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趣味名词解释精简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3147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6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趣味名词解释精简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物理趣味名词解释精简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物理趣味名词解释精简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物理趣味名词解释精简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物理趣味名词解释精简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趣味名词解释精简版.docx

《物理趣味名词解释精简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趣味名词解释精简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理趣味名词解释精简版.docx

物理趣味名词解释精简版

物理趣味名词解释

马力

“马力”顾名思义是马的力量。

那么,什么是马的力量呢?

又是怎么叫成“马力”这个名称的呢?

  当人类还没有发明任何机器的时候,往往用马来代替人干活儿.

  18世纪的英国,资本主义正处于发展上升时期。

工业的发展,要求有足够的燃料业解决能源问题。

结果发现了煤.在地下采煤,时常因为地下水灌满矿井而影响生产,人们就在矿井上面安装提水的吊车,用马来拉着水桶提水。

这样,每个煤矿就必须养着许多匹健壮的马。

  1765年,英国人詹姆士·瓦特改进了蒸汽机,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蒸汽机的实际应用,最早是在煤矿上开始的。

一家煤矿矿主,想用蒸汽机来代替马匹提水,就向瓦特定购了一台蒸汽机。

瓦物为了设计制造这样的“机械马”,便测量了一匹健壮的马的,结果是这匹马能把70公斤重的水用每秒钟我米的速度向上拉起,也就是说这匹马的功率是70千克米/秒。

瓦特根据这个数据,制造出了功率为75千克米/秒的蒸汽机,并把这种蒸汽机的功率称作1“马力”。

这就是“马力”名称的由来。

“马力”虽然是对照马的工作能力来定的,但是马的能力各有不同,普通的马,一般说来只有0.4至0.6马力,现在,“马力”已经成为发动机功率的专用名词了。

重心

每个物体都有各自的重心,只要重力的作用线恰恰通过这个支撑点,物体就能保持平衡,重心作为一个物理学相当抽象的,但是对于一件具体器物的运动过程,重心的作用又是十分明显的。

就理论成就而言,重心的发现应归功于古希腊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

他不仅发现了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同样是重心原理的发现者.

电磁波

电磁波在人类的科学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对电与磁的认识只是保留在定性的阶段上的,并且把它们看作是两个无关的各自独立的现象。

自1788年库伦发现了电荷的相互作用后,人们对电与磁的研究才开始进入了定量的阶段。

1820年,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才开始认识到电与磁两个现象在本质上的联系。

1831年法拉第又发现了电磁感应。

库仑、奥斯特、法拉第的发现使人类对电与磁的认识进入了个新的境地。

在法拉第的工作基础上,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的理论,并从理论上推测到电磁波的存在。

  最早从实验中猁电磁波从而证明电磁波存在的,是著名的物理学家赫兹。

赫兹于1857年生于德国的汉堡。

在中学读书时他曾希望做一名工程师。

可是后来,他却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物理学的研究。

当时,他和其他人一样,认为麦克斯韦的理论是正确的,但是如何用实验来证实电磁波的存在呢?

这引起了他的深思。

1883年,他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可是没有取得什么成效,两年以后,他又着手研究,用两片锌板,每片上面连着一根一头是黄铜球的杆子,作为电磁波的发射器,将杆子与感误码圈的电极相连,通过时,如果使两根杆子上的黄铜球靠近,便会看到有火花从一个球跳到另一个球。

这些火花表示电流在循环不息,而麦克斯韦的理论说由此电磁波便会被送到空间去。

赫兹的工作就是要捉住这些电波,证明它确实被送到了空间。

他把铜丝卷成几卷作为检波器,圈的两端的铜球上也出现了火花。

这些火花是怎样产生的呢?

赫兹说,这便是电磁波从发射器发出后,被检波器捉住了。

从此以后,赫兹专门从事电磁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绝对零度

有时,作为计量起点的零点可以任意选取。

例如,经度的零度就是任意确定的。

温度的零点也是一样。

在摄氏温标中,将水的冰点(标准大气压下冰和被空气饱和的水之间的平衡温度)取作零度;而在华氏温标中,零度则处于冰点以下。

但是,在这两种情况下,温度都可以低于零度。

  18世纪末,人们开始觉得冷似乎是有极限的。

法国物理学家查理有1787年前后发现,气体每冷却1摄氏度,其体积就缩小它处于6°C时体积的1/273。

这叫做“查理定律”。

如果这一过程继续下去,那么在-273°C时,气体就会完全消失,当然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

