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1256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

《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

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13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13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满分:

150分

时间:

150分钟)

第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综览苏轼关于故乡、异乡的众多文字表达,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有浓厚怀乡情结的人。

故乡首先是地理意义的出生之所。

对此苏轼有明确交代,多次说他的家在剑外之地、岷峨之间、蜀江之上。

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

他虽总在异乡漂泊,但总忘不了其蜀士身份。

其次,故乡是宗族意义的团聚地。

在异地他乡,遇到两类人最易牵起怀思故乡的心肠。

一是故乡的乡人。

我家峨眉阴,与子同一邦。

相望六十里,共饮玻璃江。

那种共饮一江水的同里感觉让身在异乡的他难忘。

二是到故乡去做官的人。

苏轼总会夸故乡的山水、风物等:

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最后,故乡是文化心理的生活区。

在异乡,苏轼常用故乡的山水、风物、典故来比照,在黄州见到美丽的海棠,他不禁发出是否故乡的疑问:

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

不仅如此,他还将故乡的文化移植到他乡,让异乡充满故乡的气息。

他在湖州写的《何满子》词中的岷峨、江汉、当垆人等都是故乡的符号。

不断怀念故乡的苏轼,事实上却是于三十三岁时第三次出川后,就再也没有回过老家。

苏轼的后半生在贬谪流放中度过,长期处于无家的状态,逐客如僧岂有家,不得不忘记地理、家族和文化心理意义上的故乡,认他乡为故乡。

但要认他乡为故乡,又要经历几个必要的思维阶段。

首先将故乡具化,与异乡对立。

苏轼常以比眉州更大的地名或山水、云月来代表故乡,如成都、青城、峨眉、岷江等。

故乡的具化一定程度上就是迁移人对异乡的排斥,这既可发生在迁移初期的凤翔,又可发生在饱经迁移之苦的惠州。

其次是将故乡泛化。

不具述与眉山有关的地名,而只说故园、故山、归路、归去等泛化字眼,以表现对宦途世味的梦幻感受。

此时的故乡是烦恼人生的虚化守托,是对现实漂泊处境的抗衡工具,不再是地理意义上的眉山。

然后是将故乡意念化。

所谓意念化,就是不执泥于出生地的故乡,一切随缘、适意,将足之所履和心之所安处都视为故乡,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此时的故乡只是一种意念,一种理想的旷达人生态度,不再与异乡对立。

最后是,实现故乡的异乡化,甚至是异乡的故乡化。

对苏轼而言又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与异乡的和睦相处,把异乡变成要归去的家之所在地。

如果异乡的风景足够好,苏轼甚至会贬低故乡: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对异乡的山水、人情等的好感至极,苏轼就会用佛教思维,将异乡前生化为故乡:

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

另一种是受命运驱策打击;颠沛异乡,与魂牵梦萦的故乡阻隔时,扩大心胸,寓寄于物,发现异乡的种种优点。

先将异乡寄托甚至实体化为身体和心灵栖息的故乡,最后实现对故乡和异乡阻隔的超越,以一种处处吾乡处处家的心态来对待每一次实际非常痛苦的贬谪经历。

1.下列对于苏轼故乡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故乡的内涵之—是地理意义的出生之所,苏轼多次说他的家在剑外之地、岷峨之间、蜀江之上就是这种观点的体现。

B.当苏轼把故乡当作是烦恼人生的虚化寄托,当作是对现实漂泊处境相抗衡的工具时,故乡已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眉山。

C.当故乡是个意念化的概念时,苏轼把足之所履和心之所安处都当作故乡,此时的故乡代

表的是一种理想的旷达人生态度。

D.故乡是苏轼文化心理的生活区,在异乡见到美丽的海棠苏轼也要发出是否故乡的疑问,充分体现了他对故乡的依恋。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苏轼长期过着贬滴流放的生活,处于无家状态,因此他有时贬低自己的故乡: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B.苏轼对故乡的具化就是他对异乡的排斥,这既可发生在迁移初期的凤翔,又可发生在苏轼饱经迁移之苦的惠州。

