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成型工艺模具研发设计教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33259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15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塑料成型工艺模具研发设计教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塑料成型工艺模具研发设计教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塑料成型工艺模具研发设计教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塑料成型工艺模具研发设计教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塑料成型工艺模具研发设计教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塑料成型工艺模具研发设计教程.docx

《塑料成型工艺模具研发设计教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塑料成型工艺模具研发设计教程.docx(1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塑料成型工艺模具研发设计教程.docx

塑料成型工艺模具研发设计教程

第1章概述

模具是制造技术的核心。

掌握模具,就意味着掌握技术,从而把握了降低生产成本、获得竞争优势的命门。

1.1模具及模具的发展概况

1、模具(基本概念)

是指利用其本身特定形状去成型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制品的工具。

(die mold mould)

2、特点

1)模具----是一种工具;

2)模具与塑件-----“一模一样”;

3)订货合同-----单件生产

4)模具生产制件所具备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

3、模具的地位和作用

模具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美国工业界认为:

模具是美国工业的基石

日本工业界认为:

模具是促进社会繁荣的动力

国外将模具比喻为“金钥匙”、“进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

模具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技术密集的高技术行业。

模具是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工艺装备。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是制造业紧缺人才。

1.2现代模具分类

(1)冲压模具

冲裁模、级进模、复合模、精冲模、拉深模、弯曲模、成型模、切断模、其它冲压模

(2)塑料模

热塑性塑料注射模、热固性塑料注射模、热固性塑料压塑模、挤塑模、真空吸塑模、其它塑料模

(3)锻造模

热锻模、冷锻模、金属挤压模、切边模、其它锻造模

(4)铸造模

压力铸造模、低压铸造模、石蜡铸造模、翻砂金属模

(5)粉末冶金模

非金属粉末冶金模、金属粉末冶金模

(6)橡胶模

橡胶注射成型模、橡胶压胶成型模、橡胶挤胶成型模、橡胶浇注成型模、橡胶封装成型模其它橡胶模

(7)拉丝模:

热拉丝模、冷拉丝模

(8)无机材料成型模

玻璃成型模、陶瓷成型模、水泥成型模、其它无机材料成型模

(9)其它模具:

食品成型模具、包装材料模具、复合材料模具、合成纤维模具、其它类未包括的模具

1.3塑料成型

第2章塑料

2.1塑料的成分及其配制

2.1.1塑料及其特性

1、塑料的定义及组成

定义:

塑料是指以高分子合成树脂为主要成份、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具有塑性和流动性,可被塑制成一定形状,且在一定条件下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

组成:

聚合物合成树脂(40~100%)+辅助材料:

增塑剂、填充剂、稳定剂、润滑剂、着色剂、发泡剂、增强材料。

辅助材料作用:

改善材料使用性能与加工性能,节约树脂材料(贵)。

2、塑料的特性

1、密度小。

密度为约为0.83~2.2g/cm3,但大多数为1.0~1.4g/cm3,密度最小塑料0.83g/cm3(聚4-甲基丁烯-1)泡沫塑料0.189g/cm3。

2、比强度和比刚度高:

单位质量计算的强度称为比强度,是金属材料强度的1/10,玻璃钢强度更高

3、化学稳定性好

4、电气绝缘、绝热、隔声性能优良

5、耐磨和自润滑性能好

6、粘结性能好

7、成型加工性能好,比金属易

8、多种防护性能(防水、防潮、防透气、防震、防辐射等)

9、不足:

强度,刚度不如金属,不耐热。

1000C以下热膨胀系数大,易蠕变,易老化。

2.1.2塑料的成分

1、树脂

塑料主要成份是树脂﹐树脂有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两种。

1、定义:

指受热时通常有转化或熔融范围,转化时受外力作用具有流动性,常温下呈固态或半固态或液态的有机聚合物,它是塑料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成分。

2、分类

天然树脂:

是指由自然界中动植物分泌物所得的无定形有机物质,如松香、琥珀、虫胶等。

合成树脂:

是指由简单有机物经化学合成或某些天然产物经化学反应而得到的树脂产物。

如聚乙烯、聚氯乙烯、环氧树脂等。

树脂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称为高聚物。

3、合成树脂制备方法:

聚合反应、缩聚反应

2、塑料的成份

(1)树脂﹕主要作用是将塑料的其它成份加以粘合﹐并决定塑料的类型(热塑性或热固性)和主要性能﹐如机械﹑物理﹑电﹑化学性能等。

树脂在塑料中的比例一般为40~65%。

(2)填充剂﹕又称填料﹐通常对聚合物呈惰性

作用:

改善塑料的成型性能,减少树脂的含量及提高塑料性能。

正确地选择填充剂﹐可以改善塑料的性能和扩大它的使用范围。

(3)增塑剂﹕有些树脂的可塑性很小﹐柔软性也很差﹐为了降低树脂的熔融粘度和熔融温度﹐改善其成型加工性能﹐改进塑料的柔韧性﹐弹性以及其它各种必要的性能﹐通常加入能入树脂相容的不易挥发的高沸点的有机化合物。

这类物质称增塑剂。

增塑剂常是一种高沸点液纳或熔点固体的酯类化合物。

(4)着色剂﹕又称色料﹐主要是起美观和装饰作用﹐包括涂料两部分。

(5)稳定剂﹕凡能阴缓塑料变质的物质称稳定剂﹐分光稳定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

(6)润滑剂﹕改善塑料熔体的流动性﹐减少或避免对设备或模具的磨擦和粘附﹐以及改进塑件的表面光洁度。

2.1.3成型用物料及其配制简介

1、粉料和粒料

2、溶液

3、分散体

2.1.4塑料的制造和树脂合成方法

(一) 塑料的制造

塑料的基础原料,最初是以农副产品为主,从本世纪20年代起转向以煤和煤焦油产品为主,从50年代起逐渐转向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

塑料工业包括三个生产系统:

塑料原料(树脂或半成品及助剂)的生产,塑料制品的生产,塑料成型机械(包括模具)的制造。

 

(二) 树脂的合成方法

1.缩聚反应:

单体分子间脱掉水或其它简单分子键合成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可分为均缩聚反应和共缩聚反应。

(1) 均缩聚反应:

带有两个官能团的一种单体进行的缩聚反应。

(2) 共缩聚反应: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双官能团单体进行的缩聚反应。

2.加聚反应:

由不饱和或环状单体分子加成聚合生成聚合物的一种化学反应。

反应中没有水或其它低分子副产物的释出,而且所生成的聚合物元素成分与原用单体的成分相同。

按参加反应的单体种类和聚合物本身的构型,可分为均聚合反应、共聚合反应和定向聚合反应。

2.1.5塑料的用途

塑料巳被广泛用于农业、工业、建筑、包装、国防尖端工业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

农业方面:

大量塑料被用于制造地膜、育秧薄膜、大棚膜和排灌管道、鱼网、养殖浮漂等。

工业方面:

电气和电于工业广泛使用塑料制作绝缘材料和封装材料;在机械工业中用塑料制成传动齿轮、轴承、轴瓦及许多零部件代替金属制品;在化学工业中用塑料作管道、各种容器及其它防腐材料;在建筑工业中作门窗、楼梯扶手、地板砖、天花板、隔热隔音板、壁纸、落水管件及坑管、装饰板和卫生洁具等。

在国防工业和尖端技术中,无论是常规武器、飞机、舰艇,还是火箭、导弹、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和原子能工业等,塑料都是不可缺少的材料。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塑料的应用更广泛,如市场上销售的塑料凉鞋、拖鞋、雨衣、手提包、儿童玩具、牙刷、肥皂盒、热水瓶壳等等。

目前在各种家用电器,如电视机、收录机、电风扇、洗衣机、电冰箱等方面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塑料作为一种新型包装材料,在包装领域中已获得广泛应用,例如各种中空容器、注塑容器(周转箱、集装箱、桶等),包装薄膜,编织袋、瓦楞箱、泡沫塑料、捆扎绳和打包带等。

2.1.6塑料工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早在19世纪以前,人们就已经利用沥青、松香、琥珀、虫胶等天然树脂。

1868年将天然纤维素硝化,用樟脑作增塑剂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塑料品种,称为赛璐珞,从此开始了人类使用塑料的历史。

1909年出现了第一种用人工合成的塑料-酚醛塑料。

1920年又一种人工合成塑料-氨基塑料(苯胺甲醛塑料)诞生了。

这两种塑料当时为推动电气工业和仪器制造工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到20世纪20、30年代,相继出现了醇酸树脂、聚氯乙烯、丙烯酸酯类、聚苯乙烯和聚酰胺等塑料。

从40年代至今,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石油资源的广泛开发利用,塑料工业获得迅速发展。

