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册--事故预防管理手册102页.ppt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71138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PPTX 页数:102 大小:6.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册--事故预防管理手册102页.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手册--事故预防管理手册102页.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手册--事故预防管理手册102页.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手册--事故预防管理手册102页.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手册--事故预防管理手册102页.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手册--事故预防管理手册102页.pptx

《手册--事故预防管理手册102页.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册--事故预防管理手册102页.pptx(10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手册--事故预防管理手册102页.pptx

生产安全事故管理,业内最全面的一份事故管理培训资料,01/前言,目录,CONTENTS,02/事故的基本概念,03/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04/事故管理(预防、调查、分析、处理、建档),01前言,前言,前言,1、安全生产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形势,1989年发布施行的国务院关于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和1991年发布施行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愈来愈不适应市场经济年代的需要。

之前的规定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由过去以国有和集体所有制为主发展为现在多种所有制生产经营单位并存,特别是私营、个体等非公有制生产经营单位在数量上占据多数,并且出现了公司、合伙企业、合作企业、个人独资企业等多样化的组织形式。

生产经营单位的内部管理和决策机制也随之多样化、复杂化,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

生产经营单位复杂化,前言,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矿山、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行业或领域事故多发。

安全形势严峻,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是还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如安全管理机制、法制建设速度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要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负有越来越重要的职责,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有些落后,社会各届对于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强烈呼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更加统一的工作程序,进一步规范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受关注度越来越高,1、安全生产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形势,前言,事故报告中的问题突出,责任追究的力度不够,没有建立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相衔接配合的机制,事故报告的问题,01,02,03,1、安全生产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形势,前言,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493号令),2002年9月原国家局报国家经贸委,20032006年国务院法制办、国家局调研修改,2007年3月28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第17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07年6月1日起实施,前言,条例的适用范围,条例的适用范围,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

条例的普遍、衔接、选择、参照、排除适用,条例的普遍适用(第二条)条例的衔接适用(第四十五条)条例的选择适用(第四十四条第一款)条例的参照适用(第四十四条第二款)条例的排除适用(第二条),前言,条例规定的事故分级三要素,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与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安全生产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事故分级相一致,条例规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分级,前言,事故报告主体报告程序报告时限报告内容事故现场救援与强制措施等;,事故的分级调查调查机关调查组组成及职责调查内容等;,事故定性责任主体调查报告批复处理意见实施处理信息公布等,事故报告主体报告程序报告时限报告内容事故现场救援与强制措施等;,条例确定的四项基本法律制度,前言,01,02,03,04,政府授权、委托部门牵头开展事故调查工作机制,事故调查组成员和单位相互配合工作机制,事故行政调查与技术调查结合工作机制,事故调查过程中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协调工作机制,四项工作机制,条例确定的四项工作机制,02事故的基本概念,事故管理,危险辨识,风险评价,消除或减轻危险源,预防控制,预测预警,灾害保险,报告,应急救援,调查处理,统计分析,事故的基本概念,条例确定的四项工作机制,事故的特性,因果性,偶然性,必然性,再现性,潜在性,规律性,因果性,事故的基本概念,因果性,事故是一系列原因作用的结果。

偶然性,相同条件下,事故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相同事故的后果有巨大的差异。

必然性,只要存在着发生的条件,事故终究要发生。

规律性,事故是一种客观现象,其内部各因素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潜在性,事故发生的条件往往隐藏在许多表面现象之下。

再现性,同样的事故可以不断反复发生。

预测性,对未来的某段时间里、某个范围内发生事故的可能性的大小已能有法预测。

事故的基本概念,03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01,02,03,04,本节目录,概论,管理的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

概论事故的致因理论,因果连锁论(原因:

人),环境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事故隐患,意外事件,伤害,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人与机的轨迹交叉理论(原因:

人和物),人失误,物缺陷,事故,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

概论事故的致因理论,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环境,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在正常生产过程中,能量受到种种约束和限制,按照人们的意志流动、转换和做功。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能量失去控制而意外地逸出或释放,则称发生了事故。

当意外释放的能量达及人体且超过其承受能力,则人体将受到伤害。

人、机、料、法、环,产品、服务,能量,意外释放,受控,受控,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

概论事故的致因理论,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造成事故的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的缺陷,安全管理涉及到,全员全面全过程,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

概论事故的致因理论,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概论构成事故的原因分析,管理的缺陷,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预防事故发生的组织措施的完善性,操作者和管理者安全素质高低及对不安全行为的控制,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01,02,03,04,05,没有按规定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或未经工种考试合格就上岗操作,缺乏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违章指挥、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违反劳动纪律,玩忽职守,安全措施、安全信号、安全标志、安全用具、个人防护用品缺乏或有缺陷,管理的缺陷具体为,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厂址,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厂址,厂区平面布局,总图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布置;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工艺流程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

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厂区平面布局,运输线路及码头厂区道路、厂区铁路、危险品装卸区、厂区码头等。

