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信息系统集成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32040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信息系统集成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铁路信息系统集成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铁路信息系统集成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铁路信息系统集成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铁路信息系统集成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路信息系统集成行业分析报告.docx

《铁路信息系统集成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信息系统集成行业分析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铁路信息系统集成行业分析报告.docx

铁路信息系统集成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铁路信息系统集成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1月

 

目录

一、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4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4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4

(2)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5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5

(4)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和中国软件登记中心5

(5)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及各地方协会6

2、主要法规和政策6

(1)软件行业监管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6

(2)行业相关政策7

二、行业发展基本情况及市场规模9

1、软件行业发展概况9

2、行业市场规模12

(1)国内铁路建设发展迅速12

(2)中国铁路海外战略扩展市场空间17

(3)铁路信息化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18

三、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19

1、有利因素19

(1)产业政策支持19

(2)市场需求空间巨大19

(3)技术替代拓宽铁路信息化市场空间20

2、不利因素20

(1)软件开发企业规模总体偏小20

(2)人力资源结构不成熟,复合型人才缺乏21

四、行业风险特征21

1、政策风险21

2、宏观经济风险21

3、技术风险22

五、行业竞争格局22

1、易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2

2、北京国铁华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23

3、北京经纬信息技术公司23

4、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3

一、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负责拟订高技术产业中涉及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信息产业等的规划、政策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以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组织实施有关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进相关科研成果产业化,推动软件业、信息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其下设软件服务业司主要指导软件业发展,拟订并组织实施软件、系统集成及服务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推动软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软件服务外包,指导、协调信息安全技术开发。

(2)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

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并管理全国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认定工作;制定《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暂行)》,负责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认定工作等。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负责负责优化交通运输布局,发挥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加快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

系,组建交通运输部。

将交通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的职责,建设部的指导城市客运的职责,整合划入该部。

交通运输部的主要职责是,拟订并组织实施公路、水陆、民航行业规划、政策和标准,承担涉及综合运输体系的规划协调工作,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等。

根据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只能转变方案》的议案,铁道部实行铁路政企分开。

将铁道部拟定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组建国家铁路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承担铁道部的其他行政职责。

(4)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和中国软件登记中心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和中国软件登记中心是受国家版权局的委托和制定,进行软件著作权登记的业务主管部门,并面向社会提供著作权法律咨询和著作权交易服务等。

(5)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及各地方协会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及各地方协会主要职能是受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对各地软件企业认定机构的认定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监督和检查;负责软件产品登记认证和软件企业资质认证工作;订立行业行规,约束行业行为,提高行业自律性;协助政府部门组织制定、修订本行业的国家标准和专业标准以及本行业的推荐性标准。

2、主要法规和政策

(1)软件行业监管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2)行业相关政策

二、行业发展基本情况及市场规模

1、软件行业发展概况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特点的信息产业已成为众多发达国家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最重要的手段和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及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

作为信息产业中最活跃、智力最密集也是发展最快的软件产业,更是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且已广泛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并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软件产业的发展水平成为衡量一个

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政治和未来,并将成为21世纪拥有最大产业规模和最具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

根据Gartner统计数据,2013年全球信息产业支出367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仅069%,其中企业软件支出为0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526%,将成为未来全球信息产业支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在全球软件行业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国内软件行业的发展,2013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提出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

通过建立促进信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推动面向生产、生活和管理的信息消费快速健康增长,进一步带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产业优化升级,为软件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2014年1-12月快报数据显示,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37万亿元,同比增长202%,增速比2013年下降32个百分点,但仍高于电子信息制造业10个百分点左右。

全年发展呈稳中有降趋势,月度累计增速稳定在20%-22%之间。

2014年,软件行业占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达266%,比上年下降

19个百分点,占电子信息产业比重五年来首次下降。

进入2015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整体运行态势稳中趋缓,利润增速持续下滑,根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软件业务收入31127亿元,同比增长165%,增速低于去年同期41个百分点,比上半年下降07

个百分点,

当仍高于电子信息制造业8个百分点。

2、行业市场规模

(1)国内铁路建设发展迅速

国内铁路事业的高速发展和投资的不断增加,必将加大信息化终端设备和系统的采购,为铁路信息化设备制造业带来巨大的市场契机。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发布的《国家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我国综合轨道交通网涵盖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

其中,综合交通网中要求到2020年,我国铁路总规模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铁路客运专线和城际轨道交通线路15万公里以上。

在此基础上,2008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进一步明确到2020年建成两个层次的客运铁路专线:

第一层次,“四纵四横”高铁客运专线;第二层次,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城际客运系统。

2011年,《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将铁路网扩充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第二层次,快速铁路;第三层次,城际铁路。

经过多方的努力,我国加快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铁路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2014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12万公里,比上年增长84%,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达到16万公里。

