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国际关系史 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2111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后国际关系史 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战后国际关系史 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战后国际关系史 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战后国际关系史 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战后国际关系史 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战后国际关系史 复习资料.docx

《战后国际关系史 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后国际关系史 复习资料.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战后国际关系史 复习资料.docx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

缓和时期的东西方关系

一、缓和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

70年代,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东西方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缓和代替了“冷战”。

缓和时期东西方关系的基本特点是:

政治气氛比较和缓,东西方各国领导人特别是美苏首脑频繁接触,达成许多协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经济关系普遍得到发展,贸易往来有了很大增长,签订了各种长期贸易协定和科技合作协定,出现了许多新的经济合作形式;军事方面举行了一系列军备控制谈判,美苏之间达成了限制战略核武器协定。

缓和局面之所以出现,首先是由于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和美苏实力对比的变化。

侵越战争的失败使美国遭到伤筋动骨的削弱。

尽管美国在越南战争中耗资3000多亿美元,伤亡几十万官兵,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一切武器,但得到的结果却是侵越战争从失败走向更大的失败。

这从根本上削弱了美国来维持侵略战争的基础。

从1967年起美国全国的反战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连美国统治阶层也不能不承认侵越战争的失败。

由于巨额军费开支,美国的经济日趋恶化,财政赤字扶摇直上,通货膨胀日趋严重,国际收支逆差越来越大,美国国际金融霸主的地位也被彻底动摇。

相反,苏联则利用美国深陷越南战争之机,加紧发展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

经济上,美苏两国的差距大大缩短。

军事上,古巴导弹危机后苏联全力发展军事实力,全面扩展军备,实力增长很快。

60年代末70年代初,苏联的军事实力已赶上(在某些领域甚至超过)了美国。

苏联还利用美国陷入越战之机加紧在世界各地渗透,美苏战略态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是东西方缓和的基础。

其次,西欧、日本崛起,它们已不再是美国俯首帖耳的小伙伴,而成为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戴高乐首先向“美国治下的和平”发起了挑战。

联邦德国也提出了“新东方政策”。

西欧在许多问题上为维护自身利益而不愿屈从美国,它们或批评美国的越南和中东政策,或微波美国意愿与苏联、东欧打交道。

日本则在经济上同美国发生激烈的摩擦。

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动摇了。

再次,第三世界的兴起。

它们加强团结,联合行动,坚持反帝反霸斗争,使美国顾此失彼,陷于被动挨打的困境。

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国际政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总之,到60年代末,国际政治力量经过激烈的分化组合,国际战略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变化,东西方国家都在战略上和政策上作了新的调整。

尼克松上台后,提出了五大力量中心论,指出对抗的时代已经过去,谈判的时代已经来临。

美国对其全球战略部署作了一系列重大调整,把以前的扩张战略转为收缩战略,将战略攻势变为战略守势,从亚洲收缩,从越南脱身。

尼克松主义外交战略的主要特点是推行均势政策,而“实力”加“谈判”是维持均势,特别是美苏均势的主要手段。

同样,勃列日涅夫也把“缓和战略”作为苏联对外政策的“长期战略方针”。

他在苏共24大上提出了以缓和为中心的六点和平纲领。

这样,东西方关系逐渐走上了缓和的道路。

而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则揭开了东西方缓和的序幕。

二、美苏关系的缓和

美苏关系的缓和是东西方缓和的重要体现。

这种上,双方首脑进行了平凡的互访和接触,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军事上,双方签订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核武器协定;两国经济关系也得到较大发展,签订了许多经济技术协定。