当气体冷却时,它总是先转变为液体,然后又变为固体,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于19世纪60年代推广了上述思想。

他把温度作为物质分子运动速度的一种表述方式,物质越冷,其分子运动就越慢,直至某一特定温度(-273.16°C)下完全不存在运动为止,分子的运动不可能比不运动更慢了。

因此也不会有比它更低的温度。

-273.16°C这个温度便是一种真正的零度。

所谓“绝对”,就是从一切限制中解脱出来。

所以,任何极端的东西都可民说成是“绝对的”,因为它不受一切条件的限制。

你可以是持有"绝对的“见解者,也可以是一个“绝对的”白痴,或者二者兼而有之,而像-273.16°C这种真正的零点就是“绝对的”零点,即“绝对零度”。

虽然它不可能达到。

汤姆逊的温标是从绝对零度开始的,称为“绝对温标”,或“开尔文温标”(即开多温标,这是因为汤姆逊于1892年获得了开尔文文勋爵的称号)。

这种温标的表示符号可以用A(代表“绝对”)也可以用K(代表“开尔文”)。

量子

在20世纪,物理学发生了两场大革命。

对象都是以牛顿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

两场大革命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各自在不同的领域建立了新的统治。

一场大革命就是众所周知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另一场同样伟大、同样重要的大革命是建立了量子力学,后一场大革命不像相对论那样只有爱因斯坦在孤军奋战,而是一批勇士前赴后继,不断地向经典物理发致力戟。

首先树起革命大旗的就是“量子”概念的提出者——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

  19世纪末,物理学界热衷于研究黑体辐射。

  物体在温度升高时会向周围放射热量,这叫做热辐射。

它也是一种电磁辐射,只不过和一般电磁波的波长不同罢了。

在同样的温度下,不同物体发光的亮度和颜色(波长)不同。

颜色深的物体吸收辐射的本领较强,比如煤炭对电磁波的吸收率可以达到90%左右。

物理学上把对外来的辐射没有任何反射或透射、吸收率是100%的物体称做“黑体”。

例如开小孔的空腔可以谯是一个黑体,因为通过小孔进入空腔的辐射,在腔里经过多次反射和吸收以后,不会再从小孔透出。

实验研究表明,黑体不但吸收率最高,而且在相同温度下也是辐射率最高的物体,是辐射能量只和温度有关的物体。

  然而,在研究过程中,对于光的电磁理论和对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某些现象的解释遇到了困难,例如“黑体辐射的能量按波长分布”的理论在温度较高时与实验结果大相径庭。

  面对此种情况,普朗克经过数年的研究,于1900年根据当时的黑体辐射的精确实验资料,找到了能够完满表示黑体辐射的新的数学公式。

  在关于黑体辐射的新公式中,普朗克抛弃了能量连续的传统概念,他在实验数据面前,提出能量是不连续的新概念。

普朗克公式表明,物体辐射的时候发射或者吸收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

这一份一份的能量,普朗克称做“能量子”,简称“量子”。

他进一步提出能量子是和频率成正比的,能量子等于频率乘上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后来叫做普朗克常数。

  能量不连续的“量子”概念的提出,使他们对光的本性的认识又上升一了一个新的层次,而“量子假说”被看作现代物理学的起点。

正电子

1932年8月2日美国物理学家安德逊发现了正电子.安德逊是核物理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长期致力于基本粒子的研究。

他从1930年开始,跟随他的老师密立根做宇宙射线的研究工作。

密立根让安德逊协助他安装一台专门用于观测宇宙射线的威尔逊云雾室,并且用这台仪器观测宇宙射线。

云雾室置于磁场中,在云雾室里安有几块金属板,宇宙射线打在金属板上,从料子穿过金属板的轨迹,就可以鉴别粒子的能量。

1932年8月2日,安德逊在照片中发现一条奇特的径迹,它与电子的每项迹相似却又具有相反的方向,显示这是某种带正电的粒子。

从曲率判断,又不可能是质子。

于是他果断地得出结论。

这是带正电的电子。

“正电子”是实验中最早发现的反粒子。

  那时,安德逊并不了解狄拉克的相对论电子理论。

其实早在1930年,狄拉克就曾预言了正电子存在的可能性,从他的议程式可能看出,电子不仅应具有正的能态,而且也应具有负能态。

他认为这些负能态通常被占满,偶尔有一个态空出来,形成“空穴”。

他写道:

“如果存在空穴,则将是一种新的、对实验物理学来说还是未知的粒子,其质量与电子相同,电荷也与电子相等,但符号不同。

我们可以称之为反电子。

”"这种反电子”终于被安德逊的实验证实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德逊最早发现了正电子,而狄拉克最早预言了正电子的存在。

  关于正电子产生的机理,安德逊解释错了,他认为,初级宇宙射线撞击到核内的一个中子,会使中子分裂成为正电子和负质子,为此,他还建议实验家寻找这种“负质子”。

后来,才由布拉开特和奥基亚利尼从簇射现象的观测中搞清正电子产生的机理,他们用盖革计数器自动控制云雾室,首次看到了正负电子对的产生。

他们正确地解释簇射现象是:

γ射线从原子核近旁通过时,转化为正、负电子对,同时又有更多的γ射线产生,从而产生雪崩现象。

  由于发现正电子的功绩,安德逊获得了1936的睥诺贝尔物理学奖,而布拉开特因改进云雾室技术和有关核物理和宇宙射线的一系列新发现而获194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正电子的发现,对研究光与实物之间的转变有重要的意义,使人们对“基本粒子”的认识有了一次质的飞跃。

热胀冷缩

“热胀冷缩”现象已是我们熟知的生活常识。

一辆充足气的自行车在烈日的暴晒下,车轮往往会莫名奇妙地爆裂。

这是车胎内的气体由于受热而膨胀,超出了轮胎的承受力年致。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还会发现,小泥路面往往会有许多或大或小的裂缝,这是由于路面白天受天太阳的照射受热膨胀,晚上气温降低路面收缩所致,我国古代制造精密仪器时,为了避免器具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而发生形状和体积的变化,非常注意选料。

  《前汉书律历志》说:

“铜为物之至精,不为燥、温;寒、湿变节,不为霜、霹、风、雨改形。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然而,窨是什么时候人们“热胀冷缩”的原理呢?

关于这个问题,根据史料来看,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进行各种生产活动,却是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

  早在殷商时代的青铜铸造工艺中,人们就已经懂得避免“热胀冷缩”产生的危害。

1938年,湖南宁乡出土的殷代中期盛酒表铜器“四羊方尊”,高0.583米,它的羊角头采用“填范法”铸成中空,泥胎不拿出。

这种方法不仅节省了青铜,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在冷却过程中由于薄厚关系而引起缩孔和裂纹。

同时期一些青铜器的柱角(或粗大部分)也采用这种方法,只有柱角最末端一二十厘米是铸成实心的。

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卷三《蜀志》中也有这样的记载:

“李冰为蜀守,冰知天文,地理……在滩江中,其崖崭峻不可凿,乃积薪烧之,”说的是战国时候蜀郡太守李冰开凿都江堰时,为了清除江中大石,先在巨石上开凿一条隧道,然后填上干柴,用火烧石,再趁热浇冷水,合坚硬的岩石在热胀冷缩中炸裂,以便开凿。

这种“火烧水淋法”(或纯火烧,即火烧后空气冷却)后世也有应用。

3000多年前减少应力的填范法和2200年前增大热应力的火烧法,从不同的侧面显示了我国是最早认识“热胀冷缩”原理的国家

热功当量

18世纪40年代,“热质说”风行一时。

“热质说”认为,磨擦和运动把身体内的热量“逼”了出来。

有人曾在慕尼黑兵工厂制造在炮时发现,钻炮膛所用的钻头越钝,钻制的碎屑越少,所产生的热量却越多,这与热质说认为碎屑越少,释放的热素就越少的说法正好相反,后来人们进一步做实验:

把炮筒放在一个水槽里,用一个钝得几乎切削不出碎屑的钻头钻孔,用几匹马拉了几个小时,槽中的18磅小居然沸腾起来了,这些热是来自炮筒本身吗?