C.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中的蜀江是苏轼地理意义的故乡,此心安处是吾乡中的吾乡是意念化的故乡。

D.泛化了的故乡让苏轼实现了对故乡和异乡阻隔的超越,使他能够以旷达的心态来对待每一次实际非常痛苦的贬谪经历。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

)(3分)

A.故乡的乡人和到故乡去做官的人往往会勾起苏轼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在其诗歌中都有所体现。

B.苏轼虽然有浓厚的怀乡情结,但他在被贬谪远离故乡之后就对故乡的情感日益淡薄,乃至把他乡认作故乡。

C.为了表现对宦途世味的梦幻感受,苏轼将故乡泛化,只说故园故山归路归去等泛化字眼。

D.故乡的异乡化是指苏轼把异乡变成要归去的家之所在地以及身体和心灵栖息的故乡。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乌古孙泽,字润甫,临潢人。

泽性刚毅,读书举大略,不事章句,才干过人。

世祖将取江南,泽以选输钞至淮南饷军,丞相阿术见而奇之,补淮东大都督府掾。

至元十四年,元帅唆都下兵闽、越,见泽,与语而合,即辟元帅府提控案牍。

十五年春

正月,击潮州,守将马发备御甚固,泽曰:

潮人所以城守不下者,以外多壁垒,为之援应也。

第翦其外应,潮必覆矣。

乃分兵攻其一大垒,破之,余垒尽散走,二旬而潮拔,马发死焉,唆都还军福建。

夏五月,诏立行中书省于福建,以唆都行参知政事,泽行省都事,从朝京师,命知兴化军,赐金织衣,赏其善谋也。

继改兴化军为路,授泽行总管府事,民歌舞迎候于道曰:

是吾民复生之父母也。

喜极而继以泣。

郡新残于兵,白骨在野,首下令掩埋之;又衣食其流离之民,有弃子于道者,置慈幼曹籍而抚育之。

郡中恶年少喜为不义,以资求窜名卒伍,冀后得计功授官。

官吏恐激变,不敢诘,泽悉追毁所授,诛其尤无良者,贪暴始戢。

泽又兴学校,召长老及诸生讲肄经义,存乡饮酒礼,旁郡闻而慕之。

兴化故号多士,士咸知向慕。

御史台言:

乌古孙泽奉使知大体,如汲长孺;为将计万全,如赵充国。

可属大任。

诏擢为海北海南廉访使。

故例,圭田至秋乃入租,后遂计月受之。

泽视事三月,民输租计米五百石,泽曰:

夫子有言,事君者先其事,后其食。

吾莅政日浅,而受禄四倍,非情所安。

量食而入,余悉委学官,给诸生以劝业。

常曰:

士非俭无以养廉,非廉无以养德。

身一布袍数年,妻子朴素无华,人皆言之,泽不以为意也。

至大元年,改福建廉访使。

泽宿有德于闽,闽人安之。

有芝五色产于宪司之澄清堂,士民以为泽之所致。

以母年逾八十,求归养长沙。

岁余,母丧,泽以哀毁卒。

泽积官自承直郎至中大夫,谥正宪。

(节选自《元史》)

【注】圭田:

古代供卿、大夫、士祭祀花费用的田地。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翦其外应,潮必覆矣

翦:

除掉

B.

置籍幼曹籍而抚育之籍:

户籍

C.

官吏恐激壶,不敢诘

诘:

责问

D.

可属大任

属:

委托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乌古孙泽为官仁爱的一组是(3分)

读书举大略,不事章句

白骨在野,首下令掩坪之

又衣食其流离之民

置慈幼普籍而抚育之

泽悉追毁所授

民输租计米五百石

A.

B.

C.