三、欧安会和中欧裁军谈判

早在1954年,苏联就提出召开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但遭到西方国家的拒绝。

到60年代末,苏联和华沙条约组织又一再提出召开欧安会的建议。

西欧国家对苏联的建议做出了积极的响应。

美国起初反对召开欧安会,但在欧洲出现要求改善东西欧关系的强大潮流面前被迫改变态度,以免被置于全欧会议之外。

从1973年7月至1975年8月,欧安会分三个阶段举行。

会议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通过了赫尔辛基最后文件。

文件包括10项原则、7项条款和3项有关后续措施的规定。

最后文件主要反映了东西方在苏联一贯坚持的欧洲各国边界“不可侵犯性”和西方历来鼓吹的“尊重人权”、“人员和文化交流”两个问题上的斗争和妥协。

东西方缓和的高潮,从东西方关系发展的态势来看,可以说是20年来欧洲形势发展的一个总结。

开期间,1973年10月,除法国、冰岛以外的北约成员国和华约成员国举行了中欧裁军会议。

由于双方都想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保持或争取优势,因而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结果,但它反映了东西欧要求相互接触,关心欧洲地区安全的趋向,也可以作为东西方缓和的一种体现。

总的来说,在70年代,无论是美苏关系还是整个东西方关系,与冷战时期的封锁、隔绝、激烈对抗形成鲜明对比,东西方缓和对国际局势的改善和东西方关系的发展是有益的,它加强了世界走向多极化的趋势,因而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

“冷战”时期的东西方关系

所谓“冷战”,就是指战后两大阵营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等方面进行紧张激烈的对抗而又没有爆发直接的武装冲突,简单地讲就是不用枪炮的战争。

冷战的产生是复杂的,但也是必然的。

战后美苏冷战局面来源于战争结束时的形式,触发点是战后西方对东欧的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东欧国家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西方(特别是美国)对此事不能容忍的,它们妄图在这个地区重建亲西方的政权,恢复资本主义制度,遭到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人民的反对,于是东西方形成对峙之势,终于爆发了冷战,它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政策的产物。

二战结束后,美国无论是经济实力、军事力量还是政治影响都是举世无双的。

美国还控制着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泛美同盟等国际组织。

雄厚的实力使美国领导人的政治野心大大膨胀,认为实现“美国治下的和平”的美国世纪已经到来,声称决心担当起领导世界的责任。

二战后苏联作为政治、军事强国在欧洲的崛起使欧洲国际形势发生了根本不同于战前的重大变化。

这对于妄想称霸世界的美国来说无疑是一个严重障碍。

对此,美国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杜鲁门上台后,加紧推行称霸全球的计划,他摈弃了罗斯福大国合作的和平缓进战略,利用其战争中膨胀起来的经济、军事实力和对核武器的垄断地位,企图把介于美苏之间的广大中间地带控制在自己手里,于是杜鲁门政府制定了遏制苏联的冷战政策。

为了遏制苏联,美国统治集团有意识地制造了苏联利用共产主义进行扩张的舆论。

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去一份长达8000字的电报,对战后苏联的“理论、意图、政策和做法”以及美国应采取的对策,提出了全面的分析和建议。

凯南断言,苏联无视“理智的逻辑”,却对“武力的逻辑”十分敏感,如果美国拥有足够的实力,并且表明准备随时动用的话,那么用不着真的动武便可遏制住苏联,甚至迫使苏联退却。

不久,凯南在长电报的基础上又写了一篇分析苏联主权以及美国应采取的政策的文章,并以《苏联行为的根源》为题发表。

这篇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凯南8000字电报中的观点,指出美国必须“把苏联看作是对手,而不是伙伴”,必须“灵活而警惕地运用对抗力量加以遏制”,最终导致“苏维埃政权的瓦解或逐步趋于软化”。

这样,凯南为杜鲁门政府提供了一整套所谓“遏制”苏联的战略,这套战略很快就成为美国对苏政策的指导方针。

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攻击苏联奉行扩张政策,威胁欧洲和世界和平。

他危言耸听地指出: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他呼吁英美结成联盟,是双方的军事力量、道义力量和其他物质力量联合起来,有效地遏制铁幕后面苏联的扩张。

