生活在人群中间,随时随地都有说话的必要,如果语言习惯上有了缺点,也就是生活技能上有了缺点,那是非常吃亏的。

把语言习惯锻炼得良好,至少就有了一种极关重要的生活技能。

对于作文,这又是一种最可靠的根源。

我们怎能不努力锻炼呢?

现在小学里有说话的科目,又有演讲会、辩论会等的组织,中学里,演讲会和辩论会也常常举行。

这些都是锻炼语言习惯的。

参加这种集会,仔细听人家说的话,往往会发现以下的几种情形。

说了半句话,缩住了,另外换一句来说,和刚才的半句话并没有关系,这是一种。

“然而”“然而”一连串,“那么”“那么”一大堆,照理用一个就够了,因为要延长时间,等待着想下面的话,才说了那么许多,这是一种。

应当“然而”的地方不“然而”,应当“那么”的地方不“那么”,只因为这些地方似乎需要一个词,可是想不好该用什么词,无可奈何,就随便拉一个来凑数,这是一种。

有一些话听去很不顺耳,仔细辨辨,原来里头有几个词用得不妥当,不然就是多用了或者少用了几个词,这又是一种。

这样说话的人,他平时的语言习惯一定不很好,而且极不留心去锻炼,所以在演讲会、辩论会里就把弱点表露出来了。

若教他写文章,他自然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写,那就一定比他的口头语言更难使人明白。

因为说话有面部的表情和身体的姿势作为帮助,语言虽然差一点,还可以使人家大体明白。

写成文章,面部的表情和身体的姿势是写不进去的,让人家看见的只是支离破碎前不搭后的一些文句,岂不教人糊涂?

我由于职务上的关系,有机会读到许多中学生的文章,其中有非常出色的,也有不通的,所谓不通,就是除了材料不健全不妥当以外,还犯了前面说的几种毛病,语言习惯上的毛病。

这些同学如果平时留心锻炼语言习惯,写起文章来就可以减少一些不通。

加上经验方面的洗炼,使写作材料健全而妥当,那就完全通了。

所谓“通”原来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境界。

锻炼语言习惯要有恒心,随时随地当一件事做,正像矫正坐立的姿势一样,要随时随地坐得正立得正才可以养成坐得正立得正的习惯。

我们要要求自己,无论何时不说一句不完整的话,说一句话一定要表达出一个意思,使人家听了都能够明白;无论何时不把一个不很了解的词硬用在语言里,也不把一个不很适当的词强凑在语言里。

我们还要要求自己,无论何时不乱用一个连词,不多用或者少用一个助词。

说一句话,一定要在应当“然而”的地方才“然而”,应当“那么”的地方才“那么”,需要“吗”的地方不缺少“吗”,不需要“了”的地方不无谓地“了”。

这样锻炼好像很浅近、很可笑,实在是基本的,不可少的。

家长对于孩子,小学教师对于小学生,就应该教他们,督促他们,作这样的锻炼。

可惜有些家长和小学教师没有留意到这一层,或者留意到而没有收到相当的成效。

我们要养成语言这个极关重要的生活技能,就只得自己来留意。

留意了相当时间之后,就能取得锻炼的成效。

不过要测验成效怎样,从极简短的像“我正在看书”“他吃过饭了”这些单句上是看不出来的。

我们不妨试说五分钟连续的话,看这一番话里能够不能够每句都符合自己提出的要求。

如果能够了,锻炼就已经收了成效。

到这地步,作起文来就不觉得费事了,口头该怎样说的笔下就怎样写,把无形的语言写下来成为有形的文章,只要是会写字的人,谁又不会做呢?