D.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乌古孙泽在军事上有谋略。

元军攻打潮州时,他主张先分兵各个击破潮州城外做外应的每个营垒,这样潮州城不攻自破。

B.乌古孙泽为官非常重视教化。

任职兴化路时,他兴办学校,召集长老及诸生讲解经义,举行乡饮酒礼,邻郡闻知羡慕不已。

C.乌古孙泽为官敢于惩治贪暴。

面对郡里一些品质恶劣、喜欢做不义事情的靑年人,他严

厉处置,处死了其中行为特别恶劣的人。

D.乌古孙泽为人节俭,为官清廉。

他经常说,为官者不节俭就不能保持廉洁;一件布袍他穿了数年,家人衣着朴素无华。

7.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以资求窜名卒伍,冀后得计功授官。

(5分)

(2)量食而入,余悉委学官,给诸生以劝业。

(5分)

(二)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

(10分)

谪仙怨·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唐刘长卿

晴川落日初低,落日孤舟解携。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注】晴川:

晴朗的江面。

携:

分离。

长沙:

这里用汉代贾谊谪迁长沙的典故,表现自己与友人梁耿同遭贬谪的境遇。

8.词的首句晴川落日初低有何作用?

(4分)

9.整首词是如何表达内心的复杂感情?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隰则有泮。

(《诗经·氓》)

(2)

,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3)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苏武《赤壁赋》)

(4)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5)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

,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只能做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

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一个幸运的贼

[法]莫泊桑

那晚,我们三个年轻狂徒在索里尔家聚餐,最后都喝得有几分醉意了。

普瓦特文头脑还清醒些,索里尔仰面朝天躺着,讨论什么战争和服装之类的事情,说着说着他突然一跃而起,拉开抽屉,将一套轻骑兵制服穿在身上,又拿出一套掷弹兵的制服给普瓦特文,他说什么也不肯穿,于是我俩硬给他套上,衣服太大,几乎把他包起来。

我把自己打扮成甲胄骑士,然后,索里尔开始操练我们,他大声地说:

当了军人,就得喝出个军人的样子。

我们拿出大碗,高唱军歌,再次开宴。

尽管已喝得酩酊大醉,我还是突然举起一只手说:

静一静,我敢保证隔壁画室有走动的声音。

有贼!

索里尔晃晃摇摇地站起来,唱起《马赛进行曲》,拿起武器,公民们!

然后从墙上摘下几件武器。

我得到的是火枪和长剑,普瓦特文拿到一支上刺刀的长枪,索里尔没找到称心武器,抓起一把手枪插到皮带上,手里握着一把大板斧,小心翼翼地打开了画室的门。

当我们走到画室中央的时候,索里尔说:

我是将军。

又指着我俩:

你,甲胄骑士,负责切断敌人的退路。

你,掷弹兵,作我的护卫。

我们足足用了20分钟查看每个角落,没发现任何可疑。

普瓦特文认为应该检查碗橱。

我端着蜡烛过去查看,可把我吓坏了,一个人,一个活人站在里面看着我,镇定下来后,我忽地一下锁上柜门,然后我们退后几步商量对策。

索里尔想用烟呛,普瓦特文想用饥饿制服,我则想用炸药炸。

最后还是采纳了普瓦特文的意见。

我拿来酒烟,坐在碗橱前,为俘虏的健康开怀畅饮,普瓦特文还警惕地背着枪;又喝了很长一段时间后,索里尔建议把俘虏押出来瞧瞧。

对!

我大声地附和。

我们抓起武器,朝碗橱疯狂地冲去,索里尔端着手枪冲在前面,我俩疯子似的叫嚷着跟在后面打开柜门押出俘虏,那是个白发苍苍、形容憔悴、衣衫褴褛的老头。

我们捆上他的手脚,将他放在椅子里,他没有吭声。

我们审判这个恶棍。

索里尔厉声说。

我也认为应该审判这个家伙,普瓦特文被任命为辩护人,我被任命为执行人。

最后俘虏被判处死刑。

现在就枪毙他!