建(构)筑物,结构、防火、防爆、朝向、采光、运输、操作、安全、运输等通道、开门,生产卫生设施等。

生产工艺过程,物料(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有害性)温度、压力、速度、纯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机械设备,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

电气设备,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

化工设备,装置:

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

危险性设备,危险性较大设备、高处作业设备,特殊设备,特殊单体设备、装置:

锅炉房、乙炔站、氧气站、石油库、危险品库等。

物的不安全状态:

生产设备、装置,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粉尘、毒物、噪声、振动、强光、辐射、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部位。

仪器、仪表、工具、工位器具、工卡量具等。

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a卫生设施等。

进入管辖范围的其它设备、设施、物资等。

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指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的不符合规定或安全的导致伤害后果的行为,人的缺陷:

知识缺陷,知识缺陷的特性具有绝对性(一个人相对于知识海洋,知识总是不足的)、可自觉性(大凡知识缺乏都可自我感觉到)、可伸缩性(有时够,有时不够。

此地够,彼地不够)、可转移性(可传授,也可以讹传讹)。

人的缺陷:

生理心理缺陷,生理心理功能性缺陷的特点相对性(大家都有,程度有别)、不自觉性(自身缺陷往往不可自觉或自我感觉到了,而缺陷却以显现出来)、个体性(功能性缺陷只能是个人所有)、极限性(功能不会无限大)、波动性(一个人的功能强弱生理、病理、心理、经历、环境等因素影响制约)。

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生理心理缺陷的表现,常见不安全心理,性格的差异生理负荷极限意志与情感因素天赋资质隐伤后天的训练病态反应生理心理低潮期从众心理与行为。

好奇心虚荣心侥幸心,知识的有效期,知识本身的先进;本人知识的有效利用期,指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的不符合规定或安全的导致伤害后果的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操作现场常见的不安全行为,设备传动部分防护罩(栏)缺损或未关好就开车操作。

检修带电设备时在配电开关处不断电或不挂警示牌。

进入机械设备内检修运转部件不设人监护或未采取重复断开动力源措施。

任意开动非本工种设备。

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特种作业非持证者独立进行操作。

超限(如载荷、速度、压力、温度、期限等)使用设备。

非特种作业者从事特种作业。

设备上有安全装置,而开车操作时不用。

开动被查封设备。

危险作业无人监护或未经安技部门审批。

任意拆除设备上的安全、照明、信号、防火、防爆装置和警示标志、显示仪器。

操作现场常见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使用未经审批的临时电源线或使用时不挂临时线牌。

检修高压线路或电器,不停电、不验电、不跨接地线。

使用非安全电压灯具作业。

带负荷运行时断开回路配电闸刀或总开关。

潮湿地面、容器内或金属构架内使用非双重绝缘的电动工具工作。

容器内作业时不使用通风设备。

操作现场常见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高处作业往地面任意扔物件。

违反起重“十不吊”。

开动无卷扬限位器的起重设备工作。

货梯载人运行。

非岗位人员任意在危险、要害、动力站房区域内逗留。

焊接未经完全清洗和充分通风的盛装过易燃易爆物品的封闭容器和管道。

禁火区抽烟或动火。

操作现场常见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物件堆放超高、不稳妥就结束工作。

开动情况不明的电源或动力源开关、闸、阀。

其它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长发者不戴工作帽进入生产区域。

高处作业或在有高处作业、有机械化运输设备下面工作而不戴安全帽的。

进入现场穿高跟鞋的。

高处作业穿硬底鞋的。

电气作业不穿绝缘鞋的。

操作现场常见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带电作业(检修)不带绝缘手套的。

旋转机床切削时戴手套操作的。

高处作业不使用安全带的。

操作旋转设备或进行检修试车时散开衣襟、戴围巾、头巾或穿裙子、系领带操作的。

在易燃易爆、明火、高温作业场所穿化纤料服装操作的。

其它违反防护用品使用规定的。

操作现场常见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04事故管理(预防、调查、分析、处理、建档),1,2,4,5,3,6,事故预防,事故报告,事故调查,事故档案,事故处理,事故分析,事故管理,2,4,事故报告,事故分析,预防过程,事故的预防,事故管理,预防对策,事故,伤害,紧急对策,事故对策,事故的预防,事故管理,预防对策,管理对策,教育对策,技术对策,预防对策,事故预防,对工厂规划、设备设计、工艺操作、机器维修等方面,采用安全技术和卫生技术的手,实现生产的本质安全化。

“,”,工程技术对策,事故预防,工程技术对策,事故预防,除了具体的硬技术以外,根据现代安全管理的特点,技术对策的重点还包括从系统的角度解决安全问题。

“,”,工程技术对策,事故预防,用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分析事故致因,指导总体的安全设计,使工程项目在设计、施工、投产的整个运行过程中都贯穿实现系统安全工程的思想。

工程技术对策举例,工程技术对策,事故预防,工程技术对策是实现本质安全,从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