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外国语中学秋八年级上数学期中模拟试题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931205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0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连云港外国语中学秋八年级上数学期中模拟试题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连云港外国语中学秋八年级上数学期中模拟试题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连云港外国语中学秋八年级上数学期中模拟试题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连云港外国语中学秋八年级上数学期中模拟试题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连云港外国语中学秋八年级上数学期中模拟试题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连云港外国语中学秋八年级上数学期中模拟试题二.docx

《江苏省连云港外国语中学秋八年级上数学期中模拟试题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连云港外国语中学秋八年级上数学期中模拟试题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连云港外国语中学秋八年级上数学期中模拟试题二.docx

江苏省连云港外国语中学秋八年级上数学期中模拟试题二

连云港外国语中学八年级期中模拟卷

(2)

时间:

90分钟满分:

150分

1、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7,则它的周长为()

A. 17B. 15C. 13D. 13或17

3.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点P到OA边的距离等于5,点Q是OB边上的任意一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PQ⩾5B. PQ>5C. PQ<5D. PQ⩽5

4.如图,已知∠AOB=60∘,点P在边OA上,OP=10,点M、N在边OB上,PM=PN,若MN=2,则OM=()

A. 3B. 4C. 5D. 6

 

第4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

5.如图,已知△ABC中,∠ABC=90∘,AB=BC,三角形的顶点在相互平行的三条直线a,b,c上,且a,b之间的距离为1,b,c之间的距离为3,则AC的长是()

A. 5B. 9C. 13D. 17

6.把一副三角板如图甲放置,其中∠ACB=∠DEC=90∘,∠A=45∘,∠D=30∘,斜边AB=6,DC=7,把三角板DCE绕点C顺时针旋转15∘得到△(如图乙),此时AB与交于点O,则线段的长为()

A. 3.5B. 5C. 4D. 6

7.如图,在5×5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在图中找出格点C,使得△ABC是腰长为无理数的等腰三角形,点C的个数为()

A. 3B. 4C. 5D. 7

 

第7题图第8题图

8.如图,△ABC中,∠A的平分线交BC于点D,过点D做DE⊥AC,DF⊥AB,垂足分别为E,F,下面四个结论正确的有:

①∠AFE=∠AEF;②AD垂直平分EF;③;④EF∥BC;()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9.如图,△ABD≌△ACE,若AB=6,AE=4,则CD的长度为_________

10.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9、12、15,则最长边上的中线长为___.

11.小强站在镜前,从镜子中看到镜子对面墙上挂着的电子表,其读数如图所示,则电子表的实际时刻是______.

12.如图,已知AC=DB,要使△ABC≌△DCB,只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

第9题图第12题图第13题图

13.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10米,另一棵树高4米,两树相距8米。

一只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问小鸟至少飞行___________

14.如图,D是等边△ABC的AC边上的中点,点E在BC的延长线上,DE=DB,△ABC的周长是9,CE=_________.

第14题图第15题图第16题图第17题图

15.如图,我国古代数学家得出的“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密铺构成的大正方形,若小正方形与大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为1、13,则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和a+b=_________.

16.已知:

如图,在Rt△ABC中,∠ACB=90∘,∠A<∠B,CM是斜边AB上的中线,将△ACM沿直线CM折叠,点A落在点处,与AB交于点N,且AN=AC,则∠A的度数是_________

17如图,圆柱形容器中,高为1.2m,底面周长为1m,在容器内壁离容器底部0.3m的点B处有一蚊子,此时一只壁虎正好在容器外壁,离容器上沿0.3m与蚊子相对的点A处,求壁虎捕捉蚊子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容器厚度忽略不计)

18.如图是3×3正方形网格,其中已有4个小方格涂成了黑色。

移动其中一个黑色方块到其他无色位置,使得整个图形成为轴对称图形(包括黑色部分),你有___种不同的移法。

3、解答题(共96分)

19.(10分)如图,在11×11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网格中有一个格点△ABC(即三角形的顶点都在格点上).

(1)在图中作出△ABC关于直线l对称的△A1B1C1(要求A与A1,B与B1,C与C1相对应);

(2)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得PA+PB的和最小。

20.(10分)等腰△ABC的腰长AB=10cm,BC=7cm,∠A=50∘;DE为腰AB的垂直平分线。

①求△BCD的周长;②求∠CBD的度数。

 

21.(8本)已知:

如图,AC=AB,∠ACD=∠ABD,求证:

CD=BD.

 

22.(12分)如图,已知直线m⊥直线n于点O,点A到m、n的距离相等,在直线m或n上确定一点P,使△OAP为等腰三角形。

试回答:

(1)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______个;

(2)若符合条件的点P在直线m上,请直接写出∠OAP的所有可能的度数。

 

23.(10分)如图矩形ABCD是一面完全展开的旗帜,将旗杆垂直插在操场上,旗顶端A到地面的高度为260cm,无风时

自然垂下,点C落在C1处,求H

 

24.(14分)小王剪了两张直角三角形纸片,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操作一:

如图1,将Rt△ABC沿某条直线折叠,使斜边的两个端点A与B重合,折痕为DE.