索里尔说,不过,不能不让他忏悔就死啊,他又有所顾虑地加了一句。

我们去给他请一个神父来。

但深夜不便去打扰神职人员,他让我代为行使神父职权,并命令俘虏向我忏悔罪过。

老人早已吓得魂不附体,他不知道我们是怎样的暴徒,他开口讲话了,声音空洞沙哑:

你们要杀死我吗?

索里尔逼他跪下,往他头上倒了一杯兰姆酒说:

坦白你的罪过吧,不要把它带到另一个世界去。

救命啊!

救命!

那老头在地板上打滚拼命嚎叫,怕他吵醒邻居,我们塞住了他的嘴。

来,我们把他结果了吧!

索里尔不耐烦地说。

他用手枪对准老头勾动了扳机,我也勾了扳机,可惜我俩的枪没有子弹,枪只是空响了两下。

在一旁看着的普瓦特文说:

我们真有权力杀死这个人吗?

我们不是已经判处他死刑了吗?

索里尔说。

那倒是,不过我们没有权力枪毙一个公民,我们还是把他送到警察局去吧。

我们同意了。

那个老头不能走路,我们把他绑到一块木板上,我和普瓦特文抬着他到了警察局。

局长认识我们,知道我们爱搞恶作剧,他认为我们闹得太过分,笑着不让我们把在押犯抬进去。

索里尔非要往里抬,局长沉下脸来,说你们不要再发傻了,赶快回家去清醒一下头脑。

无奈我们只好把他再抬回索里尔的家。

我们拿他怎么办呢?

我问道。

这个可怜的家伙一定很累了!

普瓦特文怜悯地说。

他看上去已经半死了,我也不禁起了恻隐之心,把他嘴里塞的东西掏了出来。

喂,你感觉怎么样啊?

我问他。

哎呀,我实在受不了。

他呻吟着说。

这时索里尔的心也软了下来,给他松了绑,开始像对久别的老友一样款待起来。

我们马上斟满了几碗酒,递给我们的俘虏一碗,他连让都没让,端起碗一饮而尽。

我们几人觥筹交错痛饮起来。

那老人真是海量,比我们三个人加在一起还能喝。

天蒙蒙亮时,他站起来心平气和地说:

我得告辞了。

我们再三挽留,但他坚持不依,我们怀着惋惜的心情送他到门口,索里尔高举着蜡烛说:

你的晚年可要当心啊!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三个年轻人把一位老年人捆绑、审判并处决,正是想通过他们荒唐的举动,来表现法国社会的法制混乱,对此进行辛辣的讽刺。

B.人的善良本性及人类相亲的本能,在这三个年轻人后来的举动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小说结尾的安排,使人捧腹之余又能感受到一丝温暖。

C.小说故事情节起伏有致,结尾出入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为刻画人物,作家运用了大量的动作、心理和语言描写,使形象栩栩如生。

D.索里尔有所顾虑地建议请一个神父来,表现他知道自己犯了不可饶恕的裁断错误,但是碍于面子想为自己洗罪的复杂心理。

E.契诃夫在谈到短篇创作的体会时说:

短篇小说的首要魅力是朴素和诚恳。

《一个幸运的贼》正是在行为的朴素与情感的诚恳中体现了这一点。

(2)三个年轻人关系亲密,却个性迥异。

试概括他们性格中的不同点。

(6分)

(3)小说开头三人穿不同军装扮演不同角色的场面描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6分)

(4)有人认为,本文以三个醉汉的故事为题,更为妥贴。

你有什么看法?

请结合文章说明理由。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刘文典:

世上已无真狂徒

徐百柯

2005年岁末,红学界颇不安宁,于是遥想当年,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这样讲《红楼梦》:

其时天已近晚,讲台上燃起烛光。

不久,刘文典身着长衫,缓步走上讲台,坐定。

一位女生站在桌边用热水瓶为他斟茶。

先生从容饮尽一盏茶后,霍然站起,有板有眼地念出开场白:

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满筐!