路网密度11648公里/万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904公里/万平方公里。

西部地区营业里程44万公里,比上年增加4020公里、增长102%。

截至2014年底,第一层次“四纵四横”为主骨架的高速铁路网已全部开工建设,其中京沪、京广深、哈大、沪杭深“四纵”高铁已建成通车;石家庄至太原、济南至青岛、郑州至西安至宝鸡、南京至武汉至重庆、杭州至南昌等„四横‟部分段落已建成通车,未建成路段大部分在„十二五‟末建成。

第二层次中,大西高铁太原南至西安北段、沪昆高铁长怀段、绵成乐客运专线、贵广高铁、南广高铁、兰新高铁等一批新线相继通车运营,未建成路段预计于2020年之前建成通车。

根据目前我国铁路的建设情况,并综合国家铁路局组织召开的铁路“十三五”规划研究课题开题会等相关会议的讨论结果,预计未来五年铁路建设的主要任务为完成第二层次剩余路段建设以及开展第三层次城际铁路,即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成渝经济区、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关中城市群、滇中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镇群等区域城际铁路建设等线路的建设工作。

预计在十三五期间,内铁路建设的重点将从东部地区转向中西部地区,从内陆转向边疆,从重大干线转向中短途城际铁路。

在加快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区际干线通道建设的同时,枢纽及配套设施建设将会进一步加强,越来越多的新型车站将会建设并投入使用。

按照现代交通理念,在满足铁路运输功能、城市规划需要的同时,要充分考虑铁路与城市公交、地铁、公路和机场等有机衔接。

如上海虹桥站、北京南站、武汉站枢纽等,均实现了干线铁路、城市轨道、公交、出租等多种交通方式一体,大量节约人员流动时间成本。

新型车站的建设也将随着城际铁路的建设成为十三五发展的重点。

2005-2014年的10年间,中国内地拥有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从8座发展为22座;运营线路数由17条增长为83条;运营线路总长由3816公里增长至2913公里,年均增长2531公里,运营车站数由237座增长至1770座。

其中,2005年-2009年,运营线路年均增长为1097公里;2010年-2014年,年均增长则达到了3539公里,增速约为前5年的3倍,在2010年更是创下了一年新增运营线路长度4541公里的纪录。

2014年40个在建城市全年完成投资2899亿元,比上年2165亿元增加734亿元,增长339%。

据初步估计,2015年全国总投资将超过去年,达到3000亿元。

“十二五”完成投资将超过11万亿元。

随着建设规模的扩大和运营线路的增加,北京、上海、广州已实现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深圳、南京、重庆、天津等城市正逐步走向网络化运营。

“十三五”时期,我国将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大发展阶段,2020年规划线路里程将超过7000公里。

但即使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轨道交通仍然短缺,我国一线城市城市轨道交通路网密度远低于世界其他大型城市。

以北京、上海为例,路网密度分别为0265和0290公里每平方公里。

与伦敦、东京、纽约等国外主要城市相差巨大。

从人均拥有量上来看,北京、上海的市区人口是巴黎的2倍以上,但轨道交通路网长度仅为其一半。

我国一线城市轨道交通尚需建设,各二线、三线城市在深度城镇化的背景下,将面对或正在面对人口的爆发,需要建设大量轨道交通设施。

(2)中国铁路海外战略扩展市场空间

在国内高铁迅速发展的同时,中国高铁开始走向世界。

2005年10月,中国企业与土耳其公司组成联合体成功竞标土耳其安卡拉至伊斯坦布尔高铁二期工程。

2009年2月10日中国与沙特签署合作修建沙特轻轨协议。

近年来,中国高铁走出国门的步伐大大加快。

截至目前,我国轨道交通“走出去”战略已取得如下成绩:

随着中国高铁及轨道交通技术在国际市场上被不断的验证和肯定,中国轨道交融“走出去”的步伐已经呈现出逐步加快的态势。

海外市场的打开,意味着我国与轨道交通相关的产品需求将从国内走向国际,市场容量进一步扩大。

(3)铁路信息化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铁路信息化是在统一规定及有序组织下,充分利用国内外一切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深入开发、运用各种信息资源及信息系统,实现铁路市场经营、运输生产、社会服务、运行维护和管理决策等方面的现代化。

铁路信息化是铁路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其重要目的是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铁路生产经营的各项活动中,改造这一传统产业,提高铁路运输生产率和竞争力。

目前,我国的铁路建设如火如荼,发展速度也正日新月异,到201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2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铁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但从铁路信息化的水平而言,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远远落在后头。

例如,铁路信号、安全等IT设备占铁路投资比重,日本、德法等分别为10%和15%,而我国只有4%左右。

路信息化的全面提速是我国铁路实现安全运输的重要保障与能力。

随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