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然地理生产实习报告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2397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自然地理生产实习报告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综合自然地理生产实习报告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综合自然地理生产实习报告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综合自然地理生产实习报告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综合自然地理生产实习报告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自然地理生产实习报告doc.docx

《综合自然地理生产实习报告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自然地理生产实习报告doc.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自然地理生产实习报告doc.docx

综合自然地理生产实习报告doc

 

综合自然地理生产实习

实习报告

 

专业: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班级:

城乡09-1班

姓名:

双丽丽

日期:

2011.7.15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3

前言3

实习概况4

实习的时间及实习的路线4

实习区的地理位置及行政规划4

实习内容5

实习目的5

二、实习过程5

(1)前期准备阶段5

(2)野外实习阶段6

哈尔滨——长春6

长春——通榆6

通榆——乌兰浩特8

乌兰浩特——长春9

吉林省自然博物馆10

长春——通化11

社会调查11

长白山12

温带原始森林一号样地12

抚松13

三、实习总结14

 

摘要:

为了更好的理解一些自然地理现象,认识自然地理过程,黑龙江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城乡09-1班同学赴吉林省进行了为期10天的综合自然地理生产实习。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结合综合自然地理理论知识,充分认识到东北的实际情况。

同时,通过野外实际调研得到一些真实的感受。

关键词: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调查感受

前言

我是建筑工程学院城乡规划专业的一名学生,经过两年的努力,对地理这门学科有了很好的认识,大二通过对专业基础课《自然地理》、《环境生态》的学习,对一些综合自然地理现象有了一些理论和概念上的了解和认识,为了对以后工作的需要和我们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我们于2011年7月5号至15号在吉林和内蒙古进行了一次野外自然地理综合实习。

此次实习,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和巩固课堂知识,在对理论知识更多理解的同时,提高了在野外识别各种基本自然地理(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水文等)现象的本领,通过野外亲自行走观察,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体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另一方面,在这次实习过程中与老师、同学结下深厚的友谊,为我的大学生活留下美好的回忆。

实习概况

实习的时间及实习的路线

7月5号哈尔滨——长春7月6号长春——通榆

7月7号通榆——向海——乌兰浩特7月8号乌兰浩特——长春

7月9号吉林省自然博物馆7月10号长春——通化

7月11号社会调查7月12号长白山7月13号温带原始森林一号样地7月14号抚松7月15号长春——哈尔滨

实习区的地理位置及行政规划

吉林省简称“吉”,省会为长春。

地处东经122~131度、北纬41~46度之间,面积为18.7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

东西长650公里,南北宽300公里。

东南部高,西北部低,中西部是广阔的平原。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蒙,省会为呼和浩特。

位于中国北部边疆,西北紧邻蒙古和俄罗斯,面积118万平方公里。

主要山脉有大兴安岭、贺兰山、乌拉山和大青山。

东部草原辽阔,西部沙漠广布。

年均气温-1~10℃,全年降水量约50~450毫米。

实习内容

1、了解实习区气象特征、土壤类型、水文、植被类型等自然地理状况。

2、学习对基本自然地理(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水文等)现象的形成原因,结构特征,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及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实习目的

1学习纬度地带性:

由南向北的纬度地带性,以热量为基础,由阔叶树到针叶树(叶片由阔叶到针叶)

2学习经度地带性:

经度地带性以水分表现,气候由湿润到干旱的变化。

焚风效应:

长白山山脉和大兴安岭得焚风以向海到后面都有一些焚风效应。

③学习垂直地带性:

随海拔的变化,降水、温度的变化。

随海拔的升高,降水量也在增加,到一定程度开始下降。

二、实习过程

(1)前期准备阶段

7月1号,首先是刘辉老师给我们做了动员大会,讲解了实习所需做的模型的要求,野外实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要求我们做实习日记,对即将实习的区域进行资料的收集。

让我对实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随后,老师讲解了实习中路线调查、数据获取、整理数据的方法技巧,并且告诉我们在实习时需要了解各种自然地理现象,学习它的形成机制。

最后,老师安排了实习结束后的资料汇总要求及内容。

(2)野外实习阶段

准备阶段之后,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于5号开始按照预计的路线开始了正式了正式的野外实习。