丘吉尔的演说是美国准备发动对苏冷战的信号。

与此同时,美国内部也加紧研究对付苏联的长远方案。

1946年9月24日,杜鲁门的白宫主力克里福德提出了长达50页的《美国对苏联关系》的报告。

这时美国政府内部全面分析美苏关系,确定对苏方针的重要文件。

报告提出的对苏方针的着眼点,实际上是在反对苏联扩张的旗号下控制处于美苏之间的广大中间地带。

经过一年多的思想和舆论准备,杜鲁门政府认为公开发动对苏冷战的实际已成熟。

1947年2月,英国因经济困难和镇压希腊革命的失败,决定3月底从希腊撤军,停止向希腊、土耳其提供经济、军事援助。

英国政府照会美国,强调这两个国家军事上和战略上的重要性,希望美国挑起这副担子。

美国利用这个机会大力渲染希、土危机的严重性,乘机抛出了酝酿已久的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纲领。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美国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咨文,声称希、土危机表明“自由世界”受到“极权主义”扩展的威胁,美国的安全也受到危害,要求国会授权向希、土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并派文职和军职人员前往希、土参与“重建”。

这一咨文在国内外引起巨大震动,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主义是处于顶峰时期的美国遏制苏联、独霸世界的全球扩张主义,他把美国政府内部酝酿已久的遏制战略作为基本国策公诸于众。

这时美国公开推行对苏冷战的重要步骤,它用援助盟友、遏制苏联代替了大国合作和集体安全,从而使美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即由盟友变成了敌人。

它是美苏战时同盟正式破裂、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重要标志。

此后,美苏之间和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和较量进一步发展,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严重对峙:

冷战从欧洲爆发,以欧洲为主要战场。

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欧洲处于与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首要地位,是美国竭尽全力要加以控制的战略重点。

欧洲是美苏争夺和东西方矛盾的焦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欧已不存在这种经济、军事上力量雄厚且影响巨大的强国。

同时,美苏两个强国的军事政治力量在中欧相遇,形成对峙局面,昔日的欧洲列强,如今成了“别人的棋赛中的小卒子”。

西欧的这种局势为美国控制西欧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战争结束后,美国加紧制定控制西欧的政策和计划。

1946年春,美国逐步形成了对西欧的总政策,即大西洋联盟政策,其重要步骤和具体表现是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提出了一个“欧洲复兴”计划。

他在演说中首先强调,欧洲已是一片废墟,唯一的补救办法就是美国给予援助,否则将发生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危机。

对于苏联准备参与该计划的表示,美国提出,在美国给予苏联援助之前苏联必须做出根本立场上的转变,并坚持要制定欧洲统一经济计划,并要各受援国提供本国的经济情报。

苏联在弄清了马歇尔计划的意图后,宣布不参加该计划。

在一片“反对苏联威胁”的鼓噪声中,美国国会于1948年4月2日通过了“1948年对外援助法”,经总统签署后马歇尔计划开始正式付诸实施。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遏制苏联的全球性战略宣言,马歇尔计划则是杜鲁门主义的延伸。

杜鲁门主义提出了一个反共反苏纲领,而马歇尔计划则是为实现这个纲领而提出的具体方案。

两者的精神和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只是策略上有所不同,前者着重军事和政治对抗,后者则侧重经济手段。

杜鲁门认为,西欧光有经济复兴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在“经济合作运动”之后搞一个“共同自卫运动”。

在美国的支持下,1948年3月17日英、法、比、卢、荷五国在布鲁塞尔签署了为期50年的多边军事政治条约,它的公开目的是防止“德国侵略政策复活”,但真实意图显然是为了对抗和遏制苏联。

西欧国家对没有美国的加入始终怀有疑虑,希望美国加入,承担保卫西欧的义务。

许多美国政界人士也认为,现有的布鲁塞尔条约还不足以对付苏联,美国的直接参与是必不可少的。

1948年3月,美、英、加三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谈,通过了美国一手包办的“五角大楼文件”,提出了拟定北大西洋区域集体防务协议的初步设想。

6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了范登堡提出的关于建立北大西洋区域组织的决议案。

这一决议的通过,解决了美国可以在和平时期与别国缔结军事同盟的问题,为美国政府缔结北约开了绿灯。

1948年9月,美、加与布鲁塞尔条约组织成员国经过谈判通过了“华盛顿文件”,对北约的性质、范围、缔约国的责任义务及其与其他组织的关系等作了具体与明确的规定。

1949年4月4日,美、加、英、法、荷、比、卢、丹、挪、冰岛、葡、意等12国在华盛顿正式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