仙桃只要一口就行了啊……我讲

《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

今天给你们讲四个字就够了。

于是他拿起笔,身在旁边架着的小黑板上写下蓼汀花溆四个大字。

这次讲座原定在一间小教室开讲,后因听者甚众,改为大教室,还是容不下,只好改在联大教室区的广场上,学生席地而坐,洗耳恭听刘教授高论。

刘氏在西南联大开《文选》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

上课前,先由校役提一壶茶,外带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就一边吸着旱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

有一次,他却只上了半小时的课,就忽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

原来,那天是阴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一篇。

有学生追忆:

届时,在校园里月光下摆下一圈座位,他老人家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其《月赋》,俨如《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人物。

刘文典讲课时,同样是守旧派人物的吴宓也会前去听讲,而且总是坐在最后一排。

刘教授闭目讲课,每讲到得意处,便抬头张目向后排望,然后问道:

雨僧(吴宓的字)兄以为如何?

每当这时,吴教授照例起立,恭恭敬敬地一面点头一面回答:

高见甚是,高见甚是。

两位名教授一问一答之状,惹得全场为之暗笑。

一日,日机空袭,警报响起,联大的教授和学生四下散开躲避。

刘文典跑到中途,忽然想起他十二万分佩服的陈寅恪身体羸弱且目力衰竭,于是便率几个学生折回来搀扶着陈往城外跑去。

他强撑着不让学生扶他,大声叫嚷着:

保存国粹要紧!

保存国粹要紧!

让学生们搀着陈先走。

这时,只见他平素藐视的新文学作家沈从文也在人流中,便顾不得自己气喘如牛,身呵斥道:

你跑什么跑?

我刘某人是在替庄子跑,我要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

你替谁跑?

刘文典多年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

曾有人向刘氏问起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他大发感慨,口出狂言道:

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

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某人。

狂则狂矣,当下不少见,但其背后那股子傲骨嶙峋的气度,却是今人学不来的。

1928年,蒋介石掌握大权不久,想提高自己的声望,曾多次表示要到刘文典主持校务的安徽大学去视察,但刘拒绝其到校训话。

后来,蒋虽如愿以偿,可是在他视察时,校园到处冷冷清清,并没有他所希望的那种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场面。

一切皆因为刘文典冷冷掷出的一句话:

大学不是衙门。

后来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

之前刘氏曾有豪言:

我刘叔雅(叔雅为刘文典的字)并非贩夫走卒,即是高官也不应对我呼之而来,挥手而去。

蒋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

见面时,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蒋很是不满。

进而两人冲突升级,刘文典指着蒋介石说:

你就是军阀!

蒋介石则以治学不严为由,将刘当场羁押,说要枪毙。

后来多亏蔡元培等人说情,关了一个月才获释。

后人赞曰:

好个刘文典,名士风流,还是狷介狂人?

我不知道,我能知道的是,今天,这样的知识分子已无处寻觅,所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选自徐百柯《民国那些人》)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

刘文典在西南联大易时易地给学生讲授《月赋》,将学生带进人生与自然交融的境界,这番别出心裁之举,体现出他个性中的魏晋风度。

B.在一次躲避日机空袭的过程中,刘文典呵斥亦在人流之中的作家沈从文,是因为他一向看不起搞新文学创作的人。

C.

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见面时因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蒋介石很是不满。

进而两人冲突升级,蒋将其当场羁押。

D.

文末引用辛弃疾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句,表明了对这位拥有大学问、真性情的学者的追怀与赞慕之情,以及对当今社会缺乏像刘文典这样的学者的叹惋。

E.

本文通过对刘文典在西南联大、安徽大学等校任教时生活片段的记述,夹叙夹议,综合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等手法,勾勒出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者形象。

(2)刘文典作为一位真狂徒,他的狂在文中主要体现为哪些方面,试举例分析?