哈尔滨——长春

我们乘坐火车从哈尔滨去往长春,在到达目的地之后,老师给了一段时间进行休整,然后安排大家开了一个会。

在会上,老师进行了实习总内容的概述,明确了野外实习的目的、内容以及接下来几天要做的社会调查(类型、选择的地点)。

长春——通榆

我们沿线考察了五个实习点,由于观测路线逐渐向西,水分减少,地表的植被类型有森林草原向草甸草原过渡,优势种是羊草。

编号1:

位于长白公路十八公里,此处海拔220m左右,年降水量450—550mm,

地形有起伏主要原因是饮马河河水摆动造成的。

此处是温带半湿润气候地区,植被丰富,生物量大,特别是草本植物。

它的土地边缘以蒿子为主,蒿子慢慢演化适应环境,同时也在改变环境。

此处土壤主要是黑土,黑土受地下水的影响不属于地带性土壤,由于草本植物腐殖质多,夏天的时候生物量大,到了冬天不能全部分解,导致腐殖质大量积累,土地黏重不宜透水,这样就形成了上层滞水,在经过上百年形成了2m左右的黑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的变化,土地大量被用于种植庄稼,由于春种秋收会带走一部分土壤造成水土流失。

经济的发展大量建房,土壤用于烧砖(特别是红砖),产生边缘效应。

边缘植物受到大量不利因素。

编号2:

位于伏龙泉高亢地,此处海拔300m左右,气候表现为半湿润半干旱,它也代表了本地区的气候类型。

它地处饮马河与霍林河得分水岭。

植被表现为羊草草原,土壤类型为黑钙土。

地表水下流到一定程度停止,物质也停止了迁移,土壤表现为上层为黑色腐殖质,下面为白色的钙,其中红色为铁(铁的颜色变现说明温度高,土壤副铝化)土壤中的黑粒为铁锰结核(氧化还原)。

这些都说明植物适应环境,然后再改变环境。

编号3:

在山体里面看到了鹅卵石,这说明此地区原来是河流,其中鹅卵石大小不一,说明此地的河流出现摆动,发生过洪水。

黄土形成的土壤偏黏重,容易涝;砂土通透性好,水、气、温度协调好,土壤肥力好,庄稼长得好;河漫滩:

枯水期,不接受河流沉积,丰水期,接受沉积。

编号4:

地点:

十三泡儿子处于霍林河河漫滩海拔:

130m气候:

干旱地区降水少植被:

羊草草原土壤:

碱土

袍子形成:

1、风大把砂土吹走2、地壳运动

改良:

种草,本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圈上不动。

编号5:

砂土有若干个沙丘组成由于人为原因,沙丘由半运动变成运动,在这里种植的瓜果很甜。

沙土的上面是腐殖质,下面有钙层。

砂土春季升温非常快,可以提前种指树苗。

社会调查一:

我们对于干旱区盐碱化较严重的西二十号进行了社会调查,总结如下:

国家政策很好,由于自然条件本地很多人都有打工,自家有自己的饮用水,对于经济作物都是小面积的,就近有小超市,需要大的物件得出去购买,由于天然条件差,种地都是靠天吃饭,种地实现了半机器化了。

通榆——乌兰浩特

这一天主要对向海保护区进行了实习,并做了一些社会调查。

编号6:

在海拔156-192m,这的地形有起伏,高的地方表现为砂土,低的地方表现为沼泽地,他的年降水量在400-450mm,整个地区的蒸发量在1800mm,气候表现为半干旱的状态。

此地的河流有霍林河、桃儿河、额木太河。

我们看到了内蒙黄榆,他的优势有两个:

一个是漂亮,另一个是保护固定沙丘。

此地的黄榆干枯,原因:

生长叶子消耗水分,不长叶子,不消耗水分,进行自我调节,自我修复,不进行物质循环就不消耗能量。

社会调查二:

我们对自然保护区内的村庄——创业村进行了了解,知道了这个地方主要种植玉米、葵花,人均有7-8亩地,生活条件比较好,所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十几年前的,附近有美景,这里有私家车,有一些诊所。

编号7:

七几年开始建设,引进桃儿河的水,沼泽土:

腐殖质层:

被大量的植物残体构成,有潴育化层(在地下水之下)还原情况,土壤呈蓝紫色。

编号8:

四海湖:

干涸,中间呈泥状。

成因:

向海水库的修建把水拦截了

社会调查三:

四海村:

鱼池原来承包,无经济作物,地不富饶,种植瓜果,基本在本地就能出售,无外地打工,种子、化肥一定按原来的要求春耕,基本机械化,秋天基本手工。

打渔不如现在,原来只是工人,渔场属于国家,每家都有自来水。

乌兰浩特——长春

编号9:

查尔山湖侧草原:

此处地势起伏较大,水分条件变得稍干,此处的山非常秃,发展出的一些树等在山的阴面,草为针茅草,草叶细,有保水的作用。

编号10:

丘陵:

薄薄的腐殖质,下面有钙层。

土壤为栗钙土。

主要成因是火山的喷发。

上流的水被截,下流的水变少。

草地形成的土壤呈黑色,森林形成的土壤呈棕色。

编号11:

洪积扇前端:

此处鹅卵石有粗有细,颜色不同,其中黄色含铁且被氧化,有4次黄色说明有4次高温。

海拔为200m左右,植被为羊草草原,降水量为400mm(半干旱、半湿润界限)土壤类型为栗钙土。

编号12:

白平收费站,洪积扇中部砂石粒径变小,磨圆度变好,区域出现过抬升。

植被为羊草草原(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典型的高亢地(输入输出基本相同)土壤为黑钙土。

吉林省自然博物馆

今天我们去参观了吉林自然博物馆,它成立于1987年5月12日。

它的范围包括动物学,植物学、地质古生物学、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科学。

在收藏自然标本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教育。

展览共分《林之韵》、《山之魂》、《蝴蝶谷》、《鸟之灵》、《兽之趣》和《化石世界》六个展区进行展示,其中《林之韵》、《山之魂》为主要展区,它突出吉林省地方特色,主要展示吉林省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景观——长白山,其他展区配合介绍了与吉林省生态环境有关的地质古生物、动物、植物等相关知识。

鱼类部分展出有朔河而上繁殖的大马哈鱼,体重40余千克的厥鱼,体形奇特的海马、海龙、海洋中的凶手白枪鱼。

鸟类标本中有亭亭玉立的丹顶鹤、振翅欲飞的金雕、羽衣华丽的孔雀、形态奇特的犀鸟,生活在南极的企鹅,澳洲的鸵鸟。

兽类中展出了东北“三宝”中的两宝梅花鹿和紫貂,梅花鹿的鹿茸是闻名遇尔的兽药,紫貂皮被称为“软黄金”,价值昂贵。

展览是按照生物进化顺序排列的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最后一部分是保护与利用,告诉人们野生动物自然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保护并合理开发野生动物资源,将保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资源的永续利用。

古动物陈列室陈列着恐龙骨架模型。

在恐龙骨架的两侧还立着猛犸象化石骨架和披毛犀化石骨架。

大家都用相机记录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迹。

长春——通化

编号13:

卧佛岭:

地形起伏,进入半湿润地区;降水量为600mm,土壤为非地带性的白浆土。

房屋建筑可以看出生活水平较好,土壤为暗棕壤,植被为温带针阔混交林,都是此生的。

社会调查四:

以石材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村庄——大桥村石材卖往黑龙江、辽宁、山东,利润大,采石过程用黑药炸,采石料要申请,打工的人都被上了保险,这份工作的灰尘很多,玻璃上都擦不掉,废料的处理有点不得当。

但是大家心中都默许了。

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五:

山区内部吉林省以木耳产殖——黄松甸

此地区以种植、批发黑木耳为主,市场影响收入,它的销售到全国各地,木耳种植分为两个季度:

春、秋各一季,本地有较好的教学水平,政府给房贷款,每年的收入在5-10万,本地吃的水果、蔬菜都需要购买,每家存放木耳都做了防范、防鼠,种植木耳对树木有影响,用地都为耕地。

社会调查六:

洪水灾害重建一年后的村庄——东清村

洪水影响农田,对于灾害政府还没有补贴,当洪水来的时候去林场居住,洪水造成严重损失,洪水造成人口大量外流,洪水退后岸边的草木生长不好。

长白山:

编号14:

对长白山的垂直地带性考察

①、2800m以下的生态系统的考察:

物种种类少:

1、鸟类2、昆虫

睡眠:

没有发现生物,原因:

可能温度过低

②、对苔原带进行实地考察:

道路两边受到迫害

③、岳桦林实地观测:

树干弯曲、矮小、不粗,原因受到风的作用,此地物质循环差。

树的年轮:

年轮接近:

生长不好,年轮密:

长得慢,木材结实。

4、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地带:

物种多,垂直地带上:

高大的乔木、灌木、乔木

某区草茂树稀:

林窗(体现抽采竞争)原因:

火灾

⑤、地下森林:

形成:

地壳下陷

温带原始森林一号样地

整个森林灌木、草木过少,底部几乎不见光,非常微弱,大部分被松树和杉木覆盖,其中一部分是经济林,之所以称“黑森林”是因为山上林区内的森林密布远远望去显得黑鸦一片

抚松

今天我们走访了抚松县,中国东北有三宝:

人参、貂皮、鹿茸角。

吉林省抚松县是人参主要产地之一,被誉为最著名的“人参之乡”。

抚松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中山区,境内群山起伏,森林茂密,平均海拔300—700米,属中温带湿润寒冷区,年平均气温4.2℃,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

由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利于人参的生长。

这里生产的人参有山参和园参两种。

新中国建立初期,由于仍然采用原始的伐林栽参方法,栽培技术落后,人参生长期缓慢,一般要6—9年时间。

近年,人参生产和科研力量得到不断加强,推广了透光棚,测土施肥,及时浇水,改良土壤等先进技术,人参生产发展很快。

  从1987年起举办的“抚松长白山人参节”是人参之乡的盛大节日,每年的8月间举行。

人参节期间,展出各种人参和人参系列品,还汇集了长白山区的医药、土特产、工艺品、滋补饮料、酒类和轻工业产品等,每年都有数千名国内外宾客前来参加丰富多彩的人参节活动,盛况空前,驰名中外。

下午去参观了靖宇陵园,是为了纪念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而下贱的,为第一批中国重点劣势为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陈列施展出了杨靖宇将军青少年时期的遗物和他在抗日战争艰苦岁月里的一些用品和战利品等有关文物、文献、照片共280余件。

三、实习总结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发展、结构和地域分异规律的科学,该课程在我国大专院校地理系的教学计划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根据自然地理学的学科特点,目前我国的自然地理教学基本上包括三个环节:

一是课堂教学,二是室内实验实习,三是野外实习。

其中前两个环节主要在校内进行,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经过抽象概括了的自然地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第三个环节是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学生走出校门,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实地验证课堂上所学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过程。

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和独立工作能力,掌握自然地理野外调查的基本技能。

所以,从自然地理人才培养来说,上述三个教学环节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缺少野外实习教学,学生所学的书本知识就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地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

因此加强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

     自然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坚实的野外调查基础之中,反过来又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服务。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不断地向自然地理学渗透,使自然地理学进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但是自然地理野外考察仍然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地理工作者只有深入实际,应用新理论、新技术对自然地理环境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才能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才能丰富和发展自然地理学理论。

我国老一代自然地理学家都非常重视野外工作,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里为发展自然地理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新一代自然地理工作者数理基础比较扎实、思想敏捷、接受新事物快,如果再有丰富的野外调查经验,思想上又重视野外工作,那么就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推动我国自然地理事业的发展,赶上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老一代自然地理学家在不同场合曾多次劝告青年地理工作者要进一步加强野外工作,这应该引起我国广大青年地理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尤其应该引起有志于投身自然地理科研或教育事业的青年学生们的高度重视。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不仅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而且还可以使学生领略到祖国的秀丽风光,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他们进一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增强社会主义优越感。

野外工作不同于校园生活,有时需要爬山涉水、风餐露宿、早出晚归,生活和工作条件比较艰苦,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

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期间,是以小组或小班为基层工作单位的,完成某项实习任务,要靠全体同学有组织、有纪律的共同努力,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其组织纪律性。

另外,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期间,师生同吃、同住、同工作,这有助于密切师生关系,为教师开展教书育人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总之,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地理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