北约的建立使美国既达到在军事上把西欧同美国拴在一起,共同遏制苏联的目的,又保留了由美国国会按照“宪法程序”决定提供什么援助和怎样提供援助的行动自由。

它是美国推行遏制苏联、称霸世界计划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北约组织的建立使杜鲁门主义所包含的控制欧洲、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战略逐步具体化,它是美苏关系和整个东西方关系笼罩了一层浓重的阴影,导致冷战在欧洲不断加剧。

美国推行对苏全面冷战政策严重威胁了苏联的安全。

斯大林认为,在目前形势下已无法继续实施大国合作的方针,美苏对抗在所难免。

1946年11月,斯大林在庆祝十月革命29周年的演说中提出世界存在两大阵营的对抗。

1947年9月,苏联驻联合国代表维辛斯基指出:

“(马歇尔计划)在英法帮助下正在把欧洲分裂成两大阵营,从而最终完成西欧国家集团形成的任务,达到威胁东欧民主国家特别是苏联的目的。

”面对美国在欧洲咄咄逼人的攻势,为了稳定东欧,使东欧各国进一步团结在苏联周围,保障苏联的安全利益,苏联也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

1947年9月,苏、波、南、罗、匈、保、捷、法、意9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在波兰举行会议,决定成立情报局。

会议通过的《关于国际形势的宣言》指出,世界已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阵营,一个是帝国主义反民主阵营,另一个是反帝国主义的民主阵营,宣言揭露了美国作为帝国主义的主导力量和全世界反民主的反动势力的堡垒,为了建立世界霸权,在军事、经济和思想各方面进行的具有特殊侵略性的活动,指出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全球开展总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为了反击马歇尔计划,进一步巩固东欧阵地,苏联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东欧各国的经济合作关系。

1947年7月,苏联与东欧各国签订了一系列双边经济贸易协定,初步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东欧经济圈。

1949年1月,苏、保、匈、波、罗、捷等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会议,讨论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的问题,决定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随后不久阿尔巴尼亚和民主德国相继加入。

冷战爆发后,苏联为了巩固东欧这一安全地带,保障国家安全,在军事上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与美国抗衡。

苏联加强了与东欧的军事合作,缔结双边同盟条约,形成了以双边条约为形式的苏联东欧同盟体系。

1954年11月,针对美国重新武装西德并加紧遏制苏联的举动,苏联与东欧七国(保、匈、罗、波、捷、阿、东德)在莫斯科召开了保障欧洲和平与安全的会议。

1955年5月,苏联与东欧七国在华沙召开第二次保障欧洲和平与安全会议,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

同时签署了关于成立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的决议。

根据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是与北约组织相抗衡的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之一,它的成立是苏联对西德加入北约组织公开做出的反应,它标志着战后欧洲正式出现了敌对的军事同盟体系。

三、围绕德国问题的反复较量: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德国以其特殊敏感的战略地位牵动着欧洲局势的第一根神经,成为东西方政治斗争的焦点和军事对垒的关键地区。

围绕德国问题特别是柏林问题的斗争成了反映东西方关系和国际局势变化的晴雨表。

美国在战后德国问题的决策是同与苏联对抗的战略方针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对苏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德国问题的实质在于,战后德国被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因而形成几个不同的经济、政治实体,由于各占领国都想把对德问题的处理纳入本国的战略轨道,盟国管制委员会形同虚设,在非军国主义化、非纳粹化、非卡特尔化等问题上,美苏各自提出不同的主张,并在各自占领区内实行不同的政策措施,形成了德国事实上的分裂。

在1947年11月至12月的伦敦外长会议上,美苏在德国问题上最后公开决裂,这是冷战全面爆发的必然结果。

1948年2月,美、英、法、荷、比、卢六国举行会议,决定建立西德政府。

不久,美、英、法占领当局于6月18日宣布在西占区实行“币制改革”,发行所谓“B”记马克,在西占区流通。

这是正式分裂德国的第一个重大实际步骤。

针对美国分裂德国的计划,苏联采取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进行反击。

1948年4月1日,苏联占领军当局对西占区和柏林之间的陆路交通实行限制措施,并从6月24日起全面切断了西占区与西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和货运,并宣布在苏占区与大柏林实行“币制改革”,发行所谓的“D”记马克。