显然不是,而是由于“钻头”的运动。

这些现象引起了许多人对于“热质说”的质疑,纷纷探求问题的谜底。

  德国医生出身的物理学家迈尔是第一个提出“热功当量”这一定量概念的人。

  1840年,他在一条从荷兰驶往东印度的船上当船医。

他发现海员病号的静脉血在热带地区比在欧洲时要红。

他在拉瓦锡氧化燃烧学说的启示下,认为这是血液含氧较多的缘故。

因为在热带高温环境中,人体只需吸收食物中较少的热量,致使人体食物的“燃烧”过程减弱了,而静脉血里留下了较多的“氧”。

经过思索和研究,他认为动物体热和机械能可能是由它们所吃的食物的化学牟转化而来的,并进一步设想,机械能、热奶和化学能是等价的,可以相互转化。

  由此,他从空气的定压比热C和定容比热C的关系具体计算出:

1卡=365牛顿·米=3.58焦耳。

这与1950年国际计量会议所公认的实验精确值(1卡=4.1855焦耳)虽然有误差,但是“热功当量”这一概念的提出,本身就是一个开创性的贡献。

它解释了“热质说”无法解释的许多现象,为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立下了汗马功劳,为科学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能可以转化为功,能量守恒定律宣称,宇宙中的能量必须永远保持相同的值。

那么,能够把能量无止境地转化为功吗?

既然能量不灭,那么它是否可以一次又一次地转变为功?

  1824年,法国物理学家卡诺证明:

为了作功,在一个系统中热能必须非均匀地分布,系统中某一部分热能的密集程度必须大于平均值,另一部分则小于平均值,所能荼得的功的数量妈决于这种密集程度之差。

在作功的同时,这种差异也在减小。

当能量均匀分布时,就不能再作功了,尽管此时所有的能量依然还存在着。

  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重新审查了卡诺的工作,根据热传导总是从高温到低温而不能反过来这一事实,在1850年的论文中提出:

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这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守恒则是热力学第一定律。

  1854年,克劳修斯找出了热与温度之间的某一种确定产关系,他证明当能量密集程度的差异减小时,这种关系在数值上总在增加,由于某种原因,他在1856年的论文中将这一关系式称作“熵”(entropy),entropy一诩源于希腊语,本意是“弄清”或“查明”,但是这与克劳修斯所谈话的内容似乎没有什么联系。

热力学第二定律宣布宇宙的熵永远在增加着。

  然而,随着类星体以及宇宙中其他神秘能源的发现,天文学家们现在已经在怀疑: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否果真在任何地方任何条件下都成立。

密度

物理学上,为了表示不同物质的性质上的差别,引入了密度(开始叫比重,即与水的密度之比)的概念。

  我国对密度(比重)概念的提出和应用是非常早的.在《孟子》一书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

”意思是讲平时所说金子比羽重,是指相同体积时的金子和羽毛之比,而绝不是将一只金钩子的重量与一车羽毛的重量去作比较的。

  在测定物质密度上,我国古代的制盐工人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液体比重计。

宋代姚宽的《西溪丛话》中有这样一段话:

“予监台州,杜渎盐汤,日以莲子试卤。

择莲子重者用之,卤浮三莲四莲味重,五莲尤重。

莲子取其浮则直。

若二莲直,或一直一横,即味差薄;若卤更薄,即莲沉于底,而煎盐不成。

闽中之法,以鸡子桃仁试之,卤味重则正浮在上,咸淡相半,则二物俱沉,与此相类。

”这里记载了我国古代制盐工人测定盐卤密度的两种方法:

一种是用浮莲法,即选重的莲子数颗,放入盐卤中,盐卤浮莲的数目越多,盐味越重。

另一种是用鸡蛋或桃仁的沉浮情况来测定盐卤的密度。

当盐卤的密度大,而鸡蛋或桃仁的平均密度相对小时,则鸡蛋或桃仁就浮出液面;如盐卤淡,其密度小于鸡蛋或桃仁的平均密度时,则鸡蛋或桃仁就下沉。

这两种方法与现代所用的浮子式比重(密度)计的原理是一致的。

  明代陆容在《菽园杂记》中也有一段记载:

“(卤水)以重三分莲子试之,先将小竹筒装卤放莲子于中,若浮而横倒者,则卤极咸,乃可煎烧;若立浮于面者,稍淡;若沉而不起者,俱弃不用。

”这种与莲子配合使用的小竹筒,已成了一只携带方便的液体比重(密度)计,其原理与现代所用的浮笔式比重(密度)计相同。

温差电

在奥斯特、安培寻找电与磁的联系的同时,出生在雷维尔的科学家塞贝克曾致力寻找热与电的联系。

塞贝克17感情脆弱离开自己的祖国,先在柏林学医,1818年被选为柏林科学院院士。

丹麦物理迷家奥斯特的实验诱使他进行了一系列的电学研究,1821年,他建成了由部分铜和部分铋组成的闭合电路。

了把一个金属接头握在手里,由于他手中的体热使两个接头有温差存在,结果电流计指针发生了偏转,这证明有电流发生。

他又将其中的一个接头冷却,发现了类似的效应。

这个效应随不同的金属而改变。

而且温差愈大,效应也愈大。

  由于油墨差电的了现,物理学上便出现了以塞贝克的名字命名的塞贝克效应。

其具体的实验过程是这样的:

将两种不同金属A和B连接放的闭合电路。

若将它们的两个接点分别置于温度为T0(在这里0为下标)和T(假设T0/span>

  ε=a(T-T0)+1/2b(T-T0)2+1/3c(T-T0)3

  在温差范围不大时,可以用下式表示:

  ε=a(T-T0)+1/2b(T-T0)2

  式中a,b,c是与用作温差电偶的金属的性质有关的常数,塞贝克的这个热电源与当时的伏打电池不同。

热电源的电动热稳定,正因为如此,这种电源不久被欧姆运用,导出了著名的欧姆定律。

  在塞贝克效应发现后的13年,即1834年,一个巴黎的钟表匠珀耳贴把他的后半后献身于科学探索,他从另一个方式证明,电流不仅可以生热,而且它还会致冷。

当电流从铋流到铜时,他发现在铜铋结上温度上升了10°C;而电流以相反的方向通过时,铜铋结温度则下降了5°C。

在铜铋结上人们发现了更大的温差。

后来的楞茨电磁感应定律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光谱

光谱是牛顿在1672年首次发现的,并将其命名为“spectrum”。

中文译作“光谱”或“光谱线”。

  一束光如果以锐角从空气进入玻璃,它就会发生折射。

如果这块玻璃是一块三棱镜,那折射光就会朝同一方向折射得更加厉害。

  太阳光实际上是各种波长的混合光。

它们对人眼的影响务不相同,这使我们看到混合光的各种成分呈现为不同的颜色。

不同的颜色折折射量各不相同,红光折射量最小;橙、黄、绿和蓝的折射量依次递增;紫光的折射量最大。

  1672年,牛顿首先注意到由此产生的后果:

让一束光通过一块棱镜并落到某个白色的表面上,它就变成一条各种颜色的彩虹,即一端是红色,然后历经橙色、黄、绿和蓝,直至位于另一端紫色。

他把这彩色的条带称为“spectrum”(光谱),这是一个拉丁词,原意为“幻像”或“幽灵”.后来,人们又发现,将特定的物质加热到白热的程度,它们只发出特定颜色的光。

如果所辐射的光通过一条狭缝,那么每一种颜色都会形成一个清晰的狭缝像,并落于光谱中某个特定的位置上,其他地方则是黑的,1814年,德国光学家夫朗和费又观察到,通过某种冷气体的太阳光被吸收掉某些颜色,于是在彩色的背景上出现了一些暗线。

太阳的久层冷得足以造成这种现象,因此太阳光谱中实际上布列着许许多多暗的光谱线,又称为“夫朗和费线”。

  由于分光镜的出现,人们用它进行观测时可以看到光谱投影在一根标尺上,这样每一条亮线或暗线位置就可以精确地测定了。

人类根据这些光谱线的位置,试图研究和了解太阳和其他恒星的化学组成。

  19世纪80年代初,光谱学已经取得很大的发展,各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料,摆在物理学家面前的任务,则是整理这些浩繁杂乱的资料,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对光谱的成因,即光谱与物质的关系作出理论解释。

反物质、暗物质

由美、中、俄、法、意等国合作研制的当代最先进的粒子物理传感装置---阿尔法磁谱仪(AMS),搭载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于北京时间6月3日6时03分,从美国佛罗里达肯尼迪航天中心顺利升空,其任务是在海潮的宇宙空间寻找所谓的“反物质”和“暗物质”,以帮助人类加深对宇宙起源的认识。

  什么是反物质呢?

