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3.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1652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3.docx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3.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3.docx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3

第十二章 产业结构与产业地区布局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产业结构的演进会促进经济总量持续稳定地增长,后者也会推动前者的加速演进。

本章将以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为指导,阐述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产业地区布局原则、地区分工与地区结构优化以及产业政策规划与实施等内容。

                

                   第一节 产业结构及其演变规律

 

   一、产业划分和产业结构

   产业的涵义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上讲仅指工业,而广义上则泛指为国民经济提供产品和劳务的部门的总称。

它包括大到部门,小到行业,从生产到流通、服务以至于文化、教育等现代经济生活中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换句话说,广义的产业是一个“集合”概念。

以下是几种有代表性的产业分类方法和相应的产业结构类型:

   第一,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法。

马克思根据各类物质产品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的不同,物质产品的生产部门划分为生产资料(I)和消费资料(II)两大部类。

生产资料部类(I)可以分为生产生产资料和为生产消费资料提供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消费资料部类(II)又可分为必要生活资料和奢侈品两个副类,马克思分析并说明了各个产业部门应均衡发展。

在我国建国后的长期经济实践中,又将两大部类法具体化为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业结构,它是按照生产对象的性质和生产方法的差异而划分的。

两大部类理论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是适用的。

但是无论两大部类结构,还是农轻重结构,均限于物质生产部门,不包含非物质生产部门,这样,便不能揭示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和规律。

   第二,三次产业分类法。

按照经济活动的先后层次或与自然界的关系进行划分,第一次产业的属性是直接作用于自然界,生产初级产品的产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狩猎业和林业等部门,以上各业的总和又称广义农业。

第二次产业则是加工取自于自然的生产物,也就是将初级产品加工成为满足人类生活进一步需要的物质资料产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电力、煤气、供水等,再加上采掘业和矿业又称广义工业。

第三次产业则是提供满足人类基本物质资料需要以外的进一步需要或为传递物质产品而进行服务的产业,包括运输业、通讯业、仓储业、商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科教文卫事业、国防等等,可称广义上的服务业。

第一、二次产业都是有形物质财富的生产部门,第三次产业则是由前二者衍生的无形财富的生产部门。

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进一步对三次产业的划分标准和范围进行了统一,划定了统一口径。

三次产业分类法是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中最重要的产业结构分类方法之一,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速度加快,新兴产业加快速发展,该方法对于全面认识和研究各产业部门(尤其是非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关系和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按资源密集度分类的生产要素分类法。

即根据产品生产中劳动、资本、知识等生产要素的比重或不同产业再生产过程中对各种资源的依赖程度的不同而将全部生产部门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三大类。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在生产中需要大量活劳动,因而体力劳动所占比例较大的产业。

它具有投资省、单位投资能吸收较多劳动力、劳动者占用固定资产的数额低、技术操作要求较低、资金周转快的特点。

如,纺织业、日用品业、服装业、餐饮业等。

   资本密集型产业是指在生产中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工人的技术装备程度较高的产业。

它具有技术装备先进,因而资本有机构成高、原材料消耗量大和劳动生产率高的特点。

如钢铁制造业、重型机器制造业、石化工业等。

知识密集型产业是指知识(包括技术、信息等在内)含量高、科研人员比重大,因而脑力劳动地位重要的产业。

如电子计算机、新型材料、生物工程、航空航天产业、金融保险业等等。

这种划分方法能较客观地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于研究不同产业特征及其优点,有效利用经济资源,发展比较优势产业,提高竞争优势和宏观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用来分析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情况,有利于一国根据产业结构演进趋势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政策。

   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趋势

产业结构演变,从横向上是指各产业部门及其内部各行业之间相对均衡、协调发展的合理化格局;从纵向上是指产业结构本身所固有的从低级到高级演进的高度化趋势。

产业结构演进同经济发展紧密相关,作为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产业结构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以工业化程度为标志,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化地区的经济增长历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成熟程度大致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为进入现代经济增长准备条件的阶段,即工业化初期积蓄能量的阶段。

由于总体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水平较低,不可能形成稳定的、较高的资本积累率,也就不可能形成完备的工业物质技术基础和具有出口竞争力的主导产业群。

这一时期主导产业是:

农业—工业(矿业和轻纺工业),即以投入活劳动为主的产业,产业结构处于由落后农业为主的传统结构向工业化结构转化时期。

基本特征包括:

(1)第一次产业在GNP中的比重逐步降低,但仍占相当大的比重,农业劳动力在总就业人口中仍占绝对份额。

(2)第二次产业处于建立和初步发展期,成长速度有加快趋势,但基本是指轻加工工业,制造业远未成为主力军。

(3)带有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特点,即趋向现代化的非农产业与十分落后的传统农业并存,先进城市与落后农村并存,少量现代技术与大量传统技术并存。

(4)资源密集度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不仅资本增长率与劳动增长率相比只占微弱优势,几乎无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呈粗放型,产业结构低度化。

同时,产业间关联作用弱,产业组织形式是小型化和分散化。

   这一时期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表现为总供给结构不完整和短缺,国家主要目标是初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填补某些产业部门空白,促进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结构向工业化结构的转换,解决总量矛盾。

第二,工业化的中期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

其基本特征:

(1)第二次产业加速增长,无论其产值占全社会GNP的比重,还是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口中所占比重都是最高的。

第一次产业增长不断降速,其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比重下降,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迫使农业中游离出来的劳动力向第二、三次产业转移。

尽管如此,由于工业的大发展,进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逐步提高,仍引致农业产量和净产值继续增长。

(2)工业内部结构变动渐快。

正是由于工业资本积累和人均收入的双重提高,技术创新得以加快,促使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品供给较快增长并日益国际化;具有出口竞争力的制造业快速成长成为整个产业结构的核心。

具体到产业内部看,现代制造业中的加工度与附加值较高的行业,如汽车、钢铁、石化、大型机械设备等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如电子器件、科技仪器等产业所占比重日益增大,知识密集型和新兴产业不断问世,但后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不大。

(3)这一阶段之中、后期经济增长突飞猛进,使总量矛盾渐渐缓解,甚至可能出现供给相对过剩。

人均收入的提高也会使需求结构变化,供需结构的不协调成为新的现实问题。

随着社会分工与协作日益细化和密切,产业组织形式也发生重大变化,演进为大批量生产体系。

(4)二元经济结构显著转化。

现代工、农业体系并存,社会基础设施得到重大改善,城—乡差别已不大,都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工业化初期阶段的1/3,上升到2/3。

   第三,工业化后期的经济稳定增长阶段。

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第二次产业增长相对减速,第一次产业完全现代化和进行集约式经营,并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向精加工、系列性、功能性、绿色食品等方向发展;其产出量已远远超过本国需要而出口,但其就业人口大幅度降低,在某些发达国家甚至只占总就业人口的3~5%。

第三次产业在GNP中的比重升居第一,其主导产业为金融、信息、咨询、保险、计算机软件服务等新服务业。

(2)从工业内部看,资本密集的重化工业比重不断下降,反映当代高新科技的部门(行业)不断涌现和迅速成长为主导产业。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真正成熟,经济增长方式从根本上实现集约化。

(3)二元结构消失或基本消失,乡村生活现代化,全社会绝大部分人口居住和工作在城市。

第四,后工业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时代。

这是信息业、高科技制造业与其他新兴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社会,以知识为根基的信息化导致产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这一阶段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主导产业群发生质的飞跃。

工业经济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是以物质与能量的生产为重心的制造业;而知识经济时代是以知识与信息的生产与使用为重心,并与现代制造业相融合,因而主导产业知识化与信息化成为大势所趋,现代制造业与高素质新兴服务业一体化而成为主导产业群。

这一质变推动了经济的持续而稳定地增长。

②产业结构性质趋“软”。

从经济增长依靠提高体力劳动者的生产率提高的方式转变成以智力劳动者的知识生产率为核心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成为先导产业;知识与技术创新在产业间的传递全方位化,导引“边缘产业”不断问世,也使得结构“软”性化必将发生;制造业生产方式由大批量、少品种和不稳定的高效率型转向它的反面,社会生产从机械(自动)化制造,发展到信息化制造。

这样,就使更多就业者转而用更多的时间从事知识的生产和传播,大大减少了从事直接生产的劳动力。

③知识的使用具有非极限性和非独占性,知识复制越多,成本越低,边际效益越高;以知识产业为结构主体的知识经济增长具有连续性,衰退周期被知识与技术创新的连续性、扩散性和产业化所淡化,使经济增长与发展得以稳定、持续下去。

④工业经济步入知识经济,知识产业取代传统的制造业居于产业结构的核心地位,知识和人才资源成为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过去发展物质经济伴生的外部副效果,如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程度等大大降低;即使是传统物质产业部门,其技术、知识含量也不断提高,产业经济向低物耗型、资源循环再利用型和绿色经济转变,整个社会经济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