(6分)

(3)刘文典在学界享有活庄子的美誉,根据传记内容,概括他被称作活庄子的原因。

(6分)

(4)怎样理解刘文典说大学不是衙门这句话的含义?

结合个人理解,谈谈你心目中理想的大学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

(8分)

第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

班长在征文比赛中得了第二名,大家都夸她是才女,她却求全责备,谦虚地说年级里水平比她高的同学有很多,自己的文章还存在很多不足。

B.

写诗能够不为稻粱谋,只听从心灵的召唤,这样的诗人才称得上是纯粹的诗人;他们写出来的诗,才可能涤除那种习见的铜臭味和酸腐气。

C.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D.一些商家先以模糊的广告词来请君入瓮,然后再用若干霸王条款限制消费者,让消费者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对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技巧在当代小说中的运用,俄罗斯汉学家李福清分析得透彻精

当,有些议论发前人所未发。

B.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2012年土地市场报告的统计显示,武汉、重庆、成都等二线城市住宅用地出让金同比增长幅度最大。

C.国务院决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确保他们的生活水平保持稳定并逐步改善。

D.虽然世界末日说是无稽之谈,但不少专家认为如能借此加强灾难教育,也会促使人们对环境与生态的保护意识。

1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语言没有视觉的形象性

它不过是一声音符号的组合

诗歌表现思想感情的媒介是语言

但诗的语言却能在读者的头脑里构成栩栩如生的形象

这靠的是什么?

就是读者的联想。

这些声音符号本身没有形象

A.

B.

C.

D.

1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主要信息。

(不超过20个字)(4分)

日本政府购岛闹剧一出,中国赴日旅游人数锐减,国内多家航空公司也调减了赴日航线,日本航空公司也因客源不足减少了中国航线班次。

在东京召开的亚洲最大旅游博览会——2012年日本国际旅游博览会上,最大的参展团中国旅游展团因为购岛闹剧的干扰,表示不参加此次活动。

中国国家旅游局驻东京办事处,本月13号向日本旅游业协会发出了取消参会的通知。

中国国家旅游局驻日本首席代表张西龙称,由于日本政府错误地非法地将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国有化,使得两个国家旅游交流的基础、立场和氛围遭到了破坏,所以中方拒绝参加这次展览,这一切责任和后果应该由日方来承担。

17.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但近来舌尖上的浪费成了国人的焦点,请你以此为中心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字数在10~25之间。

(4分)

18.下面一则征稿启事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四处不当,请指出并予以修改。

(4分)

征稿启事

《新荷》是我校文学社自办的期刊,它的发展离不开同学们的大力支持,所以本刊诚邀同学们踊跃投稿,同时本刊对希望发表文章的同学也会鼎力相助。

从下学期开始,本刊将增设下列栏目:

真我风采、热点评说、校园律动等。

希望同学们不要敬谢不敏。

来稿要求:

严禁抄袭,但可以是公开发表过的;体裁、题材不限,字数在800左右;请写清姓名及所在班级。

稿件斧正后请投入《新荷》编辑部或直接送校刊总编李老师处。

《新荷》编辑部

2013年3月28日

答:

(1)

(2)

(3)

(4)

六、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据说,1972年新加坡旅游局曾给当时的总理李光耀打了一份报告,大意是说新加坡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什么名胜古迹也没有,要发展旅游事业实在是没有任何优势。

李光耀看过报告后非常生气,在报告后面批示道:

你想让上帝给我们多少东西?

阳光,有了阳光就足够了!

后来,新加坡就利用那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大量种植花草,很快成为世界著名的花园城市。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

不少于800字。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高三语文一模参考答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B不仅仅是错,原文说的是不再是地理意义上的眉山。

2、C(A因果关系不成立,加引号的贬低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贬低;B原文说的是一定程度上就是迁移人对异乡的排斥;D泛化了的故乡错,原文是异乡的故乡化。

3、B对故乡的情感日益淡薄,乃至把他乡认做故乡错,本文阐述苏轼把他乡认做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