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课标总试题.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31724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生活课标总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品德与生活课标总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品德与生活课标总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品德与生活课标总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品德与生活课标总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品德与生活课标总试题.doc

《品德与生活课标总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生活课标总试题.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品德与生活课标总试题.doc

16

 一、简答题

1、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回答下列问题:

 1)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常用的教学形式分别有哪些?

(6分)

答:

品德与生活课程常用的教学形式有:

A:

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

B:

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

 2)试就其中一种活动形式举例说明。

(4分)

答:

(略)

2、请简要介绍品德课程开放性具体包括哪些方面的开放?

(10分)

答:

开放性具体包括了以下几方面:

教材的开放性;教学活动内容的开放性;教学活动形式的开放性。

教学活动时间、场所、人员的开放性;教学评价的开放性。

3、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性质、核心是什么?

(10分)

答:

性质:

(1)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

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性质:

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核心:

(1)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

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

(2)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是: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三、教学活动设计

试着运用《品德与生活》新课程理念,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出“我为家人添欢乐”或“可爱的动物”的教学设计。

要求:

活动设计的目标准确,能很好地表达教材意图,活动设计过程清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等。

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程标准(2011版)测试题

一、选择题(30分)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C)。

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型综合课程D生活课程

2.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B)A核心B基础C前提D目标

3.《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对儿童安全行为的指导,“祝你平安”主题中设置了学打电话求助的活动,其中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B)

A110B122C119D120

4.《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A)A综合性、活动性、开放性B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C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D实践性、活动性、开放性

5.《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主线为基础,以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

其中三条主线是:

(D)A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学校B儿童与国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健康C儿童与健康、儿童与快乐、儿童与自然D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

7.《品德与生活》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B)。

A生活质量提高B生活能力提升

C生活品质提升D生活条件改善

9.下面表述正确的一句话是(D)A《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B《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的家庭生活为基础C《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的学校生活为基础D《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的个人生活为基础

10.《品德与生活》课程教材的编写原则不包括(C)A思想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C健康性原则D活动性原则

二、填空题(40分)

1.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_社会主义,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型综合课程。

5.《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必须从学生生活出发,提高德育的________。

6.《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应当以________为主,________为辅,重视儿童在本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方面的个性化表现。

7.《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

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情感与态度8.《品德与生活》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四个方面的目标是:

、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9.《品德与社会》课程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________社会,用自己的心灵________社会,用自己的方式______社会。

10.《品德与生活》课程评价的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生活能力的提升。

三、简答题(30分)

1.在《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老师的角色和作用?

2.请简要介绍《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开放性包括哪些方面?

3.充分开发、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对丰富《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和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你认为应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活动目标: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试卷

(一)()

一、单项选择(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框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

1.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

其中(C)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

A.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B.愉快、积极地生活

C.健康、安全地生活D.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2.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C)。

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

C.活动型综合课程D.生活课程

3.品德与社会课的评价功能主要是诊断与调节功能和(A)功能。

A.强化与教育B.终结性评定

C.比较与分等D.提高与尊重

4.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D)。

A.帮助学生养成基本文明行为,遵守纪律B.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C.引导儿童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D.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5.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

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追求的是(C)。

A.教育的思想性和人文性B.教育的实践性和有效性

C.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D.教育的综合性和人文性

6.教学“神奇的手”主题时,教师引导学生做“手语”,目的是让学生通过(B)的活动来感受手的神奇。

A.会做事的手B.会说话的手

C.会表演的手D.会认物的手

7.让学生明白:

如果危险发生了,不要慌张,要学会自救,保护自己。

乐乐的衣服着火了,

他不正确的处理方法是(C)。

A.脱下衣服B.用冷水浇

C.迎风跑出D.就地翻滚

8.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对儿童安全行为的指导,“祝你平安”主题中设置了学打电话求助的活动,其中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B)。

A.110B.122

C.119D.120

9.了解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独特风土人情是“多彩的民族风情”主题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内容,泼水节是(C)传统节日。

A.彝族B.布依族

C.傣族D.蒙古族

10.《我的同学和老师》单元教学中,设计“我给老师画张像”的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B)。

A.动手能力B.爱老师的情感

C.创造能力D.绘画能力

11.“将垃圾分类”是主题“美,就这么简单”中的一个操作性活动,其目的是激励学生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下列(C)是可回收的垃圾。

A.霉变食品碎玻璃片B.废弃衣服废弃电池

C.报纸矿泉水瓶D.烟头建筑垃圾

12.“我的阳光计划”讲述了“爱因斯坦的小板凳”的故事,这个故事所要表达的主题意义是(B)。

A.学会负责B.相信自己

C.诚实勇敢D.学会欣赏

13.“看地图找家乡”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要指导学生认识简单的图例。

地图上“”

表示的是(D)。

A.河流B.公路线

C.航道线D.铁路线

14.唐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描述的是(C)一种“插茱萸,除恶气”的传统习俗。

A.端午节B.中秋节

C.重阳节D.清明节

15.故事“砍倒樱桃树的小男孩”为学生树立了一个诚实勇敢的榜样,让学生懂得(C)也是诚实的一种表现。

A.说出自己的想法B.说的和做的一样

C.勇于承认错误D.敢于说“不知道”

16.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保护环境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品德与生活(社会)设置了多个有关环境教育的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