   

(一)需求结构的变化

   需求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的变动的影响最为直接。

首先,产业结构变动取决于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的比例。

一个产业的中间需求越大,该产业部门就越具有原材料性质;最终需求越大,就越具有提供最终产品的性质。

这意味着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的比例关系变动将导致产业结构的相应变动,最终需求结构和规模的变化是促进产业结构演进的最重要的动因之一。

其次,人均收入水平不同阶段上的个人消费结构。

当收入极为有限而不能满足所有层次需要时,温饱目标至关重要,居民自然倾向于把有限的收入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主要是引导或带动了农业和轻纺工业优先发展,这既是工业化能够起步在需求结构上的根据,也是工业化首先从轻工业起步的需求依据。

同时边际储蓄倾向,即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例低,也决定了既无实力发展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也无资本对传统产业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产业结构轻型化。

在人均收入中等水平阶段,温饱问题基本解决,随着收入的增长,需求结构的重心由必需品转向非必需品,边际消费倾向,即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例的提高,使居民把增加的收入用于购买高档耐用消费品,相应地,使提供资本物品的产业也发展起来,并反过来推动农业和轻工业的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为主要提供耐用消费品和设备的重工业上升为主导地位提供资本和劳动力,从而促进了产业结构高度化。

在人均收入高水平阶段,不论从数量上还是档次上,物质享受已得到极大的满足,个人需求趋向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和时尚化,这样的消费结构必然带动多层次的产业结构递进升级,促进高加工度化和以信息咨询业等高科技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个人消费结构是对产业结构变动影响最大的需求结构因素。

再次,消费和投资的比例。

在最终需求中的消费和投资的比例直接决定了消费资料产业同生产资料产业的比例关系,前二者比例的变动直接引起后二者的比例变动。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以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即“霍夫曼比例”为理论依据,考察了20个国家18世纪以来的工业化史和统计资料,发现这一比例在发展过程中是持续下降的,即它是一个由消费品工业占主导地位,向资本品工业占主导地位的工业化渐进过程。

最后,投资结构。

投资是构成现实最终需求、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和实现产业扩张的重要条件。

因此投资结构,即资金投向不同产业方向所形成的投资配置量比例,是改变原有产业结构的直接原因。

因此,政府为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标,就常常通过制定或修订投资政策,变动投资结构来贯彻调节意图。

(二)供给结构的变化

首先,生产要素的拥有状况和它们之间的相对价格水平。

劳动力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是产业结构演进的必要条件。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只要固定资产的生产能力能够承受,中间产品供应能够保证,一个新的或扩张中的产业部门拥有的劳动力越多,该部门就能得到较快发展。

另一方面,在其他因素可变的情形下,如技术结构不断变动的现实经济生活中,产业部门的更替变换就需要以劳动力具有充分的产业间可转移性为条件,后者又从根本上取决于劳动力素质。

资金供应状况是通过资金总量和资金投向两方面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

在其他条件不变下,一个产业部门拥有资金愈是丰富,愈是能够得到加快发展。

随着技术创新和生产设备日益大规模化,没有庞大的资金支持就无法发展重工业和新兴产业。

同时,资金在不同产业部门的投向偏好会改变现有产业的存量结构和形成新的增量结构,即投资结构变动通过影响社会资产总量在各产业配置构成的变动,而影响产业结构动态。

可以说,资金供应总量和供应结构的变动是产业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

其次,技术创新与技术结构变动是产业结构优化变动的决定性因素。

技术结构是指先进程度不同的各种技术之间的质的组合与量的比例关系。

从本质上讲,技术结构在同一产业内部反映了资源的组合方式,在产业间反映了资源的转换关系。

推动技术结构变动的动因则是技术创新。

纵观世界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技术创新在本产业内部的传递与在相关产业间的扩散,从而技术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的程度直接关联着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

历次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变革总是以技术创新及相应的技术结构变革为先导,而历次技术结构变革又都是以技术创新的产业化和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相应的以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商品进出口结构的优化而告终。

最后,自然资源禀赋差异对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农业、采掘业、轻纺工业的发展有不同程度影响。