(1)如果AC=6cm,BC=8cm,可求得△ACD的周长为___;

(2)如果∠CAD:

∠BAD=4:

7,可求得∠B的度数为___;

操作二:

如图2,小王拿出另一张Rt△ABC纸片,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若AC=9cm,BC=12cm,请求出CD的长。

 

25.(16分)

(1)如图,在△ABC中,∠BAC=90∘,AB=AC,点D在BC上,且BD=BA,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且CE=CA,试求∠DAE的度数;

(2)如果把第

(1)题中“AB=AC”的条件去掉,其余条件不变,那么∠DAE的度数会改变吗?

说明理由;

(3)如果把第

(1)题中“∠BAC=90∘”的条件改为“∠BAC>90∘”,其余条件不变,那么∠DAE与∠BAC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26.(16分)如图,△ABC中,∠C=90∘,AB=5cm,BC=3cm,若动点P从点C开始,按C→B→A直线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设出发的时间为t秒。

(1)出发12秒后,求△ABP的周长。

(2)问t为何值时,△BCP为等腰三角形?

(3)另有一点Q,从点C开始,按C→B→A→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若P、Q两点同时出发,当P、Q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

当t为何值时,直线PQ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答案

1、B

2、A

3、A

4、B

5、A

6、B

7、C

8、D

9、2

10、7.5

11、10:

21

12、AB=DC

13、6米

14、

15、5

16、36°

17、1.3m

18、8种

19、

(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的三角形:

(2)如图所示:

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连接A′B与直线l交于点P,则P点即为所求。

20、①∵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

∴BD=AD,

∴△BCD的周长=BD+CD+BC=AD+CD+BC=AC+BC,

即:

△BCD的周长=AC+BC.

∵等腰△ABC的腰长AB=10cm,BC=7cm,

∴△BCD的周长=10+7=17(cm).

②∵∠A=50°,

∴∠ABC=∠C=65°∘,

又∵DE垂直平分AB,

∴∠A=∠ABD=50°,

∴∠CBD=∠ABC−∠ABD=15°.

21、解答:

证明:

连接BC,

∵AC=AB,

∴∠ACB=∠ABC;

∵∠DCB=∠ACD−∠ACB,

∠DBC=∠ABD−∠ABC,而∠ACD=∠ABD,

∴∠DCB=∠DBC,

∴CD=BD.

22、解答:

(1)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

8个;

(2)如图所示:

22.5∘,90∘,67.5∘,45∘.

 

23、由图①可求AC长,利用AB和BC的平方和等于可知AC=150

h=260-AC=260-150=110m

24、解答:

操作一:

(1)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D=BD,∵△ACD的周长=AC+CD+AD,

∴△ACD的周长=AC+CD+BD=AC+BC=8+6=14(cm);

故填:

14cm;

(2)设∠CAD=4x,∠BAD=7x由题意得方程:

7x+7x+4x=90°,

解之得x=5,

所以∠B=35°∘;

故填:

35°∘;

操作二:

∵AC=9cm,BC=12cm,

∴AB==15(cm),

根据折叠性质可得AC=AE=9cm,

∴BE=AB−AE=6cm,

设CD=x,则BD=12−x,DE=x,

在Rt△BDE中,由题意可得方程,

解之得x=4.5,

∴CD=4.5cm.

25、解答:

(1)∵AB=AC,∠BAC=90°,

∴∠B=∠ACB=45°,

∵BD=BA,

∴∠BAD=∠BDA=12(180°−∠B)=67.5°,

∵CE=CA,

∴∠CAE=∠E=12∠ACB=22.5°,

在△ABE中,∠BAE=180°−∠B−∠E=112.5°,

∴∠DAE=∠BAE−∠BAD=112.5°−67.5°=45度;

(2)不改变。

设∠CAE=x,

∵CA=CE,

∴∠E=∠CAE=x,

∴∠ACB=∠CAE+∠E=2x,

在△ABC中,∠BAC=90°,

∴∠B=90°−∠ACB=90°−2x,

∵BD=BA,

∴∠BAD=∠BDA=12(180°−∠B)=x+45°,

在△ABE中,∠BAE=180°−∠B−∠E,=180°−(90°−2x)−x=90°+x,

∴∠DAE=∠BAE−∠BAD,=(90°+x)−(x+45°∘)=45°;

(3)∠DAE=12∠BAC.

理由:

设∠CAE=x,∠BAD=y,

则∠B=180°−2y,∠E=∠CAE=x,

∴∠BAE=180°−∠B−∠E=2y−x,

∴∠DAE=∠BAE−∠BAD=2y−x−y=y−x,

∠BAC=∠BAE−∠CAE=2y−x−x=2y−2x,

∴∠DAE=12∠BAC.

26.

(1)∵∠C=90∘,AB=5cm,BC=3cm,

∴AC==4cm,

当t=12s时,PC=1cm,

∴BP=BC−PC=2cm,AP==(cm),

∴△ABP的周长=AB+PA+BP=5++2=7+(cm);

(2)分三种情况:

①当PC=PB时,点P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

则P为AB的中点,如图1所示:

∴BP=2.5,

∴2t=3+2.5,

解得:

t=114;

②当BP=BC=3cm时,如图2所示:

2t=3+3,

解得:

t=3;

③当CP=CB时,作CD⊥AB于D,

如图3所示:

则CD=AC⋅BC*AB=4×35=125(cm),

∴BD==95cm,

∴BP=2BD=185cm,

∵2t=3+185,

∴t=3310;

综上所述:

t=114s,或t=3s,或t=3310s时,△BCP为等腰三角形;

(3)由题意得:

t+2t=3+4+52,

解得:

t=2,

即t=2s时,线PQ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