依据的是没有毛病的语言,文章也就不会不通了。

听人家的语言,读人家的文章,对于锻炼语言习惯也有帮助。

只是要特地留意,如果只大概了解了人家的意思就算数,对于锻炼我们的语言就不会有什么帮助了。

必须特地留意人家怎样用词,怎样表达意思,留意考察怎样把一篇长长的语言顺次地说下去。

这样,就能得到有用的资料,人家的长处我们可以汲取,人家的短处我们可以避免。

写语体文只是十几年来的事。

好些文章,哪怕是有名的文章家写的,都还不纯粹是口头的语言。

写语体文的技术还没有练到极纯熟的地步。

不少人为了省事起见,往往凑进一些文言的调子和语汇去,成为一种不尴不尬的文体。

刚才说过,语体文的最高境界就是文章同说话一样。

所以这种不尴不尬的文体只能认为过渡时期的产物,不能认为十分完善的标准范本。

这一点认清楚了,才可以不受现在文章的坏影响。

但是这些文章也有长处,当然应该摹仿;至于不很纯粹的短处,就努力避免。

如果全国中学生都向这方面用工夫,不但自己的语言习惯可以锻炼得非常好,还可以把语体文的文体加速地推进到纯粹的境界。

从前的人学作文章都注重诵读,往往说,只要把几十篇文章读得烂熟,自然而然就能够下笔成文了。

这个话好像含有神秘性,说穿了道理也很平常,原来这就是锻炼语言习惯的意思。

文言不同于口头语言,非但好多词不同,一部份语句组织也不同。

要学不同于口头语言的文言,除了学这种特殊的语言习惯以外,没有别的方法。

而诵读就是学这种特殊的语言习惯的一种锻炼。

所以前人从诵读学作文章的方法是不错的。

诸位若要作文言,也应该从熟读文言入手。

不过我以为诸位实在没有作文言的必要。

说语体浅文言深,先习语体,后习文言,正是由浅入深,这种说法也没有道理。

文章的浅深该从内容和技术来决定,不在乎文体的是语体还是文言。

况且我们既是现代人,要表达我们的思想情感,在口头既然用现代的语言,在笔下当然用按照口头语言写下来的语体。

能写语体,已经有了最便利的工具,为什么还要去学一种不切实用的文言?

若说升学考试或者其他考试,出的国文题目往往有限用文言的,不得不事前预备,这实在由于主持考试的人太不明白。

希望他们通达起来,再不要做这种故意同学生为难而毫没有实际意义的事。

而在这种事还没有绝迹以前,诸位为升学计,为通过其他考试计,就只得分出一部份工夫来,勉力去学作文言。

以上说了许多话,无非说明要写通顺的文章,最要紧的是锻炼语言习惯。

因为文章就是语言的记录,二者本是同一的东西。

可是还得进一步,还不能不知道文章和语言两样的地方。

前面说过,说话有面部的表情和身体的姿势作为帮助,但是文章没有这样的帮助,这就是两样的地方。

写文章得特别留意,怎样适当地写才可以不靠这种帮助而同样可以使人家明白。

两样的地方还有一些。

如两个人闲谈,往往天南地北,结尾和开头竟可以毫不相关。

就是正式讨论一个问题,商量一件事情,有时也会在中间加入一段插话,像藤蔓一样爬开去,完全离开了本题。

直到一个人省悟了,说:

“我们还是谈正经话吧。

”这才一刀截断,重又回到本题。

作文章不能这样。

文章大部份是预备给人家看的,小部份是留给自己将来查考的,每一篇都有一个中心,没有中心就没有写作的必要。

所以写作只该把有关中心的话写进去,而且要配列得周妥,使中心显露出来。

那些漫无限制的随意话,像藤蔓一样爬开去的枝节话,都该剔除得干干净净,不让它浪费我们的笔墨。

又如用语言讲述一件事情,往往噜噜苏苏,细大不涓;传述一场对话,更是照样述说,甲说什么,乙说什么,甲又说什么,乙又说什么。

作文章不能这样。

文章为求写作和阅读双方的省事,最要讲究经济。

一篇文章,把紧要的话都漏掉,没有显露出什么中心来,这算不得经济。

必须把紧要的话都写进去,此外再没有一句噜苏的话。

正像善于用钱的人一样,不该省钱的地方决不妄省一个钱,不该费钱的地方决不妄费一个钱,这才够得上称为经济。

叙述一件事情,得注意详略。

对于事情的经过不做同等分量的叙述,必须教人家详细明白的部份不惜费许多笔墨,不必教人家详细明白的部份就一笔带过。

如果记人家的对话,就得注意选择。

对于人家的语言不作照单全收的记载,足以显示其人的思想、识见、性情等等的才入选,否则无妨丢开。

又如说话往往用本土的方言以及本土语言的特殊调子。

作文章不能这样。

文章得让大家懂,得预备给各地的人看,应当用各地通行的语汇和语调。

本土的语汇和语调必须淘汰,才可以不发生隔阂的弊病。

以上说的是文章和语言两样的地方。

知道了这几层,也就知道作文技术的大概。

由知识渐渐成为习惯,作起文来就有记录语言的便利而没有死板地记录语言的缺点了。

现在来一个结束。

怎样写作呢?

最要紧的是锻炼我们的语言习惯。

语言习惯好,写的文章就通顺了。

其次要辨明白文章和语言两样的地方,辨得明白,能知能行,写的文章就不但通顺,而且是完整而无可指摘的了。

(选自《怎样写作》,叶圣陶/著,中华书局)

叶圣陶先生在写作教学上的观点和主张基本上都是建立在这种对生活与写作关系的独到见解之上的。

首先,在写作内容上,叶老主张“求诚”。

他说:

“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鸣出内心的感受”,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

叶圣陶的“求诚”观,主张学生“我手写我口”,或叙写自己的身边人身边事,或述说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