我们平常接触的物质,都是由许多分子组成。

每个分子是由若干个原子组成的。

每个原子又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它周围的若干个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

原子核又是由若干个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上述电子、质子和中子,都是目前人们认识到的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因此叫做“基本粒子”;又由于它们非常微小,用肉眼无法看到,所以又叫“微观粒子”。

我们平常接触到的以某种状态出现的物质,都是这些粒子以很大的数目和不同的形式聚集而成的宏观的物体。

科学研究发现,在自然界中,除了带负电的电子外,还有一种正电子,它在其他方面都和电子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带了正电。

对于电子来说,这种正电子叫它的反粒子。

在随后的研究中,又发现了反质子和反中子的存在。

进一步的研究证明,已发现的300多种基本粒子,都是正反成对存在的。

于是科学家得出结论:

任何粒子都存在着反粒子。

由于人们过去一直认为物质都是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等构成的,所以这些反粒子可以统称为物质。

这种反粒子和反物质在地球的自然界从未发现过,而在核反应试验中产生的反粒子,一和正常粒子结合就会湮灭,很难捕捉到。

  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在地球以外的浩潮宇宙中,例如在离我们银河系足够远的某个孤立空间,反物质也不能以自然形态出现;相反,很可能某些恒星完全是由反物质构成的。

促使人们设想反物质星体存在还有一条“理由”,那就是自然界的对称性。

人们会问:

既然宇宙反物质世界与物质世界相对应而存在呢?

只是这个设想目前还无法证实,只能寄希望于阿尔法磁谱仪从宇宙空间传回的佳音了。

  那么暗物质又是什么呢?

天文学理论认为,宇宙中除了存在常见的各种发光的星体外,还存在着一种既不发光,又不与光发生作用。

却具有万有引力的物质,(包括可见光、无线电波、微波、X射线和R射线等)来观测它。

暗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

它有什么性质?

它在宇宙演化中的作用如何?

它和现在已知的各种天体的关系如何?

对此,人们还知之甚少。

于是,就产生了到宇宙中去寻找暗物质的一大课题。

这次阿尔法磁谱仪第一次进入太空,将对宇宙空间的各种粒子进行直接观测,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科学领域,很可能带来一次重大突破。

中微子

人们首先发现的两种亚原子粒子是电子和质子。

它们都带有电荷,1932年,又发现了一种不带电荷的亚原子粒子。

也就是说,它是电中性的。

“neutral"(中性的)一词,源自拉丁语,愿意为“非此亦百彼”。

由于电子(electron)和质子(proton)这两个词都带有后缀—on,所以物理学家们就把那各新粒子命名为“中子”(neutron),字也带有同样的后缀“-ON”。

  与此同时,出生于奥地利的物理学家泡利在1931年就主张,为了解释放射性原子核碎裂并发射电子时,有一些能量失踪了这一事实,应该存在着某种新的粒子。

泡利证明这种粒子必须是不带电的,而且质量很小。

  人们应该怎样称呼这种凿子呢?

到了其他物理学家们开始认真看待泡利提出的粒子时,“中子”这一术语已经在普遍使用了。

泡利的这种粒子质量要比中子质量小得多,因此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建议将它称为neutrino,在意大利语中,这个词的含义是“小的中子”,在汉语中则译作“中微子”。

人们采纳了这一名称。

  多年以来,中微子直被看作一种非常值得怀疑的粒子。

它在物理理论中非常有用,然而它却如此高速而微妙地穿透一切物质,以致使人们无法探测它,而如果它是无法探测的,那么人们又怎样能说明它究竟存在与否呢?

  在50年代,美国物理学家柯万和雷尼斯做了一个实验,让一大群中微子(如果它们存在的话)轰击装在大箱子里的水,他们计算出应该有极少量的中微子被水吸收,并产生某些可以观测到的效应,结果,他们预言的效应果然应验。

1956年,柯万和雷尼斯已经可以宣告中微子确实已被探测到,它的确是存在的,自从60年代以来,物理学家们一直在致力于探测太阳产生的中微子,并取得了十分有趣的结果。

电子

雷电、磨擦生电、火花放电、电池、电解、电磁感应、电波等自然界和实验室中的电现象,都涉及到一个共同问题,就是电的本质是什么。

电是怎样产生和消失的?

在物质带电过程中,元素组成有没有发生变化。

用原子论无法解释各种电现象。

在长时期里,原子被认为是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这个观点阻碍了从物质角度考虑电的本质,麦克斯韦电磁理论没有说明电的本质是什么,它只是借助于想像中的“以太”来说明电磁波在空间的传播。

19世纪末以前,电仍旧带有相当大的神秘性。

  阴极射线发现以后,有人认为它是一种类似线的波。

后来,发现阴极射线在磁场中能够偏转,就推测它是一种带电粒子流。

1892年,赫兹发现阴极射线能够穿透薄金属片,这说明它不可能是带电的分子流或者原子流,阴极射线到底是什么。

它有没有确定的质量,这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