西方只好派大批飞机向西柏林空运,在西占区和西柏林之间架起了“空中桥梁”。

同时,美英法也对苏占区实行反封锁,东西方严重对峙,气氛非常紧张。

这就是所谓柏林危机,它形成了战后美苏冷战的第一个高潮。

经过美苏之间的斗争和妥协,1949年5月5日双方达成协议。

从5月12日起,双方取消封锁。

柏林危机结束后,美国加快了分裂德国的步伐。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1948年9月20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正式成立。

同时,苏占区也积极筹建东德国家。

1949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

至此,德国正式分裂为两个国家。

不久,联邦德国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民主德国加入华沙条约组织,东西欧之间的分裂也于此最后完成。

德国的分裂是美苏冷战的产物,它在德意志民族的历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一页。

由于德国位于欧洲中心,具有十分敏感的战略地位,所以它的分裂不仅关系着德意志民族的命运,而且牵动着整个欧洲局势的发展。

斯大林逝世后,东西方关系开始松动。

1955年7月,苏、美、英、法四国首脑在日内瓦举行会议,讨论德国统一和欧洲安全问题。

西方坚持德国在不搞中立化、不搞非武装化、不退出北约的条件下,“经过自由选举”实现统一,企图把德国完全纳入西方联盟。

苏联则主张承认两个德国存在的事实,分两个阶段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先让东西德以平等国家身份分别加入两个集团,各国承担和平解决一切争端,保证不使用武力的义务。

然后取消两大集团,代之以包括美国在内的欧洲集体安全体系。

这个建议遭到西方国家的拒绝。

1957年,苏联首先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此后又以西方忧心忡忡的“导弹差距”来恐吓欧洲,结果反被美国用作将核武器引进西德的借口。

1958年3月,联邦德国议院通过了以原子弹武装西德军队的决议。

苏联认为,一个经济上取得重大成就而又有原子武装的联邦德国对苏联和东欧是一个严重威胁。

11月27日,苏联政府照会美、英、法政府,要求它们在6个月内撤走在西柏林的驻军,使西柏林成为一个在联合国监督下的非军事化的“自由城市”。

否则,苏联将单独和民主德国签订和约并把进入西柏林的通道交民主德国管理。

此后,尽管在柏林问题上美苏之间的紧张关系有所缓和,但双方的分歧依旧。

其间,出现了东德人逃往西德的高潮,1961年7月每周约达一万人。

据西方统计,从战后初期到1961年夏天,约有350万人离开东德,其中不少是技术人员和专家。

这不仅是严重的政治问题,在经济上和国防上也给民主德国带来严重的问题。

1961年8月,华约成员国首脑会议支持民主德国提出的保卫首都和国家安全的措施——在西柏林周围的民主德国国境修筑一道墙。

8月13日,苏联和民主德国在这一地区筑起一道高达13英尺的“柏林墙”。

西方对此提出抗议,美国表示要不惜动用武力保卫西柏林。

美苏双方出动坦克部队在柏林墙两边对峙,接着两国竞相恢复核试验,持续三年之久的第二次柏林危机达到高潮。

柏林墙巩固了德国的分裂,它再次说明,柏林是一个神经脆弱的地方,它发生的事情总要牵动整个欧洲的神经。

冷战期间,东西方关系有几个特点:

一、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在西方就是反共色彩,并把反共和反苏结合起来。

二、德国问题是东西方关系的焦点。

两次柏林危机几乎使东西方迎头相撞,随着东西德分别加入两大军事集团,终于使德国的分裂局面合法化和固定化。

三、集团间的对峙是东西方斗争的重要形式。

四、东西方关系有时紧张到了极点,甚至爆发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但美苏两国间没有发展成为“热战”。

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两国几乎到了“短兵相接”的程度,只要一勾动扳机就会发生战争,两国搞的都是战争“边缘政策”,都是以讹诈对讹诈,但最后危机并没有酿成战祸,双方都避免爆发东西方直接冲突的全球性战争。

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是1962年10月由于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而使美苏两国接近战争边缘的一次重大对抗。