品种上又出现了聚乙烯、聚丙烯、不饱和聚酯、氟塑料、环氧树脂、聚甲醛、聚碳酸酯、聚酰亚胺等等。

2.2塑料的分类

2.2.1按塑料中树脂的分子结构和热性能分类

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1.热塑性塑料

这类塑料的合成树都是线型或支链型高聚物﹐因而受热变软﹐甚至成为可流动的稳定粘稠液体﹐在此状态时具有可塑性﹐可塑制成一定形状的塑件﹐冷却后保持既得的形状﹐如再加热又可变软成另一种形状﹐如此可以进行反复多次。

这一过程中只有物理变化﹐而无化学变化﹐其变化是可逆的。

(反复多次成型)

塑料种类﹕

a.聚氯乙烯(PVC)———产量大,有毒不能用作食品包装。

b.聚苯乙烯(PS)———最早的工业化塑料品种之一。

c.聚乙烯(PE)       d.聚炳烯(PP)

e.尼龙(PA)         f.聚甲醛(POM)

g.聚碳酸脂(PC)———可用于食品包装﹐镜片。

h.ABS塑料        i.聚砚(PSU)

j.聚苯醚(PPO)      k.氟塑料

l.聚酯树脂         n.有机玻璃(PMMA)

2.热固性塑料

这类塑料的合成树脂是体型高聚物﹐因而在加热之初﹐因分子呈线型构具有可熔性和可塑性﹐可塑制成一定形状的塑件﹐当继续加热时﹐分子呈现风状结构﹐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树脂变成不溶和不熔的体型结构﹐使形状固定下来﹐不再变化。

如有加热也不软化﹐不再具有可。

在一定变化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因此﹐变化过程中不可逆的。

(一次成型)

种类﹕A.酚酸塑料  PF

B.氨基塑料

C.环氧树脂  EP

D.酚醛塑料(PF)又称电木﹐用于电气开关﹐热固性材料。

2.2.2按塑料的性能及用途分类

1、通用塑料

指产量大、用途广、价格低的塑料。

(酚醛塑料、氨基塑料、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稀等六大品种塑料)

2、工程塑料

一般指能承受一定外力作用,并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尺寸稳定性,在高、低温下仍能保持其优良性能,可以作为工程结构件的塑料。

如ABS、尼龙、聚矾等。

机械性能、耐磨、耐腐蚀、尺寸稳定性均较高。

3、特种(增强)塑料

一般指具有特种功能(如耐热、自润滑等),应用于特殊要求的塑料。

如氟塑料、有机硅等。

在塑料中加入玻璃纤维等填料作为增强材料,以进一步改善塑料的机电性能,这种新型复合材料称为增强塑料。

增强塑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比强度和比刚度高。

2.2.3按塑料成型方法分类

模压塑料:

 供模压用的树脂混合料。

如一般热固性塑料。

层压塑料:

 指浸有树脂的纤维织物,可经叠合、热压结合而成为整体材料。

注射、挤出和吹塑塑料:

 -般指能在料筒温度下熔融、流动,在模具中迅速硬化的树脂混合科。

如一般热塑性塑料。

浇铸塑料:

 能在无压或稍加压力的情况下,倾注于模具中能硬化成一定形状制品的液态树脂混合料。

如MC尼龙。

反应注射模塑料:

 一般指液态原材料,加压注入模腔内,使其反应固化制得成品。

如聚氨脂类。

2.2.4按塑料半制品和制品分类

模塑粉:

 又称塑料粉,主要由热固性树脂(如酚醛)和填料等经充分混合、按压、粉碎而得。

如酚醛塑料粉。

增强塑料:

 加有增强材料而某些力学性能比原树脂有较大提高的一类塑料。

泡沫塑料:

 整体内含有无数微孔的塑料。

薄膜:

 一般指厚度在0.25毫米以下的平整而柔软的塑料制品。

2.3塑料的性能

2.3.1塑料的使用性能

1、塑料的物理性能

密度、表观密度、透气性、透湿性、吸水性、透明性、透光率。

2、塑料的化学性能

耐化学性、耐候性、耐老化性、光稳定性、抗霉性等。

3、塑料的机械性能

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断裂伸长率、冲击韧度、抗疲劳强度、耐蠕变性、摩擦系数及磨耗、硬度等。

4、塑料的热性能

线膨胀系数、导热系数、玻璃化温度、耐热性、热变形温度、熔体指数、热稳定性、热分解温度、耐热性等。

5、塑料的电性能

表面电阻率、体积电阻率、介电常数、介电强度、耐电弧性、介电损耗等。

2.3.2热塑性塑料的工艺特性

热塑性塑料品种极多,即使同一品种也由于树脂分子及附加物配比不同而使其使用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