如,资源匮乏的国家或地区不可能形成资源开发型产业,而是致力于构建资源加工型的产业结构。

当今,自然资源拥有状况对工业部门结构的影响变得具有相对性,受资源稀缺制约的国家或地区可以借助于科技创新和国际贸易来缓解和克服自然资源对其经济发展的约束。

(三)国际贸易

开放条件下,一国产业结构的形成和调整不仅受国内市场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因素的影响,还受其国际贸易状况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国际比较利益机制来实现的。

一国产业结构在国际交换过程中,出口产品通常是由国内市场价值小于国际市场价值,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进口商品则相反。

开放程度越高,其国内产业结构与他国的产业结构关联程度也越高,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国内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使得本国产业既有可能利用他国产业弥补自身发展不足,也有可能因依赖外向关联而抑制了本国产业的自身发展。

可见,产业结构是贸易结构的基础,决定了一国贸易结构的水平,而贸易结构是产业结构的反映,并引导着一国产业结构的变动。

(四)制度安排

经济体制模式决定了产业结构的调节或转换机制,并通过国家与企业的关系直接或间接影响产业结构变动。

产业结构调节机制是指在经济系统内部,通过各产业部门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来实现产业结构从失调到协调,从低级状态向高级状态演进的手段和方法。

现代经济史表明,在任何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在横向(合理化)和纵向(高度化)演进过程中,产业结构调节机制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性质、功能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业结构演进的方式和效果。

根据体制因素可将产业结构调节机制分为:

第一,政府调节机制。

它是政府从宏观经济角度考虑,主要以产业政策的设计与实施,对产业结构进行整体调节。

具体操作上,政府以政令或计划形式直接调整产业结构,并借助信息、协调关系的通报,建立投资审批或许可证制度以及相应的机构对企业进行“指导”和“劝说”。

政府权威对经济资源具有很强的动员力量,能够依据政策偏好,集中投资,在短时间内使某些重点产业优先建立起来。

但若政府调节机制运用过度或不合时宜,其本身所固有的局限性会暴露无遗:

一是下达指令的方式属于硬性调节,调节幅度大而弹性小,从而易产生调节过度和结构变动的波动。

二是政府从供给推动方式出发对产业结构调节,可能产生方向性误导,再加上垂直封闭的决策传递系统,使得调整往往是在结构失衡达到很严重时才可能进行,难以克服部门结构中资源配置效益的低效化。

三是政府调节机制下,各方利益差异的存在和协调难度大,易导致调节目标变形,形成偏斜度很大的,通常是重型化的产业结构。

第二,市场调节机制。

即依据经济运行本身固有的内在自行调整力量来促使产业结构实现横向和纵向演进。

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由于同等份额的资源在不同的产业中形成不同的效益,即“利润差别”这一事实,就促成了资源向高效益、高生产率的产业转移和配置,从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但是世界产业结构演变的实践又证明,市场调节机制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变动是有局限性的,包括盲目性,对瓶颈产业调节的失效、产业进入障碍、市场信息的不完全、甚至产业结构轻型化等等。

以上分析说明,产业结构优化不可能是纯粹自觉或自发的,而只能是自发与自觉双重调节过程,并且市场调节机制配置资源的效率要远高于计划调节机制。

在明确市场是配置资源,调节结构的主渠道的同时,政府有必要制定合理而有预见性的产业结构政策,以避免投资行为的盲目性,规划好鼓励优先发展的部门和需要援助的衰退部门,确定主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产业的发展顺序,多使用经济手段,在增强政府监督与引导功能的同时,注意减少政府干预的效率损失,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和经济结构整体素质。

 

第二节 产业发展的地区布局

  

   一、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一切产业经济活动都是在空间上进行的,这里的空间就是指“地区”。

经济学意义上的地区,是按均质区域划分法划分的地区为主,该区域内的不同地区在自然、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程度相近;兼顾具有经济合作关系的地区概念。

狭义上讲,地区经济则是指按照劳动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地区特色或优势和专业化的地域性经济。

地区经济发展就是指以实现区内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目标。

以地区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进步。

地区经济发展反映在多方面,需要一个指标体系进行说明和衡量:

   地区经济运行状况。

它主要由地区经济增长率指标来反映,如人均国民收入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水平。

可以用平均增长速度和环比或同比增长速度来反映地区经济增长的快慢;也可以用不同地区增长率的对比,说明该地区在全国经济增长中的地位、贡献及地区经济转型的变化过程。

地区劳动生产率水平。

一个地区劳动者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能力或效率是衡量该地区经济上先进与落后的根本尺度。