古巴革命胜利后,美国于1961年4月制造吉隆滩事件,美古关系不断恶化。

从1962年7月开始,苏联把进攻性导弹秘密运进古巴,以加强对美国的威慑力量。

6月下旬,美空军发现导弹发射场。

9月4日,肯尼迪表示美国不会容忍进攻性武器运入古巴。

10月22日,肯尼迪宣布武装封锁古巴,要求苏联在联合国观察员监视下,迅速卸除和撤走武器。

次日又签发禁止进攻性武器运往古巴的公告,宣布从24日起,将拦截并强行检查可能前往古巴的舰船。

面对美国的军事讹诈,赫鲁晓夫被迫退却,并致信肯尼迪表示,已下令撤除在古巴的进攻性武器,同意让联合国代表核查,并要求美国撤销封锁和保证不再入侵古巴。

美国随即声明同意给予不进攻的保证。

至此,加勒比海上的一场严重危机遂告平息。

这场危机,差一点引发一场核战争,使世界处于千钧一发之际。

在人类进入核时代以来,在美苏军备竞赛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激烈斗争中,没有任何一次危机达到如此惊心动魄的程度。

此次危机暴露了苏联对美国的差距,其国际形象大大受损,迫使其继续加紧生产核武器,另一方面也使苏美两国开始走到核裁军的谈判桌上。

超越遏制战略

是美国总统布什提出的一项对外战略。

1989年5月12日布什在得克萨斯州农业和机械大学发表的一次讲话中正式提出,并表示是整个90年代美国的对苏政策,提出要建立一个开放、统一和自由的欧洲。

基本内容:

①超越遏制不仅仅是遏制苏联的扩张主义,目标是使苏联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员;②美国希望苏联的改革引导它同过去彻底分裂;③西方应该鼓励苏联朝着开放社会方向发展,实行持久的多元化和尊重人权;④苏联拥有令人畏惧的军事力量,为了防止苏联扩张,美国必须保持强大。

 这一战略反映了美国对苏战略由武装对峙转向寄希望于其内部的变化,对促使后来苏联社会的剧变有很大影响。

乔治.凯南遏制理论

1946年2月22日,美驻苏联代办乔治。

凯南向国务院发回一份八千字电报,后来又发表了一篇题为《苏联行为的根源》的文章,从而提出了一整套“遏制”苏联的理论和政策。

  主要内容:

一,苏联行为动机的根源。

“根源在于俄国人那种传统的和本能的不安全感”。

 二,苏联行为的理论根源。

凯南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苏联维持国内“独裁制度”和同外部资本主义世界进行斗争的理论依据。

三,苏联的政策目标。

是从一切方面致力于提高苏维埃国家的实力和威信,力求分裂和削弱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和影响。

四,美国的对苏政策。

“遏制俄国扩张倾向的政策”。

五,遏制苏联的目标。

遏制苏联势力范围的扩大,并竭力促使其内部发生变化。

乔治。

凯南遏制理论对战后初期美国政府对苏战略和政策的确立和执行产生了直接的重大影响。

为杜鲁门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成为自杜鲁门起美国历届政府的一项基本对外政策。

英国“三环外交”

1948年10月9日,丘吉尔正式提出了英国“三环外交”的总构想。

第一环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及其所包括的一切。

第二环是英美联盟。

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

这是最重要的一环。

丘吉尔认为:

我们是这三环的每一环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的唯一国家。

丘吉尔的战略构想是,以第一环作为力量的基础,利用第二环英美特殊关系,借重美国的力量重建世界大国地位,进而利用第三环联合起来的欧洲,谋取西欧的领导权,并利用力量对抗苏联。

丘吉尔提出的“三环外交”政策思想被当时英国艾德礼政府所接受,成为英国外交的指导方针,他对维护战后初期英国的大国地位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却挽回不了大英帝国衰落的总趋势。

第一次柏林危机

二战后初期,苏联封锁西方占领区通向柏林的通道而引起的国际危机。

根据二战期间苏、美、英、法四国的协议,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柏林。

柏林位于苏占区,东柏林为苏占领,西柏林为美英法占领。

美英为了进一步分裂德国,1948年6月18日在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发行“B”记马克。

苏联针锋相对,6月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