同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节约。

因此,该地区的平均劳动效率不仅决定该地区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而且决定着是否可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地区经济结构。

一个地区各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是否协调发展,基础产业、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出口产业和第三次产业等在地区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如何决定着地区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水准,进而决定地区经济发展水准和地区间的发展差距。

地区市场化程度。

包括商品化率;市场主客体结构、时空结构和供求结构、价格结构等是否完整和正常运行;市场规则健全,竞争活跃而有序与否;行业分散与集中程度以及市场进入障碍状况;市场流通组织、管理组织和调节组织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等等。

对于肩负市场化和工业化双重任务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地区经济市场化的每一阶段都意味着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化的深化。

城市化水平。

包括地区内城市数量、城市人口、城市就业规模和结构、城市设施等指标。

城市化与地区工业化阶段密切相关,城市化发展状况对扩大消费规模、优化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而刺激内需,带动就业和经济增长,扩大地区财政收入等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外,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状况、就业状况、财政运行状况、物价水平等也可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分析指标。

目前,国际上采用物质生活质量指标(PQLI)作为衡量发展的综合指标,用来对人均GNP指标进行有益的补充。

它是由人口出生时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成人识字率三个指标组成的一个综合指数。

该指标既直接反映了一国或地区居民生活福利状况,又间接反映了居民之间的分配格局。

地区经济是一种具有区域特色的国民经济,既有一般综合性国民经济特性,又有区域的特征。

因此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要素既有国民经济发展要素,又有区域构成的特有要素。

地区经济的构成要素是广泛存在于区域之中的经济发展要素,包括自然、社会、经济、传统等多方面,如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禀赋、人口、劳动力、资本、技术、市场、产业结构、组织管理能力与效率和文化传统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地区的经济发展。

地区间经济发展要素在区域间的分布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差异较大,因而地区间经济发展存在非均衡的现象。

同时,地区间的发展要素状况在发展中会发生变化,有些要素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如劳动力、资本等会由低效益地区向高效益地区流动。

资本总是从高工资区域流向低工资区域,即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的投资活动,购买不发达地区的原材料与产品或向其提供成品设备,这有利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但劳动力则从低工资区趋向高工资区流动,即由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这又将不利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当然,这种市场效应也是可变的,随着欠发达地区经济条件的逐步改善,以及发达地区先进生产力的波及效应增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落后格局将大大改变。

二、产业地区布局的原则

   产业地区布局是指产业各部门、各环节在地域上的有机组合分布,是产业运行规律在空间上的具体表现。

布局是指企业的空间定位,即将企业设在何处。

它主要研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各产业空间组合的最佳形式和一般规律,以求合理利用资源,求得最小的区域产业配置成本和最大的区域效益。

产业布局通常所遵循的一般规律是比较优势规律,其基本原则包括以下相互联系而非相互孤立的几方面:

   第一,指向性原则。

所谓指向性就是在考虑了其他因素的条件下,突出其中一个决定性引力因素,使产业建立在与这种因素最近的地点。

具体包括:

(1)运输指向。

不同产品的原料生产是有差别的,原料消耗量大,从而运输费用占价格比例较高,劳动力成本比重小的产业部门应尽量靠近原料供应丰富的地区或把企业选在运输费用最低的位置。

产业发展最终要取决于消费,企业与市场的距离直接关系到产成品运输成本和间接影响产品实现价值的速度,因而企业布点时应多加考虑。

随着技术创新的加快、新兴产业的兴起和运输事业的发达,特别是电子网络技术的普及,运输指向相对削弱,原材料的替代性也大大提高,市场功能指向相对增强。

(2)劳动力指向。

在劳动力费用占成本比重最大时,工厂区位便指向廉价劳动力区域。

(3)关键因素指向。

在生产过程中有些因素并不过高地影响成本,但对生产能否成功却具有关键性影响,产业应依据这样一些关键因素,如科研、人才、动力和具有不可替代的天然材料等指向进行布局。

一个技术推广型企业应该靠近科研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应有密集的高级科技人才为依托,在高素质人才聚集的地区,发展技术集约度高的产业,产业结构必呈高度化倾向,产业运行比较也必然是高效率和高效益的;能耗高的产业一般指向能源基地;以水资源(如生产矿泉水、酿酒)进行产品生产的企业和木材加工业等必须建在原料产地,等等。

   第二,地区之间合理分工的原则。

合理分工指任何一个地区进行产业投资时,都必须根据本地区的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